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疫苗研究进展介绍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Pr g e s i De drtc Ce l Tum o c i s n o r s n n ii l r Va c ne i Ca e I m uno h r py nc r m te a
sud a d ln c lt a s t y n ci i a r l. i
【 y w r s d n r c c l ;c n e;i u o ea y Ke o d ] e d t e s a c r mm n t r i i l h p
自 17 9 3年 Sen n和 C h tima o n首 先 报 道 树 突 状 细 胞 ( e d t d n ri ic
维普资讯 48 6源自L ,r N BI E EI ERS I OT CHNOL r OGY vo 8 一 - ,2 0/ l ・ No3 Ma 0 7 1 . ty ・ j
技
术
通
讯
…
r 兀
.
文 章 编 号 :0 9 0 0 (0 70 —4 6 0 10 — 0 220 )3 0 8— 4
胞 。 巴来源的 D 淋 C主 要 分 布 于胸 腺 髓 质 和脾 T 细 胞 居 住 区 。 起 源于髓系和淋巴系的 D C在 形 态 和功 能 上 都 有 显 著 的 不 同 , 同 不
综
述
树 突 状细 胞 肿瘤 疫 苗 的研 究 进展
高建勇 王兴龙 闰广谋 段小宇 马云志 , , , ,
1 .吉 林 大 学 畜牧 兽 医 学 院 , 吉林 长 春 1 06 ;2 3 0 2 .军 事 医学 科 学 院 军 事 兽 医研 究 所 , 吉林 长春 10 6 302 [ 要 ] 树 突状 细 胞 ( C 是 目前 发 现 的抗 原 提 呈功 能最 强 的 专 职 抗 原 提 呈 细 胞 。 大 量 实 验 已证 明 D 摘 D ) C疫 苗 在 抗 肿瘤 免 疫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或增强宿主的免疫系统,以达到对抗肿瘤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化疗、手术和放疗相比,肿瘤免疫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副作用小、持续时间长等。
本文将探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肿瘤免疫治疗的历史与发展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意识到免疫系统对肿瘤的作用。
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动物模型探索免疫系统对肿瘤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如抑制T细胞的活性、产生免疫抑制因子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始探索激活和增强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方法,肿瘤免疫治疗应运而生。
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目前,肿瘤免疫治疗主要分为被动免疫疗法和主动免疫疗法两种。
被动免疫疗法是指直接应用具有抗体活性的制剂或利用转录因子或基因操纵技术将具有特异性的结构域引导到DNA中,使其产生合成抗体。
主动免疫疗法是指利用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激活或增强特定免疫细胞来对抗肿瘤。
一种主动免疫疗法是T细胞治疗,即将自体T细胞从患者提取出来,经过外界处理后重注入患者体内,以达到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另一种主动免疫疗法是肿瘤疫苗,即使用一种或多种肿瘤特异性抗原来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继而杀死肿瘤细胞。
除此之外,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备受关注,这是一种将T 细胞改造成具有特异性杀伤能力的疗法。
它通过将受体的单链变量区域与信号传导模块和共刺激模块耦合成一种模块化推进的受体,使T细胞具有更强的背景杀伤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肿瘤类型可以采用肿瘤免疫治疗。
例如,良性肿瘤的治疗中,肿瘤疫苗可以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T细胞治疗和CAR-T细胞疗法可以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疫苗研究进展及未来前景

肿瘤疫苗研究进展及未来前景肿瘤疫苗是一种可以刺激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
它在预防和治疗肿瘤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目前,肿瘤疫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前景。
一、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肿瘤疫苗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也越来越快速。
目前,肿瘤疫苗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1. 抗原疫苗抗原疫苗是指基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或糖类分子而设计的疫苗。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诱导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具有这些特定蛋白质或糖类分子的肿瘤细胞来治疗肿瘤。
抗原疫苗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抗原疫苗的疗效并不理想,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2. DNA 疫苗DNA 疫苗则是一种全新的肿瘤疫苗。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段经过修改的 DNA 植入患者的细胞中,然后让细胞自行合成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就是肿瘤细胞的抗原,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在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DNA 疫苗的研究还比较新,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虽然研究尚不成熟,但是它具有巨大的潜力,并且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关注。
二、肿瘤疫苗的未来前景肿瘤疫苗的未来前景非常广阔,这种疫苗可以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多种肿瘤。
肿瘤疫苗的未来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测:1. 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由于肿瘤疫苗可以刺激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因此肿瘤疫苗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在肿瘤治疗中,肿瘤疫苗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和放疗等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2. 减少肿瘤复发率肿瘤疫苗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率。
