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材料综述

合集下载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综述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综述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综述摘要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力学性能的材料,碳纳米管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上来看,碳纳米管是非常理想的制备符合材料的形式。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立足于这一领域进行分析,提出了碳纳米管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以及这种材料在实践过程当中的优越性,进而提出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复合镀迄今为止,碳纳米管材料已经在诸多领域当中得以运用,并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其中包括电极材料、符合材料、催化剂载体等诸多方面。

在应用过程当中,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能够使其在符合材料当中起到较强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复合材料的应用方面,提出了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1 碳纳米管的结构及其性能从结构上来看,碳纳米管具有石墨层状的结构,其中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

组成纳米碳管的C-C共价键是自然界当中具有稳定特征的化学键,无论在理论计算还是实践当中,都能够看出来,碳纳米管具有非常强的韧性。

在制备过程当中,碳纳米管主要涉及的电弧放电、催化热解和激光蒸发等。

具体来讲,在电弧放电当中,主要制备单壁碳纳米管,但是其中具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产率非常低,但是成本却很高;而催化热解法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是设备简单和生长速度较快等特点,一般在现代工程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当中,会用到这种方法。

在当前应用领域,高强度的微米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的应用效果。

但是当前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依旧比较滞后,要想在强度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要有效减少碳纤维的直径,提高纵横比。

碳纳米管是比较典型的纳米材料,纵横比非常可观。

更为重要的是,从长度上来讲,纳米管对于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不良影响,使用这一材料能够有效聚合复合材料,改变传统加工当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再加上纳米管当中所具备的结构优势,使得聚合物电导率提升的同时也不容易被改变性能[1]。

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报告进展综述

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报告进展综述

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1、前言1985年9月,Curl、Smally和Kroto发现了一个由个60个碳原子组成的完美对称的足球状分子,称作为富勒烯。

这个新分子是碳家族除石墨和金刚石外的新成员,它的发现刷新了人们对这一最熟悉元素的认识,并宣告一种新的化学和全新的“大碳结构”概念诞生了。

之后,人们相继发现并分离出C70、C76、C78、C84等。

1991年日本的Iijima教授用真空电弧蒸发石墨电极时,首次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了具有纳米尺寸的碳的多层管状物—碳纳米管。

年,日本公司的科学家和匆通过改进电弧放电方法,成功的制备了克量级的碳纳米管。

1993年,通过在电弧放电中加入过渡金属催化剂,NEC和IBM研究小组同时成功地合成了单壁碳纳米管;同年,Yacaman等以乙炔为碳源,用铁作催化剂首次针对性的由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地合成了多壁碳纳米管。

1996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碳纳米管的大面积定向生长。

1998年,科研人员利用碳纳米管作电子管阴极同年,科学家使用碳纳米管制作室温工作的场效应晶体管;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研究小组采用催化热解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得到了较高产率的单壁碳纳米管和由多根单壁碳纳米管形成的阵列以及由该阵列形成的数厘米长的条带。

1999年,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制成了碳纳米管阴极彩色显示器样管。

2000年,日本科学家制成了高亮度的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样管。

2001年,Schlitter等用热解有纳米图形的前驱体,通过自组装合成了单壁碳纳米管单晶,表明已经可以在微米级制得整体材料的单壁碳纳米管,并为宏量制备指出了方向。

2、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获得大批量、管径均匀和高纯度的碳纳米管,是研究其性能及应用的基础。

而大批量、低成本的合成工艺是碳纳米管实现工业化应用的保证。

因此对碳纳米管制备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石墨电弧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激光蒸发法。

一般来说,石墨电弧法和激光蒸发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和晶化程度都较高,但产量较低。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综述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综述

总752期第十八期2021年6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综述王兵朱洲萍闵金伟林泽桦(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在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越来越多,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基于此,本文对碳纳米管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碳纳米管在水泥净浆中的应用研究,碳纳米管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碳纳米管在砂浆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碳纳米管;水泥基;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Q172.1;TB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18-0092-03 Review of Carbon Nanotube Cement-Based CompositesWANG Bing ZHU Zhouping MIN Jinwei LIN Zehua(School of Construction and Surveying&Mapping Engineering,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Jiangxi341000)Abstract: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many scholars,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the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 cement matrix composites,an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Based on thi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cement-based composites,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cement paste,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concrete an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mortar.Keywords:carbon nanotubes;cement-based;mechanical properties由于混凝土的凝结硬化特性,其内部往往存在大量的原生微裂缝、空隙与缺陷。

