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公开课教案之电学计算教案

合集下载

电学计算初中教案

电学计算初中教案

电学计算初中教案1. 理解电学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2. 掌握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电学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学基本概念介绍:电压、电流、电阻。

2. 欧姆定律: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功率公式:P = UI,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4. 电学计算实例分析:灯泡电阻、滑动变阻器、电路电流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引导学生思考电学基本概念。

2. 讲解电学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阻。

3. 讲解欧姆定律:U = IR,并解释其含义。

4. 讲解功率公式:P = UI,并解释其含义。

5. 电学计算实例分析:(1)灯泡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解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滑动变阻器:根据电路电流和电阻,求解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3)电路电流:根据电源电压和电路电阻,求解电路中的电流。

6.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电学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实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练习题:评价学生对电学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电学领域,如电磁感应、电路元件等。

2. 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邀请电力工程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电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电学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使学生掌握了电学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练习题和拓展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使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计算。

3. 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教学内容: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

2.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3. 电路计算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 提问: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电流的概念及电流的计量单位。

2. 讲解电压的概念及电压的计量单位。

3. 讲解电阻的概念及电阻的计量单位。

4. 讲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

三、讲解欧姆定律及应用(15分钟)1. 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I = V/R。

2. 讲解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计算。

3. 举例说明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电路计算实例(15分钟)1. 给出一个电路计算实例,让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学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 强调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课后练习题。

2.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通过电路计算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电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意难易适中,既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要避免过度负担。

初三物理电学计算专题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电学计算专题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电学计算专题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三物理电学计算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计算。

2.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3. 熟悉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公式,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4.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工具:实验电路板、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4. 复习资料:电学计算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学计算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电路图和相关计算公式,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2. 以示例题的形式进行示范,解答学生在计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练习与巩固(25分钟)1. 学生个人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解答问题,并互相检查答案。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利用实验电路板等实物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学问题,如家庭用电计算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学计算知识。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物理实验,加深对电学计算的理解。

2. 建议学生多做电学计算练习题,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推荐相关的电学计算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他们的计算准确性和解题能力。

电学总复习之教学设计

电学总复习之教学设计

电学总复习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设计理念:按照九年级第二轮复习计划,应进入到“板块复习”阶段。

如果用传统的复习方法,学生可能会感到味同嚼蜡。

现以常见的灯泡这种用电器为突破口,运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法,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中考纲要的框架内,一改以前先罗列基本规律、公式,再讲解例题的传统模式,而是先出现程序式、有梯度且又相关的问题,一步步展开题目中所涉及的电学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思考回答,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逐个从事例中展现出电学的基本规律。

使学生在得到满足时引起求知的冲动,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根据灯泡这条线索贯穿整个电学体系,重温所学过的电学知识,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掌握用物理思维分析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享受到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简单电路的原理电功和电能的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计算和测量四、教学媒体:多媒体及电学器材五、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电学总复习。

这一部分的内容较多,我们一起来以常见的灯泡为例,从一些例题中来复习电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请看大屏幕:(二)新课:1、灯泡上的灯丝为什么用金属钨?灯泡上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学生思考,再回答。

后出示正确答案,其中有下划线部分为概念的超级链接,同样是学生思考回答后再点击。

下同。

)答:灯泡发光时的温度为2000℃以上,而钨的熔点高达3000℃以上,所以用钨做灯丝。

灯泡上的导体有:灯丝、灯丝的引线,尾部的锡块、以及螺口灯泡尾部的螺旋。

灯泡上的绝缘体有:玻璃外壳、固定灯丝引线的玻璃柱,尾部锡块周围的玻璃体。

相关链接: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空气等2、灯泡的发光原理是什么?通电时灯丝发光,相连的导线为何不发光?灯泡发光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答:灯泡中的灯丝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使灯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白炽状态而发光。

中考电学实验专题教案

中考电学实验专题教案

中考电学实验专题教案教案标题:中考电学实验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 掌握电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电学实验基本概念的介绍;2. 电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4. 实验观察和实验技巧。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入电学实验的重要性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学生对电学实验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

第二步: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电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2. 讲解电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电路图的绘制、电路元件的选择和连接等;3. 强调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步: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要求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和实验步骤的安排;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3.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如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第四步:实验观察和实验技巧(15分钟)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关系;3. 提醒学生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常见问题。

第五步:实验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过程;2. 分享实验中的体会和收获;3. 点评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报告评分;2. 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实验观察和实验技巧的掌握情况;4. 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拓展: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电路实验设计和操作;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和讨论;3. 鼓励学生参加电学实验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

六、教学资源:1. 电学实验器材和元件;2. 电路图绘制软件或工具;3. 实验报告模板和评分标准。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对电学实验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技巧的掌握情况;3. 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满足中考对电学实验的要求;4. 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初中物理《_电学计算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_电学计算专题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由 ______ P= ________ P一、复习目标问题发现自学指导书解:课题:电学综合计算1. 回忆并熟记电学计算的基本公式2. 能进行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运算3. 总结串并联电路计算的思路与方法二、复习过程知识点一、电学计算的基本公式知识点二、完成下列串并联运算的思路及过程1. 将R 1=4Ω 的电阻和 R 2 串联,接在 6V 的电源上,测得电路中的电流 I=0.5A ,求:R 2 的电阻值。

思路:解: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 8V ,R 1 的阻值为 40Ω,电压表示数为 3V ,求:小灯泡的功率。

