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复习资料
水文学复习资料

1.第一章2.水文学:研究地球上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水文现象的特点:①水循环永无止尽:任何一种水文现象的发生,都是全球水文现象整体中的一部分和永无止境的水循环过程中的短暂表现。
②水文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
周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地球公转及自转,地球和月球的相对运动,以及太阳黑子的周期性运动所导致的昼夜,四季交替的影响所致。
各因子本身在时间上也不断变化,因而又具有随机性。
③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不同的流域、如果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似,由于纬度地带性的影响,水文现象也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由于各流域的地质、地形等非地带性下垫面条件的差异,水文现象就会有巨大的差异。
4.水温在3.98°C时,结合紧密的二水分子最多,故此时水的密度最大。
5.海水的温度分布:①水平分布。
(三大洋表面平均水温均为17.4°C,太平洋(19.1)>印度洋(17.0)>大西洋(16.9)。
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在南北纬0°-30°之间以印度洋水温最高,在南北纬50°-60°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水平梯度较大,夏季大洋表面水温普遍高于冬季,水温水平梯度冬季大于夏季。
②水温的垂直分布,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趋势。
6.正温层:当湖水温度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时,即水温梯度呈负值时,将出现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但不低于4摄氏度,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称为正温层。
7.逆温层:当湖水温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时,即水温垂直梯度呈正值时,将出现上层水温低,下层水温高,但不高于4摄氏度。
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称为逆温层。
8.温跃层:在湖面以下一定深度常形成温跃层,即上下水温有急剧变化的一段。
9.同温层:当湖温上下层一致,上下层水温完全相同(同温层,4℃)。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2.可能最大降水: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
3.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引潮力:引潮力指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以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种力组成的合力,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力。
5.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涨退现象称为潮汐。
(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
)6.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7.径流: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8.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的或垂直的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
9.正常年径流量:天然河流的水量经常在变化,各年的径流量也有大有小,实测各年径流量的平均值,称为多年平均径流量,如果统计的实测资料年数增加到无限大时,多年平均流量将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此称为正常年径流量。
10. 流域滞时:定义为净雨过程的重心到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的重心之时间距。
11.黑潮:北赤道洋流遇到大陆后,一部分向北在太平洋西部海域,西部海域形成势力强大的高温、高盐的透明度大的高速的洋流。
(起源于吕宋岛)二.简答题1.水循环机理⑴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⑵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⑶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⑷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⑸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诸如溶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气体以及泥沙等固体杂质等。
水文学复习要点

水文学复习要点水文学复习要点绪论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互相关系的学科。
