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OC气体危害及废气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技术综述

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技术综述

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技术综述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技术综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的排放量也大幅增加。

VOCs废气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综述VOCs废气的危害以及当前可行的处理技术。

一、VOCs废气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危害VOCs废气中的化合物往往具有高毒性、致癌性和损害生殖能力等特性。

长期接触VOCs废气可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紊乱、神经系统衰退等。

2.大气污染VOCs是大气中臭氧的前体,其排放会导致臭氧生成的速率增加,从而增加雾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VOCs 也是酸雨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环境生态系统破坏VOCs废气通过大气传播,最终降落到地表和水体中。

这些污染物会进入土壤、河流和湖泊,对植物、水生生物和土壤微生物造成损害,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VOCs废气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原理实现VOCs废气的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吸附、冷凝、膜分离和压力摩擦等。

其中,活性炭吸附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吸附作用去除废气中的VOCs。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利用化学反应将VOCs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催化氧化、氧化还原、光催化等。

催化氧化是一种高效的方法,通过催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将VOCs废气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对VOCs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降解。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反应器。

这些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和对多种有机物适用性强的特点。

4.其他处理技术除了上述的主要处理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处理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例如,等离子体技术利用等离子体在高温下使有机物发生部分或完全催化氧化。

超临界流体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对VOCs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萃取和分离。

VOC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分析

VOC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分析

VOC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分析VOC(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指的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挥发到大气中的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

1. 废气收集与净化:首先需要对废气进行收集,然后通过净化处理降低其排放浓度。

常见的废气收集方式包括引风和负压收集。

净化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催化燃烧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吸附通过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将有机物吸附于表面,并周期性地进行脱附和再生。

化学吸附则通过活性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催化燃烧则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

生物处理则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2. 烟气处理与除尘:治理后的废气中仍然会带有一定的固体颗粒物,需要通过除尘设备进行处理。

常见的除尘设备包括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利用高压静电场使颗粒物带电并与电极相互作用,达到除尘的目的。

布袋除尘器利用滤料上积聚的颗粒物形成的滤渣层对颗粒物进行过滤。

湿式电除尘器则利用液体喷雾将颗粒物湿化后与电极相互作用形成悬浮液并沉降。

3. 余热回收:在VOC废气治理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可以被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余热回收方式包括废气换热器和热泵。

废气换热器通过将废气与新鲜空气或水进行换热,提高新鲜空气或水的温度。

热泵则利用工作介质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释放热量。

4. VOC废气监测与控制:治理过程中需要对废气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治理效果合格。

常见的废气监测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质谱仪和红外气体分析仪等。

废气控制则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废气收集、净化和除尘等进行精确操作和调控。

VOC废气治理工程技术方案需要通过废气收集与净化、烟气处理与除尘、余热回收和废气监测与控制等手段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有效治理。

这些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废气排放浓度,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工业废气危害及治理方法

工业废气危害及治理方法

工业废气危害及治理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以及、二氧化硫和碳氢等对人体有害物质中包含的VOC有机废气是强物。

而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是将作业点产生的废气通过高空排放,但这样的操作只是将污染转移至大气以及周边的中,其污染和危害更大。

处理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催化燃烧法、催化氧化法、水吸收法、药液吸收法等。

1、活性炭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功能使工业废气由气相转移至固相,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高净化要求的恶臭气体。

净化效率很高,可以处理多组分恶臭气体。

2、热力蓄热燃烧法与催化燃烧法(RTO RCO):在高温下恶臭物质与燃料气充分混和,实现完全燃烧。

适用于处理高中浓度、复杂的废气成分、大风量的可燃性气体。

净化效率高99%,恶臭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

3、水吸收法: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易溶于水的特性,使臭气成分直接与水接触,工业活性炭过滤,达到脱臭目的。

适用于水溶性、有序排放源的恶臭气体。

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设备简单,需对洗涤液进行处理。

4、药液吸收法: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和药液产生化学反应的特性,去除某些臭气成分。

适用于处理大气量、高中浓度的臭气。

能够有针对性处理某些臭气成分,工艺较成熟。

voc废气治理方法

voc废气治理方法

voc废气治理方法
VOC(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是指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

