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辽宁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督.doc

合集下载

辽宁省卫生厅、沈阳铁路局、辽宁省交通厅等关于建立辽宁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

辽宁省卫生厅、沈阳铁路局、辽宁省交通厅等关于建立辽宁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

辽宁省卫生厅、沈阳铁路局、辽宁省交通厅等关于建立辽宁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卫生厅,辽宁省交通厅,沈阳铁路局•【公布日期】2006.02.13•【字号】辽卫函字[2006]72号•【施行日期】2006.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辽宁省卫生厅、沈阳铁路局、辽宁省交通厅、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东北民航管理局关于建立辽宁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辽卫函字〔2006〕72号)各市卫生局、沈阳铁路局各直属车站、交通局、检疫局、省内各民航机场: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境外传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蔓延,根据卫生部、铁道部、交通部、质检总局、民航总局《关于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卫疾控发[2005]481号)精神,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传染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加强有关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省卫生厅、沈阳铁路局、省交通厅、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共同决定建立辽宁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建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由省卫生厅、沈阳铁路局、省交通厅、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的主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部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组成。

该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防治工作、疫情调查处理以及相关措施制定和实施中的协调。

各部门要重视预防传染病境外传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工作,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联动协调机制。

各有关单位要制定和完善防控措施,共同协防,有效控制传染病境外输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

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是:(一)省卫生厅负责组织做好全省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信息分析汇总及疫情通报,组织开展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沈阳铁路局负责组织对进出车站和乘坐列车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发现的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移交指定的医疗机构处理,防止传染病通过列车传播。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为了解“十二五”终期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特别是了解《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57号)提出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指标完成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一)了解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二)了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三)评价全国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履职、制度落实等情况;(四)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下一阶段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程序(一)调查对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程序。

1.省级自查。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分层抽样调查样本分配见附表1),由省级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现场调查与评估。

各省份组织开展自查的总样本量、抽样地市数、县区数、乡镇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以及每家医疗机构的样本量均不得少于规定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地区数和机构数。

2.国家抽查。

在各省级自查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各省(区、市)的自查数据及材料进行审核,并抽取东、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开展现场抽查。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根据调查内容不同,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一)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主要采用定量调查方法,获取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指标。

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1.查阅原始诊疗登记。

(1)查阅2015年1-6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登记记录,抄录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填写附表2。

被查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时,则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查阅电子病历信息。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门诊日志数量占抽查病例数的70%,出入院登记占3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查阅全部门诊日志。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6年)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6年)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6年)为推进各地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要求,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掌握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在往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调查研究及针对发现问题进行的各项专题调查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一)了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对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进行评估;(二)评价全国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诊断与报告管理履职、制度落实等情况;(三)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下一阶段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程序(一)调查对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程序。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由省级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现场调查与评估。

各省份组织开展自查的总样本量、抽样地市数、县区数、乡镇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以及每家医疗机构的样本量均不得少于2015年调查抽样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充地区数和机构数。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根据调查内容不同,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一)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主要采用定量调查方法,获取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率指标。

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1.查阅原始诊疗登记。

(1)查阅2016年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登记记录,抄录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填写附件1。

被查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时,则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查阅电子病历信息。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门诊日志数量占抽查病例数的70%,出入院登记占3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查阅全部门诊日志。

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查阅同一个病种原则上不能超过抽查病例数的50%。

试论辽宁省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成效与对策

试论辽宁省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成效与对策

试论辽宁省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成效与对策兰德增1,肖金2,王照华1,胡亚军1,吴晓熙1(1辽宁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05;2大连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辽宁大连116021)[摘要]本文介绍了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的背景、辽宁省连续四年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成效与对策[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131(2019)06-0556-04Doi:10.3969/j.issn.1007-6131.2019.06.010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lassified supervis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medicaland health institutions of Liaoning ProvinceLan Dezen1,Xiao Jin2,Wang Zhaohua1,Hu Yajun1,Wu Xiaoxi1(1Liaoning Health Service Center,Liaoning Shenyang110005;2Dalian Healthand Family Planning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Bureau,Liaoning Dalian116021)[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lassified supervis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the progress of the work in Liaoning prov⁃ince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and the achievements achieved,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classified supervision.[key words]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lassified Supervision;Effectiveness and Countermeasures1背景近几年来,传染病防治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卫生健康监督工作也随之加强。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质量管理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质量管理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质量管理法定传染病报告是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单位在发现或诊断出某种传染病时, 按照国家规定的报告制度, 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行为。

法定传染病报告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对于及时发现、控制和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是指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规范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保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关键在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实施、监督和改进各项管理措施, 以达到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在法定传染病报告中, 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规范的报告流程和标准化的报告格式。

