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诗句

合集下载

关于立冬节气的诗句

关于立冬节气的诗句

关于立冬节气的诗句
以下是10个关于立冬节气的诗句:
1.立冬日,岁华新。

——白居易《立冬日感怀》
2.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李白《立冬》
3.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4.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杜甫《悲青坂》
5.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6.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7.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9.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1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立冬的诗句古诗大全

立冬的诗句古诗大全

立冬的诗句古诗大全1.《立冬》李白〔唐代〕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2.《立冬》王穉登〔明代〕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3.《立冬夜舟中作》范成大〔宋代〕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4.《立冬》陆文圭〔元代〕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5.《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6.《立冬日作》陆游〔宋代〕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7.《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珦〔宋代〕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8.《立冬客馆病坐》李英〔明代〕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

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

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9.《立冬》乍寒冬气应,此日电雷收。

风力生东北,天兵溯上流。

忆君亲沐雨,愧我已重裘。

只待青天霁,聊宽下土忧。

10.《立冬舟中即事其一》张以宁〔明代〕一滩一滩复一滩,轻舟荡桨上曾湍。

三秋岭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

露岸苇花明白羽,风林橘子动金丸。

如何连夜还乡梦,不怕关山行路难。

11.《立冬》紫金霜〔宋代〕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12.《立冬即事二首其一》仇远〔宋代〕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13.《喜迁莺立冬》朝看月令。

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

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

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

立冬最有名的诗词

立冬最有名的诗词

立冬诗句 1、立冬几夜宿阳台。

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请余赋诗》 2、自立冬,将残腊,雪片似江梅,血点般山茶。

马致远《【双调】新水令·题西湖四时》 3、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

屈大均《梦江南·红茉莉》 4、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冯伯规《岁晚倚栏》 5、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

周南《十月十日立冬》 6、立冬前未冷,已是放梅时。

屈大均《从石涛禅师乞花插瓶 其六》 7、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8、己亥十月六,早为立冬日。

方回《十月七日早起》 9、惟己酉十月,五日立冬始。

沈周《星堕》 10、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

——司空曙《雪二首》 11、黄云澹四垂,飞雪忽无际。

——张栻《登江陵郡城观雪》 12、岂待穷冬雪,方为气象夸。

——《次韵元恕苦寒之什》宋·强至 13、朔风如刀剪飞雪,冰叠龙池冻痕裂。

——刘溥《赵子昂画马为长庠萧教谕作》 14、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

迎冬兼送老,只仰酒盈尊。

——白居易《早寒》 15、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紫金霜《立冬》 16、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贾岛《冬夜送人》 1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8、瑞雪满京都,宫殿尽成银阙。

——蔡襄《好事近·瑞雪满京都》 19、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嫭。

——张九龄《奉和圣制瑞雪篇》 20、是时初冬未凝沍,天地苍莽日常暮。

——《剡豀舟中》宋·叶适 21、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毛泽东《七律·冬云》 22、吴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时。

——《冬晴》宋·陆游 23、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

——白居易《自在》 24、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

——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25、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苏辙《立冬闻雷》 26、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关于立冬节气的古诗(15首)

关于立冬节气的古诗(15首)

关于立冬节气的古诗(15首)立冬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进入了冬季。

立冬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之间,此时夜晚温度逐渐下降,冷空气渐渐增多,人们开始感受到寒意的袭击。

在古人眼中,立冬是一年中寒冷日子的开始,也是诗人们吟咏冬季的时刻。

下面是15首描写立冬节气的古诗,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人对这个节气的独特感悟和情怀吧。

