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国内游客驾驶自驾车出境旅游需求及行为研究

国内游客驾驶自驾车出境旅游需求及行为研究

国内游客驾驶自驾车出境旅游需求及行为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自驾车出境旅游。

从2015年开始,中国出口游客数量大幅增加,旅游规模和游客消费力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研究数据,2018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超过1.4亿人次,出境游市场规模大约到达4969.6亿元人民币(约合736亿美元),而国内自驾游也随着国内旅游的持续升温而不断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选择自驾游出境,成为了国际旅游市场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国内游客驾驶自驾车旅游的需求首先,驾车自游旅游可以让游客更加自由和独立,掌握自己的旅行时间。

不再拘泥于旅行团的行程安排,自驾游灵活自由,可以更好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行程规划。

其次,自驾车游客可以选择更灵活的住宿和餐饮选择,更好地适应个人的口味和旅行预算。

最后,自驾游还可以增强游客的旅行体验,让游客亲身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地理和风土人情。

总的来说,驾车自游旅游越来越受到国内游客的追捧。

二、国内游客驾驶自驾车旅游的行为特征具体来看,国内游客驾驶自驾车旅游的行为有许多特征。

首先,他们更加注重旅行的自由和独立性,放松自己的旅行计划以适应当地的天气和气候。

其次,驾车自游的游客对自己的车辆信任度比较高,更加注重安全和车辆的维护。

此外,他们通常会寻找更加独特和少有的旅游景点来增强旅行体验,使整个旅程更加独特和难忘。

三、国内游客驾驶自驾车旅游的风险防范当然,国内游客驾驶自驾车旅游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例如道路安全、本地文化和法律等问题。

因此,提前做好旅行的准备和规划非常重要。

首先,中国游客需要办理相关出境手续,例如办理签证和保险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习目的地的文化和法律,包括当地的交通规则和罚款条例等。

在路上行驶时,他们需要小心谨慎,以保证自己和车辆的安全。

还要特别注意贵重物品,防止遭受盗窃和损失。

四、结论综上所述,中国游客驾驶自驾车出境旅游需求不断增长,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这种旅游方式。

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研究

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研究

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

自驾游具有自由、个性、灵活、舒适等特点,给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消费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的特点、原因和影响,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自驾游消费行为的特征和类型、自驾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自驾游消费行为对旅游市场的影响等。

研究表明,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主要呈现出年轻化、家庭化、个性化、品质化等特征,其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

自驾游消费行为对旅游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目的地经济、就业和基础设施的带动上。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设计调查问卷,对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梳理相关文献,总结自驾游消费行为的研究现状;设计调查问卷,明确研究问题和假设,确定样本来源和数据收集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年轻化和家庭化:25-45岁年龄段和有家庭的人群是自驾游的主力军,约占60%。

个性化和品质化:消费者更注重旅游体验和品质,喜欢制定个性化行程,选择野营、徒步等具有挑战性的旅游方式。

偏好近郊和短途旅游: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自驾游目的地,如山区、湖泊、海滩等。

自驾游时间安排灵活:消费者更喜欢选择在工作日或避开旅游旺季出行,以获得更舒适的旅游体验。

我们还发现国内自驾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促进了自驾游市场的繁荣。

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自驾游目的地和更好的出行条件。

自驾车游客的旅游需求分析

自驾车游客的旅游需求分析

自驾车游客的旅游需求分析自驾车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方式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自驾车旅游有许多优势,如灵活性、便捷性和自由度高等。

因此,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自驾车旅游来满足他们的旅游需求。

首先,自驾车旅游的主要需求之一是探索新的地方。

旅游者可以通过自驾车轻松地到达偏远地区和景点,这些地方通常不易到达或没有公共交通工具。

自驾车旅游者可以自主决定旅行线路和途径,去探索未知的景点和独特的风景。

除了探索新的地方,自驾车旅游者还可以享受更贴近大自然的体验。

他们可以在驾驶过程中欣赏周围的美景,与自然亲密接触。

自驾车旅游者可以选择停下来,在湖泊或森林边的露营地过夜,享受帐篷露营的乐趣。

这种亲近大自然的体验是许多旅游者追求的,自驾车旅游正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此外,自驾车旅游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意愿自由安排旅行计划,不受公共交通工具的限制。

