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用对联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2020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五部分积累与应用专题十积累与应用七对联(word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五部分积累与应用专题十积累与应用七对联(word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五部分积累与应用专题十积累与应用七对联(word含答案)考点解读:积累与应用的考点主要包括格言、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百科知识等。

考查重点:重点考查的是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百科知识等。

常靠题型:以填空、选择、判断题为主,也常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第一步:知识梳理七、对联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雅称“楹对”,俗称“对子”。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一是字数要相等,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二是位置相同的字词性要相当;三是结构要相称;四是节奏要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另外,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相一致。

但应尽量避免“同位置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是指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异位重字”是指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

小学语文常考的对联:写景类对联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2.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5.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6.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7.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8.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9.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

爱国联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3.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习做人的对联1. 尽力量为善,振精神读书。

2. 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

3.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4.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5.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如对联的起源、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训练学生对对联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 对联的分类:春联、寿联、挽联、书画联、自拟联等。

4. 如何创作对联:选材、构思、对仗、平仄、炼字等。

5. 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案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联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经典案例。

2. 对联素材:提供一些对联素材,方便学生创作。

3. 书写工具:毛笔、墨汁、宣纸等。

4. 评分标准:制定对联创作的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3. 欣赏:分析经典对联案例,让学生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

4. 实践:分组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副最佳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6.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布置课后作业(创作一副对联)。

7. 作业反馈:下一次课程开始时,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掌握对联的基本创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对联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对联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富有表现力的对联。

3. 对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节日庆典、喜事庆祝、悼念等。

4. 欣赏古今名联,学习对联的艺术价值。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年级的对联知识点

三年级的对联知识点

三年级的对联知识点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而著称。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是非常有益的,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能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对联的基本构成。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两联字数相等,意义相对或相承,形式上要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对联通常悬挂或贴在门上,用以表达节日的祝福、庆祝或纪念等。

接下来,我们学习对联的几种常见类型:1. 春联: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常用来表达新年的祝福和愿望。

2. 婚联:用于婚礼,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3. 寿联:用于庆祝生日,祝愿长寿健康。

4. 挽联:用于悼念逝者,表达哀思。

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创作对联。

创作对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字数相等: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完全相同。

- 词性相对:上联中的名词要与下联中的名词相对,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 意义相关:两联的意思要相互呼应,可以是补充、对比或递进。

- 音韵和谐:尽量使两联的音节、声调相匹配,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一个简单的春联例子:- 上联:春回大地百花开- 下联:福满人间万象新最后,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背诵一些经典的对联来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对联,比如为家人的生日或者节日创作一副对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

通过对联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在语言的运用上得到锻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联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学到知识。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专题,基础知识-对联教案+对联练习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专题,基础知识-对联教案+对联练习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专题,基础知识-对联教案+对联练习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专题,基础知识-对联教案+对联练习对联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有关常识,会欣赏对联;能力目标: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参与竞争的欲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1.提问法。

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白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讨论法。

本文拟写对联,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

3.竞赛法。

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编拟对联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相关对联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讲解课)一.导入: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

“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

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

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

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

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

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

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

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

“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提问,检查预习)1.何谓对联?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柱子上。

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的历史?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句子—对联课件复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句子—对联课件复习
第一副:上联春夏秋冬春为首 下联梅桃李杏梅占先 第二副:上联绿竹别具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2.读一读,给词语排序,组成对联。(填序号) 上联:①香万里 ②烹调 ③五味
下联:①蒸炸 ②乐千家 ③三鲜
2. 读一读,给词语排序,组成对联。(填序号) 上联:①香万里 ②烹调 ③五味 ②③①烹调五味香万里 下联:①蒸炸 ②乐千家 ③三鲜 ①③②蒸炸三鲜乐千家
【知识精讲】对联
三年级 语文
目录
DIRECTORY
一 什么是对联 二 对联的特点 三 对对联的要求
一 什么是对联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 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 句。
二 对联的特点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言简意深,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 特的艺术形式。
二 对联的特点
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 和一个门楣的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 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 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三 对对联的要求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不多不少。
三 对对联的要求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 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 声。 (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 声、第四声是仄声。 )
三 对对联的要求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 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 但又不能重复。
三 对对联的要求
5.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 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 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精]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对联专题

[精]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对联专题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对联专题对联,又称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笠翁对韵》就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声律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对韵歌》,就要求学生了解对联的初步知识。

"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美感。

既然进行小学语文总复习,那么就让我们来梳理复习一下对联的相关知识吧。

对联是在"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备律诗中对句的一切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平仄相偕、文字相别、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指的是上下联的字数必须一样多,长联中每个分句的字数也必须相同,这是不难理解的。

