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2 学会分析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重点推荐】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2 学会分析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重点推荐】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2 学会分析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2 学会分析综合一、选择题1.为尽快完成房屋装修,某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同时进场,各显神通。

结果不是电线弄湿了,就是家具被污损了……不但麻烦不断,也达不到业主想要的整体效果。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该业主在决策上犯的错误是( )A.没有分析B.没有综合C.只按部就班,没有创新D.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答案:D解析:对房屋进行装修要求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在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有机配合,协调行动。

而该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工人同时进场,各显神通,这就忽视了有机配合,即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故答案选D项。

2.细胞究竟是怎样分裂的?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细胞核内散布着微粒状的特殊物质,可以用某种红染料将之染色。

他对染色的物质进行观察,成功地看到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弗莱明把处在不同分裂期的各种细胞(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串在一起,便构成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电影”。

由此,他发现了细胞有丝分裂的整个演化过程。

弗莱明发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的思维方式是( )A.整体性的辩证思维B.分析的方法C.观察法D.综合的方法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分析法的含义和特点。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地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弗莱明把细胞的分裂过程分解为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从而把握了细胞分裂过程的特点。

3.“小时候自己的心灵里是对国破家亡的恐惧,高中毕业后亡国奴的阴影变得更加现实更加剧烈,接踵而来的七七事变使沦陷区一天天逼近。

最终是中国共产党使一个原来以为漂泊在动荡不定时局中的求学游子,找到自己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生命力的基石。

”著名科学家康振黄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成就中国飞天梦。

”康振黄的人生感悟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是( )A.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B.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答案:A解析:康振黄的人生感悟是他在对个人人生历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故答案选A 项。

高中政治选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综合探究 领悟辩证精髓 处理复杂问题

高中政治选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综合探究 领悟辩证精髓 处理复杂问题

1.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1)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不能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应该用辩证思维方式。

(2)辩证思维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有自己的科学方法,比如分析与综合方法等。

运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认清事物质与量的规定性,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掌握适度原则;不作简单否定与肯定,在辩证否定的“扬弃”中推动认识不断发展,实现认识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上升与飞跃。

2.“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向纵深发展,越需要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辩证思维素养是我们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第92页探究一毛泽东所说的调查的思维方法对你有何启发?你在开展类似的调查或认识活动时,应如何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提示(1)启发:毛泽东所说的调査的思维方法,揭示了获得正确认识必须要经历两个重要阶段,即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2)运用:①事物是多样性的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

因此,需要运用思维抽象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

②思维抽象只是停留在对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或某种共性的认识上,还没有达到对事物本质和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

认识要深化,就需要进入思维具体的阶段。

③掌握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正确运用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第93页探究二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其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长期发展中逐渐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变”与“没有变”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提示(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方向上体现了“变”与“没有变”的辩证统一。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1 思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1 思

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1 思维应该辩证一、选择题1.下列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A解析:③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②④属于辩证思维方法,应选A项。

2.“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B.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C.要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D.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这一知识点,回答本题关键要理解题干中三个成语的寓意。

三个成语反映的都是只看到了事物的局部,没从整体上认识事物,没有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了培植该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上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畜牧业的基础,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

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这种错误思维( )①完全切断事物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②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③认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④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可能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顾此失彼,没有坚持用整体性、动态性思维看问题,②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项。

①不符合题意,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完全切断的是事物间的联系,孤立地看问题。

认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观点,③不符合题意。

4.辩证思维的实质与核心是( )A.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B.既要着眼于事物的各个局部、层次,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C.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D.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答案:C解析:A项是对辩证思维的解释,B、D两项说明的是整体性思维的特点,均没有揭示辩证思维的实质与核心,应舍去。

【选择性必修三】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件(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专题三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件(统编版)

