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十一课知识点整理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1课第1框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1课第1框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1框一、选择题1.从2014年11月起,美国正式结束量化宽松政策。

该举动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因为目前中国经济靠出口拉动的成本已大大减少,但对于外资依赖度高、国内还未完成产业转型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或许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由此可见()A.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已能够规避经济全球化的风险B.降低开放程度是克服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有效手段C.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D.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必须提高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答案] D[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无法规避,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不能降低开放的程度,故排除;选项C与题意不符。

上述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对外资依赖程度不同,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对其影响也不一样,依赖程度低影响小,依赖程度高影响大,故选D。

2.有评论针对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实行的“双反”指出:双反既不利人也不利己,制裁的是中国企业,但也无异于判了欧盟光伏产业死刑。

这是因为欧洲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

这一评论的合理性在于() A.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B.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中国的光伏产业与欧洲的产业不存在竞争关系D.存在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其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答案] D[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但本题强调的是之所以说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相竞争的原因所在,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更没有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故排除A、B;中国光伏产业与欧洲光伏产业存在竞争关系,C选项观点错误,故排除;根据题意,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光伏能源是相互替代关系,是互为替代品,互为替代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竞争关系,故D入选。

3.在当今世界的跨国并购中,产品品牌的变更、兴衰,品牌控制权的转移,新兴品牌的崛起,外国品牌在本土的扩张等,构成了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政治必修1同步练习:第11课 第2框 随堂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政治必修1同步练习:第11课 第2框 随堂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2框一、选择题1.2017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总额达90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6%。

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中国的纺织品、工艺品等热销全球;世界各地商品,如服装、化妆品、食品也飞进了中国寻常百姓家。

材料表明(..C..)①科技进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②贸易全球化丰富了各国居民的生活③中国积极实施了“走出去”战略..........④中国的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各国的商品可以互通有无,这表明科技进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①正确;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中国的纺织品、工艺品等热销全球,世界各地商品飞进了中国寻常百姓家。

这表明贸易全球化丰富了各国居民的生活,②正确;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不代表中国积极实施了“走出去”战略,③不选;跨境电子商务的开展,不代表中国的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④不选,故选C。

2.201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和新加坡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我国对进口商品进行合理的反倾销调查(..D..)①违背了贸易自由化的原则................②旨在保护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③促进了中国产品“走出去”..............④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合理的反倾销调查可以促进贸易自由化,排除①;对外来商品进行合理的反倾销调查的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产业,②正确;“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③与材料无关;合理的反倾销调查可以防止恶意的倾销行为,从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④正确;故选D。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习题:第十一课+第一课时+即时达标检测+Word版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习题:第十一课+第一课时+即时达标检测+Word版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课时面对经济全球化1.全美棒球联赛使用的手套,牛皮产自美国,初步加工在巴西,最终完成在日本,耐克公司负责产品的设计、选厂、监制、销售,其生产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四十多家工厂共同完成。

这反映了()A.市场的全球化B.资本的全球化C.贸易的全球化D.生产的全球化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题干材料体现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即生产的全球化,D符合题意。

答案 D2.(2015·嘉兴高一期末)2014年9月19日,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体现了()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商品全球化解析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筹集资本,体现了资本全球化。

选C。

答案 C3.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表现在()①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④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同步增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①②③都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体现;④观点错误,目前,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贫国与富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故选A项。

答案 A4.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所以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这是因为()①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优势地位②当前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制定的③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④发达国家的财富不断积累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④是结果,不是原因。

答案 C5.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的态度是() A.坚决反对,联合抵制B.积极应对,与发达国家搞好关系C.立足本国,冷眼观察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解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正确态度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因此D正确;A、B、C错误。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11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 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11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  含答案

第11课时人民当家作主知能优化训练一、中考回顾1.(2022浙江宁波中考)象山县首创的“村民说事”打造了乡村治理新样板,入选“中国基层领导力优秀案例”。

“村民说事”这一方式使() ①村民行使了民主权利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落到实处③基层决策更民主科学④村民获得了更多自主立法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2江苏扬州中考)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

这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行使()A.立法权B.决定权C.任免权D.监督权3.(2022浙江杭州中考)马某某利用互联网专业特长,肆意歪曲捏造事实,煽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被某市国家安全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①实施法律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②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④需要警惕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21陕西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这要求()①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②各族人民都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各族人民始终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④我们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2021湖南衡阳中考)小军的爸爸开了一家小超市,妈妈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小红的爸爸在他伯父的建筑公司担任技术人员,妈妈在家乡的村办企业上班。

