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解决方案

建筑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解决方案第一章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述 (2)1.1 BIM的定义与特点 (2)1.2 BIM的发展历程 (3)1.3 BIM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3)第二章 BIM软件工具介绍 (4)2.1 主流BIM软件概述 (4)2.2 BIM软件功能比较 (4)2.3 BIM软件的选择与使用 (5)第三章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5)3.1 设计协同 (5)3.1.1 信息共享与沟通 (6)3.1.2 多专业协同设计 (6)3.1.3 设计版本控制 (6)3.2 设计优化 (6)3.2.1 参数化设计 (6)3.2.2 设计模拟与分析 (6)3.2.3 设计可视化 (6)3.3 设计变更管理 (6)3.3.1 变更记录与追溯 (6)3.3.2 变更影响分析 (7)3.3.3 变更协同 (7)第四章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7)4.1 施工模拟 (7)4.2 施工进度管理 (7)4.3 施工成本控制 (8)第五章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8)5.1 设施管理 (8)5.2 能源管理 (8)5.3 安全管理 (9)第六章 BIM标准与规范 (9)6.1 国内外BIM标准概述 (9)6.2 BIM标准制定与实施 (10)6.3 BIM标准的应用案例 (10)第七章 BIM项目管理与协作 (11)7.1 BIM项目组织架构 (11)7.1.1 项目管理层 (11)7.1.2 技术支持层 (11)7.1.3 参与方协作层 (12)7.2 BIM项目协作平台 (12)7.2.1 平台功能 (12)7.2.2 平台类型 (12)7.2.3 平台应用 (12)7.3 BIM项目沟通与协调 (12)7.3.1 沟通方式 (12)7.3.2 沟通内容 (12)7.3.3 协调机制 (12)第八章 BIM技术人才培养 (13)8.1 BIM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13)8.2 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3)8.3 BIM技术人才认证与评价 (13)第九章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创新应用 (14)9.1 建筑设计创新 (14)9.1.1 参数化设计 (14)9.1.2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 (14)9.1.3 建筑信息模型与绿色建筑评价 (14)9.2 施工技术创新 (14)9.2.1 施工模拟与进度管理 (14)9.2.2 碰撞检测与施工协调 (15)9.2.3 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15)9.3 建筑运维创新 (15)9.3.1 建筑信息模型与设施管理 (15)9.3.2 能耗监测与分析 (15)9.3.3 建筑信息模型与智慧城市建设 (15)第十章 BIM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1 BIM技术发展前景 (15)10.2 BIM技术融合创新 (16)10.3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未来展望 (16)第一章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述1.1 BIM的定义与特点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行业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的综合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im介绍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BIM介绍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一、BIM技术简介1、BIM的定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处长对BIM作出了解释。
她表示: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国内较为一致的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
由于国内《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还在编制阶段,这里暂时引用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对BIM的定义,定义由三部分组成:(1)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2)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2、BIM定义的拓展建筑信息的数据在BIM中的存储,主要以各种数字技术为依托,从而以这个数字信息模型作为各个建筑项目的基础,去进行各个相关工作。
建筑信息模型不是简单的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还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
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推广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推广第1章 BIM技术概述 (4)1.1 BIM技术定义与发展历程 (4)1.1.1 定义 (4)1.1.2 发展历程 (4)1.2 BIM技术的核心价值与应用领域 (4)1.2.1 核心价值 (4)1.2.2 应用领域 (5)第2章 BIM软件及其功能介绍 (5)2.1 BIM基础软件 (5)2.1.1 参数化建模:通过参数化设计,用户可以轻松创建、修改和调整模型,提高建模效率。
(5)2.1.2 组件库管理:内置丰富的组件库,包括各类建筑元素、设备、家具等,方便用户调用。
