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系统试题
高三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小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要1月和7月风向同就可以排除。
根据上述分析,①(约 60°N,海拔约7千米)和④(约49°N,海拔约7千米)两点的1月无风、7月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千米)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17°N,海拔约8千米)7月东风,风度5 ,1月为西风,风速10,变化最大。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答案】D【解析】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于风速、风行分布规律类似。
【考点】该题考查风向的变化。
2.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
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
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马德里、巴塞罗那的气候资料。
(1)简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
(6分)(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巴塞罗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8分)(3)分析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答案】(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分);位于中纬度地区(2 分);北临比斯开湾,东、南临地中海,西接葡萄牙(2分)。
(2)与巴塞罗那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
(4分)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2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
常见的天气系统 习题 精品

16.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A.剖面图中的剖面是东西向的
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
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图中剖面线是呈西北东南走向;昆明位于暖气团一侧,所以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云贵高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贵阳冬半年位于冷锋锋后,以冷湿天气为主。
21.图中丙地的风向是( )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22.下列关于图示天气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多连续性降水
B.B降水多出现在锋后
C.丁地风力比丙地更大
D.甲、乙、丙、丁四处温度最高的是丁
【答案】
21.C
22.D
【解析】
试题分析:
21.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读图可知,丙地西部为高压,东部为低压,受以丙地吹西北风。
(3)从图中可看出,丁地纬度相对较低,且只有丁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下图为4月某日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题。
6.图中四城市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A.扬州、长沙B.石家庄、哈尔滨
C.石家庄、扬州D.长沙、哈尔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泰山站(76°58′E,73°51′S)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它位于我国南极中山站(76°22′E,69°22′S)与昆仑站(77°07′E,80°25′S)之间。回答下列问题。
12.关于四个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泰山站在南极点的西北方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右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A.北半球的冷锋B.北半球的暖锋C.南半球的冷锋D.南半球的暖锋【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风向向左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由图中锋面符号,且是有南面吹来的风,可知该锋面系统为冷锋。
【2】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A.天气转晴,气温升高B.天气转晴,气温下降C.天气转雨,气温下降D.天气转雨,气温升高【答案】C【解析】根据上题可知,该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M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考点】该题考查冷锋。
2.自然环境中,要产生降水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大气有①足够的水汽②充足的凝结核③下沉运动④上升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降水形成必须有水汽凝结,而水汽凝结首先要有充足水汽,然后有充足的凝结核,在气温降低时,才能凝结,而气流上升运动,气温下降,下沉运动,气温上升。
故选B。
【考点】大气降水3.有关下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A.①图是南半球的反气旋B.②图是北半球的反气旋C.③图是北半球的气旋D.④图是南半球的气旋【答案】C【解析】①图气流顺时针向外辐散,为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图气流时顺针向里辐合,为南半球的气旋;④图气流逆时针向外辐散,为南半球的反气旋;而③图气流逆时针向里辐合,为北半球的气旋。
故选C。
【考点】天气系统4. 2013年凤凰网综合媒体报道12月23日,由于遭受暴风雪的持续侵袭,欧洲许多国家数以千计的飞机航班和火车车次被取消,使许多人无法出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欧洲暴风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答案】A【解析】读图,图A是冷空气主动前进,是冷锋。
欧洲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冷锋是造成欧洲冬季暴风雪的主要天气系统,A对。
图B是暖空气主动爬升,是暖锋,冬季暖空气势力弱,不是主要天气系统,B错。
冬季没有台风活动,C错。
