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第七套

合集下载

2023年注册网络工程师考试题目与答案(共四科)

2023年注册网络工程师考试题目与答案(共四科)

2023年注册网络工程师考试题目与答案(共四科)第一科: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题目一请简述OSI七层协议模型,并结合图示进行说明。

答案一OSI七层协议模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图示如下:每一层承担着不同的网络功能,分别为:- 物理层:负责将数字数据转化为物理信号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 数据链路层:提供面向有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和提供基于物理地址的寻址。

- 网络层:实现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传输协议,并可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 会话层:提供通信双方之间的会话控制和数据传输的同步控制。

- 表示层:处理数据的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解密、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等。

第二科:网络设备与网络安全题目二请简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并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答案二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是常用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网络设备,能够在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转发数据包。

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能够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发,通过根据目标地址选择最佳路径来实现数据传输。

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

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工作层次不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上层协议支持不同。

- 转发方式不同:交换机则直接从入接口的MAC地址表中查找出端口并转发,路由器需要根据ip地址进行转发。

- 工作对象不同:交换机面向多个接入设备,路由器主要面向广域网和边缘路由器。

它们的应用场景分别如下:- 交换机在局域网内作为网络设备之间的通讯媒介,将各种网络节点和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通常用于实现广播和单播网络。

- 路由器主要用于不同的局域网之间进行数据包转发,即使数据包跨越不同的系统在网络之间传输。

因此它通常作为将两个或多个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设备,用于构建企业网络。

第三科:网络协议与应用题目三答案三第四科:网络管理和实验题目四请简述SAN Storage区别于NAS Storage,且简述SAN Storage 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三级网络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七套试题

计算机三级网络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七套试题
20.协议的关键要素不包括________。
(A)语言
(B)语法
(C)语义
(D)时序
21.流量控制功能实质上是由________执行的。
(A)发送方
(B)接收方
(C)发送方和接收方
(D)发送方和接收方间的中间节点
22.3次握手机制用于解决________问题。
(A)网络中出现重复请求报文
(B)网络中出现大量请求报文
(B)流量控制
(C)建立连接
(D)分组和重组
18.下面有关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速度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面向连接的网络数据传输快
(B)面向无连接的网络数据传输快
(C)两者速度一样快
(D)不可判断
19.通信子网不包括________。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A)E-mail服务器
(B)Telnet服务器
(C)文件服务器
(D)WWW服务器
53.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是________。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54.一个进程和另一个进程通信时,需要以某种方式标识自己,TCP/IP用端口的逻辑结构来表示。关于端口的陈述错误的是________。
(B)I和III
(C)II和III
(D)III和IV
1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Linux操作系统部分符合UNIX标准,可以将Linux上完成的程序经过重新修改后移植到UNIX主机上运行
(B)Linux操作系统是免费软件,可以在通过网络下载
(C)Linux操作系统不限制应用程序可用内存的大小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附答案网络工程师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职业。

他们负责设计、建立和维护网络系统,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网络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网络协议和技术,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并具备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网络工程师考试的试题及其答案。

1. 什么是OSI模型?请简要描述其各层功能。

答案:OSI模型是一种将网络通信分解为七个不同层次的框架。

其各层功能如下:- 物理层:负责将数据转换为电脉冲并通过物理媒介传输。

-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连接上进行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点对点传输。

- 网络层:负责在网络间传输数据,通过路由选择合适的路径。

- 传输层:负责在应用间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拆分和重组数据包。

-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 表示层: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表示和编码方式。

- 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的接口。

2. 描述TCP/IP协议族的特点及其各层功能。

答案:TCP/IP是一组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的协议,用于在互联网络中进行通信。

其特点如下:- TCP/IP协议族是开放的,可以适应各种网络环境和设备。

- 它是互联网的基本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

- TCP/IP协议族由众多协议组成,例如IP、TCP、UDP、HTTP等。

其各层功能如下:- 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传输到物理链路上,并进行透明传输。

- 网际层:负责提供数据包的传输与路由选择。

- 传输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通信服务,包括TCP和UDP协议。

- 应用层:提供与网络应用程序的通信接口。

3. 简要介绍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作用。

答案:IP地址是用于标识网络中设备的唯一地址。

它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使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其中网络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主机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每台设备。

