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一、学科沿革

本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韩百灵教授的领导下,就已赢得卓著的社会声誉,影响波及海内外,1979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被评为中医妇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999年被特聘教授岗位。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学科同仁的不懈努力,目前,本学科已形成独有的特色和优势。二、学科带头人马宝璋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附属一院妇产科及妇科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本科规划教材(六版)、国家专科规划教材(一版)及国家自考规划教材(一版)《中医妇科学》主编。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500名名中医师带徒指导教师、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马宝璋教授根据经典文献,系统整理了“妇女生殖藏象”、“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冲任学说”,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同时论证了这一过程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上述理论成果得到国内专家认可,已全部写入本科及专科的新版教材总论中,对中医妇科理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对无排卵型功血、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孕症、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有突出的疗效,吸引了国内外患者前来就诊。并研制了相应的中药制剂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项,部省级课题8项,主持研究的课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2部,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

三、学科后备带头人

王树林教授,医学博士后,硕士导师,2001年博士后顺利出站。现为中医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兼任省中西医结合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常务编委、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司法医学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专家组成员。

主编、主审、参编学术著作2部,发表研究论文10篇,主持中龙医药集团、黑龙江省教委、中医药管理局课题4项、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四、学术梯队

本学科现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7名、讲师3名、助教2名、实验员2

名。其中出站博士后1名、在站博士后3名;博士学位5名;硕士学位5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学科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均较合理。

五、研究方向

根据本学科学术发展的需要确定了五个主要发展方向:月经病的研究、妊娠病的研究、妇科杂病的研究、妇科新药的研究、妇科文献与基础理论的整理研究。

月经病的研究:①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曾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进行了家兔卵巢移植眼前房观察中药诱发排卵及性腺轴期激素的测定等,曾获省科技进步奖,研制的“育阴灵”、“止血宁1、2、3号冲剂”一直应用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②对痛经的研究,研制了“痛必宁冲剂”、“通瘀注射液”,进行了抗炎、血小板聚集、血流变学、对抗垂体后叶素、前列腺素等方面观察,曾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项。③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研制了“坤宁安”,通过血清激素水平测定、t细胞亚群、il-2活性水平的测定,揭示本病与生殖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同时为新药开发作了相关研究。目前对月经病相关的课题和新药研究项目,还在进行中,渴望在今后五年中有新的突破。

妊娠病的研究:①对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在临床取得疗效的基础上,研制了“优生宁”。动物实验证明,它具有预防化学因素(环磷酰胺)、物理因素(钴60射线)导致畸胎的功效。还做了免疫、激素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同时对习惯性流产进行了染色体hla相关性的研究。②“妊高宁1号、2号”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对血栓素、前列腺素、雌二醇、孕酮等进行实验研究,还用肾外包埋法建立动物模型。关于妊娠病的研究手段和实验水平有待提高,生物因素(病毒)致畸的模型以及流产的动物模型如何建立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这方面的研究在继续。

妇科杂病的研究:①慢性盆腔炎,西医学尚无理想疗法,因此西医《妇产科学》将中医治疗列于首位。是我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新药研究的重大攻关课题。我们在临床取得疗效的基础上研制了“炎克宁”冲剂,成功地建立了慢性盆腔炎的动物模型,通过光镜及电镜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从分子水平上对il-1、il-2、tnf活性、no含量、组织羟脯胺酸的测定;对模型动物病变组织中iga含量、t细胞亚群、tnf、fas基因表达等指标进行观察,探讨其发病机理与炎克宁疗效机理(本项研究待鉴定)。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宁”和“克痛胶囊”取得了初步疗效,吸引国内外患者前来就医。在实验研究方面,成功地学习建立了大鼠、家兔的子宫内膜异位的动物模型,进行了电镜及光镜的形态学观察,免疫指标、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前列腺素测定、细胞凋亡等指标测定。③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探讨其发病机理,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们的又一重大攻关课题。是与省肿瘤医院合作项目。本项研究基于国外(美、德、日)高起点的基础上,同时增添了许多新的(caspase-3 easpase-8)凋亡有关的调控基因指标。采用末端标记法,应用gp-

hpvlim-pcr技术检测hpv、dna阳性病例,采用多种内切酶同时酶切等分型;应用国际先进的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bal-2、fas、fasl、caspase-3、p53、caspase-8、bax及pcna表达,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机制,并将其结果用于临床、指导临床、提高疗效、判定予后。在临床上,对癌前及晚期癌的治疗,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研制了中药制剂“宝康宁”用于临床,对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疗效,各种免疫指标有明显改善,获2000年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④子宫肌瘤,常见良性瘤,我们研制了“消症宁”,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实验方面作了肌瘤细

胞培养及抑制实验,并检测了相关激素水平。⑤不孕症,治愈了月经病及妇科杂病,也就去除了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学科在不孕症的治疗方面,在国内外赢得了赞誉。

妇科新药的研究:目前在国家局及省科委立题新药有:炎克宁、坤宁安、育阴灵和安血冲剂,这些有效的药剂研制成功,必将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妇科文献与基础理论的研究:我们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对妇科文献与妇科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写入大学教材中。今后为了充实教材理论,提高妇科疗效,必将对妇科文献继续进行深入挖掘整理,以推动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六、人才培养

学科人员素质高、业务强、团队协作,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基础扎实,务实求真,思想活跃,承担学校各层次、各专业的《中医妇科学》、《西医妇产科学》的课程的授课任务。在教学中体现出本学科先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接受国外访问学者和进修者15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46人,在读博士生21名、硕士生37名。

