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输液泵

合集下载

输液泵的使用

输液泵的使用

输液泵的使用一、输液泵的功能(一)可精确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二)可精确测定和控制总输液量;(三)液体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四)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实现智能控制输液。

二、输液泵系统的组成(一)微机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

(二)泵装置:输送液体的动力源。

(三)检测装置:主要是各种传感器,如红外滴数传感器(对液体流速和流量的检测)、压力传感器(堵塞及漏液的检测)和超声波传感器(对气泡的检测)等,它们可感应相应的信号,将其送入微机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得出控制指令,然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四)报警装置: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报警控制信号,再由报警装置响应,同时进行正确的处理.主要有光电报警和声音报警等。

(五)输入装置:执行设定输液的各参数,如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等.(六)显示装置:显示各参数和当前的工作状态等。

三、输液泵的分类及特点按输液泵的控制原理,可将输液泵分为活塞型注射泵与蠕动滚压型输液泵两类,后者又可以分为容积控制型(毫升/小时)和滴数控制型(滴/分钟)两种。

(一)活塞型注射泵:是活塞以恒定的压力推动注射器,使液体匀速的输入病人体内.其特点是输注药液流速平稳、均衡、精确,速率调节幅度为0。

1毫升/小时,而且体积小、便于携带。

(二)蠕动滚压型输液泵:采用可调恒速蠕动泵作动力源,利用转盘、旋转活门等装置,顺序挤压输液管推动液体流动,使液体按照一定的速度均匀的输入病人体内。

1、容积控制型输液泵:可测定实际输入的液体量,不受溶液的浓度、粘度及导管内径的影响,输注剂量准确。

速率调节幅度为l毫升/小时,速率控制范围为1~99毫升/小时。

实际工作中只需选择所需输液的总量及每小时的速率,输液泵便会自动按设定的方式工作,并能自动进行各参数的监控。

2、滴数控制型输液泵:利用控制输液的滴数调整输入的液体量,可以准确计算滴数,但因滴数的大小受输注溶液的粘度、导管内径的影响,故输入时应根据输液器滴数大小进行调节。

输液泵操作流程及操作指南

输液泵操作流程及操作指南

输液泵操作流程及操作指南输液泵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准确控制液体药物的输入速度和剂量,保证患者按照医嘱正确接受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液泵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指南,以便医务人员正确使用该设备。

一、准备工作1. 检查输液泵的完好性和清洁度,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准备所需的药物、输液器和配件。

3. 安装输液泵,并将输液器正确连接到输液泵上。

4. 将输液器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道。

二、设置输液参数1. 打开输液泵的电源,启动设备。

2. 根据医嘱,设置输液泵的流速和计量单位。

3. 设置输液泵的运行时间或输液总量,以确保治疗时间的精确计算。

4. 根据需要,设置输液泵的报警和提醒功能,以确保在需要时及时发出警示。

三、开始输液1. 将输液液体通过输液器的顶端注入,并确保无气泡进入。

2. 启动输液泵,输液泵会自动开始运行,并根据设置的参数进行输液。

3. 监控输液过程,确保输液泵正常工作,防止漏液或过快输液等情况发生。

4. 定期检查输液泵的屏幕显示,确保输液参数和药物剩余量的准确性。

四、结束输液1. 当输液泵运行到预设的时间或输液总量时,输液泵会停止工作并发出提示音。

2. 关闭输液泵的电源开关,并将输液器从输液泵上拆卸下来。

3. 仔细观察输液通路是否畅通,无异常情况。

4. 记录输液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输液总量,以便后续查看和分析。

五、维护和清洁1.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输液泵的外壳,并按照厂家建议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 遵守正确认识和操作输液泵的方法,避免不当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故障。

六、注意事项1. 在操作输液泵时,应保持手部清洁,并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

2. 注意监测患者的输液反应,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3. 在使用输液泵时,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避免灰尘和异物进入。

