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

合集下载

解密中央部属高校:牌子、位子和票子

解密中央部属高校:牌子、位子和票子

时政3月中旬,54岁的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原副主任鲍遂献已经到新岗位上报到——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作为新中国首位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鲍遂献曾出版各类学术著作30余部,还曾入选英国剑桥大学的《世界名人录》。

与鲍遂献一并引起公众关注的,还有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这所“低调”的高校。

该校之前的党委书记沈永社已出任中央第五巡视组副组长,正在对安徽、湖南开展巡视“回头看”。

该校曾得到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5位领导人先后题词勉励,校名由江泽民题写。

类似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这样的中央部委办局直属高校,到底有些什么来头?级别“高”,培养专门人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地位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样说吧,它直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光看这个就会让人觉得神秘了。

这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高校。

前身是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开办的中央工委青年干部训练班,近70年来,人才辈出。

具体有多出人才,可以看看这组数据:该校在校学生不到2000人,历届校友中已有50余人曾担任省、部、军级和国家局领导职务,300余人担任国家部委和各省司局级领导职务。

由此看来,这所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全国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如果大学生毕业以后想从政,报考这所大学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这所学校也中央部属高校得到的资源较多,发展较快。

过去那些财政部、交通部直属的高校,历来是高中毕业生和家长们眼中的香饽饽,如果是中办或者团中央直属的大学,可能对有从政打算的考生就更增添一份吸引力了。

解密中央部属高校:牌子、位子和票子文_本刊记者舒炜很难考,作为提前录取批高校,除了分数够高,还要通过政审。

该校一名学生在知乎上称,(这里)不缺学霸,毕业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都可以去中办、外交部这种杠杠的单位,绝大多数还是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序列。

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相对低调不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可谓大名鼎鼎,这所共青团中央直属的高校校长均由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任,胡耀邦、胡锦涛、李克强、周强、胡春华等都是这所高校的老校长。

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由来,教育部高校的归属演变!

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由来,教育部高校的归属演变!

76所教育部直属⾼校的由来,教育部⾼校的归属演变!⽆忧⽂案 2017-04-11 23:18
⼤家可能都知道,当前教育部直属⾼校总共有75所。

可⼤家知道这些⾼校都是什么时候被划到
教育部名下吗?所谓闻道有先后,这些⾼校虽说同是教育部直属,但地位也是有差别的。

下⾯
是2003年以前教育部直属75所⾼校名单(2003年以后加⼊了华北电⼒⼤学,本名单未添加):
按时间排列,得到教育部76所⾼校的加⼊时间和顺序如下表:
⼤家发现没有: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后归属教育部的23所⾼校⾥,综合⼤学包括12所:中国⼈民⼤学、北京⼤学、复旦⼤学、吉林⼤学、南开⼤学、南京⼤学、武汉⼤学、中⼭⼤学、四川⼤学、⼭东⼤学、⼭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学)、兰州⼤学。

⼯科或师范类⼤学共11所:清华⼤学、上海交通⼤学、西安交通⼤学、天津⼤学、重庆⼤学、北京师范⼤学、华东师范⼤学、⼤连⼯学院(⼤连理⼯⼤学)、南京⼯学院(东南⼤学)、华南⼯学院(华南理⼯⼤学)、华中⼯学院(华中理⼯⼤学)。

这些⾼校随便⼀所都是响当当的,这23所院校也是全国⾼校中的重点⾼校,和其历史渊源是分不开的。

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

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

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上述数量不含军事院校。

除非特殊强调,以下文章中的高校都是指普通高等学校。

按照主管归属部门不同可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两类,其中中央部属高校是国务院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的简称。

之前介绍“985平台”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所有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高校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是中央部委直属(实际上所有39所“985工程”大学也全部都是中央部属高校)。

在我国高校发展史上,由于各行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除教育部外,很多部委都有各自直属的高校,这些都统称中央部属高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国务院各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整,与之相关的中央部属高校也进行了两次大调整(很多文章只提到第二次调整,实际上第一次调整的动作也不小)。

第一次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8〕21号),对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九个部门所属的93所高校进行调整,除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暂时仍由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外,其余91所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其中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无锡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在实施共建中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重大事项以中央为主;其余81所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第二次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国发〔1999〕26号),除教育部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体育总局、侨办、中科院、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

部属高校的下放历史,曾经风光无限的高校突然一蹶不振(下)

