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合集下载

学校概况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

学校概况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
&txtBanner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
&txtBanner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
&txtBanner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就业】
&mailto=mailto:zsjy@
txtStyle1=
&txtStyle2=<br><br><br>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邮编:150040<br>联系电话:0451-82110815;0451-82193026;0451-82193029<br>传真:0451-82126876 <br>电子邮箱:jiuye@
&txtStyle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于2004年获得全国首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br> 学校地处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建筑风格独特,中西合璧,教学主楼和礼堂为典雅的欧式建筑,属国家级保护建筑;校园内21尊古代著名中医药学家雕像以及“经方小道”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园——“大医之路”。<br> 学校下设10个学院、8个附属医院(6个非直属)、1个研究院、16个教学医院和85个实习——就业基地。有22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8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8个本科专业及13个专业方向,涵盖医、理、文、工、管、法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29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6人,硕士研究生1287人,七年制学生1022人,本科生8406人,专科生3349人,留学生403人。<br> 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和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建设点,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19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校级精品课程52门。学校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院校,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学校教学实验中心是全国首批6所医学院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十五”以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3项。学校获全国首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br> 学校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1个,黑龙江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0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十五”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1653项,其中国家“973”项目3项、“863”项目1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46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方剂配伍规律、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学校培养的博士撰写的论文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又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成为全国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中医药大学。<br> 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学校附属第二医院(针灸推拿学院)是以针灸推拿康复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为全国首批现代化中医院建设单位。两附院有国家级医疗中心和重点专科7个、省级医疗中心和重点专科11个。<br> 学校现有教职工273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72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78人,有41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名,全国优秀工会干部2人,全国优秀教师6名,在职全省劳动模范4人,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2个,建功立业标兵2名,全省五一劳动奖章2名,药学院和学校先后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现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中药化学教学团队、方剂学教学团队、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中药鉴定学教学团队、针灸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中药化学教学团队、方剂学教学团队、中药鉴定学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br> 学校创办了省内唯一一家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建立了黑龙江省中药材GAP研究中心;组建的“省医药工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将学校原制药厂改制成股份制企业——黑龙江宝泉制药有限公司,同时与多家企业合作,分别成立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久久药业和“黑龙江明嘉北药萃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校企联合的科技实业;建成了占地100万平方米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清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并在黑龙江省14个市、县建成中药材GAP示范基地。<br>学校具有接收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学历教育资格,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长期国际合作项目63项,培养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027人,接受国外来访学者500多人。多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了7届“中俄生物医药论坛”、2届中匈双边医药学术研讨会、首次中德睡眠研究学术讨论会及第二届中日韩传统医药大会。2009年、2010年,我校承办的中医孔子学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孔子学院”。<br> 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亿元,有电子显微镜(透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学校图书馆藏书92万册,实现文献采集、借阅及检索自动化、网络化。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黑龙江分中心是我省中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查新单位,由其所完成的查新报告是科研课题申请立项和科研成果评审的重要依据。学校编辑出版的《中医药学报》、《中医药信息》、《针灸临床杂志》均为中国自然科学Ⅰ类期刊,均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br> 学校不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十几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表彰,并在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挑战杯”竞赛中获奖。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三万余名中医药人才,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医药院校、政府机构和著名企事业单位的中坚骨干。<br>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佳木斯大学699医学综合考研大纲

佳木斯大学699医学综合考研大纲

佳木斯大学699医学综合考研大纲的更新!佳木斯大学699医学综合考研大纲(2016年9月)Ⅰ.考试性质医学综合考试(代码699)是为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医学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5%;病理学约20%)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0%;外科学总论约10%)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包含A型题和X型题。

A型题第1~105小题,共105题,每小题2分,共210分X型题第106~150小题,共45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其中生理学76分(A型题26题、X型题12题)生物化学74分(A型题26题、X型题11题)病理学60分(A型题21题、X型题9题)诊断学60分(A型题21题、X型题9题)外科学总论30分(A型题11题、X型题4题)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最新2024黑龙江考研报考点公布

