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评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美化工程建设的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评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美化工程建设的
河 。 太 原 市 是我 国 历 史文 化 名 城 , 有着 2 5 0 0多 年 的 发 展 历 史 , 同时 也 是
在生态城 市建设过程 中, 和 谐是最为核 心的 内容 , 其 一般包括 了人 与 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 自然系统 的和谐等。其 中, 人与 自然和谐、 自然系统和谐是基础 , 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的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的 气息浓郁 、 充满人情 味、 互助协作的生态环境 , 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
多数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主营业 务是工程审计 。 如 果在高职 院校工程造价 专业课程体系 中设置工程审计专题实训课程 , 要 求学生针对 工程审计案
例, 真 题真做 , 从算 量核量、 单 价 审核 、 合 同审 查 , 多方面进行技 能训练 ,
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环节 可以设置招标控制价编 制专题实训、 投标报价编制专题实训 、 工程 结算专题 实训、 工程审计专题
1 . 2 生态城市特 点
1 . 2 . 1 和 谐 性
治、 经济 、 社会 、 文 化 和 环 境 等 子 系 统 组 成 。 同时 , 生态城市建设在构造 、
形态和 功能上保持着分散与集 中的均衡 , 在 时空上任何一个组分所 出现
当前工程造价专业实训 的课程缺乏实质性 内容演练 , 在 工程实践中
实训 。
参考文献 【 1 ] 许文翠. 以能力提升为 目标 的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 探究[ J 1 . 职 教通讯 ,
2 01 1 ( O 4 ) .
3 . 6 加 强 工 程 询 价 相 关信 息 搜 集 能 力 训 练
当前 高职 院校工程造价专 业学生在工程 定额使用 教学方面往 往考
不错的环境效益 。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13•【字号】并政发[2008]34号•【施行日期】2008.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并政发〔2008〕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三日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直接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存质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决定,有效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修复与保护、疏浚与治污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原则,突出重点,依法治理,有效遏制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之得到修复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在汾河进入娄烦县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对流域内地表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合理调度,达到以下目标:(一)疏浚目标:确保汾河干流188公里河道常年至少保持最低生态流量及部分农业灌溉用水,恢复汾河自然流水;河道复流入渗,逐年补给兰村、晋祠泉域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位止降复升;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力争通过城区主干道径流量达到 5立方米 /秒。

最终通过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

(二)治污目标:汾河干流兰村以上河段常年争取达到地表水Ⅲ类,兰村以下河段力争常年保持地表水Ⅴ类;对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种树、种草,有效管护,加强流域内植被绿化和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关于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蓄水美化工程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关于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蓄水美化工程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通 事故 时 有 发生 。 现 状 情况 调 查 看 , 从 已建 成 汾河公 园范 围 内 , 有 的五 座桥 梁 与 两 路 已形 成立 交 , 现 游人 横穿 两 路 已基 本 没 什 么 问题 ,主 要 问题 存 在 与 两路 相 交 的 :丁 ” “ 字路 口。 由于 滨 河东 、 路 为太 原 市南 西 北 向城 市 主干 道 路 , 计 车 速 为 6 k h 双 向 四车 设 0 m/ , 道 , 车 流量 大 , 度快 , 人横 穿两 路 极 困难 和危 行 速 行
维普资讯
第2 ( 期 总第 14期 ) 4
20 0 2年 5月
山 西 水 利科 技
S HANXI HYDROTECHNI CS
N . ( oa N . 4 ) o 2 T t O 14 l
Ma . 0 y 2 02
10 — 19 2 0 )2—1 — 0 6—8 3 (0 2 0 — 8—3
区环 境 质量 , 而且 为 城 市树 立 一 品牌 。使 太原 的城 市
形象 得 以提 升 , 力 地 推 动 了省 城旅 游 业 的发 展 。据 有 统 计 ,在节 假 日 ,每 天 有 几 万 人 来 汾 河 公 园 观 光 度
为此 , 针对 游 人组 成 特 点 , 减少 和 避免 交 通事 为 故 的发 生 ,保证 游 人 安 全 ,完 善 交 通 设施 已势 在 必
关 于 汾 河 太 原 城 区段 治 理 蓄 水 美 化 工 程 及 有 关 问题 的探 讨
高凤 昌
( 原 市 市 政 工 程设 计 研 究 院 ) 太
摘 要 :本 文 重 点 论 述 了汾 河 太 原 城 区段 治理 蓄 水 美化 工程 对 环 境 治 理 所 产 生 的 重 要 意 义 。 及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汾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并政发[2004]36号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汾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并政发[2004]36号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汾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汾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并政发[2004]36号2004年12月1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汾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汾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意见为彻底取缔汾河非法采砂,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绿化美化周边生态环境,拓展延伸汾河景区,市政府决定今冬明春实施汾河综合整治工程。

