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文化
人民音乐家——聂耳

毕 业 歌
中国文化名人——聂耳
聂耳的作品按照题材 可以争生活
曲目名称
救国军歌 码头工人
创作年代
百姓苦难生活
儿童生活
渔光曲
卖报歌
创作年代学生查阅
填写
短暂的一生却能为振救国家, 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因此不愧 为人民的音乐家。希望我们下 一代能向他学习。树立只要活 着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民间称之为“蛇脱壳”和 •
“七五三一”。 即:在此中,以四拍一句, 发展到最后,以一拍为一 句,由于句幅按一定层次 递减呈现出“螺蛳结顶” 状,从而将音乐推向高潮. 《金蛇狂舞》,其中第三 段,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 间锣鼓点中“螺蛳结顶” 的结构形式。
《毕业歌》是影片《桃李劫》 的主题歌,作于1934年,影片 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一对 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青年, 由于坚持自己的本性和原则, 在社会上失意、反抗、挣扎最 后被彻底吞噬的悲剧。既是对 个人苦难的描述,又是对当时 整个社会的不满和控诉。中国 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毕业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 年学生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 歌。在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 提示影片的旨意,号召有为青 年走上抗日救亡的战场。
《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民间器 乐曲牌《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录成唱 片的》乐曲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 奏,表现出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 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简 练的笔墨,勾画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画 面。
器乐合奏《金蛇狂舞》
螺狮结顶
人民音乐家
聂耳
聂耳(1912-1935)
原名聂守信 云南玉溪人,自小 喜爱音乐。聂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 乐教育,完全靠自学成才。1918年就 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时,自学了笛 子、二胡、三弦等乐器。并开始担任 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
聂耳文化广场

聂耳文化广场
聂耳文化广场落于云南省玉溪市城区,由一湖、两线、一桥、四区组成,为纪念伟大人民音乐家国歌作曲人聂耳建立。
广场山顶立有聂耳演奏小提琴的铜像,铜像下面立有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笔题写的聂耳音乐广场六个大字,从高空俯视,广场主体设计犹如一把巨大的小提琴镶嵌在大地上,景象壮观极致,秀丽无比。
如今是游客和居民观光休闲、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四季绿意盎然,景色秀丽。
聂耳文化广场是玉溪生态建设的三个主体性工程之一。
于2004年12月31日由市发改委立项批复,2005年3月30日举行开工典礼,2005年4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6年4月30日,聂耳文化广场主体工程竣工。
该工程总用地面积43.6公顷,包含9个项目:玉湖工程、玉湖湖岸配景工程、环湖游路及地形营造、音乐广场、喷灌系统、水景、灯光照明、植物景观、迎宾桥。
空间布局为“一湖、两线、一桥、四区”。
人民音乐家—聂耳

民族管弦乐曲,取材于民间器乐曲《倒八板》,1934年聂耳根据 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金蛇狂舞》,并且亲自指挥灌 制成唱片。乐曲采用循环体结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 力。 第一段:乐曲开始,以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 放的情绪。 第二段:由两小节打击乐器音响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 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满生机而富有生命活力。 第三段: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句幅逐 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 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喜庆 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 活气息。
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
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音乐运 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 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音乐队 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
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
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1934年由聂耳、田汉、任光、安娥、 吕骥等正式成立了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 他们积极地介绍和宣传苏联革命音乐和马 克思主义的音乐观,呼吁造就真正能为劳 动群众所接受的大众化的“新兴音乐”。 1933年起,他们有意识地组织革命音乐工 作者参加当时的进步电影和戏剧等活动, 为进步电影和戏剧配乐作曲,如《渔光 曲》、《桃李劫》、《自由神》、《风云 儿女》、《都市风光》、《扬子江暴风 雨》、《放下你的鞭子》、《复活》等一 批影片和戏剧的主题歌和插曲为广大民众 所传唱,风行全国。
总 结
《金蛇狂舞》是作曲家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 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 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 景和欢腾的情绪。 左翼音乐运动是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 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革命音乐运动。重要代 表人物是任光、田汉、吕骥、张曙。 《金蛇狂舞》运用了隔凡、螺蛳结顶的发展手 法来发展音乐。
聂耳精神征文