以上是输液泵操作流程及操作指南的详细介绍。

正确的操作可以确保输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医疗过程的质量。

医务人员在使用输液泵时,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输液泵的正常工作。

输液泵及注射泵的使用程序及保养

输液泵及注射泵的使用程序及保养

微量输液泵及注射泵的使用程序一、使用程序:1 配好待输液体后,输液器连接输液泵。

2 将输液泵妥善固定或放置后连接电源,打开电源[POWER]开关。

3 排气使墨菲氏滴管的1/3充盈液体,并将滴速传感器安置于其上。

4 打开泵门,将输液泵输液管安置于输液泵的管路槽内,并关闭泵门。

5 设置输液速度[ML/H]6 设定要求输液的总量。

7 输液泵管下端与病人静脉端通道相连,松开输液器的手动开关。

8 按开始/停止[START/STOP]键,开始输液。

9当输液结束后,按[START/STOP]键停止输液,关闭电源[POWER]键。

二、常见故障与排除:1 泵不能启动,为内置电池电压不足或电池老化所致,需重新充电12小时或更换内置电池。

2 空气[AIR]指示灯亮报警:若为气泡进入管路,需排除输液管内的空气;若为输液管路与输液泵不兼容,应更换标准的输液泵输液器。

3 阻塞[OCCLUSION]指示灯亮报警:可能由于输液管路扭曲或损坏,阻塞或者由于手动滚动夹未打开所引起,应取出输液管,检查管路,排除阻塞原因。

4输液错误[FLOW EIR]报警:若为滴速传感器放置不正确所致,需重新放置;若是管路同一部位长时间处于蠕动器或其他挤压器位置所引起移动管路10CM以上即可。

当输液器与所用的输液泵不兼容时,可引起阻塞或输液错误报警。

5空瓶[EMPTY]报警:表示液体已输完,需重新更换输液瓶。

6 门[DOOR]报警:表示泵门没关好,应重新检查并关好。

7总量完成[COMPLETION]报警:表示现泵入的量已达到所设置的总量,需重新设置总量。

注射泵的使用程序微量注射泵:由注射器槽(可放置20-50ml注射器)、电控推液装置、流量数字调节、报警系统及开关组成。

可精确地持续输注药物,尤其是各种剂量依赖性药物,如抗凝血制剂、肿瘤化疗药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一、注意事项1.各种自动输注泵的结构特点、操作及注意事项不尽相同,在操作前定要详细阅读操作手册。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
输液泵是一种电子注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常用于输液治疗过程中,以确保药液或营养液按照设定的速度和剂量准确地输送至病人体内。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系统:输液泵内设有一套精密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输液速度和剂量。

用户可以通过面板上的按钮或者仪表上的旋钮设定所需的输液参数,如流速、总量和输送时间。

2. 引导系统:输液泵通过一系列的管道和阀门将药液或营养液引导至病人体内。

通常,输液泵内设有一个输送管和一个回流管,通过这两个管道,液体可以顺畅地进入和离开病人体内。

3. 传感器系统:输液泵内置有传感器系统,用于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流速、液位和压力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输液泵可以自动调整输送速度和压力,确保液体的输送过程能够准确、平稳地进行。

4. 驱动系统:输液泵内设有一个电动机,用于驱动液体的输送。

电动机将动力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连杆和齿轮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输送管,从而使液体以设定的速度和剂量流动。

综上所述,输液泵通过控制系统、引导系统、传感器系统和驱动系统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药液或营养液输送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稳定和准确。

输液泵操作流程(参考模板)

输液泵操作流程(参考模板)

输液泵操作流程(参考模板)输液泵操作流程1.概述输液泵是一种用于进行液体药物的输注的医疗设备。

它能够准确地控制液体药物的输注速度和剂量,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档旨在介绍输液泵的操作流程。

2.准备工作在操作输液泵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输液泵已经正确连接到电源,并且开关已打开。

检查输液泵的液晶屏是否正常显示,并且操作按钮是否灵敏可用。

准备好患者的液体药物,并将其连接到输液泵上。

3.设置参数通过输液泵的控制面板设置以下参数:1.输注速度:根据医嘱和患者需求,设置输注速度。

注意:根据液体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输注速度可能需要逐渐调整。

2.容积:根据医嘱中规定的输液总量,设置输液泵的容积参数。

3.注射类型:根据液体药物的性质,选择恰当的注射类型,如持续注射、间断注射等。

4.开始输注确认设置参数无误后,按下输液泵上的“开始”按钮,开始进行输注过程。

输液泵会根据设置的输注速度,自动控制液体药物的输液量和输注速度。

过程中,输液泵会实时显示液体药物的输液量和剩余时间。

5.监测和观察在输注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状态,并观察输液泵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输液泵是否工作正常,如有异常声音或显示屏闪烁等情况,需停止输注并联系维修人员。