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一、实施汾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汾河流经我市188公里,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淤积和非法无序采砂,致使一些河段堤防受损,行洪不畅,直接危及汾河沿岸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导致沿河周边环境恶化。

实施汾河综合整治,彻底取缔非法无序采砂行为,疏浚主河道,修复二级堤防,加固险工险段,完善抢险道路,建设绿化带,是确保行洪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汾河两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汾河综合整治工程重点与目标汾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重点区域为:尖草坪区老龙头段至清徐县韩武村段,娄烦县、古交市非法采砂严重地段,古交城区汾河美化绿化地段,全长69.9公里。

分四个地段。

第一地段:老龙头——森林公园西门,全长12.6公里;第二地段:学府街以南1公里处——小店桥,全长8公里;第三地段:小店桥——清徐韩武村,全长37.3公里;第四地段:娄烦境内非法采砂严重的4公里、古交地段非法采砂严重的3公里及古交城区汾河段5公里河道整治、美化绿化地带。

第一、二地段工程重点为:修复20米宽以上河道二级堤防工程;河道内起高填坑河道平整和主河槽规整工程;危及大堤险工险段加固工程,抢险道路修复完善工程及严禁大型车辆入堤防护工程;大堤内外各20米宽绿化带建设工程和河道内主河槽两侧美化覆盖工程。

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规划设计

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规划设计

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规划设计姜淑萍【摘要】汾河太原城区段一、二期治理美化工程经过17年的建设实施,不仅为市民增加了休闲娱乐场所,而且进一步改善了气候质量,提升了城市品位.借鉴成功经验,简述了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设计构想.【期刊名称】《山西水土保持科技》【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规划设计;汾河【作者】姜淑萍【作者单位】太原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自北向南横穿太原市区。

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始建于1998年10月,经过17年的一、二期治理美化工程建设,已形成了北起柴村桥南至祥云桥共20.5 km的市中心绿化长廊,包括柴村桥至胜利桥约6.9 km长的人工湿地,胜利桥至祥云桥约13.6 km的蓄水工程。

三期治理美化工程实施后,太原市区汾河景区将形成纵贯南北约32.5 km的绿色景观长廊。

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汾河三期治理美化景观工程建设,符合太原市总体规划“以生态资源环境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工程位于南部新城的中心位置,并与晋阳湖片区、晋阳古城遗址、山西科技创新城的规划工程相邻。

在太原市南部新城的发展战略上,汾河三期治理美化景观带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其建设必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响应十八大要求,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八大上,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将其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汾河三期治理美化景观工程,正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文明建设壮举,通过工程建设,在推进太原市转型发展的同时,可给城市留下更多的绿色空间,给子孙后代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1.2 太原市南部新城规划的景观轴太原市南部新城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构建城市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园区化、信息化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

太原全力打造“城市绿肺”——汾河四期湿地公园建设启动

太原全力打造“城市绿肺”——汾河四期湿地公园建设启动

A TTENTION 区域治理太原全力打造“城市绿肺”近日,继汾河公园三期南延工程完成建设之后,太原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将启动汾河四期建设。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山西省重要的生产生活灌溉水源。

汾河流域治理关乎山西人民福祉,更深刻影响着黄河中下游生态治理成败。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

”一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道不尽汾河两岸秀美风光。

汾河是山西省的母亲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太原市区有九个主要支流。

由于长期过度使用地下水和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汾河流域的地下水位自1970年代以来急剧下降,曾经几乎要断流,杂草和垃圾散布在汾河两岸。

近年来,山西坚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举全省之力推进了汾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鱼绝鸟去的汾河又重现碧波荡漾的大河风光。

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在1998年启动,2000年一期6公里建设完成对外开放。

