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文学常识文学名句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文学常识整理精华版

人教版中考文学常识整理精华版

文学常识整理版一、文学体裁常识记叙文1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3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

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

4 、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

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6 、线索,指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说明文7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9 、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

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0、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

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摹状貌、作诠释。

12 、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描写和叙述。

议论文13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15 、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

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19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你的立场是什么)小说21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句背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句背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句背诵
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7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句背诵】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A. 辛弃疾B. 李煜C. 宴殊D. 李清照【答案】 B【解析】【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

故答案为:B【点评】《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贴切感人。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1)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要考平时的积累,对语文知识要重视,字词句,修辞手法、文学常识、语法常识等方面,多积累联系,及时纠错巩固提高。

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

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答题时应注意,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做题时调动知识储备,又要小心仔细,认真辨析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B项“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市民申请摇号”。

“可以在手机上”是谓语“申请”的状语。

D项《史记》中“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包括《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2.下面对名著及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西游记》。

B. 江姐,许云峰,齐晓轩,刘思扬,小萝卜头都是长篇小说《红岩》中的人物。

C. 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范进的故事,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答案】 D【解析】【分析】D.分析有误,应该是没有贯穿全书的人物,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人教中考必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人教中考必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人教中考必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篇目,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 古诗词部分: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水调歌头》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7.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文言文部分: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 《桃花源记》 -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3. 《醉翁亭记》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4. 《出师表》 -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5. 《岳阳楼记》 - 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6.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7. 《小石潭记》 -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8. 《赤壁赋》 - 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而且它们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其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注意掌握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常用词汇,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翻译和理解。

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出自()A. 叶圣陶B. 文天祥C. 郭沫若D. 鲁迅【答案】 D【解析】【分析】出自近代鲁迅的《自嘲》。

全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故答案为:D【点评】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代的散曲。

B. 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都是小说。

C. “三十而立”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四十不惑”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D. 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答案】 C【解析】【分析】C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三十而立”指所成就的年龄。

“四十不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关注课本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C. 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第五幕,屈原就用了大量的独白表达了对风、雷、电的赞颂。

D.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与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表现手法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人物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折射社会现实,前者反映人情冷暖,后者体现家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课本全部文学常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课本全部文学常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课本全部文学常识总结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课本全部文学常识总结一、人物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

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初中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人教版

初中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人教版

初中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人教版篇一:好嘞,以下是为您精心准备的初中文学常识必考知识归纳:初中阶段的文学常识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每打开一层都能发现惊喜!先来说说诗歌这块儿。

咱们人教版里,李白的诗那是绝对的重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何等的豪迈啊!想象一下,李白站在高山之巅,望着茫茫云海,大声喊出自己的志向,那气势,难道不令人心潮澎湃?再看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满满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不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心心念念着孩子们的冷暖吗?说到小说,《骆驼祥子》可不能不提。

祥子啊,一心想拉着自己的车过上好日子,可命运就像个调皮的孩子,老是跟他开玩笑。

这不就跟咱们生活中有时候努力了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一样吗?还有《水浒传》,那一百零八位好汉,各个身怀绝技,什么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多精彩啊!他们的故事难道不比电视剧还吸引人?散文方面,朱自清的《背影》大家都熟悉吧?父亲翻过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那简单的动作里蕴含着多少深沉的父爱啊!这不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房吗?还有那些古代的文学作品,《论语》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在教导我们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呢。

《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画面多美啊,简直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语文考试的时候,这些文学常识可都是必考的哟!你要是不把它们记在心里,那可就像上战场没带武器,只能干着急啦!比如说,人家问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谁写的,你要是不知道是杜甫,那不就丢分了吗?再比如,问你《三国演义》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都有哪些精彩的计谋,你要是答不上来,多可惜呀!所以啊,同学们,咱们可得把这些文学常识当成宝贝一样,好好地珍藏在心里。

平时多看看书,多背背知识点,考试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取得好成绩!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总之,初中的文学常识就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文学名句1、《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

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象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

3、“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色,如“渭诚朝雨挹轻尘”,请再写出两句含“雨”的诗句。

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描写友情的诗句。

A()。

B()。

(2)、借月抒情的诗句。

A ()。

B ()。

5、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那样()。

6、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7、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诗句。

()。

8、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9、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诗句是()。

11、《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的语句是()。

12、《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诗句是()。

13、写出两句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句。

()()。

14、《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诗句是()。

15、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

17、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18、《爱莲说》一文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19、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写出两句含“雪”的句子。

()。

20、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

21、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例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请你再写出一句蕴含哲理的句子()。

2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23、《沁园春-雪》中颂扬当代英雄的句子是()。

2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26、《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送别环境的句子是()。

2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28、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那句话()。

29、成语“一鼓作气”的源出诗句是(),语出自《》。

30、《出师表》中的“陛下”是指()。

后来又辅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是指()。

31、《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3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目送友人远去的两句诗是()。