七、教学科研项目

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9项,主要科研项目有内障丸对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减毒、增效机制的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硌酸十化生栓根治宫颈炎临床与实验研究(省中医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妇炎灵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科委)、坤宁安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新药研究(哈尔滨市科委)、理冲生髓饮抗卵巢肌瘤机制的研究(哈尔滨市科学研究基金)、妇炎灵治疗盆腔炎症的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委)、中医妇科学学科教学法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委员会)、中医妇科cai教材软件开发与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厅)。

八、科研成果

先后完成7项,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出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1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近30篇。近年来投资近300万元对学科的实验室和资料室进行重点建设为学科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教材编写

近五年我学科教师参加了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马宝璋主编了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并参加了卫生部全科医师规划教材的编写。我学科主编的教材:

1.《中医妇科学及大纲》全国本科规划教材(七年制)

2.《中医妇科学及大纲》全国专科规划教材

3.《中医妇科学及大纲》全国自考规划教材

4.《全国职业医师考试大纲》全国职业考试

5.《中医妇科学习题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十、条件建设

1.实验室建设

本学科拥有全国同类学科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备水平最高的妇科实验室,对妇科的妇科基础、临床治疗、方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先进的实验条件和保证。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实验设备有:妇科b超、纤维宫腔镜、宫腔电切镜、腹腔镜、酶标仪、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倒置式生物显微镜、组织切片机、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液闪仪、数码相机、投影仪等,拥有万元设备,仪器设备值257万元。开展细胞培养、血清药理、成分分析、免疫病理、分子生物学、新药开发等项目。为学科科研水平跃上一个新高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2.资料室建设

学科资料室有1个,主要图书:

中医部分:《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旨白话解》、《千家妙方》、《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本草从新》、《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等。

西医部分:《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实用妇科学》、《内科疾病与分娩》、《妇产科x线诊断学》、《神经和妇科病等体育疗法》、《物理诊断学》等。

十一、社会服务

在学科带头人马宝璋教授带领下,学科教师多次奔赴外市、县进行社会服务等活动,并多次参加学校、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

一、学科沿革

本学科是东北地区培养中医内科高级人才的基地,1988年被确立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0年被再次确认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其所属内分泌学科于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局级重点学科。本学科于1981年和1986年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近二十年来,培养了大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多数成为全国各地的医疗、教学、科研骨干,部分已成绩卓越,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有些已成为博士生导师或学科带头人,还有些担负着领导的重任。

二、学科带头人

本学科带头人栗德林,男,一九四零年九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组六名专家之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首批专家,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八名专家之一,全国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近年来主要从事于消化、循环系统疾病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①中医药治疗消渴病机理的研究②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机理的研究。

栗德林教授近年来共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厅局级奖励9项。,主要发表学术及教学论文20余篇。

栗德林教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3人,博士研究生20人。

三、学科后备带头人

本学科后备带头人周亚滨,男,一九六三年五月九日生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循环二病房主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同行评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内科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理事,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疾病的研究和医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①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②中药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机理的研究③中药治疗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④中药防治老年性痴呆及衰老的研究。

周亚滨教授近年来共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3项,获得省部级及厅局级奖励11项。于2000年获黑龙江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2001年被评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临床医学院先进工作者标兵,2003年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主要发表学术论文有20余篇。

周亚滨教授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6人。

四、学术队伍

本学科拥有教授13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9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9人,其中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内科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会全国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同行评议专家1人、出国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评审专家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会委员1人,高等中医药研究会副理事长1人,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较合理。

五、人才培养

本学科每年承担统招及成教本、专科《中医内科学》授课任务千余学时,高职教师授课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本学科根据中医内科课程特点,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研究,使

学生对基本理论、概念、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六、研究方向

1.消渴病及合并症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栗德林教授在消渴病治疗方面成绩突出。近年来由他主持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消渴停对胰岛b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现已通过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同意评为省优秀成果;tnf-α级联效应在ⅱ型糖尿病冠脉血亢并发症作用机制与糖冠康多靶位影响的研究等取得满意效果。

本研究方向首先提出了对消渴病名称进行分化和规范化,在治疗方法上确立了益气养阴清热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大法,根据糖尿病是一多基因病,采取中医药学靶位作用和散弹等科学理论,提高治疗的科技含量。在防治糖尿病及合并症方面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并有所突破,并丰富糖尿病的基本理论。破译和赋予中医消渴经典论述新的内涵,提高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和生活质量的水平,降低糖尿病治疗成本。

近3年来本研究方向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24人。

2.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周亚滨教授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疾病方面经验丰富。他认为中医药可以从整体角度,采用辩证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chd),在治疗上采用益气活血的治疗方法,但由于chd的表现较复杂,各型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各型chd的主要病因病机,并探讨其辩证治疗规律,从而总结有效方药。我们的未来研究将从分子水平上,对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心肌细胞的基因表达及细胞膜离子通道变化等方面,研究探讨中药治疗各型chd的中医演变规律及疗效的作用机理。

现正进行心脏移植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方面的研究,认为其发生机制与中医的毒,瘀相关,并由此提出了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单味活血化瘀中药来减轻其反应,在此方面的研究上,曾获省科委、省教委,市教委等有关方面的资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经专家鉴定为国内外领先水平,现准备申报科技进步奖。

近3年来,本研究方向共培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8人。

3.中医治疗肝病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是龚占悦教授,他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在脾胃病、肝病的治疗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针对肝病发生、发展的阶段和规律,本研究确定以下三个方面:①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②中药抗肝纤维化的机理研究;③肝硬化的辩证论治规律研究。