2001年国家建设部授予该项目“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2002年联合国人居署授予“2002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而后又相继完成二期一组汾河湿地公园,二期二、三组南延段建设,形成20公里长的城市绿地,成为太原市民户外休闲的不二选择的同时,也使得汾河太原段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而乘着“二青会”的东○本刊记者 樊俊风,汾河公园三期南延工程也顺利完工,使得公园向南再推进12公里,三期工程段实现游船通航,新建的水上运动中心成为“二青会”水上项目比赛用地,并为太原市民提供了一处高标准的水上运动休闲场所。

近日,中共太原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汾河四期工程建设。

四期工程位于市区北部,柴村桥至中北大学段。

根据太原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优化展示宣传片——“遇见太原美好明天”相关解读,四期工程将以生态修复为理念,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打造“城市绿肺”。

湿地公园是以水为主体的公园,是基于湿地的良好生态环境和各种湿地景观资源,以湿地科学教育,湿地功能的利用,湿地文化的推广为主题,并提供可用于旅游休闲设施的生态主题公园。

太原汾河公园导游词

太原汾河公园导游词

太原汾河公园导游词导读: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

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

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

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

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

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

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

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生态设计调查分析

太原汾河公园生态设计调查分析

太原汾河公园生态设计调查分析任鹏成;冯蕾;雒峰;武小钢;杨秀云【摘要】城市滨水区由于其独特的生态敏感性与复杂性,对滨水区的生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从营造改善滨河生态环境的目的出发,通过对太原汾河公园植物种类、群落结构、水陆界面、能源结构以及生态教育展示等内容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并利用景观分析软件对汾河公园现状进行分析,以探讨生态设计在汾河公园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汾河公园共有陆生植物136种分属于50科74属,其中,本地植物物种的比例均在50%左右,数量比例在42.91%~ 74.84%;二期中,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自然蜿蜒的河道避免了岸线直线化,自然生态驳岸比例大;样地中普遍斑块和景观的空间形状复杂,绿地斑块数量多,相比水体斑块更离散,受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新型能源的使用仅限于太阳能路灯,废弃物的再利用较少,公园内缺乏植物指示牌及宣传教育内容.%The urban waterfro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the waterfront because of its uniqu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d complexity.From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reate a riverside view,the contents of the Fenhe park in Taiyuan plant species,community structure,land and water interface,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education were surveyed and studied.The status of the Fenhe park was analyzed by using landscape and analysis software,and discussed the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design in Fenhe par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nhe Park had total 136 kinds of terrestrial plants belonging to 50 families,74 genera,species wherein the proportion of native plants were about 50%,the number ratio between the amount of 42.91% and 74.84%.The Fenhe park in project Ⅱ,the naturalshape of the river was restored,the natural meandering river to avoid the shoreline of a straight line,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revetment.The plots of the plots and landscapes in the plots were complex,and the number of green patches wa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water plaques,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The use of new energy was limited to solar street light,recycling of waste was less.There was a lack of plant signage and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in the park.【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5【总页数】5页(P809-813)【关键词】汾河公园;景观设计;现状分析;太原【作者】任鹏成;冯蕾;雒峰;武小钢;杨秀云【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5城市滨水区即城市中的一个特定空间,是城市中陆地与水体相连的区域的总称[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汾河公园治理美化规划——简介- 规划设计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近年来,由于城市容量的增大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以及对排污配套设施建设重视不够,缺乏对汾河的治理改造,使昔日“清波粼粼”的母亲河,河水枯竭,杂草丛生,污水横溢,不仅严理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对外形象,也使人居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

为了使太原这一地处黄土高原,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干旱少水城市,在加速经济繁荣,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上迈出新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治理美化汾河,在6千米长的汾河城区段两岸兴建滨河带状公园。

汾河绿化美化规划设计的范围为:北起胜利桥,南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千米的汾河太原城区段,东西分别以滨河东、西路为界。

规划总用地面积320公顷,其中城市道路14.5公顷,规划净用地305.5公顷。

东西河岸上用地18公顷,河槽内用地287.5公顷;水面179.8公顷,陆地125.7公顷。

一、规划创意着眼于大幅度改善太原市的呼吸系统,提高水体和环境生态质量,提价订水利、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商业多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空间,为城市开辟一条绿色风景线为目标,以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为主题,遵循如下四个基本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都市空间”的城市理念;——“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多元地域”的文化理念。