这些有机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

下面是几种VOC废气治理方法:
1. 吸附:使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或分子筛将VOC吸附在表面,从而使废气中的VOC得以去除。

吸附剂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去除VOC。

2. 燃烧:将废气中的VOC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方法可以通过直接燃烧或催化燃烧来实现。

催化燃烧通常需要较低的燃烧温度和更高的废气处理效率。

3. 冷凝:通过降低废气温度,使VOC从气态转变为液态,进而被捕集和分离。

冷凝方法适用于高浓度VOC废气的处理。

4.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将VOC转化为无害的产物。

生物处理通常包括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膜技术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低浓度VOC的废气处理。

5. 膜分离:使用特殊的膜材料将VOC从废气中分离出来。

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VOC去除。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废气治理方法。

VOCs废气危害及处理技术进展

VOCs废气危害及处理技术进展

2 VOCs处理技术2.1 处理方法分类VOCs 是形成臭氧与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可引发光化学烟雾与灰霾等环境污染问题。

尤其是在工业化规模化发展背景下,以臭氧与细颗粒物等污染物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威胁大众身体健康,同时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受VOCs 排放的渠道广泛与形式多样及种类繁多等因素影响,落实VOCs 污染防治工作的难度更大,因此采取多措并举方式建立VOCs 污染防治体系,成为了当前环境治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应当大力推行重要前体物VOCs 的综合防治工作[2]。

目前VOCs 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预防性措施,通过工艺技术改进与设备更换等措施,以消除VOCs 排放。

但从当前的技术水平入手分析,向大气中泄露与排放的有机废气是不能完全被消除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类是控制性措施,以事后处理为主,如采取物理方法等非破坏性方式回收VOCs ;如采取生化反应分解VOCs 至低毒或无毒物质等破坏性方法。

目前对昂贵或高浓度VOCs ,通常采取回收联合循环利用技术,包括吸附与吸收及冷凝等回收技术,VOCs 废气控制的方法多样化,包括触媒焚化法与活性碳吸附法及直燃焚化法等处理技术。

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主要以这两类为主,一是回收法,即通过物理方法,在指定温度与压力下,用选择性渗透膜或活性碳吸附等方式分类VOCs 。

二是消除法,是指利用生物反应与化学反应,用催化剂与光或热等方式,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与水,包括等离子体分解法与生物氧化及热氧化等处理技术。

2.2 常用处理技术2.2.1 热破坏法热破坏法,是指利用间接或直接燃烧VOC ,或利用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达到降低浓度与危害性的处理方式。

处理低浓度的有机废气效果更加理想。

处理方法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火焰燃烧法,热处理有机废气的效率高达99%。

二是催化燃烧法,利用催化床层作用加速有机废气反应;更节约时间成本,是处理小流量与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常用技术。

VOC废气处理现状及先进技术分析

VOC废气处理现状及先进技术分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有VOC废气的产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则需要对VOC废气进行降解与净化处理。

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的废气处理方法和技术有热破坏法、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吸附法、生物处理法等,这些方法和技术各有优势,因此,要根据废气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方法,从而有效处理有机废气。

1、VOC危害首先,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物质会直接损害人体,造成呼吸系统损伤,如呼吸困难、头痛、胸闷、肺气肿,并严重损害人体的肝、肾、脑和神经系统。

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甚至会导致神经质或抑郁。

二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破坏大气生态环境。

例如,在阳光和热量的作用下,VO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此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破坏上层空气中的臭氧层。

三是挥发性有机物中含有易燃易爆化合物,给企业的日常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2、我国VOC废气治理现状(1)冷凝式治理在当前废气治理工作中,冷凝式VOC废气治理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该方式的应用原理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有机物质的饱和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对系统压力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蒸汽中所包含的有机物会被冷凝析出,这就能够让VOC废气得到最大程度的净化,将蒸汽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消除,并将其中的可再利用物质进行回收。

该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是操作简便,缺点是对于VOC废气成分较少的企业很难实现彻底的废气分离,需要将先进技术应用其中才能起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其成本相对较高。

