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系统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变
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可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 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 环境要素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例如: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
由大气组成大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论目录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部分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在宇宙中最适 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唯有地球。 迄今为止,在宇宙中,地球是个独立体,不能与别 的星球交流与合作。 目前适于人类生存的只有一 个地球,人类应该庆幸和珍惜 宇宙对我们的厚爱,倍加爱护 地球环境。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去了解地球家园的环境和出现 的问题,这样才能懂得如何去 珍惜地球,保护环境。
广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 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狭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
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
失调。
(1)第一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 发生异常变化,分两类: 一是如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 旱灾害等自然灾害; 二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如某些地方水土中缺少(或过多)某些人体所需的化学 元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地方病)。
(二)环境学的内容
(三)环境学的分科
(四)环境学的主要任务
一、 环境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环境科学是经过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便从零星

环境科学导论

环境科学导论

第一章1、环境:环境是指以某一事物为中心而存在于周围的事物。

在环境科学中,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中,对环境一词所作的明确具体界定,是从环境科学含义出发所规定的法律适用对象或适用范围,目的是保证法律的准确实施,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包括环境的全部含义。

2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按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居室环境、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等。

3、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以至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的问题。

4、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人类活动引起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他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5、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物质排放进行环境中,对环境的结构与功能造成破坏或影响;环境干扰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量排放进入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结构的破坏和环境功能的受损。

6、酸沉降: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H2SO4、HNO3 及其前体物SOx, NOx等)通过降水(包括雨、雷、霜、雹、雾、露等形式)或在气流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造成污染的现象。

7、ODS:破坏臭氧层物质,包括氯氟烃(CFCS)、哈龙(Halon)、四氯化碳(CCl4)等,进入平流层后会打破紫外线作用下的O2和O3之间相互转化的平衡,使臭氧浓度下降,从而使地球表面受到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8、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其借以存在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McNeely 等1990) 。

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环境干扰范畴的环境问题是:噪声污染2、下列公害事件由镉引起的是:爱知米糠油事件3、酸雨一般泛指pH值小于(5.6 )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4、全球三大酸雨区不包括。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法概述
括供养生物量的能力、承纳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 周期的外部冲击干扰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
因此,为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使其供养的生物不超 过生物生产能力,确保排入生态系统的污染物量不超 过自净能力。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3
演示课件
(五)地时制宜律
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有各自特有的自然组 合和社会经济组合,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开发 利用自然环境时,必须考虑其特点,因地制宜。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2
演示课件
(三)能流物复律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中,能量有一部分会逸散流失到环境中去;物质 一旦进入环境,便会在环境中循环往复。
这就是环境保护法规定鼓励综合开发、综合利用、 废物回收、发展生态农业和严格控制危险废物的原因。
(四)负载有额律 任何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包
2、恶性影响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6
演示课件
第二节 生态学基本知识
一、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种群: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 的总和。 群落: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类的 生物种群的总和。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组 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ⅰ 突发性重大污染频频发生
ⅱ 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法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过程中, 凡有地方标准的地区执行地方标准,就体现 了这一精神。
专业文献 行业资料 自然科学 PPT
14
演示课件
第三节 环境问题
一、基本概念:

原生环境问题 (自然界自身原因造成)

环境破坏

(过量向环境索取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法中的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

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人类生活
环境质量直接影响造成危害。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资源过度开发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导 致生态环境破坏,如森林 砍伐、过度捕捞等。
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 大量废弃物,对环境造成 严重污染,如废水、废气、 固体废弃物等。
生态恢复与重建
01
02
03
04
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 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 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促 进生态产业的发展。
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生物多 样性和自然景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过度开发
总结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过度开发导致森 林覆盖率降低、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环 境质量。
环境污染
总结词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能源资源短缺
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它们的储量和开采量都是有限的。能源资源短缺不仅会 影响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还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的供给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短缺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发 展,还会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影响。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02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人类发展初期的环境问题是因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 居住区周围的许多物种,破坏人们的食物来源,使其生存受 到威胁。因而这一时期,人类总是在迁徒。
(二) 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
第一次浪潮,即原始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时期。这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使用农具,建立灌 溉系统,过定居的生活等,人们不再频繁迁徒了,解决了 生存的危机,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刀耕火种”,“反 复弃耕”导致土壤破坏,出现水土流失,使沃土变成了不 毛之地。这就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人类第二个环境问题。
拯救地球
环 境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发 展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 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的诞生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 科学。 它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 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环境学概论
主讲教师:李剑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8
农 业 现 代 化
科技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 的提高
工业技术
自 然 资 源
人口过剩、粮食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
人类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破 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垃圾围城
矿山开采,破坏森林
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则更明确地指出,“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的组成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环境科学复习资料第⼀章1、什么是环境⼀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类⽣活和发展的各种⾃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是⼈类开发利⽤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问题是⽬前世界⼈类⾯临的⼏个主要问题之⼀。

环境问题按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原⽣环境问题是由于⾃然⼒引起的,没有⼈为因素或⼈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也称为第⼀类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地震、⽕⼭活动、滑坡、泥⽯流、台风、洪⽔、⼲旱、⾃然地球化学异常等⾃然灾害问题。

次⽣环境问题。

是由于⼈类的⽣产和⽣活所引起的⽣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机⼈类⾃⾝的⽣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也叫做第⼆类环境问题。

次⽣环境问题,主要是⼈类不合理利⽤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次⽣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容量:是指在⼈类⽣存和⾃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容纳污染物的最⼤负荷量。

4、环境科学的产⽣环境科学是在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并⽇益严重的过程中产⽣和发展起来的⼀门综合科学。

5、环境科学的内容环境科学是研究⼈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的。

1、探索环境演化的规律2、研究环境变化对⼈类⽣存的影响3、研究⼈类⽣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统⼀4、研究⼈类⽣存发展在不同范围内对环境的整体性影响5、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法6、研究环境科学的认识论和⽅法论6、环境科学的特点1、整体性指的是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构成了⼀个完整的系统,故⼜称系统性,也就是说,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特定的⽅式联系在⼀起,形成了特定的结构。

通过稳定的物质、能量流动⽹络以及彼此关联的变化规律,该结构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整体性是环境的最基本特性,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整体的功能却不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是由各部分之间通过⼀定的联系⽅式所形成的结构以及所呈现出的状态决定的.2、环境的区域性指的是环境(整体)特性的区域差异,具体说来就是:不同(⾯积⼤⼩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区域的环境有不同的整体特性。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 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 响问题。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 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 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 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
复习课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 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 的含义也不同。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 心 事 物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其他生物 人
非生命物质
中心事物不同 周围事物不同
其他非生命物质 生物
环境的范围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当代社会 人类创造了空前灿烂的物质文明 谋求人地协调 ,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四、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地理环境决定论 理论产生的前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
造自然的能力相对低下,对地理环境依赖性大。 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
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 ,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行动结果: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理论评价: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对人地关系 的一种极端认识。
格陵兰东南海岸的冰川景观,显示冰川正在断裂和消融
国内真实的污染照片
江苏泰兴化工园区的化工废料堆放长江堤上
河南安阳市范家庄离炼钢炉只有一墙之隔,村里每 天都下铁雨,村民在这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活
浙江萧山化工园区的工业污水排放河道后再经过河闸排放钱塘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