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梁过梁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圈梁、过梁施工工艺

圈梁、过梁施工工艺

系梁、过梁施工工艺
1、高度超过4m的200(250)砌体墙在墙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且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一道,洞口处应设置过梁。

2、钢筋绑扎:系梁配纵筋面底各2A10,箍筋A6@200,遇门洞、窗洞时,截面、配筋按过梁与系梁较大者采用(系梁配筋详综合楼结构图)。

3、模板搭设: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支设工作,模板采用木模板,要求表面光滑,洁净,中间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水平间距500mm,上部用镰刀夹固定。

4、混凝土浇筑:系梁、过梁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塌落度控制在14~18cm,浇筑过程中用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均匀,移动间距不大于50cm。

5、养护:浇注完成后12h内开始进行洒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7d。

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的施工

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的施工

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的施工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抗裂性。

所以,为了保证砖砌体的抗裂性能和防震能力,增加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在墙体中配制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这就是平常所说的砖混结构。

在砖墙砌体中配制钢筋,主要有墙体上设置的圈梁、构造柱等构件。

这些构件,与砖墙体连成了一个整体。

一、砖墙圈梁圈梁是砖混结构中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地方又称墙体腰箍,它可以提高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避免和减少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

圈梁是沿外墙、内纵墙和主要横墙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连续封闭形结构梁。

如图4-54所示为某一圈梁的配筋。

圈梁设在+0.000以下的称为地圈梁,如图4-55所示,图样上常用DQL来表示,凡是承重墙的下边均应设置地圈梁。

装配式混凝土楼群层、屋盖的砖房、砌块房,在抗震设防区,应在安装楼板的下边沿承重外墙的周围、内纵墙和内横墙上,设置水平闭合的层间圈梁和屋盖圈梁,图样上常用QL来表示。

如果圈梁设在门窗洞口的上部,兼作门窗过梁时,则应按图4-56所示进行施工。

如果圈梁被门窗或其他洞口切断不能封闭时,则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墙的搭接长度应大于圈梁之间的2倍垂直间距,并不得少于1m,如图4-57所示。

图4-54 某一圈梁的配筋示意图4-55 地圈梁图4-56 圈梁兼作过梁圈梁骨架的安装应按下面要求进行:(1)圈梁施工前,必须对所砌墙体的标高进行复测,当有误差时,应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

(2)圈梁钢筋骨架一般是待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

圈梁骨架一般在墙体上进行绑扎,有的为了赶施工进度,常在场外预先进行绑扎,或者委托钢筋加工单位进行加工。

当采用预先绑扎和加工的骨架,可先进行编号组装。

有构造柱时,则应在构造柱处进行绑扎。

图4-57 附加圈梁设置当在模内进行绑扎圈梁骨架时,应按箍筋间距的要求在模板侧划上间距线,然后装主筋穿入箍筋内,箍筋开口处,应沿上面主筋的受力方向左右错开,不得将箍筋的开口放在同一侧。

圈梁过梁施工工艺

圈梁过梁施工工艺

圈梁过梁施工工艺圈梁过梁施工工艺是在桥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

本文将从施工原理、施工步骤、施工要点和安全措施等方面介绍圈梁过梁施工工艺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原理圈梁过梁施工工艺是在桥梁建设中常用的梁体施工方法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强力起重机械将已制作好的预制梁准确地悬挂在桥墩上,然后进行梁体的定位、对中和固定等工作,最后完成梁体的交接工作。

二、施工步骤1. 设计与准备:施工前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和准备工作。

包括了解桥梁的结构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起重机械和梁体吊装装置,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和准备。

2. 水平放线和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平放线,并安装好梁底模板和支撑装置,保证施工现场的平整与稳定。

3. 预制梁吊装:将预制好的梁体通过起重机械进行吊装,并准确地将其悬挂在桥墩上。

4. 梁体定位和校正:对吊装好的梁体进行定位和校正,以确保其位置准确且与设计要求相符。

5. 梁体对中和固定:根据设计要求,在梁体两侧进行对中和固定工作,以确保梁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梁体交接:根据需要,将相邻预制梁进行交接,并进行相应的锚固和连接工作。

7. 施工总结和清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清理施工现场,做好文明施工工作。

三、施工要点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精细测量: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测量工作,确保梁体的准确位置和尺寸,避免施工中出现偏差或误差。

3. 协调配合: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4. 现场管理:施工现场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5.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质量控制要求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梁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限制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过梁施工

过梁施工

工程名称
落堤城中村改造
永威·梅隆郡一期项目
编号
交底日期2019-7-28
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摘要过梁施工技术交底页数共6页第7页



交底人审核人
接受交底人
注:当水平系梁所在墙体有门窗洞口,洞口宽度≤2400且其上墙体高度≤2m时系梁宜直接通过门窗洞口顶部兼做过梁使用。

三、施工工艺
1、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施工流程:场地平整——安装模板——涂刷脱模剂——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表面有裂缝、掉角、翘曲及其他缺陷的过梁不得使用,安装时需根据已弹好的梁底控制线安放到位,并保证过梁两端在同一高度。

3、在预留门窗洞口上部安装预制过梁,过梁和墙体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50mm。

4、当采用现浇过梁及圈梁时,模板加固使用15mm厚木胶板作为面板,,模板上口采用定型倒U口支架加固,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梁截面尺寸,采用水泥砂浆顶模棍间距600mm布置。