最新2024黑龙江考研报考点公布

最新2024黑龙江考研报考点公布2024黑龙江考研报考点公布考区名称报考点代码报考点名称受理报考范围哈尔滨考区2328哈尔滨市招生考试院哈尔滨市报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联考”“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的考生。

2301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强军计划”的考生。

2302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中国航空研究院627研究所和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的考生。

2303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

2304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单独考试”的考生。

2305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黑龙江省科学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委党校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

2307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医学门类的考生。

2308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哈尔滨体育学院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

230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和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医学门类的考生。

2313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

2314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东北石油大学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建筑、艺术、设计”专业(在第三天考试,业务课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生。

2316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

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3(出炉)

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3(出炉)

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3(出炉)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3年医药类院校排名,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如下:第一名:北京中医药大学(总分239.0分)第二名:上海中医药大学(总分228.7分)第三名:南京中医药大学(总分203.9分)第四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总分184.8分)第五名:浙江中医药大学(总分175.0分)第六名:天津中医药大学(总分173.4分)第七名:成都中医药大学(总分163.6分)第八名:湖南中医药大学(总分151.1分)第九名:山东中医药大学(总分147.4分)第十名:河南中医药大学(总分146.3分)学校名称总分全国参考排名排名1北京中医药大学239.0832上海中医药大学228.7973南京中医药大学203.91234广州中医药大学184.81525浙江中医药大学175.01646天津中医药大学173.41687成都中医药大学163.61918湖南中医药大学151.12259山东中医药大学147.423910河南中医药大学146.324211江西中医药大学139.7262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39.226313辽宁中医药大学135.628214湖北中医药大学131.930015长春中医药大学131.030516安徽中医药大学127.831617广西中医药大学126.832818陕西中医药大学122.934719福建中医药大学121.235620山西中医药大学101.448621云南中医药大学101.048822贵州中医药大学91.654623甘肃中医药大学91.0550全国中医药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就根据安徽教育考试院公布全国大学录取情况,整理出全国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最低录取分数线,供大家了解查看。

友情提示:由于篇幅限制,*只整理出录取分数线前十的中医药院校名单。

1、全国中医药大学在四川文科最低分数线2023年全国本科中医药大学在四川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招生院校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2023年最低位次是48638位;2023年全国专科中医药大学在四川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8分,招生院校是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最低位次是118331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培养高(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培养高(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是黑龙江省培养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实用性人才的基地。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胃肠病科研组于2003年被确立为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现有教师6人,其中正高职3人,副高职2人,初级1人,硕士学位5人。

近二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员。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机构李铁男,男,1954年3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

1978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院长。

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黑龙江省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首届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佳木斯市科协医药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佳木斯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佳木斯首届“十佳”名中医。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病证的临床和疗效机理研究。

李季委,男,1963年12月生人,教授,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研究。

刘士英,男,1950年12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

1991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班,并获得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及临床。

董选,男,1949年11月生人,中共党员,教授。

1976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

1986年辽宁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班结业。

中华医学会伤寒学会会员,河北中医药杂志特约通讯员。

赵敏,女,1968年2月生人,副教授。

1992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专业。

并于当年分配到佳木斯市中医院工作,2002年调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赵旭,女,1980年8月生人,中共党员,助教。

