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刚才林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节非常生动的语文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希望同学们也能配合老师上好数学课,好吗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出几道题目考考大家,看看大家会不会,好吗?生:好师:出示卡片18-3= 14-2=15-3= 17-6=师:谁会算这些题目啊?生:争相回答师:指明回答,并表扬表现好的。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减法,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板书“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17页,这里是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前五名,大家看一看,哪个国家的金牌数最多?第二名是哪个国家?第三是哪个国家?师:出示印有美国和俄罗斯金牌数的卡片师:小眼睛,看黑板师:同学们,老师把美国和俄罗斯的金牌数放到了黑板上,你们看,哪个国家的金牌数比较多啊?生回:美国师:那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怎么计算?生回答:36-23=师:板书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你们会算吗?请2人小组讨论,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请开始。

生讨论2分钟生回答:1、口算30-20=10,6-3=3 10+3=132、列竖式师:出示图片。

用图片表示出36,并说明3表示的是3个十,6表示的是6个一。

所以36-23是指从个位的6中去掉3,从十位的3中去掉2.师: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呢?3 6— 2 3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6-3=3,3-2=1师:同学们,你们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了吗?生:掌握了。

师:下面我们组成四人小组,列竖式计算学习卡1的题目,完成的小组用OK示意老师,明白吗?生:明白师:开始板书。

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

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

数学教案: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名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不退位减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准备:1. 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

2. 数字卡片或数字卡片模板(1个两位数和1个两位数)。

3. 果实模型(可选)。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教师出示两个两位数的数字卡片,例如23和15,鼓励学生总结两位数相减的可行方法。

可能的方法有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和应用场景,并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不退位减法。

步骤2:例示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计算表格,将两个两位数填入减数和被减数的位置。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计算,强调不退位的重要性。

例如,减数为35,被减数为27,计算步骤为: 3-2=15-7=(由于5小于7,不退位,所以5实际上是15,15-7=8)所以,最后的差为18。

步骤3:练习教师发放练习纸或使用黑板上的计算表格进行练习。

学生根据题目计算差值,确保他们正确运用不退位减法。

鼓励学生使用果实模型或其他可视化工具来辅助计算。

步骤4:巩固教师随机选择几个学生上黑板进行演示计算过程,提供相应的两位数减法题目。

其他学生需要在黑板上检查答案的正确性,并指出错误的地方。

步骤5:总结教师将重点回顾通过不退位减法计算两位数减法的步骤。

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相关问题。

确保学生对不退位减法有充分的理解。

步骤6:拓展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复杂的减法计算,如三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练习纸的答题情况,检查学生对不退位减法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拓展活动:1. 学生使用自己选择的两个数字进行不退位减法计算,并给出计算过程和答案。

2. 学生将不退位减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5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5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5篇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地口算几千几百减几千几百的不退位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技能。

4、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78-40= 46-20= 86-30= 78-40=38-2= 26-5= 56-4= 86-34=(1)、先口算(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组3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结:上面两题是下面这道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二、引入1、根据下面有联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68-30= 53-20=38-2= 33-1=2、例1:口算86-34=想: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口算过程 86-30=5656-4=3、试一试8600-3400=想:869个百-349个百= 个百=4、小结三、课堂练习1、49-20-7= 76-50-3= 68-40-5=49-27= 76-53= 68-45=谈谈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2、速算73-61= 86-54= 67-25= 76-23=95-42= 38-21= 89-74= 78-42=3、计算4、找朋友5、综合练习四、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本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篇2教学内容:学习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两数相减时,对准数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

3、会正确书写算式。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两数相减时,对准数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

教学准备:图片、计算卡片、本、笔。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列出算式:35-17=2、教师利用竖式方法讲解:第一步骤:先算个位,5不够减7,上十位上借1当10,也就是15-7=8。

第二步骤:再算十位,3借走1是2,再减1等于1.3、最后是35-17=18。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优秀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优秀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优秀教案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优秀教案一、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教育学具准备挂图、实物投影仪、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1、导入,发现问题。

这是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一张图片。

①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吗?②你从哪儿知道北京赢了?③你能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让学生自由设问,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56+5256-2256-1856+182、复习旧知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56+52、56+18),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笔算加法的方法来解决,现在就请大家来算一算。

一、二大组做第一题,三、四大组做第二题。

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或做完后看学生作业本。

算好之后同桌互相说一下笔算加法要注什么。

师总结:笔算加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们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新知识。

①那56-22又该如何解决呢?可以口算,口算是多少?可以笔算?好的`,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书:两位数减两位数)②请在你自己的练习本上笔算56-22。

教师参与讨论,指导计算。

汇报交流。

你是怎样笔算的?展示学生笔算作业。

师总结:像两位数加两位数一样,先要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

4、巩固。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们同学好像掌握了,那我们就来练习几道题,让老师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47-15、89-6展示学生作业。

大家一下说计算过程:47-15,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7-5得2,十位上4-1得3,得数是32,所以47-15得32。