(5)2.1.3 协同工作:支持多用户同时编辑同一模型,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5)2.1.4 Autodesk Revit: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机电等领域的BIM建模,具备强大的协同工作能力。
(5)2.1.5 Bentley Systems MicroStation:以工程为核心,支持多种行业领域的BIM建模。
(5)2.1.6 Graphisoft ArchiCAD:专注于建筑设计领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
(5)2.2 BIM专业软件 (6)2.2.1 结构分析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评估结构安全功能。
(6)2.2.2 机电设计软件:进行建筑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6)2.2.3 施工管理软件:辅助施工现场管理,实现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6)2.2.4 Autodesk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 Professional:用于结构分析的BIM软件,支持多种分析类型。
(6)2.2.5 Autodesk MEP:专注于机电设计的BIM软件,实现机电系统的协同设计。
(6)2.2.6 Trimble Prolog:施工管理软件,支持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管理。
62.3 BIM平台软件 (6)2.3.1 数据集成:将不同来源的BIM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中心。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第一章建筑信息模型(BIM)基础 (2)1.1 BIM概述 (2)1.2 BIM发展历程 (2)1.3 BIM与传统设计模式的区别 (3)第二章 BIM技术标准与规范 (3)2.1 BIM标准体系 (3)2.1.1 BIM国家标准 (3)2.1.2 BIM行业标准 (4)2.1.3 BIM地方标准 (4)2.2 BIM技术规范 (4)2.2.1 BIM设计规范 (4)2.2.2 BIM施工规范 (4)2.2.3 BIM运维规范 (4)2.3 BIM应用指南 (4)2.3.1 BIM应用流程 (4)2.3.2 BIM技术应用要点 (4)2.3.3 BIM技术应用案例 (5)2.3.4 BIM培训与考核 (5)第三章 BIM建模技术 (5)3.1 建模软件概述 (5)3.2 建模流程与方法 (5)3.3 建模技巧与注意事项 (6)第四章 BIM模型管理与维护 (6)4.1 模型管理原则 (6)4.2 模型维护与更新 (7)4.3 模型数据交换与共享 (7)第五章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8)5.1 设计协同 (8)5.2 设计优化 (8)5.3 设计变更与审批 (8)第六章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9)6.1 施工进度管理 (9)6.2 施工成本控制 (9)6.3 施工安全管理 (10)第七章 BIM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10)7.1 设施管理 (10)7.2 能源管理 (11)7.3 设备维护与维修 (11)第八章 BIM与绿色建筑 (11)8.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1)8.2 BIM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2)8.3 BIM与绿色建筑评价 (12)第九章 BIM与建筑工业化 (13)9.1 建筑工业化概述 (13)9.2 BIM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13)9.3 BIM与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 (14)第十章 BIM与大数据 (14)10.1 大数据概述 (14)10.2 BIM与大数据的融合 (14)10.3 BIM大数据应用案例 (15)第十一章 BIM与人工智能 (15)11.1 人工智能概述 (15)11.2 BIM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15)11.3 BIM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16)第十二章 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17)12.1 国内外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1.1 国外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1.2 我国BIM政策与发展现状 (17)12.2 BIM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8)12.3 我国BIM技术发展策略与建议 (18)第一章建筑信息模型(BIM)基础1.1 BIM概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方法。
BIM技术的介绍

BIM技术的介绍要想正确、合理地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成本、安全管控中,企业就要先了解BIM技术的软件构成、技术原理、特点,从而制定好引入BIM技术的策略。
一、BIM技术的概念与发展(一)BIM技术的概念通常建筑业与其他标准化制造企业相比效率低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标准化、信息化、工业化程度低。
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以下简称BIM)的理论基础是基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的传统制造业的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理念和以产品数据管理PDM与STEP工艺流程为标准的产品信息模型。
近十年来,BIM技术正以传统二维CAD模型应用为基础快速成长为一种多维(3D空间、4D进度、5D成本)模型信息整合技术,它能够使工程的每个参与者从最初的项目方案设计一直到项目的使用年限终止期间都可以通过项目模型使用信息或利用信息使用模型。