本专业在临床研究中,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肝癌的治疗效果,得到省科委自然基金项目的支持,通过研究有望取得中药治疗肝癌的良好疗效,并探讨中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中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理。

本研究方向骨干谢晶日教授在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规律方面,探讨了中药疗效机理,以狭线、原位杂交及脯氨酸掺入技术结合免疫组化,通过cci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与体外正常传代贮脂细胞及dmn所致大鼠肝纤维化肝细胞的体外培养,着重观察胶原基因与胶原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确认胶原生成的细胞来源、细胞变化及其地位,观察中药对胶原基因、胶原、胶原细胞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部分作用机理。

近3年来,本研究方向共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4人。

4.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宋立群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内科主任。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宋立群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多种肾系疾病,更注重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并积极引进现代医学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充分发挥中、西医之长,取其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益气养阴补肾法治疗氮质血症述略、清热利湿辨治急性肾炎恢复期30例观察、益气养血治疗尿毒症腹透过程中贫血探略、益气健脾摄血对慢性肾炎血尿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健脾益肾泻浊化淤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中药配合促红素对终末肾病的影响等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持编写《中国男性病方药全书》、《辨证施治条析歌诀》、《抗衰老药理学》(英文版)等十五部专著。

本研究方向近3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8人。

七、教学科研在研项目

近年来共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5项成果已被国家专利局受理发明专利,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

1、栗德林:

《芪蛭肾消胶囊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糖冠康软胶囊新药开发研究》省科技厅

《痹痛注射液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省科技厅

2、周亚滨:

《免疫抑制剂的新药研制》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益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机制的研究》省中医局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机理的研究》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苏木的药用成分及活性研究》省教委

3、李延:

《蟾蜂消炎栓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心脑通络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机理的研究》

《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实验与临床研究》

4、孙伟正:

《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细胞粘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慢性再障新药补髓生血颗粒的开发研究》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补肾生血法抑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细胞凋亡的研究》省科委

《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细胞与基质细胞粘附作用影响的机理研究》省教育厅

5、龚占悦:

《狼毒提取物对裸鼠人肝细胞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省科委

6、宋立群:

《中草药肾损害机理的实验研究》省教育厅

《治疗阳痿的中药新药研究》省中医局

《中药冲剂抗过敏性哮喘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省中医局

《理肺定喘冲剂治疗外源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省中医管理局

7、石杜鹃:

《中医临床教学及基地建设研究》国家教育部课题、国家中医局管理局重点课题

8、谢晶日:

《脂肪肝的新药研究》

《脂肪消防治脂肪肝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省中医局

9、于忠学:

《慢白灵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省中医管理局

《芪蛭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实验研究》省中医局

《芪蛭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实验研究》省中医局

《院系合一体制是高等中医院校临床教学的最佳管理模式》省教委

10、孙凤:

《紫茜胶囊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效学研究》省科委

《抑癌ⅱ号治疗胃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内科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省教委

11、徐京玉:

《芪桂益脉灵防治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省教育科技厅

12、尹艳:

《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障造血干细胞表述》省教委

八、获奖成果

近年来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其中包括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省中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1、栗德林:

《升阳除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益气养阴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延参健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延参健胃药》国家发明专利

《如何提高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和水平》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

2、周亚滨:

《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法防治衰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复方黄芪无糖颗粒冲剂治疗冠心病的新药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缺血性损伤心肌线粒体肌酸激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木抗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法防治衰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李延:

《慢性肾盂肾炎免疫病理学机制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羚羊平压清脑冲剂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结肠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再谈医学的社会实践》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

《建立“院系合一”管理体制促进针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技成果一等奖

《建立“院系合一”体制促进针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孙伟正:

《补髓生血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状态影响的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药“补髓生血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机理的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

《慢白灵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补髓生血冲剂的研制与开发》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5、宋立群:

《安痫宁冲剂治疗小儿痫症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理肺定喘冲剂治疗外源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6、石杜鹃:

《学分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实施》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医临床教学及基地建设研究》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7、谢晶日:

《中医针灸学教学研究》国家科技成果奖

《脂肝消防治脂肪肝的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柔肝煎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黑龙江省教委一等奖

《越桔茎的药用研究》黑龙江省中医局二等奖

《益气活血治疗胃溃疡的研究》黑龙江省中医局二等奖

《疏肝健脾、活血软坚、清热利湿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肝舒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黑龙江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8、于忠学

《运用气血理论防治慢阻肺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慢白灵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9、孙凤:

《刺五加多糖协同恶性肿瘤化疗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二等奖

《补肾生血法抑制慢性再障造血细胞凋亡的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一等奖

10、王迎新:

《补中升阳兼清热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1、孙丽华:

《电视教材片在高等中医院校。推拿临床备课中插播作用的研究》黑龙江省科教委优秀高等教育科学成果三等奖

《喘康平冲剂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九、条件建设

1、实验室

我院中医临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的临床科研实验室,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病理形态学、生化学等研究工作,在国内中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现有实验室面积近150m2,共有专职实验人员7人。本实验室根据中医内科学发展的需要,确立了消渴病及合并症的研究、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病、中医药对肝病的研究、中医药对肾病的研究等4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

在消渴病及合并症的研究上,从胰岛b细胞的凋亡,tnf-α级联效应等角度探讨了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并相应地研制成了消渴停胶囊、糖冠康胶囊、糖末胶囊等系列治疗消渴病及并发症的药物;对血液系统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运用中医进行了相关研究,在骨髓干细胞培养、免疫造血调控因子、微量元素、内分泌造血干细胞凋亡等方面,探讨了中药的机制;在肝病的研究方面,以原位杂交及脯氨酸掺入技术结合免疫理化技术,研究了中药对胶原基因、胶原细胞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从心肌穿孔素、颗粒酶b的基因表达探讨了中药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机制,运用转基因痴呆小鼠,探讨了中药防治老年性痴

