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和生理影响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张华新,刘正祥等研究了光叶漆、银水牛果等11种树种后发现,盐胁迫后,各树种的苗高生长量下降、生物量累积减少,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各树种的根冠比值增大1王润贤,周兴元,葛晋纲等人对草的研究后发现,在草坪草适应范围之内,根系活力和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如超过忍受范围则持续下降。
随盐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坪草叶片的WSD上升,脯氮酸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因胁迫程度和草种的不同,其峰值和下降幅度有较大差异。
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的趋势因草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与其耐盐性有关,可以作为判定草坪草抗盐能力的评定依据。
2孙方行,李国雷对刺槐进行3天和17天盐胁迫处理后发现,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叶绿素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关。
SOD活性和叶绿素浓度成负相关。
从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细胞膜透性是影响高生长的主要指标3张金香,钱金娥等人发现,经过前处理的1/2海水区中生长的苗木其叶、茎、根的生长量均超过淡水区中生长的苗木。
说明一定程度的耐盐锻炼能够增强苗木对盐碱、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4张士功,高吉寅,宋景芝发现,6-苄基腺嘌呤、水杨酸、阿斯匹林,硝酸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
提高体内K+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K+的选择性(SNa+、K+>,同时6-苄基腺嘌呤还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对Cl-的吸收,并有效地将Cl-限制在根部,阻滞Cl-向上运输,相对降低地上部分的Cl,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5王强,石伟勇,符建荣,指出,叶面喷施海藻液肥能提高黄瓜根冠比和干物质含量,提高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
不同浓度的海藻液肥均能降低盐胁迫对叶片质膜的伤害,提高SOD、POD等酶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6许兴,郑国琦.等指出,在等渗条件下,NaCl胁迫引起的小麦叶片组织含水量的下降、胁迫伤害率的增大及叶片和根部的脯氨酸、可溶性糖、Na+、K+含量的增加,均大于PEG胁迫引起的变化7郑国琦,许兴,徐兆桢研究了盐分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和探讨了植物的耐盐的生物学机理以及通过基于改良作物耐盐性的研究进程。
植物的盐胁迫生理

植物的盐胁迫生理一、植物的盐胁迫概述盐胁迫是指土壤盐分过高,导致植物生长和发育受到压抑的现象。
盐胁迫是当前困扰着许多农业地区的重要问题之一。
正常的植物生长需要一定水分和营养元素,而大量的盐分会限制水分吸收和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二、植物的盐胁迫反应机制1. 钠离子对植物的影响:钠离子的过多进入植物细胞,会导致细胞内渗透压过高,细胞萎缩,水分的吸收并不能满足植物需求。
在高盐条件下,植物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也会受到抑制,从而限制了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进入。
2. 植物的生理反应:植物受到盐胁迫后,为了对抗过多的钠离子,会采取一系列生理反应措施,例如减少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离子排出量,提高根系的盐排泄能力等。
3. 表观遗传调控:盐胁迫会改变植物的基因表达,这也是植物进行适应的一种方式。
一些研究表明,盐胁迫下的植物,其染色质状态、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因素会受到影响,从而诱导植物进行基因表达的调节。
三、植物的盐胁迫防治措施1. 调整土壤pH值:适当调整土壤的pH值,使其处于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可以有利于钠离子的流通和排泄。
2.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以提高土壤养分水平,有助于稳定土壤的盐分。
3.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适应盐胁迫的能力。
4. 选育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育种和选育适应盐渍化环境的作物品种,可以降低受盐胁迫的风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耐盐性。
综上所述,盐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植物的盐胁迫机制以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盐分的增加已经成为困扰着许多植物生长的难题。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以便寻找有效的治理方法。
1. 盐胁迫的机制当土壤中盐分过高时,会对植物的水分平衡、气体交换和营养吸收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盐胁迫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离子胁迫,即高浓度盐离子(如钠、氯等)对植物生理代谢产生不利影响,破坏细胞内外离子平衡;二是渗透胁迫,即盐分影响了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减少。