2004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中医学科。

佳木斯大学简介

佳木斯大学简介
经 济社会发展 的能力不断提升 。
学校拥有 3个附属 医院、1 个校 医院 ( 社 区卫生服 务 中心 ) ;拥有设施 齐全的体育场馆和现代 化 的音 乐厅 ;实现 了校 园网络有 线无线全覆盖和校 园一卡通 ; 拥有现代化数字 图书馆 , 并可通过移 动 图书馆 实现 百万册电子 图书及 中外文文献数据 随身携带;拥有课程 中心平 台、 沉浸教 室、 录播教 室并 已实现数 字教 室全覆盖 ,可为广 大师生提 供 良好 的泛在学 习与科研 环境 。 学校 坚持 开放 式办学,与俄 、日、韩 、关 、英等 l 1 个 国家和地 区的 4 5所高校建立 了友好合作 关系。作 为中 国政府 来华留学奖学金 项 目 委托 院校 ,接 收来 自4 9 个 国家的留学生在校 学 习。 天 朗气清舒望眼,丹心一片谱华章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 ,以创新 、协调、绿 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 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 、 人 才强校 、特 色兴校 、依 法治校 ,坚持现代化 、国际化 、信 息化 的发展方向,走 内涵式发展道路,努 力为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和 国家需要提 供人才和智 力支持 , 努 力为创建‘ ‘ 国内同类院校一流、 在 东北亚有 定影响力的地方综合性教 学研 究型大学” 而奋斗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佳 木 斯 大 学 简 介
华夏 东极人 才的摇篮——准 木斯 大学,坐落于 中国最早 迎接 太 阳升起 的地方 、 最佳 生态环境魅
力城 市黑龙 江省佳木斯 市。
学校 始建 于 1 9 4 7 年 ,于 1 9 9 5年 6月 2 7日经原 国家教委批准 ,由佳木斯 医学院、佳木斯工 学
院 、佳木斯 师范专科 学校和原佳木斯 大学合 并组成 ;2 0 0 0 年后 ,佳木斯 市粮食职工 中等专业学校 、 富锦 师范学校 、黑龙江省理工 学校相继 并入 。 学校是 黑龙江省重点建设 的省属 高水平 大学, 是黑龙江省 门类较 全且含有 医学专业 的综合性 大 学,是“ 十三五” 期 间“ 国家百所 中西部 高校基础 能力建设 工程 ( 二期 ) 支持 高校” ,是黑龙 江省首批 深化创新创 业教育改革示范 高校 。 学校 占地 1 9 6 5亩 ( 1 3 1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5 7 . 6万平 方米 ,设有 2 5 个学院和 4个研 究院、 1 个研 究基 地 ,8 2 个研究所 ( 室 )。学校 学科专业设 置涵盖文学 、理学 、工学、医学、经济学、教 育 学、法学 、 历 史学、 管理 学、 农 学、艺术学等十一 大学科 门类 , 现有 2个博士学位授权 一级 学科 , l 1 个硕士 学位授权一 级学科 ,5 个硕士 学位授 权二级 学科 ,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点 、1 个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 和 3个博 士后 科研 工作 站 , 7 6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 色专业 3个 、 省级重点专业 l 1 个、 省级重点 学科 7个、省 高校 重点 实验 室 3 个、 省 级实验教 学示范 中心 4个 、 原省级精品课程 1 3门、 省级精品视 频公 开课程 2门、 省 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5门、 “ 东西部 高校课 程共 享联盟 上线课程” 5 门;荻批 国家级专业综合 改革 试点项 目 1 个, 省 级专业综合 改革试点项 目4个;学校成为 中国高等 教育 学会 医学教 育专业委 员会 综合 性大学 医学教育研 究 学组组长单位 , 黑龙江省 高校优质课程联 盟 副理事长单位 ; 加入 中俄 医科 大学联盟 、 东西部课程联盟 、 全 国地方高校 U O O C (U n i v e r s i t y O p e n O n l i n e C o u r s e ) 联盟和 中国医学教 育慕课联盟 。教 育部金 属耐磨材料 与表 面技术工程研 究中心 、国 家卫计委康 复 医学人 才培训基地 、 教育部赴俄 留学培训基地 、 黑龙江省全科 医学培训 中心 、 黑龙江 医院住 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基地 、 黑龙 江省佳木斯 中俄科技合作 中心 、 黑龙 江省 高校校 企共建耐磨 材 料研发 中心 、黑龙 江省三 江 区域 文化研 究学术 交流基 地设 在我校 ; 佳木斯 大学社会科 学学报 、 《 佳木斯 大学 自然科 学学报 》、 黑龙江 医药科学》三个学报在 国 内外公开发行 。 学校 现有教职 工 4 1 1 8 人( 含 3个 附属 医院) ,其 中高级职称 1 5 3 8 人 ,省级教 学名 师 8 人 ,省级 优秀研究生导 师 团队 2 个 ,省科技创新 团队 2 个 ;拥有共 享“ 两院” 院士、龙 江学者等一批特聘教授 和客座教授 ; 现有 来 自全 国 3 1 个省 、 市 、自治 区的全 日 制本科在校生 2 2 2 4 4 人, 博、 硕研 究生 l 5 0 6 人, 留学生 6 8 4人 , 继续教 育学生 1 3 5 6 9 人 ;固定资产 总值 l 4 . 2 8 亿元, 其 中教 学仪器设备 总值 3 . 0 2