2、所谓水温现象,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其循环过程中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在自然和人类因素影响下,各种水文现象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一)、成因上的自然性和人为性;(二)、时程上的周期性和随机性;(三)、地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四)、运动的同在性和独立性。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3、水循环又称水文循环、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分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落、水分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五个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4、水的循环运动,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水循环具有促进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和能量迁移转化的功能。
其次,水循环具有影响地壳运动和塑造地貌形态的功能。
再次,水循环对天气现象和气候特征具有重大的影响。
最后,水循环具有形成区域水文现象和水资源的功能。
总之,水循环具有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功能和社会影响作用,所以水循环是水文学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水循环理论是水文学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
5、按照水循环发生的地域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类型。
大循环又称外循环、全球水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大循环的基本特点是海、陆之间有着水分的交换,水循环的四个环节齐全,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圈。
在大循环中,水分既有垂直的纵向交换,又有水平的横向交换。
小循环的基本特点是:海陆之间无水分交换,水分交换仅发生于海洋内部或陆地内部;水循环的五个环节不一定齐全,水分的垂向运动和水平运动可同时存在,也可缺少水平运动。
6、宇宙间的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水量平衡是指任意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的差额,必然等于蓄水量的变化量。
水文学复习资料

水文学原理名词解释1、水文大循环和小循环:水文循环: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进行的周而复始的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变换的运动过程。
水的三态转化特性是水文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外因或动力。
1)水文大循环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子交换过程。
由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被汽流带到大陆上空,遇冷凝结而形成降水。
降水至地面后,一部分蒸发直接返回空中,其余部分都经地面和地下注入海洋。
2)水文小循环是指陆地上的水分经蒸发、凝结作用又降落到陆地上,或海洋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凝结后,又以降水形式降落在海洋中。
前者可称为内陆小循环,后者称海洋小循环。
2、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水量是平衡的。
3、流域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流域日均总蒸发量。
4、田间持水量: 土壤中所能保持的分子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5、凋萎系数: 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而开始凋萎枯死时的土壤含水量6、水系:在河流运动过程中,逐渐由小溪、小河集成大河,这样便构成脉胳相通的河流系统.7、流域形状系数:是流域分水线的实际长度与流域同面积园的周长之比,R=A/L2R:形状系数, A:流域面积(km2);L:流域长度(km)R值小,流域呈长形,流域水流变化缓和;反之,则水流变化剧烈。
8、径流模数: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M=Q/F ,m3/s·km29、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
水分子H2O,化学成分复杂,水中有80多种化学元素。
水中有8大离子:K+、Na+、Ca+、Mg+、Cl-、SO42-、HCO3-、CO32-10、最小值定律:植物生长取决于外界给它的所需养分中数量最少的一种。
1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断面的泥沙含量。
Q s=QP ,Q s-悬沙输沙率(kg/s);Q-流量(m3/s);P-断面平均含沙量(kg/m3)12、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如果把全流域按蓄水容量大小划分成许多小块,然后把蓄水容量由小到大进行排列,并和其相应的面积(%)绘在一张图上,纵坐标是蓄水容量Wm’,横坐标是小于或等于蓄水容量Wm的各小块面积之和F0占全流域面积F的百分数(F0/F)、点绘的Wm’~F0/F关系曲线,称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水文学复习资料

水循环的动力条件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的表现形式:降水,蒸发,渗流,径流。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性:周期性,随机性,相似性,特殊性。
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为什么说谁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必须在循环周期内才是)为什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因为更替周期短,循环快。
(水资源循环再生性原理) 什么是丰水年?(P<25%)枯水年?(P>75%)水文年?一般是按照洪、枯水期在一年内的周期变化特点来划分的,它的开始时间是枯水期结束(汛期开始)之日。
