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

冯洁 建水县第六中学
19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途径初探 20 “问题引入,任务驱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谈 21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探析音乐教育的心理塑造功能
杨绍翠 双江自治县中心幼儿园
贾富荣
曲靖市麒麟区建宁街道 中心学校
郎启训 红河学院
22 “引、动、展、评、考” 课堂教学中“展”的探究
丁章俊 寻甸一中
左红武 昆明理工大学
范永发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蒙自 中学
李丕军 双柏县教育局教研室
16 云南少数民族戏剧与乡野艺术教育
曾静 云南艺术学院
17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绩效影响的实证研 究——基于云南大学“思政课”教改班的准实验分析
刘会柏
楚雄师范学院
18 简析语文课堂教学的双向评价功能
陈明珠 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建华
昆明医科大学
32 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环境及其治理途径
杨超 云南师范大学
33 “新型干法水泥设备巡检”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和春梅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34
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 效教学模式探讨
吴波
普洱学院
35 顺应改革潮流 构建小学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
宣广兴 弥勒市弥阳镇中心学校
23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混龄班级活动
孔维梅 双江自治县中心幼儿园
24 云南省高层次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
杨青山 云南财经大学
25 浅谈迪庆州藏汉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春莲 迪庆州教科所
26 高考历史复习的创新设计
马红梅 建水县第六中学
27 基于HPM的教师教学需要的统计知识调查研究
云南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获奖名单附件

云南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获奖名单附件近日,在《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奖结果的通知》中,宣威市双龙一小、西宁一小、丰华一小、宛水二小、市六中、十中、民族中学等9所中小学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推送的声乐、舞蹈、戏剧、篆刻、绘画等包含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的15项作品入围省级展演初评,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宣威市西宁一小推送的舞蹈《呼唤王二小》《花开的时节》分别荣获二等奖,“参加这次艺术展演活动,对于我来讲加深了对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认识,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是普及艺术教育,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平台。
”西宁一小冯红老师说。
宣威市教育体育局牢牢把握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面向全体、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让艺术教育回归美育本源,涵养美好心灵,培育时代新人。
各中小学高度重视艺术课程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双减双升”工作落实,严格执行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以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美育课程内容为主体,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注重学科融合,在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各门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操、心灵教育等审美素养的培养。
各中小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遵循美育规律,以课后服务为依托,以文艺展演为平台,以美育实践活动为支撑,采取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组建合唱、舞蹈、手工、书法、绘画、戏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社团,在学前阶段主要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逐步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各中小学立足校园实际,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文艺展演线上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场活动,构建面向人人的常态化艺术展演生动格局。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易门绿汁中学 云南农业大学 玉溪市通海县杨广中心 幼儿园 南华一中
论文类三等奖(55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农职院校“三季二结一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论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之反思 塑人塑泥——泥塑课堂进行研究 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与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创设良好环境,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国大学治理的制度供给逻辑 高等学校信息素养现状及其评价标准研究进展
研究报告类一等奖(6项)
序号
1 2 3 4 5 6
成果名称
云南省高校“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效果研究” “七彩云南”主题与蒙氏教育融合的园本化课程探索实践 世遗教育的社会认同感亟待提高 在三生教育中家园合作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报告 小学德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申报人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专著类一等奖(1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走近高效课堂 欧盟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研究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论 拉祜族双语教学研究 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与反思——以语文学科为例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标准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云南省高师学生数学观的调查研究 浅探《宝玉挨打》的矛盾冲突 浅谈加强山区寄宿制学校“精细化”管理 中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2001——2010年 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对照研究 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环境及其治理途径 “新型干法水泥设备巡检”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顺应改革潮流 构建小学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尴尬的“矛盾”演绎为精彩的生成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借鉴与创新—意大利艺术教学体系的启示 幼儿自尊心培养小议 小班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及实施要领 研读经典 引导取向 塑造心灵 发展性心理咨询中大学生自我改变拖延行为分析与策略
第七届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表

33
“地理科学导论”的课程实践与理论探索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潘玉君,武友德,明庆忠,杨昆,华红莲,丁文荣
34
《秘书公关与礼仪》等秘书专业系列教材
文学院
樊华禹志云
35
美国文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外国语学院
薛菱,鲁爱书,郝桂莲,杨景莎
19
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学创新与实践
哲政学院
宋锡辉,周丽,陈路,桂石见,李秀妮
20
留学生汉语—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华文学院
杨青,魏红,刘娟娟,谢文婷,党欣,杨建敏
21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高地
MBA教育中心
杨永生,杨林,李艳,陈长瑶,曹洪华,李灿松
何锦强,杨洋,赵文君