碳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碳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碳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引言:碳纳米材料是一类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碳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从催化反应机理、催化剂设计、电化学催化等方面,综述碳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一、碳纳米材料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1.1 表面活性位点的理解在催化过程中,表面活性位点是催化剂实现分子转化的关键。

碳纳米材料具有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包括边界位点、缺陷位点等。

深入研究碳纳米材料表面活性位点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碳纳米材料催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1.2 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揭示碳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机制。

以氢化反应为例,通过计算方法可以模拟催化反应的过程,揭示碳纳米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高效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

二、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催化剂设计2.1 碳纳米材料基载体的设计将金属纳米颗粒载载于碳纳米材料的表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通过选择不同的碳基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可以调控金属纳米颗粒与碳基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催化剂性能的优化。

2.2 表面修饰的催化剂设计通过在碳纳米材料表面引入功能基团,可以改变催化剂的表面性质,进而调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引入酸性基团可以增强催化剂对酸性催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引入金属基团可以实现对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的调控,从而优化催化剂的性能。

三、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催化中的应用3.1 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中。

通过调控碳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3.2 电解水催化剂的设计电解水是制备氢能的重要方式,而碳纳米材料在电解水催化剂设计中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

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基材料被广泛运用于电解水催化剂的制备,通过控制碳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掺杂杂原子,可以提高电解水的分解效率。

纳米材料文献综述资料

纳米材料文献综述资料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CHEMICAL TECHNOLOGY碳纳米管的性质与应用姓名:赵开专业:应用化学班级: 0804学号: 0801050972011年05月文献综述前言本人论题为《碳纳米管的性质与应用》。

碳纳米管是一维碳基纳米材料,其径向尺寸为纳米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

碳纳米管具有尺寸小、机械强度高、比表面大、电导率高、界面效应强等力学,电磁学特点。

近年来,碳纳米管在力学、电磁学、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根据众多学者对碳纳米管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就碳纳米管的性质及其功能等方面结合最新碳纳米管的应用做一些简要介绍。

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关于碳纳米管相关研究的文献期刊。

碳纳米管(CNT)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之一,是由六元碳环构成的类石墨平面卷曲而成的纳米级中空管,其中每个碳原子通过SP2杂化与周围3个碳原子发生完全键合。

碳纳米管是由一层或多层石墨按照一定方式卷曲而成的具有管状结构的纳米材料。

由单层石墨平面卷曲形成单壁碳纳米管(SWNT),多层石墨平面卷曲形成多壁碳纳米管(MWNT)。

自从1991年日本科学家l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其以优异的力学、热学以及光电特性受到了化学、物理、生物、医学、材料等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广关注。

一、碳纳米管的性质碳纳米管的分类研究碳纳米管的性质首先要对其进行分类。

(1)按照石墨层数分类,碳纳米管可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

(2)按照手性分类,碳纳米管可分为手性管和非手性管。

其中非手性管又可分为扶手椅型管和锯齿型管。

(3)按照导电性能分类,碳纳米管可分为导体管和半导体管。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碳纳米管无缝管状结构和管身良好的石墨化程度赋予了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性能。

其拉伸强度是钢的100倍,而质量只有钢的1/ 6,并且延伸率可达到20 %,其长度和直径之比可达100~1000,远远超出一般材料的长径比,因而被称为“超强纤维”。

碳纳米材料综述

碳纳米材料综述

碳纳米材料综述课程:纳米材料日期:2015 年12 月碳纳米材料综述摘要:纳米材料是一种处于纳米量级的新一代材料,具有多种奇异的特性,展现特异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物理化学性能,这使得纳米技术迅速地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当前世界最热门的科学研究热点。

物理学家对纳米材料感兴趣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电磁性质,化学家是因为它的化学活性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材料学家所感兴趣的是它的硬度、强度和弹性。

毫无疑问,基于纳米材料的纳米科技必将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纳米材料的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碳纳米材料是最热的科学研究材料之一。

我们知道,碳元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具有sp、sp2、sp3等多种轨道杂化特性。

因此,以碳为基础的纳米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常见的石墨和金刚石,还包括近几年比较热门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线、富勒烯和石墨烯等新型碳纳米材料。

关键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1.前言从人类认识世界的精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模糊时代(工业革命之前)、毫米时代(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微米和纳米时代(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今)。

自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Gleiter提出“纳米晶体材料’,的概念,随后采用人工制备首次获得纳米晶体,并对其各种物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来,纳米材料己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纳米材料是指特征尺寸在纳米数量级(通常指1—100 nm)的极细颗粒组成的固体材料。

