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啤酒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一计算题

1.、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
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
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3、(1)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个部分构成的,即W = K + m ,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 = 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 = (22.65元–14.90元)×1.88×30= 7.75×1.88×30= 437.10元(2)m` = m / v = 437.10元÷32.34元 = 1,352%答:(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
(2)剩余价值率是1,352%。
2.、产业部门预付的不变资本为19,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5,25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可变资本2,000万元;剩余价值率200%。
商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耗资本相等,生产工人的剩余价值率也为200%,预付资本的情况是:购进商品资本1,200万元;保管费用400万元(其中:300c,100v);运输费用500万元(其中:400c,100v);纯粹流通费用200万元。
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是多少?(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4)产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4、(1) 平均利润率=(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部门生产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产业部门与预付资本总额+商业预付资本总额)=[2,000万元×200%+(100万元+100万元)×200%-200万元]/(19,200万元+2,000万元+1,2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4200万元/23500万元=17.87%(2) 产业部门平均利润=(19,200万元+2,000万元)×17.87%=3,789万元(3) 商业部门平均利润=(1,2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17.87%=411万元(4)产业部门售卖价格=(19,200万元-15,250万元)+15,250万元×1/5+2,000万元+3,789万元=12,789万元(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生产价格=产业部门售卖价格+商业利润+保管费+运输费+纯粹流通费用=12,789万元+411万元+4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14,300万元答:(1)平均利润率是17.87%。
政治经济学练习册计算题答案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现假定某国当年要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亿元,其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450亿元,当年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600亿元,其中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该年市场上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为6次,若发行纸币400亿元,试计算:(1) 当年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0004506003506300-+-==(2) 纸币贬值后,每元纸币价值多少?3004000.75== 第三章 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1、某资本家纺织厂原属于社会中等生产条件,月产棉纱1万斤。
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价值 6万元,一年耗费1.2万元;每月消耗原材料价值1.6万元;雇佣工人50名,每人月工资80 元,剩余价值率100%。
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劳动生产率比社会一般企业劳动生产率高50%,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按比例增加外,其他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问:①每斤棉纱社会价值是多少?②该资本家本月获多少超额剩余价值?③本月剩余价值率是多少?流通中的纸币总额属量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金属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112000/121600017000508040004000100%4000170004000400025000c v m v m w c v m =+=+==⨯==⨯=⨯==++=++=首先计算一个月的面纱的总价值机器设备的耗费劳动对象的耗费 元每斤面纱的价值=25000/10000=2.5元()()2 2.210000 1.52.5 2.2150004500⨯⨯⨯⨯=⨯=-⨯=面纱的个别价值=1000+16000 1.5+4000+4000=33000面纱的社会价值=10000 1.5 2.5=37500元超额价值=37500-33000=4500元1000+16000 1.5+4000+4000或者:每斤面纱的个别价值=超额价值元()'34000450085008500212.5%4000M m m v =+====元2、某纺纱厂,机器设备价值23万元,每年机器设备损耗1万元,耗费原材料价值15万元,工人工资总额2万元,工人一年生产的产品总价值为22万元。
大一政治经济学习题答案

大一政治经济学习题答案大一政治经济学习题答案在大一的政治经济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题目,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政治经济学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的分配和价格的形成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私有制、自由竞争、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
2. 什么是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资源的配置。
3. 什么是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者在生产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4. 什么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商品或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
生产要素的组合和配置决定了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出的质量。
5. 什么是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购买和销售劳动力的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劳动力的价格和就业情况。
6. 什么是垄断和垄断竞争?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卖方控制着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从而能够通过控制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多个卖方,但每个卖方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能够通过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等手段来竞争。
7. 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对除直接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人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正外部性)也可以是负面的(负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8. 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使用的物品或服务,并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效益。
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提供,因为私人企业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利润。
9. 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政治经济学A卷参考答案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政治经济学 》考试试卷(闭卷 时间120分钟) A 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商品二因素答: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中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两重性,是由生产商品劳动两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 相对剩余价值答: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它是整个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4.资本有机构成答:是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用C:V 表示。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反映了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5. 成本价格答:又称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
商品价值中用于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即商品价值C+V+M 中的C+V 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2.如果交换等式为1袋米=2只羊,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D )A .生产米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等式为1袋米=1只羊B .养羊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等式为1袋米=4只羊C.生产米的劳动生产率和养羊的劳动生产率各提高一倍,其等式为1袋米=2只羊D.生产米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养羊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倍,其等式为1袋米=6只羊3.在资本周转过程中,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属于( A )A.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 C.购买时间 D.销售时间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 )A.生产关系B.商品C.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5.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A )A.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B.在生产过程中物质存在的形态不同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D.运动速度不同6.当平均利润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 B )A.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大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B.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小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C.其剩余价值的数量等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D.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和其平均利润的数量之间关系不确定7.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8.某企业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探讨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4.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供求、价格)来完成,企业和个人在法律框架下自主决策、自由竞争。
