实验七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实验报告结论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实验报告结论一、实验目的本次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掌握测量动脉血压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来分析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二、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取了_____名年龄在_____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_____名,女性_____名。
三、实验方法1、仪器准备选用了标准的血压计和听诊器,确保仪器经过校准且性能良好。
2、测量体位实验对象分别采取坐位和卧位两种体位进行测量。
3、测量步骤(1)让实验对象休息 5 10 分钟,保持放松状态。
(2)选择合适的袖带,将其缠绕在上臂,其下缘位于肘窝上方约25 厘米处。
(3)听诊器的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处。
(4)快速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继续充气使压力升高 20 30 mmHg ,然后缓慢放气,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对应的血压计读数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对应的读数为舒张压。
4、数据记录分别记录每位实验对象在不同体位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每个数据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1、不同体位下的血压值坐位时,实验对象的平均收缩压为_____mmHg ,平均舒张压为_____mmHg 。
卧位时,平均收缩压为_____mmHg ,平均舒张压为_____mmHg 。
2、个体差异在实验对象中,血压值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最高收缩压达到_____mmHg ,最低收缩压为_____mmHg ;最高舒张压为_____mmHg ,最低舒张压为_____mmHg 。
3、性别差异男性实验对象的平均收缩压为_____mmHg ,平均舒张压为_____mmHg ;女性实验对象的平均收缩压为_____mmHg ,平均舒张压为_____mmHg 。
总体来看,男性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普遍略高于女性,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五、结果分析1、体位对血压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体位的改变会对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卧位时的血压相对较低,而坐位时的血压相对较高。
实训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训一 ABO 血型的鉴定【实验目的】学会用玻片法测定ABO 血型,根据测定结果确定血型。
【实验原理】用已知的凝集素(抗体)测定未知的凝集原(抗原)【实验用品】抗A 诊断血清(从B 型血的血清中获得)、抗B 诊断血清(从A 型血的血清中获得)、双凹玻片、采血针、竹签、75%酒精棉球、干棉球、敷料罐、敷料镊、 低倍显微镜。
【实验步骤】1.取干净双凹玻片一块,用玻璃蜡笔在两端分别标明A 、B 字样。
2.用75%酒精棉球消毒指端后,以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将少许血置于双凹玻片中。
3.在A 侧凹内滴加抗A 诊断血清1滴,B 侧凹内滴加抗B 诊断血清1滴,注意不可混淆。
3.取二支干净竹签,轻搅混匀,注意不可混淆。
4.放置10~15rnin 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者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5.根据图1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
抗B 诊断血清侧 抗A 诊断血清侧【注意事项】1.采血针和采血时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采血时勿将血液直接滴入双凹玻片的诊断血清中,造成过浓不能检测。
3. 用竹签沾取血液注意适量,避免红细胞与诊断血清混悬液过浓或过稀,不易检测。
4.取血和作混匀用的竹签要专用,搅动血清时切不可使抗A 、抗B 两种血清发生混合。
5.注意区别凝集现象与红细胞叠连。
发生红细胞凝集时,肉眼观察呈朱红色颗粒,且液体变得清亮。
【实验结果与分析】1.受检者姓名 ,性别 ,所测红细胞在抗A 分型试剂中 ,说明红细胞膜(含有,不含) 抗原;在抗B 分型试剂中 ,说明红细胞膜(含图1 ABO 血型鉴定抗A 标准血清抗B 标准血清B 型A 型AB 型O 型BA AAABBB有,不含)抗原,说明红细胞膜(含有,不含)抗原,血型为。
实训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实验目的】了解间接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学习用间接测压法,测定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实验用品】血压计,听诊器。
【实验步骤】1. 准备:(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血压计有两种,即水银柱式和表式。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PPT课件

