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逆变器并网发电系统方案-10KWp

合集下载

10kw并网逆变器产品介绍及技术参数(精)

10kw并网逆变器产品介绍及技术参数(精)

10kw并网逆变器产品介绍及技术参数本产品是一台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

其PV端额定输入电压为186~600Vdc。

标称电网电压为220Vrms,额定输出电流为45.5Arms。

逆变器能在短时间(约30分钟)内输出功率达到11kW或输出电流达到50Arms。

逆变器能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可靠的运行,内部程序保证将PV产生的最大功率输出。

本机具有良好的基于软、硬件的自我保护功能,具体包括交流侧和直流侧的过流、过压、欠压保护;电网频率异常和逆变器过温等保护,为您的投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本产品现已通过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GB19939相应标准。

并通过CE的EMI、EMC及LVD的相相关指标检测。

本产品各项技术参数及检测报告如下:。

10kWp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示范工程的阶段运行分析

10kWp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示范工程的阶段运行分析

复正常后, 系统自动启动运行。 通过实际 运行表明 LineBack- ! 系列功率调节器 保护功能完备, 运行可靠, 动作正确, 能 够满足并网光伏电站的使用要求。
准备奥运工程项目,同时积累光伏电站 并网运行的数据和工程建设的经验, 发 现并解决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北京 日佳电源有限公司作为专业从事太阳能 发电系统工程的企业,引进日本先进技 术,并在同合资外方日本电池株式会社 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采用当 时太阳能光伏并网技术应用领域中最先 进的技术 和 产 品 ,于 2002 年 6 月 在 北 京 完 成 了 10kW p 光 伏 并 网 发 电 站 的 建 设,成为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中 最成功的范例。 北 京 日 佳 电 源 有 限 公 司 10kW p 光 伏并网发电站在电气连接方式上采用角 星有逆潮流低压并网方式。系统由太阳 电池方阵 ( 组件型号: SPG- 167- 212 串 架台、 功率调节器 ( Line Back ! 系 5 并、 列 LBBA- 10- T3CR )、并 网 保 护 装 置 、 显示计量装置、 远程监视装置、 远程显
76.626 76.626
13.10 14.06
>10 12.78
>90 90.86
2.2
保护功能 光伏电站在运行期间发生厂区内部
电路故障跳闸 1 次,外部电网停电若干 次。功率调节器均按照设计要求与电网 解裂, 同时发出故障报警; 在电力供应恢
高级工程师 * 鲁延武, 1942 年 7 月生,
咨询了解本文发 E- mail: bjb@coolingspread.com
(“ 五一” “ 、 十一” 及春节期 间 系 统 停 机, 实际运行约 830 天) 截止到 2004 年 日均 12 月 20 日 累 计 发 电 22 900kWh , 发 电 量 27.6kWh ( 如 表 1) , 系统效率、 方阵效率、功率调节器效率及方阵配比 损失达到设计要求 ( 见表 2 ) 。

制作出10KW单相逆变器 分享并网成功经验

制作出10KW单相逆变器 分享并网成功经验

制作出10KW单相逆变器分享并网成功经验
小编自己做个家庭光伏发电系统,用DSP产生SPWM逆变,变频其实很简单,并网倒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希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功率10KW,带并网离网功能,频率30--70Hz自动跟踪,并网电压30--
280VAC自动识别。

 双路MPPT输入:100-550
 双CPU:DSP + ARM
 触摸屏液晶:320*240
 带485+232+后台软件
 整体:
 并网波形:
 监控界面:
 这个光伏辅助电源也很关键,压差大,我这个是DC60V--800V 输入的,输出+5V 2A,+12V1A,+-15V 1A,+24V 2A,纹波噪音要求都比较高的。

 现在申请家庭并网比较麻烦,可以换个思路:
 并网逆变器检测进家庭的线路电流,以最大功率并网,发现输入电流为零或为负时,减小并网功率,达到不向电网送多余的电能,并将多余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供晚上并网用,功率控制同白天,这样就不用申请并网许可了,也不用办理双向电表了。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0kWp并联型PV系统工程架设规范

