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区高校更名及合并分析

合集下载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摘要】“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以来,高校资源不均衡、学生心理健康受影响、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稀缺、地区经济发展受阻等问题逐渐凸显。

资源聚集于少数名校,导致各地区高校发展不均衡,学生面临心理压力增加,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

在政策调整方面,应加强高校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教育公平,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未来,应该着眼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撤点并校政策、高校资源、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质量、师资队伍、地区经济、调整建议、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撤点并校政策在中国教育领域被广泛实施,旨在优化高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撤点并校是指将两所或多所高校进行合并,撤销冗余的学科专业,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高校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也希望借助撤点并校政策,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撤点并校政策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与争议,如高校资源不均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稀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需谨慎考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避免可能的不利影响。

1.2 政策内容“撤点并校”政策是指校点结构调整和学校合并的政策,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政策规定,学校应根据学生数量、教学质量等因素,适时撤销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校点,进行学校整合,提高教学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增加,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学校合并可能导致高校资源不均衡。

高校改名缘由、影响

高校改名缘由、影响

高校改名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

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共有472所高校更改校名,占高校总数的23%。

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号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二是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洋气”。

一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高校更名那些事大学改名,给家长、高考生带大机遇高校改名规律盘点更多学校—学院—大学;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脱钩;为摆脱某些传统行业形象,改成时髦的校名;以市为名改成以省为名,以省为名的改成中国或小半个中国为名;民办大学抹去民办的影子。

改名风潮为何愈演愈热?一方面,中国当前对高校的评价,还主要是行政评价;另外一方面,中国社会舆论,对于学校、学院和大学,存在“以名识校“的问题。

目录1改名历程2主要规律3现实原因4具体名单5社会影响6各方评价7改名轶事1改名历程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

这一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外语学堂和军事学堂为主,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马尾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武汉湖北武备学堂、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等等。

与民国时期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黄埔军校两大军校从政治战术入手不同,早期的军事学堂主要从工程技术入手。

此外,也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学堂,如上海电报学堂、南京路矿学堂、湖北自强学堂、天津中西学堂、唐山路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四川中西学堂、湖南时务学堂、南京江南高等学堂等等。

此外,西方教会也在中国创办学堂,这一时期为主要教授外语和宗教及其他西学的书院,如山东的广文书院、武汉的文华书院、上海的圣约翰书院、苏州的中西书院、广州的格致书院、北京和南京的汇文书院等等。

同时,中国的近代书院也开始创教西学。

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后,变法之声顿起。

高校合并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高校合并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合并已成为推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于2021年与邻近的XX学院进行了合并。

现将合并工作总结如下:二、合并背景与目标1. 合并背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质量,我校与XX学院决定进行合并。

2. 合并目标(1)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2)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科研能力;(3)扩大招生规模,满足社会需求;(4)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社会影响力。

三、合并实施过程1. 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合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合并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合并方案制定结合两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合并方案,包括组织架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

3. 教育资源整合(1)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实现优势互补;(2)学科建设:整合优势学科,形成特色学科群,提升学科竞争力;(3)人才培养: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4)科研合作:加强校际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研水平。

4. 制度建设(1)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确保合并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学校稳定运行。

四、合并成果1.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办学水平显著提高;2. 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明显提升;3. 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特色学科群初具规模;4.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5. 科研成果丰硕,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经验与启示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合并工作顺利进行;2. 注重资源整合,发挥合并优势,提高办学水平;3. 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学校稳定运行;4. 重视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

六、展望未来合并后的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2. 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3. 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陕西地区高校更名及合并分析

陕西地区高校更名及合并分析

以下只列举陕‎西地区199‎0年以来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军校)合并和更名情‎况,合并院校只列‎举大专以上层‎次类型合并大鱼吃小鱼补‎充型西安交通大学‎[2000年原‎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大学[1998年原‎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并入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1995年原‎陕西外语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西安外国语学‎院]保持学校名称‎本色型西安邮电大学‎[2012年由‎原西安邮电学‎院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工业大学‎[2006年由‎原西安工业学‎院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2006年由‎原西北政法学‎院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石油大学‎[2003年由‎原西安石油学‎院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2006年由‎原西安外国语‎学院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医学院[2006年由‎原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西安医学‎院]榆林学院[2003年由‎原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榆林学院]多源头合并壮‎大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年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七所科研院所‎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2000年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1992年由‎原宝鸡师范学‎院、宝鸡大学合并‎组建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2000年由‎原渭南师范专‎科学校、渭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渭南‎师范学院]西安财经学院‎[2001年由‎原西安统计学‎院、陕西经贸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咸阳师范学院‎[2001年由‎原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咸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咸阳‎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2002年由‎原陕西工学院‎、汉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西安文理学院‎[2003年由‎原西安联合大‎学、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安‎文理学院]安康学院[2006年由‎原安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康市农业学‎校、安康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安康‎学院]天马行空、改头换面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4年由‎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1994年由‎原陕西机械学‎院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2002年由‎原西北轻工业‎学院更名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1999年由‎原西安矿业学‎院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再‎次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2001年由‎原西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再‎次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无特色型西安航空学院‎[2012年由‎原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西安‎航空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12年由‎原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升‎格为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商洛学院[2006年由‎原商洛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商洛学院‎]。

院校合并报告

院校合并报告

院校合并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贵单位要求,我进行了针对院校合并的调研和分析,并就此撰写了一份报告,供参考意见。

一、背景分析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一些院校考虑进行合并以提高教育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二、合并原因1. 教育资源整合:合并后的大学可以整合学校间的优势教育资源,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 学科建设优化:合并可以避免学科重复建设,并对低效学科进行整合与优化,提高学科发展水平。