规范的报告流程和标准化的报告格式可以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避免漏报、误报等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对报告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对报告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其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对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对报告数据的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 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对报告数据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通过对报告数据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错误和不合理之处, 提高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和沟通。

加强与医疗机构、实验室、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协作和沟通, 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

保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关键在于质量管理。

只有通过制定规范的报告流程和标准化的报告格式, 加强对报告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对报告数据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和沟通等措施, 才能保证法定传染病报告的质量和及时性, 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辽宁省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2号]

辽宁省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2号]

辽宁省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32号)《辽宁省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业经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二日辽宁省人民政府第二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岳岐峰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九日辽宁省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控制性病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人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性病是指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以及卫生部认定的其他性病。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性病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性病防治工作,领导本地区性病防治综合治理。

第六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对性病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性病的预防、监测,医疗单位负责性病的治疗。

第二章性病防治第七条卫生、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应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性病的危害,传播方式和防治知识,提高公民道德水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第八条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应配合卫生部门对因卖淫、嫖娼而被收容教育、拘留、收审、劳教和劳改人员强制进行性病检查和治疗,其检查费、治疗费由本人或监护人负担。

对患有性病的,不得保外就医。

劳改、劳教人员释放或解除教养时性病未治愈的,原管束单位应令其到指定的性病防治机构继续治疗,当地公安机关应协助性病防治机构监督其治疗。

第九条歌舞厅、酒吧、茶社、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公共场所应加强治安管理,其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患有性病的人员不得上岗工作。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调查目的:本调查的目的是评估当前法定传染病报告的质量和管理现状,以提出改进和优化传染病报告系统的建议。

调查对象:本调查将针对相关的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以及其他与传染病报告相关的机构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1. 传染病报告的质量评估:- 调查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报告的内容是否具备必要的基本信息,如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描述、疾病类型等。

- 调查报告的时效性,包括报告的提交是否及时进行,以及是否按时更新和反馈相关的调查结果。

- 调查报告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程度,包括是否按照确定的报告格式和标准进行填写,以及是否存在统一的标准。

2. 传染病报告的管理现状评估:- 调查相关机构的传染病报告流程和管理措施,包括报告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分析等过程,以及是否存在相关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

- 调查相关机构对传染病报告的培训和指导情况,包括对报告人员的培训内容和频度,以及是否提供相关的指导文件和技术支持。

- 调查相关机构的数据共享和交流情况,包括是否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或数据库,以及是否存在跨部门或跨机构的数据交流机制。

调查方法:1. 文献调研:- 收集和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了解传染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规定。

- 阅读已有的研究报告、调查问卷和相关的学术文章,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2. 问卷调查:- 设计合适的问卷,包括开放性问题和闭合性问题,以获取相关机构和个人关于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意见和体会。

- 根据调查对象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如在线问卷、纸质问卷或面对面访谈等。

3. 实地调查:- 到相关机构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传染病报告的实际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

- 与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传染病报告的看法和体会。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数据,对传染病报告的质量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如频率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解读。

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检查情况工作总结1500字

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检查情况工作总结1500字

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检查情况工作总结1500字2021年是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爆发的一年,作为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部门,我负责督促和管理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质量检查。

下面是我对今年工作的总结:1. 加强对报告管理流程的培训和宣传:今年,我组织了多次对工作人员进行报告管理流程的培训和宣传活动。

通过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报告管理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及时地上报传染病疫情信息。

2. 完善报告管理制度:在今年的工作中,我着重对报告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

对现有制度进行了评估和分析,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制定了新的报告管理流程和工作标准,以确保报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 开展质量检查工作:我组织了多次对各级疾控中心的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质量检查。

主要包括对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记录和反馈。

通过这些质量检查,帮助各级疾控中心进一步提高了报告管理工作的质量。

4.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了提高报告管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我推动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引进了先进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定制化开发,满足了各级疾控中心的实际需求。

信息系统的引入,大大简化了报告管理流程,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加强对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加强了对各级疾控中心的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定期组织会议和培训,向各级疾控中心传达最新的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解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今年的报告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各级疾控中心的报告工作稳定运行,报告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质量检查工作的开展,也有效地推动了各级疾控中心的报告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

不过,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报告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漏报和误报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报告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督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年辽宁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为规范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全省传染病报告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年版)》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了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评价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履职、制度落实等情况;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网络直报工作重点,提高我省重点传染病和暴发疫情的早期识别能力,为提高传染病监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二、对象和程序
(一)对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各市自查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省卫生计生委在个市中抽查个市(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含昌图县)、朝阳),每个市随机抽取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个乡镇或街道(社区).在抽取的地市、县区、乡镇或街道中检查与之级别相对应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和医疗机构。