从广义上讲,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的材料。

通常分为零维材料(纳米微粒),一维材料(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纤维),二维材料(厚度为纳米量级的薄膜与多层膜),以及基于上述低维材料所构成的固体。

从狭义上讲,则主要包括纳米微粒及由它构成的纳米固体(体材料与微粒膜)。

碳纳米管(CNTs)

碳纳米管(CNTs)

碳纳米管(CNTs)班级:材料化学班姓名:唐建学号:20110513427摘要:1991年日本NEC公司的饭岛纯雄(Sumio Iijima)首次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中空碳纤维,直径一般在几纳米到几十个纳米之间,长度为数微米,甚至毫米,称为“碳纳米管”。

从此便引发了碳纳米管研究的热潮和近十几年来碳纳米管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1、对纳米材料及碳纳米管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2、于应用层次,讨论纳米材料及碳纳米管的应用前景关键字:纳米材料概述碳纳米管热点及应用1、引言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是下一世纪内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生物科学技术中对基因的认识,产生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治疗顽症,也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生物;信息科学技术使人们可以坐在家中便知天下大事,因特网几乎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纳米科学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导产业,又将给人们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改变呢?……2、理论知识2.1 纳米材料概述纳米材料:指晶粒尺寸为纳米级(10-9米)的超细材料。

从材料的结构单元层次来说,它处于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分子之间的介观领域。

在纳米材料中,界面原子占极大比例,而且原子排列互不相同,界面周围的晶格结构互不相关,从而构成与晶态、非晶态均不同的一种新的结构状态。

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10-8)到亿分之一米(10-9米)内,原子、分子和其它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同时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又被称为纳米技术。

2.2 纳米材料的特性2.2.1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体积效应中的典型例子是久保理论。

其是针对金属纳米粒子费米面附近电子能级状态分布而提出的。

该理论把金属纳米粒子靠近费米面附近的电子状态看作是受尺寸限制的简并电子态,并进一步假设它们的能级为准粒子态的不连续能级,并认为相邻电子能级间距δ和金属纳米粒子的直径d的关系为:δ=4EF/3N ∞V-1 ∞1/d3(其中N为一个金属纳米粒子的总导电电子数,V为纳米粒子的体积;EF为费米能级)。

碳纳米管概述

碳纳米管概述

碳纳米管概述王刚(08级材料化学)概论:综述碳纳米管的历史,合成,应用等各方面的问题,借此来达到研究初步的目的。

关键词:碳纳米管,结构,历史,合成,应用。

历史在1991年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专家饭岛(Iijima)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验石墨电弧设备中产生的球状碳分子时,意外发现了由管状的同轴纳米管组成的碳分子,这就是现在被称作的“Carbon nanotube”,即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

1993年。

S.Iijima等和DS。

Bethune等同时报道了采用电弧法,在石墨电极中添加一定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仅仅具有一层管壁的碳纳米管,即单壁碳纳米管产物。

1997年,AC.Dillon等报道了单壁碳纳米管的中空管可储存和稳定氢分子,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关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也相继展开。

初步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自身重量轻,具有中空的结构,可以作为储存氢气的优良容器,储存的氢气密度甚至比液态或固态氢气的密度还高。

适当加热,氢气就可以慢慢释放出来。

研究人员正在试图用碳纳米管制作轻便的可携带式的储氢容器。

据推测,单壁碳纳米管的储氢量可达10%(质量比)。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来储存甲烷等其他气体。

结构在1991年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专家饭岛(Iijima)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验石墨电弧设备中产生的球状碳分子时,意外发现了由管状的同轴纳米管组成的碳分子,这就是现在被称作的“Carbon nanotube”,即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

碳纳米管具有典型的层状中空结构特征,构成碳纳米管的层片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碳纳米管的管身是准圆管结构,并且大多数由五边形截面所组成。

管身由六边形碳环微结构单元组成, 端帽部分由含五边形的碳环组成的多边形结构,或者称为多边锥形多壁结构。

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维量子材料。

它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纳米材料综述课程:纳米材料日期:2015 年12 月碳纳米材料综述摘要:纳米材料是一种处于纳米量级的新一代材料,具有多种奇异的特性,展现特异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物理化学性能,这使得纳米技术迅速地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当前世界最热门的科学研究热点。

物理学家对纳米材料感兴趣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电磁性质,化学家是因为它的化学活性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材料学家所感兴趣的是它的硬度、强度和弹性。