由于肿瘤疫苗可以刺激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因此在肿瘤术后使用疫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从而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3. 预防肿瘤肿瘤疫苗不仅可以用于肿瘤治疗,还可以用于肿瘤预防。
肿瘤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基础免疫研究 的深入 , 免疫 系 使 统对肿瘤 的识别和肿瘤 逃避免 疫监视 等 的机 制有 了更深 的 理解 , 肿瘤疫苗的研究也有 了很大 的进 步。在过去五年里 肿 瘤疫苗经历了失败 、 挫折 , 随着人 们对免疫 系统 的深入 理 但
解、 临床试 验方案 的改进 、 苗制作工 艺的提高 , 疫 更有 效、 更
现代肿瘤医学
20 0 9年 1月
第 l 7卷第 期
・
l 6l ・
肿瘤疫苗的J 床研究进展 i G
杜 娟 , 晓萍 , 钱 刘宝瑞
A rve 0 l i Ir l frc n e a cn e i w fci c 1as o a c r c ie n a i v
D u n Q A i —pn ,I a u U J a , I N Xa o ig LU B o—ri
传统 的肿瘤细胞疫 苗是通 过照射灭 活 自体 或同种异 体
肿瘤细胞或其粗提取物 , 抑制其增殖能力 , 留其免疫原性 , 保 但这种疫苗 的免疫原性弱 , 以引起免疫反应 。将肿瘤 细胞 难 与免疫佐剂如弗氏完全佐 剂 、 卡介苗 ( C 、 B G) 明矾 和短小棒
安全的疫 苗得 以产生并 迎来 了令人 鼓舞 的结果 。20 0 6年人
a d s m ma z s te rc re ta lc to n ci ia ra s n u i r e h i u r n ppi ainsi lnc til . l
【 e od 】acr ac e im nt r y cn ata K y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ne vc n ;m uo e p ; li lr w i ha ic i l
Dp r etfO cl y D u o e o h l f l t dcl colfN n n eat n no g , rm Tw r s a f i e t Mei ho o af g m o o H p A ado i aS i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肿瘤治疗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
其中,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新兴领域,备受关注。
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利用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攻击、杀死肿瘤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涉及诸多技术和方法,包括某些药物、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
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欣欣向荣的肿瘤免疫治疗新药。
这类药物作用于免疫检查点,从而抑制体内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中免疫抑制途径的多种细胞表面蛋白分子,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目前,已经有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种癌症。
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并非是对所有类型的癌症都有效。
其次,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许多癌症都有治疗效果,但该药物也会带来很多的不良反应,如肝毒性、免疫介导性肺炎、免疫相关性胰腺炎、免疫介导性甲状腺炎、肌病等等。
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谨慎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一些研究人员不满足于目前的疗效水平,并不断尝试创新方法,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成功率。
目前一些进展值得关注:一、CAR-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通过改变体内T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特性,以增强T细胞与癌细胞的互动。
研究显示,CAR-T细胞疗法对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肿瘤效果突出,已经被FDA批准上市。
二、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一种用来触发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的疫苗。
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肿瘤疫苗具有良好的毒性和副作用控制,而且不会破坏健康细胞。
但是目前,肿瘤疫苗还没有被FDA批准上市。
三、基因编辑技术:这是目前普及较少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进行修饰,以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力。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基因编辑技术所需时间和成本更高,但可能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抗肿瘤疫苗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抗肿瘤疫苗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癌症,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为1930万例,死亡病例约为1000万例。
这一严峻形势迫使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而抗肿瘤疫苗的研发便是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抗肿瘤疫苗通过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抗肿瘤疫苗的研发现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基于此提出一些建议。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我们还将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对疫苗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以期揭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二、抗肿瘤疫苗的研发现状2.1 现有抗肿瘤疫苗的类型及作用机制目前,已有多种抗肿瘤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或已上市销售。