这就从本质上转变了工程管理者仅仅依据单一的符号文字和抽象的二维图纸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低效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在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BIM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它不仅包含了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信息模型,而且还包含作业人员的具体管理行为模型,通过BIM技术管理平台将两者的模型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应用。
BIM技术的出现将引发整个A/E/C(Architecture/Engineering/Construction)领域的第二次革命,它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002年,Autodesk收购三维建模软件公司Revit Technology,首次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首字母连起来使用,成为如今广为人知的“BIM”,BIM技术也开始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深度的应用。
建筑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建筑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筑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是建筑行业中的一项创新技术,它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进行整合和管理。
BIM技术的出现,使得建筑行业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行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一、BIM技术的基本概念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化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它将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设备、用材等信息都统一存储在一个数字化的模型中,形成一个全面的、一体化的建筑信息库。
通过BIM技术,各个参与方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信息的分享、协同设计和施工,实现项目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
二、BIM技术的优势1. 提升工作效率:BIM技术可以将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不需要再单独进行数据的转换和整合,从而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减少错误和冲突:通过BIM技术,设计师可以在建模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错误和冲突,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修改和重建,降低了项目的风险和成本。
3. 提高项目质量:BIM技术可以将视觉化的三维模型与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帮助设计师、施工人员和业主更加准确地评估建筑方案的可行性,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4. 优化资源管理:BIM技术能够对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等资源进行模拟和优化,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好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5. 提升协同性:BIM技术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不同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设计,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延误和错误,增强了各个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三、BIM技术的应用领域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已经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
在建筑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模型的可视化展示、碰撞检测和材料优化等功能;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和优化、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功能;在运营阶段,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化管理、能源消耗的监测和预测等功能。
建筑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方案