5.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填空题1. 劳动的二重性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具体劳动、抽象劳动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3.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答案:生产资料、消费资料4. 利润率是______与______的比率。
答案:利润、预付总资本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品的属性?()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价格D. 需求答案:D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 生产过剩B. 需求不足C. 通货膨胀D. 失业增加答案:A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A. 计划B. 市场C. 行政命令D. 国家干预答案:B5. 下列哪种经济体制属于计划经济?()A. 美国经济体制B. 苏联经济体制C. 德国经济体制D. 日本经济体制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价格?()A. 商品的价值B. 市场需求C. 市场供应D. 政府政策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公有制为主体B. 私有制为主体C. 集中统一的宏观调控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ACD3. 下列哪些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D.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答案:AB4. 下列哪些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A. 改变税收政策B. 改变公共支出政策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调整利率答案:AB5.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答案:B五、判断题1.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251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21.[单选题]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比例关系和区别是取决于(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B)受教育程度的高低C)社会经济与科学文化条件和反复的市场交换历史不同阶段的比较答案:C解析:2.[单选题]假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那么收敛型蛛网的条件是( )。
A)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B)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C)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D)以上均不对。
答案:A解析:3.[单选题]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是( )。
A)从抽象上升到具体B)矛盾分析C)中介分析D)分析和综合答案:B解析:4.[单选题]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C)实现剩余价值D)补偿商业流通费用答案:C解析:5.[单选题]资本周转速度( )。
A)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正比B)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反比C)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正比D)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反比答案:A6.[单选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过程”,这种研究方法是( )。
A)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B)边际分析法C)群体利益分析法D)科学的抽象法答案:D解析:7.[单选题]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C)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D)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答案:C解析:8.[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出现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下列正确的是( )A)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进一步削弱B)国际垄断同盟发展遭受严重挫折C)金融资本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D)垄断资本对外输出资本规模急剧下跌答案:C解析:所在章节:第四章,第三节,二、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大学_政治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学试题:名词匹配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A.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2.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A.成本价格B.利润C.生产价格D.利息3.构成现代市场体系的全部市场可概括为两大类,它们是( )A.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B.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C.劳动力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D.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4.货币资本买卖的市场价格是( )A.利润B.利息率C.平均利润率D.利润率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绝对过剩B.生产相对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6.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A.股份制B.国家所有制C.多种经济形式D.生产资料公有制7.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 )A.投入等于支出B.支出大于收入C.投入小,产出大D.投入大,产出小8.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必须坚持的根本方针是()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自筹资金没有外债C.大量进口不怕逆差D.自给自足剩余出口9.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A.计划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行政手段10.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产品归谁所有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所有制政治经济学试题:单项选择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2.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的价值。
()3.垄断组织定价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确定的。
()4.当代经济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6.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大学生酒品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酒品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啤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多少范围内?A. 1%-3%B. 3%-5%C. 5%-7%D. 7%-9%答案:B2. 以下哪种酒不属于烈性酒?A. 白兰地B. 伏特加C. 红酒D. 威士忌答案:C3.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发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酒精含量B. 增加糖分C. 产生二氧化碳D. 改变颜色答案:A4. 黄酒是中国传统的酿造酒,其主要原料是什么?A. 高粱B. 大米C. 小麦D. 玉米5. 以下哪种酒的酿造不需要使用橡木桶?A. 威士忌B. 红酒C. 白兰地D. 伏特加答案:D6. 鸡尾酒的调制中,常用的基酒是什么?A. 果汁B. 苏打水C. 烈性酒D. 牛奶答案:C7. 以下哪种酒的酒精含量最高?A. 啤酒B. 红酒C. 黄酒D. 清酒答案:C8. 酒类中,哪种酒的酿造过程不需要添加酵母?A. 啤酒B. 红酒C. 黄酒D. 伏特加答案:D9. 以下哪种酒是使用葡萄作为原料酿造的?B. 伏特加C. 红酒D. 清酒答案:C10. 酒的保存中,哪种条件是不正确的?A. 避免阳光直射B. 保持恒温C. 直立存放D. 避免潮湿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酒的风味?A. 原料B. 发酵过程C. 储存条件D. 包装材料答案:A, B, C, D2. 酒的分类中,以下哪些属于蒸馏酒?A. 白兰地B. 威士忌C. 红酒D. 伏特加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是酒的适量饮用可能带来的益处?A. 促进血液循环B. 增进食欲C. 改善睡眠D. 预防心血管疾病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酒的保存?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震动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酒的不当饮用可能带来的风险?A. 肝脏损伤B. 酒精中毒C. 交通事故D. 营养不良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所有的酒类都含有酒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某资本家啤酒厂原来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当,月产啤酒20万瓶。
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为240万元,预期的使用年限为10年;每月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10万元;工厂雇佣工人10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500元;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100%。
经过改进技术、完善管理,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相当于社会劳动生产率150%的水平。
除原材料价值的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他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请回答:
(1)每瓶啤酒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资本家每月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1)每瓶啤酒的社会价值是1.1元;
因为,每月固定资产折旧费=2400,000元/(12×10)=20,000元,
每月工人的工资总额=500×100=50,000元,
每月所消耗的原材料的价值为100,000元,
每月的剩余价值为:50,000×100%=50,000
于是,每月总产值=(20,000+100,000)c+50,000v+(50,000×100%)m=220,0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每月总产值/产品数量=220,000/200,000=1.1元
(2)资本家本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150,000元
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150%,即产量增加到20×150%=30万瓶,
原料耗费为100,00元×150%=150,000元,
所以,当月个别价值=(20,000+100,000×1.5)c+50,000v+(50,000×100%)m=180,000元当月社会价值=1.1元×300,000=330,000元
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330,000-180,000=150,000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400%。
本月的m'=(150,000+50,000)/50,0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