1. 雪落九天寒气浓,立冬花鼓喜团聚。

大地凝寒迎冬至,冰与雪舞相互偶。

2. 立冬节至霜雪飞,踏雪寻梅把酒醉。

寒夜明月寄思念,怀人望月念亲爱。

3. 初冬斜阳照夕晖,草木凋零尽成灰。

凤翔九天欢不极,立冬时节尽婵娟。

4. 冬至来临立冬寒,宇宙寂寥遍寒山。

冷风劲吹白霜翻,一派生机尽休颜。

5. 立冬将至严寒至,人间万物伫江澄。

黄叶红梅飞雪中,岁末寒冬凛嗟怆。

6. 站在寒夜静如水,立冬节气萧萧风。

星斗点点耀夜空,冬雪花飞画新容。

7. 阴云笼罩立冬时,大地凋零冰雪齐。

傲立汉宫玉瓦坠,凛冽东风随渐齐。

8. 金风迎接立冬节,火炉冒烟暖家园。

榆叶衬红橘色晚,香茶添暖祝福全。

9. 立冬一到天地寒,寂寞大地伫久别。

茫茫雪花凝碧空,寒风萧萧寄寒意。

10. 立冬一日风声起,冰雪世界火舞姿。

丛林冷月寒苍苍,白雪覆盖醉诗词。

11. 立冬渐临秋已逝,寒风呼啸草木稀。

冰雪覆盖大地上,飘零花瓣随风飞。

12. 立冬透雪暖阳生,冰封大地似琉璃。

阳光照在冰雪上,世间美景别有神。

13. 立冬至,气温骤降,鸿雁南飞思乡梦。

落叶秋风愁断肠,严寒冬雪寂无声。

14. 雪花飞舞立冬天,草木凋零也暗然。

冷风呼啸北来袭,围炉取暖共嬉戏。

15. 立冬日,风雪催,草木凋零已纷纷。

寒冷萧索气渐浓,盼春之心依然存。

以上是15首关于立冬节气的古诗,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冬季的独特情怀和对自然变迁的观察。

冬季是大自然休养生息的季节,也是诗人们抒发心情、凝练文字的时刻。

希望这些古诗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立冬节气的美好。

古人描写立冬的诗句

古人描写立冬的诗句

当立冬时节来临,古人也留下了许多描写立冬的诗句。

以下是十句描写立冬的诗句,并附上解释与讲解:1. "立冬趁暖日,早起炉烟起。

" ——唐·李商隐《立冬日作》解释:这句诗中的“立冬趁暖日”表现了立冬时节的温暖和舒适,也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开始做一些温暖的事情,如生火取暖。

2. "立冬雁南飞,新岁几时归。

" ——唐·王之涣《立冬》解释:这句诗中的“立冬雁南飞”描绘了立冬时节候鸟南飞的景象,表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律动。

3. "立冬雨未晴,独上村头望。

" ——唐·杜牧《立冬》解释:这句诗中的“立冬雨未晴”表现了立冬时节的阴雨连绵,也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感慨。

4. "立冬日晨,雾气蒙蒙,烟雨蒙蒙。

" ——唐·白居易《立冬日晨》解释:这句诗中的“雾气蒙蒙,烟雨蒙蒙”描绘了立冬时节的晨雾和细雨,表现了季节的阴冷和潮湿。

5. "立冬天气初,蟋蟀夜夜闻。

" ——唐·杜牧《立冬》解释:这句诗中的“蟋蟀夜夜闻”表现了立冬时节的寒冷和安静,也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细微观察。

6. "立冬已过,风雪渐稀。

" ——唐·王维《立冬》解释:这句诗中的“风雪渐稀”表现了立冬时节的寒冷和风雪的减少,也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温暖的希望。

7. "立冬已过,冬日渐暖。

" ——唐·李白《立冬》解释:这句诗中的“冬日渐暖”表现了立冬时节的温暖和阳光,也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生机的复苏。

8. "立冬时节,雨雪飘零。

" ——唐·白居易《立冬》解释:这句诗中的“雨雪飘零”表现了立冬时节的阴冷和阴雨连绵,也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凄凉。

9. "立冬养生,宜早睡早起。

" ——唐·刘禹锡《立冬》解释:这句诗中的“立冬养生”表现了立冬时节的养生之道,也表现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呵护。

立冬的优美诗句50首

立冬的优美诗句50首

立冬的优美诗句50首(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立冬的优美诗句50首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

立冬短诗句

立冬短诗句

立冬短诗句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以下是一些关于立冬的简短诗句:
1. 立冬时节寒意浓,万物收藏待新生。

2. 立冬寒风起,江上雁南飞。

3. 立冬来临天地寒,雪花飘落满山白。

4. 立冬已至秋将尽,万物始藏静待春。

5. 立冬时节万物藏,养生保健要做好。

6. 立冬时节雪纷飞,银装素裹世界新。

7. 立冬时节寒风吹,湖面冰封如银盘。

8. 立冬时节天渐寒,注意保暖添衣裳。

9. 立冬时节寒意浓,防寒保暖心中记。

10. 立冬时节万物休,唯有梅花傲雪开。

这些诗句简洁明了,表达了立冬时节的寒意和冬季的来临,同时也展现了冬季的美丽和生机。

1。

关于立冬寓意好的诗句

关于立冬寓意好的诗句

关于立冬寓意好的诗句
1、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冯伯规《岁晚倚栏》
2、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范成大《立冬夜舟中作》
3、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陆文圭《立冬》
4、风月可怜人自老,江山无恙客重游。

——吴绮《立冬前一日同集生玉亭游君山登望江楼》
5、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立冬》
6、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7、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尤袤《雪》
8、已涉初冬节,还看九日花。

