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复习复习资料
《大学化学》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习题答案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江、河水中含的泥沙悬浮物在出海口附近都会沉淀下来,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胶体化学有关的是(B)A.盐析作用B.电解质聚沉作用C.溶胶互沉作用D.破乳作用2.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是(C)A.B.C.D.3.下列各物质的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A)A.B.C.D.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B)A.吗啡B.黄曲霉素C.海洛因D.冰毒5.下列物质中,属于致癌物质的是:(B)A.谷酰胺B.苯并芘C.谷氨酸D.谷胱甘肽6.稀溶液依数性中心的核心性质是(D)A.溶液的沸点升高B.溶液的凝固点下降C.溶液是有渗透压D.溶液的蒸气压下降7.盖斯定律适用条件是(B)A.定温或定压B.定压或定容C.定温或定容D.不确定8.下列各种与爱滋病人接触途径中不会感染爱滋病的是(C)A.共用注射器B.性接触C.握手D.母婴传播9.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是(A)10.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某反应的,这表明该反应(B)A.正向自发进行B.逆向自发进行C.视具体情况而定D.不能确定1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稀溶液的依数性:(D)A.凝固点降低B.沸点升高C.渗透压D.蒸气压升高12.真实气体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性质的外部条件是:(B)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13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C)A.B.C.D.14.已知氢氧化合反应:,反应,要有利于取得的最大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15.下列对于功和热叙述中正确的是(A)A.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B.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C.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D.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16.试指出下列物质中何者不含有氢键(B)A.B.HIC.D.17.在下列溶液中AgCl的溶解度最小的是(B)A.0.1mol/L的NaCl溶液B.0.1mol/L的溶液C.0.1mol/L的溶液D.0.5mol/L的溶液18.下列常用的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C)A.石油B.天然气C.氢能D.水能19.下列各物质的化学键中,只存在键的是(C)A.B.C.D.无法确定20.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A)A.沸点升高B.熔点升高C.蒸气压升高D.都不对21.以电对与组成原电池,已知,则反应物是(A)A.B.C.D.22.下面的叙述中违背平衡移动原理的是(C)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B.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C.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减少的方向移动D.降低压力平衡向增加分子数的方向移动23.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A)A.阴极B.阳极C.阴阳两极D.无法确定2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A=B;;(2)B+C=D;;则反应:A+C=D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B)A.B.C.D.25.下列各物质中,含有氢键的是(A)A.HFB.NaClC.D.26.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某反应的ΔG>0,这表明该反应(A)A正向自发进行B逆向自发进行C视具体情况而定D不能确定27.试指出下列物质中何者不含有氢键(B)A.B(OH)3B.HIC.CH3OHD.H2NCH2CH2NH228.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A)A阴极B阳极C阴阳两极D无法确定29.在稀醋酸溶液中,加入等物质量的固态NaAc,在混合溶液中不变的量是A.PhB.电离度C.电离常数D.OH-离子的浓度31.下列各物质结构中,含有叁键的是 (C)A.乙烯B.H2OC.N2D.BF332.一支充满氢气的气球,飞到一定高度即会爆炸,这主要取决于一定高度上的(D)A.外压B.温度C.湿度D.外压和温度二、多选题33.下列各种与爱滋病人接触途径中会感染爱滋病的是 (ABD)A.共用注射器B.性接触C.握手D.母婴传播34.下列对于功和热叙述中错误的是 (BCD)A.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B.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C.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D.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35.下面的叙述中违背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ABD)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B.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C.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减少的方向移动D.降低压力平衡向增加分子数的方向移动三、判断题36.在晶态高聚物中,通常可同时存在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结构。