10kWp并联型PV系统工程架设规范

XX單位10kWp併聯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設置工程規範書《範例》一、招標工程名稱:10kWp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設置工程二、招標單位:XX單位三、執行期間:自簽約後十日內開工並於XX個工作天完工(不含例假日及國定假日)。

四、背景說明:本工程依本單位與經濟部能源局及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三方所簽訂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設置補助合約書」辦理。

五、設置地點:XX縣XX市XX路XX號,XXXX大樓頂樓屋頂。

六、工作項目:本工程包括太陽光電系統(Photovoltaic Syste m,簡稱PV System)與監測、展示系統之構建。

太陽光電系統採用併聯型系統(無蓄電池),日照充足下將可供應本大樓部份電力。

監測、展示系統須具有運轉狀況監測與分析功能,可以儲存監測資料,並可驅動LED展示板以顯示即時發電與累計發電等數據(※是否須要監測系統與監測軟體程式視需求而定)。

本工程工作項目將包括:(一) 進行系統細部設計。

(二) 施工規劃、基礎、支撐架與模組固定之結構安全計算。

(三) 購料及系統架設工作。

(四) 系統試運轉。

(五) 標示版(六) 裝設監測系統與監測軟體程式。

(※視需求而定)(七) 裝設LED展示看板。

(※視需求而定)七、系統組成說明:(專用術語部份,請參考十三、專用術語說明)(一)太陽光電系統包括太陽光電組列(PV Array)、模組支撐架(含水泥座)、直流接線箱(Junction Box)、變流器(Inverter)、變壓器(Transformer,※是否須要變壓器,視變流器與本單位電力系統是否匹配而定)、交流配電盤(Power Panel)。

(二)監測與展示系統可呈現資料應包含全天空日射計、溫度計、年/月/日/時間、發電資料監測儀表(直流電壓/電流/功率/瓦時、交流電壓/電流/功率/瓦時)、資料擷取器、LED展示板。

(三)投標廠商應憑專業能力與經驗,規劃裝置容量為10 kWp之併聯型太陽光電系統,至於太陽光電模組(PV Module)之規模與數量請投標廠商規劃評估後選定。

10KW光伏并网系统设计方案

10KW光伏并网系统设计方案

10KW光伏并网示范项目浙江合大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3月15日目录1、并网光伏系统的原理2、10KW并网光伏系统配置3、光伏组件技术参数4、逆变器技术参数5、安装支架6、系统报价7、相关政策自持8、投资预算和节能分析9、经济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0、后期维护管理服务10KW光伏并网项目技术方案1、并网光伏系统的原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发直流电通过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成50Hz、380V的交流电,经交流配电箱与用户侧并网,向负载供电。

本项目并网接入系统方案采用380V低压并网,如图1所示:图1 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系统框图图2 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示意图2、10KW并网光伏系统配置表1 10KW并网系统配置清单序号零部件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光伏组件250W多晶40块2安装支架5KW/套2套水泥平顶屋面3逆变器10KW/380V三相四线1只4配电箱箱体1只直流断路器4P/1000V/16A2只交流断路器4P/400V /32A1只直流浪涌保护器1000V/1只交流浪涌保护器4P/400V/20KA1只5光伏电缆1*4mm2200米6逆变输出电缆3*6+2*420米3、光伏组件技术参数光伏系统采用250Wp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参数如下:电池材料:多晶硅;峰值功率:253W;开路电压:37.6V;短路电流:8.55A;最佳工作电压:31.4V;最佳工作电流:7.96A;电池组件尺寸:1650×992×50mm电池组件重量:21.0 Kg电池组成: 60片多晶硅电池式串联而成满足IEC61215,IEC61730标准图3 240Wp多晶硅组件工作环境温度:-40℃~+80℃正常使用25年后组件输出功率损耗不超过初始值的20%4、逆变器技术参数本系统采用1台10kW逆变器,技术参数如下:表2 10kW逆变器技术参数类别内容规格型号SPV-10KW光伏输入最大光伏输入功率11.7KW最大开路电压780输入电压范围280Vdc~700Vdc 最佳效率输入电压>560v最低输入电压350V最大阵列电流28.6(2*14.3) MPPT数量2交流输出电压制式三相四线额定输出功率10KW最大输出功率11KW额定电压380Vac额定输出电流15.2A输出电压范围323~418V 工作频率范围49.5~50.5Hz 最大效率>96.5%功率因素>0.99孤岛保护有过压保护有欠压保护有保护功能过流保护有频率保护49.5~50.5Hz恢复并网保护有结构与环境使用环境温度-20~60℃保存环境温度-25~65℃相对湿度<90%无凝霜海拔高度<2000m外形尺寸W610*D250*H690mm 重量50Kg防护等级IP65使用环境室外5、安装支架通过地锚栓或水泥基础固定,适用于平屋顶系统和地面系统。