2.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盐胁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的形态结构上。
由于植物体内水分减少,盐分对细胞的渗透压的影响会导致植物枯黄、倒伏等影响。
同时,盐胁迫还会引起植株根系的退化,使植株在缺水时的吸水能力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了不利影响。
植物在受盐胁迫后,会调整生理代谢适应环境,以适应较高盐分的环境。
其中,植物的抗氧化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受盐胁迫后,植物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会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植物在受盐胁迫后,会通过调整抗氧化系统等代谢方式来降低自由基的产生和损害细胞的程度。
4. 盐胁迫治理方法在治理盐胁迫方面,最常用的方法为提高土壤的排盐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人工加盐、改变灌溉系统等方式来提高土壤排盐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生理机制,来适应高盐环境。
例如,通过栽培耐盐植物、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基因等方式,增强植物对高盐环境的适应能力。
总之,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不仅仅包括外部形态结构上的变化,也包括内部的代谢和生理机制的调整。
为了有效治理盐胁迫问题,人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案。
盐胁迫——精选推荐

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一、主要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认识土壤盐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和植物的抗逆性。
2.掌握测定植物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常用方法。
3.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二、一般原理(一)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1.盐生植物概况盐土是指土壤饱和浸提液的电导值超过4ds·m-1的土壤,电导值超过15 ds·m-1的土壤为重盐土(余淑文,1998)。
盐渍生境即含有至少3.3巴渗透压盐水(相当于70mmol·L-1的单价盐)的生境,在此生境中能生长的自然植物区系就是盐生植物(Greenway H., 1980)。
反之,则为甜土植物或淡土植物。
2.盐分对植物的伤害土壤盐分过多,会降低土壤溶液的水势,导致植物严重的生理干旱,使物质不能及时吸收、合成和运输。
同时,高浓度的钠离子可置换细胞膜上结合的钙离子,膜功能也随之改变,细胞内外物质无选择进出。
高盐土上生长的植物体内常积累过多的盐分,植物代谢过程受影响,如过多的氯离子会阻碍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毒害物质积累和叶绿体分解;一定浓度的钾离子抑制有机物干重和净光合率的产生以及根质膜ATP酶活性(赵可夫等,1995);钠离子浓度高时抑制大多数酶的活性,并且钠离子及氯离子含量过多还会抑制植物对钾、钙等离子的吸收(王玮等,2003)。
在盐分胁迫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过程受到妨碍,气孔不能关闭,植物很快缺水枯萎。
盐胁迫还会导致自由基 2O、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1O2)等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可使很多生物功能分子失去功能。
此外,有些重金属对植物根系产生直接伤害。
3.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生长在盐渍化环境中的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应。
(1)形态适应形态上出现植物体干而硬,叶退化成鳞片状或严重肉质化,新生枝条肉质化,同化枝行使光合功能,气孔下陷,如盐角草、盐节木、碱蓬、盐爪爪等。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3400字》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1)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1.1.3 盐胁迫对膜透性的影响 (2)1.1.4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2 东方杉盐胁迫研究的应用前景 (3)参考文献 (4)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 ×Cryptomeria fortunei)为一种杉科落羽杉属植物,为半常绿的高大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品种。
东方杉树形优美,具有生长快、休眠期短、耐热、具有较强的抗风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耐盐碱以及耐水湿等优点,在河海岸地区以及盐碱地中均能种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具有极高的防护以及园林观赏价值[2]、适应性十分广泛。
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土壤中过量的盐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通过盐害等级对植物的性状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通过数据计算盐害指数[4]来表现。
现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作物对于盐胁迫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别定义一般区分出不同盐害等级。
金荷仙等[5]试验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不断增长,白玉兰的生长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加重,生长不断受抑制,并且等级不断加重,表现为叶片皱缩,叶片变黄焦枯。
