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专题(阅读理解) (2)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专题复习阅读理解题-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共35页文档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2019届人教版中考复习数学练习专题二:阅读理解专题(有答案)

专题二阅读理解专题【课堂精讲】例1阅读例题,模拟例题解方程.解方程x2+|x-1|-1=0.解:(1)当x-1≥0即x≥1时,原方程可化为:x2+x-1-1=0即x2+x-2=0,解得x1=1,x2=-2(不合题意,舍去)(2)当x-1<0即x<1时,原方程可化为:x2-(x-1)-1=0即x2-x=0,解得x3=0,x4=1(不合题意,舍去)综合(1)、(2)可知原方程的根是x1=1,x2=0.请你模拟以上例题解方程:x2+|x+3|-9=0.解析:(1)当x+3≥0时,即x≥-3时.原方程可化为:x2+x-6=0.解得x1=2,x2=-3.(2)当x+3<0时,即x<-3时.原方程可化为:x2-x-12=0.解得x3=-3,x4=4.经检验,x3=-3,x4=4都不符合题意,舍去.综合(1)、(2)可知原方程的根为x1=2,x2=-3.点评:解决这类题的策略是先理解例题的思想方法,再把这种思想方法迁移到问题中从而得到解决.例2条件:如下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则PA+PB=A′B的值最小模型应用:(1)如图1,正方形ABCD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______;(2)如图2,⊙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求PA+PC最小值是______;(3)如图3,∠AOB=45°,P是∠AOB内一点,PO=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解析:关键在于把握题中的两点:第一是动点在哪条线上运动?这条线就确定为对称轴;第二是画出一个点的对称点,并确定符合条件的动点的位置,再进行解答.(1)在图1中,点B关于AC的对称点是D,连接DE交AC于点P,此时点P就符合条件,再进行计算.(2)在图2中,点A关于OB的对称点是点D,连接DC交OB于点P,点P就是符合条件的点.PA+PC的最小值是CD,求出CD的长即可.(3)在图3中,作出P关于OB、OA的对称点P′和P″.连接P′P″交OB、OA于R、Q.再连接PR、PQ.则△PRQ的周长最小,此时△PRQ的周长=P′P″的长.在等腰直角形P′OP″中.求出P′P″的长即可.答案:523102【课堂提升】1.阅读材料,解答问题.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2-2x-3>0.解:设y=x2-2x-3,则y是x的二次函数.∵a=1>0,∴抛物线开口向上.又∵当y=0时,x2-2x-3=0.解得x1=-1,x2=3.∴由此得抛物线y=x2-2x-3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1或x>3时,y>0.∴x2-2x-3>0的解集是:x<-1或x>3.(1)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x2-2x-3<0的解集是________;(2)仿照上例,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2-5x+6<0的解集.2.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已知x﹣y=2,且x>1,y<0,试确定x+y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解∵x﹣y=2,∴x=y+2又∵x>1,∵y+2>1.∴y>﹣1.又∵y<0,∴﹣1<y<0.…①同理得:1<x<2.…②由①+②得﹣1+1<y +x <0+2∴x +y 的取值范围是0<x +y <2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1)已知x ﹣y =3,且x >2,y <1,则x +y 的取值范围是 .(2)已知y >1,x <﹣1,若x ﹣y =a 成立,求x +y 的取值范围(结果用含a 的式子表示).3.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 )A . 1,2,3B . 1,1,C . 1,1,D . 1,2,y 1),Q (x 2,y 2)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 122x x + ,122y y +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1(0,-1),P 2(2,3)的对称中心是点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2)另取两点B (-1.6,2.1),C (-1,0).有一电子青蛙从点P 1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 ,B ,C 作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 1关于点A 的对称点P 2处,接着跳到点P 2关于点B 的对称点P 3处,第三次再跳到点P 3关于点C 的对称点P 4处,第四次再跳到点P 4关于点A 的对称点P 5处,…,则点P 3,P 8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3)求出点P 2012的坐标,并直接写出在x 轴上与点P 2012、点C 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高效作业本】专题二 阅读理解专题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顶点A (1,3)、B (1,1)、C (3,1).规定“把正方形ABCD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M 的坐标变为( )A.(—2012,2) B.(一2012,一2)C. (—2013,—2) D. (—2013,2)2.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b﹣a﹣b+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例如:2△4=2×4﹣2﹣4+1=8﹣6+1=3,请根据上述知识解决问题:若3△x的值大于5而小于9,求x的取值范围.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x2-2x+1=0 x1=1,x2=1 x2-2x+1=(x-1)(x-1)x2-3x+2=0 x1=1,x2=2 x2-3x+2=(x-1)(x-2)3x2+x-2=0 x1=,x2=-1 3x2+x-2=3(x- )(x+1)2x2+5x+2=0 x1=____,x2=____ 2x2+5x+2=2(x+ )(x+2)4x2+13x+3=0 x1=____,x2=____ 4x2+13x+3=4(x+____)(x+____)4.阅读下面的例题:解方程x2-|x|-2=0解:(1)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2)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1(不合题意,舍去),x2=-2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2,x2=-2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2-|x-3|-3=0.【答案】专题二阅读理解专题答案1.