呆机理。

本学科实验室中医内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具有系统、完备的配套设备,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新近购置的大批诸如凝胶分析仪、梯度pcr仪、超低温冰箱、酶标仪、大型低温离心机、制冰机、紫外蛋白质核酸分析仪、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18导动态心电图观察仪器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实验条件。目前本实验室具有大型仪器设备9台,总资产近200余万元。

2、资料室

本学科资料室拥有中外文图书25万册,中外文期刊250余种,能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要。

十、学术交流实验室在国内外与多家研究机构密切联系,并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

1、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系:非淋巴细胞肿瘤胞浆内igg样蛋白的基因克隆。

2、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科技培:特异性自体肿瘤主动免疫疗法临档研究。

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lak细胞的培养与临床应用。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全部下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2001级针灸推拿本科神经病学试卷 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3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 1、周期性瘫痪病人反复发作后,在发作期间隙期的肌力多数() A.明显减退 B.减退,伴肌肉明显萎缩 C.正常 D.正常,伴感觉减退 E.正常,伴腱反射消失 2、周期性瘫痪发病时,其骨骼肌必定发生() A.对称性痉挛性瘫痪 B.痛性痉挛 C.肌强直 D.对称性弛缓性瘫痪 E.以上均不是 3、21岁男大学生,白天参加运动会长跑比赛。晚饱餐后入睡,翌日晨起见四肢瘫痪。 查血清钾降低,心电图出现U波,ST段下移。可能的诊断是。() A.格林—巴利 B.脊髓出血 C.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D.急性脊髓炎 E.癔病性瘫痪 4、一高压病人,昏迷发生快而深,吐出咖啡样胃内容物,检查有一侧上下肢瘫痪,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血栓形成 B.脑出血 C.短暂脑缺血发作 D.蛛网膜下腔出血E脑梗死 5、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为() A.全身骨骼肌均可无力 B.颅神经支配肌肉的无力重于脊神经支配的肌肉 C.病情波动 D.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和短时休息后好转 E.感染后肌无力加重 6、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的关键是() A.积极控制感染 B.给予足量的抗胆碱酯酶药 C.给予大剂量免疫抑制剂 D.切开,维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 E.避免加重症状的诱发因素 7、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处理的最重要环节是() A.立即使用止血药 B.立即使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正常以下,防止再出血 C.警惕严重颅内高压的出现 D.用镇静药防止癫癎发作 E.以上都不是 8、下列哪项不是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 A.多为中年发病,起病呈亚急性或慢性 B.常有贫血、胃肠道疾病 C.常有“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和感觉性共济共调 D.没有锥体束征 E.以上都不是 9、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特征性改变是() A.末梢型感觉障碍 B.四肢驰缓性瘫痪 C.颅神经损害 D.神经根性疼痛 E.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10、对于重症肌无力病人应禁用的药物是() A.利尿剂,如安体舒通 B.氨基甙类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C.环磷酰胺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麻黄素 11、抢救癫癎持续状态的患者,首选() A.水合氯醛灌肠 B.苯妥英钠静脉注射 C.安定静脉注射 D.氯丙嗪肌肉注射 E.苯巴比妥肌肉注射 12、男患,41岁,近半年来反复发生上肢抽搐,每次半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应考虑() A.单纯部分性癫癎发作 B.肌阵挛发作 C.自动症 D.小舞蹈病 E.低钙搐搦 13、哪一种病毒性脑炎最常见() A.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B.柯萨奇病毒性脑炎 C.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D.风湿性脑炎 E.腺病毒性脑炎 14、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首选药物是() A.丙戊酸钠 B.卡马西平 C.苯妥英 D.乙琥胺 E.苯巴比妥 15、30岁患者,一年来反复发作的瞪视不动,意识模糊,奔跑,游走等持续约半小时逐渐清醒, 过后对行为毫无记忆,其可能是() A.精神分裂症 B.杰克逊(Jackson)氏癫癎 C.癔病 D.感染性精神病 E.复杂部分性癫癎发作 16、治疗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如突然停药可引起() A.失眠 B.精神萎糜 C.失神发作 D.抗癫癎用药量增加 E.癫癎持续状态 17、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查体时可发现() A.面部感觉减退 B.咀嚼肌萎缩 C.角膜反射减退 D.面部有疼痛触发点 E.X口时下颚偏斜 18、关于脊髓压迫症下面哪些是不正确的() A.脊髓压迫症包括脊柱,脊膜,脊髓和神经根病变 B.由脊柱疾病引起脊柱外伤和结核最常见 C.硬脊髓膜外病变性质与组织起源复杂多变 D.硬脊膜内疾病以原发性良性肿瘤最常见 E.良性肿瘤引起的脊髓压迫性症状以室管膜瘤最常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马艳春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马艳春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2.1 专业职称副研究院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办公电话82195301 从事专业方剂学电子邮箱yanchunma@https://www.360docs.net/doc/2f921065.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方剂学文献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常务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国际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公派专项出国留学项目地方合作项目 留金法[2010]5012 2.教育部立项资助“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地龙成分EFE通过介导 TNF-a/Smad7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 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地龙有效成分对慢性点燃大鼠海马区神经 递质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主要论著1.家庭常见病简易中医疗法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 2.糖尿病中医治疗经验集副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主要科研成果1.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人 2012 2. 地龙成分EFE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人 2011 3. 地龙成分EFE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GMC、TGF-β的影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人 2011 4. 地龙有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作用机理研究黑龙江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人2010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 地龙成分对高糖刺激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2011,33(3):410-414 中成药 2.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特点探讨 2011,26(3):437-441中华中医药杂志 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及展望2010,13 (6): 658-659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4. 地龙成分及含药血清对人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2010,13(5):493-495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5. 中药干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机制2010,13(4):446-448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6.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及分脏分法辨治探述2010,27(3):127-130中医药信息 7.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2010,38(2):86-88中医药学报 8. 左归丸实验研究概况2010,32(3):477-480中成药 9. 左归丸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ATP酶及Bcl-2 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2010,28(1):205-207中华中医药学刊 10. MTT法检测地龙有效成分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2010,27(1):34-36中医药信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锐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王锐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7 专业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87266893 从事专业药剂学电子邮箱wrdx@https://www.360docs.net/doc/2f921065.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新药及新剂型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黑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员,中国药学会会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中药阴道温敏微囊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基金,2012-2014 2.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创新药物“十三味肺清糖浆”的研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2009-2012 主要论著1.《中成药学.2009.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 2.《中药药剂学实验教程》.2009.5.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主编 3.《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同步题解》.200 4. 5.中医古籍出版社.副主编 4.中华药浴.2008.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主要科研成果1.优质高效中药品种示范研究中药广谱抗菌粉针“广炎灵”开发研制.黑龙江省科 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9.2008.3 2.逍遥丸新剂型-逍遥胶丸制备工艺及初步质理标准.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二等奖.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8.2008.2 3.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药注射液的研制.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药行业协会.8.2009.11 4.创新药物丁香苦苷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药行业协会.7.2011.11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注射用广炎灵粉针指纹质量标准研究.2009.6.中医药信息 2.环糊精包合清脑醒神贴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2010.1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3.清脑醒神贴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1.3.时珍国医国药 4.十三味肺清糖浆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2.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马建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马建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05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906 从事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电子邮箱majian1961@https://www.360docs.net/doc/2f921065.html, 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2、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和大血管病变的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 3、中华中医药学会消渴分会副主任委员 4、黑龙江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5、省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哈尔滨市科技局2008.01-- 2010.12 2、基因芯片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辩证分型中应用的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2009.01--`2011.12 3、祛胰抵方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1--2013.12 主要论著《糖尿病》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8月 《内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中医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材》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糖尿病调治与生活宜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上、下册)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12年4月 主要科研成果1、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名 2002年2、瑞香狼毒提取物逆转多药耐药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名 2007年3、糖肠宁治疗糖尿病肠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名 2011年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糖肾康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AGES、PKC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年3月 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肝功能指标关系思考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3月 3.祛胰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IL-6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11月 4.益气养阴、活血祛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年9月 5.清肝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复试诊断

