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公开课
心理学公开课高中心理健康微型课抑郁症与焦虑症的预防与应对

心理学公开课高中心理健康微型课抑郁症与焦虑症的预防与应对一、抑郁症的预防与应对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应对抑郁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抑郁症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和减少焦虑。
合理安排饮食、进行适度的运动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心理抵抗力。
2.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对于预防和应对抑郁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加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团组织、参加志愿者活动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
在遇到困难或者情绪低落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3. 积极应对压力压力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学会积极应对压力。
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如学习放松技巧、进行身体锻炼、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等,都有助于减轻压力和提高心理韧性。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或他人存在抑郁症的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治疗,帮助我们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二、焦虑症的预防与应对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
为了预防和应对焦虑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学会放松和应对焦虑学会放松和应对焦虑是预防和应对焦虑症的关键。
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另外,正向自我暗示、积极思考和问题解决技巧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焦虑。
2. 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预防和应对焦虑症。
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压力和要求,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同时,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和寻找发泄的渠道,也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方式。
3. 树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预防和应对焦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乐观、自信、希望的心态,能够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和抵抗力,减少焦虑的发生。
心理学公开课自我意识的培养方法

心理学公开课自我意识的培养方法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自身态度和行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在心理学中,自我意识是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自我意识,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对自己的生活和目标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理学公开课中常用的自我意识培养方法,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发展自我。
一、反思与记录反思是培养自我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思维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在心理学公开课中,常通过写作、记录等方式来帮助个体进行反思。
1. 写作写作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你可以尝试写一篇日记或者自我反思的文章,记录自己在某个具体时间段内的感受、思考和经历。
通过不断地写作,你可以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不足和成长空间,加深对自己的认知。
2. 记录除了写作,你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比如,你可以每天在日历或者手机备忘录上记录一些关键事件,然后在晚上进行回顾和总结。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更好地回顾和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变化。
二、自我观察与观察他人自我观察与观察他人是培养自我意识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行为模式。
1. 自我观察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行为和内在动机的观察和分析。
你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情绪和反应来了解自己的偏好、优点和不足。
比如,当你遇到挫折时,你可以问自己为什么会感到沮丧,如何应对这种情绪。
2. 观察他人观察他人是培养自我意识的另一种方式。
当你观察他人时,你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行为。
通过观察他人,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行为模式、情绪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三、自我问询与反馈自我问询与反馈是培养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问自己问题和从他人那里获取反馈,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情感、动机和行为。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讲解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讲解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关注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和机制。
本节将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心理机制等。
心理活动是指人类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活动,如思考、感受、决策等。
心理现象是指人类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来的心理表现,如焦虑、愤怒、幸福等。
心理机制是指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如认知过程、情绪调节等。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如柏拉图的灵魂三分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观念。
然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心理学家们开始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
著名的心理学家包括威廉·詹姆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伊万·巴甫洛夫等。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是心理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
本节将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
实验法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研究因果关系。
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来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
观察法是直接观察和记录人类行为的方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了解人类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技术包括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眼动仪等。
脑电图可以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来研究人类认知和情感过程。
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通过扫描大脑结构和功能,来研究人类思维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眼动仪可以通过记录眼球运动轨迹,来研究人类注意力和视觉加工。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与应用领域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个分支和应用领域。