【区别】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
含义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
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 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体现
表现在现 实中
量变的体现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质变的体现 出现了新事物
考向三 推动认识的发展
2.认识发展的历程 (1)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①感性具体、思维抽象的含义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 中的反映。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 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②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原因 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 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 还不完全。认识要向前发展,就需要运用思维抽象。 ③分离,提纯、简略化和理想化是科学的思维抽象的重要环节。
【特别提醒】“得中”是区别于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1)含义: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 (2)特征和表现: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在 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它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 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2)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①思维具体的含义: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 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 规律的认识。它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 学概念。 ②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正确地选择思维上升的环节。 a.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 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 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把这个“胚芽”扩展开来,就能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对象。 b.上升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 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 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政治思想品德浅析辩证法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应用

政治思想品德浅析辩证法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应用

假如对您有帮助!感谢议论与分享政治-思想道德-浅析辩证法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应用导读:本文政治-思想道德-浅析辩证法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应用,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议论和分享。

一、联系的看法: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世界上的全部事物都处在广泛联系之中,此中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广泛联系的一致整体。

高中思想政治课更是一个比较系统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高三复习一定立足于课本,娴熟掌握教材内容,并将其综合起来,形成网络加以强记。

由于,所有的考试,都是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罢了。

假如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能做到举一反三,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冷静应付。

所以高三复习我们第一应当回归课本,经过列知识构造图表对本来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

这既有益于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有益于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详细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剖析问题的时候考虑的更正确、更全面。

我们的详细复习思路和方法以下列图所示:知宏观掌握构造框架博复整体思路(条、块联合)识分解复习看法原理闻习复比较特别力争正确强方习联系实质深入理解记法详细知识(点、线、面)在详细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办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既要从宏观上掌握所复习内容的知识构造系统,又要分解详细的看法、原理。

2)办理好矛盾的广泛性与矛盾的特别性的关系。

既要着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回答下列问题时力争正确。

3)办理好考点与热门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要办理好理论与实质的关系。

学生们广泛对时势、新闻都很关怀,也感兴趣。

政治复习中,教师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应国内外局势发展中的热门和重要问题进行剖析。

综合剖析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经济知识、哲学知识、政治知识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用这些理论来联系实质,联系实质的时候,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看问题,比方说“三农”问题,它的核心问题就是“乡村”问题,“乡村”中的“农民”的重点问题就是就业问题。

此刻跟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充裕人口愈来愈多,农民怎么增收,就包括一个乡村充裕人口怎样就业的问题。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课标内容质量标准核心素养3.1 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3.2 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3.3 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1.理解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把握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掌握质量互变规律,体会认识发展历程。

2.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从如何平衡和运筹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角度,树立辩证思维,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和习惯。

3.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当地存在的发展问题,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制定解决方案。

政治认同:辩证思维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上升过程。

科学精神: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公共参与:参与当地发展模式、发展规划的实施,深化对辩证思维的认识。

一、把握辩证分合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形而上学思维的含义: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

(2)辩证思维①含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②特征:整体性、动态性。

(3)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

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1)分析①含义: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②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和因果分析等多种方法。

(2)综合①含义: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②方法:结构综合、功能综合以及哲学中的综合等。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第1框思维应该辩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第1框思维应该辩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课标预览考点展示1.结合某一认识对象,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2.把握复杂事物的过程,辩证地说明有效运用分析综合方法的意义和作用3.举例说明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4.剖析某一具体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1.辩证思维的特征2.分析、综合的含义3.学会自觉有效地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情景导入]樱桃、麻雀与害虫据说,普鲁士菲特烈国王非常喜爱樱桃。

因此,他在花园里种植了一大片樱桃树。

可是,每当樱桃丰收在望的时候,总有一部分被麻雀啄食,国王感到非常恼火,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向麻雀宣战,并规定凡捉一只麻雀,可得一笔奖金。

最后,麻雀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但樱桃树叶却被害虫吃个精光,结果一个樱桃也没收获。