国科大材料化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晶体学终极重点:1、晶体特征,晶体与非晶体区别 2、晶向与晶面指数确定步骤1.晶体的性能特征:均一性,各向异性,自限性,对称性,最小内能性;2.对称操作与对称要素: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倒转轴;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确定步骤;4.球体的堆积:六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5.鲍林规则;6.各种典型晶体构型;7.硅酸盐晶体结构与实例:岛状,链状,层状,架状;8.同质多晶现象:可逆转变,不可逆转变,重建型转变,位移型转变。
1.晶体的性能特征:均一性,各向异性,自限性,对称性,最小内能性(1)晶体的基本特征晶体的性能特征结晶均一性:在晶体内部任意部位上具有相同的性质;各向异性:在晶体不同方向上表现出的性质差异;自限性:能够自发形成封闭的凸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特性;对称性:晶体中的相同部分(晶面,晶棱,等等)以及晶体的性质能够在不同方向或位置上有规律地重复;最小内能性: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与同组成的气体、液体及非晶态固体相比具有最小内能,即最为稳定。
(2)对称操作与对称要素:对称操作:使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性质经过一定程序后能够完全复原的几何操作;对称要素:实施对称操作所依赖的几何要素(点,线,面等);1.旋转操作与对称轴:一个晶体如能沿着某一轴线旋转360 / n(n = 1, 2, 3, 4, 6)后使晶体位置完全回复原状,则该晶体具有n 重对称轴;2.反映操作和对称面:一个晶体中如果存在某一个平面,使平面两边进行反映操作,而令晶体复原,则这个平面称为对称面;3.反演操作和对称中心:一个晶体中央在某一个几何点,使晶体外形所有晶面上各点通过该几何点延伸到相反方向相等距离时,能够使晶体复原的操作。
该几何点称为对称中心。
4.旋转反演操作和对称反轴:旋转之后进行反演使晶体复原的操作;只有4¯是新的独立对称要素。
(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确定步骤晶向指数:以晶胞的某一阵点O为原点,过原点O的晶轴为坐标轴x,y,z,以晶胞点阵矢量的长度作为坐标轴的长度单位;过原点O作一直线OP,使其平行于待定晶向;在直线OP上选取距原点O最近的一个阵点P,确定P点的3个坐标值;将这3个坐标值化为最小整数u,v,w,加以方括号,[ u v w ]即为待定晶向的晶向指数。
材料化学期末复习参考题

试卷总结材料化学一、选择〔每题2 分〕1.晶体的特性是〔 B 〕〔A〕有确定的熔点,无各向异性;〔B〕有确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C〕无确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D〕无确定的熔点,无各向异性;2.在一般状况下,假设金属的晶粒细,则〔 A 〕。
〔A〕金属的强度高,塑性好,韧性好。
〔B〕金属的强度高,塑性好,韧性差。
〔C〕金属的强度高,塑性差,韧性好。
〔D〕金属的强度低,塑性好,韧性好。
3.高温下从熔融的盐溶剂中生长晶体的方法称为〔 C 〕。
A、溶液法B、水热法C、溶剂法D、熔体法4.依据晶体对称度的不同,可把晶体分成〔 D 〕大晶系。
A、32B、14C、11D、75.晶胞肯定是一个:〔C〕。
A、八面体B、六方柱体C、平行六面体D、正方体6.某晶体外型为正三棱柱,问该晶体属于( D )晶系A.立方B. 三方C. 四方D.六方7、从我国河南商遗址出土的司母戊鼎重8750N,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 C 〕。
〔A〕石器〔B〕瓷器〔C〕青铜器〔D〕铁器8、晶体中的位错是一种〔B 〕。
〔A〕点缺陷〔B〕线缺陷〔C〕面缺陷〔D〕间隙原子9. 工程材料一般可分为〔D〕等四大类。
〔A〕金属、陶瓷、塑料、复合材料〔B〕金属、陶瓷、塑料、非金属材料(C)钢、陶瓷、塑料、复合材料〔D〕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10.用特别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以下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一样数量级的是〔 C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11.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 2023 年十大科技成就,名列榜首的是纳米电子学,其中美国的IBM 公司科学家制造了第一批纳米碳管晶体管,制造了利用电子的波性来传递信息的“导线”,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1 nm~100 nm 的材料。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B 〕A.纳米碳管是一种型的高分子化合物B.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稳定C.纳米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D.纳米碳管的构造和性质与金刚石一样12.晶行沉淀陈化的目的是〔 C 〕A 沉淀完全B 去除混晶C 小颗粒长大,是沉淀更纯洁D 形成更细小的晶体13.晶族、晶系、点群、布拉菲格子、空间群的数目分别是〔 A 〕A 3,7,32,14,230B 3,720,15,200C 3,5,32,14,230D 3,7,32,14,20014.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分是:( A )A.晶体具有长程有序,而非晶体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材料化学合成与制备复习题

材料化学合成与制备复习题1.名词解释a.沉淀法: 液相沉淀法是向水溶液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它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
b.直接沉淀法:在金属盐溶液中直接加入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沉淀析出,沉淀经洗涤、热分解等处理工艺后得到超细产物。
c.共沉淀法:在含有多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在各成分均一混合后,使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得到沉淀物再经热分解而制得微小粉体的方法。
d.均匀沉淀:一般沉淀过程是不平衡的,但如果控制溶液中沉淀剂的浓度,使之缓慢增加,则使溶液中的沉淀处于平衡状态,且沉淀能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出现,这种方法称为均相沉淀。
e.水热法:水热法又称热液法,属液相化学法的范畴。
是指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以水为溶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水热反应依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水热氧化、水热还原、水热沉淀、水热合成、水热水解、水热结晶等。