他们可以在路途中随时停下来休息,体验当地的美食和特色文化。

自驾车旅游还可以减少旅行的压力和不便,不需要排队等待交通工具,也不需要担心行李在中转时的损坏或丢失。

另外,自驾车旅游也可以满足旅游者对安全和隐私的需求。

旅游者可以将自己的车辆作为旅行工具,避免与陌生人共享公共交通工具的风险。

他们可以将车内作为私人空间,不受他人打扰。

此外,自驾车旅游者还可以在行程中自主调整行程,适应自己的节奏和时间安排。

尤其在疫情影响下,自驾车旅游更能提供更安全和隔离的旅行方式。

最后,自驾车旅游还可以提供家庭旅游需求的满足。

家庭一起驾车旅行可以增强亲子关系,也可以使家庭成员更加亲密。

自驾车旅游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便利设施,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

此外,自驾车旅游还可以减少家庭旅行的费用,可以自带食品和住宿设施,降低旅行开销。

总的来说,自驾车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对探索新地方、亲近大自然、灵活性和便利性、安全和隐私以及家庭旅游需求的多重需求。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网络的发展,自驾车旅游将继续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自驾车旅游兴起动态分析

自驾车旅游兴起动态分析

自驾车旅游兴起的动因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自驾车旅游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尤其是有车一族向往,热衷的一种旅游新时尚。

活动范围大、涉及景点多、游客素质高、消费能力高也是自驾游的主要特点。

本文将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上分析自驾车旅游兴起的原因并作相关的分析。

一、自驾车旅游的界定及其发展顾名思义,自驾车旅游是指旅游者按照一定的线路自行驾车的旅游方式,兴起于上世纪中期的美国,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

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Drive”,后来发展为“DriveTravel”,如今自驾车旅游已逐步成为风靡全球的旅游方式。

自驾车旅游属于自助类型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业态。

自驾车旅游在选择对象、参与程序和体验自由方面给予了旅游者更大的伸缩空间,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选择性格季节性等特点。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作为身份和财富象征的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自驾车旅游以其灵活自由的方式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热衷。

当然,应该看到,自驾游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一是自驾游的规模与比重;二是围绕自驾游的服务设施尚未完善,例如汽车旅馆还很少见。

而国外,如新西兰,其自驾游体系很完善,汽车旅馆外形优美、功能完善,赫兹等汽车租赁公司遍布南北两岛,很容易让人产生自驾游的冲动。

二、自驾游兴起的动因分析(一)客观因素1、经济方面的影响1.1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旅游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而旅游业的综合性和旅游体验的广泛性使旅游业对旅游心理影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旅游体验者提供了多姿多彩的体验形式。

其中自驾游的出现就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旅游企业面对自驾车旅游者这一大市场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和产品,从自驾游线路的设计和宣传,到景区停车场的改善、旅游接待形式的变化,旅游企业开始了一系列针对自驾游的量身定制。

自驾游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

自驾游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

自驾游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游旅游方式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

自驾游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消费者在自驾游旅游中的行为特征、需求特点以及对各项旅游产品的偏好,从而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首先,自驾游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驾游旅游消费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加注重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地方,特别是自然景观和户外活动项目。

二是消费者对交通便利性的要求较高,他们更愿意选择交通网络发达、自驾车辆容易进入的目的地。

三是在选择住宿方式时,自驾游旅游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传统酒店和度假屋等提供安全舒适环境的住宿设施。

四是消费者在自驾游旅游中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主性的体验,喜欢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购物和参与当地文化活动。

五是自驾游旅游消费者更加关注旅游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问题,主张文明、安全的旅游行为。

其次,自驾游旅游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方面,消费者有多样化的需求,包括休闲度假、追求刺激与冒险、寻求新鲜感和改变生活环境等。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格敏感性较高,他们注重性价比,并对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愿意付出更多的经济投入。

此外,多数自驾游旅游消费者渴望通过旅游了解当地文化和风俗,他们希望体验真实的人文环境和乡村风情,因此在景点和线路选择上更加青睐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人文遗址等。

最后,自驾游旅游消费者对各项旅游产品的偏好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旅游交通方面,自驾游旅游消费者更倾向于自驾车,享受自由、灵活的出行方式。

在旅游住宿方面,消费者更喜欢选择传统酒店和度假屋,希望能够提供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

在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消费者更加偏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喜欢远离城市喧嚣,去探索迷人的自然环境和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

