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完整版】铁路站场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铁路站场路基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位置:贵州施工组织设计类型:实施线路长度:848.45 km 主体工程内容:站场路基地基处理:换填土, 砂碎石土工材料, 桩板结构, 强夯, 其他路基处理路基支挡:桩板挡土墙, 预应力锚索, 抗滑桩计划工期:17 月质量目标:合格附图及附表: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组织机构图, 工艺流程图, 主要工程数量表, 劳动力计划表, 材料计划表,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编制时间:2013创新技术及关键技术:桩基托梁桩板结构微差爆破路基施组,包含路基站场路基全长848.45米站场内主要工程数量:挖方124.17万方,填方53.79万方;借方47.8万方;侧向约束桩19根,锚固桩87根,路基内包含1个通道,3个框架涵,1个框架桥及车站。
路基工程工点类型:级配碎石、路堑坡面防护及地基处理工程等。
地基加固处理主要:强夯、强夯置换墩,约束桩,锚固桩,桩板墙,锚索桩,桩基驼梁重力式路肩挡土墙;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无纺布、土工格栅、挡土墙、预应力锚索、种植爬山虎、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灌草护坡、刚性防护网,锚杆框架梁内植生袋植草护坡等形式。
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7月2日计划竣工时间:2014年12月30日一、编制依据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4、夜郎镇中间站施工设计图5、《铁路路基填筑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 10108-2011;6、《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133号;7、《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 10118-2006;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11、《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12、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13、招标文件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夜郎镇站站场路基里程:DK138+427.55~DK139+276.00,路基全长848.45米。
铁路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概述 (1)1.1 编制依据、原则、范畴 (1)1.2 工程概况 (2)1.3 施工预备及临时设施 (4)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劳务组织 (5)2.1 组织机构 (5)2.2 劳务组织 (7)2.3 工期安排 (7)第三章要紧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7)3.1 概述 (7)3.2 正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检测操纵 (7)3.3 过渡段 (25)3.4 路基边坡防护 (32)3.5 路基排水 (33)3.6 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 (34)3.7 路基变形监测与分析 (40)3.8 施工技术措施 (44)3.9 路基沉降变形、路堑高边坡变形操纵措施 (45)3.10为达到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所采取的措施 (46)3.11 路基相关工程施工、箱梁运架梁保证路基整体稳固及安全的技术措施 (49)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50)4.1 质量保证体系 (50)4.2 组织保证措施 (53)4.3 技术保证措施 (55)4.4 要紧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5)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 (57)5.1 组织机构 (57)5.2 治理制度 (57)5.3 工作职责 (59)5.4 安全技术措施 (59)5.4.2安全检查制度 (59)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61)第七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62)7.1 雨季施工措施 (62)7.2 冬期施工措施 (65)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65)第九章环境爱护措施 (66)第一章概述1.1编制依据、原则、范畴1.1.1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至**客运专线***段施工设计文件。
2、项目治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调查情形;3、国家和铁道部颁发的与本工程有关的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标准、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规程、定额等资料;规范4、项目的施工治理能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体会;5、国家、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民健康、环境爱护及土地征用方面的具体规定;1.1.2 编制原则依照项目治理部对本工程的要求,依据工程特点,自然社会等因素,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形,在施工组织中,立足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作业,推行全面质量治理,进度安排综合考虑工期、队伍状况和机械设备配备实力等因素,稳中求快,追求综合进度。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哈家咀段路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至中川机场线路施工设计图。
3)《铁路路基设计规》TB10001—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现场踏勘、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法律、法规及省有关规定和当地民众的民俗风情。
二编制原则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要求。
2)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等保护工作。
