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冯晓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刘丽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刘丽性别女出生年月1966年07月专业职称教授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招收学生层次硕士/博士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708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主要研究方向1、盆腔炎及盆腔炎性不孕临床及实验研究;2、黄体功能不足的排卵障碍及胚泡着床障碍临床及实验研究;3、中药对沙眼衣原体输卵管炎性不孕临床及实验研究;4、宫颈癌的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主要社会兼职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名中医龙江学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分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妇科专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目前主持科研课题中药制剂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研究消疣汤治疗尖锐湿疣和预防宫颈癌的机理研究前列腺I号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炎的疗效评价保胎液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前列腺Ⅰ号水丸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抑菌机理研究乐宝水丸治疗肾阳虚型勃起功能障碍(ED)新药临床研究中药对沙眼衣原体输卵管炎性不孕小鼠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中医妇科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与践主要论著《不孕症与不育症的治疗》(2002.10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中医妇科学》(2004.3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委)《今日中医妇科》(2011.2 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主要科研成果《炎克宁对大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二等奖第一名《炎克宁对大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观察》二等奖第一名《前列腺1号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抑菌机理的研究》二等奖第二名《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二等奖第五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珑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
王珑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8年10月专业职称副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552
从事学科
专业
针灸推拿学电子邮箱wlkeyan@ 主要研究
方向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理事省针灸学会理事
省中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不同针灸方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减毒增效作用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省中医局2012.6-2013.12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的《针灸学》一元多维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校基金2011.10-2013.10
基于伤寒论六经理论的针灸学教学方法与思想体系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2.1-2014.12
主要论著
常用针灸腧穴速记手册 1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0.3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9
主要科研
成果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PAR-1、NF-kBp65、IL-6、ICAM-1影响的实验研究省中医药管理局 1 2011.6
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脑保护作用的研究市科技局 3 2011.8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电针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上海针灸杂志 2008.3
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针灸 2008.5
创新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促进针灸国际化进程中国针灸 2009.6
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AR-1表达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 201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考研一、学科沿革本学科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韩百灵教授的领导下,就已赢得卓著的社会声誉,影响波及海内外,1979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被评为中医妇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999年被特聘教授岗位。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学科同仁的不懈努力,目前,本学科已形成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二、学科带头人马宝璋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附属一院妇产科及妇科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本科规划教材(六版)、国家专科规划教材(一版)及国家自考规划教材(一版)《中医妇科学》主编。
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500名名中医师带徒指导教师、黑龙江省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妇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马宝璋教授根据经典文献,系统整理了“妇女生殖藏象”、“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冲任学说”,提出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同时论证了这一过程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环路相对应。
上述理论成果得到国内专家认可,已全部写入本科及专科的新版教材总论中,对中医妇科理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对无排卵型功血、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孕症、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有突出的疗效,吸引了国内外患者前来就诊。
并研制了相应的中药制剂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项,部省级课题8项,主持研究的课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2部,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
三、学科后备带头人王树林教授,医学博士后,硕士导师,2001年博士后顺利出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机构。
本文将从学院简介、培养方案、研究生招生信息、学科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学院简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是为深化中医药科学研究、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而设立的教学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致力于中医药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创新。
学院设有多个研究方向,包括中药学、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针灸学等。
二、培养方案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论文撰写等内容。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外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
三、研究生招生信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每年都会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
考生需具备相应的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并通过考试和面试。
具体招生信息可在学院官方网站或相关招生宣传材料中获取。
四、学科建设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学习背景的教师,提高学科竞争力。
学院还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五、国际交流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学术研讨会、交流访问等形式,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学院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总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是一所致力于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机构。
学院通过多层次的教育培养方案、丰富的研究生招生信息、优质的学科建设和积极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红景天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冯晓玲

第19卷 第4期 2017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9No. 4Apr .,2017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04.001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东北、四川、西藏等地。
本草纲目记载红景天具有“祛邪恶气,补诸不足”之功效。
在中药药典中隶属于补虚药物,性味甘寒,具有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的功效,擅治脾气虚衰的气喘乏力、阴虚咳嗽或咳血。
红景天中提取物成分有红景天苷、红景天素、苷元酪醇、二苯甲基六氢吡啶等[1],起主要活性作用的是红景天苷。
红景天苷分子式C17H20O7,是一种从红景天中分离出的苯丙素苷。
目前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红景天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保护神经元细胞、保肝、免疫调节[2-4]等广泛药理作用。