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之体会

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之体会

155神州教育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之体会姜醒 孙琪 苑光军 谷建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摘要: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多视角、多层次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以立体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相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实践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专业及中医相关专业的骨干学科及必修课程,处于上承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下启方剂学的桥梁位置[1]。

学好本门课程,既能为后续的中医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对学生将来成功地从事临床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但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时普遍感到难记、难学、难考,究其原因主要是药物较多,内容庞杂,需要记忆的比例大,故在授课过程中如何提高授课技巧、改革教学方法、探究学科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就中药学教学方法谈谈教学改革实践的体会。

中药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依据中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科规律,以中药理论为中心,针对每味药物的特点,结合具体讲授对象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手段组织教学。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编排及各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

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对比归纳式教学法,另外还有以点带面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温故知新教学法等等。

一、以点带面式教学法点:指的是中药学的重点、难点及药物的特点;面:指的是中药学与相关学科以及本学科中章与章、节与节、药与药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中药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一样,具有严密的系统性、逻辑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本学科知识体系的规律,让学生对药物的理论框架、重点难点及药物特点产生感性的认识,然后再纵横联系,前后衔接,以点带面,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探求规律的能力[2]。

二、对比归纳式教学法中药药物广博繁多,粗看杂乱无章,难以讲解和记忆,但亦不是无法可循。

2017年黑龙江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1)

2017年黑龙江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1)
尤瑞克林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研究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李广华、杜芳、卢玲、丛超华、刘婷婷、张慧莲、苗清、于海艳、朴海、张禹、赵越、许芳
二等奖
2017-003
检测呼出一氧化氮浓度在评价气道炎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黑龙江省医院
刘涛、林庆艳、赵丽萍、杨宝林、徐宏伟、徐英、王玲玲、张雯、高滨
二等奖
2017-010
干扰素α21蛋白表达和染色体9p21及冠状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二等奖
2017-013
糖尿病性心肌病发育过程中特异miRNA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牡丹江医学院
张羽飞、李厚忠、武艳、刘洁婷、袁晓环、初彦辉、金秀东
三等奖
2017-028
肿瘤细胞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生成的应用基础研究
牡丹江医学院
李明秋、赵微、徐永良、于建渤、冯克俭、张大伟、胡静
三等奖
2017-007
半枝莲多糖抗肝癌蛋白靶点的研究
娄阁、夏百荣、侯艳、林梅、李冰、印明柱、杨姗姗、张婷婷
一等奖
2017-030
协同刺激分子TNFSF/TNFRSF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联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
李殿俊、傅振坤、陈双、李大林、许凤燕、原伟光、韩绍丽
一等奖
2017-026
肿瘤微环境下的肿瘤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金时、于雁、耿健雄、胡靖、曹京燕、曹守波、孟庆威、潘博、张华
二等奖
2017-019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黑龙江省医院
段滨红、王丹、杜馥曼、宋黎刚、江红、王旭萍、王亦薇、向朝峰、张淑杰
二等奖
2017-042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相关性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病机转化:阴水、阳水可互相转化。阳 水久延不退,或屡经反复,正气渐虚,脾肾之阳 日伤,可转为阴水;阴水每因复感外邪或饮食不 慎,导致水肿突然加剧,转为阳水,是本虚标实 之证。 5.预后:水肿预后,一般而言,阳水易消, 阴水难退。阳水初起不久,或由于摄养不足引起 的浮肿,只要及时治疗,合理调养,预后一般较 好。若属阴水,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正虚邪恋, 则缠绵难愈。
水 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定 义 病因病机
主 要 内 容
诊断要点 鉴别要点 辨证要点 预防调护 小结、 小结、习题
定 义
水肿是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 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 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 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历 史 沿 革
鉴别诊断
水肿与鼓胀: 膨胀是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结于腹 内,以单腹胀大,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腹皮 脉络暴露为主要特征,肢体多不肿,反见瘦削, 后期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 而水肿则是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 不利,导致水液泛滥肌肤,以头面或下肢先肿, 继而全身,腹壁无脉络暴露。
(一)辨证要点
方药:越脾加术汤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 以去在表之水气;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 大枣健脾化湿,有培土制水之意。本方为宣肺清热,宣肺 行水之剂,用于外有表寒,内有郁热最为合适。可酌加浮 萍、泽泻、茯苓以助宣肺利水消肿。风热偏盛,加连翘、 银花、桔梗、板蓝根、鲜茅根清热利咽,解毒散结;风寒 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咳嗽较甚, 加杏仁、前胡降气止嗽;汗出恶风,一身悉肿,卫阳已虚 者,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 者,可按水湿浸渍证论治。


