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模板】

合集下载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所在专业:法律硕士姓名:熊时升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03职称:教授学历学位:大学本科、学士个人简介:熊时升,1964年出生,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在宪法与行政法、法学理论、法律硕士等专业主要从事地方立法和经济行政法、法律社会学、犯罪学研究、知识产权法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是中国法学会法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江西省社会学副会长,江西省国家委法律顾问,南昌市人民政府立法顾问,南昌市工商局法律顾问,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特聘专家,江西省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等特邀评论员,南昌仲裁委仲裁员。

论文:1、《树立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效益执法理念》,2006年11月发表于《求实》;(中文核心)2、《社会学视域中的我国职务犯罪》,2004年11月发表于《求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5年3期摘录;(中文核心)3、《论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思想》,2003年12月发表于《求实》;(中文核心)4、《面向市场建立多元化的高职教育投入机制》,2003年9月发表于《职教论坛》;(中文核心)5、《坎昆会议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前景》,2003年12月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中文核心)6、《“BOT”方式在高校的实践及其思考》,2006年11月发表于《企业家天地》;7、《基于平衡论的地方立法分析》,2007年4月发表于《政治与法律》;(中文核心)8、《关于我国行政诉讼费用承担制度的反思》,2007年6月发表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9、《对地方立法中利益均衡问题的思考》,2008年2月发表于《探索与争鸣》(中文核心);10、论地方立法对违法成本设定的控制2007年10月发表于《价格月刊》。

论著:主编:《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综合基础知识应试指导》,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主编:《行政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科学出版社出版。

北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 明

北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 明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明杨明副教授,知识产权法教育背景1998年,中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200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工作经历2004.7-2006.6,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2006.7至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2008.8-2009.6,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访问学者研究领域知识产权法,网络法,竞争法科研成果(一)论文类1、知识产权v.人权:后TRIPS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

2、试论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反不正当竞争中知识产权私法与公法保护的协调,《知识产权》2005年第6期。

4、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基础问题探析,《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5、反思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当前任务,《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第1期。

6、危机与对策:生物技术发展对遗传资源保护的挑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7、试论请求权与法律关系的关系,《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8、知识产权请求权功能的解析与展开,《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9、情势变更原则的具体化:论给付负担过重规则的适用,《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已采稿,将与上篇文章隔期发表。

10、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利益衡量,《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1期。

11、知识产权法在民法中的地位分析,《东吴法学》2005年秋季刊,法律出版社出版。

12、试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兜底保护,《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2003年第8期转载。

13、特许经营权: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14、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权利滥用限制问题,《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12期。

15、立法的解读•深入研究的导向——读谢銘洋、古清华等的〈营业秘密法解读〉,《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第5期。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冯玉军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冯玉军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冯玉军冯玉军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1年出生,甘肃白银人,汉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法律硕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立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法理学研究会理事,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朝阳法律评论》主编FENGYujunPh.D,Professor,RenminUniversityofChina,LawSchool新闻'>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L.L.M学位(2007.5-2008.1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00-2003)兰州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1995-1998)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1988-199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2008.5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2009.5至今)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6.5-2006.9),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爱德华基金项目访问学者(2005.8-2006.5)日本一桥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7.11-2007.12)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DanChen项目访问教授(2009.7-2009.8)2010.4.11-24,访问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法学院,组建中德比较法研究所;2010.9.20-22,参加越南国会立法研究院举办“立法监督的问题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5.26-6.1,参加俄罗斯立法与比较法研究院举办的“变革世界中的国家”国际研讨会;2011.9.3-13,赴英国参加剑桥大学“反贪污和职务犯罪”国际研讨会;2011.9.27-10.2,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两国‘法律全球化’高层圆桌会议”;2012年4月,率人大法学院在职法官团赴美国进行“法律-媒体”专项考察访问;2012年7月8-23日,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LawandEconomics”暑期学校学习教学科研专长:法理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主要研究领域:法律经济学、现实法理论、立法学、法律与宗教研究、后现代法学、法律全球化理论、东亚法哲学、比较经济法、区域法制问题等主要讲授课程:法理学、法经济学、立法学、法律基础MajoredinJurisprudence,LawandEconomics,LawandGlobalization,ComparativeFinancialLaw,Scie nceofLegislation.中国立法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珠海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兼职教授(研究员)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特聘专家,美国法律与社会协会(LSA)会员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十二频道策划人,“故事与法”(2005-)、“法律大讲堂”节目主讲人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新安大讲堂》栏目主讲人北京电视台第三频道“电大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培训《法律基础》电视讲座”主讲人、“秘境观察”节目主讲嘉宾。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邢海宝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邢海宝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邢海宝邢海宝法学博士,教授新闻'>1985-1989,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199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1994-199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3.8--2004.8,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系和南安普顿大学海商法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保险法和海商法;2010.8--2010.11,美国康涅迪克大学法学院保险法中心,访问学者,研究保险法。