由此可知,冷凝式治理对于低浓度的废气治理效果较差。

(2)燃烧式治理燃烧式治理就是借助燃烧方式来实现VOC废气治理工作。

该方式可分为三大治理种类:第一,将VOC废气直接燃烧处理。

这就能够将废气得到最大程度的治理,但是如果废气中VOC含量较少则处理效果并不显著;第二,借助其它物质将VOC废气引燃,让VOC废气得到更快速的燃烧,但是该方法需要花费较高成本;第三,在燃烧过程中加入催化剂,这就能够降低燃烧对温度的依赖性,减少废气燃烧所需能量,这就能够实现该技术的普遍推广。

挥发性有机废气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

挥发性有机废气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

挥发性有机废气危害及处理技术分析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科研部门和环保机构已对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技术包括:吸附处理、燃烧处理、生物处理等。

这些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挥发性有机废气对环境的危害和人体的损害。

在实际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中,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因此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来源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有效提升治理效果。

一、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含义挥发性有机废气是一种危害环境的气体,其在通常情况下的沸点甚至达到250℃以上,亦或是在温室情况下飽和蒸气压达到125pa以上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主要包括非甲烷烃类以及含氧有机物、含氯有机物、含氮有机物等。

其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等,特别是工业方面,石化、化工、表面涂装、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等行业都是挥发性有机废气产生量较大的行业。

二、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危害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危害有很多,其是形臭氧和PM2.5的主要元凶,也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

其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大部分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伴有毒性和刺激性气味,能对人的眼睛以及呼吸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严重时会抽搐、昏迷、记忆力减退,持续吸入后将会伤害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甚至致癌,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其次,挥发性有机废气大多具有光化学活性,通过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会发生光化学反映,产生臭氧、PM2.5甚至形成“光化学烟雾”,造成二次更为严重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在2010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中就已明确将挥发性有机废气列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点污染物三、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一)选择吸附能力强的吸附剂进行吸收通常,吸附技术是在多种混合物中选用最具吸附力的吸附材料来将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附,吸附剂有多种类型,主要是以多孔结构固体为主。

在进行选择和使用时要注意考虑到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污染物质应该有针对性地选用吸附剂,如果选择不合理则会大大的降低吸附剂的使用效果。

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技术

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技术

VOCs废气的危害及处理技术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空气质量普遍受到了威胁。

VOCs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设法控制和治理其污染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本文主要综述了VOCs废气的来源、危害以及处理技术。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危害;处理技术引言:挥发性有机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被视为第二大类空气污染物,列为粉尘之后。

根据美国联邦环保署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以外的其他所有与大气光化学反应有关的碳化合物。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沸点范围在50~260℃之间,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在常温下以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

从环保意义上说,VOCs挥发和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这两个特点十分重要,不挥发或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就不构成危害。

一.VOCs废气的来源VOCs的来源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

天然源是指森林、草原、海洋等植物排放;人为源则可分为固定源和流动源两大类,其中固定源包括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秸秆、木材)燃烧,溶剂使用、工业过程(如石油化工、炼钢炼焦)等。

流动源指所有和机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相关的排放。

此外,所谓的VOCs二次来源是指在光照等条件下,VOCs排放到大气中后通过化学反应作用生成新的VOCs。

我国城市地区的VOC一般主要来自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溶剂使用排放、油品挥发泄露、液化石油气(LPG)使用等。

二.VOCs废气的危害VOCs种类繁多,有些物种基本没有毒性,因此对人体及动物基本无害。

但有些物种如甲醛、芳香烃特别是多环芳烃、二噁英类等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生物毒性,一些卤代烃和含氮化合物等也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有显著的毒害作用。

植物本身是可以产生并排放一些VOCs的,人为排放的VOCs对植物的毒害在通常情况下应该也是微不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VOC气体危害及废气处理技术众所周知,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大气环境有危害的有机气体。

当前,中国的大气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北方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提高废气处理技术来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本文从VOC 气体的危害入手,分析了其相关处理技术。

1、VOC及其危害概述1.1VOC概述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简称为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工业生产中,通常作为溶剂来使用,使用之后便散发到大气中。

现阶段,其应用比较广泛的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印刷、人造革及电子元器件、烤漆和医药等。

1.2VOC危害概述从化学物质的性质来看,在工业生产等领域,一般用作溶剂的主要包括脂肪族化合物、卤代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溶剂如果挥发到大气环境中,不仅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人体呼入被污染的气体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比如苯,它常常被当作一种溶剂来使用,作为溶剂挥发到大气环境中,不仅可以被人体的皮肤所吸收,而且还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部,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不过人体的大部分中毒均是由于呼入有毒气体造成的。

