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开区翔宇学校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天津南开区翔宇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南开翔宇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查七年级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静谧(mì)争执(zhì)翻来覆去(fù)B.确凿(záo)粗旷(guǎng)莅临(1ì)混为一谈(hǔn)C.分歧(qí)决别(jué)匿笑(nì)人迹罕至(hàn)D.枉然(wǎng)着落(zhuó)云霄(xiāo)咄咄逼人(duō)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如果_________似岩缝劲松,_________如海岸防风林,_________如南美卷柏,_________如古莲子,_________如兰竹,他必然会战胜一切困难,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伟业。
A.柔韧顽强灵活清雅忍耐B.顽强柔韧灵活忍耐清雅C.顽强灵活清雅柔韧忍耐D.忍耐清雅顽强柔韧灵活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问题。
B.由于缺乏监管和处罚力度,导致目前车辆和行人没有主动为急救车让行的意识。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D.“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呢,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B.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竟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C.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D.“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名时令,还蕴含着自然理趣,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1.看拼音,写词语。
牪xì nìkāi záo xī shuài pái huái牪( )( )( )( )牪dǒu penɡzhòu rán kānɡ kǎi shùn jiān牪( )( )( )( )2.带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牪A.栗.子(lì)怪癖.(pì)刨.虫子(páo )牪B.火炽.(chì)僧.人(sēng )黄焖.鸡(mèn )牪C.剔.除(tì)缰.绳(jiāng )作业簿.(bù )牪D.绽.开(zhàn )刚劲.(jìn )核桃仁.(rén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牪A.诀别晦暗气充斗牛苦心孤诣牪B.烦躁藉贯变幻多姿相形见绌牪C.馈赠饶恕骇人听闻穷困缭倒牪D.赃款凌驾无与伦比诚惶诚恐4.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句()牪A.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走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声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
牪B.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
牪C.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
牪D.他的心眼就像针尖那么大点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牪A.秋天的田野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牪B.《草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牪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次发生,交警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牪D.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下列各项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牪A.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牪B.唐朝的张族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牪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牪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注意。
7.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南开区七年级_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沉默—沉静)B. 惊涛骇浪(骇—害)C. 欣欣向荣(欣欣—兴旺)D. 风和日丽(和—暖)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B. 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得到了教练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D. 因为天气原因,所以学校决定取消今天的户外活动。
3.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拍打(pā—pǎi)B. 热闹(nào—liáo)C. 水桶(tǒng—tòng)D. 桥梁(qiáo—jiáo)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像一颗闪亮的星星。
B.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
C. 那朵花真美啊!D. 我爱你,就像太阳爱着大地。
5. 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举案齐眉C. 温文尔雅D. 好为人师6.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 下列对联中,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山青水秀风景好;下联:花红柳绿春色浓。
B.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C. 上联:梅兰竹菊四君子;下联:琴棋书画八雅人。
D. 上联:月到中秋分外明;下联:花到春暖香满园。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 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C. 那朵花真美啊!D. 月落乌啼霜满天。
9.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走廊(láng—làng)B. 雕刻(diāo—diǎo)C. 招待(zhāo—zhāo)D. 梦寐以求(mèi—mì)10.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第Ⅰ卷1.(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澄.清(chéng)黄晕.(rùn)静谧.(mì)咄.咄逼人(duō)B.应和.(hè)粗犷.(kuǎng)诀.别(jué)混.为一谈(hǔn)C.酝酿.(niàng)菜畦.(qí)敧.斜(qī)淅淅.沥沥(xī)D.窠.巢(kē)荫.蔽(yīn)贮.蓄(chǔ)人声鼎.沸(dǐng)2.(2分)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_______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_____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_______。
A.起用体味侧目B.起用体验刮目C.启用体味刮目D.启用体验侧目3.(2分)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应该发挥广大学生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班级建设中贡献力量,找到角色感。
