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硕考研经验
2018年中财金融学硕士424分经验分享

2018年中财金融学硕士424分经验分享前天从中财复试回来,总算结束了为期近一年的考研生涯,感慨良多。
其实,也就这么过来了。
初试的高分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真正的努力付出的过程和收获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想说的是,既然选择考研,就要坚定地走下去,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小女子今年考中央财经大学,初试分数:424英语:71 ;政治:71 ;数学三:148 ;801经济学:134本人高中学文,数学能考这么高完全是认真花了不少功夫的结果。
下面主要介绍数学和专业课的准备过程:数学:去年3月份开始买了几本经典教材:同济大学的高数,清华居余马的线代,浙大的概率统计(能买盗版就买盗版)以及配套的课后题辅导册。
复习方法是按章节看,边看边抄概念、公式,并且准备个本子做课后题,不懂的或不会的就摘到笔记本(抄概念的本子)上,当然做题的本子和笔记本分开。
几本上微积分的和概率的课后题我是全做了,线性代数我结合着李永乐的现代讲义看,把讲义上的题全做了。
这一阶段大概花费了2个半月左右。
接着就开始做《660题》,其实没有做完,只做了选择的全部和填空的一半左右吧。
先提醒一下哈,做这一部分比较折磨人,因为错误率会非常的高,但要经受得住考验,毕竟这才刚刚开始。
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忘掉了,但是浏览之前做过的笔记就会很快拾起。
6月初到月底我停下了考研复习,准备学校的期末考试。
之后7月初回家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并且每天花至少4个小时,注意一些概念的表述和灵活运用,大约20多天过完了一遍——注意要认真浏览和做题,有感想可以在旁边标注,线代部分我也是看了的。
8月15号从家里回到学校,这个时候大概到了第二遍的高数部分还未结束吧,不过这一次过线代时就着重现代讲义上的内容了。
大家可以从看课本时总结的规律性的东西标注在线代讲义的相应位置的空白处,这样以后看会更加方便。
大概到九月初的样子第二遍全书也复习完了。
其实这个时候有了之前看课本做课后题的基础,看全书并不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知识点多,全书必须全程看,之后的看书过程可能就更顺畅,只是着重记忆一些薄弱环节,全书上的题也可只做自己标注的部分(错题或不会的地方)。
过来人谈中财MPACC考研

过来人谈中财MPACC考研又是一年考研时,又是一年复试时。
开学半年了,很喜欢中财的学习氛围,跟着导师做项目也好,自己去实习也好,真的很充实,也让我更加坚信当初去凯程是最明智的选择,要不然,真的很难想象二战的我能不能坚持下来...好了,说点开心的事,最近呢,很多学弟学妹在微博上问我考研的事,看看日期,有快到1月了,就主要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复试心得。
每年的那个时候,考研的小伙伴们都像热锅上的蚂蚁,论坛、微博、朋友圈,各种发布自己的状态。
即使考的不错学生,在不同的圈子会听到各种声音,心里想:大家怎么都考这么高?完了!我悬了!于是乎到处打听自己的分数能不能过复试,怎么联系导师,浪费复试大好的时间。
其实,紧张的心情大家都有,问题是摆正心态,不要因为外界的原因,而打乱了自己的脚步,前功尽弃。
一、关于分数线这个是同学们都比较关心的话题,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两年会计硕士MPACC全日制分数线应该在223左右,分数线波动不大,比较符合预期,因为中财算是每年招生人数都比较高的一所学校,招生人数多意味着分数线波动比较小,不会出现大涨或者大跌的情况。
二、199管理要怎么复习?第一:数学数学基础总计75分。
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数学基础07年后整改成四个部分:算数、代数、几何、数据分析,共25个题。
考的是高中数学,也就是高中以前的内容,大家都接触过,所以不需要有什么压力。
但是也绝不能掉以轻心,时间太长,大家知识点基本都忘记了。
而且综合要拿高分,数学一定要满分或接近满分。
数学题不难,但很多人容易在简单题上出错,因为追求速度必然导致正确率的下降,这一点,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来解决。
数学复习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也就是说数学基础很重要。
打基础期,4月初-7月底,回顾知识点,建议大家听听凯程孙华明老师的课,他课讲非常的系统,听完之后有助于把概念理解透了,掌握比较牢固,而且比自己摸索快很多。
中财会计硕士经验分享:考研是持久战,心态最重要

中财会计硕士经验分享:考研是持久战,心态最关键考研是需要勇气的,毕竟付出一年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种情况下,多吸取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会帮助大家更科学地备考,提高考研的胜算。
下面是过来着为大家分享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本科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统计专业,以管理类联考综合164分,英语二78分,总分242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会计硕士(Mpacc)学位。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一)谈一谈Mpacc的特点:初试内容少,相对简单,但竞争激烈,因此要求我们对知识点要掌握的透彻,注意学习中的细节。
总分300分的初试,个人认为,随机性还是比较大的。
考试科目少意味着每一科都要兼顾。