这些疫苗主要包括肽疫苗、蛋白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以及细胞疫苗等。
它们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共同点在于都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肽疫苗主要通过提供特定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或肿瘤特异性抗原(TSA)片段,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这种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精确地针对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蛋白疫苗则利用完整的肿瘤相关蛋白作为免疫原,通过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来中和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
这种疫苗在诱导体液免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DNA疫苗通过将编码肿瘤抗原的基因直接注入机体细胞内,使其在细胞内表达出相应的抗原蛋白,从而激活免疫系统。
这种疫苗具有生产成本低、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mRNA疫苗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疫苗技术,它通过递送编码肿瘤抗原的mRNA分子到机体细胞内,使细胞自行合成抗原蛋白并呈递给免疫系统。
这种疫苗在诱导免疫反应方面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
新一代抗肿瘤疫苗的发展激活免疫系统的天然力量

新一代抗肿瘤疫苗的发展激活免疫系统的天然力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药领域也在不断取得突破,新一代抗肿瘤疫苗的发展正在悄然改变治疗癌症的方式。
这些疫苗利用免疫系统的天然力量,帮助人体抵御肿瘤的侵袭。
本文将介绍新一代抗肿瘤疫苗的发展背景、原理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发展背景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抗癌治疗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和手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但其副作用却不容小觑,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寻找一种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式,于是抗肿瘤疫苗的研究得以展开。
二、原理介绍新一代抗肿瘤疫苗的原理基于免疫系统的启动机制。
免疫系统是人体天然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
而在癌症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往往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疾病的进展。
抗肿瘤疫苗的目标就是激活免疫系统,使其重新认识并攻击肿瘤细胞。
在疫苗的制备过程中,科学家会从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特定的抗原。
这些抗原可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接下来,这些抗原会被注射到患者的体内,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刺激它们攻击和杀灭癌细胞。
三、研究成果与前景展望新一代抗肿瘤疫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优化疫苗的制备方法和选择更有效的抗原,使得这些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例如,某些类型的癌症患者在接种后表现出了肿瘤的缩小或稳定。
未来,新一代抗肿瘤疫苗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着希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和选择肿瘤特异性抗原。
同时,将疫苗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基因治疗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疫苗的疗效。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一代抗肿瘤疫苗有着很大的潜力,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类型的癌症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抗原,因此疫苗的制备方法需要进行个性化。
其次,免疫系统的应答机制非常复杂,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工作原理,以提高疫苗的治疗效果。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一、概述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与应用,作为现代预防医学的重要成果,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HPV疫苗的成功研发,不仅为预防宫颈癌等HPV相关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也推动了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感染后可引发多种疾病,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宫颈癌。
随着人们对HPV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加深,HPV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医学界的热点。
市场上已有多种HPV疫苗可供选择,它们能够预防多种HPV病毒株的感染,有效降低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病率。
尽管HPV疫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疫苗的接种普及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一些人对疫苗接种持怀疑态度,疫苗的价格和供应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一些地区的推广使用。
随着HPV病毒株的不断变异和新型病毒株的出现,疫苗的研发和更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医学界和科研机构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HPV疫苗和预防策略。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也在加强合作,推动HPV疫苗的普及和接种工作,以期在全球范围内降低HP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HPV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型疫苗的研发、接种策略的优化以及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将共同推动HPV预防工作的深入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1.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定义及分类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球形DNA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以其独特的感染方式和致病特性而备受关注。