B.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D.风儿掠过麦田时,麦浪恰似黄河的滚滚波涛上下起伏。
4.(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我们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宋楚瑜充满深情地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5.(3分)选出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A.首联中“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正”和“悬”两字、点出潮平而无浪,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船的平稳。
天津市南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天津市南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____________A.天气阴沉了,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的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句式衔接7.下列句子只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是()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修辞格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座城楼看起来有三、四年的历史了。
B.明天的旅游,你是去呢?还是不去?C.春天,好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D.轰轰烈烈的“彩屏旋风”尚未停歇,围绕摄像手机市场展开的新一轮儿的“中洋大战”又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标点符号9.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____________生气,发怒。
____________②顾____________④今____________27.第(9)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14)段中划线的句子。
l【答案】25、答案示例:高山和流泉,暗合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文本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泉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3分)26、答案示例:兴致勃勃后悔莫及(2分)27、答案示例:不可以。
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极写“趱路”之苦,为下文看到清泉后的喜悦心情蓄势铺垫,起到了对比映衬之作用。
天津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天津初一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抛下(pōu)豌豆(wān)凝视(níng)枯竭(hé)B.屏息(píng)卖弄(lòng)玷污(diàn)头晕目眩(xuàn)C.洗耳恭听(gōng)澄清(chéng)应和(hè)雏形(chú)D.贮蓄(zhù)刹那间(shà)忍俊不禁(jīn)栖息(xī)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行影不离昂然挺立爱慕虚荣头晕目眩B.无可奈何极力挣扎独具慧眼忘乎其形C.宽洪大量走投无路一模一样廋骨嶙峋D.秋风潇瑟哄堂大笑思前想后盘虬卧龙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2分)①我决定__________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_________ 。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 地铺着。
A.委屈寒颤随意B.委曲冷颤随便C.委屈寒颤随便D.委曲冷颤随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尽管遭遇厄运是坏事,因为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B.今天班干部都来参加劳动了,只有文艺委员请假了。
C.她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D.只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B.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C.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二、默写填空。
(10分)(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
南开区七年级期中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B. 窃窃私语(qiáo)C. 窃窃私语(qiú)D. 窃窃私语(q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令我们十分满意。
C. 这个问题的解决,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D. 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精卫填海(精卫:神话中的一种鸟,善于填海)B. 狐假虎威(狐假:狐狸借助)C. 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比喻风和马、牛没有什么关系)D.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让人看了就昏昏欲睡。
C. 在这关键时刻,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果断地处理问题。
D. 她的舞姿优美,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用坚定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在这金色的季节里,我们收获了丰收的果实。
C. 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
D. 我对他的成绩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他进步这么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卖油翁》一文中,卖油翁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7. 《背影》一文中,父亲送别儿子时,对儿子的叮咛是:“______,要记着家里的艰难。
”8. 《最后一课》一文中,主人公小弗朗士在教室里大声喊:“______!”9. 《论语》中,孔子说:“______,为仁由己,而由人者,恭也。
”10. 《孟子·告子下》中,孟子说:“______,民无信不立。
天津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天津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2017九下·郧阳月考) 根据课文填空。
(1)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________。
(王安石《浪淘沙令》)(2)________,鲸鲵唐突留余迹。
(李白《赤壁歌送别》)(3)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4)李白《行路难》中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结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梨花?(2)诗人从颜色和数量变化上写梨花盛衰转变的过程,请举例说明。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7分)3. (7分)(2013·天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 ,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 ,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咸不解其意咸________②值积雪始晴值________(2)请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7九上·耒阳期末) 阅读《四知》回答小题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翔宇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查七年级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