哲政学院
毕天云,莫关耀,曲凯音,张丽华,朱海平,曹丽
张曙晖,杨树美,王茂美,李涛
10
《传播与文化概论》(教材)
传媒学院
庄晓东,郝朴宁,陆双梅,肖青
11
“三位一体”推进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实践
华文学院
沈毅,梅潇尹,李进,魏红,常数
12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新,游溯涛,聂彩仁,李洋,李雪梅,韩赟
第七届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表
一等奖15项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01
综合集成发展——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办学特色创新与实践
校长办公室
杨林,武友德,郑勤红,侯德东,李伟,陈广云
02
以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为依托,推进物理学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 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

㊀Guihaia㊀Aug.2021ꎬ41(8):1219-1225http://www.guihaia-journal.comDOI:10.11931/guihaia.gxzw201912020武丽霞ꎬ韩丽ꎬ赵宜婷ꎬ等.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J].广西植物ꎬ2021ꎬ41(8):1219-1225.WULXꎬHANLꎬZHAOYTꎬetal.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auxineffluxcarrierproteinPIN1incroprootandembryo[J].Guihaiaꎬ2021ꎬ41(8):1219-1225.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武丽霞1ꎬ2ꎬ3ꎬ韩㊀丽1ꎬ2ꎬ3ꎬ赵宜婷1ꎬ2ꎬ3ꎬ周㊀璇1ꎬ2ꎬ3ꎬ杜云龙1ꎬ2ꎬ3∗(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ꎬ昆明650201ꎻ2.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ꎬ云南农业大学昆明650201ꎻ3.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ꎬ昆明650201)摘㊀要:生长素输出载体在植物发育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ꎮ然而ꎬ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农作物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的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尚不清楚ꎮ该研究首先分析了OsPIN1b和它的同源物的氨基酸序列特征ꎬ发现小麦(TaPIN1)㊁玉米(ZmPIN1b)和大豆(GmPIN1b)中的PIN1序列与水稻的OsPIN1b序列分别具有61.5%㊁62.5%㊁61.9%的相似性ꎮ然后根据水稻 日本晴 ( Nipponbare )的OsPIN1b的氨基酸序列ꎬ人工合成OsPIN1b多肽并注射健康的新西兰白兔获得了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ꎬ在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的有效性后ꎬ发现可以利用该抗体有效检测到水稻叶片及根中OsPIN1b的表达ꎮ为检测OsPIN1及其同源物在不同作物胚根和胚中子叶细胞的定位ꎬ利用制备的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ꎬ发现水稻的OsPIN1b㊁小麦的TaPIN1和玉米的ZmPIN1b非极性定位在早期的胚根和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上ꎬ大豆中的GmPIN1b非极性定位在胚根表皮细胞的质膜上ꎬ而在胚的子叶细胞中是胞质定位ꎮ为进一步检测水稻中OsPIN1b的亚细胞定位ꎬ对水稻根分生区表皮细胞用蛋白质转运抑制剂BFA(BrefeldinA)及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处理后ꎬ进行免疫组化实验ꎬ结果发现水稻中的OsPIN1b可以通过胞吞转运途径从水稻根表皮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中ꎮ该研究利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有效检测了OsPIN1b及其同源物在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的胚根表皮细胞及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ꎬ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生长素输出载体OsPIN1b及其同源物通过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而参与作物发育的作用机制ꎮ关键词:生长素输出载体ꎬPIN1ꎬ水稻ꎬ小麦ꎬ玉米ꎬ大豆中图分类号:Q94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 ̄3142(2021)08 ̄1219 ̄07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auxineffluxcarrierproteinPIN1incroprootandembryoWULixia1ꎬ2ꎬ3ꎬHANLi1ꎬ2ꎬ3ꎬZHAOYiting1ꎬ2ꎬ3ꎬZHOUXuan1ꎬ2ꎬ3ꎬDUYunlong1ꎬ2ꎬ3∗收稿日期:2020-02-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453ꎬ31660501ꎬ31860064)ꎻ云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专项计划(ZD2015005)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3]1792)ꎻ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的重点项目(2017FA018)[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31460453ꎬ31660501ꎬ31860064)ꎻMajorSpecialProgramforScientificResearchꎬEducationDepartmentofYunnanProvince(ZD2015005)ꎻProjectofSRFforROCSꎬSEM([2013]1792)ꎻKeyProjectofAppliedBasicResearchPlanofYunnanProvince(2017FA018)]ꎮ作者简介:武丽霞(1994-)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水稻根系发育ꎬ(E ̄mail)2416206248@qq.comꎮ∗通信作者:杜云龙ꎬ博士ꎬ教授ꎬ博士研究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为激素与根系发育ꎬ(E ̄mail)yunlongdu@aliyun.comꎮ(1.CollegeofPlantProtectionꎬ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Kunming650201ꎬChinaꎻ2.StateKeyLaboratoryfor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ofBio ̄Resourcesꎬ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Kunming650201ꎬChinaꎻ3.KeyLaboratoryofAgro ̄BiodiversityandPestManagementofEducationMinistryofChinaꎬ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Kunming650201ꎬChina)Abstract:Auxineffluxcarrierplaysanextremelyimportantroleinplantdevelopment.Howeverꎬthe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auxineffluxcarrierPIN1intherootsandembryosofcropsriceꎬwheatꎬmaizeandsoybeanremainsunclear.InthisstudyꎬthecharacterizationofOsPIN1banditshomologousaminoacidsequencewereanalyzedꎬanditshowedthatthePIN1sequencesofwheat(TaPIN1)ꎬmaize(ZmPIN1b)andsoybean(GmPIN1b)shared61.5%ꎬ62.5%and61.9%similaritieswithriceOsPIN1bꎬrespectively.NextꎬanartificialOsPIN1bpolypeptidewassynthesizedbasedontheOsPIN1baminoacidsequenceofrice Nipponbare