构造柱、圈梁、过梁的混凝土浇筑

构造柱、圈梁、过梁的混凝土浇筑

工程名称:交底项目:构造柱、圈梁、过梁、设备基础等零星砼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C20商品混凝土2.作业条件: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

4)构造柱、圈梁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5)常温时,混凝土浇潢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积水。

三、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2.混凝土搅拌:1)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

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

4.混凝土浇筑、振捣: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是,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一层浇筑。

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

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民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面向振捣。

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 30mm小型振捣棒。

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砌体结构第六章----圈梁、过梁、挑梁和墙梁的设计

砌体结构第六章----圈梁、过梁、挑梁和墙梁的设计
6.1 过梁
砌体结构
15.7.2 过梁 过梁的形式
过梁:设置在墙体门窗洞口上的构件,用来承受门窗洞口 上部的墙体重量以及梁、板传来的荷载。 形式:钢筋砖过梁、砖砌平拱、砖砌弧拱和钢筋混凝土过 梁等。
6.1 过梁
砌体结构
6.1 过梁
砌体结构
砖砌平拱过梁:
用竖砖砌筑,其底面均呈平直线型。用竖砖砌筑的高 度不应小于240mm;适用于无振动、地基的土质较好不 需抗震设防的一般建筑物。
6.1 过梁
砌体结构
2. 过梁上荷载的计算
规范对过梁上部梁板传来荷载的取用: 对砖和小型砌块砌体,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 hw ln时,应计入梁、板传来 的荷载;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 hw ln时,可不考虑梁、板荷 载。
6.1 过梁
砌体结构
3.过梁的承载力计算
过梁承载力计算: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对砖砌平拱和 弧拱还应按其水平推力验算端部墙体的水平受剪承载力)。 (1)砖砌平拱的承载力计算
6.1 过梁
砌体结构
补:过梁的破坏形式
过梁受力:弯矩和剪力。 垂直裂缝:当过梁受拉区的拉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度 时,在跨中受拉区出现。
阶梯形斜裂缝:当支座 处斜截面的主拉应力超 过砖砌体沿齿缝的抗拉 强度时,在靠近支座处 会出现斜裂缝。
6.1 过梁
体结构
补:过梁的破坏形式
支座滑移破坏: 砖砌平拱和砖砌弧拱过梁在 跨中开裂后,会产生水平推 力。此水平推力由两端支座 处的墙体承受。当此墙体的 灰缝抗剪强度不足时,会导 致支座滑动而破坏,较常出 现在房屋端部的墙体处。
砌体结构
圈梁、过梁、挑梁和墙梁的设计
block masonry structure
砌体结构

二次结构标准做法圈梁、过梁四、构造柱

二次结构标准做法圈梁、过梁四、构造柱
的检查; (2)重点检查结构质量和使用功能,其中重点监督结构安全的关
键部位; (3)抽查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
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见证取样送检资料及结构实体检测 报告。 2、抽查结构混凝土及承重砌体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情况 3、实体质量检查要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测。 4、对主体分部工程外观的观感质量检查。 5、检查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和质量制度履行情况。
二次结构施工前应进行主体结构验收GB50300-2011 主体结构验收应包含以下内容: 建筑主体结构验收施工单位提供资料及相关事项 1、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须按规定镶堵密实,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 验收不得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对确需分阶段进行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在质监交底上向质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质监站同意。 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对其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 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楚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志。 4、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均已悉数整改完成。 5、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的内容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 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6、安装工程中各类管道预埋结束,位置尺寸准确,相应测试工作已完成,其结果符合规定 要求。
3、中标通知书复印件(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4、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5、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砼强度验收记录
植筋
工艺流程
(1)混凝土梁浇筑工艺:弹线定位→钻孔→ 洗孔→注胶 →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 (抽检)→绑筋浇筑混凝土。
(2)砖砌体工艺:弹线定位→钻孔→洗孔→ 注胶 →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抽检) →砖砌体砌筑施工。
4、钢筋必须按要求除锈,钢筋表明不能有油渍等杂物。 5、植筋所用的锚固胶必须是合格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符

工程技术:砌体圈梁、过梁钢筋绑扎方法

工程技术:砌体圈梁、过梁钢筋绑扎方法

工程技术:砌体圈梁、过梁钢筋绑扎方法(1)构造柱钢筋必须与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水平封闭的框架;
(2)墙体砌到圈梁底标高,对墙顶进行铺浆刮浆,以封闭墙边灰缝,减少漏浆;在墙顶上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圈梁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

(4)圈梁钢筋应相互交圈,在内墙交接处,转角处交接处的锚固/搭接长度等均要符合上述要求,所以转角处均要加45°角筋加强。

(5)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在圈梁钢筋的下面及侧边均应绑扎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6)过梁钢筋绑扎:门洞口边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墙柱时,可采取预制过梁,门洞口边一侧有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墙柱的采用现浇过梁。

两边搁置长度25cm,混凝土强度C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梁、过梁施工工艺1、高度超过4m的200(250)砌体墙在墙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且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一道,洞口处应设置过梁。

2、钢筋绑扎:系梁配纵筋面底各2A10,箍筋A6@200,遇门洞、窗洞时,截面、配筋按过梁与系梁较大者采用(系梁配筋详综合楼结构图)。

3、模板搭设: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支设工作,模板采用木模板,要求表面光滑,洁净,中间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水平间距500mm,上部用镰刀夹固定。

4、混凝土浇筑:系梁、过梁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塌落度控制在14~18cm,浇筑过程中用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均匀,移动间距不大于50cm。

5、养护:浇注完成后12h内开始进行洒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7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