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陈开利-中国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试验研究技术新进展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力学行为分析

2o 11
摹
山 建 西 筑
机理包括 :. a钢筋 与混凝 土接触 面上 的化学 吸附作用 力 , 这种 吸 压板发生 乩 的偏移 , 混凝土柱和剪力钉群传递的力 F 和 F 分别为: l 2 附作用力来 自浇筑 时水 泥浆体对 钢筋表 面氧化 层的渗 透 以及水 F = KI( 1 ) I F /K + () 3
和钢梁截面面积 , 同时 由于布置有较 多 的剪力件 , 具有足 够 的连
用 的抗剪连接件 , 主要是将钢梁翼缘 板 、 其 纵肋 、 纵腹板 等构件传 到结合段 的纵 向力 流再 传递 到混 凝 土梁 , 随着剪 力钉 数量 的增 多, 经剪力钉传递的荷载也将增 大 ( 图 2 。这是 由于随着剪力 见 ) 钉数量 的增加 , 剪力钉 群的抗 剪刚度 也增大 , 高了剪力钉 承 载 提
应力场较为复杂 , 容易 发生应 力突 变 , 内外对 于此类 结构 尚未 国 形成标准的设计规范 。因此 , 通过对 钢混结合段 的传力路 径和应 力分布进行分析 , 能够为钢混结合段 的设计提 供较 为重要 的参考
的预应力 钢束等 。钢混 结合 段虽然 具有 能够增 大边跨 主梁 重量 价 值 。
粘结摩擦 的存在 使得钢混 结合 段 中剪力钉群受 力在 纵向存
在较大的不均 匀性 , 没有 承压板 , 若 一些 研究结果 表明在 小于极
限荷载作用下群钉 的纵 向受力为鞍形 分布 , 两端 的剪力钉受力 最
为不利。由于钢混结合段采用 同一规格 的剪力钉 , 假设剪力 钉 若
在钢混结合段 中, 钢板 与核心混 凝土存 在 咬合粘 结作 用 , 核 心混凝 土在预应力和压力荷载下会产生横 向膨胀 , 可认 为存在一 定的摩擦传力 , 自钢梁 的纵 向力 流一 部分经粘结摩擦 传递到混 来
浅谈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施工技术

浅谈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施工技术一、前言混合梁结构通过对钢板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合理利用,在受力性能、跨越能力、经济性能等方面得到改善,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3]。
甬江主桥为全长909.1m的铁路钢箱梁混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54.5+50+50+66+468+66+50+50+54.5)m,边跨及部分中跨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其余中跨主梁为钢箱梁,中间通过钢混结合段连接,钢-混分界点位于主跨侧距索塔中心24.5m处,采用阶梯状填充混凝土前后承压板式钢-混接头。
二、钢混结合段设计概况钢混结合段长14.05m、宽21m、高5m,结合点设置在2m厚的横隔梁处,两侧梁体通过该实心梁段传力。
它包含3m顶底腹板变厚混凝土箱梁过渡段、2m 混凝土横隔梁、4.05m顶底腹板变厚钢混过渡段、5m顶底板U(V)肋加焊变高T肋钢箱梁过度段。
如图1所示。
钢混结合段构造为钢箱梁壳体、传剪板及回形件围成的钢格室、纵横向预应力筋、剪力键、剪力钉等构件,其中钢箱梁底板上盖板及顶板上开有混凝土浇筑孔、出气孔。
三、钢混结合段施工方法钢混结合段采用模块制作钢箱梁、桥位模块组拼、安装剪力键和预应力筋后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方法施工。
1、支架设计及施工承重支架结构体系从下往上依次为,钻孔桩基础、条形基础、钢管支架、型钢分配梁、贝雷梁支架、胎架系统。
以甬江北岸为例分别在塔座、围护桩冠梁和甬江大堤外侧布设530×10mm的钢管作为支撑,采用219×5mm钢管为支架平联。
钢管顶部设砂筒和HW400×400mm型钢分配梁,其上铺设贝雷梁,预压后安装钢混结合段钢箱梁拼装胎架。
2、钢混结合段钢箱梁模块组拼钢混结合段钢箱梁划分为7块钢箱梁模块组拼,分块后最大尺寸为4.8×11.4×5.026m,自重72.65t。
模块间设置若干粗调匹配件和精调匹配件,(图3所示)完成加工制造和匹配连接的钢混结合段钢箱梁模块采用挂车运输至施工现场,350吨履带吊吊装至施工平台,分为七个步骤匹配连接滑移到位。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需求的日益增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且具备优良性能的结构形式,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综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性能评估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文章首先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