其中水热结晶用得最多。
f.均匀形核:均匀形核就是不在杂质或者器壁结晶,而是直接通过液体本身的相起伏产生临街晶核从而生长晶体的结晶过程。
g.非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就是依靠液体中的固体杂质或器壁的表面能进行的结晶。
通常,非均匀晶核比均匀形核容易进行。
h.溶度积原则:即在一定条件下,在含有难溶盐MnNn(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记为LMnNn MmNn == mM n+ + nNm-溶度积常数 LMmNn=[Mn+]m•[Nm-]ni.软团聚:软团聚主要是由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和库仑力所致,所以通过一些化学的作用或施加机械能的方式,就可以使其大部分消除.j.硬团聚:一般是指颗粒之间通过化学键力或氢键作用力等强作用力连接形成的团聚体。
k.水热;l.溶剂热:将水热法中的水换成有机溶剂或非水溶媒(例如:有机胺、醇、氨、四氯化碳或苯等),采用类似于水热法的原理,以制备在水溶液中无法长成,易氧化、易水解或对水敏感的材料。
初中化学复习材料(九)【化学计算】

初中化学复习材料(九)
化学计算部分
1.在化学式的计算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该元素的的质量分数;物质的质量等于该元素的的质量除以该元素的的质量分数。
2.相同质量的铝、镁、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成正比,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因此上述四种金属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顺序是:Al>Mg>Fe>Zn。
3.金属与酸反应时,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金属与盐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增大还是减小,要根据反应前后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判断。
4.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无论溶液质量是多少,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除以100+溶解度。
5.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后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6、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反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7.化学实验数据分析计算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出两种反应物质量各是多少时,恰好完全反应,且生成多少气体(或沉淀)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
或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出与计算相关的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时,生成多少气体(或沉淀)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
大一材料化学知识点

大一材料化学知识点一、材料分类和材料性质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
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主要由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见的非金属材料有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
非金属材料在电子、医疗和环保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3.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长链分子组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磨性。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有塑料、橡胶和纤维素等。
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和纺织品等行业。
4.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级尺寸的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常见的纳米材料有纳米颗粒、纳米管和纳米线等。
纳米材料在电子、光电和医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材料结构和组织1. 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材料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
晶体结构的种类包括立方晶系、正交晶系和六方晶系等。
不同的晶体结构决定了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晶体缺陷晶体缺陷是指晶体中存在的原子或离子排列不完整的区域。
常见的晶体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等。
晶体缺陷对材料的强度和导电性能有重要影响。
3. 材料组织材料组织是指材料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分布和排列方式。
常见的材料组织有均匀组织、层状组织和颗粒组织等。
不同的材料组织决定了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行为。
三、材料性能1. 机械性能机械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表现。
常见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和韧性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应用。
2. 热学性能热学性能是指材料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
常见的热学性能包括热导率、膨胀系数和热稳定性等。
热学性能对材料的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3. 电学性能电学性能是指材料在电场中的表现。
