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成语
汉语里的俗语、谚语、俚语、成语、歇后语、习语都指的什么

汉语里的俗语、谚语、俚语、成语、歇后语、习语都指的什么1、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2、谚语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3、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4、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
5、俚语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
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6、习语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古诗格言谚语歇后语成语分类!家有小学生,务必替孩子收藏!

古诗格言谚语歇后语成语分类!家有小学生,务必替孩子收
藏!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积累的科目,进修语文也是一个不时积累的进程。
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就必须平常重视常识的积累和稳固。
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也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老师为大家把小学语文需要掌握的课内外知识点整理出来。
建议家长替孩子收藏打印!
一、古诗
二、格言、鄙谚、谚语、歇后语
三、成语分类
四、罕见歇后语
五、名人名言
六、古诗名言
七、格言
八、谚语。
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 需注意以下几点: • 1.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 • 2.成语是凝固结构,运用时一般不能随意变
换和增减其中的成分。 • 3.成语尤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须分辨清楚,
不能写错读错。
目无全牛
•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 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 来的整体意义。
• 鸡毛蒜皮≠鸡毛和蒜皮 • 大多数成语有来历和出处,讲的是一个完整的故
事和事件。
• 风声鹤唳 • 许多成语言在此而意在彼,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 鬼斧神工
• 2.结构凝固性 左右逢源☞右左逢源 守株待兔☞守株待狗、守株待牛、守株待鸡 望穿秋水☞看穿秋水、瞧穿秋水
3.风格典雅性 烈火真金 真金不怕火烧 说一不二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针尖对麦芒——尖对尖 针锋相对
二、成语的来源
1、神话寓言
神话大都描写人与自然的斗争,富有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而寓言大都借题发挥,具有教育意义,富有说服力,充 满了哲理性和智慧。主要形成于上古先秦,至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
完璧归赵
(7)生活类:
①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②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③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④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⑤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⑥酒多伤身,气大伤人。 ⑦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 谚语总结了人类生活中 某些方面的经验教训, 对提高认识、指导人们 的实践有一定的作用
• 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 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 大白。
3、诗文语句
•《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出于蓝 •《后汉书》“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车水马龙 •《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三秋
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