1.心尖搏动:第五肋,左锁骨中线内0.5-1cm,直径2- 2.5cm 2.肝下界:三条线,锁腋肩,上5、7、10,下左季肋缘,10肋不易叩出 3.肺下界:三条线,锁腋肩,6、8、10、移动6-8 4.移动浊音1000,液波震颤3000 5.正常叩诊音-鼓音、实音、清音、浊音 6.肺脏叩诊为清音,组织多则浊。上比下浊,背比胸浊 7.语颤增强:实变、空洞、压迫不张 8.胸腔积液上方压迫不张,语颤增强。 9.语颤减弱:气肿、积气、积液、阻塞不张 10.第一心音:低调、时长、反响强;第二心音相反。 11.血清胶体稳定试验、麝香草酚阴性、急性肝细胞损伤。 12.正常粒红比-3:1,比例下降见于慢粒 13.肝硬化腹水漏出液 14.杵状指、支扩、肺癌、脓肿、先心 15.伤寒玫瑰疹 16.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胃肠胀气、肝浊音界缩小 17.上消出血原因-溃疡、曲张、粘膜病变 18.上消出血粪便-柏油样 19.血浆BUN异常、肾单位受损60-70% 20.瘀点(2mm)紫癜(3-5mm)瘀斑(大于5mm) 21.右心衰竭、缩窄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受压、颈静脉怒张 22.吸气困难-喉水肿、气管异物 23.吸气困难、三凹征-气管异物 24.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 造成肺内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25.胸膜炎、胸膜肿瘤、肺炎累及胸膜、胸膜摩擦音 26.主动脉、导管未闭、发热、甲亢、水冲脉 27.Traube鼓音区扩大、幽门梗阻 28.结核性腹膜炎、腹壁揉面感 29.肝瘀血、充血心衰、右心功能不全-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0.再障、白血病正常细胞性贫血 31.血小板第三因子参与凝血 32.胸痛—伴咳嗽、咳痰、发热见于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 —突然胸痛伴呼吸困难、紫绀-肺梗塞 —伴面色苍白、大汗、血压下降、休克见于:心梗,夹层、主动脉瘤 —青年,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自发气胸 —伴吞咽困难见于食管疾病 33.咳嗽、声音嘶哑、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肺癌 34.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胃癌 35.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右侧卧位 36.气管右移:右侧病变-阻塞不张、胸膜增厚;左侧病变-胸腔积液、积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一、学科沿革 本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韩百灵教授的领导下,就已赢得卓著的社会声誉,影响波及海内外,1979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被评为中医妇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999年被特聘教授岗位。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学科同仁的不懈努力,目前,本学科已形成独有的特色和优势。二、学科带头人马宝璋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附属一院妇产科及妇科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本科规划教材(六版)、国家专科规划教材(一版)及国家自考规划教材(一版)《中医妇科学》主编。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500名名中医师带徒指导教师、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马宝璋教授根据经典文献,系统整理了“妇女生殖藏象”、“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冲任学说”,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同时论证了这一过程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上述理论成果得到国内专家认可,已全部写入本科及专科的新版教材总论中,对中医妇科理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对无排卵型功血、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孕症、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有突出的疗效,吸引了国内外患者前来就诊。并研制了相应的中药制剂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项,部省级课题8项,主持研究的课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2部,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 三、学科后备带头人 王树林教授,医学博士后,硕士导师,2001年博士后顺利出站。现为中医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兼任省中西医结合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常务编委、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司法医学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专家组成员。 主编、主审、参编学术著作2部,发表研究论文10篇,主持中龙医药集团、黑龙江省教委、中医药管理局课题4项、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四、学术梯队 本学科现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7名、讲师3名、助教2名、实验员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曲秀芬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曲秀芬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0.05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800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电子邮箱quxiufen2006@163.con 主要研究方向 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征,输卵管堵塞,不孕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外阴营养不良,中药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炎性包块,及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带下病等 主要社会兼职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第五、六、七届省委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九届、十届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内障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抗卵巢抗体的影响省科技厅公关课题,已完成,结题中。 主要论著1.《妇产科考试题解》主编(1)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 2.《中医药教学理论与实践》副主编(6)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3.《临床妇产科学》主编(1)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主要科研成果1.活血化瘀法治疗痛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第五名,1991年 2.关于妇科基础理论与文献资料的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1994 年 3.痹痛宁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学 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四名,1999年 4.坤宁安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调亡的研究,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 奖,第六名,2004年 5.坤宁安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调亡的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 等奖,第六名,2005年 6.内障丸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实验研究,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2010年 7.内障丸防治免疫性流产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二等奖,第 五名,2011年 8.内障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抗卵巢抗体的影响,省科技厅公关课题,主持课 题完成,结题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吴修红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吴修红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11 专业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87266806 从事专业生药学电子邮箱wxh8088@https://www.360docs.net/doc/2f921065.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活性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中国药理学会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 国家科技部,熊胆蛋白抗丙型肝炎新药研究150万, 2009-2012 2 教育部重点项目,熊胆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6万,2009-2012 3 省自然科学基金,女贞子三萜对HCV全基因/亚基因复制子转染Hun-7细胞 的作用研究,5万,2012-2014 4 省留学归国择优资助,熊胆粉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研究,5万, 2012-2014 5 省教育厅,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药效物质基础研究,2,2011-2013 主要论著《生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编委 《气相色谱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编委《中药鉴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编委 主要科研成果1. 黑龙江省政府三等奖,中药材方法栽培生产关键问题研究,2012 2.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一等奖,中药材方法栽培生产关键问题研究,2011 3. 黑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二等奖,黄芪种子包衣后植物生长性状及药材品质的研究,2009 4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2004 5.黑龙江省经委优秀新产品二等奖,仁皇牌超氧化物歧化酶,2008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 Ma Chaomei, Wu Xiuhong, Masao Hattori, Wang Xijun, Kano Yoshihiro. HCV Protease Inhibitory, Cytotoxic and Apoptosis-Inducing Effects of Oleanolic Acid Derivatives[J]. J Pharm Pharmaceut Sci. 2009,12(2) 243 – 248. 2. Wu Xiuhong,Ma Chaomei,Hattori Masao,Wang Xijun, Kano Yoshihiro. Inhibitory Effect of FEL URSI (Bear Bile) on HCV Protease(Ⅱ),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tural medicine and microflora(7th ISNMM)—Metabolic Syndrome & Natural Medicines. Toyama, Japan, August 2008:98-99 3. Wu Xiuhong,Ma Chaomei,Hattori Masao,Wang Xijun Wang Ping,,Kano Yoshihiro. Inhibitory Effect of FEL URSI (Bear Bile) on HCV Protease(Ⅰ), The 128th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Yokohoma, Japan, March 2008,(2):130. 4. 吴修红,孙晖,王喜军,草乌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进展中医药学报[J],2009,37 (4):96-97. 5. 吴修红,杨波,张淑香,赵玉江,失眠症的综合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8(7):90. 6. 吴修红,孙文军,腾毅,吕海涛,吴泽明,王喜军。基于UPLC-Q-TOF长期引 流取胆汁与正常熊的代谢物学比较研究,2006年江苏省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医药创新与发展论文集,中国南京,2006年12月:587-593. 7. 吴修红,刘丽佳,王喜军, 桂枝茯苓丸及组成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医药 学报,2010,38(6): 102-104. 8. 吴修红,王喜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现代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中医药学报, 2004, (2):219-222 9. 张宁,吴修红,王业秋,陈巧云,夏珂,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与展 望[J],亚太传统医药,2009,12:48. 10. 吴革林,吴修红,董阗伟,王喜军.熊胆(粉)非胆汁酸类成分研究进展,中 医药学报,2011,39(3):90-92 11. 李杏花,吴修红,王喜军,抗HCV靶向药物筛选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中医 药信息,2011,28(5):107-10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考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考研 一、学科沿革 中药学学科建立于1972年,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在学科队伍、教材及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及管理方式改革、实验室建设及教学科学研究等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完成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模式向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学分制管理体制的过渡,真正实现了以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及中药炮制学为重点课程,以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用植物学为支撑结构及大化学为基础的有机组合的教学体系,199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中药学学科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学科带头人简介 中药学学科带头人为匡海学教授,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 匡海学教授1982年9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7年11月至1988年10月公派赴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在世界著名药物化学家田中治教授的研究室进行中药化学成分的合作研究。1992年10月至1993年4月及1996年11月至1997年3月,匡海学教授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两次公派赴日本明治药科大学,在日本著名生药学家奥山彻教授的研究室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合作研究,并获药学博士学位,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位药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由于在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匡海学教授于1987年9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10月破格晋升为教授,是黑龙江省中医药界第一位被破格晋升的最年轻的教授。 二十年来,匡海学教授一直坚持以中药及复方有效成分的化学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方面,以三萜类、皂苷类与配糖体类成分为重点研究内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复试诊断汇编