andinjecteditintohealthyNewZealandwhiterabbitstoobtain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TheeffectivenessofthepreparedpolyclonalantibodyagainstOsPIN1bwasdetectedbyimmuneblotmethodꎬandtheexpressionofOsPIN1bwasfoundtobeeffectivelydetectedinriceleavesandroots.Furthermoreꎬthe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OsPIN1banditshomologousinprimaryrootsandcotyledoncellsofembryosindifferentcropswasdetectedwith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by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TheresultsshowedthatriceOsPIN1bꎬwheatTaPIN1andmaizeZmPIN1bapolarlylocalizedontheplasmamembraneofepidermalcellsofprimaryrootsandcotyledonofembryoinriceꎬwheatandmaizegrowninearlydevelopmentstagesꎬandsoybeanGmPIN1bapolarlylocalizedontheplasmamembraneofprimaryrootepidermalcellsꎬbutwascytosoliclocalizationinthecotyledoncellsofembryo.Tofurtherdetectthe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OsPIN1bꎬepidermalcellsofriceprimaryrootmeristemregionweretreatedwithproteintransportinhibitorsBFA(BrefeldinA)and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anddetectedby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ItshowedthatOsPIN1blocalizedoncytoplasmamembraneofricerootepidermalcellscouldenterintothecytoplasmviaendocytictraffickingmanner.Inthisstudyꎬthe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OsPIN1banditshomologousintheepidermalcellsofprimaryrootsandcotyledonsofembryosofriceꎬwheatꎬmaizeandsoybeanwereeffectivelydetectedwiththe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ꎬanditwillfacilitateustorevealthemolecularmechanismofauxineffluxcarrierOsPIN1banditshomologousbyregulatingpolarauxintransporttoinvolveincropsdevelopment.Keywords:auxineffluxcarrierꎬPIN1ꎬriceꎬwheatꎬmaizeꎬsoybean㊀㊀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在调节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中起重要作用ꎮ生长素极性运输参与胚胎形态发生(Blilouetal.ꎬ2005)和侧生器官的形成(Casimiroetal.ꎬ2001)ꎮ拟南芥基因组中的PIN基因家族编码PIN1-8的8种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Frimletal.ꎬ2003ꎻBenjamins&Scheresꎬ2008)ꎮPIN蛋白可以通过内吞作用转运到细胞质中ꎬ并形成循环小泡返回质膜(Geldneretal.ꎬ2001)ꎮAtpin1突变体植株表现出针状花序并且花和维管组织发育表现明显缺陷(Gälweileretal.ꎬ1998)ꎮAtPIN1的极性定位还影响胚胎的发育(Frimletal.ꎬ2003)ꎮAtPIN1分布于维管组织(Gälweileretal.ꎬ1998)㊁木质部薄壁组织(Gälweileretal.ꎬ1998ꎻPalme&Gälweilerꎬ1999)㊁根表皮和皮层细胞(Blilouetal.ꎬ2005)㊁分生组织表皮和原基表皮(Guenotetal.ꎬ2012)的细胞质中ꎮ但是ꎬ目前人们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之间PIN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差异仍不清楚ꎮAtPIN1的同源基因可以存在于水稻(Xuetal.ꎬ2005ꎻLietal.ꎬ2019)㊁小麦(Singhetal.ꎬ2018)㊁玉米(Gallavottietal.ꎬ2008)和大豆(Wangetal.ꎬ2015)的基因组中ꎮ在水稻的维管组织和根原基中可以检测到OsPIN1的表达(Xuetal.ꎬ2005)ꎬOsPIN1以生长素依赖性的方式参与水稻根㊁茎㊁花序和分蘖的发育(Xuetal.ꎬ2005ꎻLietal.ꎬ2019)ꎮZmPIN1a主要定位在玉米幼苗的上叶原基(Gallavottietal.ꎬ2008)㊁根中的中柱鞘细胞和内皮层细胞(Carraroetal.ꎬ2006)㊁胚芽鞘(Kamadaetal.ꎬ2018)和叶片(Moonetal.ꎬ2013)的表层细胞ꎮ此外ꎬZmPIN1a在根冠细胞中显示为胞质定位0221广㊀西㊀植㊀物41卷(Forestanetal.ꎬ2012)ꎬ在花序初生原基细胞中显示为非极性定位(Skirpanetal.ꎬ2009)ꎮ但是ꎬ目前尚不清楚PIN1在不同作物的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ꎬ包括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ꎮ在这项研究中ꎬ我们基于水稻 日本晴 ( Nipponbare )的OsPIN1b氨基酸序列ꎬ制备了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ꎬ利用该抗体开展的免疫组化实验发现水稻的OsPIN1b及小麦和玉米中的同源蛋白可以非极性定位在根和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上ꎬ而大豆的GmPIN1b可以非极性地定位在根中表皮细胞的质膜上ꎬ但是ꎬ在胚的子叶表皮细胞中是细胞质定位ꎮ此外ꎬ水稻根表皮细胞质膜上的OsPIN1b可以通过内吞运输途径进入到细胞质中ꎮ这些PIN1定位结果将有助于我们研究生长素极性运输在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作物发育中的作用ꎮ1㊀材料与方法1.1植物材料植物材料为水稻品种 Nipponbare 和 丽江新团黑谷 ( LTH )(Oryzasativasubsp.japonica)㊁小麦(Triticumaestivum Chuanmai107 )㊁玉米(Zeamays B73 )和大豆(Glycinemax Williams )ꎬ各作物种子置于28ħ条件下水培萌发ꎬ使用生长了7d的胚根分生区细胞和1d的子叶胚来检测OsPIN1b及同源物的亚细胞定位ꎮ1.2抗体的制备和检测根据水稻 Nipponbare 的生长素输出载体OsPIN1b(Os02g0743400)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多肽QSSRNPTPRGSSFNCꎬ并将其注入新西兰兔体内ꎮ通过ELISA方法检测到纯化的抗兔OsPIN1b多克隆抗体ꎬ其浓度为0.51mg mL ̄1(1ʒ20000)(杭州华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ꎮ1.3免疫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为检测OsPIN1b的表达ꎬ提取了水稻叶片和根的总蛋白ꎬ并用一抗[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1ʒ200)]和二抗[山羊抗兔的IgG ̄HRP(1ʒ5000)]进行了免疫杂交ꎮ为了检测蛋白亚细胞定位ꎬ使用或不使用50mmol L ̄1BrefeldinA(BFA)(molecularprobes)对不同农作物的根和胚处理90minꎬ然后使用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Pacioreketal.ꎬ2006)ꎮ具体如下:首先ꎬ将样品在25ħ室温条件下用4%戊二醛溶液固定1hꎻ然后ꎬ37ħ条件下用2%崩溃酶处理1hꎻ最后ꎬ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1ʒ200)和二抗[驴抗兔的IgG(H+L) ̄Alexafluor488抗体(1ʒ500)](JacksonImmunoResearch)进行免疫组化检测ꎮ使用LeicaSP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eicaMicrosystems)观察OsPIN1b的定位ꎮ1.4生物信息学分析从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获得OsPIN1b及其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ꎬ通过在线网站(https://www.uniprot.org/)分析OsPIN1b的跨膜结构域ꎬ使用软件VectorNTISuite6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ꎬ所有图片均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ꎮ2㊀结果与分析2.1不同作物的PIN1序列相似性分析为了检测不同作物中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的亚细胞定位ꎬ首先ꎬ我们对拟南芥(AtPIN1)㊁水稻(OsPIN1b)㊁小麦(TaPIN1)㊁玉米(ZmPIN1b)和大豆(GmPIN1b)中PIN1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图1)ꎮ结果表明:AtPIN1㊁TaPIN1㊁ZmPIN1b㊁GmPIN1b的序列与OsPIN1b分别具有58.6%㊁61.5%㊁62.5%㊁61.9%的相似性ꎬ在OsPIN1b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0个跨膜区ꎮ2.2水稻中OsPIN1b的检测PIN1序列在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之间显示出高度相似性(图1)ꎮ我们选择OsPIN1b中的序列QSSRNPTPRGSSFNCꎬ通过人工合成多肽免疫兔子制备了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ꎮ为检测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的有效性ꎬ我们提取了水稻叶片和根的总蛋白ꎬ并使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杂交检测ꎮ结果表明ꎬ用OsPIN1b抗体可以检测到目标蛋白OsPIN1b(图2)ꎮ2.3PIN1在不同农作物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检测了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根中PIN1的亚细胞定位ꎬ发现12218期武丽霞等: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水稻ꎬ小麦ꎬ玉米ꎬ大豆和拟南芥之间的PIN1氨基酸序列比对ꎬ红框中的氨基酸序列为水稻OsPIN1b的跨膜结构域ꎮPIN1aminoacidsequencesarealignedamongriceꎬwheatꎬmaizeꎬsoybeanandArabidopsisꎬandredboxesshowtransmembranedomainsofriceOsPIN1baminoacidsequeces.