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人类为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具有高度耐受干燥并长期保存的能力。
病毒在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皮肤和黏膜的上皮细胞,并在这些部位引发一系列病变。
根据HPV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和致癌风险,可以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
低危型HPV主要包括HPV44等型别,这些病毒主要导致生殖器附近的皮肤出现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乳头状瘤等良性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疫苗研究进展介绍摘要:肿瘤疫苗,即含肿瘤抗原基因或肿瘤抗原肽的疫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与传统疫苗防止疾病的作用不同,癌症疫苗通过促使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已经生成的肿瘤达到治疗效果。
现在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的肿瘤疫苗有宫颈癌HPV疫苗、黑色素瘤疫苗、淋巴瘤疫苗、白血病DNA疫苗、前列腺癌疫苗、肺癌疫苗等,本文对上述疫苗一一进行了介绍。
此外,本文还对肿瘤疫苗研究过程中几个重大的突破进行了介绍,如MUC1蛋白与肿瘤疫苗的关系、DC疫苗的原理及应用等。
关键词:肿瘤疫苗宫颈癌HPV疫苗黑色素瘤疫苗淋巴瘤疫苗白血病DNA疫苗前列腺癌疫苗肺癌疫苗 MUC1蛋白 DC疫苗Abstract:The tumor vaccine,which contains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 encoding gene or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peptide),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 Unlike the fun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accine, the tumor vaccine treat a tumor through making the immune system attack the tumor. Up to now,three are several tumor vaccines has made progress,including the cervical cancer HPV vaccine ,melanoma vaccine,lymphoma vaccine,leukemia DNA vaccine,prostate cancer vaccine,lung cancer vaccine, which is also talked about in this article. Besides, several breakthroughs will be included in this article, which contains the MUC1 and the dc vaccine.Key words:tumor vaccine,cervical cancer HPV vaccine ,melanoma vaccine,lymphoma vaccine,leukemia DNA vaccine,prostate cancer vaccine,lung cancer vaccine, MUC1,dc vaccine(一)肿瘤疫苗的定义及分类肿瘤疫苗,即含肿瘤抗原基因或肿瘤抗原肽的疫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以达到清除或控制肿瘤的目的。
它来源于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或其粗提取物,带有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或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可通过激发特异性免疫功能来攻击肿瘤细胞,克服肿瘤产物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TAA的免疫原性,提高自身免疫力来消灭肿瘤。
其中,TSA的免疫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可以启动以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反应为主的抗肿瘤效应,有效打击肿瘤,防止转移、复发且不伤及无关组织。
它既可以独立地治疗肿瘤,又可与手术及放、化疔结合,具有疗效高、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尤其对于中晚期已经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而言,具有独到的治疗作用。
(1)根据肿瘤疫苗的用途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种: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
其中,预防性疫苗是用与某些特殊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制备的疫苗,可接种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健康人群,进而控制肿瘤的发生;而治疗性疫苗是以肿瘤相关抗原为基础,主要用于化疗后的辅助治疗的。
而根据它的来源,又可以把它分为肿瘤细胞疫苗、基因疫苗、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CTL表位肽疫苗等。
其中,肿瘤细胞疫苗是从机体肿瘤组织中提取肿瘤细胞,经灭活处理后使瘤细胞丧失致瘤性,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然后对机体进行主动免疫。
但由于肿瘤细胞肿瘤抗原抗原TSA表达低下,并缺乏一些免疫辅助因子的表达,因此,通常采用在疫苗中加入诱导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或导入细胞因子的编码基因,或导入协同共刺激分子的编码基因,借此来达到增强疫苗免疫原性的目的,从而更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此外,在肿瘤细胞疫苗中导人协同共刺激分子,能够提供T细胞活化所需的非特异性第二信号,促进免疫应答(以B7.1的研究较为典型)。
基因疫苗又称DNA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基因结合于表达载体上(重组病毒或质粒DNA),再将疫苗直接注入机体,借助载体本身和机体内的基因表达系统表达出期望的抗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
(1)因此,如何确定针对性强的肿瘤相关抗原编码基因,以及如何有效保证目的基因在体内充分表达,是肿瘤基因疫苗研究重点。