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三大杀手之一,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310万,占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2%,且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约为200万,占全球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7%[5],考虑病死率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寻找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有效地靶向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肿瘤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药联合等方法,虽然前3种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手术相关风险和并发症以及抗肿瘤药物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等问题给肿瘤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了巨大痛苦。
目前国内外研究都积极寻找能够减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协同化疗疗效、降低化疗耐药的有效辅助用药。
中药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毒副作用低,可与多种化疗药物协同应用,不易产生耐药性,被人们广泛关注并深入研究。
早在20世纪末就有研究小组报道了红景天苷在动物模型中的抗癌作用[6]。
本文就近年来红景天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1 红景天苷抗肿瘤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1.1 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刘翠杰等[7]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可通过上调p53和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起到诱导HepA种鼠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冯晓玲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姓名冯晓玲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09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招收学生层次博士/硕士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188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doctorfxl@主要研究方向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妇科肿瘤、痛经等主要社会兼职1.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2. 黑龙江省中医药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 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4.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5.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β2GPⅠ影响的实验研究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级) 2010年—2012年2.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省博士后基金(省部级)2010年—2012年3.补肾活血法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及代谢物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省部级) 2010年—2012年4.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校博士后基金(校级) 2010年—2012年主要论著1.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2. 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二版)副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1.053.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4.《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035.《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程——中医药分册》编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01主要科研成果1.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类二等奖主持人 2009.022.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进步类二等奖主持人 2009.083.优生宁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类二等奖主持人 2011.114.妇产科临床实习指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著作类二等奖第二名2007.075.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类二等奖第三名 2007. 066.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灰阶超声检查在妇科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类二等奖第三名 2010.067.解毒化瘀软坚除湿法防治慢性盆腔炎的基础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类二等奖第四名 2007.018.生化止血饮对药流后动物模型蜕膜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类三等奖第四名 2010.099.妍婷灌肠液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进步类二等奖第五名 2007.1110.炎克宁冲剂对大鼠输卵管阻塞型不孕模型作用机制及其疗效观察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类二等奖第六名 2011.01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环境因素影响复发性流产现代研究展望,吉林中医药,2012.082.免疫性抗体与生殖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湖北中医杂志,2012.08 3.NF-κB p65 repression by the sesquiterpene lactone, Helenalin, contributes to the induction of autophagy cell death,BMC 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074.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55.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2.046. 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 2011.067. 宫保散对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国医药导刊,2011.118. 绝经后取器术致子宫及膀胱损伤1例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039. 复发性流产的精神心理因素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3):247-24810. CD4CD25调节T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1.0511. 优生宁III号方治疗120例先兆流产临床疗效分析,中医药信息,2010.1112. 妇产血净对大鼠药物流产后出血影响的实验研究,新中医,2010.0913. 通管宁促排卵的药效学研究,中医药学报,2010.0614. 优生宁Ⅲ号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内分泌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10.0515. 妇产科本科临床教学方法探讨,辽宁中医杂志,2010.0516. 中医药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概况,中医药学报,2010.0417. 宫保散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防与治疗研究,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0.0318. 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中凋亡抑制基因及孕激素受体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9.0819. 补肾壮骨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医药信息2009.0720.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9.06;21. 祖国医学对胎动不安的治疗简史,中国医疗前沿,2008.1122. 妇产血净在药物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0923. 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824. 妊娠剧吐合并暂时性甲亢和Wernicke脑病1例报告,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0725. 足月宫角妊娠并胎盘植入2例报告,山东医药,2008.0526.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79例临床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08.0127. 韩百灵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新中医,2007.0628. 宫内节育器移入膀胱1例报告,山东中医,2007.0529. 益肾消囊饮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0430. 中药粉剂外敷减少宫颈环切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首都医药,2004.1231. 针刺痛经治疗76例,针灸临床杂志,2003.0632. 妇产血净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分析,中医药学报,2003.0633. 滋肾益气法治疗青春期崩漏56例,中药信息,2003.0534. 妊高宁Ⅱ号治疗妊高征的实验研究,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0435. 安血冲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76例,中医药信息,2000.04;36. 青春期崩漏的治疗与护理,中医药信息,1997.1137. 声电提针治疗痛经24例,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1238. 卵巢胰岛素抵抗对颗粒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2007.1039. 巨细胞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哈尔滨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论坛资料汇编,2006年,301-3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培养高(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培养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实用性人才的基地。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胃肠病科研组于2003年被确立为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现有教师6人,其中正高职3人,副高职2人,初级1人,硕士学位5人。
近二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员。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机构李铁男,男,1954年3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
1978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院长。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黑龙江省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首届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佳木斯市科协医药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佳木斯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佳木斯首届“十佳”名中医。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病证的临床和疗效机理研究。