图1㊀PIN1的氨基酸序列比对Fig.1㊀PIN1aminoacidsequencealignmentPIN1虽然可定位于根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上ꎬ但没有明显的极性分布(图3:A-D)ꎮ在检测PIN1在胚细胞中的定位时ꎬ发现PIN1虽然可分布在水稻(图3:E)㊁小麦(图3:F)和玉米(图3:G)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上ꎬ但没有明显的极性分布ꎮ大豆中的GmPIN1b非极性分布在根表皮细2221广㊀西㊀植㊀物41卷提取水稻 日本晴 叶片(A)和根(B)中的总蛋白ꎬ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杂交ꎮ箭头指示目标蛋白OsPIN1b的条带ꎮTotalproteinsofriceleaves(A)androots(B)wereisolatedfromrice Nipponbare andblottedwith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ArrowpointstothetargetproteinOsPIN1b.图2㊀蛋白免疫杂交检测水稻叶片和根中的OsPIN1bFig.2㊀DetectionofOsPIN1binriceleavesandrootsbywesternblotmethod胞的细胞质膜上ꎬ而在胚的子叶表皮细胞中则分布于细胞质中(图3:H)ꎮ2.4水稻中OsPIN1b的胞吞检测由于OsPIN1b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图3:AꎬE)ꎬ因此ꎬ我们进一步检测了OsPIN1b是否可以通过胞吞的方式从细胞质膜转运入细胞质ꎮ用蛋白转运抑制剂BFA处理水稻 Nipponbare 和 LTH 的根尖ꎬ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开展免疫组织化学实验ꎬ结果发现在细胞质中可以检测到OsPIN1b蛋白的聚集(图4)ꎮ这表明OsPIN1b可以通过胞吞途径从细胞质膜转移到细胞质中ꎮ3㊀讨论与结论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家族在植物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在这项研究中ꎬ我们利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有效检测了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的胚根分生区表皮细胞及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OsPIN1及其同源物的亚细胞定位ꎬ结果发现OsPIN1b及其同源物分布在水稻㊁小麦㊁玉米和大豆的根和胚中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质膜及细胞质中ꎮ不同作物中的相同细胞定位表明PIN1在不同植物发育中ꎬ其调节生长素分布功能是保守的ꎮ此外ꎬ我们也注意到与拟南芥AtPIN1的极性定位相比(Frimletal.ꎬ2003)ꎬ在不同农作物的根表皮细胞中ꎬOsPIN1及其同源物的定位是非极性的ꎮOsPIN1b的氨基酸序列与AtPIN1具有58.6%的相似性ꎬ因此ꎬ不同作物和拟南芥AtPIN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模式存在的差异可能与不同植物中PIN1蛋白结构差异有关ꎮ玉米中的ZmPIN1a在不同玉米组织中的定位存在极性定位(Carraroetal.ꎬ2006ꎻGallavottietal.ꎬ2008ꎻMoonetal.ꎬ2013ꎻKamadaetal.ꎬ2018)㊁非极性定位(Skirpanetal.ꎬ2009)和胞质定位(Forestanetal.ꎬ2012)ꎬ一些研究也发现AtPIN1的极性分布与胚发育中的生长素动态相关(Frimletal.ꎬ2003)ꎮ在本研究中ꎬ用于OsPIN1b及其同源物细胞定位观察的胚根及子叶胚都处于植物发育的早期阶段ꎬ这表明不同作物中PIN1的定位还与作物组织发育阶段有关ꎮ此外ꎬ利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到OsPIN1b蛋白ꎮ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OsPIN1b与OsPIN1a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2.4%ꎬOsPIN1a㊁OsPIN1b蛋白分子量分别为64.7㊁59.3kDꎬ且OsPIN1a氨基酸序列中含有用于制备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的序列QSSRNPTPRGSSFNCꎮ因此ꎬ不能完全排除所检测到的蛋白条带中含有OsPIN1aꎬ而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我们在根表皮细胞中所观察到的OsPIN1b及其同源物的非极性定位ꎮPIN蛋白由于胞吞作用而产生的细胞定位的改变可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ꎬ从而进一步调控器官形成(Kleine ̄Vehnetal.ꎬ2008)ꎮ本研究结果发现OsPIN1b可以通过胞吞途径进入到细胞质中ꎮ这显示由于细胞的胞吞作用ꎬOsPIN1b及其同源物的细胞质膜及细胞质定位可能会发生变化ꎬ并参与调控植物内生长素的分布ꎮPIN蛋白的细胞定位可受到其他物质如水杨酸的调控(Duetal.ꎬ2013)ꎮ但是ꎬ我们观察到OsPIN1b的定位可由自身胞吞作用而改变ꎬ因此ꎬ不同作物中PIN1蛋32218期武丽霞等: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水稻 日本晴 (AꎬE)ꎬ小麦(BꎬF)ꎬ玉米(CꎬG)和大豆(DꎬH)的根(A-D)和胚(E-H)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开展免疫组化实验ꎮ标尺=10μmꎮRoots(A-D)andembryos(E-H)ofrice Nipponbare (AꎬE)ꎬwheat(BꎬF)ꎬmaize(CꎬG)andsoybean(DꎬH)weredeveloped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with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Bars=10μm.图3㊀PIN1在根和胚的子叶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Fig.3㊀SubcellularlocalizationofPIN1inrootandembryoepidermalcells用25μmol L ̄1BFA处理水稻品种 丽江新团黑谷 (A)和 日本晴 (B)的根尖90minꎬ然后用抗兔的OsPIN1b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检测OsPIN1b的胞吞ꎮ箭头指示根表皮细胞胞质中OsPIN1b蛋白聚集体ꎮ标尺=10μmꎮRootsofricelines LTH (A)and Nipponbare (B)weretreatedwith25μmol L ̄1BFAfor90minꎬandblottedwithanti ̄rabbitOsPIN1bpolyclonalantibodyby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ArrowpointstotheOsPIN1binternalizationincytoplasmaofrootepidermalcells.Bars=10μm.图4㊀水稻根表皮细胞中OsPIN1b的胞吞检测Fig.4㊀EndocytosisdetectionofOsPIN1binthecytoplasmaofricerootepidermalcells4221广㊀西㊀植㊀物41卷白的亚细胞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ꎮ不同作物中OsPIN1b及其同源物可非极性定位于细胞质膜及细胞质中ꎬ这是一个动态的分布过程ꎬ并与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ꎮOsPIN1b及其同源物的亚细胞定位将有助于揭示生长素输出载体通过影响生长素极性分布而参与调控农作物中根和胚发育的分子机制ꎮ登录号㊀文章中相关蛋白在NCBI数据库中的登录号分别为AtPIN1(NP_177500.1)㊁OsPIN1b(XP_015616014.1)㊁TaPIN1(AAS19858.1)㊁ZmPIN1b(ABH09243.1)㊁GmPIN1b(NP_001237546.2)ꎮ参考文献:BENJAMINSRꎬSCHERESBꎬ2008.Auxin:theloopingstarinplantdevelopment[J].AnnRevPlantBiolꎬ59(1):443-465.BLILOUIꎬXUJꎬWILDWATERMꎬetal.ꎬ2005.ThePINauxineffluxfacilitatornetworkcontrolsgrowthandpatterninginArabidopsisroots[J].Natureꎬ433(7021):39-44.CARRARONꎬFORESTANCꎬCANOVASꎬetal.ꎬ2006.ZmPIN1aandZmPIN1bencodetwonovelputativecandidatesforpolarauxintransportandplantarchitecturedeterminationofmaize[J].PlantPhysiolꎬ142(1):254-264.CASIMIROIꎬMARCHANTAꎬBHALERAORPꎬetal.ꎬ2001.AuxintransportpromotesArabidopsislateralrootinitiation[J].ThePlantCellꎬ13(4):843-852.DUYLꎬTEJOSRꎬBECKMꎬetal.ꎬ2013.Salicylicacidinterfereswithclathrin ̄mediatedendocyticproteintrafficking[J].PNASꎬ110(19):7946-7951.FORESTANCꎬFARINATISꎬVAROTTOSꎬ2012.ThemaizePINgenefamilyofauxintransporters[J].FrontPlantSciꎬ3(16):16.FRIMLJꎬVIETENAꎬSAUERMꎬetal.ꎬ2003.Efflux ̄dependentauxingradientsestablishtheapical ̄basalaxisofArabidopsis[J].Nature(London)ꎬ426(6963):147-153.GALLAVOTTIAꎬYANGYꎬSCHMIDTRJꎬetal.