本节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与应用领域。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和机制。
心理学方面的公开课主题

心理学方面的公开课主题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探讨了许多有趣和复杂的主题,如人格发展、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等。
由于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学方面的公开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公开课主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学。
1.人格发展:人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这门公开课可以探讨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不同阶段的人格发展过程。
它还可以涵盖一些重要的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如何被社会环境所影响的科学。
这门公开课可以探讨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态度,以及如何解释群体行为的原因。
它还可以涵盖一些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如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的权威实验和菲利普·津巴多的囚徒困境实验。
3.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科学。
这门公开课可以探讨人类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如何形成记忆和学习。
它还可以介绍一些重要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贝克茅斯特的关键词法。
4.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这门公开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以及对他们的教育和童年经历的影响。
它还可以涵盖一些重要的儿童心理学实验,如伯纳德·巴宾斯基的蓝天实验和玛丽·埃因斯沃斯的空间透视实验。
5.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研究和治疗心理问题的科学。
这门公开课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以及其治疗方法。
它还可以介绍一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上只是心理学方面的一小部分主题,但它们涵盖了心理学的几个重要领域。
这些公开课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和行为,提高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参与这些公开课,人们还可以获得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爱自己的家庭,能尊敬父母和长辈,初步学会关心父母,听从教诲。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热爱自己的家庭,可以尊敬父母和长辈,初步学会关心父母,听从教诲。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在家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活并带一张全家合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昨天你们回家帮父母做了一件什么家务活?父母快乐吗?你自己开心吗?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该是多么幸福呀!今天我们来谈谈自己的家庭。
二、夸夸我的家庭1、让学生欣赏带来的照片。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激发他们对自己家庭的热爱。
2、你的父母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的呢?你能选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来说吗?小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博大的爱,他们真是我们的好父母。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尊敬、关心父母,争做尊敬、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三、分辨对错,指导行为1、〔出示图片〕让学生评一评图中学生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并说出理由。
2、小组讨论:如何尊敬、关心自己的父母?小结:大家都知道了怎样才算尊敬和关心父母,也都说出了自己今后的做法,你们的父母一定会非常快乐。
四、献给父母的心里话1、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
2、同桌交流。
3、把心里话带回家让父母看,看看父母的反响。
五、我是家庭小帮手请家长写评语。
六、总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尊敬、关心父母,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会是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心理安康教育公开课教案2【活动理念】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气氛,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的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到达提快乐趣,扩展思维,开展智能的目的。
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就有这个责任去创设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气氛。
十大心理学效应公开课

十大心理学效应1、晕轮作用俄国著名作家普希金就是因为受到了〃晕轮〃的影响。
他与娜坦丽疯狂相爱,被誉为莫斯科最美丽的女人,并与之结婚。
娜坦丽的美貌是出类拔萃的,但她和普希金的想法完全相反。
每当普希金向她朗诵他所作的诗歌时,她就会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说:「别听!别!〃相反, 她老是要普希金和她一起去参加各种豪华的宴会和舞会,普希金为了这件事放弃了自己的作品,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甚至为了她的一次决斗而死去,这使得一个文学明星过早地死去。
普希金认为,美丽的女子也必须具有超乎寻常的才智与高尚的品质。
晕轮效应是指在与人的交流中,一个人的某些特点会遮蔽其它的特点,从而导致人际间的认识障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估常常会受至上晕轮效应"的影响。
例如,有些老年人,如果不喜欢一个年轻人的一些小毛病,或者他的衣着和生活习惯,就会觉得他是个废物;有些年轻人,则会因为欣赏一个人的优点而觉得他很可爱,正所谓一俊遮百丑。
晕轮效应是一种主观的、主观的臆想,其缺点是:首先,它很容易捕捉到事物的具体特点, 习惯性地用个体来概括,就像瞎子摸象,用一点来代替;其次,它把没有内在联系的性格或外表特点结合起来,认为有了这个特点,就一定有另外一个特点;第三,它说一切好,就一定要肯定,说不好就完全否定,这是一种由主观偏见所控制的绝对倾向。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和克服这种影响。
2、破窗作用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破窗效应〃,那就是一扇破了的窗户,没有人修理,很快就会被人打碎; 一堵墙,如果没有清理,很快就会变得脏兮兮的,而在一个清洁的地方,你会觉得丢人,但你却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扔出去,一点都不觉得丢人。
这是一种很诡异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引爆点〃,地面上要有多脏,才能让人觉得脏, 不管多脏,都不重要,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放弃,任由它腐烂下去。
任何不好的事情,一开始不加以阻止,就会变成习惯,就像是一条河流,没有及时修复,会导致洪水泛滥,造成更大的破坏。
设计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公开课

设计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公开课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而心理学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原理。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实验的魅力,本文将设计一场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公开课,通过讲解和参与实验,让大家亲身体验心理学实验的乐趣。
第一部分:认知心理学实验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的学科。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有趣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并邀请观众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
