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
合集下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 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 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1.解读文题:从诗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流落之感,子规暗含悲痛之情。 诗人取这两样景物,既点明了时令,也渲染了悲凉哀 伤的氛围。
杨花:暮春时节,随风飘散,漂泊之感 子规:常鸣“不如归去”,离别之恨,羁旅之苦 五溪:贬所荒凉偏远,旅途艰难 明月:拟人,明月善解人意,寄托愁思
细读感悟
(3)诗人因何而愁?
对朋友远赴偏远之地的牵挂 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关切 为友人前途、命运而担忧
(4)根据注释,同桌合作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 意境。
结合本诗的学习,看看下面两首李白所写的送别诗在内容 主题和写作手法方面有何异同。
(一)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内容上——两首诗都表现了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李白在与友 人离别的时刻,均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和对友情的赞美。
课后作业
• 在背诵全文的基础上,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假如你是 王昌龄,再收到李白的这封信后,你会怎么回信。
闻 王 昌遥 龄有 左此 李
白
迁寄 龙 标
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 2.学生通过现实事物的特征,结合杨花、子规、明月
的描写理解其象征意义。 • 3. 读懂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作者简介
•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 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 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1.解读文题:从诗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以流落之感,子规暗含悲痛之情。 诗人取这两样景物,既点明了时令,也渲染了悲凉哀 伤的氛围。
杨花:暮春时节,随风飘散,漂泊之感 子规:常鸣“不如归去”,离别之恨,羁旅之苦 五溪:贬所荒凉偏远,旅途艰难 明月:拟人,明月善解人意,寄托愁思
细读感悟
(3)诗人因何而愁?
对朋友远赴偏远之地的牵挂 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关切 为友人前途、命运而担忧
(4)根据注释,同桌合作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 意境。
结合本诗的学习,看看下面两首李白所写的送别诗在内容 主题和写作手法方面有何异同。
(一)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内容上——两首诗都表现了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李白在与友 人离别的时刻,均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和对友情的赞美。
课后作业
• 在背诵全文的基础上,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假如你是 王昌龄,再收到李白的这封信后,你会怎么回信。
闻 王 昌遥 龄有 左此 李
白
迁寄 龙 标
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 2.学生通过现实事物的特征,结合杨花、子规、明月
的描写理解其象征意义。 • 3. 读懂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作者简介
•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 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 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优质课件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清代著名学者 王国维先生曾 说:“一切景 语皆情语”。 本首诗描写了 哪 些景色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即“柳絮。点明时节是暮春时节 杨柳飘落会漫天飞舞,漂泊无定。寓意为“漂泊无定”
(1)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效果:将明月拟人化,作为载体,用月来传情。抒发了作者 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四对、比深阅读入理解诗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 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 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其后李白 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但是 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够为权贵所容,所以 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他曾在《代寿山答孟 少府移文书》中表达自己的志向:“广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然后浮五湖,戏沧洲。”希望干一番惊 天动地的大事,然后功成身退,飘然归隐。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无 知无情的明月以人的特点,有道是明 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 友的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的长途 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好友一路前行 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 的一种情怀。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写景
离愁别绪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国家
一个想着上场杀敌,一个 想着功成身退。
惺惺相惜
愁在国家政治环境不纯洁,王昌龄一心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可 依然被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清代著名学者 王国维先生曾 说:“一切景 语皆情语”。 本首诗描写了 哪 些景色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即“柳絮。点明时节是暮春时节 杨柳飘落会漫天飞舞,漂泊无定。寓意为“漂泊无定”
(1)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效果:将明月拟人化,作为载体,用月来传情。抒发了作者 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四对、比深阅读入理解诗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 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 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其后李白 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但是 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够为权贵所容,所以 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他曾在《代寿山答孟 少府移文书》中表达自己的志向:“广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然后浮五湖,戏沧洲。”希望干一番惊 天动地的大事,然后功成身退,飘然归隐。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无 知无情的明月以人的特点,有道是明 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 友的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的长途 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好友一路前行 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 的一种情怀。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写景
离愁别绪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国家
一个想着上场杀敌,一个 想着功成身退。
惺惺相惜
愁在国家政治环境不纯洁,王昌龄一心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可 依然被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张

② 一方面,作者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 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另一方面,作者与 友人分隔两地,难以相见,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 和朋友都能看见,也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寄托愁心,别 无它法。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品味
诗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走近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朗读 诗歌
闻 / 王昌龄 / 左迁龙标 / 遥有此寄
杨花 / 落尽 / 子规 / 啼,闻道 / 龙标 / 过 / 五溪。 我寄 / 愁心 / 与 / 明月,随君 / 直到 / 夜郎 / 西。
品读 诗意
③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
④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牵挂和深切同情。
品读
意象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
光明、皎洁 跨越地域限制 古今不变 各种神话传说 阴晴圆缺的变化
时间流逝、命运无常
品读 诗境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 本句借景抒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在作者眼 中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代替自己陪伴 远在他乡的友人;
以杨花落尽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感伤的氛围, 借月抒怀,表达悲愤、思念,关切、担忧的真挚友 情。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 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拓展
延伸 展开想象,将该诗化成一篇不少于250字的散文
要求:用第一人称来写,必须要有如下意象
杨花 子规 明月