随着材料科学、计算力学和设计理念的进步,这种结构形式的桥梁设计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在设计理论方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钢材和混凝土的受力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设计理论体系,包括组合梁、组合板、组合柱等多种组合构件的设计方法。
这些理论方法综合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构件的截面形状、荷载类型等因素,使得设计更加精细化、准确化。
在设计方法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通常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即根据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要求,确定结构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元分析、参数优化等数值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中,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设计工具。
随着对结构性能要求的提高,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也开始注重全寿命设计、耐久性设计等方面。
这些新的设计理念要求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退化、维修加固等因素,从而确保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满足性能要求。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这种结构形式的桥梁设计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环保化。
斜拉桥钢混组合结构的新发展

的应 用, 并介 绍 了 P L键的特点和计算原理 。 B
【 关键 词】 斜拉桥 ; 桥 塔钢混结合段 ; 剪力键 ; P L ; 新发展 B键 【 中图分类号】 U4 . 425 4
南京长江三桥的桥塔结构 为上塔柱采用 钢塔 , 下塔 柱采 用混凝土塔的组合形式 , 是国内首次采用此结构 的桥梁。钢
工 程
绪f 构 ・
斜 拉桥 钢 混组 合 结 构 的 新发 展
.
郭小 土 , 史 雄 郑
( 南交通 大学 土木工 程学 院 , 西 四川成都 603 ) 10 1
【 摘 要】 钢混组合结构是在钢 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 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新型结构。组合结构利
用 了钢 结 构和 混凝 土结 构 的 优 点 , 以达 到 充 分 利 用 材 料 特 性 的 目的 。 文 中介 绍 了钢 混 组 合 结 构 在 斜 拉 桥 中
塔 与混 凝 土 塔 组 合 式 塔 柱 承受 压 、 、 共 同 作 用 , 时 还 必体系的设计 至关 重要。与混凝土桥塔及 钢桥塔相 比, 一混凝 土混合桥塔具有 以下优点 : 1 减轻塔 钢 ()
顶 重 力 ;2 使 塔 柱 顶 部 施 工 更 加 容 易 ; 3 钢 锚 箱 在 工 厂 预 () ()
工 中专 门针 对 四种 不 同 的 连 接 构 造 方 式 分 别 进 行 了有 限 元
仿真分析 以确认应力传递特性 。这 四种方案是 : 1 前 、 ( ) 后面 板并且填充混凝土 ;2 仅用后面板且填 充混凝 土方案 ; 3 () ()
金 属 板 承 压 方 案 ;4 金 属 板 前 面板 方案 。 ()
这种剪力键 由带孔 的钢板组成 , 孔内既可 以放人 钢筋也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设计

( C h i n a R a i l w a y S i y u a n S u r v e y a n d De s i g n G r o u p C o . ,L t d . ,Wu h a n 4 3 0 0 6 3,C h i n a )
s t r e s s s t a t e,t h e f o r c e t r a n s mi s s i o n i s s mo o t h a n d t h e r i g i d i t y t r a n s i t i o n i s s t e a d y .