勿辞开口笑,白发斗霜华。

——查慎行《立冬日招李少峰偕寓中诸子赏菊限韵二首·其一》
9、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郎士元《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10、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立冬诗句立冬诗句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立冬》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宋·苏辙《立冬闻雷》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陆游《立冬日作》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

行:运行。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论语·阳货》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左传·昭公四年》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篇二:诗说节气:立冬诗说节气立冬作者:徐廷华《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6日 16版)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冬季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此时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农作物已收割晾晒完毕收藏入库,人们开始酿酒、腌菜,准备过冬。

明代诗人王稚登有一首《立冬》诗曰:“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古人十分重视季节转换,作为四季循环终点或起点的节气标志,立冬格外受到关注。

在当时的农耕社会里,劳动了一年的先民,往往会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一下,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礼记·月令》记载说:“是月也,以立冬。

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天子乃斋。

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

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后朝大体相同。

1937年立冬之日,正在抵御日寇的中国人民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募捐寒衣活动,唱着《流亡三部曲》《寒衣曲》,那苍凉悲壮的歌声,闻之无不动情。

沿街民众热烈响应,纷纷捐物、捐款。

时间过去了70多年,当年那豪情满怀的场景,经历过的人还历历在目。

古代吟咏立冬的诗很多,从诗中亦可窥见诗人各自不同的心境和情怀。

三国时的曹操写过一首《冬十日》,诗曰:“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写曹操北伐乌桓归途中所见到的北方十月初冬的景色,“繁霜霏霏”“鸿雁南飞”,猛禽也都藏身匿迹起来,就连狗熊都入洞安眠了。

农民放下农具不再劳作,收获的庄稼堆满了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表达了诗人南征北伐倍感艰辛的感受。

宋代范成大的《立冬夜舟中作》诗云:“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这首诗写在立冬夜晚的船中,描写诗人所见到的夜景,山头有打柴的樵夫点起的篝火,水底映照出渔夫点燃的渔灯,灯影随着波浪晃动仿佛千重。

在这寂静的立冬之夜,诗人感怀自己已步入老年。

同代诗人苏轼的《冬景》诗,写得别具一格,诗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写初冬之时,荷叶败尽,已无擎雨之盖;菊花残落,尚有傲霜之枝。

在诗人看来,初冬的光景乃一年之中最佳。

值得一说的是,立冬也是腌菜时节,据说起源于周代。

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大菜缸,菘菜(大白菜)腌制一个月即可食用,“脆美绝伦”。

唐人小说称,金陵士大夫家嚼齑菜,“响动十里人”。

这多少有点夸张,但腌菜腌制得好,可口诱人,则是绝不虚谈的。

篇三:立冬即事二首立冬即事二首(一)宋仇远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秋蝇戴望舒木叶的红色,木叶的黄色,木叶的土灰色:窗外的下午!用一双无数的眼睛,衰弱的苍蝇望得昏眩。

这样窒息的下午啊!它无奈地搔着头搔着肚子。

木叶,木叶,木叶,无边木叶萧萧下。

玻璃窗是寒冷的冰片了,太阳只有苍茫的色泽。

巡回地散一次步吧!它觉得它的脚软。

红色,黄色,土灰色,昏眩的万花筒的图案啊!迢遥的声音,古旧的,大伽蓝的钟磬?天末的风?苍蝇有点僵木,这样沉重的翼翅啊!飘下地,飘上天的木叶旋转着,红色,黄色,土灰色的错杂的回轮。

无数的眼睛渐渐模糊,昏黑,什么东西压到轻绡的翅上,身子象木叶一般地轻,载在巨鸟的翎翮上吗?文字画面里的悲伤—浅析戴望舒诗歌《秋蝇》(2011-05-13 18:51:22)转载▼标签:文化《秋蝇》这首诗是诗人戴望舒所作的诗歌中很与众不同的一首,主要是从画面色调气氛还有感情的表达等方面上。

这首诗所勾勒的画面,主要是用悲伤萧瑟的冷色调。

诗歌的主要色调是昏暗灰色的,但是又不止一次写红色、黄色的木叶这样鲜艳的颜色。

这种画面构建法可以用几米的原理来解释。

在几米悲伤忧郁的画中,不会全用暗淡灰暗的颜色,而选择在一些意象上用浮夸的鲜色来反衬整个画面。

如在《月亮忘记了》这本画册中,一些图片的主色调是暗淡无光的灰色,但总有如半轮鲜黄月亮来反衬这一凄凉。

《秋蝇》中主要色调是土灰色,昏暗的。

寒冷的冰片,苍茫的太阳光,衰弱的苍蝇,昏眩的万花筒等意象表现凄凉、萧瑟的气氛。

也用红色、黄色很强烈的暖色来反衬,使整个画面的悲剧色彩更浓,表现更沉重悲伤无奈感。

《秋蝇》的主角是秋天的一只垂死、颓败的苍蝇,但为了表现它的孤寂与濒临死亡的悲剧感,勾勒了很多的意象来烘托气氛。

有无数枯死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以秋天树叶必定要干枯遗落的命运来暗示苍蝇即将死亡的讯息。

