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在当今数智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数智化时代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一)丰富的教学资源数智化时代,互联网上涌现出海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包括各类多媒体素材、在线课程、学术研究成果等。
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全面、与时俱进。
(二)创新的教学手段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技术,思政课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更加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
例如,通过 VR 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增强他们的情感共鸣和认知深度。
(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数智化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通过学习分析和智能推送,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四)便捷的教学管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管理系统,教师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课程安排、作业批改、考试测评等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也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精准的教学干预。
二、数智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一)信息过载与筛选难题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过载。
学生在面对海量的思政相关信息时,往往难以筛选出准确、权威、有价值的内容,容易受到错误或不良信息的干扰。
(二)技术依赖与情感缺失过度依赖数智化技术可能会削弱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和情感互动。
思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引领和情感沟通,而纯粹的线上教学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教师的技术素养和能力要求提高要有效地运用数智化技术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这包括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软件和平台的使用,以及具备将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高校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08)互联网时代高校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为例姚祎毕亚玲赵蕊张轶辉(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传统高校农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法等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作为农科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实践教学需要“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加快改革步伐,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与时代发展要求结合起来。
该文分析了互联网科技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介绍了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实践教学概况及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08-0141-04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Internet——Taking the Agriculture College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Yao Yi et al.(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233100,China)Abstract:In the age of Internet,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specialty in traditional universities can not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situation.A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of agricultural specialty,practical teaching need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ituation,advancing with the times,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reform,and combining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agronomy college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specialty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Internet age;Agricultural specialty;Practice teaching;Reform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生产及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实践教学开题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课题名称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二、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然而,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不足等。
因此,研究并实践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1)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3)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 研究内容(1)分析“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探讨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平台等方面。
(3)设计并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验证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4)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和建议。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4)实践研究法:设计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检验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2. 技术路线(1)前期准备:确定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
(2)理论研究:分析“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实践探索:设计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收集实践数据。
(4)结果分析:对实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5)总结与反思: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建议。
疫情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第37卷第9期 2021年5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V〇1.37No.9May. 2021疫情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朱钰(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摘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互联网对高职院校的传统课程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在全面展开在线教卞 的需求下,本文分析了线上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平台构逑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模式 改革的创新观点,对如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提出_f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线上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2020年初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系统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之前教学模式以面授为主,而 传统模式转变为居家学习和线上学习给教学改革和创新带来了巨大挑战。
当下高职学生对互联网相当依赖,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同时具备便携性、简便性、高效性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有效教学确保线上教学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同等效力甚至更加高效直观,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一项新的课题。
1疫情下教学模式创新面临的机遇与 挑战疫情期间,教师居家授课,学生线上学习,为师生的互联网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也为大规模线上课程的推进形成了新的契机和条件,抓住这次机遇,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使线上课堂实现智能化、信息化,使全体教师深人学习并迅速适应网络教学平台,提高使用技能和应用水平,也为学校信息化授课补齐了短板,为线上平台的完善以及资源库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教师信息化大赛、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都形成了巨大的动力,为学校今后展开线上教学活动提供了模板和参考,成为学校信息化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强大引擎。
高职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辅助工具主要是手机和电脑,学生对这些智能化工具的依赖比较强,使用好网络平台,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线上教学如果效果不好,就无法保障学生参与课堂,线上互动不够,就会导致学生无法专心学习,聊天玩游戏,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会出现。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基层教育农家参谋-265-NONG JIA CAN MOU“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毛莉莹 吴玮(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南昌,330029)【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增,带给了高校各个专业教育很大的挑战,目前高校会计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许多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无法适应企业工作模式,且自身的会计相关技能与企业需要的工作人员能力有较大的出路,追溯其原因,是因为高校会计专业教育没有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未能及时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缺乏实践教学技能培育,使得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更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基于此,本文将互联网作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背景,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具体化创新,希望能够从中找到解决会计专业人才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问题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自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各方面技术都得到了创新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在此环境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得到扩增,但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增加,因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环境下不再缺乏高学历学生,互联网信息技术带领的社会进步中,更需要技术型人才,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融入创新思想,推动企业的发展。
然而根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体系未得到改革,以至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发展需求严重不符,这需要引起教育改革研究者提高重视。
1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互联网发展环境下,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此类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岗位工作模式,实现了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在物理空间上的相互分隔状态,基于此,企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出现了标准创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教育者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跟上社会和企业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化工教学化 工 设 计 通 讯Chemical Teaching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103·第46卷第12期2020年12月2020年春季学期伊始,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病毒所引发的疫情打乱了各所高校的教学安排,阻断了学子归校的脚步,给教学活动带来巨大挑战。
为响应国家号召,做好防疫期间“在学不在校”线上教学工作,辽宁大学化学院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基于以往虚拟实验建设经验,及时更新在线课程建设,努力做到“三变三不变”。