6.输注结束当输液泵显示输注完毕或输注总量达到设定值时,输注过程结束。

按下输液泵上的“停止”按钮,停止输注。

将输液设备从患者体内取出,施行相应的处理,如胶管封闭等。

关闭输液泵的电源开关。

7.清洁和维护完成输液后,需要对输液泵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将输液泵的外部表面用干净的纱布擦拭干净。

定期对输液泵进行巡检和维护,包括电源线、输液管路等的检查和更换。

8.注意事项操作输液泵前,应事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医嘱和液体药物的使用说明。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输液泵的功能作用

输液泵的功能作用

输液泵的功能作用
输液泵是一种智能化输液装置,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MR-输液泵操作简单,输注精准可靠。

输液泵功能
1、对输液器的品牌、型号、输液参数进行显示和设定。

2、输液累计量和累计时间交替显示。

3、输液完成自动将流速调整到保持静脉开放流速。

4、运行前可气泡快排,运行中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整输液速度。

5、具有点滴控制及防止异常输液功能。

输液泵特定系统
1、低温报警:环境温度过低时,马上提醒医护人员采取措施。

2、阻塞检测:25档阻塞等级,最大限度减少皮下组织坏死或刺激。

3、精度补偿:积累复杂环境的输液数据,以使用不同医疗环境中的精确输液。

4、历史记录查询:在设备中查询使用情况、报警数据等。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正压原理和微分压力控制原理。

其主要组成部件有电机、控制器、传感器和输液装置。

1. 电机:输液泵使用电动机提供动力,将传输流体的泵体和推液板(或相关结构)驱动。

2. 控制器:控制器是输液泵的核心部件,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液速率,实现输液的精准控制。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输液目标参数,自动调节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并监测输液情况。

3. 传感器:输液泵通常配备有各类传感器,如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输液过程中的液体流速、液体压力等参数,并反馈给控制器进行调整。

4. 输液装置:输液泵通过输液装置将液体输送到患者体内。

输液装置一般包括输液管路、输液袋、输液针等。

输液泵会根据设定的参数和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精确地控制输液装置的开关状态和流速,保证液体输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输液泵的工作过程如下:
1. 设置输液参数:医护人员将输液泵连接到输液装置,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通过控制器设置输液参数,包括流速、输液时间等。

2. 开始输液:确认输液参数设置无误后,医护人员启动输液泵,电机开始工作。

3. 监测和调节:输液泵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实时监测液体流速和压力,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节。

如果流速或压力异常,输液泵会自动调整,确保输液过程的稳定性。

4. 结束输液:当设定的输液时间到达或输液完成时,输液泵停止工作,输液装置自动关闭,输液完成。

总结:输液泵通过电动机驱动输液装置进行输液,通过控制器和传感器实现对输液过程的监测和调节,从而保证输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输液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介绍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输液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介绍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输液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介绍输液泵的使用方法输液泵是一种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家庭护理中,用于精确输送液体药物或液体营养成分。

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精确控制和调节输液速度,确保药物的精确输送,提高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接下来,本文将简要介绍输液泵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一、输液泵的作用1. 精确调节输液速度:输液泵可以通过设置流速和输液时间来精确调节输液速度。

传统的手动输液容易受到医护人员的误差和体力疲劳的影响,而输液泵可以自动控制输液速度,减少输液过快或过慢的情况发生,提高用药的效果和疗效。

2. 减少用药误差:输液泵在输送药物时可以精确控制药液的输送量,避免因人工输液时的误差而导致用药剂量的不准确。

特别在药物治疗中,剂量的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十分重要。

3. 提高用药安全性:输液泵可以通过多种安全措施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例如,输液泵具备报警功能,当出现输液异常时能够及时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输液泵还可以检测输液管路是否存在阻塞、液体是否漏出等问题,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4. 方便患者和护理工作:使用输液泵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输液泵还可提供舒适的输液体验,使患者在治疗时更加舒适和方便。