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A.小军爸爸的单位小红妈妈的单位B.小军妈妈的单位小红妈妈的单位C.小军爸爸的单位小红爸爸的单位D.小军妈妈的单位小红爸爸的单位6.(2021安徽中考)“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

2020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11.1面对经济全球化》【含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11.1面对经济全球化》【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11.1面对经济全球化》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课时面对经济全球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56分)知识点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全球性的粮食短缺,让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

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国内企业赴海外开发战略性、短缺性农业资源,将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的供需矛盾。

这体现了()A.劳务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本的全球化D.生产的全球化答案:D解析:材料讲中国国内企业到海外种粮,体现了生产的全球化,选D。

2.“意大利的橄榄油,英国的维多麦,还有你最喜爱的瑞典汽车沃尔沃——都已被中国公司买下”,加拿大“漫哥华观察家”网站如此感叹道。

中国公司掀起“收购狂潮”体现了()A.劳务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本的全球化D.生产的全球化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收购狂潮”体现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即资本的全球化,故选C。

3.在富士康科技园的流水线上,一个个配件从一字排开的头戴白帽、身穿白褂的技术工人手中灵巧地“流”过。

经过近千只手,每天有逾二十万部苹果手机从这里下线,再运往美国苹果总部,分送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④金融全球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答案:A解析: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材料主要体现了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没有体现。

4.2016年最适宜工作的跨国公司榜单新鲜出炉,共有25家公司入选榜单,谷歌再次荣登榜首。

这些公司()①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②通过掠夺他国财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润③其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国际分工的水平④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A.③④B.①④C.①③D.①②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这些公司指的是跨国公司,①③是对跨国公司的正确解释,符合题意。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课时作业11课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课时作业11课

课时作业1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A组基础对点练]知识点一储蓄存款1.目前,储蓄在一般人的资产分布中占据主要部分,人们之所以选择储蓄存款,主要是因为储蓄存款和其他投资方式相比()A.利息率高B.利息率低C.信用较高D.回报快解析:大部分人选择存款储蓄的原因有很多,但题意是要比较不同投资方式说明原因,储蓄存款和其他投资方式相比信用较高,故C符合题意入选;储蓄存款比其他投资方式的利息率低,A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说法正确,但不是大部分人选择储蓄存款的原因,故排除;活期储蓄的特点是回报快,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本题答案选C。

答案:C2.作为投资手段,无论是活期储蓄还是定期储蓄都存在风险。

这种风险是指()A.若发生通货膨胀,存款会发生贬值B.商业银行比较容易破产C.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会损失利息D.存折丢失,容易被人盗取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存在破产的可能,但这并不等于说商业银行比较容易破产,B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存在的共同风险,C不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投资风险,D与题意无关。

答案:A3.储蓄存款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深受我国居民的青睐,下列关于储蓄存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①储蓄存款可以随时存取,灵活方便②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十分安全③在存款利率上调的情况下,储户的实际收益也可能为负值④人们参加储蓄存款的目的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一种投资理财行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储蓄存款中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取,灵活方便,但定期储蓄有时间限定,一般不得提前支取,①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我国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企业,企业经营都有风险,不可能十分安全,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4.某商业银行二年期存款年利率为2.75%,三年期为3.25%,五年期为4.25% 。

现有两种存款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先存两年到期后本息转存三年期、第二种直接存五年期。

老于有1万元准备存五年。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最新同步精品练习:第11课第1框含解析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最新同步精品练习:第11课第1框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1框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事实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下列描述中,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C )①纸币发行过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纸币发行不足易导致通货紧缩②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③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但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④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正确,但不是题干中所说的一分为二的现象,不是双刃剑的正确理解;③错误,因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也有利于提高其竞争力;②中正确表述了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④正确表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故选C。

2.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

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C )①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②将会打破该区域正常的贸易秩序③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④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由于世界经济低迷,丙国通过对甲国采取货币贬值的方式,增加出口,这种不正当竞争不利于开展良性贸易竞争,影响区域正常贸易秩序,②正确符合题意,排除①。

由于丙国货币贬值,甲国进口丙国服装相对价格降低,故可以增加进口丙服装;乙国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其他条件均不变,即对甲国进口服装价格没有什么实质变化,所以,可以减少进口乙国服装,④符合题意,排除③。