李季委,男,1963年12月生人,教授,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研究。
刘士英,男,1950年12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
1991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班,并获得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
董选,男,1949年11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
1976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
1986年辽宁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班结业。
中华医学会伤寒学会会员,河北中医药杂志特约通讯员。
赵敏,女,1968年2月生人,副教授。
1992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专业。
并于当年分配到佳木斯市中医院工作,2002年调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赵旭,女,1980年8月生人,中共党员,助教。
200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中医学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吴效科

7.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文献研究专项基金(国中医药规财发【2010】23号),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文献研究,40万元。吴效科、侯丽辉,2010-2011年度。
主要论著
1.吴效科等副主编。今日中医妇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1月,
2.吴效科等参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4.11
2.Zhang XL, Zhang CW, Xu P, Liang FJ, Che YN, Xia YJ, Cao YX, Wu XK, Wang WJ, Yi L, Gao Q, Wang Y. SNP rs2470152 in CYP19 is correlated to aromatase activity in Chines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atients. Mol Med Report. 2012 Jan;5(1):245-9.doi: 10.3892/mmr.2011.616. Epub 2011 Oct 3. PubMed PMID: 21972004(影响因子0.307)
主要科研
成果
1.《中医生殖轴理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辅助生殖中的转化应用与发展》,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编号:2011-174;2012.2.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
冯晓玲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9.09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5188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doctorfxl@
主要研究
方向
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妇科肿瘤、痛经等
主要社会兼职1.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
2. 黑龙江省中医药第三届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 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
4.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5.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β2GPⅠ影响的实验研究国家博士后基
金(国家级) 2010年—2012年
2.隐丹参酮对抗磷脂综合症模型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省博士后基金(省部级)
2010年—2012年
3.补肾活血法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及代谢物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黑
龙江省教育厅(省部级) 2010年—2012年
4.补肾活血法对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校博士后基金(校级) 2010年—2012
年
主要论著1.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2. 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二版)副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1.05
3. “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1
4.《中医妇科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
社2010.03
5.《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程——中医药分册》编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01
主要科研成果1.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
教育教学类二等奖主持人 2009.02
2.妇产血净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进步类二等
奖主持人 2009.08
3.优生宁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自然类二等奖主持人 2011.11
4.妇产科临床实习指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著作类二等奖第二名
2007.07
5.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
类二等奖第三名 2007. 06
6.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灰阶超声检查在妇科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黑
龙江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类二等奖第三名 2010.06
7.解毒化瘀软坚除湿法防治慢性盆腔炎的基础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
技术类二等奖第四名 2007.01
8.生化止血饮对药流后动物模型蜕膜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类三等奖第四名 2010.09
9.妍婷灌肠液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进步类二等奖
第五名 2007.11
10.炎克宁冲剂对大鼠输卵管阻塞型不孕模型作用机制及其疗效观察中华中医
药学会科学技术类二等奖第六名 2011.01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环境因素影响复发性流产现代研究展望,吉林中医药,2012.08
2.免疫性抗体与生殖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湖北中医杂志,2012.08 3.NF-κB p65 repression by the sesquiterpene lactone, Helenalin, contributes to the induction of autophagy cell death,
BMC 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07
4.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5
5.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2.04
6. 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 2011.06
7. 宫保散对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国医药导刊,
2011.11
8. 绝经后取器术致子宫及膀胱损伤1例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03
9. 复发性流产的精神心理因素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3):
247-248
10. CD4CD25调节T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研究进展,中国医疗前沿,2011.05
11. 优生宁III号方治疗120例先兆流产临床疗效分析,中医药信息,2010.11
12. 妇产血净对大鼠药物流产后出血影响的实验研究,新中医,2010.09
13. 通管宁促排卵的药效学研究,中医药学报,2010.06
14. 优生宁Ⅲ号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内分泌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导
刊,2010.05
15. 妇产科本科临床教学方法探讨,辽宁中医杂志,2010.05
16. 中医药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概况,中医药学报,2010.04
17. 宫保散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防与治疗研究,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0.03
18. 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蜕膜中凋亡抑制基因及孕激素受体的影
响,辽宁中医杂志,2009.08
19. 补肾壮骨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医药
信息2009.07
20.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9.06;
21. 祖国医学对胎动不安的治疗简史,中国医疗前沿,2008.11
22. 妇产血净在药物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09
23. 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8
24. 妊娠剧吐合并暂时性甲亢和Wernicke脑病1例报告,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07
25. 足月宫角妊娠并胎盘植入2例报告,山东医药,2008.05
26.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79例临床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08.01
27. 韩百灵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新中医,2007.06
28. 宫内节育器移入膀胱1例报告,山东中医,2007.05
29. 益肾消囊饮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7.04
30. 中药粉剂外敷减少宫颈环切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首都医药,2004.12
31. 针刺痛经治疗76例,针灸临床杂志,2003.06
32. 妇产血净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分析,中医药学报,2003.06
33. 滋肾益气法治疗青春期崩漏56例,中药信息,2003.05
34. 妊高宁Ⅱ号治疗妊高征的实验研究,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04
35. 安血冲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76例,中医药信息,2000.04;
36. 青春期崩漏的治疗与护理,中医药信息,1997.11
37. 声电提针治疗痛经24例,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12
38. 卵巢胰岛素抵抗对颗粒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2007.10
39. 巨细胞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哈尔滨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论坛资料汇
编,2006年,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