在窗边,近看庭院。起风了!庭院的柳絮在纷 飞,纷飞的柳絮的长枝在飘荡,飘荡的长枝在拨动 着我的心弦,思绪便在这轻渺柔和的风中缓缓漾开。 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王昌龄被贬龙标府。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 悲凉凄异,哀转久绝。 站在窗边,远眺他乡。趟 过了五溪,已是大唐僻远的蛮荒之地,而遥远的龙 标城,更是一层远啊。 曾深深记得,也在这样的 月圆之夜,我和昌龄兄把盏共饮,吟诗作对,欢声 笑语连成天……心心相印的友情在杯光月影里盛开。 那夜,月是笑的,月是醉的。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品味
诗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走近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朗读 诗歌
闻 / 王昌龄 / 左迁龙标 / 遥有此寄
杨花 / 落尽 / 子规 / 啼,闻道 / 龙标 / 过 / 五溪。 我寄 / 愁心 / 与 / 明月,随君 / 直到 / 夜郎 / 西。
品读 诗意
③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
④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牵挂和深切同情。
品读
意象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
光明、皎洁 跨越地域限制 古今不变 各种神话传说 阴晴圆缺的变化
时间流逝、命运无常
品读 诗境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 本句借景抒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在作者眼 中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代替自己陪伴 远在他乡的友人;
以杨花落尽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感伤的氛围, 借月抒怀,表达悲愤、思念,关切、担忧的真挚友 情。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 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拓展
延伸 展开想象,将该诗化成一篇不少于250字的散文
要求:用第一人称来写,必须要有如下意象
杨花 子规 明月
在窗边,近看庭院。起风了!庭院的柳絮在纷 飞,纷飞的柳絮的长枝在飘荡,飘荡的长枝在拨动 着我的心弦,思绪便在这轻渺柔和的风中缓缓漾开。 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王昌龄被贬龙标府。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 悲凉凄异,哀转久绝。 站在窗边,远眺他乡。趟 过了五溪,已是大唐僻远的蛮荒之地,而遥远的龙 标城,更是一层远啊。 曾深深记得,也在这样的 月圆之夜,我和昌龄兄把盏共饮,吟诗作对,欢声 笑语连成天……心心相印的友情在杯光月影里盛开。 那夜,月是笑的,月是醉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优秀课件

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似平 淡,实际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 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 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后两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够寄“愁心” 的载体,托明月以达情,笔势灵动。
导
意每首诗歌表达感情的不同。
②律诗、绝句、散曲的体裁不同,要在把握全诗主旨的
基础上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
③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
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编织出一种朦胧的意 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 怅和对友人的同情。
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暗含离
别之痛,借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
文言知识积累
名
句
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累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关键词:豪言壮志
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
思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初读感知
读
法 指 ①本课四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各不相同,在朗读时,要注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简 介
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 行 路 难 》《 蜀 道 难 》《 将 进 酒 》
后两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够寄“愁心” 的载体,托明月以达情,笔势灵动。
导
意每首诗歌表达感情的不同。
②律诗、绝句、散曲的体裁不同,要在把握全诗主旨的
基础上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
③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取了“杨花”“子
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编织出一种朦胧的意 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 怅和对友人的同情。
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暗含离
别之痛,借此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
文言知识积累
名
句
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累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关键词:豪言壮志
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
思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初读感知
读
法 指 ①本课四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各不相同,在朗读时,要注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简 介
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 行 路 难 》《 蜀 道 难 》《 将 进 酒 》
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3张PPT).ppt

氛围的词语),提取意象的特点。 ③定作用:结合诗歌情感,具体分析意象在营造氛围、表情达意等方
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首句以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暮 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流露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思考探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 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请缨杀敌,但行至金
陵,因病折返,投奔
当涂县令李阳冰。宝
应元年(762),李白
流放夜郎
矢志平乱 病重,在病榻上把诗 当涂 壮志未酬 文手稿交给了李阳冰,
与世长辞 59—60岁 赋《临终歌》后去世。
李白 男 701—762 西域
唐代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 贬为龙标尉。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 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 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指王昌龄。古代常用 今湖南西部、贵 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 州东部五条溪流 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的合称。
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 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 湖南怀化境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 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古诗译文
写作特色
❶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诗中的杨花、子规都是渲染气氛的物象,
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围。诗人以此烘托悲 苦的心情。 ❷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强烈深沉。
将“愁心”寄予明月,化抽象情感 为具体物象,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 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之 情。
结构梳理
首句
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首句以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暮 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流露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思考探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 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请缨杀敌,但行至金
陵,因病折返,投奔
当涂县令李阳冰。宝
应元年(762),李白
流放夜郎
矢志平乱 病重,在病榻上把诗 当涂 壮志未酬 文手稿交给了李阳冰,
与世长辞 59—60岁 赋《临终歌》后去世。
李白 男 701—762 西域
唐代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 贬为龙标尉。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 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 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指王昌龄。古代常用 今湖南西部、贵 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 州东部五条溪流 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的合称。
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 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 湖南怀化境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 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古诗译文
写作特色
