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近10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江苏省近10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江苏省近10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试题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

2023高考语文写作——全命题作文(含答案)

2023高考语文写作——全命题作文(含答案)

专题53 写作——全命题作文1.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例文】在线说实话,若是给我自由选科的权利,我必定将语文从所有科目中剔除。

不是因为我语文差,相反我语文成绩还说得过去;也不是因为我讨厌语文,相反我对语文的兴趣比任何一门科目都要浓厚。

原因无他,教我语文的冯老师跟我家一栋楼,平日里,跟我妈在院子里碰见了,总聊得热火朝天的,话题的中心自然总是我。

我跟我妈抱怨,聊啥不好,非要聊我,你们烦不烦啊?我妈却说,你们冯老师可真好,你要给我乖乖地听话哦……我厌烦冯老师,但就是挡不住人家的地位在我妈心目中步步攀升的势头,那真叫作扶摇直上啊。

“有的同学自以为语文成绩不错,就开始飘了啊,别人都开视频了,就她不开,又在偷懒啊……”时隔一周,冯老师不阴不阳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都居家“静态管理”了,她还像“管家婆”那样唠叨,真烦人!我这是第二次不开视频了!我记得冯老师说那话的时候,无数的“小心心”带着窃笑向我飞来,向我表示同情和关切。

冯老师虽未指名道姓,但谁都知道矛头对准着我,因为整个钉钉上面只有我一人头像是灰的。

我当然不敢开视频啊,开了视频我就是大傻瓜。

我那马大哈的爸妈反应迟钝,没能抢购到一些鱼啊虾啊肉啊之类的,天天不是青菜萝卜,就是萝卜青菜,感觉自个儿的脸都吃绿了。

没有爱吃的油焖大虾,我整个人都不利索了。

早上起床头没梳脸没洗衣服随手一披,睡眼惺忪的样子,开视频那不是自取其辱吗?但胳膊拗不过大腿啊,谁让人家冯老师都快升级成我老妈的“闺蜜”了呢!说来也太不可思议,就我妈那“世俗”的样儿,冯老师“斯斯文文”的,俩人咋也不可能混到一块儿呀!但世事无常,人生难料啊,偏偏我妈和冯老师不是知音,胜似知音。

我把头发扒拉了几下,以大无畏的勇气打开了视频。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总一、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

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

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全国各省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

全国各省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

全国各省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高考历年语文作文题!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7:我的母亲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1964:读报有感一一关于干菜的故事1965: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市)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1980年读《画蛋》有感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984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

”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提高不快。

”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部的信》1986年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

1987 年1.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至600字之间1988年作文题《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2023新课标Ⅰ卷【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整体而言,本题语言简洁,材料指向明确,审题立意上难度不大。

材料围绕“好的故事”,以分——总的结构进行阐述,两个“好的故事,可以”开头的句子较为详细地指出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而“故事是有力量的”既是对前面所述的总结,也是材料的主旨。

审题时,考生需要重点把握好这样两点:一是认识的问题:什么是“好的故事”?关于这一点,材料里有明确引导,“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有力量的”,涵盖多个内在维度,关乎个人命运和民族形象。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还要注意材料中的“……”。

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二是怎么做的问题:面对“好的故事”,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发散性思维,比如,如何发挥好的故事的力量?在何种情景下发挥?……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围绕自身或者自身一代人,不能过于天马行空。

【立意】1.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形象2.用青春创造好的故事3.中国好故事,待吾辈青年续写精彩标题书写崭新的故事用好故事感染心灵好故事里的你和我有“人”的故事最动人有情有义,用心用力卷卷故事启人智沐浴故事的金辉续写“春天的故事”做有故事的人好故事的“三维度”听风八百遍,故事驻心间天机云锦用在我积故事之篑,筑华夏九仞好故事说到底是人的故事改变命运的故事让好的故事拨动人的心弦好的故事,点燃心灯好故事如光,照亮人生路做好故事的主角山海恒在,故事常新好的故事,直抵人心好的故事,不需要酒用心用情,讲好故事沉默的故事更有力量新青年讲新故事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家的“故事汇”以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好的故事,雨润人心如锦故事,共同编织人人当好“故事家”成为好故事的一部分美丽山河有故事用心用情,讲好故事承故事荣光,续时代新篇汇凡人故事,聚复兴伟力品鉴故事,见天地、众生和自己讲故事是本能,讲好故事是本事萤烛末光,故事生辉人间烟火,最美故事好的故事,持久的力量做好故事的缔造者好故事有力量,弄潮儿踏浪行人间故事三两,不朽情怀千年在故事迷宫里,寻找自己的故事生命的故事最动人引故事清流,涌生命活水聆听往昔,执笔未来破时空壁垒,叙中国故事以优秀故事筑牢精神龙骨让中国故事传得更广更远真学笃行,让中国故事更好精彩吹响中国故事的集结号中国故事谱华章提升中国故事的含金量让世界读懂中国故事中国故事,请你着笔讲好中国故事,青年大有可为立鼎于心,讲好故事好故事是民族的光芒为“故事中国”注入青春动能多读好“故”事,成就“新”自我故事代代无穷已浸润好故事,立己又达人教师范文01观故事万千风采展我辈民族英姿刘海娟斯蒂芬·金曾言:“故事本身才是主角,而不是说故事的人。