盐胁迫影响柳树[5]、番茄[7]的根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溶液浓度的提高,其根长、根数和地上鲜重等生长指标的盐害系数均越来越高。
骆娟[8]发现马鞍藤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马鞍藤生长受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另外张晓峰[9]根据研究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粳稻种子发芽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会抑制植物根系生长,减少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
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会刺激细胞产生不同的自由基,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则有消除过多的活性氧达到平衡的作用,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如盐胁迫、淹水胁迫、干旱、寒冷等,植物体内活性氧类物质(ROS)的产生与清除平衡系统受到影响,ROS大量积累造成氧损伤,在此过程中,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促清除活性氧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当遭受到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和所遭受时间的不同,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就会产生不同的差异。
干旱和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干旱和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恶化,水危机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干旱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常态,而盐胁迫也在某些地区非常普遍。
这些环境压力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干旱和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并探索植物抵御这些压力的机制。
植物是面临干旱和盐胁迫的第一线。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必须面对土壤水分的不足,并采取各种策略来保持水分平衡。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可以减少蒸腾或增加根系的表面积来获取更多的水分。
然而,不是所有植物都能够适应干旱。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必须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和气体交换,并减少蒸腾带来的水分流失。
如果干旱过于严重,植物会失去水分和营养物质,导致生长受限甚至死亡。
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盐分浓度过高,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必须激活各种机制来排除过量的盐分,并保持离子平衡。
例如,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利用细胞内的各种离子转运蛋白或透过根系排出外部的盐来维持离子平衡。
然而,如果盐胁迫过于严重,植物会受到组织脱水和能量耗尽的损害,并导致生长受限或死亡。
虽然干旱和盐胁迫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但植物拥有各种机制来应对这些环境压力。
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激活保护酶系统。
保护酶是指一组酶,它们能够防止氧化损伤和抗生理胁迫。
保护酶系统包括抗氧化酶和水解酶等。
抗氧化酶可以减少由干旱或盐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而水解酶可以使植物自我维持,对抗干旱和盐胁迫等环境压力。
在分子水平上,植物还展示出了各种响应干旱和盐胁迫的途径。
例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激活特定基因来提高生长素和脱落酸的水平,从而促进上述生物化学途径的活性。
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则可以通过调节光合作用酶的活性和水分吸收能力,改善离子平衡。
尽管目前对这些响应机理的了解还不够完整,但研究人员们正在努力深入研究这些机制,以便能够开发更加耐旱耐盐的植物品种。
总的来说,干旱和盐胁迫是植物面临的一些最大的压力,在许多地区对粮食生产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盐胁迫下水稻苗期生理响应及应答机制》

《盐胁迫下水稻苗期生理响应及应答机制》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水稻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盐胁迫的威胁。
因此,研究盐胁迫下水稻苗期的生理响应及应答机制,对于提高水稻抗盐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盐胁迫对水稻苗期的影响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盐分过高,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盐胁迫下,水稻苗期表现出以下生理响应:1. 生长抑制:盐胁迫会导致水稻幼苗生长速度减缓,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降低。
2. 水分代谢紊乱:盐胁迫会引起水稻细胞水分失衡,导致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受阻。
3. 离子平衡失调:盐胁迫下,土壤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升高,破坏了细胞内离子平衡。
