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中的机会成本理论应运分析
经济学原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论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论导入成都女孩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而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不用四年大学时间来读书而去工作所得到的收入。
但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活动中的实际货币支出,而是根据这些资源在其他用途上可能产生的最好收益来衡量。
我们在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否则,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
当人们作选择时,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机会成本都会影响你的决策。
我们上大学的收益是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和日后更好的工作机会,失去的是更早的工作机会和工资,那么我们放弃的东西和得到的东西是不是平衡的呢?大学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分析对于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而言,是工作还是读大学,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选择的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有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出炉的时候,更注重先是收益而忽略了机会成本。
那么,对于这些应届生来说,他们做出上大学这一决策而不参加工作或做其他投资所放弃的机会成本如下:(一)收益成本收益成本是指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能够获得的最大收益。
对于本文而言,则指一名应届生四年读大学期间所放弃收益的最大收入,其中包括投资收益和就业收益。
1、投资收益如果大学生学费不投资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投资所得的回报或存入银行所得的收入皆构成大学生的机会成本。
若以一名大学生四年的学费24000元作为主要资本进行投资,其投资收益的计算要依靠行业来定。
机会成本拥有理性而明智的大学生活

机会成本拥有理性而明智的大学生活假如问你一个问题:"你上大学的成本是多少?"你也许会列出一个算式:上大学的成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教材及资料费…其实,上大学还有另外一种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一个来自经济学科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举个例子,面对购买电视、电脑和手机,你手里却只有买一样的钱。
如果你选择将手机买下来,放弃对电视和电脑的购买,剩下的两样,如果电脑的价格比电视贵,那么电脑的价格就是你买东西的机会成本。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否则,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那么,机会成本对大学生和大学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原来,机会成本对于大学生而言揭示的是大学生的机会与价值的选择问题,即大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大学四年时间,做出最适合自己、最有价值的机会选择,实现大学四年能力提升和收获的最大化。
举个例子,假如早上第一节课有高等数学课,你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不去,或者去。
如果你选择不去,或许你清楚逃课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但是昨天晚上实在没有睡好,早上去了也是没有精神听课,不如养好精神再说;如果你选择去听课,或许你真的特别不情愿去,但是没办法,毕竟高等数学对于许多专业来讲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况且逃课也会有影响成绩的风险,即使状态再不好,也要去。
由此可见,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你都不得不放弃一些事情,无论选择还是放弃,都有如何对效益和风险的慎重考虑,这就是大学生活中机会成本概念的生动体现。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在没有其他附加条件和风险的情况下,一位理性的大学生,是百分之百要选择逃课的,因为上课多累呀,不上课去休息多好呀,符合学生的最大利益。
但是由于现实中机会成本的存在,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博弈的关系,而学生要考虑的则是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能够利益最大、最保险。
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选择某种决策或行动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换言之,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而放弃的其他好处的价值。
这个概念强调了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做出决策的必要性和后果。
本文将探讨机会成本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机会成本概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一、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一种无形的成本,它不会在财务报表中显现,但却是决策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机会成本与实际支付的成本不同,它指的是你放弃的替代选择的价值。
每当你做出选择时,都存在机会成本。
例如,在选择是否上大学时,你放弃了直接就业的机会,所以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放弃的直接就业所能带来的收入和工作经验。
同样,企业在决策生产某个产品时,也会考虑放弃生产其他产品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的重要性1.资源的有限性:资源有限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变得至关重要。
机会成本的概念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最优使用有限的资源。
2.决策分析:机会成本的概念帮助我们进行决策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可以找到最佳方案。
例如,在购买一台新设备或维护现有设备时,比较替代选择的机会成本可以帮助企业作出决策。
3.成本效益分析:机会成本也与成本效益分析密切相关。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比较投资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方法,而机会成本是成本效益分析的一部分,通过衡量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投资的可行性。
三、应用机会成本概念做出明智决策1.个人决策:机会成本的概念在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做出个人决策时,我们需要权衡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
例如,在购买某个商品时,需要考虑该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从而评估是否值得购买。
2.企业决策:对于企业来说,机会成本是影响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在确定生产方案或发展新产品时,需认真考虑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以便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
3.公共决策:机会成本概念也适用于公共决策。
生活中机会成本的例子

