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及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质管办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本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09年我中心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样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
现将2009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一、质量控制方法1、外部质量控制(1)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县级实验室盐碘外质控考核;(2)参加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间比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考核;(3)参加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卫生检测质量考核。
(4)接受福建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
2、内部质量控制(1)组织人员和方法比对;(2)开展检测过程平行样、空白试验;(3)抽查检测报告,考核平行样、空白试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1、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县级实验室盐碘外质控考核,见表1。
表1 盐碘外质控考核结果2、参加福建省CDC(实验室间比对)乙肝标志物质控考核,见表2。
表2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考核结果3、参加泉州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卫生检测质量考核,见表3、表4。
表3 酱油中总酸、氨基酸态氮考核结果表4 标准菌株微生物鉴定考核结果4、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见表5、表6。
表5 微生物留样再测结果表6 内部考核样品考核结果5、平行样、空白试验。
抽查25份检测原始记录,其平行样的相结相差均符合相关检验方法的精确度要求,符合率100%,每批样品检测均做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
6、2009年3月份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共考核个样品(标本)41个项目。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是用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能力和结果的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比对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可以评估实验室的技术水平,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以下是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一、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分析实验室间比对是将相同样本分别送往不同实验室进行测试,然后对比实验室之间的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比对结果,可以了解实验室之间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并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根据比对结果可以评估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如果实验室之间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实验室的测试方法和设备都是可靠的,并且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较高。
如果实验室之间的结果一致性较差,可能存在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差异或者测试方法和设备的差异,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差异的原因。
2.实验室水平评估: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可以评估各个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一些实验室的结果与其他实验室有较大的偏差,可能说明该实验室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或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缺陷,需要进行改进和提高。
3.问题识别和改进: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也能帮助发现实验室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点。
如果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显示一个实验室的分析结果与其他实验室偏离较大,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这个实验室的分析方法、设备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能力验证是通过给定样本参加一个标准化的比对试验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能力。
能力验证的目的是验证实验室是否能够准确分析给定样本,并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准确性评估:能力验证的结果可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室的结果与给定样本的真实值较接近,说明实验室的分析能力较强,结果较准确可靠。
如果实验室的结果与给定样本的真实值较大的偏离,说明实验室存在一些准确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改进实验室的分析方法和设备。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是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的重要环节。
通过比对实验室间的测试结果,可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其能否满足质量管理要求。
本文将以一个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报告概述在本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中,对A实验室和B实验室进行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测试结果比对和能力验证。