分析:(1)观察图象即可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x2-2x-3<0的解集;(2)先设函数解析式,根据a的值确定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再找出抛物线与x轴相交的两点,就可以画出抛物线,根据y<0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x2-2x-3<0的解集.解:(1)观察图象,可得一元二次不等式x2-2x-3<0的解集是:-1<x<3(2)设y=x2-5x+6,则y是x的二次函数.∵a=1>0,∴抛物线开口向上.又∵当y=0时,x2-5x+6=0,解得x1=2,x2=3.∴由此得抛物线y=x2-5x+6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2<x<3时,y<0.∴x2-5x+6<0的解集是:2<x<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二次函数图象解不等式,可作图利用交点直观求解集.2.解:(1)∵x﹣y=3,∴x=y+3,又∵x>2,∴y+3>2,∴y>﹣1.又∵y<1,∴﹣1<y<1,…①同理得:2<x<4,…②由①+②得﹣1+2<y+x<1+4∴x+y的取值范围是1<x+y<5;(2)∵x﹣y=a,∴x=y+a,又∵x<﹣1,∴y+a<﹣1,∴y<﹣a﹣1,又∵y>1,∴1<y<﹣a﹣1,…①同理得:a+1<x<﹣1,…②由①+②得1+a+1<y+x<﹣a﹣1+(﹣1),∴x+y的取值范围是a+2<x+y<﹣a﹣2.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理解解题过程,难度一般.3.分析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C、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12+12=()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底边上的高是=,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90°÷30°=3,符合“智慧三角形”的定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智慧三角形”的概念.(2)(-5.2,1.2);(2,3)(提示:P1(0,-1),P2(2,3),P3(-5.2,1.2),P4(3.2,-1.2),P5(-1.2,3.2),P6(-2,1),P7(0,-1),P8(2,3))(3)∵P1(0,-1)→P2(2,3)→P3(-5.2,1.2)→P4(3.2,-1.2)→P5(-1.2,3.2)→P6(-2,1)→P7(0,-1)→P8(2,3)→…,∴P7的坐标和P1的坐标相同,P8的坐标和P2的坐标相同,即坐标以6为周期循环.∵2012÷6=335…2.∴P2012的坐标与P2的坐标相同,即P2012(2,3);在x轴上与点P2012,点C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的坐标为(-3 -1,0),(2,0),(3 -1,0),(5,0).【高效作业本】1.分析:首先求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坐标分别是(2,2),然后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解答:∵正方形ABCD,点A(1,3)、B(1,1)、C(3,1).∴M的坐标变为(2,2)∴根据题意得:第1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第2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第3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第2014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为坐标为(2-2014, 2),即(-2012, 2)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与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得到规律:第n 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 为奇数时为(2-n ,-2),当n 为偶数时为(2-n ,2)是解此题的关键.2.分析:首先根据运算的定义化简3△x ,则可以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解答:3△x=3x ﹣3﹣x+1=2x ﹣2,根据题意得:,解得:<x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理解运算的定义是关键.3.(1)-12 -2 -14 -3 143 (2)ax2+bx +c =a(x -x1)(x -x2)4.解析:(1)当x -3≥3,原方程为 x 2-(x -3)-3=0∵x ≥3∴不符合题意,都舍去(2)当x -3<0时,即x <3,原方程化为x 2+(x -3)-3=0解得x 2+(x -3)=0解得x 1=-3或x 2=2(都符合题意)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 1=3或x 2=2.答案:x =-3或x =2。
最新初中数学实数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2)

最新初中数学实数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2)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数的平方根有两个B .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C .负数既没有平方根,也没有立方根D .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平方就是它本身【答案】D【解析】A 、O 的平方根只有一个即0,故A 错误;B 、0也有平方根,故B 错误;C 、负数是有立方根的,比如-1的立方根为-1,故C 错误;D 、非负数的平方根的平方即为本身,故D 正确;故选D .2.在整数范围内,有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a bq r a b =+≥(且)00b r b ≠≤<,,若被除数a 和除数b 确定,则商q 和余数r 也唯一确定,如:11,2a b ==,则11251=⨯+此时51q r ==,.在实数范围中,也有 (a bq r a b =+≥且0b ≠,商q 为整数,余数r 满足:0)r b ≤<,若被除数是,除数是2,则q 与r 的和( )A .4B .6C .4D .4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2=q 即可先求出q 的值,再将a 、q 、b 的值代入a =bq +r 中即可求出r 的值,从而作答.【详解】∵2=7=45,的整数部分是4, ∴商q =4,∴余数r =a ﹣bq =2×4=8,∴q +r =4+8=4.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除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q即2的整数部分.3的平方根是( )A.2 B C.±2 D.【答案】D【解析】【分析】,然后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2的平方根是,.故选D.【点睛】正确化简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比较容易出错.4.把-( )A B.C.D【答案】A【解析】【分析】由二次根式-a是负数,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将a移到根号内是2a,再化简根号内的因式即可.