二、设计原则1、充分保证满足城市防洪要求。

2、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强化生态改造,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渊源,景观具有鲜明个性和
风格。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留有余地,滚动发展。

5、以人为本,关注市民可达性、亲和性,特别关心老、幼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

6、结合产业经营,兼顾未来管理、运营。

7、结合两岸现有景观,统一筹划,相互借景,形成整体城市景观。

三、规划布局汾河城区段贯穿城市南北,规划设计结合周围自然人文环境、城市区位、功能、景观特征,使整个公园由4座桥和4座橡胶坝形成“一核三段、六个景区”有机相连的空间序列结构。

一核为“星座广场”核心景区。

在城市中轴线迎泽大街与汾河生态绿化轴的交汇处迎泽大桥周围形成水、陆、地上、地下复合型的星座广场,创造一个新的标志性、象征性和时代感极强的城市形象支点。

三段为北部生态绿林区、中部公共活动区、南部生态绿林区。

形成静、动、静的空间结构模式并与未来两侧汾河绿化美化延伸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六个景区位于三段东西两岸,分别为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五环生辉、晋汾古韵、梨园余音。

它们各具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广场、雕塑、小品、水景、亲水平台、浮桥、专业植物园、儿童、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场、游泳池、游船、码头等为人们提供集散、休闲、观水、观景的场所,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客厅。

四、创新与特色1、正确处理城市水利与滨水城市的关系。

分槽方案,排污暗涵,中水回灌、亲水平台、游船码头、浮桥园路等突出了人对水的亲水特性。

2、保持生态与绿色田园式的品质。

乡土树种、草、灌、林相结合,疏密相间,十个植物园形成的春、夏、秋、冬景致,河道内保留的原有河洲、鸟岛,体现了生态性、自然性,
达到了水天一色、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

3、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载体,追溯汾河文化,通过再现“柳溪园”、“雁丘”、“台骀治汾”、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等昔日的汾河自然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展现长天、落日、河滩、宿雁的生动景象。

4、延续城市肌理,为市民提供休闲客厅。

通过六个主题广场,10个亲水平台,老年人、儿童活动场所等,拓展城市空间,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相融共生的城市空间。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总用地:320公顷,其中城市道路用地14.5公顷规划净用地:305.5公顷,其中水体面积179.8公顷陆地面积:125.7公顷,其中绿地103.8公顷园路及铺装用地15.4公顷建筑与构筑物占地3.1公顷运动场地2.3公顷人工水面1.1公顷公园总人流:4万(游览旺季星期日高峰时)星座广场人流:2.5万/半时(高峰时疏散人流)总建筑面积:135366平方米其中公厕、服务管理用房3200平方米旅游服务用房2187平方米星座广场12万平方米小木屋180平方米温室3709平方米市政用房6090平方米停车场占地:48242平方米其中机动车停车场27000平方米(可停放1000辆)非机动车停车场21242平方米(可停放10621辆)六、实施效果太原汾河公园,即汾河太原城区段蓄水美化工程,按照规划设计2000年9月海里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总投资5.6亿元。

汾河公园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公园
共种植乔木13782株、灌木6374株,色块3.8万平方米,草坪82万平方米,形成130万平方米的绿地和178万平方米的水面,使市区人均增加公共绿地1.5平方米。

在人口密集的市区中心,形成如此规模的绿色走廊,对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

据观测,该区域夏季最高气温比其它区域降低3-4摄氏度,相对湿度提高10-20%,每日可生产新鲜氧气1678.5吨,吸收降解废气3480吨。

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6个景区、4个广场、10个园子,建设了14个各具特点的景观景点。

沿汾河西岸,“晋兴古韵”、“梨园余音”、“五环生辉”广场,分别反映了悠久的三晋历史文脉、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和活力四溢的体育健身场景。

沿汾河东岸“汾河晚渡”、“雁丘”、“沙滩碧水”、“超越时空”、“生命之源”、“日台”、“七亭”、“渡口”、“画舫”、“乐坛”等景点,依水造景、依绿设景,畅游其间,您可领略到现代文明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等,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80多种风格各异的7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澜的立体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