通过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估实验室的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实验室提供改进的建议。
比对结果分析1.数据统计对A实验室和B实验室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在对照组测试中,A实验室的准确性高于B实验室,实验组测试中,B实验室的准确性高于A实验室。
这表明两个实验室在不同测试项目上有不同的测试能力。
2.准确性评估通过对比对组和实验组的测试结果,计算了两个实验室的偏倚和准确度。
结果显示,在对照组测试中,A实验室的偏倚低于B实验室;而在实验组测试中,B实验室的偏倚低于A实验室。
这表明两个实验室在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上存在差异。
3.精密度评估通过计算重复测试的结果,评估了两个实验室的精密度。
结果显示,在对照组测试中,A实验室的重复测试结果的方差小于B实验室;而在实验组测试中,B实验室的重复测试结果的方差小于A实验室。
这表明两个实验室在结果的稳定性上存在差异。
能力验证结果分析1.准确性评估通过与参考标准值的比较,计算了A实验室和B实验室的准确度指标。
结果显示,A实验室的准确度指标高于B实验室。
这说明A实验室在测试准确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2.精密度评估通过计算重复测试的结果,评估了A实验室和B实验室的精密度。
结果显示,A实验室的重复测试结果的方差小于B实验室。
这说明A实验室在结果的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改进建议1.对于A实验室,在实验组测试中存在准确性低于B实验室的情况。
建议A实验室加强质量管控措施,如加强仪器校准和维护,加强人员培训等。
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分析评价宁夏疾控中心2008~2010年理化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依据由CNAS组织实施的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方法对验证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参加6次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涉及13项检测参数,总合格率9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部分考核项目的检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改进【关键词】质量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能力验证又称室间质量控制(PT)[1],是不同实验室分析同一样本后,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结果、评价实验室能力的过程,即利用不同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2]。
参加能力验证有助于检验机构提高技术能力、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有效补充。
通过宁夏疾控中心参加不同形式能力验证的实践,总结分析取得能力验证成功的关键点以及参加能力验证应注意的事项,旨在促进实验室通过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形式的能力验证来不断提高自身检测水平。
本文就该中心理化实验室2008~2010年参加能力验证情况报道如下:1.比对样品和项目来源根据本中心开展的检验项目和检测特点,以及认证认可范围,选定参加的能力验证计划及比对的样品和项目为:2008年选取1个理化比对样品的2个项目;2009年选取1个理化比对样品的3个项目;2010年选取4个理化比对样品的8个项目。
2.检验方法按照能力验证组织实施机构统一规定的检验方法或选用平时提供检测服务时经常使用的检测方法。
3.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情况2008~2010年共参加6次能力验证活动,涉及13项检测参数,总合格率92.3%。
4.结果评价检测结果统计分析采用稳健技术处理,即采用稳健统计的中位值作为指定值,标准化四分位距(NIQR)为变动性度量值(目标标准偏差)计算各实验室结果的Z比分数(Z值)。
能力验证计划中对双样品结果分别计算实验室间Z比分数(ZB)和实验室内Z比分数(ZW),以Z比分数(包括ZB和ZW)评价实验室的结果,Z分值的公议值来自全国所有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实验室。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做法与体会

绍 了组织开展各种实验室间比对的做法 , 以及参加 国内外能力验证活动情况 , 总结 了几点工作体会 。
关键词 : 实验室间 比对 ; 能力验证 ; 体会
O 引 言
IO IC105 检测 与校 准实验 室能 力 的通 用 S /E 72 ( (
1 2 加 标样 品测试 比对 . 由于 考核 比对 的标样 均来 源 于 国家 环保 部标 准
能力 和信 心 。
参考文献 :
每年组织一 次验 室问 比对 活动 , 每年 主动参 加认
可机 构 承认 单 位 组 织 的能 力 验 证 计 划 及 上 级 业 务
主管部 门组织的能力验证 活动等。质量管理部 门
负 责制 定 年 度 实 验 室 问 比对 和 能 力 验 证 计 划 , 组
能力验证 项 目从 最简 单 的参 加 水质 中单 一 无 机
物、 重金 属 的 检 测 , 参 加 复 杂 的 水 质 中无 机 物 、 到 有 机 物 、 生 物 , 壤 中 各 种 重 金 属 , 境 空 气 及 微 土 环
室 内空气 中有毒组分。尤其是参加亚太实 验室合
作 组 织 等 国外 机 构 组 织 的 能 力 验 证 计 划 7次 多 达 8 8个 项 目 , 及 了无 机 物 、 机 物 、 生 物 等 检 测 涉 有 微 领 域 , 取 得好 成 绩 , 发 了大 家 参 与 能 力 验证 活 并 激
动 的主 动性 和 积极 性 。
的各项能力验证活动 2 2次 ,3 7 项次 , 全部合格 。参
加 国 内外 认 可机 构 主持 的能力 验 证 活 动 3 1次 ,5 17 项次 , 满意 率 9 .% 。 75
34 实验室 间 比对 和能力 验证 活动 锻炼 了队伍 . 通 过开展 经 常性 的实验 室 间 比对 和能力 验证 活 动, 能及 时发 现存 在 的问题 并采取 措施 加 以改进 , 可 以实现外 部对 实验 室 检 测 质 量 的经 常性 检 验 和 评
机动车检测站比对能力验证

机动车检测站比对,能力验证分析报告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2009】总局令第121号》,汽车安全检测站间开展比对测试。
由雅安机动车检测站发起并参加,内江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自贡市检测站参加的2012年站间比对,与2012年2月14日至2月17日在上述三站开展,现已圆满结束。
并由我站编制完成《雅安检测站、内江检测站、自贡检测站2012年站间比对评价报告》。
本次比对试验的试验场环境、试验过程符合要求,由比对小组监督其全过程,试验数据真实有效。
比对样车在三站的检测结论一致(合格)。
比对的技术指标:车速表、左前灯发光强度、一轴制动力、轴重,与参考标准比对相对误差、五次试验重复性误差、Z比分值在三站全部满意(技术指标侧滑:由于测试次数不够,不作为比对项目,其评价指标仅作参考)。