玉溪文化的灵魂——聂耳精神作为玉溪人,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不会忘记玉溪之子,人民的音乐家——聂耳。
今年是纪念伟大人民音乐家聂耳一百年诞辰。
聂耳,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历史伟人赞扬他,玉溪人民怀念他,外国友人,华侨敬佩他,虽然他在这个世界上仅仅生活了23年,但他的精神在玉溪人民心中流传至今而不灭。
聂耳,1912年在云南的红土高原之中,出生在玉溪的青山秀水之间。
聂耳的母亲是玉溪一位朴实的傣族妇女,他4岁丧父,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
聂耳的母亲就依靠在昆明开药店,和做小生意,维持着全家6口人的生活。
还要艰难地供聂耳上学。
聂耳从小孝敬母亲,在家一边读书,一边帮母亲磨药。
聂耳先后进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求实小学、云南第一联合中学等学校学习。
他在校学习期间,广泛地学习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刻苦钻研各种民族乐器。
聂耳在16岁之时就开始接触外国文化,并学习小提琴等西方乐器,认真钻研世界音乐原理。
在《国际歌》的熏陶考核中领悟出了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表现人民的意志。
他还积极参加反压迫、反侵略的活动,就因如此,1930年7月,聂耳被国民党特务预备逮捕。
18岁的聂耳,被迫远离家乡,流浪上海,过着凄惨的生活。
可幸的是,他在上海歌舞剧社认识了田汉,夏衍两位同志,并参加了“左联”音乐组,为《开矿歌》等进步歌曲谱曲,并走上了他的革命生涯之路。
1933年初,经田汉、赵铭奕两位共产党员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3月,和田汉一起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4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并压送回日本,聂耳在日本把《义勇军进行曲》主稿后寄回上海。
并于7月17的在日本藤泽市不幸逝世,时年23岁。
但是《义勇军进行曲》已成为新中国、新时代的号角,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心声,传遍了整个中国,传遍了亚洲,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了一个国家民族气质的代表——国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怀念聂耳,还要学习他的时代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他用代表时代的先进思想来一武装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他把家难、民难、国难都深深地印在自己的灵魂里的民族精神;父母情、故乡情、祖国情都直接明了的从他的音乐中表达出来了。
对聂耳精神品质的全面认识

对聂耳精神品质的全面认识
聂耳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才华和人格魅力都备受赞誉。
以下是对聂耳精神品质的全面认识:
爱国精神:聂耳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他在创作音乐时常常以民族主题为主题,如《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为中国抗日战争而创作的。
聂耳的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和民族精神,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
创新精神:聂耳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在音乐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音乐语言。
他大胆使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音乐形式和风格,为中国音乐史上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精神:聂耳的音乐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音乐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例如《黄河大合唱》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符号。
志向高远:聂耳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他的音乐作品和人生追求都展现了他的远大志向。
他不仅致力于音乐创作和表演,还关注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之,聂耳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创新精神、人文关怀和远大志向的音乐家和思想家。
他的音乐作品和人生追求都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中国音乐史和文化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聂耳音乐作品特点及其中民族元素分析

1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4/ 03意义,也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启示[2]。
(二)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一,聂耳的音乐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和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聂耳的音乐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对时代的回应。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强烈关注,通过音乐传递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
例如,《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成为抗日战争期间的精神象征,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聂耳的音乐在表达上直接而富有感染力,这反映了他对于社会责任和民众情感的深刻理解。
他的音乐作品通常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旨在唤醒和鼓励广大民众。
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音乐不仅易于被大众接受,而且能够快速在民众中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引导社会情绪和公众意识。
第三,聂耳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元素,这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激发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对当代中国音乐表达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提供了范例。
第四,聂耳的音乐作品在传递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对艺术自身的深刻思考。
他的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政治观点或社会意识,更是对音乐艺术表现手法和表达能力的探索。
在聂耳的作品中,音乐不仅是传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也是艺术创新和表达技巧的展示。
这种对音乐艺术深度思考的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在传递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保持了高水平的艺术价值。
(三)创新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第一,聂耳在音乐语言方面展示了显著的创新性。
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中国音乐的旋律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和声处理技巧,从而创造出一种新颖的音乐风格。
这种风格不仅在中国音乐界中独树一帜,而且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他的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中国民歌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和声和节奏,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表达方式。
16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
背景
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 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 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 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 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 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在民族 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 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 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 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 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非常兴奋,表示 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从内容上看,各乐使章歌间有曲内充在满联力系量,但的每感个情乐,章形又有象其地相刻对画的了独立游性击;健
从演唱形式上看儿,端它包起括土独枪唱洋、枪重唱、、挥对动唱大齐刀唱、长轮矛唱,、在合青唱等纱;帐里、
从伴奏形式上看万,山多用丛管中弦,乐为队保、民卫族黄管河弦、乐保队卫或全钢中琴国作而伴奏战。斗的 壮丽场景。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发扬滋长!
拓展与探究
1 《金蛇狂舞》运用了那两种发展手法?
隔凡,螺蛳结顶
2 这首作品也许你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欣
赏过. 今天,作为高中生的你,由于文化 知 识及欣赏水平的提高,再次欣赏该作品一 定会有进一步的感受与体验,请你参与交 流。欣赏Fra bibliotek保卫黄河
全曲大采合用唱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
大合振唱奋是人大心型的的、音多调乐、章响的亮声乐的套战曲斗我口。号、铿锵有力 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
聂耳的家风家训