天气系统训练试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训练 1.右图中关于甲地错误的是 ( ) A .位于南半球 B .位于北半球 C .天气晴朗 D .昼夜温差增大2.图9中与a 、甲、b 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读下图(右)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乙地的风速比甲地大 B .乙地晴朗 甲地阴雨 C .甲地可能出现锋面逆温 D .未来几天甲地的气压将升高 4.甲乙两地的风向分别为A .西南、西北B .东南、东北C .西北、西南D .西南、东南 5.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 )A .右图中剖面是西北—东南向B .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 .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D .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6.右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变化规律图”,该天气现象是 A .大风寒潮天气 B .东南沿海台风 C .华北地区沙尘暴 D .长江流域伏旱读2008年我国东部某地天气记录表,回答7~8题。
A .气旋B .反气旋C .冷锋D .暖锋8.当该天气系统继续加强影响我国时,我国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 A .寒潮 B .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C .台风 D .晴朗的天气读图,回答9—10题。
9.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 .②④和ab B .②③和cd C .①④和ad D .①④和cd 10.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B .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C .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D .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该天气系统是( ) A .暖锋B .冷锋C .气旋D .反气旋 12.m 地的风向是( )A .西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东北风 13.此时,m,n 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 A .m,n 两地都晴 B .m,n 两地都有雨 C .m 地有雨,n 地睛 D .m地晴,n 地有雨一、选择题答案二、综合题(共50分)1.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回答:(10分)(1)此时为_________________季(冬、夏)。
常见的天气系统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东南向西北2.假如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5 ℃,则该地7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A.13 ℃B.12 ℃C.11 ℃D.10 ℃3.该地6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A.大气降水较多B.受冷气团控制C.盛行上升气流D.地面辐射强解析:1.A 2.D 3.C第1题,该城市风向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可以推断该气旋移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故答案选A。
第2题,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5 ℃。
读图可知,该地7日的最高气温约为16 ℃,由于晴天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且有西北风,故该地7日的日温差大于5 ℃,其最低气温应在11 ℃以下。
结合选项,答案选D项。
第3题,该地6日受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此时气压最低,大气降水最多。
故答案选C项。
(2020·重庆南开中学月考)下表为2018年10月我国某地天气变化表,据此完成4~5题。
4.7日到12日,该地区气温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有()①太阳辐射较强②盆地地形,热量积聚③暖气团持续补充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13日该地有冷空气影响,其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A.凌晨B.中午C.午夜D.傍晚解析:4.B 5.D第4题,7日到12日天气以晴朗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①对。
7日到12日风向由西北风逐渐转成南风,对我国而言,南风带来的为暖气团,③对。
依据图中材料无法判断地形类型,②错。
材料中增温幅度大,不会是洋流的影响,④错。
故B正确。
第5题,与12日相比,13日最高温降温幅度小,说明最高温降温是由于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造成的,冷空气还未到达。
一天中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4时前后,故排除A、B。
如果是午夜到达,那么13日将不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温也不会骤降,故不可能是午夜,C错。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二练习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二练习题天气系统是指由大气中水、气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而形成的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锋面和高气压系统等。
下面是一些高中生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
1. 下列关于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气旋是指气压中心呈低压的系统。
B. 气旋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
C. 气旋在南半球的运动方向与北半球相反。
D. 气旋的边缘是冷空气。
答案:A. 气旋是指气压中心呈低压的系统。
解释:气旋是指气压中心呈低压的系统,气压梯度力使得空气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造成气旋的运动。
2. 锋面是指两股不同性质气团的交界面。
下列关于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冷锋与冷锋相遇会形成冷锋。
B. 暖锋与暖锋相遇会形成暖锋。
C. 暖锋通常带来明显的降水和气温升高。
D. 锋面在高空通常是平的。
答案:C. 暖锋通常带来明显的降水和气温升高。
解释:暖锋是指暖气团迎面推进并覆盖冷气团的锋面。
暖锋带来的降水主要是连续的、广泛的轻至中度降水,并伴随着气温升高。
3. 高气压是指气压中心比周围地区气压要高的天气系统。
下列关于高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 高气压周围的风向是顺时针。
B. 高气压通常伴随着晴朗的天气。
C. 高气压中心区域气温较低。
D. 高气压可以阻挡锋面的推进。
答案:B. 高气压通常伴随着晴朗的天气。
解释:高气压通常伴随着天空晴朗、风平浪静的天气。
高气压中心地区的气温较高,空气下沉导致天气稳定,使得云层较少形成。
4. 以下哪个天气系统可以对气温和降水产生较明显的影响?A. 暖锋B. 平面锋面C. 冷锋D. 高气压答案:C. 冷锋解释:冷锋是指冷气团迎面推进并覆盖暖气团的锋面。
冷锋通常伴随着降水和明显的温度下降。
5. 以下哪个天气系统会产生旋转风力和降水?A. 高气压B. 平面锋面C. 热带气旋D. 温带气旋答案:D. 温带气旋解释:温带气旋是指在中纬度地区形成的大气环流系统,它由冷锋和暖锋组成,通常会产生旋转风力和降水。