部属高校的下放历史,曾经风光无限的高校突然一蹶不振(下)

部属高校的下放历史,曾经风光无限的高校突然一蹶不振(下)接着部属高校的下放历史,曾经风光无限的高校突然一蹶不振(中)一文继续讲述下放历史,自从两次高校大拆分后。

许多部委原有的直属大学。

也跟着合并到其它学校里去,根据上篇、中篇,我来对其做一个数据统计,因为下放政策时间与第二批211评定时间非常紧急,几经风云,有赢家也有输家,拆分合并中,赫赫有名的哈军工就此不见了,如果综合分析来看,无疑最大赢家是教育部的76所高校,不仅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全部进入211建设(有些是第三批增补进去的),而且直属高校扩增到76所,进入211比例 100%(76/76)。

图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工信部 7/7 进入211比例100%由原航天部兵器部船舶总公司整合加入国防科委哈工大北航西工大南航北理南理哈工程2、航天部共直属11所进入211比率 36.36% 4/111、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工程)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211工程)3、西北工业大学(985,211工程”)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工程)3、兵器部共直属 8所进入211比率 25% 2/81、北京理工大学(985,211工程)2、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4、电子工业部直属5所进入211比率40% 2/51、电子科技大学(985,211工程)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5、地质部 5所进入211比率 20% 加入合并 60% 一流学科 80% 1,3,4/51、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2、长春地质学院(合并985,吉林大学)3、西安地质学院(合并211,长安大学)4、成都理工(双一流学科)图2 哈尔滨工业大学6、纺织部9所进入211 11.11% 1/9 进入211加合并22.22% 2/9东华大学(211)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211,苏州大学)7、电力部直属16所进入211 6.25% 1/16 合并进入211 25% 4/161、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2、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985,武汉大学)3、北京电力经济学院(合并211,华北电力大学)4、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11,北京交通大学)8、水利部直属5所进入211比例 20% 1/5合并进入211 40% 2/51.河海大学(211工程)2.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合并211,河海大学)9、石油部直属12所进入211 8.3% 1/12 一流学科:16.6% 2/12中国石油大学(211)西南石油大学(一流学科)10、化工部直属10所进入211 10% 1/10 合并进入211 20% 2/10北京化工大学(211)郑州工学院(合并211,郑州大学)11、煤炭部直属15所进入211比例 6.66%中国矿业大学(211)12、冶金部直属14所进入211 14.28% 2/14 合并进入211 21.42% 3/14东北大学(211,985)北京科技大学(211)沈阳黄金学院(合并985,东北大学)图3 东北大学13、有色金属总公司直属10所进入211 10% 1/10 合并进入211 20% 2/10 中南大学(211,985)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985,中南大学)14、机械部直属20所进入211 15% 3/20 合并进入211 20%4/20湖南大学(211,985)合肥工业大学(211)吉林工业大学(211,后被985合并,吉林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211,武汉理工)15、交通部直属10所进入211 10% 1/10 合并进入211 25% 4/10 大连海事(21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合并211,长安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合并211,武汉理工大学)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985,东南大学)16、轻工部直属8所进入211 12.5% 1/8 合并进入211 25% 2/8江南大学(211)中央美术工艺学院(合并985,清华大学)图4 大连理工大学17、铁道部直属10所进入211 20% 合并进入211 50%1.西南交通大学(211工程)2、北京交通大学(211工程)3、长沙铁道学院(合并985,中南大学)4、上海铁道大学(合并985,同济大学)5、南京铁道医学院(合并985,东南大学)18、建设部直属8所进入211 0% 0/8 合并进入211 50% 4/8重庆建筑大学(合并985,重庆大学)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211,长安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985,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985,哈尔滨工业大学)19、建材局直属5所进入211 20% 1/5 合并进入211 40%2/5武汉理工(211)上海建材学院(并入985,同济大学)20、农业部直属13所进入211 4所合并进入211 6所省属211 7所新疆兵团 8所一流学科 9所中国农业大学(98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华中农业大学(211)南京农业大学(211)西南农业大学(合并211,西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合并211,海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省属211)上海海洋大学(一流学科)如果华南农进了今年的一流学科。

1977年以来部分部属高校合并信息汇总

1977年以来部分部属高校合并信息汇总

(1977年以来部分部属高校合并信息汇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于1998年迎来1952年高校调整后的又一次合并、更名热潮。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老校名从此消失。