二、输液泵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输液泵之前,需要检查输液泵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检查输液管路是否畅通,液体容器是否正确固定,并清洁双亲体接口。

2. 设置参数: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要,根据药物的输液速度和时间要求,在输液泵上设置相应的参数,如流速、输液时间、输液总量等。

3. 连接输液管路:将输液管路连接到输液泵和液体容器,并确保连接处密封可靠,并无漏液。

4. 开始输液:确认所有设置参数正确后,按下输液泵的启动按钮开始输液。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液体的输送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在输液过程中,若需要更换药液或液体容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5. 输液完成:当输液泵显示输液完成或给药时间结束时,应及时停止泵的工作,关闭输液泵,断开输液管路,按照规定处理用过的相关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及其应用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对流体的流量或流速进行精确控制,如化工领域里对微量化学元素的检测和分析常需精确控制流量。

医疗保健领域中药液的流量与流速有时也要精确控制。

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

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

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
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常规临床输液,普遍采用挂瓶输液,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工作量大。

癌症病人的化疗和病危病人的抢救治疗需要使药物以恒定的速度灌注,通过调节输入的速度和时间将化疗药物均匀持续地注入,既达到化疗的最佳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需要以一定的速度给他们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

以往的做法基本上是一次注射较大剂量的胰岛素,这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药效作用时间也较短,因此极需一种流量和流速能控的持续输送装置,来输送少量的药物并精确控制其输送速度和流量。

对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输送某些特殊药物,如麻醉药、降压药硝普纳、TPN(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等时,输液速度和用药量尤其需要认真精确控制,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血液非常容易凝固,输血时很容易阻塞输液管。

要保证血流速度大于某一值,才能顺利输血。

另外,不管是输液还是输血,普通输液器对输液完毕和输液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故障,如气泡、阻塞等都不能自动报警,也不能及时切断输液通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

应该及时处理,以避免血液倒流或其他后果。

因此需要用智能型输液泵来控制药液的输送,并进行异常报警。

二、智能型输液泵的功能
智能型医用输液泵可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归纳起来,输液泵能实现以下功能:
(1) 可精确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
(2) 可精确测定和控制输液量;
(3) 液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
(4) 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心率异常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
(5) 实现智能控制输液。

三、智能型医用输液泵的系统结构
智能型输液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微机系统、泵装置、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

图1是智能型输液泵的系统结构框图。

1. 微机系统: 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单片机系统。

2. 泵装置: 是整个系统的“心脏”,是输送液体的动力源。

目前有很多种泵装置,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3. 检测装置:
主要是各种传感器,如红外滴数传感器(负责对液体流速和流量的检测)、压力传感器(负责堵塞及漏液的检测)和超声波传感器(负责对气泡的检测)等,它们可感应相应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送入微机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得出控制指令,然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4. 报警装置:
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报警控制信号,再由报警装置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主要有光电报警(发光二极管)和声音报警(扬声器和蜂鸣器)等。

5. 输入及显示装置:
输入部分负责设定输液的各参数,如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等。

显示部分负责显示各参数和当前的工作状态等,多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和LCE 液晶显示。

四、泵装置
泵装置的种类很多,分类也多种多样,就驱动原理来说可分为电磁泵、气动泵和压电泵等;
就结构来说有离心叶轮泵、齿轮泵和蠕动泵等。

医用输液泵需要精确控制液体的流量和流速,有些类型的泵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而且考虑到输液管要安装方便,药液不能污染泵装置等因素,因此用得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指状蠕动泵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指状蠕动泵(Finger-like Peristaltic Pump),又称线性蠕动泵(Linear
Peristaltic
Pump),它体积小,重量轻,定量准确,使用方便,输液管安装方便。

如图2所示,这种泵有一根凸轮轴,凸轮轴上有多个(一般为12个)凸轮,这些凸轮的运动规律相差一定的角度,每个凸轮与一个“手指”(即滑块)相连。

工作时,由步进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使滑块按照一定顺序和运动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像波一样依次挤压静脉输液管,使输液管中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定向流动。