但由于实验类课程的特殊性,仅仅通过线上讲授理论部分,并不能替代线下的实践操作,学生对实验内容缺乏切身体会。
而以前通常作为预习手段的虚拟实验,在这个特殊时期大显身手,发挥了巨大作用[1-2]。
但是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利用、整合线上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这就迫切需要对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创世新探索与改革,以便于更加适应现代化、智慧化教学需求。
1 概论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 (慕课)平台、微信公众号moolsnet 、移动虚拟实验室Mlabs 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的优质在线教学资源。
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辽宁大学化学院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优化教学设计,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双截棍”模式展开线上网络教学,力争“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这些丰富的线上资源,包含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的讲解,有课件、有视频、有测试,更有虚拟仿真实验来助力。
化学院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共开设了28个虚拟实验,包含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和综合化学实验。
这些虚拟仿真实验内容丰富,涵盖化学实验的基础操作和大型仪器的使用,更有综合型辽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1,3-癸二烯的制备与表征、催化加氢制备对苯二胺。
将多种元素、不同形态与教学手段相结合,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分析胡文瑾(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摘要:本文指出了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培训模式和培训目标决定着新一轮改革的方向。
阐述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包括教科书内容陈旧且缺乏新思想,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学实践形式主义,课程无聊,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路径,需要突出计算机课程的合理性,加强计算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使用多元化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或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每个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适应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3-0148-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作为社会各阶层发展核心技术的现代计算机的高速普及给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现代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中仍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如不完善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和落后的教学模式等。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许多新技术,进行新一轮地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新一轮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以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创新教育的需求,适应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培训模式和培训目标决定了新一轮改革的方向。
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全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而,我们要关注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因为方向决定着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计算机教育教学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方向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内部需求。
因此,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和教学专业应以经济市场内部发展规律为指导,来满足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体现当代高校发展的多元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Internet Education互联网+教育目前的教育教学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互联网的高效性和资源丰富性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回放功能可以让学生重复观看课程,提升复习效率。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教学质量与国家的人才建设息息相关,所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必须要加快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步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从航空航天到建筑领域、从物理、计算机、化学到生物等重要学科,数学知识构成了它们发展的基础。
而在经济金融领域,数学知识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大学数学教学是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必经之路,然而目前的发展现状下,大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学生的兴趣不够高,教师的教学方法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比较陈旧等。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大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给国家的人才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理念落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课程的设计和教材设置仍然采用较早时期的模式,而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较为落后,对于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掌握并不熟练。
大学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但是其实践性也并不弱,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展思维,拓宽视野,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并通过其他精品网课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然而,还是有部分教师仍然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讲解而没“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有进行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导致大学数学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地锻炼。
以前国内外更为提倡的教学模式是交际式互动式的教学法,只有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才能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张永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许多的便利,满足人们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需要,基于此,高校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互联网理念,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希望为推动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15-01
近些年,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现代高效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应重视融入互联网理念,实现对传统高校教学课堂的变革,然而,现阶段大多数的高校教育工作人员缺乏对互联网全面的认识,为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为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一、基于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的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优势,积极的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然而,由于互联网理念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各方面还有待于成熟,导致高校的实践教学中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多媒体综合教室
就多媒体教室来看,其主要包括五种类型:一基于Web型,二多功能型,三标准型,四学科专业型,五简易型等,大多数的高校目前主要采用简易型的多媒体教室,大致包括下面几点内容:一投影仪,二幕布,三音响,四计算机,五话筒等。
然而,当前的多媒体教室面临着教学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给高校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巨大的阻碍。
(二)互联网资源利用率不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由于受到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限制,大多
数教师忽视互联网信息的加工处理,仅仅是简单的将网络上下载的资料呈现给学生,使得课件播放成为教学课堂的主要内容,无法保障教学课堂的质量与效果。
(三)缺乏对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
现阶段,大多数的教师虽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计算机操作能力有所不足,具体表现为许多教师不善于合理的应用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盲目的、过度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导致在教学课堂中学生需要接受大量的课件,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高校的实践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利用率偏低。
二、基于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信息化的多媒体综合教室
高校要想切实的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最为关键的是突破传统的硬件设施,现阶段高校大多数的多媒体教室普遍由投影、计算机、音响等简单硬件设备组成,而这些设备不仅不便于管理和使用,更达不到信息化互动教学效果,针对于这一问题,高校提高创新意识,强化教室互通、课堂互动、课件共享、网络互助等应用功能,配备较为先进的硬件设备,从而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建立互联网互动教学模式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可获得丰富的信息与数据,首先改变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完成案例教学、通过互联网完成课件上传、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学互动、通过互联网实现集成控制、通过互联网收集教学建议。
高校教学系统要创新教学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加强互联网技术培训,真正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去。
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在课堂以外共享教学资源、讲座、培训。
形成互联网式的“教”与“学”互动模式。
(三)加强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提高对课件制作的水平和能力,课件制作要素即字、表、色、画、声、动,一个高水平的课件不可缺少以上6个元素,另外要有高质量的超级连接(网址连接或文本连接),做为案例辅助教学,课件见容不宜过多。
其次高校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要强化互联网技术应用考核,突破传统的纸质版教案或整版文字PPT教案方式的要求,以互联网技术做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明确到制度与考核当中去,一项技术的革新或体制改革都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保障,确保教师将互联网技术真正应用到教学当中。
最后在实践教学方面与互联网对接,现在大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机房做为基础或专业实训,结合互联网技术的云平台推广力度不大,很多实践教学受设备、场地的局限,有些高校是设备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有些高校是场地不足,应加强云平台建设,
通过账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实践教学平台,可以随时下载学习课件。
不受开放时间限制,不受场地设备不足影响,真正实现互联网下的教学、学习新模式,从而实现互联网技术的深入
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充分的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由此拓宽学生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实现大数据、互联网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推動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通讯世界,2016,24:286.
[2]孙四化.MOOC背景下高校萨克斯管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黄山学院学报,2015,06:99-101.
[3]朱静宜.“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开发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6,09:37-40.
[4]沈金.“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探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0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