会计专硕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专业课完全在复试阶段进行考察,也就是说,初试胜利并不意味着最终的胜利,尤其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最好不要把专业课都放到初试结束后进行复习。
竞争激烈,每年报考会计专硕的人数很多,跨考会计专硕的同学本科专业也是五花八门,通常考试失利的同学难以找到合适的调剂机会,有孤注一掷的感觉,我在考研期间没有参加任何实习,也没有试图找工作,一心投入到考研复习中去,这样做其实很被动,一旦考研失败,同时也意味着错过最后的招聘时期——春招,无形之中使自己没有了退路。
各位考研的伙伴们,这些问题对于大三的同学们来说可能看似很遥远,但是现在你们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着你的将来,所以做好长远的打算是必要的。
(二)复习时间我准备考研的时间比较早,从15年4月份陆陆续续开始报班听课,但是说实话,真正开始认真看书,做题要从大三10月份开始算起,所以备考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对于复习的时间,在4月份之前开始准备的同学,时间都是十分充裕的,因为初试的内容真的不难也不算多,但也正是因为简单,所以更需要学得透彻。
第一轮(-6月):基础阶段注意基础知识点,要全面系统,选择基础性题目进行练习,这个阶段十分重要,基础打不好何谈后期的提升。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硕考研面试经验谈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硕考研面试经验谈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提到面试就少不了被反复问到的几个问题,央财面试公不公平,会不会歧视外校学生,会不会有很多人走后门。
这些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有或是没有我们都不能改变什么,如果你有幸进入了面试,那么能做的就是认真的准备。
首先,专业课面试的分数差距并不悬殊,很难拉开差距,复试的主战场还是专业课笔试,而专业课笔试的评分是没有任何水分的。
而且众所周知,复试面试,任何学校都会稍微照顾本校学生,但不论照顾还是歧视,前提都是这所学校需求的水准,只要到达了这个水准,不论你来自哪里,央财都会敞开怀抱欢迎你,而若是和这个水准相去甚远,不论你是本校生还是李刚的儿子,都难以蒙混过关。
每年都有央财本校的学生复试被刷,也有来自名不见经传学校的考生考入央财,你走过的只是无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不要臆想这个世界会刻意坑害你。
专业课面试和外语面试同时进行,按号进考场,两门面试的号码互无先后,可能外语先考也可能专业先考。
专业课面试的考察范围和笔试相同,考察方式是四门课各抽一道题,然后选择其中的两道题作答,这样的方式相当人性化,抽题之后再四选二基本可以避免完全不会答的尴尬,要是好好复习之后还是四道题都没有一道会答,那也真是够背的..。
专业课面试基本都在学院老师的办公室,有人在一旁记录,也有和下面英语面试一样在教室面试的,虽然压力大些.。
不过老师都很随和,不会太为难人。
面试之后要在一张答题卡上把自己的回答完整记录下来,之后就搞定了.。
整个复试过程其实很快,但是如果排号靠后的话等待还是非常磨人的,LZ英语最后一号,面试完基本整个人都瘫了...外语面试流程和专业课面试完全相同,面试内容是在讲台上读一段专业相关的英文段落,之后让你翻译其中的单词或是文段。
虽然排了一下午队,上去还是三下五除二流利念完文段,但是会读不会认的单词还是不少,更坑爹的是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的段落..。
总结下来英语面试就是占分少而且大家都不会,所以这个部分还是不用慌张的....总之,希望各位还是早作准备,以教材为基础,以真题为指导,脚踏实地细致复习,总体来说专业课笔试的考察是浅而广的,涉及四本书的方方面面但不会超出教材的范畴。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复试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复试经验央财向来出分晚复试方案出来也晚,所以经常让人很煎熬,所以大家要保持良好心态。
因为初试不考专业课,所以央财CC复试比重在总分数中占很大比例,有7成,而且相当注重专业考察,所以说初试只是一块敲门砖,复试才是金钥匙。
我在这里也想提醒一下跨专业的研友,如果你不是真心和认真考CC的话,建议就不要跨专业央财CC了,12年的央财的CC无论是全日制脱产还是全日制在职,还是学术型的,复试时考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完全一样,所以谨慎选择跨专业。
笔试方面。
首先要说的是大家不要幻想学校会按照mpacc委员会发布的那个指导性大纲来出题,那个完全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知识点不全,但学校都是自主出题的,可不管这套。
CC复试央财给的四本参考复习教材,都是央财自己学校的教材,蛮厚的,加起来大概有2000页,但是考试内容都在里面,没有超纲。
总体来说央财的笔试还是比较注重基础的。
12年CC复试笔试就考2个小时,和以往3个小时相比缩水好多;笔试一共100分,分为四个部分,按顺序分别是会计、审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每科都是25分。