4. 营养元素吸收受阻:盐胁迫影响水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三、水稻苗期对盐胁迫的应答机制为了应对盐胁迫,水稻苗期形成了一系列的应答机制,包括:1. 渗透调节:水稻通过积累可溶性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等,来调节细胞内渗透压,维持水分平衡。
2. 离子平衡调节:水稻通过调整根系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
3. 抗氧化系统:水稻通过增强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活性,清除活性氧,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4. 信号传导与基因表达:盐胁迫会引发一系列的信号传导过程,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抗逆蛋白,提高水稻的抗盐性。
四、提高水稻抗盐性的途径为了提高水稻的抗盐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选育耐盐品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选育出耐盐性强的水稻品种。
2. 改善栽培措施:合理施肥、灌溉和排水,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抗逆能力。
3. 生物技术手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耐盐基因导入水稻中,提高其抗盐性。
4. 农业生态工程: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等措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
五、结论盐胁迫对水稻苗期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水稻通过一系列生理应答机制来应对盐胁迫。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的抗盐性:我国长江以北以及沿海许多地区,土壤中盐碱含量往往过高,对植物造成危害。
这种由于土壤盐碱含量过高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称为盐害,植物对盐害的适应能力叫抗盐性。
根据许多研究报道,土壤含盐量超过0.2%~0.25%时就会造成危害。
钠盐是形成盐分过多的主要盐类,习惯上把硫酸钠与碳酸钠含量较高的土壤叫盐土,但二者同时存在,不能绝对划分,实际上把盐分过多的土壤统称为碱土。
世界上盐碱土面积很大,估计占灌溉农田的1/3,约4×107ha,而且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盐碱面积将继续扩大。
我国盐碱土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海滨地区,盐碱土总面积约2~7×107ha,而且这些地区都属平原,盐地土层深厚,如能改良盐碱危害,发展农业的潜力很大,特别应值得重视。
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1.生理干旱: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由于渗透势增高而使土壤水势降低,根据水从高水势向低水势流动的原理,根细胞的水势必须低于周围介质的水势才能吸水,所以土壤盐分愈多根吸水愈困难,甚至植株体内水分有外渗的危险。
因而盐害的通常表现实际上是旱害,尤其在大气相对湿度低的情况下,随蒸腾作用加强,盐害更为严重,一般作物在湿季耐盐性增强。
2.离子的毒害作用:在盐分过多的土壤中植物生长不良的原因,不完全是生理干旱或吸水困难,而是由于吸收某种盐类过多而排斥了对另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产生了类似单盐毒害的作用。
3.破坏正常代谢:盐分过多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蛋白质代谢影响很大。
盐分过多会抑制叶绿素生物合成和各种酶的产生,尤其是影响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形成。
盐分过多还会使PEP羧化酶与RuBP 羧化酶活性降低,使光呼吸加强。
生长在盐分过多的土壤中的作物(棉花、蚕豆、番茄等),其净光合速率一般低于淡土的植物,不过盐分过多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初期明显降低,而后又逐渐恢复,这似乎是一种适应性变化。
盐分过多对呼吸的影响,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呼吸作用降低,也有些植物增加盐分具有提高呼吸的效应,如小麦的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的抗盐性:
我国长江以北以及沿海许多地区,土壤中盐碱含量往往过高,对植物造成危害。
这种由于土壤盐碱含量过高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称为盐害,植物对盐害的适应能力叫抗盐性。
根据许多研究报道,土壤含盐量超过0、2%~0、25%时就会造成危害。
钠盐就是形成盐分过多的主要盐类,习惯上把硫酸钠与碳酸钠含量较高的土壤叫盐土,但二者同时存在,不能绝对划分,实际上把盐分过多的土壤统称为碱土。
世界上盐碱土面积很大,估计占灌溉农田的1/3,约4×107ha,而且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盐碱面积将继续扩大。
我国盐碱土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与海滨地区,盐碱土总面积约2~7×107ha,而且这些地区都属平原,盐地土层深厚,如能改良盐碱危害,发展农业的潜力很大,特别应值得重视。
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
1、生理干旱: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由于渗透势增高而使土壤水势降低,根据水从高水势向低水势流动的原理,根细胞的水势必须低于周围介质的水势才能吸水,所以土壤盐分愈多根吸水愈困难,甚至植株体内水分有外渗的危险。
因而盐害的通常表现实际上就是旱害,尤其在大气相对湿度低的情况下,随蒸腾作用加强,盐害更为严重,一般作物在湿季耐盐性增强。
2、离子的毒害作用:在盐分过多的土壤中植物生长不良的原因,不完全就是生理干旱或吸水困难,而就是由于吸收某种盐类过多而排斥了对另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产生了类似单盐毒害的作用。