常见的电学性能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和电阻率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能,适用于不同的电子器件制备。
材料化学期末复习

材料化学期末复习第⼀章⼀、名词解释:1.材料:材料(⼀般)是指⼈类社会所能够接受的、可以经济地制造有⽤器件的(固体)物质。
2.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产流程和使⽤效能,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3.材料科学与⼯程:材料科学是⼀门与⼯程密不可分的应⽤科学,材料科学与材料⼯程合起来称为“材料科学与⼯程”。
4.材料四要素:组成、结构、⼯艺、性能。
5.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成的⼀种多相固体材料。
⼆、什么是材料化学?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化学是从化学的⾓度研究材料设计、制备、组成、结构、表征、性质和应⽤的⼀门科学。
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三、材料与化学试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化学试剂在使⽤过程中通常被消耗,并转化为别的物质;材料⼀般可以重复、持续使⽤,除了正常损耗,它是不会不可逆地转变成为别的物质。
四、观察⼀只灯泡,列举出制造灯泡所需要的材料。
⽩炽灯泡主要由灯丝、玻璃壳体、灯头等⼏部分组成。
五、材料按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可以分为哪⼏类?⾦属材料、⽆机⾮⾦属材料、⾼分⼦材料、复合材料。
六、简述材料化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化学是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的化学。
根据化学理论,通过⼀定的合成和制备⼯艺,可获得具有特定组成、结构和性能的材料,进⽽产⽣相应的⽤途。
◆第⼆章⼀、名词解释1.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在化合物中吸引电⼦能⼒的标度。
2.晶体:由原⼦、分⼦或离⼦等微粒在空间按⼀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
3.晶格:晶体中质点中⼼⽤直线连起来构成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最基本的⼏何单元。
5.晶⾯间距:具有相同密勒指数的两个相邻平⾏晶⾯之间的距离称为镜⾯间距。
⼆、原⼦间的结合健共有⼏种?各⾃特点如何?三、范德华⼒的来源有哪些?①取向⼒。
当极性分⼦相互接近时,它们的固有偶极相互吸引产⽣分⼦间的作⽤⼒;②诱导⼒。
当极性分⼦与⾮极性分⼦相互接近时,⾮极性分⼦在极性分⼦固有偶极作⽤下,发⽣极化,产⽣诱导偶极,然后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相互吸引⽽产⽣分⼦间的作⽤⼒;③⾊散⼒。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高考化学复习

高温 =====
Si3N4+8NH3↑。
(4)在高温下将SiCl4在B和C两种气体的气氛中,也能反应生成氮化硅,B和C两
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A。写出SiCl4与B和C两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3_S_i_C_l_4_+__2_N_2_+__6_H_2_=高_=_=温_=_=_S_i_3N__4+__1_2_H__C_l___。
真题演练
12345
2.(2022·河北,1)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 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真题演练
型的绝缘材料,A正确; 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而不是SiO2和MgO,B错误; 陶瓷烧制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由于Fe2+、Fe3+和铁的氧化物均有颜色,故陶瓷中含铁量越高,陶瓷的颜色越 深,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低甚至几乎不含,D错误。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它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非金属固体,故A 正确; 硅常温下能和HF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 在加热时,硅能与氧气或氯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或四氯化硅,故D正确。
2.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
2.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由钢筋、混凝土、7 000多块铝板和1 200多块玻
璃等建成。 (1)铝板易被烧碱腐蚀,玻璃易被氢氟酸腐蚀,原因分别为__2_A__l+__2_N__a_O_H_+__2_H__2_O_ __=_=_=_2_N__aA__lO__2_+__3_H_2_↑_、_S_i_O_2_+__4_H_F_=_=_=_S__iF_4_↑__+__2_H_2_O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是___石__灰__石___。制备普通玻 璃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__iO__2+__N__a_2C_O__3_=高_=_=温_=_=_N_a_2_S_i_O_3_+__C_O_2_↑__(_或__S_i_O_2_+__C_a_C__O3 _=_高=_=_温=_=__C_a_S_iO__3+__C__O_2_↑__) __(任写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化学考点
1)晶体有七大晶系(立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有14种空间点阵,32种点群,230种空间群。
2)五种平面点阵:正方,矩形,矩形带心,六方a=b,夹角为120,平行四边形a≠b,夹角≠90。
3)宏观对称元素哪些是独立的:有八个,
1.对称中心(I),对称操作为倒反,等同操作为一次反轴。
2.镜面(m),对称操作为反映M,等同操作为二次反轴。
3.一次旋转轴,对称操作为L(o)。
4.二次旋转轴,对称操作为L(180)。
5.三次旋转轴,对称操作为L(120)。
6.四次旋转轴,对称操作为L(90)。
7.六次旋转轴,对称操作为L(60)。
8.四次反轴,对称操作为L(90)I。
4)反轴1.2.3.6,相当于什么对称元素和操作?