12年的CC复试笔试考的让人比较郁闷,重点难点考得不多,考的知识点相对较偏,会计没考实务分录,成本管理会计考的作业成本法(天哪,在看复习用书时看到作业成本法的一个例题都是几页纸我就没仔细看,我想不会考这种超大型题目,没想到还就真考了),还有沉寂了多年的选择题粗线了,还有不定项选择(没错,是不定项,不是多项)!但说起来题目不是特别难,如果你把复习教材都看了的话;侥幸我本科学了这些核心课程,而且在一个多月里把这四本教材连吞带咽的看完了,不得不说看的蛮辛苦,有内容看了忘忘了看,只能反复磨砺;最后考完也没什么特别感觉,就是比较后悔一个简单题,当时考前看到了,随便瞄了几眼没怎么在意,结果就考了!跨专业的童鞋可能要吃力点,建议最好是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复试内容,不然我觉得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后甚至是等知道进入复试之后再准备,肯定来不及,会在复试时史的比较惨。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经验分享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经验分享我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本科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业是财务管理,平时成绩在班上很一般,中等水平吧,就专业课学的还算不错;研究生考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的MPAcc,初试成绩407,其中英语73,政治77,管理类综合162,会计学95,初试排名貌似第7名;复试成绩80,应该算不上好,由于中财只公布分数,所以不知道最终排名。
一、选择MPAcc的原因最初我根本不知道有MPAcc这个专业,所以一开始我也是做好了考学术型硕士的准备。
大概在2010年四五月份,我从同学那里听说有一个叫MPAcc 的专业型硕士,2010年是第一次正式招考,招生人数较多且考试不难,于是我开始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
考研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会对你的整个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MPAcc才考过一届,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少之又少,于是我就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在分析了自身各项因素,权衡了各种利弊后最终选择了MPAcc这个专业。
具体原因如下:(1)扬长避短。
本人虽然早有考研的准备,但由于比较懒散,到2010年的5月份都还未进入复习状态,而此时身边好多考普硕的同学数学已经过完第一遍,甚至有些第二遍都过很多了,英语词汇也背的差不多了,已开始真题的练习,而我什么都没做。
反思自己,数学在大一大二时真的没认真学,都怀疑期末怎么过的,所以基础很差;英语就更别提了,真可以用“一坨”来形容,四级考了两次才勉强过。
所以我如果选择普硕,不仅一点优势没有,连现有的差距都不知何时能赶上。
而MPAcc正好不用考数学,代之的是管理类综合,不仅避开了弱项,还增加了强项;英语考的是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很多,差不多就六级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规避了自己的弱势。
所以我建议那些数学和英语不是很好,而又想上一个比较牛的学校的研究生,可以考虑MPAcc,成功的概率能增加很多。
(2)制定适合自己的规划。
临近毕业,我想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所打算,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爱好,觉得自己适合从事做企业、做投资这一块,所以CPA 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中财会计专硕考研经验谈分享

中财会计专硕考研经验谈分享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终于被中央财经大学MPAcc录取了,收到录取通知的时候真的是万分激动。
回到凯程集训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历。
感谢凯程教育给了我考研的帮助,提供这个机会,分享我的备考经历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有用的信息。
这些是我个人的体会,不一定都正确,大家选取所需要的借鉴吧。
1. 前奏----自问几个问题①要不要考MPAcc?②愿意为此辛苦吗?如果这些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开始下面的程序,因为我们已经在MPAcc的路上了……2.关于MPAcc考试时间(每年的时间不同,以研究生招生网公布信息为准)报名时间:10月份网报,11月现场确认考试时间:12月份初试内容:英语二(满分100分),管理类综合能力测试(满分200分: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复试:专业课(根据国家教指委制定的考试大纲由学校自主命题)。
考试难度:会者不难,不要害怕这个考试。
要自信。
总之,付出努力+坚持+有效的方法+名师指导就能过关。
3. 挑选报考的学校报考学校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要求,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国的“财经黄埔”,众多校友在财经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业率很高,其它优势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当时我在报考学校的时候也是云里雾里,后来咨询凯程老师帮忙选的,如果你在报考上还迷迷糊糊不知道选哪,不妨也可以去咨询一下,帮助还是很大的。
4. 关于各科的复习英语方面,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背英语单词不可避免,阅读在考试中占了相当重的比例,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谈不上阅读理解。
英语的复习要贯穿始终,养成每天都看几篇短文的习惯,英语语法方面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其他的英语辅导书我建议没必要买了。
考试难度不到六级,比四级略微高一些。