全对的举手,表扬自己。

5、改错。

老师这里还有几道别的小朋友做的题目,我们来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

用手势来告诉老师。

876353-6-11-51277402①突出对位的重要性。

②减法不要做成加法了。

③前面的0不用写,注意是前面的,如果是后面的0,那就一定要写的。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教案简介本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以及问题解析和练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进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概念;•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练习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具:数学课本、黑板、粉笔;2.教学材料:练习题、参考答案。

•学生准备:1.学生需要准备数学课本、练习本、铅笔和橡皮擦。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两个两位数的数,例如56和23,将其写在黑板上,并问学生:如何计算56减去23的结果呢?2.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并解释如下:在两位数减法中,如果被减数的十位大于减数的十位,个位大于减数的个位,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计算。

教学展示1.教师继续使用之前的例子,将减法过程展示在黑板上:``` 5 6•2 3 ```2.教师指导学生先计算个位数的差值,即6减去3等于3,然后将该差值写在差值的个位上,即:``` 5 6•2 3 3 ```3.教师指导学生再计算十位数的差值,即5减去2等于3,然后将该差值写在差值的十位上,得到最终结果:``` 5 6•2 3 3 3 ```4.教师解释:由于被减数的十位大于减数的十位,个位大于减数的个位,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计算个位和十位的差值,不需要退位。

练习与讨论1.教师出示更多的不退位减法例子,并将题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逐一计算,并与其它同学分享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观察并总结不退位减法的规律和特点。

拓展练习1.教师出示更复杂的不退位减法练习题,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解答。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教师核对答案,并对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分析和讲解。

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强调需要注意的细节。

2.教师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数学运算,并在课后复习巩固。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教案(合集五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教案(合集五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3.教学用具情境图4.标签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中国金牌51枚,美国36枚,俄罗斯23枚,英国19枚,德国16枚。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代表团金牌数美国俄罗斯仔细地观察图。

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板书算式:36-23=。

师: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

小组交流算法。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66- 2 3→- 2 33 教师: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的做一做1、2题。

45-3=64-()= 5()-()-()()()48-18=25-21=85 - 1 8- 2 1()()3、教材20页1、2题。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课后习题一、列竖式计算。

32-11=57-35=18-7= 29-18=65-34=46-23= 25-14=56-33=36-15= 63-21=78-34=85-73=板书不退位减例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36-23=13(枚)66-2 3 →- 2 33第二篇: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模型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参考教案

2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参考教案

2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 相关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展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减一位数和一位数减两位数,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概念。

2. 讲解演示:用教具展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计算方法。

3.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讲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了解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和解题思路。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发现问题,互相学习,提高计算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购物、退税等问题?2. 举一反三:教学三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设计(通用6篇)《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设计篇1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的写法、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教学重点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教学难点: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师准备:42根小棒、投影仪、投影片或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42根小棒、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指名回答13-9= 17-8= 32-5=15一7= 14-6= 40一3=2、改错并说明理由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例3。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想一想,42-28该怎样列竖式呢?指名板演,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列竖式?(强调相同数位对齐、)(2)理解算理。

引导同学分组摆学具,讨论怎样从42根小棒中减去28根?引导学生明确:①42根小棒中只有2根单根的,减去8不够减,可以把4捆小棒中的任意一捆打开,从10根中拿出8根,把剩下的2根与原有的2根放在一起,共剩下4根单根,从整捆的小棒中拿出2捆,还剩下1捆零4根,所以42减28等于14、②打开一个整捆的,成为10根单根的,把原有的2根和10根合在一起,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2个整捆的,还剩下1捆零4根,所以,42减28等于14、③先把42分成4捆和2根,2减8不够减,再把4捆小棒分成3捆加1捆,把其中的1捆打开,成为10根单根的,10加原有的2是12从12中去掉8根,还剩4根,然后从剩下的3捆小棒中拿出2捆,还剩下1捆零4根,所以 42减 28等于 14、(3)竖式的写法、教师明确:打开的1捆小棒变成了10根,就是把1个十变成了10个一,在竖式中就是从十位里借出了1个十变成了个位上的10个一,借过来的10个一要和个位上原有的数加在一起算,为了不忘记从十位上退了1,坚式计算时,要在被减数十位的上面点一个退位点、(4)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3页例3,填上得数、2、反馈练习、完成教科书第83页“做一做”、想一想: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要算十几减几?引导学生得出: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要算15减7、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订正得数、3、教学例4、(1)出示例4,让学生列出竖式、(2)想一想: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引导学生得出:个位要算10减3得7(3)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4页例4,填空、4、反馈练习:完成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见减几?然后计算、5、法则、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想:(1)写竖式要注意什么?(2)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减起?(3)遇到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三)全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随堂练习1、判断是不是退位减法、2、练习十九第4题先让学生判断对错,说说错在哪里,然后再把错的改正过来、师: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提醒学生注意:(1)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是十几减几,要细心算对、(2)从十位上退1后,不要忘记在十位上减去1、布置作业1、54-27= 66-49= 35-18=43-37= 72-9= 87-38=2、被减数是53,减数是37,差是多少?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例3 42-28=14 例4 70-63=7笔算两位数减去,要记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从实际操作中获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

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

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

小组交流算法。

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

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