生活中机会成本的例子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一种产品或服务而放弃的其他可能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也就是说,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失去了其他可能的选择。
在生活中,机会成本无处不在,它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和消费中。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机会成本。
首先,让我们以工作为例。
当我们选择一个工作,我们不仅仅是赚钱,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其他可能的选择。
比如,当你在一家公司工作时,你就失去了在另一家公司工作的机会。
你可能会错过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可能错过更好的同事和工作环境。
这些都是机会成本,你为了选择一种工作而失去了其他可能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在学习方面,机会成本也是存在的。
比如,当你选择读一本书时,你就失去了读其他书的机会。
当你选择学习一门课程时,你就失去了学习其他课程的机会。
在大学里,当你选择专业时,你就失去了其他专业的机会。
这些都是机会成本,你为了选择一种学习而失去了其他可能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生活中的娱乐也是如此。
比如,当你选择看一部电影时,你就失去了看其他电影的机会。
当你选择去某个地方旅行时,你就失去了去其他地方旅行的机会。
当你选择玩某个游戏时,你就失去了玩其他游戏的机会。
这些都是机会成本,你为了选择一种娱乐而失去了其他可能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消费也不例外。
比如,当你选择在某家商店购物时,你就失去了在其他商店购物的机会。
当你选择买某种产品时,你就失去了买其他产品的机会。
当你选择吃某种食物时,你就失去了吃其他食物的机会。
这些都是机会成本,你为了选择一种消费而失去了其他可能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总的来说,机会成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每一次做出选择时,都会失去其他可能的选择。
机会成本告诉我们,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我们需要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之间做出权衡,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时刻关注机会成本,以便更好地理解我们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在校期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将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与此高校在校期间也存在着机会成本的问题。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个决策选择了某种方案时,放弃了其他方案所产生的成本。
在高校在校期间,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选择,比如参加社团活动、兼职工作、实习机会等,每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
研究显示,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学生没有有效管理和降低机会成本,可能会错失许多有价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对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机会,有效降低机会成本,为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的分析,探讨如何有效降低这些机会成本,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在校期间的资源和机会,提升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能力。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解答以下几个问题:1. 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评估和衡量这些机会成本?2. 高校生活中存在哪些能有效降低机会成本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是否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3. 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了解不同学习背景和就业需求的学生在面临机会成本时的应对策略和效果。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旨在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求学阶段更好地平衡学习、工作和社交等多方面的机会成本,为未来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1.3 研究意义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选择了某种活动或决策,而放弃了其他可能的机会所付出的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包括错失了其他可能获得的机会所带来的效益。
研究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和教育管理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在校期间面临的选择和取舍,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
通过深入研究机会成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一、什么是机会成本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否则,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而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不用四年大学时间来读书而去工作所得到的收入。
二、上大学的成本首先大体计算一下读大学的成本:一年的学费大约是4500元,住宿费1000元,书费等200元、生活费7000元,共计12700元,以此作为每年的平均成本,四年就是50800元,加上买电脑、手机等,差不多总成本为125000元。
三、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1.投资如果将上大学的花费用于投资,以银行存款为例,定期存款三年利率为4.65%,五年利率为5.10%i,为方便计算取利率为5%,四年后本利和为151,938.28ii元,利润仅为26,938.28元。
显然上大学比投资更合理。
2.工作如果用这四年时间来工作,没有本科学历月工资约为1500元,每年收入为18000元,加上奖金、补贴等其他收入,每年收入约为20000元,四年总收入就是80000元。
换句话说,如果我没有上大学而去工作,不仅可以节约125000元,而且还可以多赚80000元,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放弃上大学而去工作似乎是比较合理的决策。
不过以目前社会状况来看,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具有相应较高的竞争力,学历越高,工资也相对越高。
也就是说,当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会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
假定每月工资为3000元,每年的收入约为36000元。
比较不难发现,四年前的每年收入是20000元,四年后每年的收入是36000元,相当于四年前的两倍。
假设每年工资相同,累计收入情况可以用下表表示: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在第9年时累计收入就可以持平了,第9年以后累计收入超过高中毕业生,在第17年时超出的金额便可将大学投入的成本弥补回来。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

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中,高等教育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成功的必经之路。
随之而来的是高昂的学费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行为而放弃其他可能的收益。
