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健康产业期末试题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试题解析1. 什么是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根据中医理论,通过调整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功能状态,达到调养身体、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目的。
2. 中医养生的原则有哪些?中医养生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四季变化、日常作息、饮食习惯等。
b. 防患于未然:重视预防保健,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疾病发生。
c. 统筹养生:注重全面平衡身体的各个方面,如情绪、饮食、运动等。
d. 个体化养生: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体质、年龄、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3. 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有哪些?中医养生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a. 饮食调养:合理搭配食物,注意食物的荤素搭配、色香味形俱佳等原则。
b. 运动保健:中医强调适度的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如太极拳、气功等。
c. 精神调摄: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压力过大。
d. 中药调理: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
e. 合理作息: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f. 环境适应:避免室内外环境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如空气污染、电磁辐射等。
二、答案详解1. 中医养生的作用是什么?中医养生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a. 保持身体健康: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维护脏腑器官的正常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b. 延缓衰老:中医养生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延缓人体的衰老过程。
c. 促进康复:对于已经患有疾病的人来说,中医养生可以辅助治疗,促进康复。
d. 改善生活质量:中医养生注重个体化,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加身体的舒适感。
2. 中医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在进行中医养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 个体差异:不同人体质不同,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养生方案。
b. 中医专业指导:如果有疾病的人或者有特殊情况的人,在进行中医养生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c. 选择适合的方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医养生方法,不盲目跟风。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C. 脏腑调和D. 气血充盈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方法?()。
A. 药膳B. 按摩C. 手术D. 针灸答案:C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哪种理论?()。
A. 四时养生B. 五行养生C. 脏腑养生D. 经络养生答案:A4. 以下哪种食物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A. 辣椒B. 梨C. 姜D. 咖啡答案:B5.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以下哪项不是肾的养生方法?()。
A. 早睡早起B. 节制房事C. 避免过度劳累D. 经常熬夜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养生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__________。
答案:平衡2. 根据中医理论,情绪的过度波动会影响人体的__________。
答案:气机3. 五禽戏是古代中医养生的一种__________方法。
答案:运动4.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__________。
答案:运化5. 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保健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按、__________。
答案: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调和阴阳、顺应自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畅等。
2. 描述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情志管理等,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列举三种中医养生的常见方法。
答案: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包括药膳、针灸、按摩等。
4. 解释中医养生中“饮食有节”的含义。
答案:“饮食有节”是指在饮食上要有所节制,不过量,不偏食,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医养生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做法。
答案:春夏养阳的做法包括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保持情绪开朗,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辛辣、温性食物;秋冬养阴则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饮食上应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
中医养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养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养生学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A. 治疗已经出现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症状D. 仅指预防传染病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A. 饮食调养B. 情志调养C. 过度劳累D. 起居有常答案:C3.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个脏腑与“思”情志相关?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4. 中医养生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主要是指:A.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B.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C.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情绪D.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居住环境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中“五味”之一?A. 酸B. 甜C. 苦D. 辣E. 咸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养生强调“_______”,即顺应自然规律。
答案:天人合一2. “_______”是中医养生中调节情志的重要方法之一。
答案:音乐疗法3. 中医认为“_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答案:气4.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_______”是气血生化之源。
答案:脾胃5. 中医养生中,饮食调养的原则之一是“_______”,即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
答案:辨证施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养生中的“四气调神”法。
答案:四气调神法是指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调整人的精神活动,以保持身心健康。