肾主水,是调节水液的重要脏器。水津的输 化,除赖于肺的通调、脾的转输外,与肾阳的蒸 化、开合作用关系更为密切。如水肿病久,或劳 欲体虚,肾阳不足,肾失蒸化,开合不利,水邪 内停,则泛滥成水肿,然三脏之中关键在肾。是 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而三脏 之间,又有其相关性,表现为肺脾同病,脾肾同 病,肺肾同病,甚至肺脾肾三脏同时为病。 此外,水肿日久,气化不行,经隧不利,水 停瘀阻,水瘀互结,每致水肿难愈。
分证论治-阴水- (三)分证论治-阴水-瘀水互结
证候:水肿日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小便短少, 肌肤或有紫红斑块,妇女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 暗红或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前方重在活血 化瘀,方中桃红、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 当归、地黄养血活血。后方重在通阳化气行水, 方中桂枝通阳化气,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健 脾渗湿利水。可加益母草,泽兰以增强化疲利水 之功;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行水;阳虚者, 加附子温阳行水。
分证论治-阳水- (三)分证论治-阳水-湿热壅盛
证候:遍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院腹胀闷,烦热口渴,小 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疏凿饮子为治湿热水肿实证之剂,具 上下表里分消之功。方中羌活、秦芜疏风解表,使在表之水 从汗外泄;以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协同羌活、秦艽以去 肌肤之水;用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偕同商陆、槟榔通 利二便,使在里之水邪从下而夺。烦热、口渴,加桅子、黄 芩、黄柏;大便不通,加大黄,枳实,厚朴;尿血,加大蓟、 小蓟、白茅根;肿甚喘满,加桑白皮、杏仁、防己。
(一)辨证要点 1.辨阴水阳水:凡由风邪、水湿、湿毒、湿热诸邪 所致,发病较急,证见表、热、实证者,多属阳水;凡 饮食劳倦,房劳过度,损伤脾肾所致,或由阳水转来, 起病较缓,病程较长,证见里、虚、寒证者,多属阴水。 但阴水、阳水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辨病位:眼睑浮肿,继而四肢皆肿,伴恶寒发热、 咳嗽者,病位在肺;周身浮肿,肢体困重,院闷纳呆, 病位在脾;面浮肢肿,腰以下为甚,伴腰酸软,病位在 肾;面浮肢肿,心悸怔忡,病位在心;周身浮肿,胁肋 胀满,暖气不舒,病位在肝。
分证论治-阴水- (三)分证论治-阴水-肾阳虚水泛
证候: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 腰部冷痛酸重,尿少或反多,四肢逆冷,怯寒神 疲,甚则心悸,喘促难卧,面色灰暗或淡白,舌 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分证论治-阴水- (三)分证论治-阴水-脾阳虚水泛
与西医联系
本节是论述以水肿为 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西 医学中的急、慢性肾小球 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 性肾小球疾病,内分泌失 调,心功能不全及营养不 良等疾患所出现的水肿, 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风邪外袭 疮毒内侵
病 因
感受水湿 饮食所伤
感受水湿