1. 心尖搏动:第五肋,左锁骨中线内0.5-1cm ,直径2- 2.5cm 2. 肝下界:三条线,锁腋肩,上5、7、10,下左季肋缘,10 肋不易叩出 3. 肺下界:三条线,锁腋肩,6、8、10、移动6-8 4. 移动浊音1000,液波震颤3000 5. 正常叩诊音- 鼓音、实音、清音、浊音 6. 肺脏叩诊为清音,组织多则浊。上比下浊,背比胸浊 7. 语颤增强:实变、空洞、压迫不张 8. 胸腔积液上方压迫不张,语颤增强。 9. 语颤减弱:气肿、积气、积液、阻塞不张 10. 第一心音:低调、时长、反响强;第二心音相反。 11. 血清胶体稳定试验、麝香草酚阴性、急性肝细胞损伤。 12. 正常粒红比-3:1 ,比例下降见于慢粒 13. 肝硬化腹水漏出液 14. 杵状指、支扩、肺癌、脓肿、先心 15. 伤寒玫瑰疹 16. 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胃肠胀气、肝浊音界缩小 17. 上消出血原因-溃疡、曲张、粘膜病变 18. 上消出血粪便-柏油样 19. 血浆BUN异常、肾单位受损60-70% 20. 瘀点(2mrj n紫癜(3-5mm)瘀斑(大于5mrj n 21. 右心衰竭、缩窄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受压、颈静脉怒张 22. 吸气困难-喉水肿、气管异物 23. 吸气困难、三凹征-气管异物 24. 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压 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25. 胸膜炎、胸膜肿瘤、肺炎累及胸膜、胸膜摩擦音 26. 主动脉、导管未闭、发热、甲亢、水冲脉 27. Traube 鼓音区扩大、幽门梗阻 28. 结核性腹膜炎、腹壁揉面感 29. 肝瘀血、充血心衰、右心功能不全-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0. 再障、白血病正常细胞性贫血 31. 血小板第三因子参与凝血 32. 胸痛—伴咳嗽、咳痰、发热见于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 —突然胸痛伴呼吸困难、紫绀-肺梗塞—伴面色苍白、大汗、血压下降、休克见于:心 梗,夹层、主动脉瘤—青年,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自发气胸 —伴吞咽困难见于食管疾病 33. 咳嗽、声音嘶哑、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肺癌 34.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胃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经典个人简历模板-word可编辑(246)