全球癌症疫苗研究已经有10-20年的历史,但治疗性肿瘤疫苗每批准一个都举步维艰。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抗肿瘤疫苗研发新进展,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研究进展。
(二)肿瘤疫苗研究的已有成绩1.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子宫颈癌疫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获准上市的用来预防由HPV 6、11、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疫苗,由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药厂首先研制成功。
该癌症疫苗的推出,将是人类首次真正尝试通过疫苗将一种癌症彻底消除。
但是,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一旦宫颈瘤病变发生,疫苗可以逆转子宫颈癌的形成,并且也不能确定疫苗是否终生有效,因此不应过分强调疫苗万能而让人盲目乐观。
对于已经感染了HPV的妇女,目前开发成功的预防性疫苗收效甚微。
这种疫苗目前尚未在中国上市,但专家预计最快明年可以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
(2)预计今年年内,6000名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县的少女将率先接种预防子宫颈癌的疫苗。
此外,中国将启动人乳头状瘤病毒数据库,以为宫颈癌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3)(4)2.黑色素瘤疫苗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也是皮肤癌中最严重的一种,可由表皮黑色素细胞、痣细胞或真皮层黑色素细胞形成,一旦扩散就难以治疗。
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肿瘤厚度小于1毫米时手术切除。
黑色素瘤药物目前有两种,按FDA批准时间分类,第一种为Yervoy。
据报道,这种药物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能够通过阻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或CTLA - 4分子(可能会降低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让其不能有效地清楚肿瘤细胞),让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锁定和攻击黑色素瘤肿瘤细胞,明显延长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寿命。
第二种为Zelboraf,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不能切除的黑色素瘤,能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特别适用于治疗有基因BRAF V600E 突变的黑色素瘤。
BRAF蛋白通常涉及调节细胞生长,但它在约半数晚期黑色素瘤病人中发生突变。
而Zelboraf是BRAF抑制剂,能阻断V600E发生突变的BRAF蛋白的功能。
Zelboraf获准的同时,FDA还批准了首个用于检测cobas 4800 BRAF V600突变的试验方法,这一诊断方法将有助于确定病人的黑色素瘤细胞是否存在BRAF V600E 突变。
(5)(6)3. 淋巴瘤疫苗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即称为淋巴瘤,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目前有两种药物在美国上市,分别是Adcetris和克唑替尼。
Adcetris是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HL)和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疫苗,属抗体-药物结合物,抗体能够诱导药物靶向作用于CD30淋巴瘤细胞。
Adcetris用于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或者无法接受移植而进行二次化疗后病情恶化的HL患者,也可用于治疗一次化疗后疾病恶化的ALCL 患者。
克唑替尼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在NSCLC患者中,ALK阳性率大约为3%~5%,经临床试验,表明克唑替尼对于ALK阳性的NSCLC患者有显着的治疗活性。
(7)(8)4. 白血病DNA疫苗白血病是发生于造血器官,以血液和骨髓中的白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发育异常的一种进行性恶性疾病。
据报道,美国Inovio制药公司宣布,白血病DNA 疫苗将进入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开放式多中心临床试验,由南安普顿大学组织,旨在评价DNA疫苗对急性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CML)的疗效。
(9)5. 前列腺癌由于前列腺癌对化疗不太敏感,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一般多采用手术、放疗以及前列腺癌的DC-CIK细胞免疫治疗。
但手术只能切除局部病灶,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等存在,放疗能够局部杀伤肿瘤细胞,但对全身毒副作用大,极易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
据英国广播公司6月20日报道,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组成的研发小组表示,他们采用新的方法开发疫苗并用来治疗前列腺癌。
这种方法利用从健康细胞提出的DNA来开发一种新疫苗,这种疫苗用于患前列腺癌的老鼠,治愈率高达80%。
试验中,实验者用从健康的前列腺细胞分解到的DNA植入病毒,然后用这种病毒不断感染试验老鼠。
前列腺DNA使这一病毒生成多项前列腺抗原,当免疫系统抵抗病毒时学会了对前列腺癌细胞发起攻击。
然而,此过程中,健康的前列腺细胞和其它身体部分并不会受到影响。
此项研究虽然还未进行人体实验,但已为新疫苗的研发开启了一扇天窗。
英国癌症研究会表示,这是一项重大的科研发展,不过疫苗仍需要进行人体试验。
研究人员相信,这一方法有可能适用于其他癌症疫苗的开发,并已经开始对黑色素瘤疫苗的研究。
(10)6. 肺癌疫苗2011年10月27日,英国《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刊登报告说,一种肺癌疫苗在人类临床试验中显出初步成效,将它与化学疗法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控制癌症病情。
据介绍,这种疫苗通过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它能够“训练”免疫系统辨识一些特殊的蛋白质。
如果肺部细胞发生癌变,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会发生相应变化,经过“训练”的免疫系统就可以凭此辨别出癌变细胞,对其发起攻击,控制病情发展。
研究人员说,虽然疫苗显示出初步成效,但效果并不特别显著,接下来将继续研究,争取能让疫苗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11)同年11月,肿瘤生物医药公司KAEL GemVax GV1001也宣布,非小细胞肺癌II 期临床试验取得良好结果,Ⅱ期实验的首要目的是确定免疫应答反应,受试者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