那些曾经用过的大学校名如今在哪里呢?学习哥整理了部分高校合并、更名的情况,以及2016年新增的大学,供2018年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参考!清华大学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3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

北京大学2000年,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83年,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学院(现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

2000年,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1998年,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重新并入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00年,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被并入北方交通大学。

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南开大学1994年,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

2010年,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整建制划转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成立。

东北大学1995年,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

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1996年,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同济大学。

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江南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江南大学。

2003年,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整体并入江南大学。

368所原部委直属高校

368所原部委直属高校

看其前身,大概就能知道该校的一个优势学科所原部委直属高校的大浪淘沙和分化重组情况:年以前,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所。

随着国家“工程”的实施,大学分化重组,大浪淘沙,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所(吉林工业大学后并入吉林大学),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所,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所,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共所,其中所成为国家“工程”大学。

其他部委直属高校所,其中所成为国家“工程”大学。

国立高校一共所,其中所“工程”大学。

有所高校划归省(区)市直属。

有所高校并入国立大学。

教育部:共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航天部:共所国防科工委直属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

划归省市直属所:、南昌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航天工业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西安航空技术专科学校民用航空总局:部委直属所:、中国民用航空学院、中国民用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兵器总公司:共所归国防科工委所:、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南京理工大学(“工程”)。

划归省市直属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重庆工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业部:共所归教育部直属所:、电子科技大学(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程)。

中央部属高校

中央部属高校

中央部属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简称“中央部属高校”,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学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中央部属高校现已基本覆盖入选国家教育战略“211工程”、“985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的国家重点大学。

中央部属高校因此被称为“中国大学的先行军和领导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管理的一批高等学校,是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接管理一批高等院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均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建国以来国家历次所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多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等学校(2所)福建省(1所):华侨大学广东省(1所):暨南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7所)北京市(2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2所):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陕西省(1所):西北工业大学志愿填报每日分享之中央部属高校介绍二中央部属高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6所)北京市(1所):中央民族大学湖北省(1所):中南民族大学四川省(1所):西南民族大学甘肃省(1所):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区(1所):北方民族大学辽宁省(1所):大连民族学院公安部直属高等学校(5所)北京市(1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辽宁省(1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河北省(1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南省(1所):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省(1所):公安海警学院中共中央办公厅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直属高等学校(1所)安徽省(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生办) 交通运输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辽宁省(1所):大连海事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简称“中央部属高校”外交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外交学院司法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河北省(1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北京体育大学(招生办)卫生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办)中华妇女联合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中华女子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直属高等学校(3所)天津市(1所):中国民航大学四川省(1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东省(1所):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地震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河北省(1所):防灾科技学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河北省(1所):华北科技学院中国海关总署直属高等学校(1所)上海市(1所):上海海关学院国家林业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江苏省(1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总装备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湖南省(1所):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属高等学校(5所)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主要工科大学的源流与变迁

中国主要工科大学的源流与变迁

专家谈钓鱼岛之争溯源:系琉球之争的继续 2012年06月13日06:09 东方早报宿景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中日两国诸多文献和文件都清楚显示,钓鱼岛本为中国领土,因甲午战争失利而被日本占领。

这些岛屿连同台湾一同被割让给日本,但随着二战结束,钓鱼岛与台湾一道,恢复1895年之前的法律地位,重新归属中国。

只是由于二战结束后,钓鱼岛被美军占领,直到1972年,美国违反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报》,将冲绳与钓鱼岛一并交给日本管辖。

当时,海峡两岸都曾对美国的这一行为提出抗议,而日本就是据此,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百余年前,在琉球归属问题上,中国同日本之间发生过激烈冲突。

中国虽因力不胜,却阐明了道德大义。

今日中日钓鱼岛之争,是百余年前中日琉球之争的继续。

这一争端,远远超出一隅之地的界限,实乃公理与强权之战。

近代中日两国冲突的起始近代中日之争起于琉球。

琉球本为一古国,早在隋代便与中国有所交往。

《隋书》云:“琉球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可至。

”隋大业三年三月,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到琉球国,掠一人而还。

大业七年,炀帝派武贲郎将陈稜等,泛海击琉球国。

日本史书对此事也有记载: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时(公元607年),日本派遣小野妹子出使中国,称贺炀帝即位,在长安见到中国军将从琉球带回的布裹盾牌。