IP地址的作用是定位和区分网络中的设备。

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07年11月网络工程师模拟试题上午试卷(7)(1)

07年11月网络工程师模拟试题上午试卷(7)(1)

07年11月网络工程师模拟试题上午试卷(7)(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b.信号线、地址线、电源c.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电源d.信号线、总线控制器、附属电路【解析】总线组成包括信号线、总线控制器、附属电路。

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在一个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假如系统分配给一个作业的内存物理块数是3,并且此作业的页面使用顺序为2,3,2,1,5,2,4,5,3,2,5,2,若采用fifo和lru置换算法,其产生的缺页次数分别为(5) 和(6) 。

(5) a.6b.7c.8d.9(6) a.6b.7c.8d.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虚拟内存的页面调度算法。

题目中当采用fifo时,其页面调度过程如下:2 3 2 1 5 2 4 5 3 2 5 2――――――――――――――2 2 2 2 5 5 5 53 3 3 33 3 3 3 2 2 2 2 2 5 51 1 1 4 4 4 4 4 2可知缺页次数为9。

同样若采用lru 算法,可计算其缺页次数为7。

●原型化(prototyping)方法是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7) 不是原型化方法所具有的特征。

与结构化方法相比,原型化方法更需要(8) 。

衡量原型开发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9) 。

(7) a.提供严格定义的文档b.加快需求的确定c.简化项目管理d.加强用户参与和决策(8) a.熟练的开发人员b.完整的生命周期c.较长的开发时间d.明确的需求定义h X @lci yR~NzWt~R6Ch X @lci yR~NzWt~R6C(9) a.丰富的编程技巧b.灵活使用开发工具c.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d.快速获取需求【解析】原型化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快速确定需求的策略,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提取、求精,快速建立最终系统工作原型。

原型化方法与结构化方法不同,它不追求也不可能要求对需求的严格定义、较长的开发时间和熟练的开发人员,但是该方法要求完整的生命周期。

网络工程师考试题-含答案

网络工程师考试题-含答案

网络工程师考试题-含答案1. OSI模型是什么?它有几层?请简要介绍各层的功能及作用。

OSI模型是一种定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层次。

各层的功能及作用如下:-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使用物理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层上建立数据传输的连接,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

- 网络层:负责确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发,实现数据包的路由。

- 传输层:负责将数据分为小块,并保证它们的传输完整性和顺序性。

-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通信会话。

- 表示层:负责处理数据的格式转换、加密和解密,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能正确解释。

- 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

2. 什么是TCP/IP协议?它由哪些协议组成?TCP/IP协议是一组用于互联网通信的网络协议,它由以下协议组成:-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

- IP(互联网协议):负责进行数据的路由和分组交换。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 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提供网络错误报告和诊断功能。

3. 请简述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

-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路由表不会根据网络状态的变化而自动更新。

- 动态路由是通过路由协议自动获取的路由信息,系统会根据网络状态的变化动态更新路由表。

4. 请介绍现有的网络安全攻击类型。

- 钓鱼攻击(Phishing Attack):通过伪造合法网站或邮件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

- 黑客攻击(Hacking Attack):入侵系统、获取未授权访问或篡改数据。

- 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Attack):通过超负荷请求使服务器资源耗尽,导致服务不可用。

- 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 Attack):窃取通信双方的数据,篡改通信内容。

- 嗅探攻击(Sniffing Attack):截取传输中的数据包进行拦截和查看。

网络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网络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网络工程师试题及答案网络工程师岗位是目前市场上非常热门的职业之一。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网络工程师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正在准备考试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篇1. OSI参考模型是什么?请简要介绍每一层的功能。

答:OSI参考模型是一种用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模型,全名为“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它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层次,并为每个层次定义了具体的功能。

(1)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处理与物理媒介相关的物理信号。

(2)数据链路层:传输帧,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组装成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3)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4)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确保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目的地。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编码和解码,以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能够互相理解。