成语一、数字成语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心一意一败涂地一本正经一臂之力一尘不染一见如故一箭双雕一脉相承一目了然一窍不通一视同仁一泻千里一草一木一成不变一帆风顺一鼓作气一哄而散一如既往一丝不苟一言难尽一衣带水一朝一夕一针见血一知半解一表人才一波三折一步登天一筹莫展一触即发一刀两断一技之长一蹶不振一劳永逸一鸣惊人一念之差一贫如洗一气呵成一清二白一扫而空一息尚存一相情愿略胜一筹两败俱伤两虎相斗两面三刀两全其美两小无猜两袖清风进退两难三长两短三顾茅庐三令五申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头六臂三心二意三言两语半夜三更入木三分火冒三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四海为家四分五裂四面楚歌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危机四伏四海升平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五体投地五脏六腑五谷丰登学富五车五雷轰顶六神无主六亲无靠六月飞霜六根清净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窍生烟七情六欲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半斤八两胡说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含笑九泉十拿九稳十年寒窗十全十美十万火急十指连心十冬腊月神气十足百无禁忌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感交集百花齐放百口难辩百炼成钢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思不解百战百胜百依百顺百折不挠百孔千疮精神百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闻不如一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呼万唤千军万马千钧一发千里迢迢千门万户千难万险千篇一律千千万万千秋万代千山万水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真万确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虑一得千虑一失千载难逢千难万险横扫千军万水千山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紫千红万死一生万籁俱寂瞬息万变二、动物名称成语【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投鼠忌器抱头鼠窜獐头鼠目胆小如鼠【牛】牛鬼蛇神牛刀小试牛鼎烹鸡汗牛充栋对牛弹琴九牛一毛气壮如牛牛毛细雨泥牛入海【虎】虎视眈眈虎口余生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虎落平阳虎穴龙潭放虎归山谈虎色变如虎添翼骑虎难下为虎作伥与虎谋皮藏龙卧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降龙伏虎【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鸟飞兔走守株待兔【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画龙点睛来龙去脉攀龙附凤群龙无首望子成龙车水马龙人中之龙叶公好龙降龙伏虎老态龙钟笔走龙蛇龙潭虎穴【蛇】蛇蝎心肠画蛇添足惊蛇入草龙蛇混杂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惊蛇虚与委蛇笔走龙蛇春蚓秋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马革裹尸一马当先老马识途汗马功劳万马齐喑一马平川天马行空快马加鞭走马看花信马由缰蛛丝马迹兵荒马乱万马奔腾犬马之劳单枪匹马招兵买马人仰马翻人困马乏鞍前马后人强马壮猴年马月青梅竹马心猿意马悬崖勒马千军万马香车宝马指鹿为马害群之马厉兵秣马塞翁失马盲人瞎马脱僵之马金戈铁马【羊】羊质虎皮羊肠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补牢虎入羊群顺手牵羊【猴】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杀鸡吓猴杀鸡儆猴【鸡】鸡毛蒜皮鸡鸣狗盗鸡飞蛋打鸡犬不宁鸡犬不留鸡犬升天闻鸡起舞杀鸡吓猴杀鸡取卵偷鸡摸狗鹤立鸡群小肚鸡肠鼠肚鸡肠呆若木鸡【狗】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犬马之劳猪狗不如兔死狗烹鼠窃狗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狐群狗党偷鸡摸狗画虎类狗鸡犬不惊鸡零狗碎【猪】猪突豨勇猪狗不如杀猪宰羊封豕长蛇凤头猪肚蠢笨如猪【鸟】鸟尽弓藏笨鸟先飞如鸟兽散小鸟依人惊弓之鸟飞禽走兽凤毛麟角鸦雀无声燕雀安知鹤立鸡群鹤发童颜风声鹤唳莺歌燕舞草长莺飞珍禽异兽衣冠禽兽燕语莺声鹊巢鸠占鹦鹉学舌蜻蜓点水欢呼雀跃鸦雀无声鹏程万里一箭双雕风声鹤唳鹤发鸡皮鹤发童颜鹤立鸡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声誉鹊起饮鸩止渴雁过拔毛鸟枪换炮【兽】困兽犹斗如鸟兽散人面兽心飞禽走兽珍禽异兽衣冠禽兽洪水猛兽狼吞虎咽猫鼠同眠黔驴技穷一丘之貉管中窥豹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狈为奸豺狼成性豺狼当道引狼入室鹿死谁手中原逐鹿象牙之塔盲人摸象声名狼藉杯盘狼藉豺狼成性狐疑不决黔驴技穷鹏程万里【鱼虫】金蚕脱壳蝇头微利花飞蝶舞螳臂挡车鱼跃鸟飞如鱼得水独占鳌头井底之蛙瓮中捉鳖虾兵蟹将鹬蚌相争沉鱼落雁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鱼目混珠蜂拥而至蛊惑人心物腐虫生漏网之鱼海市蜃楼堤溃蚁穴蚕食鲸吞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三、带植物成语开花结果斩草除根顺藤摸瓜披荆斩棘奇花异果投桃报李粗枝大叶春兰秋菊火树银花叶落归根节外生枝李代桃僵树大根深瓜熟蒂落根深蒂固柳暗花明桃红柳绿瓜田李下风扫落叶布帛蔬栗出水芙蓉一枕黄粱视入草芥雨后春笋昙花一现明日黄花横生枝节草菅人命草木皆兵桑榆暮景黄粱美梦荆棘丛生花枝招展豆蔻年华天女散花如火如荼名列前茅锦上添花囫囵吞枣火中取栗目光如豆沧海一粟胸有成竹春暖花开三顾茅庐世外桃源鸟语花香风吹草动鸡毛蒜皮繁花似锦借花献佛滚瓜烂熟枯木逢春望梅止渴拔苗助长五谷不分花容月貌叶落知秋树大招风藕断丝连萍水相逢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四、带人体成语面无人色心旷神怡耳熟能详心花怒放蒙头转向满面春风屈指可数满目疮痍铁面无私令人发指出人头地魂不附体食不果腹不绝于耳爱不释手面黄肌瘦口干舌燥劈头盖脸提心吊胆评头论足肺腑之言心口如一身外之物足不出户手无寸铁心事重重满腔热忱促膝谈心信手拈来灭顶之灾另眼相看腥风血雨喜笑颜开大打出手失之交臂汗流浃背光彩夺目心惊肉跳面红耳赤拳打脚踢鹤发童颜赏心悦目抓耳挠腮浓眉大眼血肉相连毛骨悚然手足无措掩人耳目铁石心肠病入膏肓沁人肺腑血流成河口若悬河面不改色眉飞色舞两手空空信口开河垂头丧气满腹牢骚燃眉之急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义愤填膺引人注目泰山压顶皮开肉绽心灵手巧举手投足点头哈腰肥头大耳心腹之患心心相印唇齿相依骨肉相连至亲骨肉徒费唇舌痛入骨髓趾高气扬筋疲力尽目不暇接破口大骂闭目塞听扬眉吐气怒发冲冠切齿痛恨掩耳盗铃病从口入扣人心弦浪子回头成竹在胸不堪回首眼明手快胆战心惊摩拳擦掌慈眉善目没头没脑肝肠寸断耳目众多肝胆相照恨入骨髓感人肺腑了如指掌眼花缭乱骨瘦如柴脚踏实地夺眶而出惊心动魄俯首听命接踵而来挺身而出唾手可得咬紧牙关为国捐躯良药苦口掉以轻心恨之入骨耳聪目明唇亡齿寒头重脚轻粉身碎骨蓬头垢面五脏六腑咬牙切齿血口喷人腹背受敌肝脑涂地沁人心脾近在眉睫情同手足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情深口是心非眼疾手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手无缚鸡之力一曝十寒:时而勤奋时而携带,没有恒心。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