(枯水期-丰水期)不把土壤空隙体积充满水的叫包气带,充满水的叫饱和带。
狭义水资源: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水资源的特性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4.利与害的两重性。
河流分5段: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流域形状系数X :流域平均宽度与长度之比。
X=B/L超渗雨:当降雨强度大于入渗强度时,按下渗能力入渗,超出下渗的雨水称为超渗雨; 径流: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包括:产流和汇流过程;径流的表示方法:W:径流总量 Q :流量 R :径流深 M :径流模数 a:径流系数径流模数(M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之比称为径流模数,单位:L/(s.km2) 径流系数:某一时段的径流深 与相应时段内流域平均降雨深度 之比,记为 (<1). 汇流:坡地汇流。
(1.坡面漫流 ,2.壤中流 ,3.地下径流(基流))和河网汇流。
净雨量=产流量水源成分: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另一个:超渗坡面流,饱和坡面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蓄满,超渗产流的区别及计算方法。
全球海洋为研究对象: 对年平均状态: 可得: 即:在多年平均状态下,整个海洋的降水量加上入海径流量与海面水蒸发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水文学复习资料

水文学复习资料水文学一、名词解释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水循环: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海水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叫海水盐度。
它是海水物理、化学性的重要标志。
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水资源:指全球水量中可谓人类生存、发展所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水体更替周期: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的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
区域总蒸发:是指研究区域内所有蒸发面上各种蒸发、散发之综合。
水汽扩散:指由于物质、水汽输送:指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
降水历时: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降水量: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降水面积:即降水所笼罩的面积,以平方公里计。
下渗率:下渗又称入渗,是指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和地下的运动过程。
下渗能力:下渗作用不断进行,下渗率不断递减。
当下渗到一定深度后,下渗率趋于常值,此时称为稳定下渗率。
产流机制:水在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供水与下渗矛盾在一定介质条件下的发展机理和过程,称为产流机制。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每秒。
径流深:以毫米为单位。
(某小于1)径流模数: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
流速: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正常年径流量:正常年径流量是年径流量总体的平均值,也是多年平均流量的代表值。
水文比拟法:水文比拟法是将参证流域的水文特征值移臵于研究流域上来的一种方法。
洪水:基流:基流多指流量中径流成份较为稳定的那部分,即为河川的基本流量。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主要是用来表示水位与流量之间的关系。
河道比降: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
水文学复习资料

1、陆地表面水的组成:详见P89的表3-1.2、河流分段: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
其水文特点是:上游:比降大,多瀑布急滩,流速大,流量小,冲刷占优势,河槽多为基岩或砾石。
中游:比降与流速减小,流量加大,冲刷、淤积都不严重,河槽多为粗砂。
下游:比降与流速更小,流量更大,淤积占优势,多浅滩或沙洲,河槽多细沙或淤泥。
3、水系:在一定集水区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
4、水系特征——1)河流长度(河长):河源到河口的轴线长度。
2)河网密度:单位流域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
D=∑L/FD——河网密度(千米/平方千米),∑L——流域内各级河道总长度(千米),F——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3)河流的弯曲系数: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之比。
K=L/lK——河流弯曲系数;L——河段实际长度(千米);l——河段的直线长度(千米)。
K值越大,河段越弯曲。
K值大,对航运及排洪不利。
一般平原区河流的弯曲系数比山区的大,下游的比上游大。
5、水系类型:1)扇状水系:干支流呈扇状分布,即来自不同方向的各支流较集中地汇入干流,流域呈扇形或圆形。
(海河上游的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河等五大支流均于天津汇入海河)2)羽状水系:支流从左右两岸相间汇入干流,呈羽毛状。
如滦河水系。
3)树枝状水系:干支流的分布呈树枝状。
大多数河流属此类型。
如珠江干流西江,沿途接纳柳江、郁江、桂江等,即为一树枝状水系。
4)平行水系:几条支流平行排列,至下游或河口附近才汇合。
如淮河左岸的洪河、颖河、西淝河、涡河、浍河、沱河等。
• 5)格状水系:干支流分布呈格子状,即支流多呈90°角汇入干流。
