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分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真题精解专题3:词语含答案

2020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专题03 词语1.【2019·广东广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给当的一项是(3分)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了。
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B.鱼目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C.鱼龙混杂休戚与共众望所归D.鱼目混珠休戚与共刻不容缓【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易分辨。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众望所归:意思是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
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2.【2019·山东德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齐白石与徐悲鸿尽管年龄悬殊,人生背景各异,艺术风格大相径庭....,但丝毫不妨碍两人成为艺术上的挚友。
B.王教授当年在德州住的时间很短,谈及此地,只是浮光掠影....,早已人地生疏。
C.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SUV的地位无动于衷....,连续几年都是销量冠军。
D.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但在纷至沓来....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及辨析。
解答此题,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C项,“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句子的大意是这款SUV因为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连续几年销售第一。
成语使用不合语境。
不合语境。
3.【2019·湖北黄冈】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2020年中考语文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真题精解专题12: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含答案

2020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专题12 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1.【2019·福建】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识记书本课下注释的文学常识的重点内容。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并非左丘明。
所以A错。
2.【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莫泊桑与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屠格涅夫不在其列。
3.【2019·江苏扬州】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
202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是2(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A.切合、相合B.刚才、方才C.往,到D.舒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3.(4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他是A.罗曼•罗兰B.贝多芬C.米开朗琪罗D.托尔斯泰(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12分)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幽A(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改为“”。
【我阅读我创作】(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二、阅读(55分)5.(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
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
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篷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
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这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毒器”。
四川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020)新人教版

2020 年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0 年中考备战策略2020 年四川省中考试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指导原则,各地州市自主命题,试题的难易度、题型、题量及分值比例均相差不大。
试卷主要考查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对个别考点有所调整和侧重,现代文阅读选材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思想深邃,重点突出核心考点的考查。
作文基本不设置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倡导写真情作文、生活作文,其中德阳延续了大小作文的样式。
一、2020年四川省(人教版)中考试题分析(一)试卷结构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四川各地州市的中考试卷整体结构相对固定,题量科学合理。
语文知识积累,大多占试卷分值的12%—22%,阅读的综合考查占到全卷的32%—47%,作文分值占据了整套试卷分值的1/3 左右。
(二)2020 年四川省各地州市语文试题总体特点2020 年各地州市的中考试卷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一是试卷的结构“稳”,由“语文知识积累”“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 “阅读”“写作”等构成;二是试题的题型“稳”,由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构成;三是分值“稳” ,各地州市中考试卷的分值与往年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个别考点的分值上有一定变化。
2.“新”,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一是选材“新”,试卷中的“成语使用”“病句辨析”“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等材料大多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材料来设题,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思想性;二是题型“新”,在语文核心考点的考查上,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进行考查;三是写作“新” ,2020 年中考试卷作文题型涉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其他形式的作文,立意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3.“变”,各地州市试题考点灵活,体现一定的创新性。
一是考查形式的“变”,如对字音的考查,有单一的选择题,有辨识成对读音正误,也有结合语段综合考查等,形式灵活;二是考查内容的“变”,2020 中考试卷中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对乡土文化、传统文化的考查。
积累与运用(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7分)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①斓( ),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②màn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
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
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③霓( )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马克·吐温《登勃朗峰》(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巉( )岩 ②màn 舞 ③霓( )裳(2)下列不属于“纷至沓来”近义词的一项是(1分)A.礼尚往来B.络绎不绝C.接踵而来D.川流不息(3)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1分)A.皑皑白雪B.粉红嫩绿C.瞬息万变D.彩霞满天(4)选文中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句?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2处B.3处C.4处D.5处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此次新冠肺炎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教训尚无法计算,留下的损失更加深刻。
C.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去年国庆节,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3.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兰不用尚书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尚书郎、侍中、侍郎、醉翁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B.“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两句中,“尊”和“家”分别是敬辞和谦辞,“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中,“加冠”表示年已二十;“耄老”,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
2020年中考语文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真题精解专题1:字音含答案