建筑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建筑信息模型(BIM)简介 (3)1.2 BIM技术发展历程 (3)1.3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 (3)第二章 BIM技术基础 (4)2.1 BIM技术核心概念 (4)2.1.1 定义 (4)2.1.2 特点 (4)2.2 BIM软件工具介绍 (5)2.2.1 Autodesk Revit (5)2.2.2 Bentley Systems Bentley BIM (5)2.2.3 Graphisoft ArchiCAD (5)2.2.4 其他BIM软件 (5)2.3 BIM数据交换与协同工作 (5)2.3.1 BIM数据交换 (5)2.3.2 BIM协同工作 (5)第三章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6)3.1 设计阶段BIM应用流程 (6)3.1.1 项目启动与策划 (6)3.1.2 建立BIM模型 (6)3.1.3 模型协同与信息共享 (6)3.1.4 设计审核与修改 (6)3.1.5 设计成果输出 (6)3.2 BIM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7)3.2.1 建筑布局优化 (7)3.2.2 建筑外观设计 (7)3.2.3 建筑日照分析 (7)3.3 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7)3.3.1 结构建模与分析 (7)3.3.2 结构构件优化 (7)3.3.3 结构施工图绘制 (7)3.4 BIM技术在机电设计中的应用 (7)3.4.1 机电系统设计 (7)3.4.2 机电管线综合 (7)3.4.3 机电施工图绘制 (7)3.4.4 机电系统模拟与分析 (7)第四章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7)4.1 施工阶段BIM应用流程 (8)4.2 BIM技术在施工模拟中的应用 (8)4.3 BIM技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 (8)4.4 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8)第五章 BIM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9)5.1 运维阶段BIM应用流程 (9)5.2 BIM技术在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9)5.3 BIM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9)5.4 BIM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10)第六章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0)6.1 项目管理BIM应用流程 (10)6.1.1 前期准备 (10)6.1.2 BIM模型创建与维护 (10)6.1.3 BIM数据协同与管理 (10)6.1.4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0)6.2 BIM技术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10)6.2.1 成本估算与预算 (11)6.2.2 成本分析 (11)6.2.3 成本监控与预警 (11)6.3 BIM技术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1)6.3.1 质量计划与控制 (11)6.3.2 质量检查与验收 (11)6.3.3 质量分析 (11)6.4 BIM技术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1)6.4.1 风险识别 (11)6.4.2 风险评估与分级 (11)6.4.3 风险应对与监控 (11)第七章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2)7.1 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的关系 (12)7.2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2)7.3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2)7.4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运维中的应用 (13)第八章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协同工作中的应用 (13)8.1 建筑行业协同工作概述 (13)8.2 BIM技术在项目协同中的应用 (13)8.2.1 项目管理协同 (13)8.2.2 项目沟通协同 (14)8.3 BIM技术在专业协同中的应用 (14)8.3.1 结构专业协同 (14)8.3.2 设备专业协同 (14)8.4 BIM技术在产业链协同中的应用 (15)8.4.1 产业链上游协同 (15)8.4.2 产业链下游协同 (15)第九章 BIM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 (15)9.1 BIM技术培训体系 (15)9.1.1 培训目标 (15)9.1.2 培训内容 (15)9.1.3 培训方式 (16)9.2 BIM人才培养模式 (16)9.2.1 学历教育 (16)9.2.2 在职培训 (16)9.2.3 国际合作与交流 (16)9.3 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6)第十章 BIM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1 BIM技术发展趋势 (17)10.2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18)10.3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挑战与对策 (18)第一章概述1.1 建筑信息模型(BIM)简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施工及管理方法。
2024年《BIM技术介绍》PPT课件

缺乏统一的BIM标准和规范,使得不同项目、不同团队之 间的BIM应用存在差异。
技术人才短缺
BIM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支持,目前 BIM技术人才相对短缺。
26
政策法规对BIM技术推广影响
政策推动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 持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 提供财政补贴、设立BIM标准
05
通过调整建筑形态、朝向、窗墙比等参数 ,改善建筑性能。
结合风环境、光环境等模拟软件,提高建 筑环境舒适度。
03
2024/2/29
06
利用BIM技术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优 设计方案。
13
案例:某高层建筑BIM设计实践
01
02
03
项目背景
介绍某高层建筑的项目背 景、设计要求和目标。
2024/2/29