这种泵比较精确,容易控制。

输液时不希望产生脉动,要求泵的线性度好。

泵的线性度与“手指”的数目有关,当“手指”数目超过8个时,就有很明显的线性度,脉动也明显减少。

2. 盘状蠕动泵
这种蠕动泵具有圆弧形内周面的泵壳,有一中心轮,中心轮的边缘呈轴对称分布安装着一定数量的可转动的挤压轮,输液管夹在挤压轮和泵壳的圆弧形内周面之间。

工作时,步进电机带动中心轮转动,中心轮又带动其周围的挤压轮转动,中心轮像“恒星”,挤压轮像“行星”,挤压轮既绕中心轮公转,又绕自己轴线自转。

几个挤压轮沿着中心轮顺序挤压输液管,使液体以一定的方向流动。

如图3所示。

3. 注射泵
这种泵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等构成,具有往复移动的丝杆、螺母,因此也称为丝杆泵。

螺母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药液。

工作时,单片机系统发出控制脉冲使步进电机旋转,而步进电机带动丝杆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注射输液,把注射器中的药液输入人体。

示意图如图4。

4. 弹性输液泵
这种输液泵靠的是机械力,它由气球状容器、输液管和输液调节器组成,如图5所示。

气球状容器即是泵体,其内层膜是合成弹性橡胶(不是乳胶)。

工作时,先用注射器往泵体里注进药液,然后使泵体密封,这样泵体里就有正压力,打开输液调节器,利用合成橡胶的弹性挤压作用,就可把药液连
续或间断地输入到人体。

这种泵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多用于长时间或间断地输液。

五、产品简介及发展趋势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输液泵,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固定点泵(Stationary)和非固定点泵(Ambulatory);
标准泵(Standard)和便携泵(Portable); 体外泵(External)和可植入泵(Implantable);
机械泵(Mechanical)、电子泵(Electronic)和重力泵(Gravity);
容积泵(Volumetric)和蠕动泵(Peristaltic) ,如图6所示。

固定泵控制精确,报警齐全,但体积较大;
便携泵体积小,病人可随身携带,用电池作为电源,只适用于小量输液;
可植入泵使用方便,输液时病人移动不会产生影响,但需要外科手术;
机械泵用正压力来输送药物和液体,没有电源(电池或交流电),体积小,可携带,主要用于输送小体积,长时间或间歇输液,通常用于化学医疗、止痛或抗生药类的输液;
电子式泵输液速度可达999mL/h,可实现智能控制。

国外对智能型输液泵的研制较早,如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就进行了输液泵的研制。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是国外产品,类型多样,性能较好,如日本JMS株式会社的OT-601型输液泵(控制精度为10%)和SP-500型注射泵,美国IMED公司Gemini
PC-2TX型输液泵可实现四路控制,还有德国贝朗
(B|BRAUN)公司的Multifuse型、Perfusor
Compact型(控制精度可达到2%)、Infusomat P型和Infusomat
fmS型,型号众多,以色列也有相应的产品。

国内对输液泵的研制起步较晚,大都在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市场上也有一些国产输液泵,如北京科力丰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ZNB 系列产品,深圳康福特公司也有输液泵产品。

不过总体说来,种类较少,性能也需改进。

输液泵将向更小型化、更便携化、控制更精确、更安全可靠发展。

如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泵现在可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大多数日常生活,甚至可带着泵洗澡或游泳,如MiniMed公司的507型产品。

输液泵还向更智能化方向发展。

如以后将在糖尿病患者皮下植入连续血糖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小型传感器,它每隔一段时间检测皮下体液并获得血糖数据。

当血糖过高时,系统将发出警报。

胰岛素泵根据血糖传感器测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后自动控制泵向患者体内注射胰岛素,真正实现智能输送。

六、结论
智能型医用输液泵能精确控制输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同时及时自动切除输液通路。

智能型输液泵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医护工作强度,提高安全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并提高护理水平。

输液泵可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心血管科、急诊科和手术室,尤其适用于ICU和CCU病房的输液治疗。

在医疗保健领域里,对精确控制药液的流速和流量,智能型输液泵将有广泛的发展前途,她将成为精确输液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