表达一种无奈与悲伤。

而且反复提到木叶,增加苍蝇的危机感。

透过万花筒看到的本来是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但此刻却都是昏眩的颜色。

迢遥声音是古旧的,钟磬的风是天末的,飘上飘下的木叶错杂的回轮,苍蝇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更加的僵木,被压抑着,被吞噬着。

这些极具秋季特征的自然景象,象一根无声的琴弦,碰撞在秋蝇的心上,弹响它体内的疲倦与衰老,提醒它孤独的死亡命运。

这首诗在画面动静的设计上了也是很巧妙,全诗共有八个小节有一种静动画面交错的艺术。

以主观的视角来看周围的环境,是透过窗户静静地各色木叶。

接着就写窒息的下午,秋蝇无奈地搔着头搔着肚子这一很富拟人性的动作。

然后又是静静地木叶,然后无边地飘落。

再从静止的冰片、苍茫的太阳光过渡到欲散步而脚发软的秋蝇。

一组一组秋天凄冷、灰色的静止景色,和一只低迷的秋蝇形成动静的完美搭配,来突显无力的动作增强画面静止的悲伤压抑感。

而这只在秋天濒临死亡的苍蝇也代表和寄予着作者一些切实的感受。

消沉、颓废和压抑感觉的共鸣。

正如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雷蒙德·a·穆迪博士研究发现的人死前的一些特殊感受,其中有一个感觉就是像被拉入一个黑暗的空间,自己站在了体外的某一处观察自己的躯壳,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而秋蝇的最后一段感觉描述便是体现了这一感觉。

视线变得模糊、昏黑,由被压得窒息到灵魂飞离似羽毛般轻,都很准确的论述出在死亡边界上挣扎的感觉与痛苦。

这么真实、深刻的理解与诠释正是来自诗人自身的感情世界。

表达他对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得不到自己想要结果的无奈与落寞。

而诗人选择秋蝇这一意象来写是很特别的,一般的诗歌都会选择一些美好的事物来使得诗歌的和画面意境更唯美。

秋蝇是向来被人忽视被人讨厌的意象,但是在这首诗中却是不同于其以往形象的描述。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不会记起平常对苍蝇有多少厌恶,只会在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中看到一只消沉、颓废、濒临死亡的可怜秋蝇。

我们回去想象那幅画面、那种情感、那些无奈与深刻。

这是一首很沉重也很深刻的诗歌。

参考文献:《望舒草》戴望舒《戴望舒诗歌的意象》张建峰《月亮忘记了》几米《忧郁的诗魂——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谭德晶赏析戴望舒《秋蝇》 (2010-10-22 23:00:59)转载▼标签:文化《秋蝇》是戴望舒早期创作的诗歌。

诗歌所揭示的是在二三十年代中国黑暗浓重的大环境里,诗人如大部分正直而善良的知识分子陷人了时代的梦魔。

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使诗人只能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

《秋蝇》这首诗歌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私人抒情性质风格。

他倾听着自己生命的律动,向潜意识和梦里挖掘种种体会和感悟,并一一展示开来,这诗通过对一只“秋蝇”死亡前的细致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感悟、对时代的叹息。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和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我对这首诗的看法。

一.解读和内容分析在诗中“木叶”一共出现了四次,也发生了四次形象的变化。

开头的“木叶的红色,木叶的黄色,木叶的土灰色,窗外的下午!”从结构上看,它们是分开一段段的,一句为一段,这给人清晰明确的感觉,也就是说,在苍蝇的眼里,还是比较清晰地感知木叶和它的颜色的,而这时的苍蝇听到死亡渐进的噩耗,开始慢慢地“衰弱的苍蝇望得昏眩”,只能“无奈地搔着头搔着肚子”。

接着猛烈的秋风吹打着苟而残喘的木叶,“木叶,木叶,木叶,无边木叶萧萧下”。

无数的木叶漫天纷飞,急速落下。

日薄西山,剩下“太阳只有苍茫的色泽”,玻璃窗遇冷结成了冰片,这些意象营造了秋天灰冷,萧瑟的意境,也渲染了苍蝇死亡前的悲冷的气氛。

死亡的脚步更近了,这时苍蝇只能“巡回地散一次步”,因为它已经四肢无力了,“它觉得它的脚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