一、什么是熟语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 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 惯用语、格言等。(《辞海》)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 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 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 词法来分析。
比喻事情巳经做成,不能再改变。
整理课件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D)
A.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 大伤。
B.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和事例,用人单位 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形容说话 多,但两者感情色彩不同,前者 是褒义,后者是贬义。
整理课件
例4: “进退维谷”和“进退两难”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进也难, 退也难”的意思,但前者具书面色彩, 后者具口语色彩。
整理课件
熟语练习
整理课件
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红色字体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 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力相助。
【解析】“鼎立相助” 即大力相助,是敬辞,误用为谦辞
【例2】 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跟你商榷。
【解析】 “不吝赐教” 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
敬辞,误用为谦辞了
整理课件
十、使用本义
【解读】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
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
熟语

成语的来源
4、口头俗语 民间俗成的成语一开始可能产生于口语,后 来被人广泛地引用,然后以书面的形式固定并流 传下来。
铁树开花 投鼠忌器 水到渠成 利令智昏 七上八下 三心二意 一干二净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语的结构
成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复杂,一类是单一结构, 即成语内部凝固成一团,不能分析它的语法结构 。 慢条思理 乱七八糟 逃之夭夭 一塌糊涂 另一类是复合结构,它一般是由前后两部分 组成的结构。
练习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委屈求全 黄粮一梦 礼上往来 得泷望蜀 重蹈复辙 淹没无闻
响扼行云 濯发难数
答案
委曲求全 黄粱一梦 礼尚往来 响遏行云 得陇望蜀 重蹈覆辙 湮没无闻 擢发难数
二、惯用语
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它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与成语形成了鲜 明的对照。 长舌妇 走过场 炒冷饭 傍大款 唱白脸 穿小鞋 拍马屁 吹牛皮 扣帽子 泼冷水 戴高帽 吃定心丸 捅马蜂窝 放空炮 唱空城记 喝西北风 当电灯泡 打小算盘 钻牛角尖 打如意算盘 赶鸭子上架
惯用语与成语
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 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语色彩浓; 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
走江湖 打水漂 捞世界 开小差 吃错药 吊胃口 滚雪球 打圆场 开小灶 炒鱿鱼 背黑锅 走后门
惯用语的核心部分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 其他格式的。 动宾式:耍花招 走后门 走过场 碰钉子 偏正式:闭门 羹 下马威 铁饭碗 主谓式:天晓得 生米煮成熟饭 并列式:假大空 个别也有四个音节和五个音节的。 戴高帽 捅马蜂窝 吃定心丸 捅马蜂窝 唱空城记 喝西北风 八九不离十 不管三七二十一
现代汉语词汇组成
成语加俗语的歇后语有哪些句子大全

成语加俗语的歇后语有哪些句子大全
成语和俗语的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中的一种特色语言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幽默风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和俗语的歇后语句子大全:
1. 成语歇后语: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及时行乐,何乐不为。
画龙点睛,绝处逢生,关键时刻,有转机。
杞人忧天,自欺欺人,杞国人民担心天塌下来,形容无端的忧虑。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事情的真相显露无疑。
2. 俗语歇后语:
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使磨推鬼,形容金钱的作用。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脚印,做事要踏实。
狗急跳墙,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的反常行为。
落井下石,落井下石,比喻乘人之危。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和俗语的歇后语句子,它们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智慧。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成语和俗语的歇后语。
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有什么区别