【详解】∵1a-≥,且0a≠,∴a<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得到a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5.估计65的立方根大小在( )A .8与9之间B .3与4之间C .4与5之间D .5与6之间 【答案】C【解析】【分析】先确定65介于64、125这两个立方数之间,从而可以得到34655<<,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3464=,35125=∴6465125<< ∴346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夹逼法”是估算的一种常用方法,找到与65临界的两个立方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如图,数轴上的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5B .5C .-3.8D .1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5 2.2≈,所以P 点表示的数是5-7.给出下列说法:①﹣0.064的立方根是±0.4;②﹣9的平方根是±3;3a -=﹣3a ;④0.01的立方根是0.0000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①﹣0.064的立方根是﹣0.4,故原说法错误;②﹣9没有平方根,故原说法错误;④0.000001的立方根是0.01,故原说法错误,其中正确的个数是1个,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5B.-和(-C.D.﹣5和1 5【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5,两数相等,故此选项错误;B、和-()互为相反数,故此选项正确;C、=-2,两数相等,故此选项错误;D、-5和15,不互为相反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立方根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1的平方根是±9 B.7C.127的立方根是±13D.(﹣1)2的立方根是﹣1【答案】B【解析】【分析】由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依次判定各项即可解答.【详解】选项A,﹣81没有平方根,选项A错误;选项B,7B正确;选项C,127的立方根是13,选项C错误;选项D,(﹣1)2的立方根是1,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应用,熟知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3,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A.3B.3C.3D.3【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3OC的长度,根据C在原点的左侧,进而可求出C的坐标.【详解】∵对称的两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CA=AB,33,∴3C点在原点左侧,∴C表示的数为:3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利用对称点的性质及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11.25的算数平方根是A5B.±5 C.5D.5【答案】D【解析】【分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且这两个互为相反数,而算数平方根只有一个且必须是正数,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但i的平方是-1,i是一个虚数,是复数的基本单位.【详解】=,255∴25的算术平方根是: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2.如图,数轴上表示实数3的点可能是( )A .点PB .点QC .点RD .点S【答案】A【解析】【分析】 33的点可能是哪个.【详解】∵132, 3的点可能是点P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以及数轴的特征: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要熟练掌握.13.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 ﹣1和﹣a+2,则这个正数是( )A .1B .3C .4D .9【答案】D【解析】∵一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1与−a +2,∴(2a −1)+(−a +2)=0,解得a =−1.∴−a +2=1+2=3,∴这个正数为32=9.故选:D.14.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3.93=,[]1.82-=-.记1()44k k f k +⎡⎤⎡⎤=-⎢⎥⎢⎥⎣⎦⎣⎦(k 是正整数).例:3133144()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1)()10f =;(2)()()4f k f k +=;(3)()()1f k f k +≥;(4)()0f k =或1.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详解】 解:111(1)00044f +⎡⎤⎡⎤=-=-=⎢⎥⎢⎥⎣⎦⎣⎦,正确; 41411(4)11()444444k k k k k k f k f k +++++⎡⎤⎡⎤⎡⎤⎡⎤⎡⎤⎡⎤+=-=+-+=-=⎢⎥⎢⎥⎢⎥⎢⎥⎢⎥⎢⎥⎣⎦⎣⎦⎣⎦⎣⎦⎣⎦⎣⎦,正确; 当k=3时,414(31)11044f +⎡⎤⎡⎤+=-=-=⎢⎥⎢⎥⎣⎦⎣⎦,而(3)1f =,错误; 当k=3+4n (n 为自然数)时,f (k )=1,当k 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 (k )=0,正确; 正确的有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已知点P 的坐标为(a ,b )(a >0),点Q 的坐标为(c ,3),且|a ﹣,将线段PQ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其扫过的面积为20,那么a+b+c 的值为( )A .12B .15C .17D .20【答案】C【解析】【分析】由非负数的性质得到a =c ,b =7,P (a ,7),故有PQ ∥y 轴,PQ =7-3=4,由于其扫过的图形是矩形可求得a ,代入即可求得结论.【详解】∵且|a -c =0,∴a =c ,b =7,∴P (a ,7),PQ ∥y 轴,∴PQ =7-3=4,∴将线段PQ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其扫过的图形是边长为a 和4的矩形,∴4a =20,∴a=5,∴c =5,∴a +b +c =5+7+5=17,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坐标的平移,矩形的性质,能根据点的坐标判断出PQ ∥y 轴,进而求得PQ 是解题的关键.16.若225a =,3b =,且a >b ,则a b +=( )A .±8或±2B .±8C .±2D .8或2【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平方根、绝对值的含义,求出a ,b 的值,又因为a >b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a=5,b=3;②a=5,b=-3,分别将a 、b 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出两种情况下的值即可.