ꎬ2008.Therelationshipbetweenauxintransportandmaizebranching[J].PlantPhysiolꎬ147(4):1913-1923.GÄLWEILERLꎬGUANCꎬMULLERAꎬetal.ꎬ1998.RegulationofpolarauxintransportbyAtPIN1inArabidopsisvasculartissue[J].Scienceꎬ282(5397):2226-2230.GELDNERNꎬFRIMLJꎬSTIERHOFYDꎬetal.ꎬ2001.AuxintransportinhibitorsblockPIN1cyclingandvesicletrafficking[J].Natureꎬ413(6854):425-428.GUENOTBꎬBAYEREꎬKIERZKOWSKIDꎬetal.ꎬ2012.PIN1 ̄independentleafinitiationinArabidopsis[J].PlantPhysiolꎬ159(4):1501-1510.KAMADAMꎬMIYAMOTOKꎬOKAMꎬetal.ꎬ2018.ProceduresforchemicalfixationinimmunohistochemicalanalysesofPINproteinsregulatingpolarauxintransport:relevancetospaceflightexperiments[J].LifeSciSpaceRes(Amst)ꎬ18:42-51.KLEINE ̄VEHNJꎬDHONUKSHEPꎬSAUERMꎬetal.ꎬ2008.ARFGEF ̄dependenttranscytosisandpolardeliveryofPINauxincarriersinArabidopsis[J].CurrBiolꎬ18(7):526-531.LIYꎬZHUJSꎬWULLꎬetal.ꎬ2019.FunctionaldivergenceofPIN1paralogousgenesinrice[J].PlantCellPhysiolꎬ60(12):2720-2732.MOONJꎬCANDELAHꎬHAKESꎬ2013.Theligulelessnarrowmutationaffectsproximal ̄distalsignalingandleafgrowth[J].Developmentꎬ140(2):405-412.PACIOREKTꎬSAUERMꎬBALLAJꎬetal.ꎬ2006.Immunocytochemicaltechniqueforproteinlocalizationinsectionsofplanttissues[J].NatureProtocolsꎬ1(1):104-107.PALMEKꎬGÄLWEILERLꎬ1999.PIN ̄pointingthemolecularbasisofauxintransport[J].CurrOpinPlantBiolꎬ2(5):375-381.SKIRPANAꎬCULLERAHꎬGALLAVOTTIAꎬetal.ꎬ2009.BARRENINFLORESCENCE2interactionwithZmPIN1asuggestsaroleinauxintransportduringmaizeinflorescencedevelopment[J].PlantCellPhysiolꎬ50(3):652-657.SINGHKꎬSINGHJꎬJINDALSꎬetal.ꎬ2018.StructuralandfunctionalevolutionofanauxineffluxcarrierPIN1andits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incommonwheat[J].FunctIntegrGenomicꎬ19(1):29-41.WANGYQꎬCHAICLꎬVALLIYODANBꎬetal.ꎬ2015.Genome ̄wideanalysisandexpressionprofilingofthePINauxintransportergenefamilyinsoybean(Glycinemax) [J].BMCGenomicsꎬ16(1):951-963.XUMꎬZHULꎬSHOUHXꎬetal.ꎬ2005.APIN1familygeneꎬOsPIN1ꎬinvolvedinauxin ̄dependentadventitiousrootemergenceandtilleringinrice[J].PlantCellPhysiolꎬ46(10):1674-1681.(责任编辑㊀周翠鸣)52218期武丽霞等: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作物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
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

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作者:————————————————————————————————日期:22005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推荐国家级一等奖序号项目名称成果完成单位获奖人(集体主要成员)1 新世纪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云南大学崔运武、高力、张健东、候江红、方盛举2 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史庆南、刘荣佩、周融、张代明推荐国家级二等奖3 “3+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完善——东南亚泰、缅、越、老语言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云南民族大学陆生、吕士清、王何忠、杨丽周、杨光远4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林学专业建设与示范西南林大学胥辉、李根前、石卓功、周蛟、徐正会5 云南大学“数理基地”建设云南大学田兴时、徐贵桐、陈永康、杨富春、张力6 实践第一探索创新——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王若南、曹玉7 边疆多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课程“层级分类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云南师范大学罗明东、崔梅、颜晓云、单春樱、李迈8 以“质量点”管理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郭兆刚、贾勇、熊磊、杨健武9 “信号与系统”教学建设、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梁虹、陈跃斌、杨鉴、高飞、梁洁10 冶金工程重点学科新世纪系列教材建设(教材)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陈雯、魏永昶、马克毅、朱祖泽11 云南民族美术资源在教学、创作中的应用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武俊、陇艺梅、汤海涛、李靖寰12 云南农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吴伯志、洪树琼、徐昆龙、雷兴刚、郑永春13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郭震、董义琳、马煜、王涛、代龙14 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戴志明、郭华春、段纲、赵燕妮、刘鸿高15 云南大学函授、夜大学教学监控、评估的实践完善及规范云南大学李炎、王娅、刘俊玮、王敏、杜超16 《地理学基础》:地理科学类学术著作性教材(教材)云南师范大学潘玉君17 大基础平台下的柔性多模块教学改革昆明理工大学迟毅林、董为民、刘泓滨、廖丕博、罗德扬18 云南大学创办文科试验班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大学殷永林19 云南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曾华、罗明东、郑勤红、邹敏、陈瑶20 市场营销学课程立体化教学包云南财贸学院吴健安、王旭、朱立、聂元昆21 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21世纪大学生态教学内容优化及课程体系建设云南大学段昌群、江望高、常学秀、杨雪清、王焕校省级一等奖序号项目名称成果完成单位获奖人(集体主要成员)1 新世纪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云南大学崔运武、高力、张健东、候江红、方盛举2 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史庆南、刘荣佩、周融、张代明3 “3+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完善——东南亚泰、缅、越、老语言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云南民族大学陆生、吕士清、王何忠、杨丽周、杨光远4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林学专业建设与示范西南林大学胥辉、李根前、石卓功、周蛟、徐正会5 云南大学“数理基地”建设云南大学田兴时、徐贵桐、陈永康、杨富春、张力6 实践第一探索创新——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王若南、曹玉47 边疆多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课程“层级分类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云南师范大学罗明东、崔梅、颜晓云、单春樱、李迈8 以“质量点”管理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云南中医学院李庆生、郭兆刚、贾勇、熊磊、杨健武9 “信号与系统”教学建设、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梁虹、陈跃斌、杨鉴、高飞、梁洁10 冶金工程重点学科新世纪系列教材建设(教材)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陈雯、魏永昶、马克毅、朱祖泽11 云南民族美术资源在教学、创作中的应用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武俊、陇艺梅、汤海涛、李靖寰12 云南农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吴伯志、洪树琼、徐昆龙、雷兴刚、郑永春13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郭震、董义琳、马煜、王涛、代龙14 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戴志明、郭华春、段纲、赵燕妮、刘鸿高15 