❶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诗中的杨花、子规都是渲染气氛的物象,
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围。诗人以此烘托悲 苦的心情。 ❷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强烈深沉。
将“愁心”寄予明月,化抽象情感 为具体物象,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 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之 情。
结构梳理
首句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7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 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把客观事物 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 情感。
李白诗一个伟大的浪漫诗人,你 能从哪些诗句中体现出这种浪漫 情怀?
最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千里,但 是却能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情谊,想想奇 特,突破了现实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情 怀。
课堂检测
诗人李白为什么 要以“明月”入 诗歌?
写作背景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 安)。早年家贫,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 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应博学宏词科登第, 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 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 的李白当时正在东南地区漫游,听到这个不幸 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整体把握
这首诗写了那些意象?点明什么季节? 杨花、子规、明月。
找出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 “诗眼”是哪个词?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重点注释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 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 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关于五溪 所指,尚有争议。 与:给。 随君:一作“随风”。
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传达出 怎样的情感?
记叙 表达作者惜友之情,友人已经走了,并且受了贬谪而走。 “过五溪”可见迁至荒凉,道路艰难,不写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已显现,流露出作者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为后两句的抒情作铺垫。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 法,自己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用。
李白诗一个伟大的浪漫诗人,你 能从哪些诗句中体现出这种浪漫 情怀?
最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千里,但 是却能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情谊,想想奇 特,突破了现实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情 怀。
课堂检测
诗人李白为什么 要以“明月”入 诗歌?
写作背景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 安)。早年家贫,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 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应博学宏词科登第, 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 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 的李白当时正在东南地区漫游,听到这个不幸 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整体把握
这首诗写了那些意象?点明什么季节? 杨花、子规、明月。
找出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 “诗眼”是哪个词?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重点注释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 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 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关于五溪 所指,尚有争议。 与:给。 随君:一作“随风”。
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传达出 怎样的情感?
记叙 表达作者惜友之情,友人已经走了,并且受了贬谪而走。 “过五溪”可见迁至荒凉,道路艰难,不写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已显现,流露出作者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为后两句的抒情作铺垫。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 法,自己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降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细节探究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 的写景有什么特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时 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 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蜀道难》《静夜思》 《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 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 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 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写“杨花〞且“落尽〞点明了时令,这样的“暮春〞 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 的基调。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伤凄惨 地啼叫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

遥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听说
唐代县名 这首诗
文题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及人物对象
读懂诗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
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豪情万丈,天下无敌啊!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板书设计
文王昌龄 左前龙标 遥有此寄
杨花:漂泊无定 子规:不如归去
离愁别绪
明月:陪伴友人
关怀、思念
课外作业 课外手收集一些有关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
谢 谢观
看
——杜牧《赠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他出生在托克马克(唐时碎叶城),
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
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感和性灵,并与作者在感情方面是交流的、共鸣的。
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开元二十七年贬放岭南,天宝元年
最“浪”的诗人——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浪”起来, 豪情万丈,天下无敌啊! 他出生在托克马克(唐时碎叶城), 虽距长安十万八千里,但从途中可看出, 他几乎走遍了大唐所有风景区, 还真是什么都阻挡不了一颗浪迹天涯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江南春》
杜牧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望岳》 《观沧海》
杜甫 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 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 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 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 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诗歌 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 生平、思想。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 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 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 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 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 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 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 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 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 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 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 法。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 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 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 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 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 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 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 正直。
1、总结存储: 学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 获和感受呢?
