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古诗词背诵1

合集下载

高职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

高职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

高职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
高职高考的古诗词必背篇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篇: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4.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诗经·周南·卷耳》)
5.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诗经·秦风·无衣》)
6.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8.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以上是高职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中的一部分,具体的高职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大纲有所差异。

建议查阅考试大纲或相关资料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职高高考背诵篇目古诗词

职高高考背诵篇目古诗词

职高高考背诵篇目古诗词职高高考背诵篇目古诗词职业高中必背古诗词简版一、关雎选自《诗经》(3个小钩钩)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qiú)。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ù)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â)之二、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个小钩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春望唐杜甫(2个小钩钩)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四、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个小钩钩)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五、无题唐李商隐(2个小钩钩)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六、泊秦淮⑴(1个小钩钩)烟笼寒水月笼沙⑵,夜泊秦淮近酒家⑶。

商女不知亡国恨⑷,隔江犹唱《后庭花》⑸。

七、虞美人【南唐】李煜(2个小钩钩)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2个小钩钩)城阙(quâ)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5个小钩钩)丙辰中秋⑴,欢饮达旦⑵,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⑶。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⑷。

不知天上宫阙⑸,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⑹,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⑻。

起舞弄清影⑼,何似在人间⑽?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⑾。

中职单招语文必背古诗词

中职单招语文必背古诗词

中职单招语文必背古诗词1、诗经•静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縣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飱兮!3、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职教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职教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职教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1. 《劝学》那可是职教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啊!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一样重要,“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你想想,学习要是停止了,那不就像船没有了桨,怎么前进呀!比如你想掌握一门技能,不学习怎么行呢?2. 《师说》绝对不能落下呀!“古之学者必有师。

”这就好比走路需要有指引,老师就是那盏明灯呀!你看,要是没有老师的教导,我们不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吗?3. 《阿房宫赋》哇,那可是经典中的经典!“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这宏伟的描写,就像给你展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你说要是不背下来,多可惜呀!就好像错过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4. 《赤壁赋》也超重要的好不好!“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哇,这场景,不就跟我们和朋友出去玩一样生动吗?要是不背熟,简直太遗憾啦!5. 《氓》得好好记呀!“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这不就是生活中的故事嘛。

你想想,爱情里的那些事,不记住怎么能理解深刻呢,就像你忘记了和朋友的一段重要经历一样。

6. 《离骚》可别小瞧它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是多么深沉的情感呀。

就如同我们对生活中的困难感到难过一样,不背下来怎么能体会到呢?7. 《蜀道难》那可是很难得的呀!“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难的程度,就像攀登一座高峰。

你不背下来,怎么能感受那种艰险呢?8. 《琵琶行》多有意思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不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嘛。

不记住这些美妙的诗句,不是太可惜了吗?9. 《登高》也是必背的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画面感多强呀。

就好像你站在那个场景中,不背下来,怎么能随时回味呢?10. 《锦瑟》可不能忘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是多么令人感慨的诗句呀。

你想想,那些过去的时光,不通过这些诗句来回忆,怎么行呢?。

2024年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

2024年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

2024年高职高考语文必背古诗1.《荀子》——劝学篇(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中职高三古诗词诵读

中职高三古诗词诵读

高三古诗词1、《将进酒》李白(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一剪梅》李清照(宋代)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双调折桂令·叹世》马致远(元代)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6、《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7、《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职高语文背诵篇目

职高语文背诵篇目

职高语文背诵篇目1.古代诗词1.《诗经・采薇》(节选)1.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赏析:这几句诗通过今昔对比,往昔出征时杨柳轻柔随风摇曳,如今归来时大雪纷飞,以景衬情,深刻地表现出战士久戍归家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战争的回顾,又有归途的艰辛和内心的哀伤。

2.《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1.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赏析: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南山下种豆的田园生活,从早出劳作到晚归的过程,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田园、保持自我高洁品质的坚守。

3.《将进酒》(李白)1.原文(节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赏析:诗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黄河之水和人生短暂,情感奔放。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体现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思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则是诗人自信豪迈的体现。