(7)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程序进行交互的接口。

2. TCP/IP协议族是什么?请列举其中几个重要的协议。

答:TCP/IP协议族是一种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集合,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协议,用于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通信。

几个重要的协议包括:(1)IP协议:负责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2)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目的地。

(3)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4)DNS协议: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实现网络上的域名解析。

(5)HTTP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6)FTP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

二、路由与交换篇1. 请解释什么是路由器,它有哪些重要的功能?答: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精选(含答案)fq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精选(含答案)fq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链路状态协议与距离矢量协议的区别,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链路状态协议周期性地发布路由信息,而距离矢量协议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发布路由信息B.链路状态协议由网络内部指定的路由器发布路由信息,而距离矢量协议的所有路由器都发布路由信息C.链路状态协议采用组播方式发布路由信息,而距离矢量协议以广播方式发布路由信息D.链路状态协议发布的组播报文要求应答,这种通信方式比不要求应答的广播通信可靠【解析】链路状态协议和距离矢量协议类似,都会周期性地发布路由信息。

【正确答案】A2.快速以太网标准比原来的以太网标准的数据速率提高了10倍,这时它的网络跨距()()。

A.没有改变B.变长了C.缩短了D.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解析】由于CSMA/CD的约束,速率增加,长度就得减少。

【正确答案】C3.在路由器的特权模式下键入命令setup,则路由器进入()模式。

A.用户命令状态B.局部配置状态C.特权命令状态D.设置对话状态【解析】设置对话模式是一台新的交换机开机时自动进入的模式,在特权命令模式()下使用setup 命令也可以进入此模式,这时可以通过对话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设置。

【正确答案】D4.在配置IIS时,如果想禁止某些IP地址访问web服务器,应在“默认web站点”的属性对话框中()选项卡中进行配置。

IIS的发布目录()。

A.目录安全性B.文档C.主目录D.ISAPI筛选器A.只能够配置在c:\inetpub\wwwroot上B.只能够配置在本地磁盘上C.只能够配置在联网的其他计算机上D.既能够配置在本地的磁盘,也能配置在联网的其它计算机上【解析】【正确答案】AD5.在CPU与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其目的是为了②。

②A.扩大主存的存储容量B.提高CPU对主存的访问效率C.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存取速度D.提高外存储器的速度【解析】Cache是不具有扩大主存容量功能的,更不可能提高外存的访问速度。

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模拟题

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模拟题

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模拟题网络安全模拟题解析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非法或恶意侵入、破坏或篡改的一种技术体系。

网络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实施和维护网络安全体系的专业人员。

一个合格的网络工程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网络知识、细致入微的思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以下是一道网络安全模拟题的解析。

模拟题描述:某企业拥有内外网环境,内网由防火墙、交换机和路由器组成,外网由电信和联通两条线路组成。

假设内网网段为192.168.10.0/24,内网默认网关为192.168.10.1,外网线路分别为电信IP:202.96.134.133和联通IP:123.125.189.219。

要求设计一个安全的网络方案,实现内网到外网的流量监控和访问控制。

解析:为了实现内网到外网的流量监控和访问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方案。

1. 配置防火墙:将防火墙设为内网和外网的边界,可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实现内网和外网之间的转发。

防火墙需要设置一个访问策略,只允许特定的端口和IP地址进行访问。

2. 配置交换机:为了实现内网到外网的流量监控,可以在交换机上启用端口镜像功能,将内网到外网的流量镜像到指定的监控端口上。

这样,可以对镜像的流量进行深度分析和监控。

3. 配置路由器:为了实现内网到外网的访问控制,可以在路由器上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ACL可以根据源目标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进行过滤,只允许特定的流量通过。

4. 实施内网安全策略:内网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可以通过配置内网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预防系统(IPS)等来保护内网的安全。

5. 外网线路备份:为了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配置冗余联通线路,并进行负载均衡和故障切换。

当一条线路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份线路,确保内网到外网的连通性。

总结:网络安全是现代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方案是网络工程师的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模拟题的解析,介绍了保护内网到外网流量的监控和访问控制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师模拟题及答案解析第七套
●在32位的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为1.6GHz,总线上4个时钟周期传送一个32位字,则该总线系统的数据传送速率约为 (1) 。