在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他们不仅需要付出学费和生活费用,还需要放弃工作的机会,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机会。
如何有效降低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过高的学费和机会成本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机会,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研究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及有效降低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教育目标的全面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所面临的机会成本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降低策略。
通过对机会成本概念的解析和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分析,我们旨在揭示学生在选择各种活动和资源配置时所面临的选择和牺牲,以及可能导致的机会成本损失。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降低高校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构成和影响因素,揭示机会成本对学生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机会成本问题,探讨影响学生选择和决策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降低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总结有效降低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的策略和方法,提出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对策建议,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高校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是指学生在选择某种行为或决策时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代价。
这些代价可能是时间、金钱、精力等方面的损失,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隐性成本。
研究高校在校期间机会成本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他们所面临的选择和决策所带来的潜在代价,引导他们做出更明智、更有效的决策。
机会成本微观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概念

机会成本微观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益增加的学科,而微观经济学则更加关注局部市场、个体决策和价格形成等具体现象。
而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机会成本。
本文将重点探讨机会成本的概念、作用以及在个体决策中的应用。
一、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好的可替代选择。
简而言之,机会成本就是你选择A而放弃B所付出的代价。
这个概念强调了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做出决策时需要权衡和取舍。
二、机会成本的作用机会成本在微观经济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价格的形成以及个体决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机会成本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指导作用。
当资源有限时,通过比较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我们可以选择使得总体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在企业中,通过比较不同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可以决定哪些项目具有更高的收益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机会成本对市场价格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供求关系又与机会成本密切相关。
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时,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机会成本相对提高,生产者更愿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该商品生产中,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反之亦然。
最后,机会成本在个体决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不仅需要考虑当前的利益,还需要思考与其他选择相比的机会成本。
以求职为例,一个求职者在选择就业时,不仅要考虑薪资待遇、公司文化等因素,还需要权衡放弃其他就业机会带来的机会成本。
这将帮助个体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机会成本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和应用,我们以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小明是一位大学生,他在周末有两个选择:出去打工挣取生活费,或者学习准备下周的期末考试。
他已经计算过,在这两个选择中,他可以获得的效益分别是:打工可以获得100元工资,学习可以获得一个A的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活中的机会成本理论应运分析
学号:2011010019 班级:财务管理111班姓名:金晶
在如今这个时代,生活离不开物质,物质来源于劳动。
而在这个纷杂的大社会里面,只要存在物质,我们就离不开交易。
就这样在各种各种的交易中,就形成了经济。
总结来说,生活之中无时无刻,无处不存在着经济。
经济使我们的生活存在规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但是只有杂乱的经济仍旧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高速发展,就此,经济学在前人不断的努力下诞生了。
但是由于经济学的太过理论化,文字过多使很多人对经济学产生了很多不通的理解,也就此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如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
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
”《管理经济学》一书中从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
”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对于这种经济学理解的方向,我们大致还可以具体分析为三个方面: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
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
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机会均等的公正游戏规则,将实现由竞争带来的繁荣。
而“生活中的经济学”是将略显抽象的经济学与我们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现象以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中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目标的情况下,经济学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分析投资股票、买房前斟算性价比、就连女人们热衷的商场打折。
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股市跌涨,房价会有高有低,商场又为什么要打折呢。
这些就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的目的: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更科学的权衡利弊,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机会均等的公正游戏规则,将实现由竞争带来的繁荣。
经济学的理论有很多,为能够简明的理解,我们单独运用机会成本来分析我们的大学生活。