如闽江水系。
这是由于河流沿着互相垂直的两组构造线发育而成6)辐合、辐散状水系:从四周向中间辐合的水系,称辐合状水系,发育于盆地地区。
从中间向四周辐散的水系,称辐散状水系,发育于穹隆构造地区。
6、流域:是指一条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分水线包围的区域称为一条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水文学复习资料

⽔⽂学复习资料1、陆地表⾯⽔的组成:详见P89的表3-1.2、河流分段: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
其⽔⽂特点是:上游:⽐降⼤,多瀑布急滩,流速⼤,流量⼩,冲刷占优势,河槽多为基岩或砾⽯。
中游:⽐降与流速减⼩,流量加⼤,冲刷、淤积都不严重,河槽多为粗砂。
下游:⽐降与流速更⼩,流量更⼤,淤积占优势,多浅滩或沙洲,河槽多细沙或淤泥。
3、⽔系:在⼀定集⽔区内,⼤⼤⼩⼩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
4、⽔系特征——1)河流长度(河长):河源到河⼝的轴线长度。
2)河⽹密度:单位流域⾯积内的河流总长度。
D=∑L/FD——河⽹密度(千⽶/平⽅千⽶),∑L——流域内各级河道总长度(千⽶),F——流域⾯积(平⽅千⽶)。
3)河流的弯曲系数: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之⽐。
K=L/lK——河流弯曲系数;L——河段实际长度(千⽶);l——河段的直线长度(千⽶)。
K值越⼤,河段越弯曲。
K值⼤,对航运及排洪不利。
⼀般平原区河流的弯曲系数⽐⼭区的⼤,下游的⽐上游⼤。
5、⽔系类型:1)扇状⽔系:⼲⽀流呈扇状分布,即来⾃不同⽅向的各⽀流较集中地汇⼊⼲流,流域呈扇形或圆形。
(海河上游的潮⽩河、永定河、⼤清河、⼦⽛河、漳河等五⼤⽀流均于天津汇⼊海河)2)⽻状⽔系:⽀流从左右两岸相间汇⼊⼲流,呈⽻⽑状。
如滦河⽔系。
3)树枝状⽔系:⼲⽀流的分布呈树枝状。
⼤多数河流属此类型。
如珠江⼲流西江,沿途接纳柳江、郁江、桂江等,即为⼀树枝状⽔系。
4)平⾏⽔系:⼏条⽀流平⾏排列,⾄下游或河⼝附近才汇合。
如淮河左岸的洪河、颖河、西淝河、涡河、浍河、沱河等。
5)格状⽔系:⼲⽀流分布呈格⼦状,即⽀流多呈90°⾓汇⼊⼲流。
如闽江⽔系。
这是由于河流沿着互相垂直的两组构造线发育⽽成6)辐合、辐散状⽔系:从四周向中间辐合的⽔系,称辐合状⽔系,发育于盆地地区。
从中间向四周辐散的⽔系,称辐散状⽔系,发育于穹隆构造地区。
6、流域:是指⼀条河流(或⽔系)的集⽔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水文学》●陈广斌(137********)●(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621010 四川绵阳)幻灯片2总复习●一、名词解释。
● 1.流域——河流某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的流域。
● 2.中泓线——河流各横断面最高水深点的连线。
● 3.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重量。
● 4.桥孔长度——设计水位条件下,两桥台前缘的水面宽度。
常以L表示。
● 5.桥孔净长——扣除全部桥墩宽度后的长度,称为桥孔净长,以Lj表示。
● 6.雨强——时段雨量除以时段长度得的平均降雨强度简称雨强。
幻灯片3●7.设计净雨——设计净雨扣除相应损失,即得设计净雨。
●8.水量平衡——就是指对于任一地区或任一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
幻灯片4总复习(续)●二、判断改错题。
● 1.河床由主槽和边滩构成。
(×)●河槽由主槽和边滩构成。
或河床由河槽和河滩构成。
● 2.河槽是河流宣泄洪水和输送泥沙的主要通道,往往常年流水。
(√)● 3.流域形状宽阔呈扇形的径流过程历时较长。
(×)短● 4. 水文现象具有周期性。
(√)● 5. 河流的上游、中游的比降一般都比下游的比降小。
(×)大幻灯片5总复习(续)● 6.桥位选择必须服从路线的走向。
(×)●特殊情况下路线的走向应服从桥位。
● 7.当相关系数R很小或接近于0时,说明两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直线相关● 8.实测水文资料一般只是一个样本,系列中的最小值一般要比总体中的最小值小。
(√)● 9.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桥下断面一般冲刷、墩台局部冲刷是完全独立的,按先后顺序进行的三个部分。
(×)不是● 10.如果桥位选在支流河口的下游,桥下将产生大量的淤积。
(√)幻灯片6总复习(续)● 11.若上游来沙量小于该河段的挟沙能力,泥沙就要淤积起来;若上游来沙量大于该河段的挟沙力,河床就发生冲刷。
(×)● 12.当入渗率大于降水强度时,产生坡面漫流。
(×)小于● 13.偏差系数是反映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的参数。
(×)变差系数● 14.形态断面应选在近似于均匀流的河段上。
(√)● 15.河川径流来自降水,因此,流域特征对径流变化没有重要影响。
(×)幻灯片7总复习(续)●三、单向选择题● 1.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 [ B ]●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与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零。
● 2.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 A ]● A.增大样本容量; B.提高观测精度;● C.改进测验仪器; 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x-x-x-x-x-x-x幻灯片8总复习(续)● 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 [ B]● A.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B.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C.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D.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 4.