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10kW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收 稿 日 期 :2019-04-26
1.3 逆变器的规格要求 (1)要求光伏 并 网 逆 变 器 能 够 输 出 稳 定 正 弦 交 流 电。
交流电要符合国家电网对并网的相关要求,即实现逆变器 输出电流与电网电 压 同 频 同 相, 功 率 因 数 接 近 1, 且 不 含 直流分量,降 低 高 次 谐 波 的 含 量 和 具 有 较 高 的 可 靠 性 等 。 [4]
逆变器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效 率。电压外环控制方案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提高输出电 流的质量,更好地发挥逆变器的控制作用,使输出的电流 和电压性质较稳定,可以直接被使用。整个光伏发电系统 由光伏阵列、相应的辅助设备和并网装置以及相关的电子 设备组成,其运行过程由控制器控制,将所获得的电能进
(2)要求有 较 高 的 逆 变 效 率。 较 大 功 率 的 逆 变 器 满 载 时,效率要 求 达 到 90% 或 者 95% 以 上, 而 中 小 型 功 率 的 逆 变 器 满 载 时 要 求 达 到 85% 或 者 90% 以 上 。
(3)要求具 有 较 宽 的 直 流 输 入 电 压 范 围。 光 伏 并 网 系 统中太阳能电池可能受到光照强度和天气因素的影响,其 直流输出端的输出直流电压会有较大变化。
12 7
电工技术 新能源
行合理转化以便于公共电网使用。逆变器可以实现电流之 间的转换,使系统之间可以较为完整地对接。
2 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与控制算法设计
2.1 硬件设计 通常 使 用 的 功 率 开 关 器 件 有 电 力 双 极 型 晶 体 管
(GTR)、门极可关 断 晶 闸 管 (GTO)、 绝 缘 栅 极 双 极 性 晶 体管 (IGBT) 和 电 力 场 效 应 晶 体 管 (Power-MOSFET)。 GTO 的运用场 合 大 部 分 是 兆 瓦 级 及 以 上 的 大 功 率, 并 且 开关频率 较 低;GTR 也 运 用 于 较 大 功 率 等 级, 但 是 它 对 于驱动电流的要求较高,而且对浪涌电流抵抗能力较弱; MOSFET 的通 态 压 降 较 小, 开 关 频 率 相 对 较 高, 但 它 的 功率容量较 小, 耐 压 低;IGBT 具 有 GTR 和 MOSFET 两 者的优势,不仅具备大电流容量、耐高压的特点,而且开 关频率高、驱动电流较小,因而被广泛应用。本文的设计 采用IGBT,并网逆变器选用infineon公司的 FS10R06VE3 模块。FS10R06VE3硅 片 在 结 构 上 与 功 率 MOSFET 具 有 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点在于 FS10R06VE3增加了 P+ 基片 和一个 N+ 缓冲层。FS10R06VE3模块的参数见表1。