s t e e l — e o n c r e t e j o i n t s e g me n t o f t h e F u mi n g R o a d c a b l e — s t a y e d b r i d g e i n N i n g b o C i t y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s e g me n t wi l l d i r e c t l y a f f e c t t h e s a f e t y a n d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b r i d g e .T hi s p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d e s i g n o f t h e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设计
蔡 建 业
( 中铁 第 四勘 察 设 计 院集 团有 限 公 司 , 武汉 4 3 0 0 6 3 )
摘
要: 钢 混 结合 段 的设 计 是 混合 梁斜 拉 桥 的 关键 技 术 之 一 , 钢 混 结合 段 的位 置 、 类 型 及 细部 构 造 设 计 直 接 影 响 到
公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研究综述

公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研究综述发布时间:2022-09-16T00:56:31.299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9期(上)作者:钟福生1[导读] 针对公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的钢混结合段,从发展历程、结构构造形式、钟福生11.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针对公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的钢混结合段,从发展历程、结构构造形式、结构受力特性、剪力连接件受力状况、传力机理特性等方面,阐述其发展动态、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经研究发现:小比例缩尺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分析是目前钢混结合段受力分析的主要手段,其整体承载能力计算理论和简化计算式、剪力钉群受力不均匀性及其在纵横向分布规律、钢混各构件的传力比等抗剪传力理论,以及钢结构、钢混界面、剪力连接件和混凝土破坏的细节特征、结构参数对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等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构造;受力特性;综述一、混合梁斜拉桥结构特性混合梁斜拉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提升应运而生,一般都是在沿着主梁的纵桥向由现浇混凝土箱梁和工厂预制的钢箱梁,这样两种材料的主梁可以保证同时平行施工,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两种材料结合的部位一般布置在中跨靠近主塔位置处,也有少部分因其跨径限制的原因布置在靠近次边跨位置处。
两种材料结合的混合梁斜拉桥特别的结构形式和构造布置使其具有诸多优点:(1)两边重量较大的混凝土主梁不仅可以对中跨重量较轻的预制箱梁起到锚固和压重的作用,还同时减小或者削弱了边跨辅助墩和过渡墩处可能出现的负反力,即是在增大桥梁跨越能力的同时又兼顾了桥梁整体的受力性能[1]。
(2)混合梁斜拉桥主梁斜拉索一般采用的密索布置形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桥梁的的整体刚度水平,并且更多的支撑点意味着可以削弱边跨活载对中跨的影响,是桥梁中跨的弯矩和整体的斜拉索索力会有明显的减小,有效的环节了疲劳问题。
(3)多线程同步施工,主塔、边跨混凝土梁和厂内预制钢箱梁可以同步施工,主塔及边跨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悬臂法施工钢主梁,能有效缩短工期。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局部力学性能分析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局部力学性能分析摘要:为了研究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局部力学性能,以纵向曲线形单索面独塔斜拉桥—官溪河大桥为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斜拉桥主跨钢-混结合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混结合段在预应力荷载与斜拉索索力共同所用下的受力情况。
结果表明:在钢-混结合段中采用剪力钉、预应力筋及PBL剪力键能较好的满足设计要求,使结合段整体处于较为合理的受力状态下,除局部的应力集中外,钢材与混凝土受力均能满足规范限值,钢—混结合段刚度过渡平滑。