在旅游活动方面,自驾游旅游消费者更喜欢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和国家公园,喜欢户外活动项目如远足、露营、观鸟等。

自驾车游客地旅游需求分析报告材料

自驾车游客地旅游需求分析报告材料

自驾车游客的旅游需求分析一、自驾车旅游的背景“自驾车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是当时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旅游形式。

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方式,自驾车具有自主性、时尚性、个性化等特征,且兼具刺激性强、消费档次高、体验性强等特点。

中国的自驾车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兴起,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旅游者所使用的代步工具主要是家用小汽车、多功能越野车及商务车等。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道路条件的改善,公民休闲时间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心理的日益成熟,自驾车旅游正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形式。

我国自驾车旅游还呈现出小团体性和旅游者消费层次较高的特点。

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改革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度假游时代到来,这些都对自驾车旅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自驾车游客的群体特征1、性别与年龄构成在调查样本中,男性比例明显多于女性,原因在于男性较女性有更多驾车机会、兴趣和自由支配时间,更富有冒险与追新求异的心理。

年龄中占主体的是25~44岁这一年龄段的中青此年龄段的人多数属于社会中产阶级,事业有成,经济条件好,社会地位和消费水平都高.2.出游距离构成参加自驾游的旅游者,多数属于中近距离出游的人群,不过出行距离在300 km以上的自驾游旅游者比例还会进一步增加,这部分出行距离远的旅游者一般选择在黄金周或是法定的带薪假期。

3.学历构成参加自驾车旅游的这部分旅游者的学历偏高。

不同的学历反映旅游者所受的教育不同,大学、中等学校和小学三者在影响旅游者的个性方面有极大的差异邸。

旅游愿望与对外界的了解成正比,高学历的人基于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他们的旅游目的性比较强,中等学历的人产生旅游愿望往往受大众媒介的影响,对于目的地的选择没有前者主动。

由此可见,自驾车旅游者学历层次较高,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自主性强,受外界的影响较小。

4.职业与收入构成旅游者的经济收入水平直接决定其承担力和可实现能力,是选择旅游方式时第一客观要素。

国内自驾游客的消费行为研究

国内自驾游客的消费行为研究

感谢观看
四、自驾游客消费行为的规律
自驾游客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顺序:自驾游客通常会选择先规划好旅游路线,确定好景区景点顺 序,以便更好地安排时间和行程。
2、路线选择:自驾游客在选择路线时通常会考虑路线的长短、路况、加油 站设置等因素,以确保旅途的安全和顺利。
3、消费习惯:自驾游客在景区景点的消费习惯通常会与其旅游目的相匹配。 例如,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自驾游客会在住宿、餐饮等方面有更高的消费需求, 而以探险和挑战为目的的自驾游客则更注重装备和交通工具的选择。
五、未来趋势
随着国内自驾游的持续发展,未来自驾游客的消费行为将面临新的趋势和挑 战。
1、政策法规:政府将会出台更多有利于自驾游发展的政策法规,包括完善 自驾游设施、提高旅游安全保障等,以促进自驾游的健康发展。
2、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应用将为自驾 游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和体验,例如智能导航、实时路况、景区智能管理等。
二、自驾游客的消费行为特点
国内自驾游客的消费行为具有以 下特点:
1、目的地选择:自驾游客更倾向于选择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等 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他们也喜欢选择具有挑战性和探险性的目的地,如山 区、沙漠、海洋等。
2、出行时间:自驾游客的出行时间更加灵活,他们通常会选择周末或节假 日进行短途旅游,或者利用长假进行长途旅游。
3、花费方面:自驾游客更注重旅游体验的质量,因此他们在旅游花费方面 相对较高,包括住宿、餐饮、门票、油费等方面的支出。
4、旅游方式:自驾游客更倾向于自主安排旅游行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 方式和路线,同时也更加注重与家人、朋友的互动和参与。
Hale Waihona Puke 三、自驾游客消费行为的影响因 素