思路:解:3. 将R 1=4Ω 的电阻和电阻 R 2 串联,接在 6V 的电源上,已知电路中的电流为 0.5A ,求:R2 两端的电压 U2。

思路:4. 将灯泡 R 1 和电阻 R 2 并联接在 6V 的电源上,已知灯泡上标有“6V ,3W”的字样,测得总电流为2A 。

求通过 R 2 的电流。

思路:解:5. 将电阻 R 1 和电阻 R 2 并联接在 6V 的电源上,已知 R 1=12Ω,测得总电流为 2A 。

求电阻 R 2 的阻值。

思路:解:【自主建网】1. 在串并联运算中,知道任意三个物理量可以求得其他所有物理2. 串并联运算的基本思路:第一类公式和第二类公式交替使用青岛市崂山区第三中学九 年级(物理)问题解决自学指导书(总第课时)时间: 2017.12课题:电学综合计算 主编:王菲菲 审核人:、R 、U 、串P 联之电间路的关系 欧姆定电律路图 第二类: 量由组成物的理公量式组成 P=P 1 P 2 P=P 1 P 2 功率 12 R R 1 = (R= ) R=R 1 R 2 电阻U=U 1 U 2 U=U 1 U 2 电压 I=I 1 I 2 I=I 1 I 2 电流 的公式 = _ P= 电功率第一类: 物理 I= 分类 并联电路 )纯物电理阻量电\路电:路(I R2S PA LS 1 1 R V一、学习目标:1. 熟练使用电学公式进行运算2. 会画等效电路图3. 会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范围的分析与计算二、学习过程【普读求是】例题: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8V ,滑动变阻器 R2 的 【效果检测】见小卷【因人作业】A 类:完成本题 B 类:完成前两问 C 类:完成第一问(2016 青岛中考)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初中电学计算专题教案

初中电学计算专题教案

初中电学计算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学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等;2.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3. 学会使用欧姆定律进行电学计算;4.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学问题。

教学重点:1. 电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 电功率计算方法的掌握;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电功率的计算;2.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电源和电器;2.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等实验器材;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电源和电器,提问学生对电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少;2. 学生分享对电压、电流、电阻等概念的理解;3. 教师总结并板书电学基本概念。

二、电学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电压、电流、电阻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三、欧姆定律讲解(10分钟)1. 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含义;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3. 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电学计算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2.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计算;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实际生活中的电学问题解决(10分钟)1. 提出实际生活中的电学问题,如家庭电路的电压、电流计算等;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电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感悟和困惑;3.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讲解和解答。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的电学问题,如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等;2. 让学生尝试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电学问题;3. 下一节课分享调查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电学基本概念、电功率计算方法和欧姆定律,让学生掌握了电学计算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学问题。

2023年中考物理电学复习教案---第四讲电功率

2023年中考物理电学复习教案---第四讲电功率

教案:2023年中考物理电学复习教案——第四讲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讲主要复习电功率的相关知识。

教材涉及到的章节有《电功率》和《功率的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功率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2. 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思考电流在做功时与电功率的关系。

2. 知识点讲解:(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的功,t 表示时间。

3.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流为1A,求这个家庭电路的电功率。

解答:P=UI=220V×1A=220W。

例题2:一个用电器在电压为220V的情况下,工作10分钟所做的功为1000J,求这个用电器的功率。

解答:P=W/t=1000J/10×60s=1.67W。

4. 随堂练习:(1) 一个电压为36V,电流为2A的电路,求其电功率。

解答:P=UI=36V×2A=72W。

(2) 一个用电器在电压为220V的情况下,工作5分钟所做的功为3000J,求这个用电器的功率。

解答:P=W/t=3000J/5×60s=10W。

六、板书设计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学公式:
(1)欧姆定律公式: ,变形公式: 、 。

(2)电功率定义式: ,变形公式: 、 。

电功率公式(测量式): ,变形公式: 、 。

其他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
(3)电功公式: ;其他电功的推导公式 、 (4)焦耳定律公式: ,变形公式: 、 、 。

其他的推导公式: 。

3、电功W 和电热 Q 的关系:
(1)纯电阻电路: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电路的 。

(2) 非纯电阻电路: 电流通过电动机M 时,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机械能+ 【二.学生合作交流、讲练结合、学生分析归纳、教师指导】 【题型分析】
题型一: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计算
电路图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 电阻关系 定性关系
U 1:U 2=
I 1:I 2=
解题方法:找准题中的不变量、变量,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
例1.标有“220V 40W”灯泡(设灯泡的电阻不变)求:
(1)该灯泡的额定状态下的电阻、额定电流;
(2)若把灯接在电压为110V电源上使用,其实际功率是多少?
(3)1KW·h电可供此灯泡正常工作长时间?
题型二、变化电路问题
解题方法:由于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改变了电路的结构,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值会发生变化,称之为变化电路问题。

解决变化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把动态电路变成静态电路,即画出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据有关的公式和规律去解题。

例2.如图所示,R1=20欧,R2=40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6安,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2)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0.2安,求小灯泡的实际功率;(3)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题型三:电路保护问题
解题方法:电学计算题中常常遇到一些电路保护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涉及到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灯泡等的保护。

碰到这类问题时,充分运用电学规律和数学中的不等式,一般会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且灯泡电阻不变,R1=5Ω,灯L标有“8V 6.4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3A,滑动变阻器标有“45Ω2A”字样。

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只闭合S2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题型四:列方程求值
解题方法:因电路动态变化,未知量多,解题时可利用状态中的不变量(如电源电压U 和定值电阻R)或相等量(电流串联),或用凑值法(用电路中所涉及地其它物理量,凑出其中一个量)等等量关系列方程,。

电学中常见的列方程计算通常有三种形式:①根据开关的不同状态列方程,②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不同位置列方程,③根据电表的不同位置列方程。

例4. 在如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滑动变阻器,其规格为“20Ω1A”,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测到R的电功率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