云南大学函授、夜大学教学监控、评估的实践完善及规范云南大学李炎、王娅、刘俊玮、王敏、杜超16 《地理学基础》:地理科学类学术著作性教材(教材)云南师范大学潘玉君17 大基础平台下的柔性多模块教学改革昆明理工大学迟毅林、董为民、刘泓滨、廖丕博、罗德扬18 云南大学创办文科试验班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大学殷永林19 云南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曾华、罗明东、郑勤红、邹敏、陈瑶20 市场营销学课程立体化教学包云南财贸学院吴健安、王旭、朱立、聂元昆21 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21世纪大学生态教学内容优化及课程体系建设云南大学段昌群、江望高、常学秀、杨雪清、王焕校22 地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工程的构建及实施玉溪师范学院任宏志、张苹、车柏青、周志远523 文学概论教材建设与教学创新(教材)曲靖师范学院张永刚24 国外汉语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云南师范大学骆小所、吴应辉、于燕京、袁焱、魏红25 《污染生态学》教材云南大学王焕校、常学秀、段昌群26 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制度和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实践昆明理工大学高绿绮、王华、林峰27 云南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教育厅张洪明、张国华、叶绿、杨毅、楼静28 金工实习课程建设及改革(教材等)昆明理工大学陈君若、魏镜弢、葛夏文、马俊武、向启宾2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张英杰、徐天茂、刘荣佩、黄前光、周梅村30 本科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昆明理工大学楼静、王建华、张启富、张明坤、秦卫平省级二等奖31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云南大学和家胜、杨中碧、郑滋、农伟、杨晓翔32 “叙述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云南大学谭君强33 推行学分制绩点,关注学生学习质量——云南大学资环学院学分制绩点试点改革云南大学郭陵之、谢应齐、卜玉康、刘英34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建设云南大学胡光华、赵晓华、谭建国、陆正福、杨富春35 有时代特色的“化学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云南大学赵逸云、方瑞斌、邓世昆、古昆、邹永明36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云南大学杨兆荣37 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大学段竹英38 校企合作增强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水电十四局、束洪春、王海军、李琴书、李跃平、王建春6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39 使用英文物理教材进行双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改革试点昆明理工大学王安安、伏云昌、陈劲波、吴光敏、樊则宾40 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孙俊、程赫明、黄跃波、陈庆华、刘铮41 工程力学中电测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昆明理工大学罗成玲、王时越、文宏光、迟珊、潘琪42 创新素质教育与创造实践昆明理工大学官德娟、朱昆莉、吴海涛、那裕康、段正华43 “向知识要金牌”:走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之路云南师范大学赵玲玲、熊小铭、刘坚、金黄斌、杨秀芝44 教育学重点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傅淳、罗黎辉、李天凤、张锋、罗明东45 云南师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周本贞、欧阳俊虎、杨映霞、姜扬、熊永翔46 物理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探索云南师范大学张雄、马力、侯德东、解福瑶、刘艳春47 英语专业选修课建设云南师范大学刘守兰、张克勤、杨端和、谢明、刘汉玉48 云南农业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云南农业大学陈海如、洪树琼、张世光、杨裕后、李晓英49 精心组织“形势与政策”课,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云南农业大学刘光维、王飞、李树坚、杨云、杨玲50 厅校合作构建创新型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文俊、杨荣新、龚爱民、李靖、王春彦51 创新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雷兴刚、吕才有、洪树琼、陆自强、代卫东52 基于数据库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的研究及应用云南农业大学杨林楠、鲁绍坤、吴文斗、张超、张丽莲53 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实施研究西南林学院韦群杰、索建强、李任波、郭银华、李光莲54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西南林学院张玉光、周远、赵丽芳、邓成琼、张武仙55 树木学教育教学建设与研究西南林学院邓莉兰、樊国盛、徐声远、区智、孙永科56 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西南林学院陈玉惠、付惠、刘祥义、王文久、刘建祥、7任梅蓉5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与成果西南林学院徐声远、罗大叶、赵同林、孙永科、鲁宁58 医科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昆明医学院王灿平、张瑞宏、熊万兴、张毅萍、陈桂勤59 病理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及其应用昆明医学院章宗籍、阮永华、郭萍、华海容、邹英鹰60 加强基地建设,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昆明医学院杨凌、崔进、陈有华、李保刚、周萍61 积累和创新,突破教学难点——“牙体比较解剖法”在牙体解剖生理教学中的运用昆明医学院杨春、沈丽宁、李松、罗应伟、解危62 强化素质教育,创建“以问题为中心,教与学互动”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新模式昆明医学院孙俊、王金德、陈绍春、邹智荣、李兴国63 外科总论及手术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昆明医学院陈有华、李保刚、尹继波、张家骅、李俊64 《正常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开发及应用云南中医学院杨恩彬、和凤军、宋波、武煜明、唐柱生65 中医方剂学教学参考书《中医方剂精要及趣味记忆》云南中医学院秦竹、胥筱云、李铭6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纲》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云南民族大学赵静冬、李波、赖云华67 《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吴云虹、李春波68 化学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王红斌、杨敏、戴云、董学畅、陈琳69 《天然有机化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戴云、陈海云、杨海英、任红雷、曾茗70 中小学艺术教育与音乐舞蹈复合型艺术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云南艺术学院朱红、于景春、徐梅、李伟平、农布七林71 《音乐美学》课程建设云南艺术学院申波872 以学生为本的学分制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云南财贸学院姚大金、王力宾、王荣党、杜涛73 健康教育整合于体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云南财贸学院张河川、郭思智、张凯、和平英、董一凡74 《会计报表审计案例》(辅助教材)云南财贸学院朱锦余、杨静、曾纯、古淑萍、陈红75 云南地理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玉溪师范学院王声跃、张文、高昆谊、陈红、陈黎阳76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与培训模式探究楚雄师范学院姜子华、李全华、周林宗、李克英、庄兆盛77 《数学建模》教学建设与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楚雄师范学院山玉林、梁林、刘鹏、胡钊、何建锋78 大学英语水平测试研究与实践楚雄师范学院顾菊华、李桃梅、唐春华、袁秀萍、李绍芳79 四年制护理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大理学院钱金栿、汤珺、廖剑英、李合、栾玉泉80 问题定向教学法在内科实践课的应用研究大理学院尹雪艳、郭艳、李凤贤、何敏华、李永萍81 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大理学院罗志勇、尹雪艳、李梅、李海燕、周玲82 中国古代史书体裁研究(教材)红河学院白云83 “毕业设计(论文)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红河学院张培、晏青青、李俊生、丁颢、肖天庆84 工科类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夏昌祥、杨卫华、代祖良、杨丽敏、陈鑫85 测量工程重点专业建设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赵文亮、叶加冕、徐宇飞、王育军、张东明8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佟云峰、杨卫华、龙志文、李志平、张帆87 师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强化教师专业化教育的探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封海清、潘京京、吴跃辉、包兴88 工厂电器与供电(教材)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胡光甲89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现场模拟导游”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丽江教育学院何守伦、王荣红、朱桂香、和克纯、段平华90 高新技术解读(教材)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李昭明、罗骥、周晓俊9。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通报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