(3)血压记录常以收缩压/舒张压mmHg(kPa)的形式表 示, 如120/80mmHg。
(4)观察改变上臂位置对血压的影响:改变受试者的位置, 分别观察其在心脏水平以上或以下时血压数值有何改变。
水银检压计
袖带
橡皮球
2.测量动脉血压
(1)受试者静坐5min以上,脱去一 侧上肢衣袖。前臂平放,手掌向上, 上臂中断与心脏位置等高,水银槽也 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2)检查者松开血压计橡皮球上的 螺旋阀,排尽袖带内的空气,然后将 螺旋阀旋紧,打开水银槽开关。
(3)将袖带缠在受试者上臂,其下缘 在肘窝横纹上2-3cm,松紧适宜。
【实验原理】
人体的血压是用血压计与听诊器测量(间接测量法)
测量部位:上臂的肱动脉
原理是用血压计的袖带在肱动脉外施加压力,根据血管音 的变化测量血压
【对象、仪器】
实验对象:人
实验仪器:血压计、听诊器
【实验步骤】
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当袖带与大气相通并无气体残留时,水银柱液面应处于零刻度。
1. 学习间接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 2. 初步掌握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方法 3. 测定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实验原理】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是指流动的血液对单 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即压 强)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不会产 生声音,如果血液流经血管的狭 窄处形成涡流则可用听诊器在远 侧血管壁听到声音
后 复测。 4.结束测量后,应将袖带内气体驱尽、卷好、放置盒内。将 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使管内水银退回水银槽内,然后关
生理学实验教案——人体动脉血压测量

人体动脉血压测量一、实验目的及原理目的:初步掌握间接测量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并实际测定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值。
原理:用血压计的袖带在所测动脉外施加压力,再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定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听不到声音,但如果在血管外施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则血流通过狭窄处形成涡流可发出声音。
当缠于上臂血压计袖带内压力超过收缩压时,完全阻断了肱动脉的血流,此时在肱动脉的远端(袖带下)听不到声音,也触不到肱动脉的脉搏。
当徐徐放气减小袖带内压,在其压力减小到低于肱动脉收缩压的瞬间,血液在血压达到收缩压时才能通过被压迫变窄的肱动脉,形成涡流,此时能在肱动脉的远端听到声音和触到脉搏,此时袖带内压力的读数为收缩压。
若继续放气,当袖带内的压力越接近于舒张压,通过的血流量也越多,血流持续时间越长,听到的声音也越清晰。
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的瞬间,血管内血流由断续的流动变为连续流动,此时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脉搏也随之恢复正常,此时袖带内的压力为舒张压。
二、实验准备1.实验对象:人体2.实验器材:水银血压计、听诊器3.环境:安静的实验室三、实验学时1学时四、实验方法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2.测量动脉血压①受试者脱去一侧衣袖,静坐5分钟以上。
②松开血压计上橡皮充气球的螺丝帽,驱出袖带内残留气体,然后再关紧螺丝帽,将袖带的橡皮管与检压计的橡皮管连接好。
③将水银贮槽开关打开。
④让受试者前臂平放桌上,手掌向上,使前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将袖带缠于上臂,使袖带下缘在肘横纹上2cm处,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⑤在肘窝内侧用手指触摸到肱动脉搏动后(肱二头肌肌腱稍内侧),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⑥戴好听诊器,用右手捏动充气球,将空气充入袖带内,使血压表上的水银柱逐渐上升达160~180mmHg。
随后用右拇指和食指转动充气球开关的螺丝帽,徐徐放气(水银柱下降2mmHg/s),以降低袖带内压力。
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当突然听到“嘣”的第一声时,水银柱所示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实验原理与目的学习间接测量法(听诊法)测定人体动脉血压原理,并实际测定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值。
间接法测量动脉血压原理是用血压计的袖带在所测动脉外施加压力,再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定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听不到声音,但如果在血管外施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则血流通过狭窄处形成涡流可发出声音。
当缠于上臂血压计袖带内压力超过收缩压时,完全阻断了肱动脉的血流,此时在肱动脉的远端(袖带下)听不到声音,也触不到肱动脉的脉搏。
当徐徐放气减小袖带内压,在其压力减低到低于肱动脉收缩压的瞬间,血液在血压达到收缩压时才能通过被压迫变窄的肱动脉,形成涡流,此时能在肱动脉的远端听到声音和触到脉搏,此时袖带内压力的读数为收缩压。
若继续放气,当袖带内的压力越接近于舒张压,通过的血流量也越多,血流持续时间越长,听到的声音也越清晰。