反轴1:相当于对称操作为L(o)I,对称元素:一次旋转轴和对称中心=等同对称中心。
反轴2:相当于对称操作为L(180)I,对称元素:二次旋转轴和对称中心=镜面。
反轴3:相当于对称操作为L(120)I,对称元素:三次旋转轴和对称中心。
反轴6:相当于对称操作为L(60)I,对称元素:3次轴+垂直镜面。
5)哪些反轴是可以独立的?
只有四次反轴是独立的,所谓对称元素的独立性,是指对称图形中的某一个对称元素,不能被图形中的其他对称元素或对称元素的组合取代.因为分子中含有四次反轴时并不存在四次旋转轴和对称中心I,而对于其他的一次反轴和对称中心等价;二次反轴等价于镜面,三次反轴等价于三次轴+对称中心i,六次次反轴等价于三次轴+三重垂直镜面。
6.空间点阵(四方,立方,正交)
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β=γ=90,a=b≠C
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β=γ=90,a=b=c
正交晶系:晶胞参数a=β=γ=90。
7.哪些是宏观对称元素,哪些是微观对称元素?
宏观:倒反M,反映I.,旋转L(a),旋转倒反L(a)I。
微观:倒反M,反映I.,旋转L(a),旋转倒反L(a)I,平移T,螺旋旋转L(a)T,滑移反映MT。
8.晶面指标(HKL),晶向指标[HKL],原子分数坐标。
(期中题目)
原子分数坐标记住ZNS的空间结构原子坐标,原子坐标范围[0,1)。
9.正当点阵单位选择原则和方法(与期中类似)
正当点阵单位选择原则:在划分点阵、选择点阵单位时要有一个原则,即在照顾对称性的条件下,尽量选取含点阵点少的单位作正当点阵单位。
方法:周围环境相同的原子连起来,若还可再分,继续划小。
结构基元:正当点阵单位包含的原子。
10.掌握面心立方,六方,体心立方的密置层晶面指标,堆积方式,配位数,球与四面体空隙与八面体空隙的比值。
1)密置层晶面指标:面心立方(1,1,1),六方(0,0,1),无
2)紧密堆积方式:ABCABC,ABAB,体心立方无密堆积方式
3)配位数:12,12,8
4)球与四面体空隙与八面体空隙的比值:面心立方1:2:1,六方1:2:1,体心立方1:6:3
5)空间占有率:面心立方与六方一样,均为74.05%,体心为68.02%
6)晶胞参数与原子半径的之间的关系:面心立方:√2a=4r,体心:√3a=4r,六方:a=b=2r,c=2√6a/3,a与b的夹角为120,ac,bc夹角为90.