春季应保持心情舒畅,夏季要避免过度激动,秋季要保持情绪稳定,冬季则应保持宁静。
2. 请解释中医养生中的“饮食有节”原则。
答案:饮食有节原则是指在饮食上要有所节制,避免过量或过少,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和平衡,避免偏食,以保证身体得到均衡的营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中医养生中“形神兼养”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答案:形神兼养是指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身体的健康,也要注重精神的养护。
实施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情绪,充足睡眠,以及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调节精神。
中医养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养生学中,“治未病”的理念是指: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发生C. 治疗疾病的同时预防并发症D. 治疗疾病并进行康复训练答案:B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五脏”之一?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3.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个季节与“肝”相对应?A. 春B. 夏C. 秋D. 冬答案:A4.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个行为有助于“养心”?A. 过度劳累B. 保持情绪稳定C. 长期熬夜D. 饮食无节制答案:B5. 以下哪个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食疗方法?A. 服用抗生素B. 吃生冷食物C. 适量食用五谷杂粮D.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答案:C6.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个穴位与“补肾”有关?A. 合谷B. 足三里C. 太溪D. 神阙答案:C7.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个行为有助于“养肺”?A. 吸烟B.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C. 长期在污染环境中生活D. 过度使用空调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中提倡的“四气调神”?A. 春生B. 夏长C. 秋收D. 冬藏答案:D9.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种食物属于“温性”?A. 梨B. 香蕉C. 姜D. 苦瓜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中医养生中提倡的“五味调和”?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淡C. 酸、甜、苦、辣、咸、淡D. 酸、甜、苦、辣、咸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养生认为,情绪的稳定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对)2. 根据中医理论,所有疾病都是由外邪引起的。
(错)3. 春季养生应注重肝脏的调养。
(对)4. 中医养生提倡“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规律。
(对)5. 饮食养生中,中医主张“五味调和”,即食物的味道要平衡。
(对)6. 长期熬夜对肝脏的损害是中医养生中不提倡的。
(对)7. 中医养生中认为,过度劳累对心脏有害。
(对)8. 中医养生中,认为所有食物都有寒热之分。
中医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气血充足D. 脏腑功能协调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顺应自然B. 形神共养C. 动静结合D. 过度劳累答案:D3. 中医养生中“治未病”的含义是什么?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同时,预防其他疾病D. 只关注疾病的治疗,不关注预防答案:B4. 以下哪个脏腑在中医养生中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5. 中医养生中“精”的含义是什么?A. 精神B. 精液C.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D. 血液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健康?A. 饮食B. 情绪C. 环境D. 遗传因素答案:ABCD7.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些是调整阴阳平衡的方法?A. 饮食调养B. 情志调养C. 起居调养D. 药物治疗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保健方法?A. 针灸B. 按摩C. 拔罐D. 食疗答案:ABCD三、判断题9. 中医养生认为,过度的情绪波动会损伤人体的正气。
(对/错)答案:对10. 中医养生中,只有老年人才需要养生。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养生中“形神共养”的含义。
答案:中医养生中的“形神共养”是指在养生过程中,既要关注身体的养护,也要注重精神的调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12. 描述中医养生中“顺应自然”的具体做法。
答案:中医养生中的“顺应自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如四季更替、昼夜变化等,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五、论述题13. 论述中医养生中“治未病”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答案:中医养生中“治未病”的重要性在于通过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2021年上半学期期末考(中医养生与保健)试题及答案

中医2021年上半学期期末考(中医养生与保健)试题及答案黄帝内经概述1.人体气血的分布及次序:五脏为本,六腑为标,四肢次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素问》讲的都是人体的外在规律。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 《素问》为用,《灵枢》为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五运六气讲的就是()的运行规律。
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单选题] *A.人体B.经络C.天地(正确答案)D.天气1.中医的治法有()。
下列哪项是括号内的正确答案?(4分) *A.汗法(正确答案)B.察法C.吐法(正确答案)D.去法E.下法(正确答案)F.水法2.要学好中医有三部分,一内修、二()、三()。
下列哪项是括号内的正确答案?(4分) *A.外修B.读经典(正确答案)C.察言观色D.扎实的知识E.好老师F.临床(正确答案)第一章中医养生1.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 [判断题] *A. 正确(正确答案)B. 错误2.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述,食饮有节,起居无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判断题]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解析]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3.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肾气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搞;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肾气衰,筋不能动。
八八,天癸竭,精少,肝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 [判断题]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解析]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中医养生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养生试题题库及答案中医养生是一门古老而广泛流传的医学理论,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医养生,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试题及其答案。
1. 什么是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一种倡导人们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保持良好情绪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的养生方法。