3.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是一种全球性的大分工格局,这是世界各国一步步走过来的,但是,特朗普主政的美国以反全球化领袖自居,但实际美国是无法以一国之力来阻止全球化进程的,这是因为( C )A.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的共同选择B.经济全球化已经成型C.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D.逆全球化会加剧两极分化[解析]任何国家都无法以一国之力来阻止全球化进程,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大势所趋,不可抗拒,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不是原因;正确选项为C。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必背知识点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发展空间。

(2)消极作用: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会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对策)对策: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措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4、新形势下,“引进来”的重点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走出去”的含义,内容,意义(1)含义: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2)内容: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3)意义:有利于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7、我国为什么必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①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与“入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迎接挑战,我国必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利于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相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运、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经济全球化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①跨国公司的含义: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②意义: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①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②导致风险全球化。

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正确的态度应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意义(新)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

加入WTO,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①我国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④实践证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世纪70年代,我国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对外开放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①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度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典型例题:新闻报道中,体现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是( )A. 2012年,我国外贸出口总值20 49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B. 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以151亿美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C. 2013年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闭幕,2000余名各国政要、工商界领袖等出席D. 2013年4月15日,第113届广交会开幕,38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家企业参展课后训练题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③分配全球化④资本全球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主导地位的企业B、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合作经营的大企业C、是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D、是以各国的共同经营为主的大企业伴随着上汽、通用、五菱重组,一汽、丰田合资,以及东风、日产的全面合作,中国汽车三大集团相继选择了合作伙伴,中国汽车工业的格局已经初步确定,汽车跨国公司在华基本格局已基本完成。

6、在三大集团重组谈判中,中方对自己的利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争取。

如东风日产合资公司的名称中第一次没有外方的名字,而且载重汽车依然沿用“东风品牌”。

这告诉我们:A、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B、利用外资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C、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D、必须充分利用外国资金为现代化建设服务7. 2007年,我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747.7亿美元,对外投资额187亿美元。

这表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A.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B.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C.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D.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8.世界贸易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中,实施的最重要的原则是()A.平等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等价交换原则 D.非歧视原则9、我国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为9.7%;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39.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31.8%;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为73%。

这表明A.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 B.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C.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 D.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12.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下列情况中属于“走出去”的是①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②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③中国三家建筑公司承建约旦王宫工程④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 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能按原计划达成协议,主要原因在于欧美成员国希望发展中成员国在非农领域中更多地开放市场,却不愿意改变自己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巨额补贴的政策。

欧美成员国不对等的谈判方案引起了发展中成员国的强烈不满,谈判由此陷入僵局。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作用是A.取消成员国进口关税 B.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C.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D.平衡成员国国际贸易逆差14.由于美国房价连年攀升,在次级信贷市场贷款的人,可以拿房价升高的差价来填补信贷;但当房价持平时,信贷人难以有中间差价按时还款,就出现了信贷危机。

2007年春美国显露出次贷危机,美国本土银行将次级贷款的危险转嫁给外国投资银行,导致投资人对市场失去信心,抛售手中股票,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增长减缓。

由此可以看出A.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B.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的全球化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D.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答案:2、3:C C ;6—9:B B D B ;12—14:A C D。

二、非选择题22、材料一:现在,同一种产品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生产,使每个国家发挥其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使最终产品成为万国牌的“国际性商品”。

例如,波音公司,其飞机零件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商品和资本将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

它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请简要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6分)答:(1)材料一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它是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应如何面对材料二中提到的“双刃剑”?(14分)答:第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尤其要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高考试题汇编一、选择题(2010全国卷I、江西卷、湖北卷)27、2007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254亿美元,2008年跃升至500亿美元,2009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仍达到460亿美元。

中国海外并购活跃说明A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效果显著B 中国海外投资成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C 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D 海外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四川卷)28.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第二,出口总额世界第一。

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出口贸易下降32%,我国下降21.8%,我国占全球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2%提高到9.4%。

这说明①外贸的发展使我国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②在经济全球化中我国经济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③外贸长期顺差损害了我国自力更生的国际收支平衡能力④我国稳定和恢复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复苏有重要的意义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u.c o_m4.(08江苏卷19)2007年,我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747.7亿美元,对外投资额187亿美元。

这表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A.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B.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C.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D.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9.(07上海卷18)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

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