将实际施工进度与BIM模型进行对 比分析,实时监控进度偏差,及时 调整施工计划。
18
碰撞检测及预防措施
碰撞检测
利用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功能, 提前发现建筑、结构、设备等专
业之间的碰撞问题。
预防措施
针对碰撞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 措施,如调整管线布局、优化建 筑结构等,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
工和浪费。
协同工作
BIM建模流程
详细展示从项目准备、模型建立、模型校核到模型交付的 BIM建模流程。
BIM建模成果展示
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BIM模型的效果,包括建筑、 结构、设备等专业模型以及整体模型。
2024/2/29
BIM应用与价值体现
阐述BIM在项目中的应用场景,如碰撞检测、施工模拟、 工程量统计等,以及带来的价值体现,如提高设计质量、 减少返工、节约成本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介绍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12年2月12日目录1 BIM的概念 (1)1.1 BIM概念理解 (1)1.2 BUILDING含义 (1)2 BIM发展轨迹 (2)3 BIM的信息载体 (2)4 BIM的实现手段 (3)4.1 BIM设计类软件 (4)4.2 BIM施工类软件 (6)4.3 与BIM核心软件具有互用性的软件 (8)5 BIM的分析应用 (10)6 BIM的生命力 (11)7 BIM的价值优势 (11)8 BIM在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12)8.1可行性研究阶段 (12)8.2设计工作阶段 (13)8.3 建设实施阶段 (15)8.4 运营维护阶段 (16)9 REVIT、NAVISWORK及相关软件工程应用实例 (16)9.1工程概述 (17)9.2 BIM建模 (17)9.3编制进度计划 (18)9.4 4D建模 (18)10 BIM与云工作台(CLOUD) (19)1 BIM的概念美国国家BIM标准对BIM的定义: “BIM是建设项目兼具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模型,且是从建设项目的最初概念设计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做出任何决策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
实现BIM的前提是: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不同的项目参与方通过在BIM建模过程中插入、提取、更新及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应出各参与方的职责。
BIM是基于公共标准化协同作业的共享数字化模型。
1.1 BIM概念理解BIM的概念分解为两个方面,BIM既是模型结果(Product)更是过程(Processs)。
(1)BIM作为模型结果(product)BIM作为模型结果,与传统的3D建筑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兼具了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
其中,物理特性(Physical Characteristic),可以理解为几何特性(Geometric Characteristic);而功能特性(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是指此模型具备了所有一切与该建设项目有关的信息。
(2)BIM作为过程(Proeess)BIM是一种过程,其功能在于通过开发、使用和传递建设项目的数字化信息模型以提高项目或组合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1.2 Building含义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得Building不能被狭义地理解为建筑,而是广义地代表了各类土木工程建设项目。
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给出的等级信息关系图(Hierarchical Information Relationships),其规定了BIM之Building的适用范围,包含三种设施或建造项目(Facility/Built):(1)Building,建筑物,如一般办公楼房、民用楼房等;(2)Structure,构筑物,如大坝、水电站、厂房等;(3)Linear Structure,线性结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铁道、隧道、管道等。
2 BIM发展轨迹BIM的发展将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少数技术发烧友的热衷,第二阶段企业决策层从企业发展角度逐步认同,第三阶段行业逐步认同并开始建立相关标准,第四阶段开始进入工程项目的业务流程。
现阶段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程实施方法的基础正在被其收益者——业主所认同。
3 BIM的信息载体BIM的信息载体是多维参数模型(nD Parametric models)。
用简单的等式来体现BIM参数模型的维度:2D=Length&Width3D=2D+Height4D=3D+Time5D=4D+Cost6D=5D+…nD=BIM传统的2D模型是用点、线、多边形、圆等平面元素模拟几何构件,只有长和宽的二维尺度,故等于Length&Width,目前国内各类设计图和施工图的主流形式仍旧是2D模型;传统的3D模型是在2D模型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维度Height,有利于建设项目的可视化功用,但并不具备信息整合与协调的功能。
随着软件的发展,尽管各种几何实体可以被整合在一起代表所需的设计构件,但是最终的整体几何模型依旧难以编辑和修改,且各系统单独的施工图很难与整体模型真正地联系起来,同步化就更能难实现。
BIM参数模型的优势就是在于其突破了传统2D及3D模型难以修改和同步的瓶颈,以实时、动态的多维模型(nD)大大方便了工程人员。
首先,BIM的3D模型为交流和修改提供了便利。
以建筑师为例,其可以运用3D平台直接设计,无需将3D模型翻译成2D平面图以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业主也无需费时费力去理解繁琐的2D图纸。