阵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暴雨中心在上游时,所形成的单位线 [D ]● A.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 B.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D.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幻灯片9总复习(续)● 5.阵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一般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单位线比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单位线 [ B]● A.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B.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D.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
● 6.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均值、Cv不变,增大Cs时,则该线 [ C]● A.呈顺时针方向转动;B.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C.两端上抬,中部下降;D.向上平移。
幻灯片10总复习(续)●四、简答题。
● 1.重现期(T)与频率(P)有何关系?P=90%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为多少年?含义如何?●答:对暴雨和洪水(P≤50%),;对枯水(P≥50%),●●对于P=90%的枯水年,重现期年,它表示小于等于P=90%的枯水流量在长时期内平均10年出现一次。
幻灯片11总复习(续)● 2.说明统计参数、Cv和 Cs的意义及其对频率曲线的影响。
●答:均值表示系列的平均情况,代表系列水平的高低。
如果Cv和Cs一定时,增大,频率曲线抬高变陡。
变差系数Cv表示变数在均值两边分布的离散程度。
如果和Cs一定时,增大Cv,则频率曲线有顺时针转到趋势。
偏态系数Cs表示变数在均值两边分布是否对称和不对称程度的参数。
Cs=0,为正态分布;Cs>0为正偏态分布;Cs<0为负偏态分布。
如果和Cv一定时,增大Cs,则频率曲线头部变陡,尾部变平,中部向下。
-x-x-x-x-x-x-x幻灯片12总复习(续)●五、是非题。
● 1.按照蓄满产流的概念,仅在蓄满的面积上产生净雨。
(√)● 2.水文频率计算中配线时,减小Cv可以使频率曲线变陡。
(×)●六、计算题● 1、某小河设计流量50,天然水深2.0,桥下拟单层铺砌20的片石,建一座桥台为锥坡填土的钢筋混凝土板桥。
忽略桥前行近流速水头时,试拟定桥梁孔径和桥头路堤最低高度。
(注:查表得河床的容许不冲刷流速,侧收缩系数,流速系数;标准图选用的单孔10的钢筋混凝土板式梁桥,净跨8.98)幻灯片13● 解:(1)计算桥孔长度B ● 由题的桥下临界水深hk 为● 而1.3hk=2.12m ,● 又知 ,显然 ,所以桥下为自由流 ● 临界水深对应的水面宽度B 为mh t 0.2=kt h h 3.1<幻灯片14● 而标准单孔10m 钢筋混凝土板式梁桥的净跨为8.98m ,与计算的B 相差未超过10%,故采用标准桥跨,且不必复核桥下水流状态. ● (2)计算桥头路堤最低高度● 采用标准单孔10m 钢筋混凝土板式梁桥时,对应的临界水流流速和水深为路H幻灯片15●桥前水深H为●,即桥头路堤高于河床的最小高度为3.05m.+=55.2==∆+m5.0HH05.3路幻灯片16m/3sm/3s●2.某流域面积为500km2,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mm,多年平均流量为8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为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建一水库,水库水面面积为10km2,当地蒸发器皿观测的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值为1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0.8,问建库后出库的多年平均流量是多少?●解:由题可得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sm/3幻灯片17●根据流域内水量平衡原理,可知:●所以●建库后实际的水面蒸发量为●将水库作为一个小型闭合区域,该区域多年后的水量仍遵循水量平衡原理。
●所以建库后水库的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mm1000==8.0E800幻灯片18●相应的多年平均出库流量为幻灯片19● 3.某三级公路跨越平原区次稳定河段,拟建一座桥,桥位横断面处的河床土质为粗砂、砾石。
建筑河段为五级航道。
根据桥位附近水文资料,得设计流量为3500,设计水位63.65m ,设计水位对应的河槽流量3190,河滩流量310,河槽平均流速为3.1,全断面平均流速2.6,总过水面积1340,河槽过水面积1030,河滩过水面积310,设计水位对应的水面宽为234.27m ,河槽宽为111.67m 。
试分别用冲刷系数法和经验公式估算桥孔长度。
(注:五级航道要求桥下净跨不小于38m ,冲刷系数)幻灯片20mB 27.234=21030m c =ω21030m c =ω● 解:(1)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桥孔长度● 河槽平均单宽流量● 又知 ,则得河槽平均水深mB 27.234=mB c 67.111=21030mc =ω幻灯片21 ● 则● 桥孔净长● (2)用冲刷系数法计算桥孔长度 ● 根据要求,初步拟定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桥跨选用标准跨径40m ,并假定墩宽1m 。
幻灯片22● 侧收缩系数● 则通过设计流量时所需要的桥下最小毛过水面积幻灯片23● 而河槽毛过水面积为1030m2,显然大于计算所需的过水面积 ● 所以直接可以在河槽全宽范围内布置桥孔。
● 根据所拟定的桥梁跨径可知,需在全河槽宽度(111.67m )范围内布置3跨桥孔。
● 所以即得桥孔净长度为● 桥孔长度为● 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mL j 117)140(3=-⨯=mL 120403=⨯=(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