凯程英语老师也是建议我们用零碎的时间去学背单词和句子啊什么的。
我建议是从刚决定考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基础复习阶段(当时我开始的时候是三月份,现在感觉是不是有点晚,如果再早一点是不是可以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呢),这一阶段一直是到六月底。
央财MPAcc考研记:全程复习经验分享360度无死角

同大家一样,我也是从大三起决定考研的。
从开始的懵懂无知,到中间的犹豫和徘徊,再到最后的坚持和奋起,半年多的复习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体会了许多。
如今,能够伫立在央财的校园里,我想我是幸运的,这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对于梦想的执着。
我在高考时候的第一志愿就是中央财经大学,当时我成绩还算不错,模拟时候分数也过线了,便一直坚信自己能够考上理想中的学府。
不过天不遂人愿,高考的结果缺如晴天霹雳一般,最终我差了3分没有考上。
由于志愿的填报也不是很合理,我只是考上了省城的一所不知名的财经院校。
大学的时光是无忧无虑的,但是我在一种抑郁的心情中度过了两年。
同寝室的舍友每天都是Dota和恋爱中挥霍青春,我在上课之余,也报了一些社团活动,参加过一些兼职。
就这样,和很多没有目标的同学一样,我在教室、自习室和社团中间斡旋了很长时间,成绩虽然不算优秀,也差强人意。
这一切并没有让我的心情有所好转,我总觉得,心中有一息尚未燃尽的火焰。
我知道我原本不该属于这里。
千里之外的北京,那里才是我所向往的地方。
大三的寒假,经过了一整个假期的深思熟虑,我决定再次挑战央财,只是为了那份不甘,只因心中,梦想犹存。
半年多的艰苦复习之后,一切尘埃落定。
初试成绩,综合164,英语88分,这样的分数绝非侥幸,在此我把自己的一些复习心得总结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仍然心怀梦想的学子们。
一、初试大三下学期一开学,我便心无旁骛,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
由于学校并非名校,而且本专业是会计,我想考专硕会更适应目前的大环境和就业需求(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英语基础偏薄弱,而英语二相对简单一些)。
所以MPAcc就成为了我的报考专业。
开始阶段,我先是了解了一下MPAcc的相关知识,比如各个科目的相对难易程度,各个题型的分值等。
由于之前对MPAcc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很是下了一番苦功。
关于教材,数学逻辑和写作方面,我先是用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那一套,来作为基本的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硕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辅导
录取终于公布了,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成功了!以前三的成绩进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在这里感谢论坛及所有帮助我的人,同时分享自己的经验以激励后来人,有问题欢迎大家跟帖留言。
此处仅针对考802管理学的同学,这是个人复习802管理学的感受,其它科目不敢妄加评论,也没什么经验,我认为做过要比推测更有发言权。
对于决定了要考中央财经大学802管理类专业的同学,我这里主要谈下几个问题,说法更多的是当时我复习遇到的状况和心理想法,希望看过后能从中得到一些帮助或启示。
一、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硕会继续对外招生。
看到论坛里流言四起,说学硕不会再招生,是不切实际的。
根据认识的几个老师透漏及中央财经的会计专硕、审计专硕进入稳定招生时期,学硕的招生2013年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点,在2014年招生中不会再有很大变化。
企业管理等其他考802管理学的科目,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大家放心亦可。
二、802管理学参考书《管理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及配套资料运用。
通过自己的备考过程,深深体会到专业课802管理学复习要以课本为主,我当时背了很多遍,几乎整本书都背下来了,考试的时候基本用的都是书和《经济管理杂志》上的原话,而我当时十二月还不是很熟记于心,经常是背了后面忘前面,所以心里特别慌,自己就光是参考教材都还没达到那种境界,于是我更是提醒自己要重视,由于我当时时间很紧,每天还是不停地按计划背诵巩固课本,从最后结果来看,考试题目基本来自《经济管理杂志》和教材,所以复习好课本是第一位的。
今年经济管理杂志的内容考查增加了,在选择题及案例中都有涉及,这是需要大家重视的。
在复习时我自己也买了一些配套习题及案例和学长的笔记作为参考,效果也是不错的。
毕竟,只是单纯的看教材容易懈怠也可能忽略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三、其他注意事项
同学们可以在考试的前几天,在与考研时间相同的时间做几套真题,这有助于同学们在特定的时间段把思维集中在该科目上,提前对考试时间进行适应,相信对同学们调整生物钟有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考试之前一点要做好踩点工作,熟悉考试环境,避免由于环境陌生而产生的紧张感;考试时要注意把握时间,考场上的每一分钟都很珍贵,所以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养成学习的紧迫感,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学习以及做题速度。
新祥旭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