3、破坏正常代谢:盐分过多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蛋白质代谢影响很大。
盐分过多会抑制叶绿素生物合成与各种酶的产生,尤其就是影响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形成。
盐分过多还会使PEP羧化酶与RuBP羧化酶活性降低,使光呼吸加强。
生长在盐分过多的土壤中的作物(棉花、蚕豆、番茄等),其净光合速率一般低于淡土的植物,不过盐分过多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就是初期明显降低,而后又逐渐恢复,这似乎就是一种适应性变化。
盐分过多对呼吸的影响,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呼吸作用降低,也有些植物增加盐分具有提高呼吸的效应,如小麦的根。
呼吸增高就是由于Na+活化了离子转移系统,尤其就是对质膜上的Na+、K+与ATP活化,刺激了呼吸作用。
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光合与呼吸的影响尽管不一致,但总的趋势就是呼吸消耗增多,净光合速度降低,不利于生长。
一、实验目的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生长等。
不同种类的植物受盐胁迫影响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本实验主要观察Na2CO3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探讨小麦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对小麦的耐盐能力做出了初步评价。
通过实验了解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掌握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总长、芽重、总重等各项指标的观察与计算方法;各项指标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绘制盐浓度与生长指标相关曲线,并分析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二、仪器设备与材料
电子天平;培养皿(直径120mm),滤纸(直径125mm定量滤纸若干),500ml、200ml烧杯,25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玻璃棒,镊子,毫米刻度尺,剪刀;次氯酸钠、碳酸钠;小麦种子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预处理
(1)种子的预处理: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10min,蒸馏水冲洗数次后,于培养皿中做发芽实验。
(2)器皿准备:取培养皿15套,分别用以下不同浓度值(3)作为编号贴好标签。
(3)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Na2CO3溶液
设置对照(CK);1、2、3、4g/L 4个浓度梯度的Na2CO3溶液,用去离子水各配制250ml。
(4)在每个培养皿底部平铺两张滤纸。
每个浓度梯度处理重复3 次,分别标记1、2、3,作为平行样。
2、种子的培养
取5种处理溶液各10ml分别注入垫有两张滤纸,直径为120 mm 的培养皿中。
挑选健康、饱满的小麦种子,每个培养皿中摆放100粒,盖上盖置实验室内室温下培养。
从种子置于培养皿内起开始观察。
每天下午15:00左右适当补充相同处理溶液,以维持盐分浓度的稳定。
以胚根长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时视为发芽,以具明显胚芽鞘及胚根作为发芽标准。
(生产上常把小麦的胚根长度与小麦种子长度相等、胚芽长度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时,定为小麦种子发芽的标准)。
(冬季,小麦种子一般需要7天才能发芽,即从第7天调查发芽率)。
连续3 d 发芽数不再增长时终止发芽试验。
如果培养皿中有5%以上的种子发霉,则应进行消毒或更换培养皿与滤纸。
3、实验记录
从种子萌发开始,逐日观察记录正常萌发种子数、不萌发种子数及腐烂种子数。
种子萌发3d后,取正常发芽种子测其生理指标,之后每次观察后将正常发芽种子与腐烂种子取出弃掉。
观测时间为发芽后1-2周。
将观察结果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1中。
表1 小麦发芽情况记录表
4、计算
(1)发芽率、发芽势与发芽指数的计算:在小麦种子发芽实验结束后,根据检查与记录结果计算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
发芽率=最终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率就是决定种子品质与实际用价的依据。
发芽势=3d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种子发芽势就是判别种子质量优劣、出苗整齐与否的重要标志,也与幼苗强弱与产量有密切的关系。
发芽势高的种子,出苗迅速,整齐健壮。
发芽指数G i=Σ(G t/ D t)。
式中(G t为t 日的发芽种子数,D t为对应种子发芽的天数)。
发芽指数高就说明该种子发芽所用的时间短,发芽速度快。
根据“小麦发芽情况记录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发芽率、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将计算结果记入表2。
表2 小麦种子萌发中的发芽率、发芽势与发芽指数
(2)生理指标的测定:测定的主要生理指标包括:芽长、总长、芽重与总重。
发芽3d后,用镊子轻轻将其取出(取出已发芽的种子,计算平均值),用滤纸吸干,再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芽长与总长度;之后,经分析天平测其全重与芽重(先测全重,然后用剪刀剪下芽,测芽重)。
以上各量均取平均值,将结果记入表3。
表3 小麦种子萌发中的生理指标
根据观察与测定计算的结果,分析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各指标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变化,了解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四、作业
绘制盐浓度与生长指标相关曲线;并分析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