高考作文真题题目_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公布

高考作文真题题目_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公布

高考作文真题题目_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公布2022高考作文真题题目2021高考作文真题题目2020高考作文真题题目2022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2022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真题1:全国新高考Ⅰ卷试题内容: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

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真题2:全国新高考Ⅱ卷试题内容: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

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

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

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

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历年高考作文题大全

历年高考作文题大全

历年高考作文题大全(1949年以前一2005年1949年以前高校招生部分考试作文题衣服的功用女衣和男衣的比较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帽类我最喜欢穿的鞋子饮食为什么一定要有时候多吃的害处我最喜欢吃的食品烧饭法我理想中的屋子造法中国的家庭制度怎样改革怎样可以和邻人和睦家事的类别和学习的方法烧鱼和烧肉的不同地方我们为什么要敬崇老师我的旅行日记值日生的责任报告我校运动会情形给父母信我的小史自满的害处我的爱惜光阴法益友和损友哪一种游戏最为有好处于人身不倒翁为什么推他不倒什么叫“笔耕”我的书包我家的书橱椅子和凳子的分别船和车的争辩镜子为什么能够照人工人为什么要罢工广告的地位研究牛的自述池边看鱼的乐趣鹊究竟可以知道认得喜事么对于《病梅馆记》的感触风和冷暖的关系打电话的方法怎样人生好像一年的四时一个好风俗我的观察人品方法我的读书方法中国最有名的报纸庙宇中的神像果有灵性么看中国地图的感受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7:我的母亲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I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湖南试题:心中有话向党说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1984: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1988:习惯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1994:尝试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命题汇总(2017-2021)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命题汇总(2017-2021)

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

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全国卷I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全国卷Ⅰ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

在纵观20XX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基础上,展望2007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笔者有如下预测与建议。

一、把握一个趋势
这个趋势,就是高考作文已进入“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

多年考查话题作文.固然出现了一些流弊(比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作文文体意识淡化等),但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发挥空间的优点不容抹杀。

这一优点,具体表现在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文体选择的多样化、思维特点的多重性等方面;这与多元、民主、开放的时代特点是相吻合的,与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也各有自己的长处,足可成为话题作文的有益补充。

所以在2 0XX年的备考中,话题作文等四种形式的训练要兼顾,对它们的写作要领都应了然于胸。

特别是那些已连年考查话题作文的省份(如广东、江西、浙江)的考生,一定要多练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命意作文(所谓“命意作文”即提供材料并略作提示,要求考生根据对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二、重视两种题型
两种题型.指“寓意”类话题作文和关系类作文。

(一)“寓意”类话题。

即本身含有比喻义、象征义等隐含意义的话题。

如,20XX年江西卷的“雨燕减肥”、广东卷的“雕琢心中的天使”等。

对于“寓意”类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应当像材料作文那样。

充分理解、准确把握设题材料的内涵.这是把握题目的关键。

具体应注意:
(1)从材料中找到暗示话题含义的关键词(句)。

比如在“雨燕减肥”的材料里,有多个关键词应引起重视,它们是“安乐窝”“离巢”“减肥”等,大体说来,它们分别比喻安逸的生活环境.走出安逸环境而接受考验,改掉自身的种种
不足。

其中的关键句为“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飞翔”,这句话意味着强化自己的能力,就能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并一展抱负。

(2)要有整体意识。

比如,“雨燕减肥”的材料,从整体上看,包含一组对比:幼年的雨燕……第一次离巢前……构思作文时就应根据这组对比,由物及人加以迁移。

(3)试着把原话题改换成一个显性话题。

比如,“雨燕减肥”说白了就是“磨砺人生,不做温室中的花朵”“挑战自我,‘飞’向社会”“一味溺爱不足取”等。

(二)关系类作文。

对于关系类试题(包括关系类命题作文),构思时须将两者(甚至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