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有什么区别1、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
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着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
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3、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4、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
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谚语是旧时 代流传下来的,其中有不少是积极健 康的,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和人民群众 的智慧以及长期的生活经验,是可贵 的遗产。也有不少带有封建社会的烙 印,带有迷信色彩,或反映旧时代腐 朽落后的思想,这样的谚语(“死生 有命,富贵在天。”)应予淘汰,或 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注意正确意思 的表达。
应该强调的是,惯用语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常在群众的口语中流传, 如“炒鱿鱼”就很常见。它很形象:鱿 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 雇。惯用语常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多 数是带贬义的,也有一些是中性的,几 乎没有什么表褒义的。在善意的讽喻、 劝诫中,在讽刺、揭露、批判中,恰当 地选用惯用语,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收到一定的表达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惯用语的意义 不是几个语素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 而是通过比喻或引申概括出一个新 的意义,如:
1、写文章要有新意,总是炒 剩饭就没有意思了。 2、人家干得正起劲,你不 要给他泼冷水。
还有一点,惯用语的固定 性不是很强,有时可以拆散开 来,插进一些别的词语,如 “碰钉子”,可以说成“碰了 一个很大的钉子”,“钻空子” 可以说成“钻我们的空子”或 “钻政策的空子”等。
惯用语的构成,多为支配和被支配的 关系,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走过场、抓辫子、开后门、走后 门、防空炮、唱高调、拖后腿、和稀 泥、敲竹杠、开夜车、吹牛皮、打埋 伏、踢皮球
也有的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如:
墙头草、一窝蜂、下马威、可怜 虫、马后炮、传声筒、车轮战
惯用语多数是三个音节的,四个 音节的不多,如钻牛角尖、吃哑巴亏、 绣花枕头、过河卒子等,五个音节的 更少,常用的与数字有关,如一退六 二五、三下五除二、八九不离十等。 个别的在五个音节以上,如不管三七 二十一。
专题复习指导系列
正确使用词语之
正确使用熟语
金榜苑教研中心
解读考纲,把握方向
★高考每年都考成语。2004年高考语文《考 试大纲》把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改成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试大纲》的这一变化,意味着高考对词 语考查的覆盖面更加广泛,考查的内容将更加 贴近现实生活,考查的方式也会随之更加灵活。 ★《考试大纲》的变化说明考查的范围拓宽了, 但并不说明成语不重要了。成语在现代汉语中 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成语的考查仍将是今后的 重点之一。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 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 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如:朝三暮 四、杯弓蛇影、不耻下问。 ※俗语: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 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 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萝卜 一个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也 叫俗话。
谚语通常反映某种道理,这些道理常常 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经验总结。内容健康 的谚语往往具有经验传授和教育劝诫的作用, 如: 天下乌鸦一般黑。 人心齐,泰山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富于表现力, 增强说服力。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 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
三、哲理性和教育意义深刻,大 都意味深长,促人警醒。
谚语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的通俗 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如: (1)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5)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谚语一般分为两类:
农谚—— 春雨贵如油。 瑞雪兆丰年。 东虹轰隆西虹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社会生活方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依据修辞手法来分,歇后语主要有比喻 和双关两类: 比喻的例子有: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猫哭老鼠——假慈悲 芝麻开花——节节高 吃了秤砣——铁了心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双关的例子有: 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下列加横线的熟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1、已经到了这地步,还有什么办法? 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2、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 局,我还留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3、开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 会有好结果的。过去的希特勒就是这样。 4、当时你没有看出来,他已经是腊 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否则怎么 会有今天这样的美事。
在适当的场合恰当的运用歇后 语,可使表达显得生动、形象,使 语言含蓄、幽默,饶有风趣,如:
看你,隔着门缝儿瞧人,把 人看扁啦!我是那样的人吗?
惯用语
惯用语是口头上常用的习惯用语,如同 成语一样,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作为一个 语言单位来用。
常见常用的有:
碰钉子、钻空子、打游击、扣 帽子、保护伞、磨洋工、挖墙角、 敲边鼓、穿小鞋、耳边风
歇后语
歇后语也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的一 种固定的语句。它由“前语”和“后语” 两部分组成,并且只要说出了“前语”, 就能让人猜到“后语”,所以叫做歇后语。 有人说,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成语,只是把 一个成语的意思分做前后两部分来说出, 前一部分是个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意 义的解释。例如:
水中捞月——一场空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格言
格言是简练而含义深刻且有教育意义 的警句,如: (1)知识就是力量。 (2)事实胜于雄辩。 (3)满招损,谦受益。 (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格言的特点
一、大都见于文献记载,是名人 语录; 二、书面语色彩浓厚,有些必须 加以解释才能理解其意义;
梳理知识,传授技巧
※什么叫熟语?
所谓熟语,是指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 语或句子。它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 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 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 尴不尬”“一来二去”“八九不离十”等, 是一种形式精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 料特殊的语言,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 语、格言、歇后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