在我站与内江站开展的人员比对中,其比对的五个技术指标:侧滑、车速表、左前照灯发光强度、一轴制动力、轴重,全部满意。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参加比对的机构有汽车安检站也有汽车综检站,这次比对的结果说明不同行业系统的汽车检测站在汽车检测和执行国家标准上是一致的。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为了通过适时开展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等质量控制活动,对检测质量及其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或者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提供平价测量结果的可靠证据,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本中心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要求,2009年我中心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留样再测、平行测定、空白对照试验等进行人员和方法的比对。
现将2009年的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一、质量控制方法1、外部质量控制⑴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县级实验室盐碘外质控考核;⑵参加福建省疾控中心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考核;⑶参加泉州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卫生检测质量考核⑷接受福建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现场试验考核;二、质量控制内容和结果1、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组织的县级实验室盐碘外质控结果2、参加福建省疾控中心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考核结果3、参加泉州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卫生检测质量考核结果4、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5、2009年3月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监督评审组的现场试验考核三、讨论1、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组织人员或方法比对在实验室内进行平行样的试验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都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比对分析报告_2

结论:上述两单位对同一根电缆进行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试验结果相差很小,且结论均为合格。通过分析报告得出山东信力工矿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用设备均在可控范围内。
燃烧向下延伸至距离上支架下缘的长度不大于540mm
509mm
合格
511mm
合格
xxxx-JLWJ-001
比对或能力验证分析报告
共2页第1页
内 容
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
方 式
xxxx有限公司送样
日 期
x年x月x日
地 址
xxx
单 位
xxx公司
参加单位/人员
xx公司/x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x、xx
分析报告:
xx公司检测员xx、xx,在x年x月x日对型号为MHYVP 1×10×7/0.52电缆进行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检验结果: 上支架下缘和炭化部分起始点之间的距离403mm; 燃烧向下延伸至距离上支架下缘的长度509mm。
分析人员: 技术负责人:
日期: 日期:
xxxx-JLWJ-070
比对或能力验证分析报告
共2页第2页
附表:比对结果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xxx)
检验结果
(xxx)
结果判定
(xx)
检测结果
(xx)
结果判定
1
单根电线电缆垂直燃烧试验
上支架下缘和炭化部分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403mm
合格
399mm
合格
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能力验证报告

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能力验证报告目录比对程序 --------------------------------------- 2比对计划 --------------------------------------- 5比对试验项目表 --------------------------------- 6比对检测记录 ----------------------------------- 8能力验证评定报告 ----------------------------- 12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能力验证报告 ------------- 17参加能力验证和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程序1.目的为本机动车检测站定期参加国家、行业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及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计划活动,以考察、监控机动车检测站进行检测工作的持续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机动车检测站参加的所有能力验证计划及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计划活动。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联系能力验证计划和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计划,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参加,整理上报验证或比对结果,对验证或比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
3.2检测室负责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准时将检测结果报送质量控制室。
3.3技术负责人审核能力验证和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
3.4主任批准能力验证和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
4.本程序相关定义4.1能力验证计划:为确定机动车检测站在特定领域的检测/校准能力而设计和运作的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
它是由认可机构或其授权/认可的机构组织和运作的。
4.2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计划:由其他机构(如行业或专业领域)组织和运作的机动车检测站间比对活动。
5.工作程序5.1申报5.1.1质量负责人根据机动车检测站所承担检测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与组织能力验证的单位联系,落实参加的能力验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