要搞清关系各方所属的领域、范畴,把握关系各方的本质、特点,更要搞清关系各方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是单向联系还是多向联系,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或者是互动关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等等。

搞清关系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准备表达的一种关系,进而形成观点或判断。

如果命题人在出示话题(命题)前,加有提示语,对提示语一定要逐句研读。

比如,江苏卷《人与路》这个命题前,有三句提示语。

第一句“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很好理解,它告诉我们:路(包括“革命之路”“改革之路”“个人发展之路”等)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可以无路开路,开创出道路。

“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这第二句就耐人寻味了。

为什么“人多”会导致“无路”?不妨。

多角度思考,比如“千军万马”都往“独木桥”上挤,自然会造成“此路不通”的尴尬状况;大家都固守着原有的套路不思开拓,必然会产生前途被“堵”,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须“排除堵塞”或“另辟蹊径”。

由前两句提示语不难发现,命题意图在于鼓励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

再看第三句“还有人说“……”这里的省略号可谓意味无穷。

它暗示考生:关于“人与路”的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种种个性化的思考:
(1)顺着前两句的思路,把提示语补下去。

比如,补作“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仍然没有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如此一来,写作范围扩大了许多
(2)谈“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你可写如路一样的人生,或者如人生一样的路。

(3)赋予“路”以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这是常规思路;如果将“人与路”往实处理解,不也能避免与大多数考生在立意、选材上“撞车”吗?
(4)虚实结合,专谈“人造路”。

比如,从“造路”需要科学的规划、“造路”需要拼搏的精神、“造路”需要健全的体制(这最后一个“造路”,虚指加强廉政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逐层论述。

三、突出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一“体验”“理性”和“人文”。

(一)“注重体验”将是20XX年高考作戈命题的基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的“表达与交流”部分指出,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部分的“教学建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可见,“新课标”特别强调“参与和体验”,才可能有深刻、独到的“感受与思考”。

否则,要想达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要求,无异于缘木求鱼。

因此,注重体验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普通人的情感和人生经历,理应是20XX年高考命题的侧重点。

(二)“讲求理性”将是20XX年高考作文命题中的浓重一笔。

“理性”,就是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理性”,就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理性”,还指善于从另一个角度(即不同于惯常思维的视角、眼界、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三)“宏扬人文精神”将是20XX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精髓。

“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的入文精神尤显重要,这自然也将成为考命题者关注的热点。

四、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审题意识。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

即指题目规定的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至标题、字数,等等。

比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题眼在于一个“想”字(表示一
种与他人亲近、友好的愿望),这道题与“我握住了你的手”是有明显区别的。

在“命意作文”的审题上,准确解读题意是基础,也就是说,要善于从题目中悟出写作话题,把它转化为话题作文。

比如今年湖北卷的题目.就可转换为“请以带“三”的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强化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

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

特别是要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

比如,今年辽宁卷考命题作文《肩膀》,此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

看到试题,我们可以想到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进而围绕“肩膀”也来写一个亲情故事;想到现代汉语中的“身肩重任”‘“肩膀儿硬”、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取其“承担责任”的含义构思成文;还可联想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人们不是常说“并肩作战”吗;联想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的“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这个“肩膀”,喻指“基础”;联想诗人舒婷《神女峰》中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个“肩头”指一种“依靠”……可写的内容相当多,关键是如何精选角度展现出一定的新意与深度。

(三)强化素材积累。

强化素材积累,首先要丰富生活积累。

这有多种途径,比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

真要备好生活素材。

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

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地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

强化素材积累,还应博览课外读物,常咀时文精华。

从近年高考看,高分作文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所以,丰富文化积淀,多读多思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实感的、有才识的短文,自然是非常必要的。

在多阅读的同时,还应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手册。

这个手册要分门别类,有作文题,构思路数、文章概要和写作资料等。

并要编个索引,以后要看哪一方面的内容,知道到哪里找。

(四)强化分析能力训练。

这是克服议论文写作中“以摆代论”毛病的重要保证。

所谓分析,就是找联系.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找某一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例如,“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普遍和个别之间的联系”
“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联系”。

等等。

能够把这些联系找充足,就是说理充分;能够找到最本质的联系,就是说理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