3)认真做好施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求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统一。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可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围新建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哈家咀段路基DK40+500~DK41+801.23、DK42+471.60~DK42+753.30段围的路基工程。
四工程概况本段路基工点位于市永登县树坪镇,线路与机场高速及201省道并行。
DK40+500~DK41+801.23段位于碱沟河谷阶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切割较深,工程与河床平行,行走于碱沟一级阶地上。
DK42+471.60~DK42+753.30段位于麻沙沟阶地区,该段谷地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宽约100~400m,高程1681~1796m。
工程与沟床近平行,行走于麻沙沟一阶级地上。
工点处涉及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沙、中砂、砾砂、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击细圆砾土,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
本工点围路基施工分两段完成:第一段起讫里程为DK40+500~DK41+801.23,长1606.5m。
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编制依据 0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1)4、总体施工方案及临时工程 (3)4.1总体施工方案、工艺及方法 (3)..................................................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临时工程 (4)..................................................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A、B组料来源 (5)4.2.5 级配碎石拌和 (5)4.2.6 生产、生活房屋 (5)4.2.7 机械设备停放场 (5)5、主要施工方案 (6)5.1路堑开挖 (6)..................................................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地基处理 (8)5.2.1 CFG桩地基加固施工 (9) (11)..................................................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铁区间路基工程施组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范围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工程简介 (2)2.2设计概况 (2)2.3设计工期 (3)2.4主要技术标准 (4)2.5自然条件 (4)2.5.1地形、地貌 (4)2.5.2工程地质 (4)2.5.3水文地质 (5)2.5.4地震 (5)2.5.5气象条件 (5)2.6施工条件 (6)2.6.1交通运输条件 (6)2.6.2水、电、燃料情况 (6)2.6.3当地建筑材料 (6)2.6.4其他情况 (7)2.7主要工程量 (7)第三章施工组织安排 (8)3.1施工目标 (8)3.1.1安全目标 (8)3.1.2质量目标 (8)3.1.3环境保护目标 (8)3.1.4 文明施工目标 (8)3.1.5职业健康目标 (9)3.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9)3.2.1施工组织机构 (9)3.2.2职责分工 (10)3.2.3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 (18)3.3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19)3.3.1施工计划安排原则 (19)3.3.2征地及拆迁工作安排 (19)3.3.3施工安排及进度指标 (19)第四章施工准备 (20)4.1临时场地设置实施方案 (20)4.1.1混凝土集中拌合站 (20)4.1.2填料集中拌合站 (20)4.1.3钢筋加工场 (21)4.2临时用电方案 (21)4.2.1临时用电的设置原则及要求 (21)4.2.2施工用电 (22)第五章资源组织、配置计划 (24)5.1劳动力组织、配置 (24)5.1.1劳动组织结构及原则 (24)5.1.2一般情况劳动力组织措施 (24)5.1.3劳动力组织稳定保证措施 (24)5.1.4特殊时期劳动力组织保证措施 (26)5.1.5劳动力配置计划 (27)5.2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 (28)5.2.1物资管理组织机构 (28)5.2.2 甲供材料采购供应方案 (29)5.2.3自购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29)5.2.4 物资供应计划 (32)5.3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 (32)5.3.1机械设备的配备原则 (32)5.3.2进场安排和设备保障 (33)5.3.4机械设备供应的应急预案 (33)5.3.5机械、试验设备仪器配备 (33)第六章施工方案 (35)6.1路基地基核查方案 (36)6.2清表施工方案 (36)6.3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38)6.3.1柱锤冲扩桩施工方案 (38)6.3.2一般基底处理方案 (40)6.4支挡工程施工方案 (41)6.4.1挡土墙施工方案 (42)6.4.2锚固桩、桩基、托梁施工方案 (45)6.4.3桩间板预制及安装方案 (50)6.4.4土钉墙施工方案 (51)6.4.5悬臂式挡土墙方案 (54)6.5路堑开挖方案 (60)6.5.1土质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60)6.5.2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60)6.5.3石方路堑开挖方案 (62)6.6土石方调配方案 (66)6.7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方案 (68)6.7.1一般填料路堤填筑方案 (68)6.7.2低填浅挖路基方案 (71)6.8基床底层施工方案 (71)6.8.1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方案 (72)6.8.2基床底层填筑方案 (72)6.9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72)6.9.1配合比设计 (72)6.9.2填筑工艺试验 (73)6.9.3 A组料规模生产 (73)6.9.4 A组料填筑 (73)6.10过渡段施工方案 (77)6.10.1路基与桥台过渡段施工方案 (77)6.10.