理论上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即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我们在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活动中的实际货币支出,它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
而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之中,上大学便可以用机会成本来分析。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则是指大学教育资源在用于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量的价值。
它是与教育实际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可分为公共或学校的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
前者指教育资源因投入教育而损失的利益,包括房屋、建筑、土地等资源资产的租金,非资本投入的资金收益(利息、投资收益)等;后者指个人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个人为接受教育而投入的资金及所损失的其他收益。
在以前,我们认为成本就是要付出的代价,付出的东西能否收到回报是未知数。
但是
现代经济学对此持不同的观点。
例如在此之前很多人基于之前的理解认为上大学不合算,因为他们看到的上大学的成本很大,同时是没有收益的。
期间不只是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书籍费等。
而如果在大学四年换成工作,则四年的反而是收入上万,如果按照普通的金钱的对比,认为上大学相对于从事工作所得到的收入,则产生了较大的机会成本。
也就是简单的举例来说,上大学四年学费7万2千多,收益为负的7万2千多。
如果工作的话四年收益5万,则机会成本量为13万。
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代表你读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
在这种算法中,有些费用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
比如,即使不上大学,你也会需要食宿,只有当上大学的食宿费用高出的那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有的家庭在食宿上的开支还高于大学的费用。
在大学期间节省的食宿费用,在经济学中,应该算在收益中。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可以发现其实真正的大学生活的重要成本是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不得不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这就构成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因此,当每种可能的机会出现时,大学生就会权衡。
伴随着这些机会的出现,大学生们在权衡之后,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乃至极端的选择退学,也就不难理解了。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确实很高,甚至有些不合算。
但还是阻挡不了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考大学、上大学。
因而在得到接受大学教育所带来的收益之前,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成本意识,明白个人和家庭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代价,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读书机会,把握时机充分李咏好高校宝贵和充足的教育资源,尽量减少自己的机会成本,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样既可以尽快挽回机会成本损失,为收回成本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是机会成本在上大学这个大学生活问题中的运用,其实还有许多其他例子可以来解释机会成本。
例如我们大学生最津津乐道的恋爱之中的小问题,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机会成本来分析。
在某个大学的国际经济学课上,一大学老师向上课的各位同学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男生,一个容颜貌美但只知道享受的花瓶美女和一个长相普通但有自己独立思想能够在事业上帮助你的女生,你会做何选择?如果你是一个女生,一个长相帅气阳光但没有能力的相貌型男和一个长相普通但很有能力的实用型男生,你又会做何选择?”
虽然这个问题有点低级趣味但是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性地分析一下,因为在我看来经济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好经济学有时候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高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分成两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作为男性,选择前者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与一个有思想并且能够帮助自己的人共度一生的机会,但有所失必有所得,至少他的虚荣心能够得到满足外出时有所谓的“FACE”。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选择前者的一般是两种人:一是成功人士,二是脑袋被门缝挤了只注重外貌的男人。
而选择后者的机会成本是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般的女子无缘,自己的虚荣心无法得到满足。
同样选择后者的一般也有两种人:一种是自身条件不是特别卓越的男性,二是对仅仅能保持十多年的貌美容颜不太在乎而真正关注内心的人。
其次作为女性,选择前者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一个会很好照顾自己的男性,但花痴的虚荣心可以得到满足。
一般选择前者也是两种人:一是自己很有能力,能够承担起一切的女强人;二是对一切不管不顾只关心外貌的花痴女。
而选择后者的机会成本是无法与从小梦想的白马王子共度一生。
选择后者一般是这两种人:一是自身不太出众的女性,二是相比较外貌更加注重能否给自己幸福的女子。
很明显,经济学的假设总是显得那么理想化甚至极端化。
难道没有那种外貌既好而且有思想能够自立自强的女性和相貌既帅又很有能力能很好照顾别人的男性?不可否认,这都是存在的但从概率学上来看概率明显是很小的,可以说是稀缺物种毕竟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不会
给他开了一扇门同时又给他开了一扇窗。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机会成本理论,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仅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的上学问题,还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的恋爱问题,再说的大一点,机会成本理论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问题,这一切其实都在我们生活之中发生着,有时候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而已。
经济存在于生活,虽然生活无法完全运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来分析,但是,如果合理运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其实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参考文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跃平.对“知识失业”问题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4(1).
崔到陵. “上大学"机会成本的衡量问题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学报,2006.
[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可真.和谐与自由.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9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