总结:天气系统包括气旋、锋面和高气压系统等。
高考地理专题常见的天气系统(高考真题带答案)

考点定位: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气旋(低压系统)和反气旋(高压系统)。
锋面气旋。
(6北京文综,3)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日20时()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6·浙江文综,9~10)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2~3题。
2.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于⑩3.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5·新课标Ⅱ,4~5)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浙江省4月学考+高考)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
完成4~5题。
4.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5.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5·天津文综,1~2)读5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单位:百帕),回答8~9题。
8.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A.a B.b C.c D.d9.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A.黄海沿岸 B.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律宾附近海域6.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 D.19时~20时7.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4·上海地理,23~24)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天气学试题及答案

天气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天气系统?A. 锋面B. 气旋C. 季风D. 洋流答案:D2. 暖锋过境时,气温通常会:A. 下降B. 上升C. 先下降后上升D. 先上升后下降答案:B3. 以下哪项是热带气旋的特征?A. 低压中心B. 逆时针旋转(北半球)C. 多发生在冬季D. 多发生在赤道附近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A. 太阳辐射B. 地形C. 人类活动D. 地球自转答案:C5. 以下哪项是寒潮的典型特征?A. 气温急剧下降B. 湿度增加C. 风力加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锋面过境时,常伴随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降水;大风2. 气旋中心的气压通常比周围地区________。
答案:低3. 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或超过_______级时,被称为台风或飓风。
答案:124. 季风气候主要受_______和_______的影响。
答案:陆地;海洋5. 寒潮通常发生在_______季节。
答案:冬季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
答案:锋面过境时,通常伴随着降水、大风、气温下降等现象。
暖锋过境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降水通常在锋前;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降水通常在锋后。
2. 气旋和反气旋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气旋是低压系统,中心气压低于周围,风向呈逆时针旋转(北半球);反气旋是高压系统,中心气压高于周围,风向呈顺时针旋转(北半球)。
3. 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答案:热带气旋的形成需要有温暖的海水、足够的湿度、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和一定的地转偏向力。
4. 寒潮对农业和交通有哪些影响?答案:寒潮会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影响农业生产;同时,寒潮还可能带来大风和降雪,影响交通出行。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季风气候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天气系统试题
一、选择题
(2011年百校联盟模拟)2010年7月中旬,中国东南沿海迎来了台风“灿都”。
图甲是其路线图,图乙是“灿都”进入汕尾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2010年7月20日18时),海口风向是()
A.西北B.东北
C.西南D.东南
2.台风中心最接近汕尾时该地的时间为()
A.8时B.10时
C.13时D.16时
解析:第1题,低压中心在海口偏东方,海口吹西北风。
第2题,台风中心风力比其附近风力小,13时是台风眼经过时。
答案:1.A 2.C
(2011年黄冈模拟)读某年12月5日亚洲东部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日,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B.北京日出方向为正东
C.非洲大草原动物向北迁徙D.新疆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解析:第3题,①位于冷锋锋后,多阴雨、大风等天气;②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降水少;③④位于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
第4题,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地区温和多雨;北京日出东南方;非洲大草原动物向南迁徙;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答案:3.A 4.D
(2011年高考调研卷)2009年11月中旬的强冷空气使我国东部不少地区遭遇了大雪和冰冻。
有些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杭州还出现了为保障生活用气,不少工厂停工让气的现象。
据此回答5~7题。
5.有关天然气的正确说法是()
A.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B.属可再生能源
C.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一直比较大
D.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6.关于此次强冷空气活动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冷空气携带的大量水汽是形成大雪和冰冻天气的主要因素
B.强冷空气所经地区气温急剧下降,居民用气量大增,不少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
C.强冷空气使陆路交通受阻,造成杭州市天然气供应紧张
D.寒潮是促使此次强冷空气南下的主要原因
7.下面四幅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此次灾害成因一致的是()