7)面心立方的四面体,八面体空隙位置:四面体空隙在体对角线的1/4处,每条有2个,有四条,八面体有四个,体心一个,每一层的棱上有4个八面体空隙,有三层,由于棱上共用1/4,故共用之后只有三个,一共四个。
11.晶体发生相变,计算体积的变化(作业题)
12.Nacl,立方ZNS,CaTIo3,CaF2的结构
阴离子堆积方式:面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以一个钙离子和三个氧离子作面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
阳离子填充什么空隙:八面体空隙,正四面体空隙,钛占八面体空隙,立方体空隙
阳离子占据了多少:100%,50%,25%,50%,
以及其中的原子坐标:P158
金刚石结构特征:立方金刚石采用交叉式排列,在C-C键中心点具有对称中心对称性,六方金刚石中一部分C-C键采用重叠式构象,平行于C轴的C-C键中心点具有镜面对称性,六方金刚石重叠式排列,其非键的近邻原子间的推斥力大于交叉式,这是它不如立方金刚石稳定的原因。
C60的结构特征:由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缝合而成的,每个五边形被5个六边形包围。
1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内部结构的周期性,以及因此而生的对称性及对X射线衍射的衍射效应。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表现为长程有序,而非晶体则是短程无序而长程无序。
14.准晶与晶体的差别:其原子排列不具有周期性,但具有长程有序性。
15.布拉格方程,晶面间距(平时作业)。
16.液晶与塑晶的结构特点:液晶是像晶体的液体,塑晶是像液体的晶体。
液晶体熔化一般都会进行两种无序作用,平动无序和转动无序。
液晶和塑晶均是晶体熔化过程的两种中间状态。
液晶是先熔化失去平移对称性,进一步升高温度后产生转动。
塑晶是先进行转动,再升温后熔化失去平移对称性。
17.衍射消光规律:面心:h,k,l奇偶混杂;体心:h+k+l=奇数;底心:h+k=奇数;简单无消光。
18.什么是结构材料?什么是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是以力学性能为基础,以制造受力构件所用材料,当然,结构材料对物理或化学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光泽,热导率,抗辐照,抗氧化,抗腐蚀等。
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等性能,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主要用来制造功能元器件而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材料。
19.哪些是0维,一维,二维,纳米材料?
0维:是指空间三维方向均为纳米尺度的颗粒,原子团簇等。
一维:指空间有两位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
二维:指在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等。
20.超导体有哪些临界参数:临界温度Tc,临界电流Ic,临界磁场Hc.
21.纳米材料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面能效应。
22.功能材料的工作原理:
1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上时,其中一部分被表面反射掉,其余部分被半导体吸收或透过。
被吸收的光,当然有一些转变成了热能,另一些光子则同组成半导体的原子价电子碰撞,于是产生电子-空穴对,这样光能就以产生电子-空穴对的形式转变为
电能。
2.形状记忆合金的工作原理:形状记忆合金的记忆性能源于马氏体相变及其逆转变的特性。
镍钛合金的母相为有序结构的奥氏体,当温度降低时,原子发生位移相变,变为马氏体,这种马氏体和淬火钢中的马氏体不同,称为热弹性马氏体,通常它比母相还要软。
马氏体存在的温度区间中,受外力作用产生形变,称为变形马氏体。
在此过程中,马氏体发生择优取向,处于和应力方向有利的马氏体片增多,而处于和应力方向不利的马氏体减少,而形成单一有利取向的。
当这种马氏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出现逆转变,即马氏体转变为奥氏体,晶体恢复到高温母相,其宏观形状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3.鲍林离子半径:他认为离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最外层电子的分布,各种同电子构型的离子半径的大小与各离子作用于最外层电子上的有效电荷成反比。
鲍林规则:1)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在晶体结构中,取正离子周围邻近的负离子中心互相联成的多面体称为正离子配位多面体。
正负离子的距离取决于半径之和,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取决于半径比。
2)配位多面体连接规则:原则上,各配位多面体之间可通过共顶点或共棱或共面连接,一般是共顶点连接,共面,共棱连接会降低结构的稳定性,而正离子的价数越高,配位数越小。
3)静电价规则:在稳定的离子结构中,每个负离子的电价数等于或近乎等于这个负离子与其相邻近正离子之间各静电键强度的总和。
静电键强度为正离子电价数与其配位数之比。
24.哥斯密特规则:1)正负离子的相对大小(半径之比)决定正离子配位数及配位多面体的形式。
2)正负离子的相对数量(组成比)决定正负离子的配位数之比及正离子所占空隙分数。
3)离子的极化引起键型以及结构形式的变异
25.离子极化的影响:随着离子极化的加强,将导致键能、晶格能的增加,引起键长的缩短,因而产生从离子键向共价键的过渡。
26.非桥氧与桥氧:非桥氧值得是硅酸盐结构中,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硅的氧,无化学活性,稳定。
桥氧指的是只连接了一个硅的氧原子,具有化学活性。
27.硅氧四面体的连接方式:p213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