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方案 (79)6.10.3路堤与路堑连接处施工方案 (82)6.10.4路堑与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83)6.10.5半填半挖过渡段 (83)6.11路基附属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83)6.11.1边坡锚杆框架梁施工方案 (84)6.11.2栽植乔木、灌木施工方案 (87)6.11.3喷播植草施工方案 (89)6.11.4土工合成材料施工方案 (90)6.11.5金属防护网施工方案 (91)6.11.6防护桩施工方案 (92)6.11.7路基电缆槽施工方案 (93)6.11.8过轨管施工方案 (95)6.11.9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方案 (96)6.11.10综合接地线施工方案 (97)6.11.11线路防护栅拦施工方案 (97)6.11.12路基声屏障施工方案 (98)6.12路基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00)6.13.2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101)第七章施工措施 (104)7.1雨季施工措施 (104)7.1.1做好现场排水 (104)7.1.2施工道路排水 (104)7.1.3临时设施的设备防护 (104)7.2夜间施工措施 (105)7.3夏季施工措施 (106)7.3.1混凝土施工措施 (106)7.3.2路基填筑施工措施 (107)7.3.3夏季其他施工措施 (108)7.4工期保证措施 (108)7.4.1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108)7.4.2从计划安排上保证工期 (109)7.4.3从资源上保证工期 (110)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12)8.1质量目标 (112)8.2创优规划 (112)8.3质量保证体系 (112)8.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3)8.4.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113)8.4.2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16)8.4.3已完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17)8.4.4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117)8.5工程质量奖罚措施 (118)8.5.1因施工原因发生质量事故,对责任人的处罚 (118)8.5.2未达到质量目标要求的受罚条款 (118)8.5.3专职质检上岗人员不能兑现的罚金条款 (118)第九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20)9.1安全目标 (120)9.2安全保证体系 (120)9.2.1 安全保证体系建立 (121)9.2.2 安全保证体系说明 (121)9.2.3 安全生产责任制 (123)9.3.安全保证措施 (133)9.3.1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33)9.3.2安全用电措施 (133)9.3.3防汛措施 (133)9.3.4防火措施 (134)9.3.5基坑开挖的安全保证措施 (134)9.3.6其它技术措施 (134)9.4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35)9.4.1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 (135)9.4.2救援措施 (136)第十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39)10.1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139)10.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 (139)10.3环境保护的方案和措施 (140)10.3.1 自然环境保护的方案和措施 (140)10.3.2 水环境保护的方案和措施 (141)10.3.3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方案和措施 (142)10.3.4 大气环境污染、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防治的方案和措施 (143)10.4水土保持的方案和措施 (143)10.5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 (144)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和文明标准工地的创建 (145)11.1文明工地建设目标 (145)11.2文明施工和文明标准工地的创建措施 (146)11.2.1 文明施工措施 (146)11.2.2 文明标准工地的创建措施 (146)第十二章附件 (148)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2、《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建筑地基基床设计规范》GB50007-20115、《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7、《铁路混凝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0、《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10106-201011、现场勘查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资料。
铁路基础工程工作方案

铁路基础工程工作方案一、项目概述铁路基础工程是指铁路轨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路基、道床、轨道等部分,是铁路运输系统的基础支撑工程。
铁路基础工程的建设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运输质量的重要工程。
本工作方案将针对铁路基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进行详细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二、项目背景铁路基础工程作为铁路建设的一部分,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铁路网已经发展到了国家各个城市,各地区的交通连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铁路运输质量和效率,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因此,铁路基础工程的建设需要高度重视,加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三、工作目标1. 制定详细的铁路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2. 加强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3. 做好铁路基础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工作,确保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 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工程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四、工作内容1. 规划设计工作(1)确定铁路基础工程的建设范围和标准,编制工程概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2)开展相关的勘察测量和地质勘探工作,获取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编制相关的工程设计文件,包括道岔、道口、钢轨、轨道基础等部分的设计图纸和工程技术方案。