云京研光伏10kw并网逆变器技术方案(090622)#优选、

云京研光伏10kw并网逆变器技术方案(090622)#优选、

云京研光伏10kw并网逆变器技术方案光伏10kw并网逆变器技术方案(注:红色字体的项目需要进一步完善)一、项目开发任务及小组成员及职责表序号姓名职称/职务项目工作分工1 韩郁组长/项目指导指导、评审2 邢波分组长/项目研发项目开发计划、规格书制定、项目方案评审、项目开发3 W博士负责人/项目研发总体方案设计者,把握项目整体软硬件设计、调试4 黄其林项目研发硬件电路设计、调试。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刘世阳项目研发监控电路软硬件设计、逆变器调试。

6 方廷项目研发实验平台建设,硬件电路设计、调试。

发现问题,二、项目小组确定设计目标1、输入电压(DC300V—600V)2、输出电压标称AC380V,允许偏差±10%、系统容量10KW3、输出频率50HZ 允许偏差±0.5Hz4、纹波电流±5%I(电感电流)5、直流过压及欠压、直流侧防反放电保护6、逆变过流、模块过热、掉电短路、接反等故障处理功能7、电网波动、恢复并网保护防孤岛效应保护8、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9、切人电网的速度控制在30毫秒10、可配备RS232/485、CAN总线等接口11、逆变控制系统的母线工作最下限电压为300V12、斩波频率20K 系统效率控制在95%以上13、软启动三、光伏10kw并网逆变器主回路拓扑结构四、系统输入/输出参数及描述1、DSP模拟量输入2、DSP模拟量输出3、DSP数字量输入/输出4 fo故障信号0/1 45 手动与自动控制0/16 本地控制与远程控制0/17 本地控制启动与停止0/18 远程控制启动与停止0/1五、硬件原理图及PCB设计1、系统原理图由采样电路、保护电路、DSP核心电路、DSP外围电路控制电源、驱动电源、辅助电源方案、上微机监测等部分组成(框图及描述)2、用TI公司DSP2407作为系统的核心处理器,片外扩展14位A/DC采样3、整个系统控制回路由3块PCB板组成,DSP板和驱动板及上微机PC板(对PCB板的要求能通过EMC的几个大项的测试)4、硬件电路板输入输出接口定义表格六、项目系统控制策略1、开/闭环、功率/电流环、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可控切换2、系统软件控制框图及功能图、模块层次说明及描述3、SVPWM 控制方式,双环输出,功率环追踪最大功率点,电流环输出。

10KWh锂电池微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10KW1小时)

10KWh锂电池微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10KW1小时)

(2)技术指标
CPU
采用 Davinci 平台,ARM9+DSP
操作系统
Linux
数据内存
64M
工作电源
AC/DC220V 或 DC110V/48V
电压检测精度
¡0.2%
电流检测精度 ¡0.5%
温度检测精度 ¡ 1℃
无损均衡电流 2A
SOC 估算精度 <6%
可检测电池数 ≤400 节¡4 组
数据记录间隔
4、 磷酸铁锂电池组充电结束处于备用状态,可由后台统一控制回馈电网。
-4-
5、 DC/DC 电压范围 DC185V~260V,交流侧 AC 380V¡ 10%;
2.1.2 系统功能特点
锂电池储能系统(电站)主要由储能单元(BATTERY)、电池管理系统(BMS) 组成。
系统主要模块功能特点如下: 1、 储能电池特点:磷酸铁锂电池具备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合理材料价格、高
锂电池储能系统中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等主要设备以及设 备的主要元器件模块化;
2.1 微网储能部分介绍
2.1.1 微网系统架构
锂电池储能系统是微网系统的一部分,它由磷酸铁锂电池、总控制器单元 (ESMU)、锂电池管理系统单元(ESBMS)、系统组端控制和管理单元(ESGU) 组成。
微网试验平台项目是 10KW1 小时,即 10KWH,考虑储能电池损耗及直流侧 损耗,系统需要配置 12KW1 小时容量,系统方案组成如下:
单体电池尺寸:
项目 L W H
描述 长度 宽度 高度
-6-
尺寸 115mm ¡ 1mm 41mm¡0.5mm 245mm¡1mm
标称技术参数