33、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3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35、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6、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填写)37、古诗文中描写夏季景物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出一句来。

()38、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是描写思念家乡的、眷恋亲友的,请写出至少三句来,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39、程远远在异乡,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感慨之中,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不觉脱口而出。

40、治理沙尘暴!内蒙草原,阴山脚下,人们植树种草,退耕养草,决心在不久的将来,重现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描绘的()的景象。

41、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的旷达胸怀,不因为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者是忧伤。

42、鲁迅在《故乡》一文的末尾,用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憧憬:“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的沙地来,上面()的天空挂着一轮()的圆月。

”43、《出师表》中后汉所以倾颓的原因是()(原文)。

44《孙权劝学》选自历史学家()编著的一部()体通史《》。

4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4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一句是()。

47、杜牧《江南春》中写景的句子是()。

4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的提出自己的仕途心志的句子是()49、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一句是()。

50、《出师表》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

()51、初中所学的诗文中,你最喜欢的写“雨”的名句是()(作者)的()(诗题)中的()。

52、古诗文中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请再根据提示再写出几句来。

A陈胜() B陆游()C范仲淹()53、成语“扑朔迷离”的源出句是()。

54、这次分手,我们见面的机会也许会是微乎其微,但是,“()”,只要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山水之隔呢?(初中教材所学内用填空)55、现实生活中,表明自己周围随时都有值得学习的人,常引用《论语》中的()。

56、美国长期以来推行霸权主义,激起国际反感,在今年的联合国人权大会选举中失去了地位,用《孟子》中的话说叫()。

57、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揭竿而起,势如破竹,极大的震撼了秦朝的统治,这充分证明了孟子所说的()。

58、《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5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心声的名句是()。

60、《沁园春-雪》的主旨句是()。

61、《陋室铭》中通过“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62、《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富含哲理的一句是()。

63、《春夜喜雨》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思想工作做得好的诗句是()。

6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句子是()。

65、在《桃花源记》中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

66、《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宽广胸怀的名句是()。

67、“()”,两句诗出自()的《观书有感》,今天已经浓缩为“源头活水”。

68、《陋室铭》中突出主旨而引用的孔子的话是()。

69、《论语》中表明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

70、《陋室铭》中描写环境优雅、令人神往的语句是()。

71、《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原因的句子是()。

7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的是()。

7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总体上为我们描绘的世外桃源的图景是()。

7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75、《书湖阴先生壁》中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思想感情,以神来之笔,描绘出的千古名句是()。

76、我们做事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感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突然有了转机,这时心胸十分开阔,眼前一片光明,正好可以用上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77、《望岳》中最能表达诗人不畏艰险、勇于登攀、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78、《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是()。

7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后来者居上这一深刻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80、《龟虽寿》中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

81、《观书有感》中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这里的名句是()。

82、被曹雪芹写入《红楼梦》,以香菱之口加以赞叹的是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83、将无知无情的月亮赋予人的感情色彩,因此李白才能用()来表达对游人王昌龄的思念之情。

84、《登飞来峰》中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清”哲理的诗句是()。

85、《过零丁洋》中的(),表达了作者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86、《次北固山下》中的(),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

8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被誉为千古名联。

8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表现了作者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性认识,反映了作者豪放、达观的襟怀。

89、《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诗句是()。

本文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对应的一句话是()。

90、李商隐《无题》中的()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

9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变现了诗人同情和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92、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蒹葭》中的(),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部分。

93、《己亥杂诗》中的()常被人们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特别是培养国家人才献身的志士。

94、《饮酒》中的()体现了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95、《观刈麦》中的(),描写了农民忍受酷热,辛勤劳动的场景。

96、面对人生中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的心态。

97、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你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98、鲁迅《自嘲》中的()表现了诗人对人民、对敌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99、《醉翁亭记》中描写自春季到冬季的句子是()。

100、李宏志宣扬“法轮大法”,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人民强身健体,而是(),以在祸国殃民。

(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10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相同。

10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倔强而又自信,坚信自己定能到达理想彼岸的诗句是()。

10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吟咏洞庭湖的诗句是()。

104 、《岳阳楼记》中吟咏洞庭湖的诗句是()。

105、《过故人庄》中的()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

10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被誉为千古名句的是()。

107、《渡荆门送别》中的(),写的生动逼真,用语贴切,使静止的山岭更加灵动,使流动的江水更加辽阔。

108、《论诗》中诗人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文学现象的句子是()。

109、狼是狡猾的,但在()的笔下却“顷刻两毙”,文末作者表议论的句子是()。

文章选自他的著作《》中。

110、陶渊明的《饮酒》和《归园田居》中的“愿”与“真意”有共同之处,都是指()。

111、《钱塘湖春行》是一首出游诗,诗人()出游的季节是(),从文中的()可以看出来。

112、《木兰诗》中描绘北国边疆凄苦冰冷的战争生活的句子是()。

113、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兴尽晚回舟”的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