2. 施工管理工作(1)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好施工现场的布置和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卫生;(2)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 施工过程监控(1)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查,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2)做好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工程按照计划进行,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
兰新高铁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编制范围 (3)第三章编制依据 (3)第四章工程概况 (3)一、概述 (3)二、主要技术标准 (3)三、自然特征 (4)(一)地形地貌 (4)(二)气象特征 (4)(三)地震动参数 (4)(四)工程地质 (4)四、工程施工条件 (5)(一)地形地貌 (5)(二)生活、施工用水 (5)(三)生活、施工用电 (5)(四)施工用燃料 (5)五、工程特点 (5)六、施工方案 (6)(一)总体施工方案 (6)(二)路基施工组织安排 (7)(三)施工品面布置方案 (9)(四)填料施工设计及土石方调配方案 (9)(五)施工技术方案 (10)第五章主要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 (14)一、一般土方路堤 (15)(一)分层填筑 (15)(二)摊铺平整 (16)(三)洒水或凉晒 (16)(四)碾压 (16)(五)检验签证 (16)(六)路面修整 (16)(七)边坡修整 (16)二、基床施工 (16)(一)基床底层 (16)(二)基床表层 (17)(三)陡坡路堤 (18)三、路基过渡段 (19)(一)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19)(二)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19)(三)路基与结构物过渡段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19)四、特殊路基 (19)(一)深路堑、高路堤 (19)(二)软土路基 (20)五、路基土石方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20)六、路基附属及防护工程 (21)(一)水泥搅拌桩 (21)(二)骨架护坡 (22)(三)约束桩、加固桩工程 (22)(四)挡土墙工程 (23)(五)路基排水系统 (24)(六)干砌片石路肩 (24)(七)取弃土场平整、绿化、还塘及复垦施工 (24)七、路基填筑质量检验及标准 (24)(一)路堤填筑质量要求表(见表5-1) (24)(二)路基填筑施工检测 (26)八、边桩位移观测 (27)(一)边桩设置 (27)(二)位移观测 (27)九、地面沉降观测 (27)(一)地面沉降板的设置 (27)(二)沉降观测 (28)(三)满足工后沉降要求的过程控制 (28)(四)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 (29)十、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验 (30)(一)检验方法 (30)(二)外观检测 (30)十一、冬季施工安排及技术措施 (30)(一)冬季施工安排 (30)(二)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31)第六章工程措施 (32)一、基床处理 (32)二、地基处理 (32)(一)原地面处理 (32)(二)挖除换填 (32)(三)水泥土挤密桩 (34)(四)CFG桩 (36)(五)强夯施工 (39)(六)重锤夯实施工 (41)(七)冲击碾压施工 (41)(八)堆载预压施工 (43)(九)水塘处理 (44)(十)地下洞穴处理 (44)第七章路堤填筑施工 (44)一、地质资料核查 (44)二、填料生产 (45)(一)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 (45)(二)基床表层和过渡段级配碎石 (46)(三)质量控制 (47)三、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47)四、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48)(一)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法 (48)(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方法 (51)三、过渡段基床表层水泥级配碎石填筑 (53)四、路堤边坡压实 (53)五、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 (53)图表7-9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54)第八章路堑施工 (57)一、土质、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路堑施工 (57)(一)施工工艺流程 (57)图表8-1 土质与软质岩、强风化硬质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57)(二)施工方法 (57)(三)质量控制 (58)二、路堑侧沟平台与边坡平台 (59)(一)边坡平台 (59)(二)侧沟平台 (59)第九章施工工期 (59)第十章创优规划 (59)第十一章施工安全 (60)第十二章质量措施 (60)第十三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62)结论 (62)致谢 (63)参考文献 (64)附录 (65)第一章绪论20世纪20年代以前,路基填筑都按“自然沉落”法设计施工。
路基工程组织设计方案

路基工程组织设计方案一、前言路基工程是道路工程的基础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组织设计是路基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施工组织的合理性和施工进度的把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从施工组织、物资供应和人员安排等方面,对路基工程的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路基工程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路基排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等。
地基处理主要包括路基填筑、路基加固和路基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施工方法要根据路基环境、地质条件和工程目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施工计划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合同约定,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资源配置、工程量统计、技术措施等内容。
施工计划要合理安排各道路工程的施工时间和工序,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 施工组织设置施工组织设置应当合理安排各施工区域和施工队伍,使之与整个工程项目形成协调合理、相互配合的关系。