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1 微型逆变器并网系统优势
与传统的集中式逆变器或组串式逆变器比较, 微型逆变器并网系统具有以下一些明 显的优点: 微逆逆变器系统会对每一块光伏组件进行独立的 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 ,从而 可以避免因为阴影、光照不均匀、组件之间的参数不匹配等因素带来的能量损失。 通常可增加 5~25%的系统发电量。 系统没有高压直流电,避免潜在的电弧引起的火灾风险,以及高压对人体的伤害。 系统中不需要高压直流断路器等昂贵的高压直流设备,减少成本。 模块化结构,每两个光伏板和一个逆变器为一个最小模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增加安装容量,系统设计方便灵活。 易于扩展,日后就可以简单灵活地增加任意数量的光伏板。 没有单点故障。和集中式逆变器不同,如果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或板后的微逆不正 常, 整个太阳能系统的其余部分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仍可以正常运行, 冗余性更高。 可以对每块光伏板的电压电流功率实施监控,便于维护和故障定位。
1
1. 方案总述
由于阴影遮挡、 光伏板组件差异等因素导致传统的组串集中式逆变器在屋顶光伏并 网中受到很大的影响,功率丢失严重。本方案中我们采用分布式的微型并网逆变器来 进行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工程。 微型逆变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1) 光伏电池板组件 2) 光伏板安装支架 3) 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4) 交流并网线缆及其配件 5) 交流配电箱
7
2
电流指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额定电流。 g) 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峰值功率 Wp, 即最大输出功率, 也称峰瓦, 是指电池在正午阳光最强的时候所输出的功率,光强在 1000 瓦左右。
3)
I-V 曲线图
8
4) 组件尺寸
9
2.3 光伏阵列设计
光伏阵列的设计应按照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提高屋面利用率和光伏板之间不得相互 遮挡的原则设计。如果是平面屋顶,建议采用固定支架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如果是斜 面屋顶,建议将光伏组件沿斜面屋顶平铺。设计时候需要考虑到光伏阵列周边的建筑 物遮挡情况,建议避开较大遮挡区域,避免阴影对被遮挡的光伏组件造成较大的影响。 对于平面屋顶,设计的步骤一般是先确定项目所在地的光伏组件最佳安装倾角,然 后设计单个光伏阵列和计算光伏阵列的间距,最后依据连线最短并兼顾规划美观的原 则设计光伏模块的平面布置。
3
1.2 微型逆变器并网系统框图
① 光伏组件,产生直流电输出。 ② 微型逆变器,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并入电网中。 ③ 交流配电箱箱,实现空开、防雷保护等功能。 ④ 家庭内部负载。 ⑤ 系统监控单元(SMU),通过电力线载波收集系统中所有逆变器的信息,并将信息通 过互联网发送给网页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查看系统状态。 ⑥ 系统多余的电量可以卖给电网。
10KWp 微型逆变器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方案
0