2020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专题01 字音1.(2019·天津)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摇曳.(yè)亘.古(héng)惟妙惟肖.(xiào)B.诘.责(jié)伫.立(zhù)哄.堂大笑(hōng)C.蜷.伏(juǎn)滞.留(zhì)一气呵.成(hē)D.蓦.然(mò)亢.奋(kàng)忍俊不禁.(jìn)【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识。
A项,“亘古”的“亘”读作“ɡèn”;B项“哄堂大笑”的“哄”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hōng/hǒng/hòng。
形容许多人大笑或喧闹声时读hōng,如此处的“哄堂大笑”;作“哄骗”“哄逗(特指看小孩儿时)”读hǒng,如“哄骗”;作“吵闹,开玩笑”讲时读hòng,如“一哄而散”。
C 项,“蜷伏”的“蜷”读作quán。
D项“忍俊不禁”的“禁”有两个读音,分别是jīn/jìn,作“忍住”“禁受,耐”义时读jīn,如“忍俊不禁”;作“禁止”“监禁”等义时读jìn,如“禁言”等。
2.(2019·重庆B)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把伞,是开在雨中的一朵花;两把伞,就是顺水携行的一枝并蒂.(dì)莲。
B.黄昏,漫步林间,常常被一树鸟声,一地落叶,一缕清香绊.(bàn)住脚步。
C.初夏,栀子花开,蝶儿翩飞,翠绿的藤蔓也按捺.(nài)不住爬上白墙的冲动。
D.踏着熟悉的林荫道,逝去的日子在眼前流动,往事历历,不觉湿了眼眶.(kuàng)。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识。
A、B、D三项注音正确;C项中“按捺”的“捺”应读“nà”,属于形近字误读。
3.(2019·湖北襄阳)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A. “只是出于恭敬”错误,由下文的举例可知,元方是出于真实的看法;
C.“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 错误,根据“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可知,是谁也没有效仿谁;
D.“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错误,根据“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可知,是处于不同时代,根据“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可知,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足下,对对方的敬称,您;谬,错误,荒谬。
(2)绥,安抚;以,用;抚,安抚,体恤。
【点睛】参考译文:
颍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因为驼背装作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C. 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D. 最后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堤景致最美。
12. 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真题精解专题12: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含答案