2.词性相当,就现代汉语来说,指的是名、动、形、数、量、代等六类实词跟副、介、连、助、叹等五类虚词,按严律来说,都应词性相对。

但在实际创作中,有时代词可以与名词相对,形容词可以跟动词相对,对于虚词均可稍放宽。

3.结构相同,既指句子结构,又指词组结构,如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偏正词组、联合词组、介词词组、数量词组、方位词组等,都要同类相对。

4.平仄相谐,有三层意思,一指的句中的平仄必须按规定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两字为一句步点交替;二是指上、下联相应词语的平仄必须相反,如"平平仄仄平平仄zè"按格律下联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三是指上下连落底字按正应为仄起平落。

(平为一二声,仄为三四声)5.文字相别,是指上下联不能有异位重字的现象。

6.内容相关,是指上、下联的内容和情调都必须一致、相互关连,务求上、下联构成一个整体。

以上六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不能违背的,只有在长联中,因某种特殊情况某些规定才可以稍宽。

总之,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的喜爱。

小学课堂对联集锦教案模板

小学课堂对联集锦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结构、特点、分类等。

2. 培养学生欣赏对联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联创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对联的基本知识。

2. 对联的欣赏与创作。

教学难点:1. 对联的韵律与平仄。

2. 对联的创意与构思。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对联知识。

2. 对联集锦,包括经典对联和现代创作对联。

3. 作业本,用于学生创作对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对联,引导学生说出对联的特点。

2. 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如对联的结构、特点、分类等。

二、课堂讲解1. 讲解对联的结构:上联、下联、横批。

2. 讲解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意境深远。

3. 讲解对联的分类:春联、喜联、挽联、寿联等。

三、欣赏对联1. 教师展示经典对联和现代创作对联,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对联,并说出欣赏的原因。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上联,学生尝试对出下联。

2.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副对联。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顾对联的基本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对联。

二、对联创作1. 教师讲解对联的韵律与平仄,强调对仗的重要性。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副对联。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创意与构思。

2. 学生回顾对联的创作方法。

五、课后作业1. 搜集自己喜欢的对联,并写下欣赏理由。

2. 创作一副对联,内容积极向上,富有创意。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解决了教学难点?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三年级楹联教案

三年级楹联教案

第一课有趣的平仄(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了解有关的对联知识,学习对联平仄,学会对对子3、了解风俗人情,增长人文知识,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有关的对联知识,学习对联平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每位同学收集1~2副比较有趣的对联,和一则对联故事,课前在学习小组内互相展示交流,每个小组选一则故事或一副对联和全班同学分享其中的乐趣和知识。

教学过程:一、解疑入题,激发兴趣1、师提问学生有关对联的一些小知识。

2、说一说——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桃符。

桃符,又名仙木,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两边,画着传说中镇邪的神萘和郁垒神像的桃木板。

后来桃符逐渐简化,上面只画符咒或只写“神萘”、“郁垒”的名字。

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命君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比试才华。

君臣写来写来,孟昶都不满意。

最后孟昶索性自己提笔写出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年这种过年在桃符上写联语的形式慢慢传入民间,深受百姓的喜爱,越传越广。

大多数人都认为孟昶的这幅对联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3、认识对对子:一字对,二字对,三五对,对句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组材料,请大家先看第一组,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读)晴对雨,暑对寒,天地对山川,鱼虫对草木,旷野对平原;二月柳,九秋莲,露草对霜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课堂上最美的就是朗朗的读书声,让这美妙的声音在会场上空回荡,好吗?来,我们再读一读。