(1) A.400MB/s
B.800MB/s
C.1.6GB/s
D.3.2GB/s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传输速率的计算。

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计算公式为:总线数据传输率=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

在本题中,总线数据传输率=1.6GHz/4×32/8=1.6GB/s。

其中32/8是将位转化为字节数。

●在计算机指令系统中,通常采用多种确定操作数的方式。

当操作数直接给出时,这种寻址方式叫作 (2) ;当操作数的地址由某个指定的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位移量相加得到时,叫作(3) ;如果操作数的地址是主存中与该指令地址无关的存储单元的内容,叫作 (4) 。

(2) A.间接寻址
B.相对寻址
C.变址寻址
D.立即数寻址
(3) A.变址寻址
B.相对寻址
C.间接寻址
D.立即数寻址
(4) A.堆栈寻址
B.间接寻址
C.立即数寻址
D.相对寻址
【解析】根据各种寻址的概念,立即数寻址是操作数就在指令中;变址寻址的操作数的地址由某个指定的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位移量相加;间接寻址的操作数的地址是主存中存储单元的内容;相对寻址的操作数的地址是由指令寄存器内容与位移量相加。

●PCI 1.0 版总线的数据线是 (5) 位。

(5) A.8
B.16
C.32
D.48
【解析】PCI 1.0 版总线的数据线是32位,时钟频率是33MHz,数据传输率达4B*33MHz=132MB。

负载能力最大为10个接口卡。

●I/O 系统主要有三种方式来与主机交换数据,它们是 (6) 、 (7) 和 (8) 。

其中 (6) 主要用软件方法来实现,CPU 的效率低; (7) 要有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来实现,它利用专门的电路向 CPU 中的控制器发出 I/O 服务请求,控制器则 (9) 转入执行相应的服务程序; (8) 主要由硬件来实现,此时高速外设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10) 。

(6) A.程序查询方式
B.读/写文件方式
C.数据库方式
D.客户/服务器方式
(7) A.DMA方式
B.批处理方式
C.中断方式
D.数据通信方式
(8) A.中断方式
B.DMA方式
C.并行方式
D.流水线方式
(9) A.立即
B.在执行完当前一条指令后
B.在执行完当前的一段子程序后
D.在询问用户后
(10) A.不通过CPU的控制,不利用系统总线
B.不通过CPU的控制,利用系统总线
A.通过CPU的控制,不利用系统总线
D.通过CPU的控制,利用系统总线
【解析】本题考查I/O系统的三种控制方式第一种是主要由软件实现的程序查询方式,第二种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的中断方式,第三种是主要由硬件实现的DMA方式,此时数据交换不通过CPU而直接利用系统总线传送。

●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系统与硬件、外设和网络等其他因素结合,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

(11) 不是系统测试的内容。

(11) A.路径测试
B.可靠性测试
C.安装测试
D.安全测试
【解析】软件开发阶段一般又划分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组装与系统测试以及安装与验收等6个阶段。

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系统与硬件、外设和网络等其他因素结合,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

常见的系统测试主要有恢复测试、安全性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安装测试等。

●在下列说法中, (12) 是造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

①用户使用不当②软件本身的特点③硬件不可靠
④对软件的错误认识⑤缺乏好的开发方法和手段⑥开发效率低
(12)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解析】随着计算机应用需求的提高,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有很大的发展。

但由于软件生产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大型软件的生产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即所谓的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软件需求的增长得不到满足,软件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软件生产进度无法控制,软件需求定义不够准确,软件质量不易保证,软件可维护性差。

软件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去寻找产生软件危机的内在原因,可归结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软件生产本身存在着复杂性;另一方面与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相关。

●一般来说,Cache 的功能 (13) 。

某 32 位计算机的 Cache 容量为 16KB,Cache 块的大小为 16B,若主存与 Cache 的地址映射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则主存地址为 1234E8F8(十六进制)的单元装入的 Cache 地址为 (14) 。

在下列 Cache 替换算法中,平均命中率最高的是 (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