2.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整体观念、因人施治等。
3. 中医养生的养生方法有哪些?中医养生的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保健、情志调摄、穴位按摩等。
4. 中医养生饮食调理的原则是什么?中医养生饮食调理的原则包括慢嚼慢咽、定时定量、清淡适中等。
5. 哪些食物适合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推荐的食物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海鲜禽肉等新鲜食材。
6. 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运动保健?中医养生的运动保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太极拳、气功等。
7. 情志调摄在中医养生中的作用是什么?情志调摄可以通过保持愉快的情绪、舒缓的心态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的效果。
8. 中医养生的穴位按摩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中医养生的穴位按摩包括捏、推、揉、按等手法,可以按摩太冲、足三里、合谷等穴位。
9. 中医养生是否适合所有人?中医养生原则上适合大部分人群,但对于有特殊身体状况或患有疾病的人群,需要咨询医生的建议。
10. 中医养生的长期效果如何?中医养生是一种注重平衡和调整的养生方法,长期坚持可以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延缓衰老等。
以上是关于中医养生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医养生,实现身心健康的目标。
请读者在实践中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养生。
记住,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是:A. 治病为主B. 预防为主C. 药物为主D. 手术为主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调和阴阳B. 顺应自然C. 饮食有节D. 过度劳累答案:D3.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要是指:A. 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B. 脾脏是人体后天获得营养的主要器官C. 脾脏是人体后天获得免疫力的主要器官D. 脾脏是人体后天获得水分的主要器官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中提倡的饮食习惯?A. 饮食有节B. 饮食清淡C. 饮食多样化D. 饮食无规律答案:D5. 中医养生中,以下哪项不是“五劳”之一?A. 久视伤血B. 久卧伤气C. 久坐伤肉D. 久立伤筋答案:A####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中医理论,情绪过度波动会直接影响脏腑功能。
(对/错)答案:对2. 中医养生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
(对/错)答案:对3. 中医养生中,认为熬夜是养生的好方法,可以增强体力。
(对/错)答案:错4. 按照中医养生的观点,四季养生应该与季节变化相适应,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对/错)答案:对####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养生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重要性在于,通过预防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2. 描述中医养生中“顺应自然”的具体做法。
答:中医养生中的“顺应自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顺应四季变化,如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二是顺应昼夜变化,如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三是顺应地理环境,如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通过顺应自然,可以达到身心和谐,促进健康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医养生的概念、健康、亚健康的含义?你自己的养生观点?“中医养生与健康产业”是一门在现代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益寿延年、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并了解相关的健康产业领域的课程。
目的:汲取中医理论的精髓诠释养护生命的奥秘,用最简捷、实用的方式解读与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养生之道,适时地创造财富。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
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
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调养、积蓄、长之义;「生」:指人体生命。
养生preserve one‘s health ; keep in good health:运用各种方法让机体拥有健康、活力的生命,实现品质良好的生活,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健康:WHO:精神上、生理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曰健康。
健康的十项标准:精力、态度、睡眠、应变能力、抵抗力、体重、视力、牙齿、头发、肌肉中医对健康人的表述:精充、气足、神爽亚健康:“没有病但却感觉不健康”,就是亚健康状态的定义。
现代医学将这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称作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研究证实:60~70 %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健康的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乐观的心态;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2、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统一?你如何理解一年有四季,一天有四季,一生有四季这句话?3、每次一帖中对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帖?你的认识和感受?有几个知心朋友!4、你如何看待中医废兴之争?你认为中西医的主要区别是?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
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
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目前国内外中医现状……5、从中医养生角度,阐述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规律和特点?如何做好四季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子时:胆经当令(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生活中,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到11点就清醒了。
还有在11点总想吃点东西,满屋子里找食,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如果养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此时阳气虽生发起来,但此时是丑时,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这个时候阳气虽生发起来,但是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要升中有降。
九龙壁:看龙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医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好的。
寅时:肺经当令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
中医的经脉是从肺经开始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一天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人体的气血是从肺经开始的。
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此时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不足了,一般老人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宜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一定要晚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