苯类化合物不仅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还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障碍,进入人体后还会危害血液和造血器官,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甚至会有出血症状或患上败血症。

氧化作用下,苯在生物体内可氧化成苯酚,从而造成肝功能异常,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十分不利,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如果苯蒸汽浓度过高,生物可能因急性中毒而死亡。

因此,ACGIH把苯列为潜在致癌物质。

卤代烃类化合物会引发神经症候群和血小板的减少、肝脾肿大等不良状况,而且很有可能致癌。

所以,必须控制VOC的排放,这不仅是对环境负责,也是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负责。

2、VOC废气处理技术当前,VOC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热破坏法、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吸附法和氧化处理方法等。

2.1热破坏法热破坏法是指直接和辅助燃烧有机气体,也就是VOC,或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VOC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降低有机物浓度,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的一种处理方法。

热破坏法对于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比较好,因此,在处理低浓度废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

直接火焰燃烧对有机废气的热处理效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可达到99%。

而催化燃烧指的是在催化床层的作用下,加快有机废气的化学反应速度。

这种方法比直接燃烧用时更少,但是如果离开催化剂辅助,则无法发挥作用。

现阶段,可作为催化剂使用的大都是金属、金属盐。

这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虽说比较好,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其价格却比较高,所以处理成本也就比较高。

近年来,催化剂研制多集中在非贵金属催化剂方向,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此外,在催化有机废气过程中,还需要有催化剂的载体,其起着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当前,多以陶瓷作为催化剂载体,但在未来的催化剂研究当中,应加快研发高效活性催化剂及其载体。

2.2吸附法有机废气中的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高通量有机废气。

现阶段,这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能量消耗比较小,但是处理效率却非常高,而且可以彻底净化有害有机废气。

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它需要的设备体积比较庞大,而且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如果废气中有大量杂质,则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中毒。

所以,使用此方法处理废气的关键在于吸附剂。

当前,采用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多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因为活性炭细孔结构比较好,吸附性比较强。

此外,经过氧化铁或臭氧处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会更好,有机废气的处理将会更加安全和有效。

2.3生物处理法从处理的基本原理上讲,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处理有机废气,是使用微生物的生理过程把有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比如CO2、H2O和其它简单无机物等。

这是一种无害的有机废气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生物处理有机废气过程包括3个基本步骤:a)有机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首先与水接触,在水中可以迅速溶解;b)在液膜中溶解的有机物,在液态浓度低的情况下,可以逐步扩散到生物膜中,进而被附着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收;c)被微生物吸收的有机废气,在其自身生理代谢过程中,将会被降解,最终转化为对环境没有损害的化合物质。

2.4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是利用气体组分可吸附在固体材料上的特性,在有机废气与分离净化装置中,气体的压力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通过这种压力变化来处理有机废气。

PSA技术主要应用的是物理法,通过物理法来实现有机废气的净化,使用材料主要是沸石分子筛。

沸石分子筛,在吸附选择性和吸附量两方面有一定优势。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这种沸石分子筛可以吸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成分,然后把剩余气体输送到下个环节中。

在吸附有机废气后,通过一定工序将其转化,保持并提高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进而可让吸附剂再次投入使用,然后重复上步骤工序,循环反复,直到有机废气得到净化。

近年来,该技术开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对于气体分离有良好效果。

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有:能源消耗少、成本比较低、工序操作自动化及分离净化后混合物纯度比较高、环境污染小等。

使用该技术对于回收和处理有一定价值的气体效果良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成为未来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2.5氧化法对于有毒、有害,而且不需要回收的VOC,热氧化法是最适合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氧化法的基本原理:VOC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H2O,化学方程式如下:从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看,该氧化反应和化学上的燃烧过程相类似,但其由于VOC浓度比较低,在化学反应中不会产生肉眼可见的火焰。