关键词: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刚度变化作者简介:张龙凡(1990- ),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桥梁工程。
E-mail:****************一、引言伴随着我国桥梁工程的蓬勃发展,斜拉桥以其优异的力学构型,超强的地形适用性,多样的施工方式选择,成为桥梁建设领域中新设计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展示的重点选择对象。
然而,常规的纯钢梁或者混凝土梁都会因其自身的材料特性,很难在斜拉桥的跨径布置、受力性能和经济性的建设需求中获得充分的满足。
相较而言,混合梁斜拉桥兼顾钢箱梁的跨越能力和混凝土的重力锚固能力,充分发挥材料力学性能,降低建桥成本,具有更强的适用优势[1]。
混合梁斜拉桥依靠其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同时,也对钢—混斜拉桥的应用带来一些挑战。
由于材料性能的差异,使得钢箱梁与混凝土梁的结合区域成为结构特性和材料特性的突变点,结构连接和受力较为复杂,钢混结合段成为混合梁斜拉桥的关键结构部位[2]。
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性、传力机理、刚度过渡形式将直接影响到斜拉桥的整体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3~4],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程概况官溪河大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钢-混混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125+34.2+30.8)m。
主跨为单箱五室钢箱梁,边跨为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梁钢梁段与混凝土梁段间设置钢-混凝土结合段,用来协调梁体变形和内力传递,结合段包含钢梁刚度过渡段、钢-混凝土结合部和混凝土梁过渡段,长度分别为3m、2m、2.65m。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性能分析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性能分析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结构性能分析
摘要:钢混结合段是混合梁斜拉桥设计的关键,其承担着两侧主梁传递来的巨大轴力,同时还需要
承担弯矩、剪力和扭矩的作用。
在设计中既要通过结合段将两侧主梁的内力进行平顺过渡,又要确保结合
段自身的安全可靠,因此钢混结合段的构造和受力一般都较为复杂,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反复的计算分析,
确保其安全可靠。
本文以某混合梁斜拉桥的结合段为背景,采用杆系模型与实体有限元相配合的方法对结
合段在可能出现的各种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系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构造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
进行了评价。
可为此类结构的设计与计算分析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钢混结合段过渡段计算分析有限元模拟
1引言
混合梁是组合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的组合结构是指至少两种及其以上的建筑材料或结构类型相互接
合在一起,并且形成更加合理的构件或结构体系。
混合梁一般是指主梁沿纵桥向由钢材与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
组成。
这种主梁形式最长应用的桥型是斜拉桥,混合梁斜拉桥的主跨梁体多为钢梁,边跨梁体多为为混凝土梁,
钢混结合段一般设置在主跨侧,也可更具实际情况设置在边跨侧。
混合梁斜拉桥由于其主跨采用钢梁,所以具
有跨越能力大的优点,而边跨采用混凝土梁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压重作用且兼有可降低建桥成本的特点。
混合梁
斜拉桥的引入使得斜拉桥的跨径布置形式更加灵活,使得边中跨比例的合理范围更加宽广。
钢混结合段是混合梁斜拉桥设计的重点,其的构造一般可以分为钢梁加劲过渡段、钢混结合部和混凝土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
2008年,香港昂船洲大桥,跨径布置289m+1018m+289m 。 2010年,鄂东长江大桥,跨度分布4×70m+926m+4×70m。 2011年,荆岳长江大桥,100m+298m+816m+80m+75m+75m。
中铁大桥局集团
钢-混结合段位置的选择 钢-混结合段的构造与连接方式
中铁大桥局集团
21
汇报内容
一、引言 二、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三、混合梁斜拉桥结构受力特点 四、钢混结合段连接构造特点 五、钢混结合段试验研究的最新成果 六、研究结论 七、认识与体会 中铁大桥局集团
22
结构受力特点