毫无疑问,基于纳米材料的纳米科技必将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纳米材料的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碳纳米材料是最热的科学研究材料之一。

我们知道,碳元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具有sp、sp2、sp3等多种轨道杂化特性。

因此,以碳为基础的纳米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常见的石墨和金刚石,还包括近几年比较热门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线、富勒烯和石墨烯等新型碳纳米材料。

关键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1.前言从人类认识世界的精度来看,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模糊时代(工业革命之前)、毫米时代(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微米和纳米时代(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今)。

自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Gleiter提出“纳米晶体材料’,的概念,随后采用人工制备首次获得纳米晶体,并对其各种物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来,纳米材料己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纳米材料是指特征尺寸在纳米数量级(通常指1—100 nm)的极细颗粒组成的固体材料。

从广义上讲,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的材料。

通常分为零维材料(纳米微粒),一维材料(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纤维),二维材料(厚度为纳米量级的薄膜与多层膜),以及基于上述低维材料所构成的固体。

从狭义上讲,则主要包括纳米微粒及由它构成的纳米固体(体材料与微粒膜)。

纳米材料的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层次,是交叉学科跨世纪的战略科技领域[1]。

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是纳米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从1985年富勒烯(Fullerene) 的出现到1991年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s) 的发现,碳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二十年来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2004 年Geim 研究组的报道使得石墨烯( Graphene)成为碳纳米材料新一轮的研究热点,其出现充实了碳纳米材料家族,石墨烯具有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蜂巢状二维结构,由于它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可以将其视为形成其它各种维度的石墨相关结构碳材料的基本建筑块,石墨烯既可翘曲形成零维的富勒烯及卷曲形成一维的碳纳米管,亦可面对面堆积形成石墨,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导热和机械性能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在储氢材料、超级电容器、高效催化剂及纳米生物传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2]。

2.常见的碳纳米材料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碳的同素异形体有三种: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

自从1985年发现了零维碳纳米材料——富勒烯C60,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一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另外一种零维碳纳米材料洋葱碳。

自此,碳有了第四种同素异形体,同时也开启了低维碳纳米材料研究的序幕。

1999年,韩国科学家制备出了具有纳米级孔道结构的有序介孔碳纳米结构材料。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得到了单层、二维的碳原子晶体——石墨烯,又引起了碳材料研究的另一次热潮。

这些新型碳材料的陆续发现在给科学界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的同时,其奇特的结构、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特殊的电子性质、表面性质、吸附特性、限域效应等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3]2.1零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按其空间维度受纳米尺度的约束程度可以分为三类:零维,一维和二维碳纳米材料。

零维碳纳米材料指的是三个维度均在纳米范围的碳材料,富勒烯、洋葱碳、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以及纳米金刚石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1.1富勒烯(fullerene)富勒烯C60是1985年英国波谱学家Kroto以及美国的Curl和Smally在研究石墨气化产物时发现的稳定的碳原子簇分子。

结构研究表明,C60是一个由12个五元环和20个六元环组成的外形酷似足球的32面体,其直径大约为0.7nm。

富勒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石墨激光气化法、石墨电弧放电法、太阳能加热石墨法、石墨高频电炉加热蒸发法、苯火焰燃烧法、有机合成法等,目前主要还是通过石墨电弧法来获得富勒烯[4]。

C60一经发现,化学家们就开始探索它们应用于催化剂的可能性。

目前,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催化材料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富勒烯直接作为催化剂;(2)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均相催化剂使用;(3)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多相催化剂中的应用。

由于富勒烯具有缺电子烯烃的性质,具有一定的亲电性,可以稳定自由基,使之吸附在富勒烯的表面,因此能够促进强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Hirschon等和Muradov研究了富勒烯在甲烷裂解制高碳烃和氢的反应中的活性和选择性。

他们发现与活性炭和炭黑相比,以甲苯抽提含有12 %C60的烟灰具有更高的甲烷转化率和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反应温度低于其他碳材料。

2.1.2 洋葱碳和碳包覆金属纳米颗粒1992年Ugarte等用高强度电子束对碳棒长时间照射,发现了多层相套的巴基球,结构像洋葱,也被称为洋葱碳(onion-like carbon)。

截至目前,制备洋葱碳的方法只有电子束辐照法、直流电弧法、催化热解法以及等离子体法等少数几种。

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carbon-encapsulated metalnanoparticles ,CEMNPs)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纳米碳-金属复合材料。

其结构特征是:有序排列的石墨片层紧密环绕中心金属纳米颗粒,形成类洋葱结构。

由于碳壳的限域和保护作用,可以将金属粒子禁锢在很小的空间内,并使包覆其中的金属纳米粒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稳定存在。