同时,要根据工程的不同要求,配置不同的人员和技术力量。
4.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施工组织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要针对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环境保护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
三、物资供应1. 材料采购路基工程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砂石料、水泥、沥青等,要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合同约定,提前进行材料采购,保证施工过程中物资的供应。
2. 仓储管理对于采购的材料,要进行仓储管理,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无误,及时供应施工需要。
3. 物资运输路基工程所需的物资大多需要通过运输到达工程现场,因此,要合理安排物资的运输,保证施工现场的物资供应。
四、人员安排1. 施工人员路基工程施工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工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池铁路ZCZQ-10标段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六局集团准池铁路工程指挥部二0 一二年四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编制原则 (3)三、工程概况 (3)四、适用范围 (4)五、施工准备 (4)六、人员、设备、机械配置 (8)七、施工方法及工艺 (10)八、质量、进度目标和保证措施 (25)九、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1)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区间路基设计图DK158+057~DK165+721.3;(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3)《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铁建设【2004】8号);(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 10401.1-2003);(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 10401.2-2003);(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8)《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9)《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10)《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二、编制原则确保路基填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施工过程控制不力,控制重点不明确,导致路基填料夯实不到位,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使路基基床平顺性差,影响行车舒适性,严重时会导致行车安全。
三、工程概况本线是大准铁路和朔黄铁路的连接线,线路位于内蒙古中部及山西省北部,基本呈南—北走向。
线路北起大准铁路外西沟站往南至朔黄铁路神池南站,自外西沟向东沿浑河河谷至杀虎口,向东南沿仓河河谷经右玉、高家堡后折向西南方向绕避平鲁地区煤矿采空区,于平鲁县城西侧上跨朔准线后向南穿越山脉后往西南方向,从神池南站西侧引入朔黄铁路。
新建线路全长179.862公里,高家堡至董半川支线长10.4公里。
本标段为ZCZQ-10标段,起讫里程为DK152+384~DK166+226,全长13.842km。
工点位于山西省北西部,行政区隶属于神池县。
本标段包括路基6292.95m,桥梁1892.67m/6座、涵洞876m/25座。
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有区间路基土石方1342478断面方,其中挖土方659349立方米,挖石方183564立方米,填改良土31034立方米,填AB组土196075立方米,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167238米,重型碾压128101平方米;桥梁共6座,其中钻孔桩22657米,承台10308圬工方,墩台21560圬工方,桥面系1883延长米等;涵洞23座,其中盖板箱涵22座,肋板涵1座。
四、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ZCZQ-10标路基主体工程施工。
五、施工准备1、施工用电采用大电对施工现场进行供电。
2、施工用水施工现场靠近当地居民生活区,施工用水就进采用居民是自来水供给。
3、施工道路此段路基施工右侧为小神线,与公路既有线平行。
公路与铁路最大间距200米,施工道路依靠小神线进入施工现场。
4、技术准备(1)路基开工前,熟悉并审核图纸,熟悉各类路基断面形式,边坡坡率,复核路基顶设计高程、原地面高程,路基填挖高度等数据。
(2)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由指挥部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等相关部门向各分部总工就承包合同有关条款、设计图、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使用的施工方法和材质要求等进行交底。
各分部总工向分部各部门、现场负责人及技术员就以下内容进行交底:①合同中有关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督办法。
②设计文件、施工图及说明要点等内容。
③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
④施工技术交底。
⑤工程技术规范、使用的工法或工艺操作规程。
⑥材料的特性、技术要求及节约措施。
⑦季节性施工措施。
⑧各部门在施工中的协调配合、机械设备组合、交叉作业及注意事项。
⑨安全、文明、环保施工具体要求。
由现场主管技术员配合指挥部工程部向现场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环保交底, 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3)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排查清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等的分布情况。
本工程危险源包括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中毒、火灾、职业病等。
5、测量工作准备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
(1)交接桩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指挥部共同认可的情况下对所提供的点逐一与设计图纸核对、辨认、标识并加以保护。
(2)沿路线方向300~500米距离,埋设水准点2个,导线点1个。
水准点、导线点加密点采用预制或现浇,预制现浇应符合规定(预制件尺寸为顶面12×12cm,底面20×20cm,高度为60cm的梯形体,预埋钢筋露出顶面高度应不大于5mm;现浇尺寸为30×30cm,深度60cm,预埋钢筋尺寸外露高度应不大于5mm),并保证埋设牢固。