结果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公布日期】2004.08.13
•【文号】国统字[2004]84号
•【施行日期】2004.08.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奖励
正文
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的
通报
(国统字[2004]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
经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终审,并公示通过,本届成果奖共评选出获奖课题论文类成果9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54项。
获奖专著5部,其中,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
获奖信息技术应用类项目22项,其中,软件类成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论文类成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获奖优秀博士论文类11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9篇。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通报。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
二○○四年八月十三日第七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修订)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修订)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落实科教兴滇战略,进一步促进云南省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性、前瞻性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课题的管理。
第三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自由,以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重点,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论学术水平和实践应用价值。
第四条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面向全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
第五条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由省领导小组及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规划办”)按照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章组织及职责第六条在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协调下,建立课题评审专家库和学术委员会。
专家库成员由各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州、市领导小组”和“州、市规划办”)和各高等学校推荐产生,学术委员会从专家库中遴选产生。
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评审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内的各类课题;评审优秀研究成果;协助检查、指导和参与全省教育科学重大、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对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验收鉴定活动;提供相关课题研究的建议和意见等。
由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的教育科研评审活动原则上应由专家库成员为主组成。
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库成员实行动态更替更新制度。
第七条省规划办是省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各州、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高等学校科研处在业务上接受省领导小组及省规划办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云山 高芹 张洪烈 张丽虹 侯俊 周晓梅 窦刚 刘沧山 王国强 邓桦 李辉 余宗喜 杨宏 罗宇佳 王元亮 杨建朝 朱春贤
云南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丽江市教育局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保山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沾益县炎方一中 保山市教研所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红河学院 易门县教科所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易门绿汁中学 云南农业大学 玉溪市通海县杨广中心 幼儿园 南华一中
论文类三等奖(55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农职院校“三季二结一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论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之反思 塑人塑泥——泥塑课堂进行研究 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与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创设良好环境,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国大学治理的制度供给逻辑 高等学校信息素养现状及其评价标准研究进展
申报人
梁红敏 高寿山 樊勇 周群 刘胜春 余晶
工作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幼 儿园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
7 8 9 10 11 12
知识、方法与思维:文学理论教材的分类供给 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测量研究 教育变迁视野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路径及其困境--以云南布朗族为例 物理实验中思想方法的探讨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案例进行教学的探索 谈新课改下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策略
申报人
余燕 吴艳霞 刘勇 刘寒雁 唐庆华 刘英 茅锐 聂琴 杨玉婷
工作单位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临沧市孟定镇教育办公 室 文山学院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临翔区凤翔街道教育办 公室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研究报告类一等奖(6项)
序号
1 2 3 4 5 6
成果名称
云南省高校“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效果研究” “七彩云南”主题与蒙氏教育融合的园本化课程探索实践 世遗教育的社会认同感亟待提高 在三生教育中家园合作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报告 小学德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申报人
叶燎昆 兰元青 木春燕 李忠仙 王忠稳 徐基春
工作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人民政府 厅圆通幼儿园 办公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县县城中心幼儿园 昭通市威信县长安镇中 心学校 麒麟区阳光小学
研究报告类二等奖(5项)
序号
1 2 3 4 5 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初步编制报告 设计小学数学情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高中音乐特长生的钢琴教学策略研究 寄宿制小学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世界银行贷款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设计与实施研究报告
27 28 29 30 31 32