这种新型的零维碳-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奇特的光电磁性质,在医疗、磁记录材料、电磁屏蔽材料、锂电池电极材料和催化材料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热解法和液相浸渍法等。

Hu 等报道了一种磁可分的Pt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通过非破坏性的自由基加成法将碳包覆镍颗粒表面修饰上大量的羧基,经过Pt盐的浸渍-还原后得到高度分散的磁可分催化剂(图1)[3]。

在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反应中,该催化剂经过多次循环其活性和选择性没有发现明显变化。

图1 Pt/Ni(C)催化剂的高分辨投射电镜照片及其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图2.2 一维碳纳米材料一维碳纳米材料指的是空间上两个维度均在纳米范围的新型碳材料,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维碳材料的历史很悠久,早在1860年,英国人Swan将细长的绳状纸片碳化制取碳丝,并以此作为电灯的灯丝。

然而1910年Colidge发明了以寿命更长的钨丝代替碳丝的电灯,从此,碳丝的研究销声匿迹,无人问津。

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急需新型结构材料和耐烧蚀材料,碳纤维重新出现在新材料的舞台上。

而一维碳纳米材料真正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却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碳纳米管的发现。

碳纳米管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碳材料的研究内容,引发了跨世纪的材料革命。

由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可以改善多相催化反应的催化性能[5]。

2. 2.1 碳纳米纤维(CNFs)碳纳米纤维主要通过小分子催化裂解制备,如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s)。

生产VGCFs 的主要碳源是苯、甲烷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催化剂主要采用金属铁、钴、镍等以及它们的合金或化合物。

反应在还原性气氛下进行,反应温度为1000—1100 ℃。

制备方法有基板法和流动法两类:前者是将催化剂直接负载于基板表面,后者是催化剂和原料气同时进入反应器。

根据纳米碳纤维的石墨片层与纤维的轴向所成角度可以将纳米碳纤维分成三类,即管状(平行的)、鲱鱼骨状(成一定角度的)和片层状(垂直的)。

碳纤维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质、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卓越的热和化学稳定性以及特殊的表面性能,使其在新能源以及多相催化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2.2.2 碳纳米管(CNTs)碳纳米管是1991年日本NEC公司的电镜专家饭岛博士在氩气氛下电弧放电后的阴极碳棒上发现的管状结构的碳原子簇,直径约几纳米,长约几微米。

CNTs 是继富勒烯之后碳材料领域的又一项重大发现,并随之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碳纳米管也是一种典型的富勒烯,根据构成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层数不同,碳纳米管可以分成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

从结构上讲,碳纳米管可以看作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沿着一定的方向卷曲而成的无缝管,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孔道结构的一维碳纳米结构。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很多,主要有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等离子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固相热解法和气体燃烧法以及聚合反应合成法等。

到目前为止,碳纳米管主要通过催化裂解和电弧放电法来制备。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碳纳米管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碳纳米管的各种生产方式已经被开发;化学改性、功能化、填充和掺杂已经实现;碳纳米管的单独控制、分离和表征已经成为可能。

2.3 二维碳纳米材料自富勒烯、纳米碳纤维和碳纳米管发现以来,人们对纳米碳材料的关注热点主要集中于零维和一维纳米碳材料,而二维纳米碳材料的研究较少。

二维纳米碳材料是指在空间范围仅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内的碳纳米材料,例如:具有层状结构的石墨烯、碳纳米片(带)、碳纳米薄膜、碳纳米墙等。

其中,石墨烯和碳纳米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二维纳米碳材料[3]。

2.3.1 二维石墨烯(graphene)石墨烯是指由碳原子六角形网格形成的单层二维片层,是一种典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它既可以卷曲形成零维的富勒烯和一维的碳纳米管,又可以堆砌成三维的石墨。

石墨烯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不稳定、不可能以游离状态存在的,只是在理论上存在的学术研究材料。

直到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Geim领导的课题组采取微机械撕裂(micro-mechanical cleavage)方法制备出了二维单层石墨烯材料。

之后随着石墨烯一系列独特的光、电、磁、热性质的陆续发现,将碳材料的研究又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被称为是碳材料研究的又一次淘金运动。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除了上述的微机械撕裂法外,到目前为止最有希望的是氧化石墨还原法。

石墨经过氧化插层解离后,可以在碳层上形成羟基和羧基等含氧官能团,经过化学还原就可以得到分散在水中的二维石墨烯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