2.古代散文1.《劝学》(荀子)(节选)1.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赏析:文章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 的中心论点,接着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等比喻说明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又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比喻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品性,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

2.《兰亭集序》(王羲之)(节选)1.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职高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一上

职高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一上

职高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一上职高语文课程中,高一上学期的古诗词学习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1.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4. 《木兰诗》唧唧复唧唭,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5.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6.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7.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 《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9.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0.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些诗词涵盖了从先秦到宋代的各个时期,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

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诗词,更要理解其内涵和艺术魅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古诗词鉴赏1.《关雎》作品选自:《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

《诗经》最早只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与《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并称“五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蒹葭》作品选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注释: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1]晞:音西,干[2]涘:音四,水边[3] 沚:音止,水中的小沙滩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3.《短歌行》魏晋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今译:对酒要喝亦要歌,人生苦短无几何。

譬如清晨一滴露,苦于时巨已无多。

情绪激昂慨而慷,忧愁之思实难忘。

用啥才能解却忧,只有酩酊醉杜康。

你们贤能有学问,我心悠悠思念君。

惟愿你们来相助,我吟《子衿》至于今。

野鹿欢快呦呦鸣,只因饱食嫩绿苹。

苦有嘉宾来就我,鼓瑟吹笙远相迎。

明月何进可取摘?人才何日可招来?忧思常从心中主,难以断绝难释怀:穿越阡陌去拜访.枉驾亲临去探问。

重逢欢饮又畅谈,心心存念旧恩情。

朗朗月明星稀夜.翩翩乌鹊南飞行。

绕树盘旋三周匝,不知何枝可依停。

山不厌土成其高,海不厌水成其深。

周公一饭三吐哺,赢得天下归顺心。

赏析:这首诗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它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全诗本是由眼前的歌舞酒宴生发开来,却又抛开对空间场面的具体描绘,而转为对时间的悠长思索,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由此而引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

凌空落墨,非如椽大笔不能如此。

作者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写心忧天下之情。

貌似对立的二者被作者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准确地表达了他独有的气质、个性,诗歌本身也因此而具有气韵沉雄、笔意恣肆的特点。

此诗以一种高唱与低吟相互为用的形式来倾诉慷慨激烈的情怀。

时而击节放歌,“慨当以慷”;时而沉吟不语,“忧思难忘”;时而因贤才不得而忧心忡忡;时而因贤才归附而喜不自胜。

曲曲折折,一忧一喜,忽徐忽急,全是一片怜才思贤之意。

3. 《龟虽寿》魏晋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4.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今译:少年时,我的志向就非同一般。

生性所爱只是山水自然。

不幸-误落入世人的尘网,就象只可怜的鸟儿落难这一次出仕,竟然去了十三年。

我象是笼中的鸟儿,忆恋着当年曾自由自在地嬉耍过的花草林间;我象是池中的鱼儿,思念着当年曾自由自在地遨游过的江海的波澜。

呵,我的乐园,在南边的野外,开荒种田,从此呵!我就伴着我那不合时宜的理想,伴着我那亲自开垦的田园。

那田园有十几亩方圆;那草屋也不过十几间。

榆树呀,柳树呀,在房后已经,碧绿有荫;桃树呀,李树呀,已经开花一排排在堂前,远远的村落,在暮霭里朦胧依稀;时时飘拂着袅袅的炊烟。

远处,时有几声狗叫传来,高处,有鸡儿欢唱在桑树之颠。

明窗净几,一尘不染。

闲静的家中,是如此的静谧、安闲。

呵!那只笼中的鸟儿呵!终于飞向了蓝天-返回了自然。

诗人以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污秽的黑暗官场作对比,坚定自己的立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宁愿选择清苦但自得的隐逸生活,是真的隐者。

陶渊明用诗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更以打半的实际行动为自己赢得了田园诗人的美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诗意: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6. 登幽州台歌唐朝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诗译: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7. 《回乡偶书》唐朝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诗: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题解: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

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

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

为人放荡不羁,风流轻狂,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

诗以七绝见长。

8. 《过故人庄》唐朝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诗: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题解: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9. 《从军行》唐朝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今译]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赏析: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