海商法、保险法、公司法、侵权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海商法和保险法研究所副主任北京市法学会民商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教材《商法总论》(副主编)2000年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参与的《21世纪商法学课程建设》2008年1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专著《海商提单法》2003年7月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中国保险合同法立法建议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05-01提单权利之变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02-01海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06-01海商提单法,法律出版社/1999.06.01编著两岸新保险法之比较(参写),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10.4教材证券法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5-01海商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1-01票据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3-15商法总论(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6-01商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15外国民商法(参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01海商法(参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7-03海商法保险法评论(副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04-01发表论文从法律可保利益到经济可保利益,法学家/2005-06-01中国海上保险法律的修改,法学家/2004-06-0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关系人,法学家/2002-06-15保险法中转让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09-04-20经济可保利益研究,现代法学/2005-05-05海上保险的保证,中外法学/2005-04-01新《保险法》解读,法学杂志/2009-05-19从运输合同到提单债权,法学杂志/2007-01-01保险人的合同后诚信义务,法学杂志/2005-03-15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第一作者),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07-09中国保险法律的修改与完善(第二作者),法学杂志/2005-05-01民商法学科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科发展史/2010.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船舶抵押权制度的完善,国际商报/2010.6.9fob条件下提单之签发,判解研究/2007-08-01美国的预付法律服务,民商法论文精粹/2007-08-01可转让提单的性质,海商法论丛/2007-06-01实际承运人的无单放货责任,判解研究/2006-12-01商法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民商法理论与实践/2006-01-01保险合同成立后的诚信义务,人大法律评论/2005-11-01银行享有票据抗辩权吗,人民法院报/2004-07-27记名提单应剔除,人民法院报/2003-01-15扣押货物还是提单,人民法院报/2002-09-15万宝集团广州菲达电器厂诉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案,海商法研究/2002-04-01我国应小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人民法院报/2001-04-05五矿国际有色金属贸易公司诉海南通连船务公司案评析,判解研究/2001-03-01推定全损和保险委付,民商法论丛/2000-08-01译文保险人之间的责任分摊——重复保险的后果,判解研究/2004-04-01其他保险法修改建议稿,海商法保险法评论评论/2007-04-01可转让提单与无单放货,载两岸三地海商法研讨交流会暨中国政法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2005/12OnPost-contractualDutyofGoodFaithinInsurance,seePapersCollectionofthe6thInternationalConfere nceonMaritimeLaw.2005.10《1999年民商法研究回顾与展望》(合作),载《法学家》2000年第1期;《船舶扣押》,载赵中孚主编《民商法理论研究》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论提单物权效力》,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1月版;《1998年民商法研究回顾与展望》(合作),载《法学家》1999年第1-2期;《中途停运权研究》,载《法学家》1998年第3期;《提单欺诈的形式及其效力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2期;《提单流通性问题》,见孔祥俊主编《民商法热点、难点及前沿问题》,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7月版;《承运人海上货物留置权问题》,见孔祥俊主编《民商法热点、难点及前沿问题》,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7月版;《船舶优先权研究》,载《法学家》1996年第2期;另在《广东法学》、《现代法学》、《法学杂志》等发表《内幕交易及其防范》、《招股说明书及其民事责任》、《招股说明书不当陈述及其民事责任》、《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海商法》等文章。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卫东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卫东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卫东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改革与律师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CCTV2012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199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86)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3)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律师制度、司法制度等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刑法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国际证据科学协会理事;受聘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专家咨询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大学、河北大学、湘潭大学、烟台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司法部司法考试命题专家委员,《法制日报》专家顾问团成员。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模范刑事诉讼法典》: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6)《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第一届应用法学研究有奖征文一等奖《论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律师学》: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3)《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优秀文章二等奖(2002)《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全国第五节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2)第二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1999)著作类:《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诉讼法(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律师学(第三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法律文书写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法律文书写作》(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学系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刑事诉讼法》(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06年修订版(第二卷)刑事诉讼法部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律师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程序正义之路》(第一、二卷)(独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律师执业概论》(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05年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专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证据法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审前程序