聂耳的家风家训
聂耳,中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
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但是,聂耳的辉煌并不仅仅来自于他的音乐
才华,还包括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家风家训。
一、教会孩子爱国情怀
聂耳的父亲聂宗瑞是一位医学博士,但他很少提及自己的专业,而是
在家中不断讲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聂宗瑞认为,作为中国人,他的
儿子必须具备强烈的爱国情怀。
因此,他鼓励聂耳学习中文和中国古
典文学,在家中设立了“圣贤堂”,用于培养聂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陪伴孩子成长
聂宗瑞还非常重视和关心孩子的成长。
在聂耳小时候,他常常做一些
游戏帮助孩子记忆字词,还会在夜里给孩子们讲听传统神话和故事,
一面还帮助孩子们梳理问题。
这种爱和关心,使聂耳在未来的人生道
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三、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聂宗瑞认为,一个好的家庭和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石。
他告诉孩子,不要追逐排名和名利,而是追求真善美。
他还告诉聂耳,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要为自己的人生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四、家人团结
聂耳的父亲非常注重家庭生活的团结和亲密,家人之间互相尊重、支持和宽容。
在他离世后,聂耳便继承下了这个精神,并十分珍惜家庭的和谐。
他把家看成一个集体,每个人都必须做出巨大的贡献。
结语
聂耳拥有优秀的家风家训和父亲的教诲,这种家教为他的成长和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聂耳的人生经历中学到很多有益的教训,尤其是家庭教育,它为一个人能否成材,赢得尊敬和追求幸福大有裨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聂耳文化
摘要:聂耳是家喻户晓的人民音乐家,今年是聂耳诞辰100周年。
纪念聂耳不是一场宴会,而应在缅怀历史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聂耳、了解音乐、热爱音乐,并挖掘其新的意义,才算是真正继承聂耳精神。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进步
今年是《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人民音乐家聂耳诞辰100周年。
聂耳1912年2月15日出生于昆明“成春堂”一个清贫的中医家庭。
在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下,聂耳从小就喜爱云南的民间音乐,广泛地如饥似渴地学习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学会了唱花灯、对山歌、弹三弦、拉胡琴、吹箫笛。
聂耳16岁时,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学习音乐理论、五线谱,练习小提琴,拉奏手风琴等。
刻苦地学习为聂耳的音乐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聂耳到达上海,为电影配音和作曲,先后创作了《码头工人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40多首音乐作品。
聂耳是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杰出代表。
聂耳巨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音乐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一、人民大众的革命音乐家
聂耳生长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等列强的欺辱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大众的痛苦。
聂耳勇立时代前头,怀着对祖国、人民的深情热爱,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聂
耳以音乐为战斗武器,唤起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抵御外辱,筑成坚强的血肉长城,挽救祖国的危亡。
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他的每一个音符都表现出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
一经上演,就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开来。
聂耳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大众疾苦,同人民大众同甘共苦。
为了真实地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聂耳到黄浦江码头同工人一起搬运货物,去纱厂亲自观察体验女工的艰苦劳动和疾苦,同江湾筑路工人一起拉铁辗,在风雨中同报童一起卖报,在街道上听民间艺人演唱。
聂耳对人民大众的深厚感情通过所创作的音乐歌曲表达出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一经演出,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鼓舞和教育着人民大众。
《大路歌》、《码头工人》、《开路先锋》、《打长江》等劳动歌曲,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坚毅、乐观、富有力量和生活理想的生动形象。
揭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塞外村女》、《飞花歌》等抒情歌曲反映了被奴役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思想情感,替人民大众呐喊。
聂耳的音乐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大众的心声,因而激起了人民大众的共鸣。
聂耳是人民大众喜爱的音乐家。
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聂耳谱写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真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感情。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张关头,
聂耳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响亮地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了战斗的号角:“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是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关头发出的时代最强音,唤醒了中华民族,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
《义勇军进行曲》铸造了中华民族之魂,展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郭沫若同志在为聂耳撰写的墓志铭中高度地评价了《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瞽鼓也,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
闻其声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壮然而宏志士之志,毅然而趣于共同之鹄的。
聂耳乎,巍巍然其与国族并寿而永垂不朽乎。
”
聂耳在《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作品中,吸收了云南民族音调,用简练的手法,描绘和抒发了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热爱的爱国主义情感。
聂耳为我国的爱国主义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石。
三、不断追求进步
聂耳在昆明上学期间,不断追求进步,阅读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0年11月,聂耳离开昆明到达上海后加入了“反帝大同盟”。
1932年4月,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诗人田汉,与左翼文艺界的进步作家建立了联系进入联华影片公司从事配音和作曲。
在共产党
人的帮助下,聂耳的思想进步很快,坚定了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1933年初,聂耳经田汉、赵銘奕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聂耳不仅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且音乐艺术才华也得到进一步发挥,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史上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聂耳是中国人民大众的歌手,是人民的音乐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以音乐为战斗武器,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奏响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最强音,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
聂耳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都与时俱进,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在抗日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危亡是可以无产阶级战士的姿态战斗在音乐文化战线的前列。
四、开拓创新精神
聂耳在音乐艺术上锐意创新,刻苦学习,大胆吸取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的营养,创造了与音乐形象相协调的独特的歌曲形式。
他开辟的与时、与民众相结合的新音乐道路,为后来的音乐人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聂耳有着不畏艰险、执著追求理想的革命精神,他“为改造社会而生”,勇于社会实践,足迹达十数省,深入到人们大众之中,走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崭新之路,创造出了前人没有的革命音乐的光辉业绩。
聂耳创造出的音乐文化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聂耳的音乐文化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前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