基于HPM的教师教学需要的统计知识调查研究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论PBL教学法在《细胞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强化农村乡土特色 深化园本课程内涵 用好《班级日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吴骏 曾煜 张红信 董玉梅 胡晓兰 卞育能
申报人
赵明方 施涌 金明华 邢保华 丁晓东 陈红 潘洪斌
工作单位
昆明学院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新一小 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幼 儿园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曲靖市教科所
论文类一等奖(12项)
序号
1 2 3 4 5 6
成果名称
加强实习环节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审视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从一位幼儿园男教师从业经历视角出发 技术精神:一种值得关注的精神形态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探索 大众化定位中的精英教育与大规模定制--论地方公立高校的定位及培养模式 案例和范例的特征辨析及范例的运用
成果名称
申报人
饶又明 苟顺明 方泽强 王飞 盖兴之 曾阳 沈丽达 宁福芝 臧兴兵 杜绍堂
工作单位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 医院 昆明铁路机械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专著类二等奖(14项)
序号
1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质量评价研究
张永刚 赵俊海 郗春嫒 尚雪丽 李文娟 黄春苗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市第三中学 昆明市第三中学 元江县民族中学
论文类二等奖(32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成果名称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挥引领作用的策略分析 民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构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 学习评价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思路 校长应善于抓什么 云南高校大学生教学质量意识调查与分析 论中国大陆顶尖大学在亚洲地区的竞争力 成人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虚拟校园漫游与实时可视化研究
成果名称
申报人
魏娜
工作单位
云南大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理论研究与模式创新 教育洞察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性整体活动设计 自然拼读法:理论与实践 牛津·教育·思考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 魅力德育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建设的利益分析 当代教育问题新视点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语文与生命教育
高职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知与态度 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实行学业导师制的实证研究—以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为例 大学英语分类分级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CRM视角下的云南高校继续教育双元型发展模式研究 让成语为作文锦上添花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戏剧与乡野艺术教育
孙丽娟 杨明艳 尹明 左红武 范永发 李丕军 曾静
尹文山 李红 邹再进 孙红琼 周莉 李舜荣 杨金江 杨明宏 徐家灿 李维昌 褚远辉 王艳玲 莫莉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楚雄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曲靖市第二中学 云南农业大学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临沧市民族中学 云南大学 大理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专著类三等奖(19项)
学前音乐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我国新型教育政策执行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浅谈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 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职业成熟度择业焦虑相关性分析 云南“直过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探析——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角度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普丽春 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云南省高师学生数学观的调查研究 浅探《宝玉挨打》的矛盾冲突 浅谈加强山区寄宿制学校“精细化”管理 中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2001——2010年 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对照研究 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环境及其治理途径 “新型干法水泥设备巡检”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顺应改革潮流 构建小学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 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尴尬的“矛盾”演绎为精彩的生成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借鉴与创新—意大利艺术教学体系的启示 幼儿自尊心培养小议 小班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及实施要领 研读经典 引导取向 塑造心灵 发展性心理咨询中大学生自我改变拖延行为分析与策略
序号
1 2 高级英语阅读同义词认知与辨析指南 卓越教师的语言修养
成果名称
申报人
张镇华 翟应增
工作单位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家政与社区服务专业教学法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开发——多元文化的视角 生涯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认同语境下的家庭教育 中学作文探究 欧盟促进语言多元化教育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比较研究 成人发展与成人学习 大众化背景下云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云南边境地区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仪式中的教育过程——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班主任的真情与智慧 大语文 杨善洲 “内隐与彰显”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理论和实践 云南财经大学60年志 自由成“人”:人性视角的教育精神 在课改中前行 在实践中绽放
成果名称
申报人
彭华军 郗宏德 肖赞红 辉春梅 云波
工作单位
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五华区基础教育 科学研究中心 昆明市五华区韶山小学 文山工商信息管理学校 保山市永昌小学 云南省教科院
研究报告类三等奖(7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成果名称
园艺专业应用型花卉实训教学基地初步建设研究总报告 云南高校教育国际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幼儿园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及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云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云南省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标准 云南省曲靖市边境贫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调查报告
第七届云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名单
专著类一等奖(1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走近高效课堂 欧盟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研究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论 拉祜族双语教学研究 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与反思——以语文学科为例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标准
成果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