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静谧(mì)争执(zhì)翻来覆去(fù)B.确凿(záo)粗旷(guǎng)莅临(1ì)混为一谈(hǔn)C.分歧(qí)决别(jué)匿笑(nì)人迹罕至(hàn)D.枉然(wǎng)着落(zhuó)云霄(xiāo)咄咄逼人(duō)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如果_________似岩缝劲松,_________如海岸防风林,_________如南美卷柏,_________如古莲子,_________如兰竹,他必然会战胜一切困难,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伟业。
A.柔韧顽强灵活清雅忍耐B.顽强柔韧灵活忍耐清雅C.顽强灵活清雅柔韧忍耐D.忍耐清雅顽强柔韧灵活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问题。
B.由于缺乏监管和处罚力度,导致目前车辆和行人没有主动为急救车让行的意识。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D.“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呢,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B.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竟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C.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D.“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名时令,还蕴含着自然理趣,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王湾《次北固山下》)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暮春,柳絮飘飞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表现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曹操《观沧海》)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运用了九组名词,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衬托出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阅读下面的课文,完成6-8小题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②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对下面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A.母亲怕儿媳不高兴,又怕儿子为难,所以只好这么说。
B.母亲知道儿子为难,由于疼爱儿子才这么说的。
C.母亲虽然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是因为疼爱孙子,所以要迁就。
D.走小路是因为小孩子感兴趣,而老祖母慈祥,很自然她想让孙子高兴,所以这么说。
7.下面对文章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我”和妻子是中年人,家庭负担都很重。
B.“我”和妻子是中年人,感到身上的压力很大。
C.“我”和妻子是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D.“我”和妻子是中年人,背负着家庭的希望。
8.下面对于这篇文章的分析,表述错误的是()A.文章选取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但是经过精心叙述颇有波澜,文末卒章显志,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B.大词小用是这篇散文的显著特点,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C.在语言上,文中有很多句子,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互相映衬,富有对称之美,也增加了思想内涵。
D.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景物描写的语句,既点染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又展现了一家人美好的情境和幸福心情。
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回答9~11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9.下列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时常)B.为人谋而不忠乎(忠诚)C.逝者如斯夫(往、离去)D.人不堪其忧(能够)10.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择其善者而从之11.下列对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突出了颜回的艰苦生活。
B.“温故而知新”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D.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文人非常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12.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文上下句。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2)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抒情寄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马价十倍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③。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一朝之贾:工作一天应得的报酬④一旦:一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2分)(1)伯乐乃还而视之乃:__________________(2)比三旦立市市:__________________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炉火边的温暖王吴军①父亲已经去世十六年了,但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我的那些温暖情节。
②在我少年时,每年冬天大冷之前父亲就会背起铁锹和斧头,带着我,到野外去刨伐木者留下的树墩。
他像个先锋,在前面一个一个地刨挖;我断后,在后面一个一个往大篮子里捡。
我的大篮子满了,父亲也已满头满脸都是汗了。
回去时,我变成了先锋,拿着父亲的斧头,兴高采烈地走在前面;父亲断后,用铁锹挑起装满树墩的大篮子背到背上,慢慢地走在后面。
父子两一前一后欢欢喜喜地回家。
父亲说,夏天里的扇子冬天里的火,冬天天冷,一定要把炉火烧得旺旺的。
我回头看看父亲赤红的脸膛,那把红突突的炉火早已旺旺地在心里燃上了。
③那时,家里的火炉是非常简陋的,在屋子中间用几块土砖草草垒一下就算成了,一到最寒冷的日子,父亲就把刨来的树墩在火炉中放好,点燃。
红红的火光、噼噼啪啪的燃烧声和淡淡的草木香升腾起来,热乎乎地萦绕在屋子里。
火苗上架着的老茶壶突突地冒着热气,火炉边煨着温温的豆腐汤,红火灰里埋着香喷喷的红薯,炉火旁边烘着黄亮亮的馍片。
母亲在厨房里做饭,我和妹妹坐在火炉边取暖。
我在火炉边总是不安分的,翻来覆去地拨弄着炉火,呛人的烟便绕满了整个屋子,像一个个调皮的撒欢的猴子,满屋乱窜。
妹妹咳起来了。
父亲从我手里抓过捅火棍,伸进火炭底下拨出个洞来,一会儿,那乱舞的猴子就像被谁拽住了尾巴,乖乖地缩回炉子里去了。
父亲去下火棍,说:“烧火要空心,做人得实心。
烧火和做人都是有讲究的,不能胡来。
”④于是我安静下来,在温暖的火炉边,等着母亲做饭的当口,父亲便讲一些古代传奇故事给我们听。
什么孝义黑三郎、重用杨家将、侠义关二爷、铁面包黑子之类,现在想来,好像都离不开“忠”“勇”“孝”“义”“侠”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