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的瞬间,血管内血流由断续的流动变为连续流动,此时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脉搏也随之恢复正常,此时袖带内的压力为舒张压(图4-1-3-1)。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血压计,听诊器,桌椅。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熟悉血压计的结构常用血压计有两种类型,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图4-1-3-2),另一种是弹簧式血压计(图4-1-3-3)。
前者比较精确,后者方便携带。
两种血压计均由检压计、袖带和橡皮气球三部分组成。
汞柱式血压计的检压计是一个标有0~40 kPa(0~300 mmHg)(1mmHg=0.133kPa,1kPa=7.5mmHg)刻度的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与水银贮槽相通。
袖带是一个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借橡皮管分别和检压计的水银槽及橡皮球相通。
橡皮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球状橡皮囊,供充气和放气之用。
近年来又有一种新型的电子血压计(图4-1-3-4)在临床上应用。
间接法测量血压原理示意图汞柱式血压计及弹簧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二)听诊法测量动脉血压1.受试者脱去右臂衣袖,取坐位,全身放松,右肘关节轻度弯曲,置于实验桌上,使上臂中心部与心脏位置同高。
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2、了解动脉血压的正常范围及影响因素。
3、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对生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其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其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测量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测量法,即使用血压计测量肱动脉的血压。
血压计主要由袖带、检压计和气球三部分组成。
给袖带充气,当袖带内压力超过动脉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在动脉处听不到声音。
然后缓慢放气,当袖带内压力略低于收缩压时,血液开始断续地流过受压的动脉,形成湍流,在动脉处可听到声音,此时检压计上所显示的压力即为收缩压。
继续放气,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流恢复正常,声音消失,此时检压计上所显示的压力即为舒张压。
三、实验对象_____(实验对象姓名)四、实验器材1、血压计:常用的有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水银血压计。
2、听诊器五、实验步骤1、让受试者休息 5 10 分钟,以消除疲劳和紧张情绪。
2、受试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露出右上臂,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若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若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3、打开血压计,使水银柱的读数降至“0”点。
4、绑扎袖带:将袖带平整地缠绕在受试者右上臂的中上部,袖带下缘距肘窝约 25 厘米,松紧适度,以能插入 1 2 指为宜。
5、安放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处,但不应将胸件塞在袖带下面。
6、测量血压:挤压气球,向袖带内快速充气,使水银柱上升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再继续充气使水银柱升高 20 30 毫米汞柱。
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每秒 2 4 毫米汞柱的速度下降。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人体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
准确测定人体动脉血压对于了解心血管健康状况、预防疾病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非侵入性方法测定人体动脉血压,并探讨不同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包括血压计、听诊器、手表等。
实验材料包括袖带、酒精棉球等。
2. 实验步骤(1)被试者准备:被试者应坐于舒适的椅子上,放松身体,将左臂伸直并放置在桌面上。
(2)袖带佩戴:将袖带紧密地缠绕在被试者的上臂中部,袖带应与动脉对齐。
(3)测量过程:将血压计的听诊头放置在被试者的肱动脉处,然后轻轻地将袖带充气,直至听到心脏收缩时的第一声心音(收缩压)。
然后逐渐放气,直至听到心脏舒张时的最后一声心音(舒张压)。
(4)记录数据:记录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并计算出平均动脉血压。
实验结果:通过对多名被试者的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
例如,被试者A的收缩压为120mmHg,舒张压为80mmHg,平均动脉血压为93.3mmHg。
被试者B的收缩压为130mmHg,舒张压为85mmHg,平均动脉血压为100mmHg。