1、适应并基于建设条件,中跨全部或大部分采用自重较轻、跨越能力大的钢主梁, 边跨全部或部分采用自重和刚度均较大的混凝土主梁,集钢主梁和混凝土主梁各 自优点于一体,满足了大跨度、建设条件及经济性的要求。 2、边中跨比与传统的非地锚式的斜拉桥相比要小。混凝土主梁起到压重和锚固 作用,不但平衡中跨钢主梁重力且确保边跨各支点均不出现负反力,而且从总体 上提高了整座桥的刚度。当中跨布置活载时,中跨梁体变形和主塔变位均有减小 的趋势,从而起到锚固的作用。 3、混凝土边跨客观上需要减小跨径以降低梁高节省预应力用量,同时因为采用 了多辅助墩的密边跨而大大减小了边跨挠曲对中跨的影响,这样,中跨主梁的弯 矩变幅和斜拉索索力变幅就明显减小,因而也就减小了疲劳影响。斜拉索的支承 作用使混凝土主梁受力更接近于多支点弹性支承连续梁,从而进一步减少了预 应力筋的配置。
17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建设中的重要桥梁
石首长江大桥,(75+75+80+820+300+100)m 湖北嘉鱼长江大桥,(75+75+200+920+330+75+75)m 湖北武穴长江大桥,768m 湖北赤壁长江大桥,720m
重要桥梁方案
苏通长江大桥,桥跨布置(110+300+1088+300+110)m。 伶仃洋大桥,跨径布置(284+950+284)m。 重庆长江二桥,跨度(160+450+160)m。 中铁大桥局集团
19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小结:
①欧洲是以德国为中心,虽然建造了几座混合梁斜拉桥,但尚未见到文献报导有 关设计、科研方面的详细资料。 ②法国虽然仅建造了一座混合梁斜拉桥,但跨度规模大,而且在国际上具有影响 力。不过,也未见到有关结合段方面的研究报导。 ③日本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建造了为数不少的同类型桥梁,在一段 时间内是建造混合梁斜拉桥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进行了少量的研究工作。 ④我国属于后来者居上,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先后建成几座大跨度混 合梁斜拉桥。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在湖北境内,施工中的混合梁斜 拉桥就有四座,跨度在720至920m之间,可以称得上是国内混合梁斜拉桥最多 的省份。 中铁大桥局集团
18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中国其它桥式中的应用:
广东佛山平胜大桥,独塔单跨自锚式混合梁悬索桥,350m主跨为 钢箱梁,其余为PC箱梁 宁波庆丰大桥,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混合梁悬索桥,主跨的跨度布置 108.85m+280m+108.85m。 广州猎德大桥,独塔自锚式混合梁悬索桥,跨度分布 47m+167m+ 219m+47m。钢箱梁全长362m(主跨侧207m,边跨侧155m)。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主跨330m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 温州瓯越大桥,主跨200m 中铁大桥局集团
20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小结:
⑤ 目前、世界前10位最大跨度斜拉桥中混合梁斜拉桥占了7座,如果把施工中的 湖北的两座也列入,混合梁斜拉桥则占了9座。 由此,可以认为:混合梁斜拉桥在超大跨度斜拉桥建设中,占重要地位。 可以预见:混合梁斜拉桥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值得关注的问题:
7、由于同时采用混凝土主梁和钢主梁,因此、其受力兼具了两者的特点,主 要体现在主梁的内力分布方面。
中铁大桥局集团
24
汇报内容
一、引言 二、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三、混合梁斜拉桥结构受力特点
四、钢混结合段连接构造特点
五、钢混结合段试验研究的最新成果 六、研究结论 七、认识与体会 中铁大桥局集团
中铁大桥局集团
13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1200
香港昂船洲大桥
岛桥
1000
诺曼底大桥
嘉鱼长江大桥 (在建)
鄂东长江大桥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
800 桥例跨度 600
汕头礐石大桥
石首长江大桥 (在建) 荆岳长江大桥
武穴长江大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在建) 舟山桃夭门大桥 万州长江三桥
400 200 0 1975
中铁大桥局集团
16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1997年,徐浦大桥,主跨590m,叠合梁与RC梁的混合。国内首次将混 合梁应用于大跨度斜拉桥。 香港汲水门大桥,主跨430m,公铁两用。 1998年,汕头宕石大桥,主跨518m。 2000年,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主桥为618m。 台湾高屏溪大桥,主跨330m ,独塔。 2002年,天津塘沽海河大桥,主桥孔跨 310m,独塔。 2004年,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桃夭门大桥,主跨580m。 2006年,湛江海湾大桥,主跨480m。