1. 实验一:注意力分配这个实验旨在揭示人类在注意力分配上的特点。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视觉刺激,要求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特定的目标。
观众们可以亲自参与实验,感受到在复杂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的挑战。
2. 实验二:记忆测试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些有趣的记忆测试,观众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一系列物品或数字,并在之后进行回忆。
通过这个实验,观众们可以了解到记忆的特点和记忆力的限制。
第二部分: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有趣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并邀请观众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
1. 实验三: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受到周围群体行为和观点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邀请观众参与一个模拟购物的情境,观察他们在面对群体行为时的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观众们可以亲身感受到从众效应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 实验四: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出于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而展现出的行为。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情境,观察观众们在面对他人需要帮助时的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观众们可以了解到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发展心理学实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有趣的发展心理学实验,并邀请观众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
高中心理学公开课教案认知与情绪的调控

高中心理学公开课教案认知与情绪的调控高中心理学公开课教案一、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情绪调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开展一堂高中心理学公开课,向学生们介绍认知与情绪的调控,并帮助他们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提高个人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本节课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认知的基本原理1. 认知定义与作用认知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和环境中所获得信息的处理与理解过程。
人类通过认知来感知、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
了解认知的基本原理对于提高个人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
2. 认知的结构与功能认知可以分为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并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组织和加工。
例如,感知帮助我们接收和感知到环境中的刺激,而思维则帮助我们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情绪的基本概念与表达1. 情绪的定义与分类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通常与特定的生理、心理和情感反应相关联。
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两类。
基本情绪如喜悦、愤怒、恐惧等对于人类而言是普遍存在的,而复杂情绪如悲伤、羞愧、骄傲等则更多地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2. 情绪表达的方式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形式来表达和传递。
了解情绪表达的方式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提高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四、认知与情绪的相互影响1. 认知与情绪的关系认知与情绪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关系。
例如,认知的评估过程会受到情绪状态的影响,而情绪也可以被认知所调节和调控。
2. 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了解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有助于我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更好地处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些策略包括积极思考、逆向思维、情绪识别和情绪转移等。
五、情绪调控的实践方法1. 情绪调控的重要性情绪调控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运用情绪调控的实践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提高自己的情绪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角色和在
他人心目中的 我是个会计师 社会自我 公众认可,名望
名声
与我们有着直
为与我有特殊关
接的、个人联 我是大明的妻子 物质自我 系的人的成就而
系的他人
骄傲
集体
所属的社会类 我是中国人 社会自我 民族或群体自豪
别
我是电力职工
感
-10-
道德原则 超我 自我 本我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11-
弗洛伊德(S. Freud)的自我理论
你留下来处理一件紧急任务、 • 下级(儿童自我,期望父母自我回应):哎呀,我晚上有一
个重要约会,为什么你不能找别人呢?
-55-
• 美国一家航空公司的相互作用分析教育 • 一女顾客等得不耐烦了训斥在与两个男顾客较长时间交流的
女售票员说:“你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自我) 。女售票员说:“非常抱歉,让您久等了,很对不起,你需 要什么?如果有急事,请和他换一下,我先给你办。”( **-**自我)女顾客:“没问题,你先给他抓紧办吧。”事情 顺利过去。
-66-
表1 儿童发展的主要分期
-67-
婴儿期的依恋建立 幼儿期的游戏意义 童年期的学习习惯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青年期的人际交往 中年期的多元选择 老年期的习得无助
-68-
–同学关系(人格临界点)、同伴关系(规范的重视与超越;三人 成虎;曾母的故事)、 –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前喻时代、并喻时代与后喻时代) –管理关系(车上车下) –恋人关系(喜欢与不讨厌辩证法、激情与亲情) –“想到”与“得到”之间是?
-59-
1.反思“奖”与“罚”
胡萝卜与大棒的盛行 正强化与负强化、惩罚 正确奖惩的适度原则 激励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60-
1.2 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
强化有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给予奖励)与负强化 (消极强化、阴性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一般说来,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起着增强行为的作用,惩罚 则起着削弱行为的作用,但有时也可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 新振作起来。
到了满足(萧伯纳)
-3-
2. 幸福含义的心理学解析
(1)幸福必须重新定义:幸福,是有良好理由的痛苦;幸 福生活就是有真正值得体验的烦恼与忧虑的生活(马 斯洛)
(2)哭和笑的造字法
-4-
-5-
上課睡覺的最高境界
-6-
报告提纲
一、我们了解生活吗? 二、我们了解心理吗? 三、换双眼睛看世界 四、优化生命全过程
-9-
小测验解释
从物质我,到社会我,再到精神我,越多越是自我独立性的表现。 哪种出现次数越在乎哪一种自我,如物质我越多,越有自恋倾向。
经验自我分类
描述
例子
属于类别 自我知觉的基础
个人 社会 关系
生理特征、物 质和能力,以 及个人的所有 物
我高个子 我很害羞 我有一辆奥迪车
物质自我和 精神自我
个人成就;自我 观念与假设一致
-62-
幼年经历 “上梁”与“下梁” 社会模仿 长大后我 就成了你 言传与身教 曾子杀猪 儿童期的任务:学习习惯养成 大学生的目标缺失、员工的职业倦怠
-63-
1.3 正确奖惩的适度原则
奖励的原则
慎用外部奖励:降低兴趣 多用精神奖励:更持久 奖励要及时、多样 多奖少惩: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64-
1.3 正确奖惩的适度原则
-28-
物理世界中的心理世界
Existence vs. Experience 眼见就为实吗? 未见就为虚吗? 人可以客观吗?
-29-
(1)变化的亮度 (2)大小中心圆
(3)不同的弧度
-30-
(4) 是与非
你一定猜不出来交点上的黑点有多少个,到底是怎么画上去的呢?
-31-
(5)曲与直
-32-
未见的一定为虚吗?
-7-
1. 我们了解自己吗?