被试者C的收缩压为140mmHg,舒张压为90mmHg,平均动脉血压为106.7mmHg。
通过对比不同被试者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人体的动脉血压存在差异。
讨论:1. 年龄和动脉血压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动脉血压会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硬化,血管弹性降低,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在预防高血压方面,年轻人应该更加重视锻炼和健康饮食,以保持血管的健康。
2. 运动和动脉血压的关系运动对于降低血压具有积极的影响。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降低静息心率,改善血管弹性,从而降低动脉血压。
因此,人们应该保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促进心血管健康。
3. 饮食和动脉血压的关系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理实验 人体血压测定

体液调节: 3. 体液调节:
运动时→交感N兴奋→E、NE↑入血→ 运动时→交感N兴奋→ NE↑入血→ 入血 收缩力↑ 搏出量↑ ⑴ 收缩力↑,搏出量↑ 心率↑ 心输出量↑ ⑵ 心率↑,心输出量↑
【结论 结论】 结论
机体在运动状态下,心率↑ 机体在运动状态下,心率↑,血 压升高,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5分 压升高,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钟后基本恢复正常。 钟后基本恢复正常。而舒张压变化不 明显T
U
S
Q-T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 ● ●
初步学习人体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辩认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了解其生理意义和正常范围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接好连线,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 分钟。 1. 接好连线,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5分钟。 2.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放松肌肉。在手腕、足踝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放松肌肉。在手腕、 安放引导电极,接上导联线。 安放引导电极,接上导联线。 红色——右手,黄色——左手, 红色——右手,黄色——左手, ——右手 ——左手 绿色——左足,黑色——右足(接地) 绿色——左足,黑色——右足(接地) ——左足 ——右足 调整心电图机放大倍数,定标,依次记录I II、III、 3. 调整心电图机放大倍数,定标,依次记录I、II、III、 aVR、aVL、aVF导联的心电图 导联的心电图。 aVR、aVL、aVF导联的心电图。 取下心电图记录纸,进行分析。 4. 取下心电图记录纸,进行分析。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
××班全体男生 全体女生 ××班全体男生/全体女生 班全体男生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血压计、听诊器、手表 、计算机 血压计、听诊器、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一、熟悉血压计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目的和原理】
通过实践学习、掌握测定动脉血压的方法,理解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并要求能较准确地测出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正常值。
人体动脉血压通常是用汞柱血压计和听诊进行测量的(也可用弹簧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测量部位通常为右上臂肱动脉。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一般没有声音,但如果血液通过狭窄处形成涡流时,便会使血管壁振动而发出声音。
当将空气打入缠于上臂的袖带内使其压力超过收缩压时,则完全阻断了肱动脉内的血流,此时在被压迫的肱动脉远端听不到声音,也触不到桡动脉的搏动。
如徐徐放气,降低袖带内压,当其压力刚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便断续地冲过受压血管,形成涡流使血管壁振动而发出声音,此时即可在被压的肱动脉远端听到,也可触到桡动脉脉搏。
如继续放气,当外加压力等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血流由断续变成连续,声音便会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
因此当听到第一声音时的最大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而当声音突然由强变
弱或消失前最后声响时的外加压力则相当于舒张压。
【实验对象】人。
【实验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实验步骤与方法】
1.熟悉血压计构造
血压计由检压计、袖带和气囊三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个标有0-300mmHg
的玻璃管。
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储槽相通。