[请您思考] 你知道其中蕴涵的道理吗?[温馨提示] (1)如果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这种看法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那就是形而上学。

(2)形而上学思维不能正确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发展,在面临复杂问题时往往会陷入片面、僵化和自相矛盾之中。

一、何谓辩证思维1.形而上学思维不能正确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发展,难以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在面临复杂问题时往往会陷入片面、僵化和自相矛盾之中。

2.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3.辩证思维的发展和人们对它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二、整体性地思维1.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2.部分是构成整体的要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系统,二者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三、动态性地思维1.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2.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

高中政治专题3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高中政治专题3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专题三 利用辩证思代“一湾两制” [背景材料] 长期以来,由于湄洲湾南北两岸分别隶属泉州、莆 田两市,“一湾两制”各自发展的状况对于开发建设极为不利, 致使湄洲湾两岸港口建设的发展落在国家四大深水中转港的后 面。
第3页
为了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中国石化战略基地建设, 2009 年 4 月 2 日由省里牵头湄洲湾港口一体化正式启航,组成 公司统一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建设。通过南北两岸资源 整合,实现“1+1>2”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将湄洲湾港口群 做大做强。 [问题设计] 从科学思维角度,湄洲湾港口群的发展体现了思维 方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分析。
第6页
[问题设计] 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原因运用了什么思维? [探究提示] (1)运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方法看问题,就是用变 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考察 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想到事物的未来,把事物看成不断变化 着的开放系统。 (2)根据现在的情况推测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的过程,就是运用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过程。
第7页
第4页
[探究提示] 湄洲湾港口群的发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 征。 (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海峡两岸的各个要素结合起 来,从整体性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海峡两岸之间的关系,从 而有利于港口群的发展。 (3)辩证思维科学地处理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把多层次、 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港口 群的发展。
第5页
二、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防止自然灾害频发 [背景材料]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次会议上,一些专家指出, 在未来 100 年里,地球表面气温将有可能上升 1.4℃~5.8℃,全 球气候变暖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 生,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加缺水,耕地退化和沙漠化越来越严 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二氧 化碳等废气。专家呼吁,必须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 重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学会分析综合
一、选择题
1.为尽快完成房屋装修,某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同时进场,各显神通。

结果不是电线弄湿了,就是家具被污损了……不但麻烦不断,也达不到业主想要的整体效果。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该业主在决策上犯的错误是( )
A.没有分析
B.没有综合
C.只按部就班,没有创新
D.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
答案:D
解析:对房屋进行装修要求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在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有机配合,协调行动。

而该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工人同时进场,各显神通,这就忽视了有机配合,即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故答案选D项。

2.细胞究竟是怎样分裂的?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细胞核内散布着微粒状的特殊物质,可以用某种红染料将之染色。

他对染色的物质进行观察,成功地看到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弗莱明把处在不同分裂期的各种细胞(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串在一起,便构成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电影”。

由此,他发现了细胞有丝分裂的整个演化过程。

弗莱明发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的思维方式是( )
A.整体性的辩证思维
B.分析的方法
C.观察法
D.综合的方法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分析法的含义和特点。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地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弗莱明把细胞的分裂过程分解为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从而把握了细胞分裂过程的特点。

3.“小时候自己的心灵里是对国破家亡的恐惧,高中毕业后亡国奴的阴影变得更加现实更加剧烈,接踵而来的七七事变使沦陷区一天天逼近。

最终是中国共产党使一个原来以为漂泊在动荡不定时局中的求学游子,找到自己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生命力的基石。

”著名科学家康振黄感慨地
说,“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成就中国飞天梦。

”康振黄的人生感悟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是( ) A.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B.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答案:A
解析:康振黄的人生感悟是他在对个人人生历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故答案选A项。