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刑事诉讼法学》(十五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律师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腐败控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律师制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刑事二审程序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新刑事诉讼法通论》(主编),法律出版社1996年4月版《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检察监督职能论》,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论文类:《刑事诉讼程序意义上的“犯罪”定义》,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两个维度》,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反思与完善》,载《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刑事诉讼法治视阈中的理论新探索》,载《法学家》2008年第1期《分而治之:一种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路》,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期《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修改的宏观思考》,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难点》,载《刑事诉讼前沿研究》2007年第6期《严格司法程序维护公平正义》,载《求是》2007年第4期《刑事程序法治进程中的理论新进展》,载《法学家》2007年第1期《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遏制刑讯逼供》,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规则之重构》,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2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中国法律(香港)》2007年第5期《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的改革与发展动向》,载《人民司法》2007年第17期《关于〈律师法〉修改的几个问题》,载《律师与法制》2007年第1期《欧洲三国反酷刑的经验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刑事二审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职能与地位》,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22期《关注法律修改完善诉讼程序》,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期《对酷刑“酷”起来-“反酷刑公约及附加议定书”国际研讨会述要》,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我国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障碍透视与建议》,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6期《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中欧‘反酷刑公约及附加议定书’国际研讨会”综述》,载《人权》2006年第5期《强化证据意识,是避免错案的关键》,载《法学》2005年第5期《探讨刑事诉讼法修改关注司法改革》,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关于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几点意见》,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论法治理念下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7期《不仅仅是收回》,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佘祥林案的程序法分析》,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人权理念映照下的刑事司法改革》,载《法学家》2005年第4期《检察官的角色》,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载《人民司法》2005年第5期《关于律师法修改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1期《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人民检察》2003年第3期《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从建立有罪答辩制度到引入辩诉交易——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6期《司法官遴选制度探微》,《法学论坛》2002年3期《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法学研究》2002年2期《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2002年3期《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人民司法》2002年2期《刑事庭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2月《如何保障法官的真正独立》,《诉讼法学研究》2001年12月《公正与效率——刑事审判的两个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5期《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其完善》,《法学家》2001年第3期《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刑事再审一审终审制之改造》,《法学家》2000年第4期《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刑事申诉制度改革研究》,载于《法学家》1999年第4期《被告人诉讼权利与程序救济论纲》,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第3期《实然与应然——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思考》,载于《法学》1999年第6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存废的思考》,《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正当程序的简易化与简易程序的正当化》,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司法调查权的变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论不起诉制度》,《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法学家》1996年第5期《论立案管辖的立法完善》,《政法论坛》1996年第2期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美国律师协会项目中欧合作反酷刑,欧盟项目国家司法考试题库研究与建设,司法部委托项目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福特基金会项目刑诉法修改,欧盟项目保释制度改革试点,耶鲁大学项目辩护律师权利保障与证据开示制度研究,英国使馆项目刑事诉讼法配套项目,福特基金会项目刑事审前程序中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基本信息表【模板】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基本信息表【模板】
兼职律师
****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基本信息表
工号:********教研室:法制史
姓名
曾绍东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2寸照片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毕业学校
*
职务
联系方式
********
Email
***
教育经历
1989年9月-1993年6月,在**大学本科就读
1993年7月-2000年8月,在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工作
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大学读硕士
2003年7月-2008年8月,在**大学任教
2008年9月-2011年6月,在**大学读博士
2011年7月至今,在**大学任教
科研项目
2011年主持:《中央苏区土地法制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结项
2012年主持:《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转型与法秩序变迁--以赣南(1939-1949)为中心的考察》,省社科规划课题,结项
2014年主持:《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赣南为中心的考察(1939-1949)》,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在研
2017年主持:《法律与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研究》,省社科规划课题,在研
论文论著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后苏区时代的赣南为中心(1939-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新县制时期赣南基层政治转型之实证考察》,**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北大核心
获奖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后苏区时代的赣南为中心(1939-1949)》,2013年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承担课程
《中国法制史》,法学专业本科