工作经历 基本技能 教育经历 奖励情况 姓名:茉莉花 出生年月:19905.25 性别:女 专业:环境工程 学历:本科 电 话:00000000000 邮箱:00000000000 地址:圣达菲 1999.2.5-2000.5阿士大夫撒 成绩:圣达菲 1999.2.5-2000.4 额热切圣达菲 成绩:圣达菲第三个 -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TEM 4) 优秀 -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CET 6) 通过 - 金融英语证书 (银行综合类) A 级 - 金融英语证书 (ETS-TOPE) 阅读和口语部分最高分 - 熟练掌握MS Word 、Excel 、PowerPoint 、MS Project 软件 求职意向:金融行业、符合规范化 中国银河证券投资银行部 实习生 2000,10 - 银河证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 至今 - 投资银行部15个实习生唯一一名本科生 北京 - 协助分析中国银行上市(IPO )项目的市场背景,涵盖了64个上市公司的资料 - 为亚洲发展银行调研了国内债券市场的情况,并翻译了其证券圈套项目建议书 - 学习到了大量有关会计、投资银行、信息搜集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 中央电视台4台“快乐中国”栏目组 业务助理 - 负责在校园内物色联系潜在外籍演员并进行初级遴选 2003,09 - 作为嘉宾参加其中一期“快乐中国”节目 2003,10 - 锻炼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尤其是与外国朋友们的有效交流 - 北京 太原科技大学综合奖学金 太原科技大学数学学科单项奖学金 太原科技大学金融系社会工作奖学金 太原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自我评价 熟练掌握会计和投资银行的相关知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俱佳、有较强的领导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强、写作能力强、与人沟通能力强、有爱心、耐心

第一部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欢迎您!