2、课外延伸: ①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②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几首诗的 意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 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总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 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 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 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 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 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 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 力的真正原因。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与杜甫齐 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 著有《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 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月亮又称: 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 传说月中有桂树,月亮又称:桂月 、桂轮、桂宫、桂魄。
• 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 月亮故称:广寒宫、清虚宫。
• 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 故称月亮为望舒。
• 传说最多、最优美的还是嫦娥奔月的 故事。据说,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 娥,因为偷吃了后羿向西王母要来的 不死之药,于是飘飘而上,奔入清冷 寂静的月宫,后成为月宫仙子,与她 相伴的还有捣药的玉兔和伐桂的吴刚 ,故又称月亮为嫦娥。 因为人们常
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又称月亮为婵 娟。
•此外,月亮还有弯镰、银 镰、素魄、凝霜、冰镜、
明镜、冰轮、夜光、素娥 等等许多别称。
〖知识拓展〗
古诗中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 千里兮共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 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 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查资料,说说你 从此诗的标题中知 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 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 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 诗。
听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并 用“/”划分诗句 的节奏。
闻闻/王王昌昌龄龄/左左迁迁龙龙标标遥/遥有有此此寄寄
关切、安慰 之情。
古人云:情哀而景哀,
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 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 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 的哀愁之情的?
•同学们,你们 还知道月亮的 其他称呼吗?
• 因初月如钩,月亮又称:银钩、玉 钩。
• 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称:玉弓、弓 月。
•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月亮又称: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 玉镜。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 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 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 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 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探究2: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 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 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 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 诚的关怀。
探究3:主题
4.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
重点练习
• 1、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
• 2、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
• 3、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
切之情的句子是:
。苏பைடு நூலகம்《水调歌
头》中的
,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
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 4、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 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 之地极偏远?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 的感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 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 镇江)的城楼。辛渐:作 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 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 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 的
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 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 带为楚 山。
[唐]李白
杨杨花花/落落尽尽/子子规规啼/啼,, 闻闻道道/龙龙标标/过过五/五溪溪。。 我我寄寄/愁愁心心/与与明/明月月,, 随随君君/直直到到/夜夜郎郎西/西!!
根据注释,理 解诗歌大意,体会 诗的意境。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 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探究1: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
“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 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 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 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 之意自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江南春》
杜牧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望岳》 《观沧海》
杜甫 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 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 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 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 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诗歌 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 生平、思想。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 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 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 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 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 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 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 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 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 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 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 法。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 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 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 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 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 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 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 正直。
1、总结存储: 学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 获和感受呢?
2、课外延伸: ①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②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几首诗的 意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 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总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 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 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 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 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 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 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 力的真正原因。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与杜甫齐 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 著有《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 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月亮又称: 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 传说月中有桂树,月亮又称:桂月 、桂轮、桂宫、桂魄。
• 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 月亮故称:广寒宫、清虚宫。
• 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 故称月亮为望舒。
• 传说最多、最优美的还是嫦娥奔月的 故事。据说,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 娥,因为偷吃了后羿向西王母要来的 不死之药,于是飘飘而上,奔入清冷 寂静的月宫,后成为月宫仙子,与她 相伴的还有捣药的玉兔和伐桂的吴刚 ,故又称月亮为嫦娥。 因为人们常
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又称月亮为婵 娟。
•此外,月亮还有弯镰、银 镰、素魄、凝霜、冰镜、
明镜、冰轮、夜光、素娥 等等许多别称。
〖知识拓展〗
古诗中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 千里兮共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 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 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查资料,说说你 从此诗的标题中知 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 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 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 诗。
听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并 用“/”划分诗句 的节奏。
闻闻/王王昌昌龄龄/左左迁迁龙龙标标遥/遥有有此此寄寄
关切、安慰 之情。
古人云:情哀而景哀,
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 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 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 的哀愁之情的?
•同学们,你们 还知道月亮的 其他称呼吗?
• 因初月如钩,月亮又称:银钩、玉 钩。
• 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称:玉弓、弓 月。
•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月亮又称: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 玉镜。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 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 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 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 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探究2: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 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 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 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 诚的关怀。
探究3:主题
4.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
重点练习
• 1、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
• 2、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
• 3、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
切之情的句子是:
。苏பைடு நூலகம்《水调歌
头》中的
,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
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 4、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 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 之地极偏远?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 的感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 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 镇江)的城楼。辛渐:作 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 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 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 的
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 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 带为楚 山。
[唐]李白
杨杨花花/落落尽尽/子子规规啼/啼,, 闻闻道道/龙龙标标/过过五/五溪溪。。 我我寄寄/愁愁心心/与与明/明月月,, 随随君君/直直到到/夜夜郎郎西/西!!
根据注释,理 解诗歌大意,体会 诗的意境。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 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探究1: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
“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 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 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 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 之意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