其次,BIM参数模型的参数信息内容不仅局限于建筑构件的物理属性,而是包含了从建筑概念设计开始到运营维护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该建筑构件的实时、动态信息。
再次,BIM参数模型将各个系统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整体模型真正起到了协调综合的作用,且其同步化的功能更是锦上添花。
BIM整体参数模型综合了包括建筑、结构、机械、暖通、电气等各BIM系统模型,其中各系统间的矛盾冲突可以在实际施工开始前的设计阶段得以解决,同时与上述4D,5D模型所涉及的进度及造价控制信息、相关联,整体协调管理项目实施。
另外,对于BIM模型的设计变更,BIM的参数规则(Parametric rules)会在全局自动更新信息。
故对于设计变更的反应,相比基于图纸费时且易出错的繁琐处理BIM系统表现的更加智能化与灵敏化。
最后,BIM参数模型的多维特性(nD)将项目的经济性、舒适性及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例如,运用4D技术可以研究项目的可施工性、项目进度安排、项目进度优化、精益化施工等方面,给项目带来经济性与时效性;5D造价控制手段使预算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实现实时行与可操控性;6D及nD应用将更大化地满足项目对于业主对于社会的需求,如舒适度模拟及分析、耗能模拟、绿色建筑模拟及可持续化分析等方面。
4 BIM的实现手段BIM的实现手段是软件,与CAD技术只需一个或几个软件不同的是,BIM 需要一系列软件来支撑。
图1 BIM软件图1是对于BIM软件各个类型的罗列图,除BIM核心建模软件之外,BIM 的实现需要大量其他软件的协调与帮助。
一般可以将BIM软件分成以下两大类型:类型一:BIM核心建模软件,包括建筑与结构设计软件(如AutodeskRevit系列、Graphisoft ArchiCAD等)、机电与其他各系统的设计软件(如AutodeskRevit系列、DesignMaster等)等等;类型二:基于BIM模型的分析软件,包括结构分析软件(如PKPM、SAP2000等)、施工进度管理软件(如MSProject、Navisworks等)、制作加工图Shop Drawing 的深化设计软件(如Xsteel等)、概预算软件、设备管理软件、可视化软件等等。
4.1 BIM设计类软件BIM设计类软件在市场上主要有五家主流公司,分别是Autodesk、Bentley、Graphisoft/Nemetschek AG、Gery Technology以及Tekla公司。
各自旗下开发的系列软件如下:(1)Autodest-Revit Architecture等Autodesk公司的Revit系列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且是行业领跑者,包括:Revit Architecture(建筑);Revit Structure(结构);Revit MEP(机电管道)。
(2)Bentley-Bentley Architecture等Bentley公司继开发出MicroStation TriForma这一专业的3D建筑模型制作软件(由所建模型可以自动生成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透视图及各式的量化报告,如数量计算、规格与成本估计)后,于2004年推出了其革命性的继承者: Bentley/Architecture(建筑);Bentley Structural(结构);Bentley Building Mechanical Systems(机械:通风、空调、水道):Bentley Building Electrical Systems(电气);Bentley Facilities(设备);Bentley PowerCivil(场地建模):Bentley Generative Components(设计复杂几何造型);Bentley Interference Manager(碰撞检查)等系列软件,Bentley公司还提供了支持多用户(multi-user)多项目(multi-project)的管理平台Bentley ProjectWise。
(3)Graphisoft/Nemetscheck AG-ArchiCADArchiCAD是历史最悠久的且至今仍被应用的BIM建模软件,ArchiCAD与一系列软件均具有互用性,包括利用Maxon创建曲面和制作动画模拟、利用ArchiFM进行设备管理、利用Sketchup创建模型等。
除此,ArchiCAD与一系列能耗与可持续发展软件都有互用接口,如Ecotect、Energy+、ARCHIPHISIK及RIUSKA等。
且ArchicAD包含了广泛的对象库(Object libraries)供用户使用。
(4)Gery Technology-Digital ProjectDassault公司开发的CATIA软件是全球被广泛应用的针对航空航天、汽车等大型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建模平台,而Digital Projeet是Gery Technology公司基于CATIA软件为工程建设项目定做开发的应用软件(二次开发软件),其本质还是CATIA。
(5)TeklaCorp.——Tekla Structure, XsteelXsteel是Tekla公司最早开发的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软件,于上世纪90年代面世并迅速成长为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钢结构深化设计软件.4.2 BIM施工类软件BIM参数模型具有多维属性,对于施工阶段,4D(3D+time)模型的施工建造模拟与5D(4D+cost)模型的造价功能使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更清晰地预见和控制管理施工进度与工程造价。
常见的4D应用软件和5D应用软件如下:1、4D应用软件(1)Autodesk—Navisworks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软件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用于施工模拟、工程项目整体分析以及信息交流的智能软件。
其具体的功能包括模拟与优化施工进度、识别与协调冲突与碰撞、使项目参与方有效沟通与协作以及在施工前发现潜在问题。
且Navisworks Manage软件与Microsoft Projeet具有互用性,在Microsoft Project软件环境下创建的施工进度计划可以被导入Navisworks Manage软件,再将每项计划工序与3D模型的每一个构件一一关联,即可轻松地制作施工模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