-8-
小测验
完成句子:
1.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3.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创建者弗洛伊德提出了其 关于自我的独特的概念。他将自我分为:本我(Id)、自我 (Ego)和超我(Super ego)三个部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不能再被压抑, 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出现精神疾病,一是人在痛 苦的挣扎中实现人性的升华。
-12-
车上车下
-38-
社会背景下的心理世界
Social Context 火车困境
Situation 1
Situation 2
-41-
报告提纲
一、我们了解生活吗? 二、我们了解心理吗? 三、换双眼睛看世界 四、优化生命全过程
-42-
1. 心态决定一切
– 弗洛姆的小屋
社会建构论的视角: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贾府的焦大与林妹妹 – “鱼就是鱼”&“什么是死了” – 门当户对的现代心解
-43-
六尺巷
千里寄书为一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
福建泉州
-44-
安徽桐城
2. 如何看待我们的生活:
• 快乐的心理基础: • 积极的视角:老人与两个儿子 • 平常的心态 • 感恩的心 • 合理及时宣泄:倾诉与“假装快乐” • 自我实现的预言: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方法 – 经常报怨下属者:遇事多问自己是否听取了下级的建议、全面了解、
提出防范措施,养成先责己后责人的习惯 – 高高在上者:多到第一线,多与基层接触,倾听下属的心声。
-57-
表1 儿童发展的主要分期
-58-
婴儿期的依恋建立 幼儿期的游戏意义 童年期的学习习惯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青年期的人际交往 中年期的多元选择 老年期的习得无助
P、C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和反应往往并不一贯,A具有统一性 和一贯性
-52-
管理者不同自我状态的行为特征
PAC
行为特点
高 低 高 喜怒无常、难以共事、个人支配欲强、有决断、喜欢被人称赞捧场
高
低
低
墨守成规、按规办事、家长作风、养成下属的依赖性、早期经理人对人有吸引力、喜欢需求友谊、用幼稚的幻想进行决策、讨人喜欢 但不是称职的经理
心理学与生活
——谈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七章
主讲人:
2009-6-7
河南开封
-1-
报告提纲
一、我们了解生活吗? 二、我们了解心理吗? 三、换双眼睛看世界 四、优化生命全过程
-2-
1. 人生的解析
(1)哭中来,哭中去 (2)人生的过程是荒谬的 (3)人生是短暂快乐连起来的痛苦过程 (4)人生的痛苦有两种:一是欲望不能满足;二是欲望得
• P:父母状态的自我,是指对待其子女的态度即行为而言的。
- 权威的、教诲的:统治、责骂、专制、命令
• A:成人状态的自我,是注意事实据和理智分析的状态。
- 理智的、逻辑的:客观、冷静、脚踏实地、合乎逻辑
• C;儿童状态的自我,是泛指一切从婴儿地位的冲动而言的。
– 情感的、感觉的:好奇、冲动、易变、不加考虑,服从与独立
-61-
惩罚与消极强化有所不同,消极强化是通过讨厌刺激的排 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 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只能暂时抑制行为, 而不能根除行为。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 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判刑与减刑 吸毒前期与后期
-45-
最快乐的人的启示 最快乐人的评选,最后得出4个最集中答案:
• 完成一件作品,边欣赏边吹口哨的艺术家; • 在海滩上建好一个沙雕作品的孩子; • 筋疲力尽为儿子彻底洗干净澡的母亲; • 高难度手术后挽救了垂死病人的大夫。
-47-
启示:
• 艺术家的快乐告诉我们必须工作才是快乐的; • 建沙雕的孩子告诉我们快乐就要充满想象; • 辛苦的母亲告诉我们快乐必须心中有爱; • 大夫的例子告诉我们快乐就是有能力帮助别人。
无法控制的 失败事件
相信不能控 制的观念
习得无助
-72-
塞利格曼的狗实验 大象与木桩 鲨鱼与小鱼 跳蚤与爬蚤 福利院的老人
-73-
表1 儿童发展的主要分期
-74-
婴儿期的依恋建立 幼儿期的游戏意义 童年期的学习习惯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青年期的人际交往 中年期的多元选择 老年期的习得无助
-75-
• 对话一 • 上级(成人自我):这个任务能一周内完成吗? • 下级(成人自我):如果没有其他干扰,我想可以。 • 对话二 • 下级(儿童自我):主任,我不太舒服,想请假回去休息。 • 上级(父母自我):可以,回去吧,留下的工作明天再做。
-54-
• 对话三 • 下级(成人自我,期望成人回应):这次加薪有我的份吗? • 上级(父母自我):任务都没有完成好,还谈什么加薪? • 对话四 • 上级(成人自我,期望成人回应):老王,今天下班后希望
-48-
报告提纲
一、我们了解生活吗? 二、我们了解心理吗? 三、换双眼睛看世界 四、优化生命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