北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易继明

北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易继明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易继明
易继明
研究员,民商法学
教育背景 中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90),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9)、法学博士(2002) 工作经历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2002-2006)、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并兼任院长 (2006—201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5—2006)等。2011 年起,北京大 学法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 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法理学等 科研成果 著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专著,2003)、《合同法理论》(译著,2004)、《技术理性、社会发 展与自由》(专著,2005)、《侵权法的统一:因果关系》(译著,2009)等。 主要学术论文(按发表顺序由近而远): “财产权的三维价值”,《法学研究》2011 年第 4 期。 “中国法学教育的三次转型”,《环球法律评论》2011 年第 3 期。 “当代法学的历史使命”,《法律科学》2011 年第 1 期。 “论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法学研究》2008 年第 1 期。 “跛了脚的‘法治’――与夏勇教授商榷”,《法律科学》2006 年第 2 期。 “中国物权法草案的修改意见:物权的定义”,《法学》2005 年第 9 期。 “论知识产权的观念:类型化及法律适用”,《法学研究》2005 年第 3 期。 “民法典的不朽――兼论我国民法典制定面临的时代挑战”,《中国法学》2004 年第 5 期。 “民法之学:关于权利的学问”,《法学》2004 年第 4 期。 “认真地对待学者――闲话学者与最近的民法草案”,《法学》2003 年第 5 期。 “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中外法学》2002 年第 4 期。 “知识经济时代民法的变迁”,《法学》2001 年第 8 期;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法商研究》2001 年第 4 期。 “论日耳曼财产法中的团体主义特征”,《比较法研究》2001 年第 3 期。 “物权保全请求权”,《政法论坛》2001 年第 2 期。 “ 论 我 国 高 技 术 产 业 中 的 知 识 产 权 问 题 ”,《 中 国 法 学 》 2000 年 第 5 期 。 英 文 简 版 : “IntellectualProperty,China’sHigh-techEnterprises”,ChinaLegalScience,87-92(2001). “评财产权劳动学说”,《法学研究》2000 年第 3 期。 “财产权及其哲学基础”,《政法论坛》2000 年第 3 期。 “论古希腊法对大陆法私法形成的贡献”,《中外法学》1999 年第 6 期。 “《格尔蒂法典》与大陆法私法的源流”,《外国法译评》1999 年第 1 期。 荣誉奖励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虎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虎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朱虎朱虎安徽省宿州市人,法学博士。

新闻'>2008.9-2010.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9-2008.7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2002.9-2005.7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1998.9-2002.7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民商法,比较法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2012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11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1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教学优秀奖2009中国政法大学第四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佟柔民商法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论文类:“物权法自治性观念的变迁”,载《法学研究》2013年第1期“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保护客体的界定”,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返还原物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13年第3期转载“财产法内部的区隔与关联”,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12年第12期转载“规制性规范违反与过错判定”,载《中外法学》2011年第6期“过错侵权责任的发生基础”,载《法学家》2011年第1期“农地法律制度的变迁与村社治理:一个历史性的解释框架”,载《私法研究》第8卷,2010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发包方同意:治理的视角”,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萨维尼法学方法论述评”,载《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寻找民法的哲学根基”,载《法制日报》2009年4月1日“萨维尼视野中的法律关系的界定”,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3期“一部法典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载《法制日报》2006年12月24日“萨维尼的《论占有》及其贡献”,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6期“权利客体的理论研究”,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7期,2005年译文类:[德]JanSchapp:“事实构成要件的应用”,载《北航法律评论》第1卷,2010年[德]萨维尼:《历史法学杂志的目标》,载《历史法学》第1辑,2008年[德]蒂堡:《论统一民法对于德意志的必要性》,载《历史法学》第1辑,2008年[德]萨维尼:《论占有的丧失》,载《学说汇纂》第1卷,2007年专著:《法律关系与私法体系:以萨维尼为中心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译著:[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一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德]萨维尼、蒂堡:《蒂堡和萨维尼论战文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德]萨维尼:《论占有》,第一译者,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规制性规范的违反与侵权责任的构成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1 “德国19世纪私法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重点标志性研究课题,2011 “规制性规范与侵权法”,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0“法律关系和私法体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9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邮编:100872e-mail:rechtzhuh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表
所在专业:法律硕士
姓名:曾绍东
性别:男
出身年月:1970、5
职称:副教授
学历学位: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法制现代化、法律文化
讲授的研究生课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中国法制史》
个人简介:曾绍东,男,江西赣州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法理学、法律硕士生导师,兼职律师。

以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和学术研究为职志,主要从事法律现代化、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博士论文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出版专著1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重大招标项目多项。

近3年学术科研情况:
一、专著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后苏区时代的赣南为中心(1939-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课题
1.江西省社会科学课题(主持),《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转型与法秩序变迁---以赣南(1939-1949)为中心的考察》,2012年立项,经费5000元
2.江西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主持),《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赣南为中心(1939—1949)》,2013年立项,经费4万元
3.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中央苏区土地法制研究》,2011年立项,经费6000元
4.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招标课题(主持),《中央苏区廉政建设及其基本经验研究》,2013年立项,经费5000元
5.国家社科基金(参与),《抗战大后方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2011年立项,经费15万元
6. 省发改委重大招标项目(参与),《中央苏区推进改革开放和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011年立项,经费15万元
三、学术论文
1.《程序:正义还是不正义——司法改革中的文化传统影响》,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论孔子法思想的原创法文化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3.《董必武司法改革思想的启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开拓与奠基——论董必武在中央苏区的司法实践》,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2期
5.《浅论中央苏区土地法律制度》,农业考古,2010年第3期
6.《中央苏区土地产权和流转问题探析》,农业考古,2011年第6期
7.《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
8.《新县制时期赣南基层政治转型之实证考察》,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四、获奖
1.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获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
2. 省教案评比二等奖1项
3. 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4. 省监察学会理论研究论文三等奖1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