2020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专题12 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1.【2019·福建】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识记书本课下注释的文学常识的重点内容。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并非左丘明。
所以A错。
2.【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莫泊桑与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屠格涅夫不在其列。
3.【2019·江苏扬州】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8分)
①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3分)
欧阳修宴饮________,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________,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来者”;崔颢置身________,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
区分度
0.50 0.49
(1)汉字注音和拼音写汉字。分泌(mì),这是一个多音字,部分同学错写成bì,更多的错误是标错了声调。腐蚀( shí),很多同学错在平翘舌不分。 绝(壁),错写为:璧、臂等;(搏)斗,错写为:博,或把“搏”写成上下结构。 (2)词语意思选择,错选A的比例较大,还有同学直接写选项的意思。反映了平时老师指导不到位,以及不会查字典 解决问题。 (3)题常见错误有:修辞手法中写“夸张”的较多,也有写成描写方法的,“拟人”写错字的多。 (4)题,不少同学改成了感叹句或疑问句,标点符号失分严重,应为句号,错写为“.”或无标点。 思考:1.学习习惯。2.知识能力。
题号 1(5)-(7)题
分值 6
实测难度 0.64
平均分 3.82
标准差 2.41
区分度 0.85
阅卷发现的问题: (5)~(7)题为理解性默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确定所要默写的诗 句。高频错别字:争、暖、燕、啄、几处、乐而乐、化作、春泥等; 错别字主要是“争”写成“增”,“暖”写成了“䁔”,“燕”写成“雁”,“化作”写成“化做”;少笔画多笔画 现象严重,主要集中在“啄”少中间一点。记忆不准确表现在:“几处”写成“几只”,“忧而忧”写成“忧其忧”, “乐而乐”写成“乐其乐”,“落红”写成“落花”。字体不规范,书写连笔现象很多,字体结构不规范。
3.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分) (1)请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注意事项”。(6分)
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敬爱的同学们: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请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尊重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财物安全。 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 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标准差 2.16
区分度 0.68
答案【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语文知识的运用及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第(1)题,①题中“敬爱”一般是对长辈或上级的敬语,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生,用“敬爱”不够得体,用“亲 爱”比较合适。②“尊重”与“规定”不搭配,应将“尊重”改成“遵守”。典型错误:将第②题修改病句与之混为 一谈,出现了将“尊重”改为“遵守”这样的答案。有的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时,未将关键词加助双引号进行突出 ;有同学写正确句子时改动了原句的结构顺序,有的还有少字现象,如将“严格遵守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 写成了“严格遵守活动的各项规定”。还有的同学将“遵守”写成了“尊守”。第③题,应用文格式考查。典型错 误:有同学将“署名”写成了“属名”“蜀名”“著名”,还有的考生将署名表达成了地点、名字、写信人等。思考 :知识能力与运用。
语文理念——事半功倍
语文3.0时代
• 读——积累——思维流量——深度学习—— 综合运用——语文素养
• 减掉非语文的因素; 减掉过多的分析讲授; 减掉过多的刷题考试。 • 多一些朗读和朗读指导; 多一些对语言文字的品鉴; • 多一些群文和整本书阅读; • 多一些有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
深度融合——助力中考
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者写汉字,(4分)
分泌( ) 腐蚀( ) 绝bì( ) bó斗( )
(2)“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3分)
A.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
B.约定时日
C.盼望,希望
• 文化传承与理解。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是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的一大亮点和新点,
2019年考查古诗中“送别”,今年考查了戏曲角色。戏曲角色这个知识也是对统编教 材活动探究单元(九下第五单元)落地的一个小呼应。
思
有效复习策略
11
立体出击——教有优法
功夫在平时
• 一课:课堂要有备而来,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思维流量) • 二写:写财富本,训练基础知识及素养;听写本(即时性,单元性,循环复习性)。(检查方法很重要) • 三读:早读;午读;晚读。(增强记忆,培养语感,提升鉴赏能力!) • 四习惯:预习复习习惯;每周1听写;每周2首诗。(赏析及运用习惯)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___________;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___________。
题号
分值
实测难度
平均分
标准差
区分度
3(2)题
8
0.65
5.21
2.30
0.54
第(2)题为常识题考查,该题分别考查了建筑文化、名人文化、戏曲文化。 ①题根据语境中的诗文名句, 很容易从学过的《醉翁亭记》《登幽州台歌》《黄鹤楼》等作品中找到答案。②题中,三位文化名人的“字” 在教材的注释中均有介绍,且表格下方给出了备选答案,故也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答案为C、B、A。第(3) 题考查的是戏剧知识。生,主要扮演的是男性角色;旦角,则全为女性。据此,第一空应填“老生”,第 二空应填“小旦”。典型错误:第①题中有错别字现象,第②题中有的既填了英文字母选项也填了人名, 也有的只填了人名。第③题错误较少,也有学生对戏剧人物角色不分。 思考:文化和传承。积累与运用。
细节决定成败 素养决定未来
安徽中考语文试题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 • 语言建构与运用。考生必须在已有的语言积累中总结规律,学会在具体环境当中进
行运用,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完成各试题。
• 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古诗文默写一直是必考题型,有直接性默写
,又有理解性默写,注重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和理解。
3
析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4
1. 默写。(10分)
日月之行,
。 (曹操《观沧海》)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谈笑有鸿儒,
, (刘禹锡《陋室铭》)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题号
分值
实测难度
平均分
标准差
1(1)-(4)题
4
0.78
3.14
1.36
区分度 0.64
阅卷发现问题:原因在于:学生写字不规范;没有理解文意,造成意义相关或相近字的错误,同音字或音近字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2020年中考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分析
2020年10月16日
1
分数段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人数
1355 1771 1535 1639 2582 4469 6278 7746
百分比
0.95% 1.03% 0.91% 1.09% 1.77% 3.20% 5.45% 7.71%
• 让字词是音符 • 让古诗词是旋律 • 让知识能力是主线 • 让老师是演奏者 • 共同演绎语文积累与运用的乐曲,共赴一场语文的盛宴!
后考纲时代:反套路,无模式,指向核心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
15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中考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中考正当时
1.夯实基础。分册系统复习,以书为本!(解决字词,古诗词,名著等) 2.板块复习。小语段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依托书本,中考题型,讲透知识点,创新题目! 3.综合题型。感受中考,树立信心,有的放矢! 4.实战演练。学生下水,设计试题,反思总结! 5.有效训练。以一当十,精确分析 , 形成链条!
D.一周年,一整月
(3)画线句子运用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2分)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题号
2(1)-(2)题 2(3)-(4)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值
7 4
实测难度
0.72 0.69
平均分
5.07 2.76
标准差
2.09 1.19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3分)
文化名人
诸葛亮
杜甫
辛弃疾
名人的“字”:
A.幼安
B.子美
C.孔明
③在“戏曲文化展厅”,大屏幕正在插放鲁迅小说《社戏》中演戏场景的视频,视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
,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请你回答。(2分)
2019年10月15日 九年级(1)班班委会 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2分)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③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题号 3(1)题
分值 6
实测难度 0.59
平均分 3.55
思考:1.理解记忆法。2.预设防守。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鸟类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已任、苦己为人的精神 品格。 (7)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 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