宋代,琉球酋豪反,侵入内地,曾议派兵击之。

元世祖时,曾遣使诏谕琉球。

《元史》云:“琉球在外夷最小而险者也。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冬十月,命杨祥充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礼部员外郎,阮监兵部员外郎,并给银符,使往琉球。

”但未能到达琉球而还。

宋元以前,中国史籍中对琉球的记述并不很清晰,常将台湾称为“大琉球”。

明初,中国与琉球间交往渐趋密切,对琉球国地理和政治情况也有了较清楚的了解,知琉球由三个主要岛屿组成,鼎峙称王,皆以尚为姓,以中山王最强。

《明一统志》云:“本朝洪武中,其国(琉球)分为三:曰中山王,曰山北王,曰山南王,皆遣使朝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
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截至2017 年5 月31 日,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 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 所(含独立学院265 所),成人高等学校283 所,上述数量不含军事院校。

除非特殊强调,以下文章中的高校都是指普通高等学校。

按照主管归属部门不同可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两类,其中中央部属高校是国务院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的简称。

之前介绍“ 98平5 台”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所有入选“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高校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是中央部委直属(实际上所有39 所“ 985工程”大学也全部都是中央部属高校)。

在我国高校发展史上,由于各行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除教育部外,很多部委都有各自直属的高校,这些都统称中央部属高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国务院各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整,与之相关的中央部属高校也进行了两次大调整(很多文章只提到第二次调整,实际上第一次调整的动作也不小)。

第一次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8 〕21 号),对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国家建筑材料工
业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九个部门所属的93 所高校进行调整,除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暂时仍由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外,其余91 所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其中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无锡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0 所高校,在实施共建中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重大事项以中央为主;其余81 所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第二次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国发〔1999 〕26 号),除教育部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体育总局、侨办、中科院、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

此次调整共涉及161 所高校,其中有22 所划转教育部管理;34 所由教育部负责调整(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5 所停止招生,改为原主管部门(单位)的非学历培训机构;97 所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并由地方统筹进行必要的布局结构调整;3 所继续由原主管部门(单位)管理。

通过以上文件内容可以看出,经过两次大调整后,只有少数国务院部门(单位)保留了直属高校。

另外,经过几轮国务院机构调整,上述部门名
称现在有些已经发生变化,如国防科工委已于2004 年并入新组建的工信部,但高校与所属部委之间对应关系基本没变。

目前我国有哪些国务院部门(单位)拥有直属高校?各自数量又是多少所呢?网上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真可谓是五花八门,部门名称叫法混乱,高校数量说法不一。

比如说,有文章说教育部直属高校有75 所(实际上这个数字应该是76 所);中国民用航空局已经划归交通运输部管理,有些文章中却仍然把它和交通运输部并列统计;卫生部已于2013 年组建成新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却还有文章使用卫生部的名字;还有的文章把中央军委直属的军事院校也算到中央直属高校中,等等问题。

之前也反复提到过,现在是信息时代,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不足,而是信息过剩,网络上充斥着太多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的信息,很容易给人造成误导。

获取信息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官方网站查询,以官方发布的消息和数据为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统计,截至2017 年5 月31 日,中央直属普通高校共有119 所(本科114 所,专科5 所,不含成人学校),其中:教育部76 所;工信和信息化部7 所(即:国防七子);公安部7 所(专科2 所);国家民委6 所;交通运输部5 所(专科2 所);中国科学院2 所;国务院侨办2 所;共青团中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
会、海关总署、空军装备部(专科1 所)、司法部、外交部、中国地震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办公厅各1 所。

教育部直属高校名单(76 所)其它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名单(43 所)抚今追昔,鉴往知来。

之所以提到这段历史,是因为这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现有高校某个专业或学科的实力情况,比如经常提到的机械四小龙
—湖南大学(985 高校)、合肥工业大学(211 高校)、吉林工业大学(后并入吉林大学,985 高校)和燕山大学—就是指原机械部直属的20 所高校中实力较强的4 所,其机械工程相关学科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

类似的还有四大电子科大—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都是原电子工业部直属的高校,也是目前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实力强劲的高校,在2017 年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评A+ ,(与北邮并列)
全国第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理想学府。

后续还将根据我自己的一些认知,陆续介绍各高校、各专业相关情况,如果各位看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欢迎留言,共同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