自驾车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自驾车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自驾车旅游行为特征分析摘要:对北京地区的200名自驾车旅游者调研发现,自驾车旅游者以中、青年旅游者为主体,男性多于女性,收入在中等和中等以上,职业较为稳定;旅游动机以推动型为主,在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和家人度过美好时光、放松身心、增加人生阅历是推动自驾车旅游者的主要出游动机;每年大多出游1-3次,北京郊区是出游首选,与北京距离较近的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也是北京自驾车旅游者偏爱的目的地;自驾车旅游者当中性格外向、情绪稳定的人居多,他们开朗乐群、喜欢刺激、享受掌控、情绪稳定,不容易焦虑慌乱,能够在充满不确定的自驾车旅游中获得乐趣。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旅游行为特征性格特征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几年轿车迅速进入家庭而带动自驾旅游的快速发展。

经过市场调研表明,自驾车旅游者一般都是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绝大部分受过较高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旅游素养[1]。

北京的私家车发展迅速,自驾车旅游的群体构成十分广泛,研究其旅游行为特征对于开发北京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大有裨益。

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本文对自驾车旅游定义为“ 旅游者以私有或租借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目的, 以自发组织为主体的前往目的地旅行的连续过程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

”自驾车旅游者( 简称自驾者) 是指选择以自驾车为旅游方式的旅游者,既包括自驾游的第一参与人,如私家车主或驾驶人员,也包括自驾游的其他参与者。

本文以居住在北京地区的自驾车旅游者为对象,以旅游者行为为调查内容,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邮件问答等方式积累大量真实的基础资料,共获得千余份有效调查问卷( 其中自驾车旅游者有效问卷200 份),访谈记录50 份,调查对象人口特征如表1 所示。