(生读)朗读了两遍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发现了这些是相对的。

师:对,好多的词语是相对的,那么具体说一说,哪些词语是相对的呢?生:晴对雨,暑对寒,天地对山川,大漠对长河。

生:鱼虫对草木,旷野对平原,露草对霜菅。

师:这些很明显的相对的词语我们一眼就能看见,还能找到相对的词语吗?仔细辨别一下。

生:二月对九秋,柳对莲。

大漠对长河,孤烟对落日,直对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韵启蒙》上有: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稍微难一点的有: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横批:欢度春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五福四海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万事如意福星高照全家福省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春意盎然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横批:四季兴隆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横批:山河壮丽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辞旧迎新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横批:春风化雨家过小康欢乐日春回大地艳阳天横批:人心欢畅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横批:形势喜人壮丽山河多异彩文明国度遍高风横批:山河壮丽财连亨通步步高日子红火腾腾起横批:迎春接福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大地流金万事通冬去春来万象新横批:欢度春节大地歌唤彩云满园春关不住横批:春色满园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横批:欢度佳节千年迎新春瑞雪兆丰年横批:年年有余欢声笑语贺新春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共享锦绣年华相伴健康天使横批:福如东海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春风入喜财入户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新春大吉大顺大财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占天时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财源不断高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横批:心想事成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横批:四季平安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福喜盈门内外平安好运来合家欢乐财源进横批:吉星高照日日财源顺意来年年福禄随春到横批:新春大吉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创大业千秋昌盛展宏图再就辉煌横批:大展宏图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民安国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民泰国安精耕细作丰收岁勤俭持家有余年横批:国强富民发愤图强兴大业勤劳致富建小康横批:科技致富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家庭幸福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横批:人勤物阜村幽鸟任歌春逐鸟声来横批:地暖花长发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横批:笛弄梅花曲锦秀山河美光辉大地春横批:风移兰气入佳气满山川国秦民安横批:春光遍草木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横批:寒尽桃花嫩日影泛槐烟春归柳叶新横批:春情寄柳色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横批:黄莺鸣翠柳腊梅吐幽香紫燕剪春风横批:爆竹传笑语水绿织克光梅传喜庆年横批:桃红映人面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横批:雪映丰收果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横批:春暖风和日丽莺歌绿柳楼前第丰物阜民欢横批:春到碧桃树上春草满庭吐秀百花遍地飘香横批:冬去山明水秀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恭贺新春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横批:莺歌燕舞在昔唐衢常痛苦只今宋玉与抬魂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小学生过五一纯粹是沾光:老教师度长假实属为应当老教师度长假实属为应当:小学生过五一纯粹是沾光还好我小,不用干活:再过一月,就是六一嫂扫乱柴呼叔束:姨移破桶令姑箍清风拂面暖:细雨润花柔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龙虎榜中标一第:烟花队里醉千场贾岛醉来真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画上荷花和尚画:观音堂寺唐寅观。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池中荷叶鱼儿伞:被里棉花虱子巢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才子风流,岂在色字:名贤忠正,不附权奸一、名联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二、对联基础知识歌谣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杰。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

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鲙鱼,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三、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1.剪刀对布匹锯子对(1)水泥(2)木材(3)椅子(4)砖头2、花卉对公园化石对(1)商店(2)礼堂(3)博物院(4)图书馆3、鸟蛋对雏鸟种子对(1)树木(2)花朵(3)幼芽(4)树根4、声音对耳朵味道对(1)香甜(2)口腔(3)牙齿(4)舌头5、绿色对颜色铅笔对(1)文具(2)钢笔(3)木头(4)铅笔盒6、工人对机器战士对(1)坦克(2)大炮(3)机枪(4)武器7、良药对苦口8、成果对努力收获对(1)除草(2)播种(3)施肥(4)耕耘四、在括号里填出相对应的词语。

1、早晨对朝阳正如黄昏对()2、雨天对潮湿正如晴天对()3、失败对痛苦正如成功对()4、开始对结束正如元旦对()5、陌生对熟悉正如随便对()6、豺狼对残忍正如羔羊对()7、热闹对城市正如安静对()8、()对白天正如黑暗对夜晚9、节约对光荣正如浪费对()10、()对秋天正如温暖对春天11、清澈对泉水正如混浊对()12、寒冷对冬天正如()对夏天13、喧闹对大街正如僻静对()14、勤劳对丰收正如懒惰对()15、团结对安定正如分裂对()16、信任对朋友正如怀疑对()17、批评对缺点正如表扬对()18、马对牲畜正如鸡对()19、宽阔对马路正如狭窄对()20、高耸对山峰正如低陷对()21、凶猛对老虎正如柔弱对()22、铁对矿藏正如蜘蛛对()五、巧对对联蚕吐丝——(蜂酿蜜)辞旧岁——(迎新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六、]春节联欢会对联集锦金鸡报晓,听玉笛金声,鼓乐和鸣,四海普天贺岁;丹凤朝阳,看银花火树,龙狮劲舞,九州举世迎春。

地方对联:1、北京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三海指北海、中海、南海,九门说的是老北京的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2、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3、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4、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横批:盛景争春。

5、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6、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7、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8、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南下联: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9、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10、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11、贵州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四川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12、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横批:联袂贺春!13、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14、云南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海南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15、安徽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江西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16、香港上联:荆花吐艳香江瑞;澳门下联:莲蕊临风镜海清。

17、福建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台湾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横批:盛世大联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