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主要依靠肺、 脾、肾的相互作用,并与三焦、膀胱的气化功能 有密切联系。 发病机理在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 开合,水液潴留,而关键在肾。风寒或风热之邪, 由皮毛或口鼻而入,内侵于肺。肺失宣降,不能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遏水阻,风水相搏发为 水肿。脾主运化水湿,但又恶湿,若水湿或湿热 之邪侵犯人体,则可困遏脾运;或饮食劳倦等伤 及脾阳,脾失转输而水湿内停,发为水肿。


1.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 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2.病位:水肿的病位在肺、脾、肾三脏, 其中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肾主一身之水,主 司气化,又为先天之本,故水肿以肾为本,以肺 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 3.病理性质水肿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阳水属实,是由风邪袭表,疮毒内侵,感受水湿 所致,病变脏腑以脾、肺为主;阴水多虚,由劳 欲体虚所致,病变脏腑以脾、肾为主。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素问汤液醪醴论》早有 论述,即“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小 便)、“去苑陈荃”(攻下逐水)三项治疗原则。 阳水以祛邪为主,或发汗,或利水,或攻逐,同时 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阴水当以扶正为主, 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对于虚 实夹杂者,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分证论治-阳水- (三)分证论治-阳水-风水泛滥
证候:初起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 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无汗,肢 节酸楚,小便不利等。偏于风寒者,舌淡 红,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偏于风热者, 伴咽红肿,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行水。
分证论治-阳水- (三)分证论治-阳水-风水泛滥
诊断
1.临床特征: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 及四肢和全身。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 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 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 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2.病史:患者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 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3.辅助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总量、 血常规、肝功能(包括血浆蛋白)、肾功能、体 液免疫以及心电图、心功能测定、肾B超等检查, 有助于明确诊断。
分,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按之 没指,不易恢复,小便短小,肿势日盛,身体困重,胸闷 腹胀,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前方五皮饮以桑白皮、陈皮、 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理气化湿利水。后方胃苓汤由平 胃散与五苓散二方相合而成,方中苍术、白术、茯苓、陈 皮、厚朴燥湿运脾;猪苓、泽泻利水消肿;桂枝通阳化气 行水(方中甘草甘缓壅中可去)。若肿甚而喘,加麻黄、 杏仁、覃劳子宣肺泻水而平喘;院闷腹胀甚,中阳不运者, 可加川椒目、干姜温脾化湿。
预防与调护
证候:水肿日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小便短少,肌 肤或有紫红斑块,妇女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暗红或 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前方重在活血化瘀, 方中桃红、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当归、地黄 养血活血。后方重在通阳化气行水,方中桂枝通阳化 气,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健脾渗湿利水。可加益 母草,泽兰以增强化疲利水之功;气虚者,加黄芪、 党参益气行水;阳虚者,加附子温阳行水。
分证论治-阳水- (三)分证论治-阳水-湿毒侵淫
证候:眼睑浮肿,迅及全身,尿少色黄,身发疮痰,甚者 溃烂,或伴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前方是宣肺 清热,利水消肿之剂,方中麻黄、杏仁、桑白皮,宣肺行 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原方中生姜、大枣 可去)。后方以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 天葵清热解毒祛湿、消除疮痍。若湿盛而糜烂者,加苦参、 土茯苓;若风盛而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若血热而 红肿,加丹皮、赤芍;若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
习题:
1.水肿的定义是什么? 2.引发水肿的原因有哪些? 3.水肿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 4.水肿分几型,治法,方药各是什么?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两方合用,具 温阳补肾,化气行水之功。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 阴,以阴中求阳;配肉桂、附子温补肾阳,两相 配合,则能补水中之火,温肾中之阳气;用白术、 茯苓、泽泻、车前子健脾渗湿,通利小便;生姜 温散水寒之气;白芍调和营阴缓附子辛燥之性, 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气短、神 疲,加人参、黄芪。
本病《内经》称为“水”,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 “石水”、“涌水”。至于治法,《素问汤液醪醴论》早已 指出“平治权衡,去苑陈……开鬼门,洁净府”等原则。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则称为“水气”,从病因脉 症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又根据五脏 证候分为心水、肺水、脾水、肝水、肾水。在治疗上提出发 汗利尿两大原则。 《丹溪心法水肿》将本病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指出 “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 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
分证论治-阴水- (三)分证论治-阴水-脾阳虚水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