自驾车旅游者当中,男性多于女性,18- 4 0 岁的中青年人最多,拥有大专或者大本学历的人群占8 4.7 %,体现出自驾车旅游人群年轻、体力充沛、受教育程度高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对南昌市周边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乡村 旅游地的自驾车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涉及三大部分: 旅游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文化 程度、职业、收入等) 、旅游偏好、出游意愿选择。共 发放问卷 210 份, 采用现场回收的方法, 共收到有效 问卷 171 份, 占问卷发放量的 81143% , 符合问卷调 查的要求。基本情况见表 1。
职业类别 文体、传媒 科研人员 教师
公务员
金融、 医疗
构成( % ) 1015
111 8
111 1
1314
817
民营 职业类别
企业主
外资企 业员工
内资企 业员工
离退休 人员
自由 职业
构成( % ) 1913
121 3
91 3
11 2
214
个人月收入
( 元)Biblioteka [ 3000 3001- 4000 4001- 5000 5001- 6000 \ 6001
[ 责任编辑: 吴巧 红; 责任校对: 王玉洁]
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 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
冯淑华
( 江西师范大学旅游系, 江西 南昌 330022)
[ 摘 要]本文调查分析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基本特 征, 并重 点 探讨了他们的消费特 性、旅 游偏好 和消费 空间 分异特 征, 绘 制了自驾车旅游者的 出游意 愿与可 达机会的 普雷德 行为 矩 阵图。从对城市周边旅 游地发 展的促 进作用 和对旅 游接 待 地服务体系完善两方面探讨了自驾车旅游者行为 空间效应, 认为自驾车旅游对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地、度假区的发展 以 及温冷型景区的升温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旅游目 的 地服务水平提高、乡村旅馆 发展、旅游 购物促 进和旅 游信 息 系统建设等起到重要作用。 [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 旅游者行为特征; 空间效应 [ 中图分类号] F5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02- 5006( 2008) 09- 0034- 05
构成( % )
212
231 5
291 8
2414
2011
资料来源: 抽样调查统计。
调查样本显示: 自驾车旅游者以男性为主, 即男 性占 7916% , 女性占 2014% ; 在年龄上, 以 30 岁至 50 岁年龄段为主, 占到总样本数的 7417% , 中青化 现象 突 出; 从 文 化 程 度 看, 大 专 以 上 学 历 的 占 6318% , 高学历化趋势显著; 从个人月收入情况看, 中上收入的人数 比为 7413% ; 从职业类型看, 比例 在 10% 以上的有文体和传媒、科研、教师、公务员、 民营企业主、外资企业等人员, 白领化和高管化现象 明显, 是一个以城市人群为消费主体的旅游活动。 212 自驾车旅游者的消费特性及旅游偏好
[ 收稿日期] 2007- 11- 06; [ 修订日期] 2008- 07- 22 [ 作者简介] 冯淑华( 1961- ) , 女, 汉族, 江西广昌 人, 教授, 博 士, 主要从事区域旅游经济研究, E2mail: fsh39@ 126. com。
34
旅 游 学 刊 TOURIS M TRIBUNE
主要有 5 个方面: ( 1) 自驾车旅游现状、问题和策略 探讨[ 2, 3] , 主要集中在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 系的影响以及中国自驾车旅游发展战略的讨论等; ( 2) 自驾车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分析[ 4- 6] , 着重从 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决策影响因子、旅游方式、旅游 消费等方面, 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 ( 3) 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预测[ 7] , 从自驾车旅游需求 构成、特点、出行链的形成和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分 析入手, 探讨出行者的经济特征、闲暇时间对自驾车 旅游交通需求的影响, 并构建交通需求模型; ( 4) 自 驾车旅游网络和营地建设[8, 9] , 针对我国自驾车旅游 市场旅游网络系统缺乏的现实, 探讨由供给系统、需 求系统、信息系统和支持系统等构建的自驾车旅游
第 23 卷 2008 年第 9 期 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BUNE
[ 8 ] Elizabeth Fredline, Bill Faulkner. Host Community Reactions A Cluster Analysis[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 3) : 763 - 784.
[ 11] 苏勤, 林炳耀. 基于态度与 行为的 我国旅 游地居 民的类 型划 分 ) ) ) 以西 递、周 庄、九华 山 为 例[ J] . 地 理研 究, 2004, 23 ( 1) : 104- 113.
[ 12] 谌永生, 等. 主社区居民 对旅游 效应 的感知 研究 ) ) ) 以 敦煌 市为例[ J]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 2) : 74- 77.
[ 18] Doxey G V. A Causati on Theory of Visitor2Resident Irritants,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Inferences [ A] . In ConferenceProceedings: Six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 C ] . San Diego, 1975. 195- 198.
[ 9 ] Weaver D B, La wton L J. Resident Perceptions in the Urban2Rural Fringe[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2001, 28( 2) : 439) 458.
[ 10] John Williams Rob Lawson. Community Issues and Resident Opinions Of Tourism [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2001, 28( 2) : 269- 290.
[ 15] 付强, 等. 自组 织竞 争 人 工神 经 网络 在 土 壤分 类 中 的应 用 [ J]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22(1) : 39- 43.
[ 16] 闻新, 周露, 等. MATLAB 神经网络仿真与 应用[ M] .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2003.
[ 17] 毛罕平, 等. 基于遗传算法 的蔬菜 缺素叶 片图像 特征选 择研 究[ J] .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4( 2) : 1- 5.
第 23 卷 2008 年第 9 期 月刊
表 1 自驾车旅游调查样本情况
年龄( 岁) 18- 29 30- 39
构成( % ) 1411
301 9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
构成( % )
710
291 2
40- 49 431 8 大专 331 3
50- 59 1010 本科 2111
\ 60 112 研究生 914
网络体系。同时有学者从营地建设方面开展了广西 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的核心战 略和基本对策 的研 究; ( 5) 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及其经营研究[ 10- 13] , 主 要从自驾车旅游线路设计、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自驾
车旅游者的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讨论自驾车旅游产 品的开发。此外, 赵鹏、李享、刘磊从经营的角度, 对 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这两大类自驾车旅游的经营实 体进行了优势比较, 并对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 讨。综上所述, 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自驾车旅游市 场剖析、产品开发经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探 讨, 虽然有学者对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开展了研究, 但主要集中在旅游动机、价值观及决策行为等方面, 仍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且对旅游者行为的空间效 应尚未开展探讨, 本文试图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2 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Study on the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Regional Tour ism Impact Based on Self2organizing Newr al Network ) ) ) A Case of Lingbi County, Anhui Province
TU Wei1, LIU Qin2you2 , JIN Li2jiao1 ( 1. Jinken Colleg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56, China ; 2.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 njing 210095, China ) Abstr act: The paper, taking Lingbi County, a small resource2type town in Anhui as an example, based on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tourism impact and attitude, makes a classifiew study on residents. perception by using self2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and makes 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result of classification. The classified study serves to get hold of the features of their perception, providing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tourism planning. Meanwhile, the authors test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phase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neural network in the classified study of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tourism impact by comparing the result of classification with that made by predcessors so as to promote the merge of tourism science with more methods. Key words: self2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resident; perception tourism impa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