袖带是一个外着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通过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水银储槽和橡皮球相连。
橡皮球上装有螺丝帽,供充气或放气之用。
2.测量方法
1)让受试者坐位休息5〜10分钟,脱去一臂衣袖,准备测量。
2)松开橡皮球螺丝帽,排尽袖带内气体后将螺丝帽旋紧。
3)让受试者前臂平放于桌面上,手掌向上,使前臂与心脏位置等高。
袖带缠绕的松紧应合适,且袖带下缘至少位于肘关节上2cm充分暴露肱动脉听诊部
位。
4)诊器耳器塞入外耳道时应务必使耳器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
5)肘窝内侧触到肱动脉搏动后。
将听诊器胸器置于上面,准备测量。
6)挤压橡皮球开始向袖带内加压充气,使血压计水银柱逐渐上升到约180〜200mmHg寸,即开始松开气球螺丝帽,徐徐放气,以减小袖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缓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在一开始听到“崩、崩…”样的第一声时,血压计上所显示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继续徐徐放气,听诊声音会有先低后高
的变化;而后又由高变低,当声音由高突然变低的瞬间称为变调点,此时血
1 / 4
压计上所示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变调点之后,声音进一步减弱以至消失,声音消失的瞬间,称为消音点,舒张压一般以变调点的读数为准,但有时也同时记录变调点与消音点的读数。
(一般两点相差约为5〜10mmH)
3.结果记录
血压记录常以收缩压/舒张压mmH表示,例如:120/76〜70mmHgl20mmHg 代表收缩压,76mmH代表舒张压即变调点读数,70mmH代表舒张压即消音点读数。
【注意事项】
1.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便准确测量。
2.袖带的缠绕要松、紧适度,不能过紧或过松;且应选择合适宽度的袖带进行测量,袖
带过宽或过窄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3.肱动脉听诊点应充分暴露,勿将听诊器胸器塞入袖带内进行听诊。
4.如果认为测量数值不准,须放气使水银柱下降至零水平再行测量,或让受试者休息
5分钟后再重测。
心音听诊
【目的和原理】
人体心脏在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由于各瓣膜关闭、心肌纤维收缩、大动脉根部活动、以及血流等因素产生了振动,这些振动波可传导到心前区的胸壁上,用听诊器在胸壁上可直接听取到,即为心音。
根据各心音的特点以及结合触摸颈动脉搏动可以辨别第一和第二心音。
通过心音听诊可计数心率、了解心跳的节律和强弱等情况。
本实验的目的是初步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加深理解正常心音的特点及产生机理,为临床心音听诊奠定基础。
【实验对象】人
【实验器材】听诊器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确定正常心音的听诊部位
(1)受试者解开上衣,暴露心前区胸壁。
端坐于检查者对面。
(2)观察(或用手触摸)受试者的心尖搏动的大体位置与范围。
(3)确认正常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①二尖瓣听诊区:在第五肋间与左锁中线交点的稍内侧(心尖搏动处)
②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或胸骨剑突下。
③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⑤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2.心音听诊
(1)检查者戴好听诊器后,可按上述顺序依次听诊。
(2)辨别第一、二心音:在心前区任何部位均可听到两个心音,但如何区别第一心音和
第二心音,可结合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并依据下列特征:
①第一心音音调低,持续时间长;而第二心音则音调高,持续时间较短。
第一心音与
第二心音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二心音与第一心音之间的间隔。
②第一心音几乎与颈主动脉搏动同步。
【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安静;必要时可嘱受检者暂停呼吸。
2.听诊器的耳器方向要与检查者外耳道的方向一致。
3.尽量避免听诊器胸件或胶管与其它物体摩擦。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目的要求】
1、学习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
2、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基本原理】
心电图:
心脏收缩与舒张活动的生物电变化用仪器在胸壁可测出,成为心电图。
见下
图:
—I 1何剧严—Q- T阎期---- 一^
〔实验用品〕
心电图机、导电膏、卫生纸
〔方法与步骤〕
1 、受试者安静平卧,全身肌肉松弛。
2 、将心电图机打开预热5分钟
3、安放电极和导联。
肢体导联:红--右上肢,黑--右下肢,黄--左上肢,绿一左下肢胸导联: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V3 V4 V5 V6—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左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稍内侧—左侧腋前线第五肋间
—左侧腋中线第五肋间
4、记录心电图。
〔作业〕
1将描记的心电图贴到实验报告上
2、通过心电图计算出心率,判断你的心电图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