目录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改革系列材料 1、开展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方案 2、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论文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改革与探索·····························李秋红《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究·············································齐乐辉关于《中药药理学》课程在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探讨·······················郭冷秋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研究·······················王秋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于纯淼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发挥实验教育功能······································王冬梅《无机化学》课程的优化设计与教学实践整合的研究···························贾桂芝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周庆华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药事管理学》课程改革效果·····························丁丽曼《药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设想·············································韩华《药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思路········································程玉鹏《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樊锐锋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讨·······································张立剑关于《制药设备》课程改革的几点想法·······································苏慧《中药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考···········································关枫《中药药剂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李永吉《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曹玲 3、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总结 4、教学内容改革与交流活动获奖人员名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张跃辉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张跃辉性别女出生年月1980.3 专业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9168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chizishui-04@https://www.360docs.net/doc/2f921065.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中西医结合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防治 主要社会兼职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青年委员。 2.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委员。 3.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科研项目。 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面上项目。 4.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批)。 主要论著1.《今日中医妇科》编委。 2.《实用临床医学》编委。 3.《女科百问》评注,副主编。 主要科研成果共获科技成果奖项12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英文论文三等奖1项。 附:主持的获奖项目 1.《痰浊与生殖功能障碍病证模型的构建及机制研究》,2011年度黑龙江省高 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张跃辉,吴效科,侯丽辉,胡敏,李威。 2012-02-21。证书号:2012-093-01.(厅局) 2.《痰浊与生殖功能障碍病证模型的构建及机制研究》,2012年度黑龙江省科 学技术奖(自然类)三等奖。张跃辉,吴效科,侯丽辉,胡敏,李威。 2012-162-01.(省部级) 3.《Ovary insulin resistance by akt2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phenotype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中华医学会举办的2010全国妇产科英文优秀学术论文竞赛三等奖。张跃辉。2010年8月8日。(论文奖)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发表SCI论文3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24篇。其中中华系统杂志文章5篇。附:5篇代表性论著 1.Zhang Y, Hu M, Ma H, Qu J, Wang Y, Hou L, Liu L, Wu XK. The impairment of reproduction in db/db mice is not mediated by intraovarian defective leptin signaling. Fertil Steril. 2012 ;97(5):1183-91. PubMed PMID:2234164 (SCI收录,影响因子4.0) 2.Min Hu, Yuehui Zhang, Hongli Ma, Ernest Yu Ng, Xiao-Ke Wu. Eastern Medicine Approaches to Male Infertility. Seminars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Accepted. (SCI收录,影响因子3.796)

2016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次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本科(或专科毕业两年),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平时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和综合素质好。 4.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总体状况。 (四)复习方略: 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因此建议各位考生仍以课本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教材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专业基础知识、该专业关注的研究方向。通过整体的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你要了解往年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在熟悉这些之后呢,一定要必须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因为往往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重复的出现,对照相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科学的运用答题技巧针对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专业课的复习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往往在侧重点上、宣传上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静霞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刘静霞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3.07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医学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730 从事专业中医眼科学电子邮箱liujingxia_2007@https://www.360docs.net/doc/2f921065.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中西医结合防治眼底病及眼表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医促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成员,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司专家,《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 复方目炎宁对实验性葡萄膜炎分子免疫的调控. (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复方目炎宁对实验性葡萄膜炎分子免疫的调控.(省中医管理局省中医药中青年优秀人才科研项目) 主要论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科疾病的康复与护理》、《今日中医临床·血证》、 《老中医王雪华教授疑难病临证心法略识》 主要科研成果《决明退障丸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调控》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 《中药眼伤饮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疗效》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一等奖。《APA阳性脑缺血病人的分子免疫及防治研究》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出血性眼病中医药辨治撮要; 中药眼伤饮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疗效; 21世纪中医高校眼科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眼科学CAI课件开发研究; 决明退障丸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葡萄膜炎的中西医防治研究; 清开灵对兔实验性葡萄膜炎治疗机制研究; 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中西医治疗进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冯晓玲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 冯晓玲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9.09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188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doctorfxl@https://www.360docs.net/doc/2f921065.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妇科肿瘤、痛经等 主要社会兼职1.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 2. 黑龙江省中医药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 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 4.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5.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β2GPⅠ影响的实验研究国家博士后基 金(国家级) 2010年—2012年 2.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省博士后基金(省部级) 2010年—2012年 3.补肾活血法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及代谢物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黑 龙江省教育厅(省部级) 2010年—2012年 4.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校博士后基金(校级) 2010年—2012 年 主要论著1.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2. 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二版)副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1.05 3.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1 4.《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 社2010.03 5.《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程——中医药分册》编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01 主要科研成果1.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 教育教学类二等奖主持人 2009.02 2.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进步类二等 奖主持人 2009.08 3.优生宁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自然类二等奖主持人 2011.11 4.妇产科临床实习指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著作类二等奖第二名 2007.07 5.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 类二等奖第三名 2007. 0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章 1、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性有什么?信息和数据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的特性是:1)事实性 2)时效性3)不完全性4)等级性5)变换性6)价值型 区别和联系: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系统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它们特点及之间关系如何?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信息 系统的雏形。 2)管理信息系统(MIS):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 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 3)决策支持系统(DSS):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4)三者关系:三者是相互交叉的关系。EDPS是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MIS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 DSS是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DSS在组织中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能作为MIS的一个高层子系统而存在。 3、信息系统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改变表现出哪些特点? 1)通信系统的完善使上下级指令传输系统上的中间管理层显得不再那么重要、甚至也没有必要再设 立那么多的中间管理层。 2)部门分工出现非专业化分工的趋向,企业各部分门的功能相互融合、交叉。 3)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机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的十分便 捷,从而有利于上下级和成员之间的沟通,也是企业可以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统一的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 4、当代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1)如何深刻的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2)如何提高科学管理书评,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3)如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企业管理 4)如何提高企业文化,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企业转型的挑战。 5)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信息系统哦能够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章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生产过程的特征。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之一,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思想和方法的结合。 2)不同的企业有着不通的生产特征和千差万别的内、外部环境,因为要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3)产品性质、结构复杂和批量不同的工业企业,其声场过程的特点不同,进而造成管理方法上 的差异。 3、MRP II的工作原理是什么?ERP与它相比有什么区别与联系?P40,P42 1)MRPII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有效地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 2)MRPII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 使各部门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