预制的在埋设前应对基坑底进行做浆处理,基坑回填时适当分层夯实,基坑回填顶面应适当做浆,确保埋设牢固。
(3)导线点、水准点复测。
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控制复测。
导线复测采用全站仪测边、量角,按一级导线的技术要求复测;复测完毕后提交正式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报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
(4)路基施工期间应根据情况对控制桩点进行定期复测。
季节性冻土、不良地质段地区,加大复测频率。
(5)每项测量成果必须进行交叉复核,原始记录存档。
(6)原地表复测。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路基横断面进行相应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选点位置主要是地形变化处,纵断面在地形变化较大处适当加密。
6、试验准备(1)路基施工前,试验人员应根据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取土场的路基填料、路基原地面进行试验。
(2)取土场内料的选定和试验取样为了严格控制土方路基原材料合格,使填料含盐量不超标,保证土方路基的工程质量,特对土方路基填料料场做以下要求:①在料场内合理布置(间距150米,等边三角形)探坑的位置,并且对探坑进行标识。
②画出探坑平面布置图。
(标明料场的桩号,距路线的距离。
)③监理见证取样,每个探坑要分层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易溶盐试验,(按0--5cm 5--25cm 25--50cm 50--75cm 75--100cm 100--150cm 150—200 cm等)。
④根据探坑易溶盐试验报告评估料场的利用价值,在可以利用的范围内除去覆盖层后每个探坑从上到下全断面取样,混合后取具有代表性试样进行填料的其它指标试验。
⑤所有试验合格后,必须在监理的监督下确定取料的平面范围,并绘制料场取料示意图或剖面图,并定出控制点的位置,用彩旗进行标识。
⑥取料现场技术人员必须有专人旁站管理,监理监督检查。
⑦取土坑必须严格按环保和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3)取土场的路基填料试验项目: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有机质含量试验及易溶盐含量试验、表面振动击实试验。
(4)原地面清表后取样及其试验项目①原地面清表后,应通知试验人员对原地面材料进行取样,取样为清表后地面以下0-50cm混料,每500米取3个或3个以上断面材料。
②原地面0-50cm材料试验项目: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易溶盐试验、标准击实试验、表面振动击实试验。
7、施工便道便道要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做到排水畅通,路面无淤泥、无积水。
(1)便道标准①双车道:路面宽6 m,路基宽7m,路基填高≥0.2m。
②单车道:路面宽3.5m,路基宽4.5m,路基填高≥0.2m。
每300m 左右设30m长的会车道。
③弯道:根据各自工点进出场最大设备的转弯条件设置,且最小转弯半径≥20m。
④坡道:一般情况下不大于8%~10%,特殊地段坡度不大于15%。
⑤路面:各场重点工程施工等大型作业区,进出场的便道200m范围应进行硬化。
有社会车辆通行的施工便道应全部硬化,并设置减速带及限速标志,确保行车及施工安全。
(2)施工便道要设置必要的标识标志。
进入施工现场的路边,设置“进入施工现场,请减速慢行”警示牌;在道路施工段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等拐弯处,设置拐弯指向标志,在便道的施工现场一侧,按铁路正线里程设置里程标。
六、人员、设备、机械配置1、为完成本工程任务,项目部在现场设专门的组织机构,各部门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岗位职责,负责在施工现场按项目部的工期要求认真组织工程的施工,按期优质完成本工程任务。
队长:贺本军副队长:张建堂防护员:张忠明施工员:吴绍远安全员:王国政试验员: 郭恩志技术负责人: 郑春超施工员: 王连国实验员:曹雪峰2、技能培训(1)培训方式:采用会议、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及考察观摩的形式。
(2)培训内容:施工工艺工法、技术标准、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要求。
3、机械设备配备路基施工主要设备: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洒水车、压路机及交通车等。
机械设备表七、施工方法及工艺1、原地表清表①、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计算出路基中心线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的横断面中桩坐标。
②、根据路基设计填土高度、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计算出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横断面清表宽度。
③、对每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横断面清表宽度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并撒白灰线标注。
④、在原地面清表前进行原地面调查,对坑穴进行挖出表层土后分层填平夯实;对沙窝进行换填处理。
⑤、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横向清表,对于荒漠戈壁区由低向高清表,对于农田区,由中线向两侧清表,清表厚度按设计要求控制(10cm或30cm)。
⑥、若表层为腐质土用推土机清除,然后用自卸汽车运到指定地点,以备复耕或绿化用。
3、填料要求(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基床以下部位路堤应选用A、B、C组填料或改良土。
当选用D组填料时,应采取改良措施。
严禁使用E组填料。
当选用C组填料中的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时,应按设计采取隔水或加强边坡防护措施。
当选用块石类土时,应采取级配较好的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块石类土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0cm或摊铺厚度的2/3;碎石类填料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采用砂类土和改良土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
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10cm。
(2)、基床底层填料基床底层选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采用砂类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分层填筑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
(3)、基床表层填料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应分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