此时天基本上亮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此时我们应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中医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肺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
中医常问二便(大小便)。
在中医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
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小孩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小孩的大便又粗又大又长,到年老都拉得特别细。
当大便特别细的时候,说明心肺特别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
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
辰时:胃经当令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
从子时开始到卯时,实际上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
此时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
如果不吃早饭,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
晚饭要吃少,而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
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吃饭、去睡觉就不容易生病。
很多人把晚饭当成正餐,忽略了中午饭和早饭,所以一定要吃早饭,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意义。
巳时:脾经当令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
脾主运化,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像古代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
嘴唇滋润、丰满,脾的运化功能就好。
脾功能好的话,这个人的肌肉就会很发达。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
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这个时候就是转阴时。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好。
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午时属相是马,马的性子非常烈,马属火。
我们的心就像一匹烈马,永远努力工作着,因此一定要善待它啊。
所以在这阴阳交替的时辰,人最好处于休息状态。
未时:小肠经当令未时下午13点到15点,小肠经当令。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午饭要吃好,就是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
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
心和小肠相表里。
表就是阳,里就是阴。
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
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表现在小肠经上。
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就会胸闷心慌,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
如果下午二三点钟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代表你心脏的问题开始显现了,因为脸红是一种心火外散的现象。
因此,这时的红光满面不是好事。
申时:膀胱经当令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太阳。
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经脉。
如小腿疼是膀胱经的问题,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
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古代讲“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个时间段是学习的好阶段,如果是正常人,这个时间段的判断力应该非常好。
有的人也许会说“我这个时候就是难受”。
这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酉时:肾经当令酉时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
中国人对肾最为关注。
肾主藏精。
什么是精?精就像“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
人体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
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它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一种物质。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
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
所以中国人讲究补肾,但身体内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
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
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戌时:心包经当令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
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人应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浅睡眠状态。
心不受邪,心包受邪。
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从脏走到腑。
心的外围专门负责心的一个功能叫“喜乐” ,心包经又主喜乐。
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如果你觉得中指发麻,那就是心包出问题了,因为心包经走中指;如果你觉得小指发麻,那是心脏有问题。
另外,大拇指为肺经所主,所以大鱼际发青就是肺寒。
一方面要多观察手指,也要多活动手指,对身体会有好处。
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经当令。
在中医里,三焦经是个很特殊的概念。
什么是“三焦”?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
一般说来,人体心肺属上焦,中间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
“三焦”的性质是温的,如同小火,就是说我们的人体要保持一个不温不火的一个度,那就是“三焦”。
而且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到了亥时人就要享受,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人才有可能孕育新的生命,才可以让子时的阳气生发。
所以在亥时我们要休息,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养生法的分类:从形式上来分,可分为自然养生法、生活养生法和技术养生法。
自然养生法包括四季养生、十二时辰养生和环境养生;生活养生法包括饮食、起居、工作、休养、运动、精神调节等;技术生法包括功法导引、推拿按摩、针刺艾灸、食疗药膳等。
6、中医所指的五脏六腑是什么?如何做好五脏六腑的养生?另请从中医养生的角度阐述男女的不同之处和你的养生观点?五脏:心、肝、脾、肺、肾、(心包)六腑: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一共十二个脏器《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统治五脏六腑无形之心:灵魂的另一个名字,也称心灵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心脏(生命)养生三字经:测体重、不抽烟、少喝酒、控脂肪、多果菜、多纤维、多进钙、重淀粉、常吃鱼、少吃盐、少咖啡、少吃糖、多运动、忌乱性、淡名利、择居处、选职业、避横祸、勿自扰、要结婚、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气从何来?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中医养生非常注重调理呼吸,达到集精累气,阴阳相交肺的养生:保持周围空气清新;清洗肺部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有意识的积极咳嗽;笑是医治百病的“良药”,也是促进肺健康的“灵丹” :笑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