4.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因素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下列体现运用综合这一思维方法的是( )
A.深入实际,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B.研究植物,分别研究其根、茎、叶、花、果各自的结构形式、功能等
C.对获得的大量材料进行鉴别和筛选
D.把一个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考察,才能正确评价这个学生
答案:D
解析:A、B、C三项属于分析的方法,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D项属于综合的方法,符合题意,应入选。

5.在音乐艺术里,旋律就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其中各音的时值不同、强弱不同、高低不同等。

对音乐旋律的构思,既要分析各个要素,又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具有感人力量的音乐作品。

这说明( )
①事物都是由它的各个部分、关系、属性构成的②事物都是由它的若干变化、发展阶段内在联结而构成的③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其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又要从整体上综合把握④只有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旋律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这表明了音乐旋律的构思既要考虑时值、强弱、高低等不同要素,又要联结成一个统一的主旋律,形成一个整体。

因此,这体现了分析与综合的有机统一。

故①③④符合题意,选C项。

6.下列对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之间的联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②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③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④分析为综合作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②正确,但属于分析与综合的区别。

③错误,其颠倒了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7.只有全面考察根、茎、叶、花、果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这些要素综合为一个整体和过程,才能弄清种子植物的发育、生长和衰亡。

这说明( )
A.分析与综合同等重要
B.分析是综合的先导,综合是分析的基础
C.只有对事物进行分析,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只有对事物各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词“全面考察”“综合”可以看出,题干强调的是综合的重要性,而不是分析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B项说法错误。

A、C两项与题干无关。

8.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贯穿其中的核心是( )
A.抽象和概括方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辩证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
答案:C
解析:世界充满着矛盾。

事物的各个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两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

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集中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C项。

9.1911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在看一幅地图时,无意中发现,大陆边界有很好的吻合性,非洲大陆西海岸向海洋中突出了一大块,而南美洲正好有一个向内凹进的巨大缺口。

如果把东半球的大陆加以移动,让它们靠近南、北美洲,它们就能吻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大陆。

于是他设想,古代各洲是连在一起的,由于大陆能够漂移,年深日久,原来连在一起的大陆被海洋分隔。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魏格纳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终于使大陆漂移学说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承认。

(1)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体现了怎样的思维方式?
(2)如何才能正确运用这一方法?
答案:(1)魏格纳的这一认识过程体现了辩证的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客观存在的实践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把矛盾分析方法作为核心贯穿整个思维过程。

它要求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采取既分析又综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植物学家潘富俊在其所著的《红楼梦植物图鉴》中,根据《红楼梦》所提及的237种植物,断定《红楼梦》后40回不是出自曹雪芹之手。

潘富俊的研究是先将这部120回的小说等分为3个部分,研究发现:第一个40回谈到植物165种,平均每回出现11.2种植物,中间40回谈到植物161种,平均每回出现10.7种,最后40回则只用到66种植物,平均数只有3.8种。

他还发现引用植物的多寡,可以直接反映出作者的植物素养,比较得出后40回作者的植物知识远逊于前80回的作者。

后40回中只有6成提到茶,且仅一种龙井茶;前80回逾92%提到茶,且有9种茶。

因此,潘富俊认为《红楼梦》后40回肯定不是曹雪芹所作。

(1)材料中植物学家运用了辩证思维的什么方法,研究得出《红楼梦》的作者不是同一人?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这种方法的?
答案:(1)辩证的分析和综合方法。

(2)①植物学家将《红楼梦》120回等分为3个部分,对各部分中出现的植物种类和频度进行统计,再对《红楼梦》3个部分中出现的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红楼梦》的作者不是同一人,都体现了分析的方法。

②因为作品引用植物的多寡,可以直接反映出作者的植物素养高低,植物学家得出《红楼梦》的作者不是同一人,体现了综合的方法。

③植物学家通过《红楼梦》所提及的植物种类数量、出现频率和反映的素养高低,研究得出《红楼梦》的作者不是同一人,体现了综合之中有分析,分析之中有综合,是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