一般情况下,氧化法通过两种方法可确保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a)加热。

使含有VOC的有机废气达到反应温度;b)使用催化剂。

如果温度比较低,则氧化反应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7]。

所以,有机废气处理的氧化法分为以下两种方法:a)催化氧化法。

现阶段,催化氧化法使用的催化剂有两种,即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

贵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Pt、Pd等,它们以细颗粒形式依附在催化剂载体上,而催化剂载体通常是金属或陶瓷蜂窝,或散装填料;非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是由过渡元素金属氧化物,比如MnO2,与粘合剂经过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制成的催化剂。

为有效防止催化剂中毒后丧失催化活性,在处理前必须彻底清除可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比如Pb、Zn和Hg等。

如果有机废气中的催化剂毒物、遮盖质无法清除,则不可使用这种催化氧化法处理VOC;b)热氧化法。

热氧化法当前分为三种:热力燃烧式、间壁式、蓄热式。

三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热量回收方式。

这三种方法均能催化法结合,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温度。

热力燃烧式热氧化器,一般情况下是指气体焚烧炉。

这种气体焚烧炉由助燃剂、混合区和燃烧室三部分组成。

其中,助燃剂,比如天然气、石油等,是辅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焚烧炉内产生的热混合区可对VOC废气预热,预热后便可为有机废气的处理提供足够空间、时间,最终实现有机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在供氧充足条件下,氧化反应的反应程度——VOC去除率——主要取决于“三T条件”:反应温度(Temperat)、时间(Time)、湍流混合情况(Turbulence)。

这“三T条件”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范围内,一个条件的改善可使另外两个条件降低。

热力燃烧式热氧化器的缺点在于:辅助燃料价格高,导致装置操作费用比较高。

间壁式热氧化器指的是在热氧化装置中,加入间壁式热交换器,进而把燃烧室排出气体的热量传送给氧化装置进口处温度比较低的气体,预热完成后便可促成氧化反应。

现阶段,间壁式热交换器的热回收率最高可达85%,因此大幅降低了辅助燃料的消耗。

一般情况下,间壁式热交换器有三种形式:管式、壳式和板式。

由于热氧化温度必须控制在800℃~1000℃范围内,因此,间壁式热交换必须由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

所以间壁式热交换器的造价相当高,而这也是其缺点所在。

此外,材料的热应力也很难消除,这是间壁式热交换的另外一个缺点。

蓄热式热氧化器,简称为RTO,在热氧化装置中计入蓄热式热交换器,在完成VOC预热后便可进行氧化反应。

现阶段,蓄热式热氧化器的热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5%,且其占用空间比较小,辅助燃料的消耗也比较少。

由于当前的蓄热材料可使用陶瓷填料,其可处理腐蚀性或含有颗粒物的VOC气体。

现阶段,RTO装置分为旋转式和阀门切换式两种,其中,阀门切换式是最常见的一种,由2个或多个陶瓷填充床组成,通过切换阀门来达到改变气流方向的目的,详见图1。

2.6液体吸收法液体吸收法指的是通过吸收剂与有机废气接触,把有机废气中的有害分子转移到吸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有机废气的目的。

这种处理方法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

有机废气转移到吸收剂中后,采用解析方法把吸收剂中有害分子去除掉,然后回收,实现吸收剂的重复使用和利用。

从作用原理的角度划分,此方法可分为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质之间相溶的原理,把水看作吸收剂,把有机废气中的有害分子去除掉,但是对于不溶于水的废气,比如苯,则只能通过化学方法清除,也就是通过有机废气与溶剂发生化学反应,然后予以去除。

2.7冷凝回收法在不同温度下,有机物质的饱和度不同,冷凝回收法便是利用有机物这一特点来发挥作用,通过降低或提高系统压力,把处于蒸汽环境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冷凝方式提取出来。

冷凝提取后,有机废气便可得到比较高的净化。

其缺点是操作难度比较大,在常温下也不容易用冷却水来完成,需要给冷凝水降温,所以需要较多费用。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浓度高且温度比较低的有机废气处理。

有机废气处理除上述处理方法之外,还包括高温及触媒燃烧法、活性炭吸附法、臭氧分解法和电化学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均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但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则取决于废气浓度、设备装置和环境温度等条件。

此外,还需要考虑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

3、结语当前,中国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控制工业等生产领域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主要探讨了VOC废气处理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冷凝处理法、氧化处理法、液体吸附法、生物处理法和吸附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