中铁大桥局集团
23
结构受力特点
4、主梁结构存在1或2处钢混结合部,该结合部的位置选择和连接构造的可靠 性,关系到全桥受力合理性和运营耐久性。 5、较小的边中跨比,导致顺桥向桥塔两侧斜拉索对称性差,进而影响到边中 跨索力的平衡以及斜拉索在塔端的锚固构造、安装张拉施工。
6、主梁高度受横桥向宽度的影响较大,受中跨跨径增大的影响较小,一般跨高 比大于200。较大的全桥刚度带来较高的自振频率,加之较大的质量和采用扁平 流线型箱梁,使全桥抗风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9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日本多多罗大桥(Tatara Bridge)
中铁大桥局集团
10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鄂东长江大桥(2010年9月28日通车)
中铁大桥局集团
11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荆岳长江大桥(2010年12月9日通车)
中铁大桥局集团
12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昂船洲大桥(2008年6月完工)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性,很好的发挥了他们的 优势。混合梁的受力性能、跨越能力、结构布局、施工安全、经济效益均优于 单一材料的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1
2
• 边跨采用自重较大的混凝土梁,可以起到对自重较轻的钢结构中跨的锚固和压重作用, 所以主跨的跨越能力比一般斜拉桥要大,而边跨与主跨的比例比一般斜拉桥要小;
中铁大桥局集团
15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1975年,大阪大和桥,主跨83m,首座混合梁斜拉桥
日本
1991年,生口桥,跨径组合150m+490m+150m
1999年,多多罗桥,主跨890m,保持了混合梁斜拉桥跨度世界纪录10年。 木增川桥,主跨275m,4塔。
俄罗斯,2012年,岛桥建成,主跨1104m,斜拉桥混合梁斜拉桥跨度世界纪录。
Zarate-Brazo Largo Bridge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桥例完成时间 中铁大桥局集团
14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1926年:Kahn获得了组合梁的专利,标志着组合梁的诞生 1963年:第一次提出,作为设计竞标方案,德国,(50+280+50)m三跨斜拉桥。 第二次提出,作为设计竞标方案,德国。 1972年:库尔特—舒马赫桥建成,德国,独塔斜拉桥, 桥梁跨度布置为287.04m+146.41m。世界上首座混合梁斜拉桥。 1979年:弗勒埃桥建成,德国,主跨为368m。 1982年:焦恩桥建成,瑞典,主跨386m。 之后:乌克兰、墨西哥、法国相继建成混合梁斜拉桥。 法国:诺曼底桥,主跨856m,一举将跨度提高了50%。
25
钢混结合段连接构造特点 构造特点
混合梁斜拉桥集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于一体,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两 种材料的特性。但是、钢梁与混凝土梁的结合段是混合梁斜拉桥独有的,也是最 为重要的构造。 (1)通过对钢混结合段连接构造附近的钢梁和混凝土梁进行加强,形成钢梁 过渡段和混凝土梁过渡段。 (2)钢梁过渡段和混凝土梁过渡段之间是长约数米的包含钢壳体、剪力连接件、 核心混凝土和钢格室的钢混结合段。 (3)钢混结合段的两端布置钢横隔板(承压板和分界板),由混凝土梁过渡段 延伸过来的纵向预应力钢绞线贯穿整个钢混结合段并锚固在承压板上。 (4)结合段钢与混凝土结合面处需要设置连接件,以抵抗二者间的相对滑移与 剥离。常用的连接件有:焊钉连接件、开孔板连接件。 中铁大桥局集团
4
引言
4
5
• 主塔和边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可以同时施工。当主塔和边跨主梁完成后即可采用悬臂法 架设主跨钢梁,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同时,由于其始终为单悬臂施工,可提高施工 安全性; • 主跨和边跨分别采用钢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在结构重量与用钢量两个指标 上寻求较好的平衡,从而从总体上降低工程造价、节省费用。
6
混合梁斜拉桥发展的简要回顾
以鄂东大桥、荆岳长江大桥、昂船洲 长江大桥为代表的著名桥梁工程项目 世界上第一座混合梁斜拉 桥诞生于西德,修建于1972 年,该桥主跨为287m,为独 塔斜拉桥。 在世界范围内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混 合梁斜拉桥,例如法国诺曼底大桥、日 本多多罗大桥和中国礐石大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