1. 方案总述 ................................................................. 2 1.1 微型逆变器并网系统优势 ............................................................................................................ 3 1.2 微型逆变器并网系统框图 ............................................................................................................ 4 1.3 系统电气框图 ................................................................................................................................ 5 2. 方案设计 ................................................................. 6 2.1 设计依据 ........................................................................................................................................ 6 2.2 光伏组件 ........................................................................................................................................ 7 2.3 光伏阵列设计 .............................................................................................................................. 10 2.4 逆变器 .......................................................................................................................................... 12 2.5 交流配电箱 .................................................................................................................................. 15 2.6 远程智能管理软件 ...................................................................................................................... 16 3. 系统主要设备清单 ........................................................ 17
光伏组件接入到微型逆变器后转换为交流输出,微型逆变器平均分配成三组,分 别接到 A、B、C 相的带有 T 型节点的交流总线上,交流总线接入到交流防雷配电柜, 然后接入 AC380V/50HZ 三相交流低压电网(注!380V 单相线电压有效值,其单相相 电压有效值为 220V) 。 交流防雷配电箱中安装的部件包括:接地避雷器、总线和支路空气开关、电量计 量表、系统监控单元(SMU)、三相电力线载波信号耦合器(PLC)。 系统监控单元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和系统中的所有微型逆变器进行实时通 信,以监控逆变器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并通过以太网将数据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中 进行。用户可以通过网页访问到云端服务器以了解到系统的运行状态。
2) 光伏板阵列间距的计算 在北半球,对应最大日照辐射接收量的平面为朝向正南,与水平面夹角度数与当地 纬度相当的倾斜平面,固定安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要据此角度倾斜安装。阵列倾角确 定后,要注意南北向前后阵列间要留出合理的间距,以免前后出现阴影遮挡,前后间 距为:冬至日(一年当中物体在太阳下阴影长度最长的一天)上午 9:00 到下午 3: 00,组件之间南北方向无阴影遮挡。固定方阵安装好后倾角不再调整。
1) 太阳能光伏板倾角的确定 固定式安装的最佳倾角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地理位置、全年太阳辐射分布、 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比例、负载供电要求和特定的场地条件等。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 阵的最佳安装倾角是系统全年发电量最大时的倾角。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当地纬度和当 地太阳辐射资料,利用 PVSYST 计算机程序模拟,得出最佳的倾角角度。在北半球的光 伏电站,通常的经验值是当地纬度值-2 为最佳的安装角度。
4
1.3 系统电气框图
系统总共安装 240W 光伏组件 42 片,RSMI-500 微型逆变器 21 个。采用三相接入 方式,每相安装 14 片 240W 光伏组件,7 个微型逆变器。系统总安装容量为 10.08KWp。 每相上的 7 个逆变器接入到一条交流总线上。 交流配电箱接入 3 条交流总线,通过空开接入通过空开接入到电力局用户电表用 户侧,住户总开关的后级(下桩头) 这样光伏发出的电力首先被用户自身负载消耗,多余电力通过电力局电表并入公 共电网。下图是系统的结构框图。
6
2.2 光伏组件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体光电转换效率约 15%~17%。制作成本比单晶硅太阳能 电池要便宜一些,材料制造简便,节约电耗,总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量发展。 目前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特别是在大型光伏电站中,普遍选用具有较大功率的太阳能 电池组件。 本系统拟选用单块 240Wp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转换效率为 17~18%。 1) 组件设计特点 使用寿命长:抗老化EVA胶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高通光率低铁太阳能 专用钢化玻璃,透光率和机械强度高; 安装简便:标配多功能接线盒,三路二极管连接盒,抗风、防雷、防水和防腐; 高品质保证:光学、机械、电理等模块测试及后期调整完善,产品ISO9001认 证; 转换效率高: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单体光电转换效率≥15%; 边框坚固:阳极化优质铝合金密封边框。 2) 组件电性能参数 a) Isc是短路电流:即将太阳能电池置于标准光源的照射下,在输出端短路时, 流过太阳能电池两端的电流。测量短路电流的方法,是用内阻小于1Ω的电流 表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两端。 b) Im是峰值电流。 c) Voc是开路电压,即将太阳能电池置于100MW/cm 的光源照射下,在两端开路时,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可用高内阻的直流毫伏计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 d) Vm是峰值电压。 e) Pm 是峰值功率,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是随负载电阻而变化的,将不同 阻值所对应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值做成曲线就得到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 如果选择的负载电阻值能使输出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最大,即可获得最大输出功 率,用符号 Pm 表示。此时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称为最佳工作电压和最佳工 作电流,分别用符号 Vm 和 Im 表示,即 Pm=Im×Vm。 f) 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电压和 Voc 均为输出电压, Voc 指太阳能电池板无负载状 态下的输出电压,工作电压指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负载后的最低输出电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