3. 省资源减少浪费:合并可以减少学校间的资源浪费,避免因为竞争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4. 推动教育改革:合并可以推进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增强学校的决策能力和执行效果。

三、合并意义1. 整合办学资源:合并可使学校优势互补,形成更加综合、综合的办学实力。

2. 提升教学质量:合并后,学校可以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3. 加强科研能力:合并后,学校可以整合科研力量,形成更强大的科研团队,提高科研水平。

4. 提高国内外影响力:合并后的学校将拥有更大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5. 增强学校竞争力:合并后,学校将更有竞争力地吸引和培养优秀师资和学生,提高学校影响力。

四、合并面临问题与挑战1. 管理体制整合:合并后需要统一管理体制,确保顺利进行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教职员工安置:合并后需要妥善安置教职员工,保障各方利益,并确保教学科研工作不受影响。

3. 学校文化融合:合并后学校需要进行文化融合,使各方员工和学生能够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4. 学生适应问题:合并后需要关注学生的适应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学生学业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五、合并策略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提出以下合并策略建议:1. 积极沟通:学校之间应该积极沟通,明确合并的目标和方向,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考虑。

2. 加强协调:合并过程中,学校应加强协调,建立合作机制,确保合并运营的顺利进行。

1977年以来部分部属高校合并信息汇总

1977年以来部分部属高校合并信息汇总

(1977年以来部分部属高校合并信息汇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于1998年迎来1952年高校调整后的又一次合并、更名热潮。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老校名从此消失。

那些曾经用过的大学校名如今在哪里呢?学习哥整理了部分高校合并、更名的情况,以及2016年新增的大学,供2018年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参考!清华大学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3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

北京大学2000年,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83年,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学院(现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

2000年,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1998年,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重新并入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00年,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被并入北方交通大学。

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南开大学1994年,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

2010年,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整建制划转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成立。

东北大学1995年,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

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1996年,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同济大学。

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江南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江南大学。

2003年,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整体并入江南大学。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函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函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函陕政函〔2011〕166号教育部:为建设西部强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等相关规定,2011年6月,我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西安财经学院申请设置西安财经大学进行了考察,经省政府审定,认为该院基本达到更名大学的标准。

现就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的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西安财经学院是200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陕西经贸学院和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是省政府与国家统计局共建、陕西省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274人,其中研究生363人,本科生15028人,专科生851人,生师比17∶1。

共开设本科专业37个,形成了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校区占地面积1579亩,生均64.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99万平方米,生均37.48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24.52万平方米,生均15.07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43万元,生均4602元;图书馆图书181.22万册,生均108册;现有专任教师940人,高级职称人数407人,其中教授12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的74.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3人,占教师总数的20.5%。

二、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设置西安财经大学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对经济管理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对西部地区提出了培养大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特别是西北地区需要就地培养能够长期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培养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统计、财税等面向西部、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为迫切。

2023陕西理工类大学高校名单一览表

2023陕西理工类大学高校名单一览表

2023陕西理工类大学高校名单一览表2023陕西理工类大学高校名单一览表(1)2023陕西理工类本科高校序号学校名称省份城市层次备注1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2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3西安理工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5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7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8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9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10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11长安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本科公办13陕西理工大学陕西汉中本科公办14榆林学院陕西榆林本科公办15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本科公办16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本科公办17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咸阳本科民办18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西安本科民办19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1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陕西咸阳本科民办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3西安汽车职业大学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4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5西安信息职业大学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6长安大学兴华学院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7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8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西安本科民办(2)2023陕西理工类专科高校名单序号学校名称省份城市层次备注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专科公办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专科公办3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西安专科公办4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专科公办5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专科公办6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专科公办7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专科公办8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专科公办9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专科公办10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专科公办11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专科公办12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专科公办13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专科公办14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榆林专科公办15神木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神木专科公办16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专科公办17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陕西西安专科民办18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专科民办19西安海棠职业学院陕西西安专科民办20宝鸡三和职业学院陕西宝鸡专科民办21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陕西榆林专科民办22宝鸡中北职业学院陕西宝鸡专科民办陕西理工类大学推荐西安理工大学属中央和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高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只列举陕西地区1990年以来的普通高等学校(不含军校)合并和更名情况,合并院校只列举大专以上层次类型合并
大鱼吃小鱼补充型
西安交通大学
[2000年原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延安大学
[1998年原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并入延安大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
[1995年原陕西外语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西安外国语学院]
保持学校名称本色型
西安邮电大学
[2012年由原西安邮电学院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2006年由原西安工业学院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2006年由原西北政法学院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2003年由原西安石油学院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06年由原西安外国语学院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医学院
[2006年由原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西安医学院]
榆林学院
[2003年由原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榆林学院]
多源头合并壮大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99年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七所科研院所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2000年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1992年由原宝鸡师范学院、宝鸡大学合并组建宝鸡文理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2000年由原渭南师范专科学校、渭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渭南师范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2001年由原西安统计学院、陕西经贸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2001年由原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咸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
[2002年由原陕西工学院、汉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2003年由原西安联合大学、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安文理学院]
安康学院
[2006年由原安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康市农业学校、安康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安康学院]
天马行空、改头换面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94年由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1994年由原陕西机械学院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2002年由原西北轻工业学院更名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1999年由原西安矿业学院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再次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2001年由原西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再次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无特色型
西安航空学院
[2012年由原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2012年由原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升格为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商洛学院
[2006年由原商洛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商洛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