抽查的地市随机抽查市级综合医院所,抽查的县(市、区)随机抽查县(区)级综合医院所,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

(二)程序。

各市自查。

由各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辖区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检查.
.省级抽查督导。

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省级督导组对个市开展现场督导检查。

三、内容和方法
根据调查内容不同,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督导。

(一)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调查。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机构。

了解年度用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工作的经费保障及组织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检查等情况。

填写附表。

地方各级疾控中心。

了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建立情况;了解日常监测情况,包括传染病报告卡核实、查重及审核的频次等;了解传染病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情况;了解开展辖区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评价和技术指导情况;了解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技术培训情况;了解从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和设备使用情况;核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填写附表。

.医疗机构。

()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含电子病历)的使用情况.查阅与诊疗传染病相关的感染科、急诊科、内科、儿科、皮肤科、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发热门诊等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薄(或电子病历)项目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传染病登记及反馈情况(含电子病历)。

查阅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项目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异常结果的反馈机制。

()调查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工作,包括制定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和相关制度、登记、质量自查、评估及相关技术培训等。

()了解传染病报告管理专职人员和专用设备配备情况。

()核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

()了解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和应用。

填写附表。

(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采用定量调查方法,获取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指标。

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查阅原始诊疗登记。

()查阅年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登记记录,抄录初
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填写附表。

被查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时,则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查阅电子病历信息。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抄录门诊日志数量占抽查病例数的,出入院登记占,其中市级医疗机构抄录例,县区级医疗机构抄录例;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查阅全部门诊日志。

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查阅同一个病种原则上不能超过抽查病例数的。

同时应当注意抽查不同传播途径的法定传染病。

()查阅年月检验和影像部门的病原培养和分离、显微镜检测、病原核酸检测、病原特异性免疫学检测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登记,抄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信息(此项内容为一般性了解,不纳入评估指标),填写附表。

市级医疗机构抄录检验和影像部门阳性结果例,县级医疗机构抄录例.。

复印传染病报告卡。

复印根据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抽查到的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所有报告卡。

.原始诊疗记录登记情况.现场随机查阅年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本,检查登记本项目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完整准确。

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计算公式为: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进行网络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例数实查登记病例数×。

()报告及时率。

计算公式为: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病例数网络报告病例数×.
()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

计算公式为:纸质(电子)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完整的纸质(电子)报告卡数实查纸质(电子)报告卡数×。

同时对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填写有效身份证件的纸质报告卡数实查纸质(电子)报告卡数×。

()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医疗机构已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且具备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卡时,可不对报告卡填写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填写准确的纸质报告卡数填写完整的纸质报告卡数×
()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计算公式: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与系统中报告卡一致的报卡数纸质报告卡中进行网络报告卡数×
四、时间安排
(一)年月,各市开展自查工作,并于月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
(二)年月中旬月中旬,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省级督导检查组完成抽查地区的督导工作;
(三)年月日前,完成全省督导报告。

附表:。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查表。

各级疾控中心调查表
. 医疗机构调查表。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门
诊、住院登记、医生处方)。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检验和影像部门登记)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查表
单位名称:省地市县区卫生计生委局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
被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组成员签字:
各级疾控中心调查表
单位名称:省地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
被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
附表
医疗机构调查表单位名称:省地市县区
机构分级为 :①三级②二级③一级;
单位级别为 :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④乡镇级;
被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
附表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门诊、住院登记、医生处方)
注:、请在相应位置填写编号,()病例来源:①门诊②住院③医生处方;()科室类型包括①内科②儿科③感染科④急诊⑤腹泻病⑥肝炎门诊⑦其他,请具体注明;():发病日期缺失时填写病人就诊日期;()网络直报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唯一编号;()备注:可填写未进行网络报告原因等。

、门诊日志完全缺失查阅相关科室医生的诊断处方量等同门诊日志登记要求的病例数量。

只有感染科日志时,查阅感染科传染病病例数和医生处方数各占一半。

医生处方填写、、、、、、、、、、项。

被查单位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成员
附表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检验和影像部门登记)
注:请在相应位置填写编号,()检验部门:①检验部门②影像部门;() 检验检查类别:①病原培养和分离②显微镜检测③病原核酸检测④病原特异性免疫学检测⑤影像学检查⑥其它,请具体注明;()检验检测结果:①志贺菌②肺结核③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④布鲁氏菌革兰阴性双球菌⑤大肠杆菌⑥沙门菌⑦轮状病毒⑧诺如病毒⑨⑩丙肝阳性()梅毒螺旋体()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其它,请具体注明;()是否对检验检测阳性结果反馈:①有②无;()是否网络报告:①是②否;()网络直报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唯一编号。

被查单位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