解析:第5题,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是以煤炭为主,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一直偏小,但由于天然气属于清洁高效的化石燃料,且我国的储量也比较丰富,因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和消费量不断增加。
第6题,大雪和冰冻天气是由于强冷空气南下与南方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而产生的;强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大雪和冰冻会影响陆路交通,但这不是杭州市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原因;强冷空气的快速南下
会形成寒潮,而不是寒潮促使强冷空气的南下。
第7题,四幅图代表的天气系统分别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此次大雪和冻灾害应是冷锋活动的结果。
答案:5.D 6.B7.A
(2011年黄冈模拟)读我国2009年11月9日的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8~9题。
8.下面沿P1P2线所作的剖面图中,正确的是()
9.未来几天内,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最可能()
A.出现晴朗天气B.出现雨雪低温天气
C.出现台风天气D.出现炎热干燥天气
解析:第8题,从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P1处是高压,属冷空气,并向P2处移动,与C图相符。
第9题,北方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会出现雨雪低温的冷锋过境天气。
答案:8.C9.B
(2011年浙江金华质检)读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受此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
A.冷且干B.暖且干
C.冷且湿D.暖且湿
11.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A.东南风转西南风B.东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D.西南风转东北风
解析:图中显示长沙与南昌之间有一低压中心,即气旋存在,此时南昌处在气旋的东侧,冬季吹东南风而较温暖湿润,长沙处在气旋的西侧,冬季受西北风影响而较寒冷干燥;若该气旋东移,南昌最终会处在气旋西侧而吹西北风。
答案:10.D11.B
(2011年百校联盟模拟)2011年夏季我国高温频发,尤其是南方地区持续了很长时间的高温。
读图回答12~13题。
12.导致图示区域高温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13.下列省区中气温没有达到37℃高温的是()
A.黔B.豫
C.闽D.鄂
解析:第12题,北半球的反气旋是造成高温的主要天气系统,D属于南半球的反气旋。
第13题,豫为河南省的简称,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的最高气温没有达到37℃,因此选B项。
答案:12.C13.B
(2011年黄冈模拟)下图示意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天气系统控制。
据此回答14~15题。
14.当图示天气系统控制该区域时,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A.低温干燥B.晴热干燥
C.高温多雨D.温和多雨
15.图示天气系统较长时间控制该区域时()
A.海轮向东横渡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B.南极昆仑站出现极昼现象
C.东北平原受寒潮侵袭
D.鄱阳湖流域有大批候鸟栖息
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天气系统为反气旋,受其控制时,地中海沿岸的天气状况为晴热干燥。
第15题,由上题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14.B15.A
二、综合题
16.(2011年北京东城区检测)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风向。
比较M、N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
(3)在图乙中画出875、900、925、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图乙所示天气系统自然灾害名称
对农业的影响
N地大。
(2)图甲中的天气系统为冷锋。
(3)根据等值线的原理画出即可。
(4)A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为寒潮或沙尘暴,图乙中的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为台风,这些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1)西北风。
M地比N地风力更大,原因:M地等压线比N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2)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
(3)画图略;低气压或气旋。
(4)
17.(2011年临沂模拟)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
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
请你帮助完成。
课题研究思路:
确定课题→提出设想→搜集、处理材料→形成结论→拓展应用
(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二)提出设想:a.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
b.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一2009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材料二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三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
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简述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四)拓展应用:
(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该题是研究性学习考查的基本形式,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类试题的考查往往以“确定课题”、“搜集、处理材料”、“形式结论”、“拓展应用”等为问题切入点,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考查,特别是高考试题中尤其如此。
第(1)题,图示沙尘暴区域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是其最重要的地理特征。
第(2)题,图中天气系统为冷锋,风力强劲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动力。
第(3)题,华北地区春季多沙尘暴,与其天气特征关系密切。
第(4)题,在防治沙尘暴天气过程中运用的主要高科技是遥感技术。
答案:(1)①干旱、半干旱(缺水);②沙漠(荒漠、黄土)广布;③植被稀疏。
(2)冷锋锋面附近气温、气压差大,风力强劲;吹扬沙尘并使之随锋面移动。
(3)春季。
原因:①多大风天气;②气温回升快;③降水稀少。
(4)①提供图像数据资料;②跟踪监测、预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