【详解】∵225a =,|b|=3,∴a=±5,b=±3,∵a >b ,∴a=5,a=-5(舍去) ,当a=5,b=3时,a+b=8;当a=5,b=-3时,a+b=2,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本题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平方根、绝对值的含义.17.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假命题( )A .8的立方根是2B .在函数y =3x 的图象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C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D .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立方根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A 、8的立方根是2,正确,是真命题;B 、在函数3y x =的图象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正确,是真命题;C 、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平分,故错误,是假命题;D、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正确,是真命题,故选C.【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能够了解立方根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等知识是解题关键.18.估计值应在()2A.3到4之间B.4到5之间C.5到6之间D.6到7之间【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到一个二次根式后再利用夹逼法对二次根式进行估算即可得解.【详解】=解:2<<∵91216<<∴34<<∴估计值应在3到4之间.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无理数的估算,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①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②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两个,是0和1;③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④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A【解析】【分析】开方开不尽的数为无理数;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有±1和0;算术平方根指的是正数;在同一平面内,过定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详解】仅当开方开不尽时,这个数才是无理数,①错误;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有:±1和0,②错误;20.25的平方根是()A.±5 B.5 C.﹣5 D.±25【答案】A【解析】【分析】如果一个数 x的平方是a,则x是a的平方根,根据此定义求解即可.【详解】∵(±5)2=25,∴25的立方根是±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这两个互为相反数.。
七年级初中数学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七年级初中数学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系列七年级初中数学阅读理解专题训练题,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问题,并完成相关计算。
问题:小明有10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
如果他们把铅笔都放在一起,那么总共有多少支铅笔?解答:小明有10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
所以他们总共有10+3=13支铅笔。
题目二根据下面的信息,回答问题。
问题:一家商店正在举行打折活动,所有衣服的价格降低了30%。
如果一件衣服原价是120元,那么现在的价格是多少?解答:如果一件衣服原价是120元,那么降价后的价格为120 * (1-30%) = 120 * 0.7 = 84元。
题目三根据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问题:以下图表表示了某班级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共有32名学生。
请问身高在150-160cm之间的学生有多少人?解答:根据图表,身高在150-160cm之间的学生有12人。
题目四根据下面的信息,回答问题。
问题: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6米,宽是4米。
如果要在该花坛周围修建一圈围墙,请计算需要多少米的围墙木材。
解答:该长方形花坛的周长为2 * (6 + 4) = 20米。
因此,需要20米的围墙木材。
题目五根据下面的问题,回答问题。
问题:有一辆汽车从A市开往B市,全程480公里。
在一次加油站,它加满油后继续行驶。
如果这辆车每升汽油可以行驶12公里,那么加满一箱油需要多少升?解答:根据题目,这辆车每升汽油可以行驶12公里,全程为480公里。
所以加满一箱油需要480 / 12 = 40升。
以上是七年级初中数学阅读理解专题训练的一些例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祝大家学业进步!。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二《阅读理解》经典题型含答案

中考复习专题二阅读理解1.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S0,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S0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S1.例如序列S0:(4,2,3,4,2),通过变换可生成新序列S1:(2,2,1,2,2).若S0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作为S1的是()A.(1,2,1,2,2)B.(2,2,2,3,3)C.(1,1,2,2,3)D.(1,2,1,1,2)解析:由题意可知,在新序列里,2重复的次数为2的整数倍,3重复的次数为3的整数倍,选项A,B中,∵2有3个,∴不可以作为S1,故选项A,B错误;选项C中,∵3只有1个,∴不可以作为S1,故选项C 错误;选项D是符合定义的一种变换,故选D.答案:D2.定义新运算:a b=例如:4 5=,4 (-5)=,则函数y=2 x(x≠0)的图象大致是()解析:根据新运算可知y=2 x=故该函数的图象为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内的分支和双曲线y=-在第二象限内的分支.答案:D3.规定:sin(-x)=-sin x,cos(-x)=cos x,sin(x+y)=sin x·cos y+cos x·sin y,据此判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①cos(-60°)=-;②sin 75°=;③sin 2x=2sin x·cos x;④sin(x-y)=sin x·cos y-cos x·sin y.解析:①cos(-60°)=cos 60°=,故①不正确;②sin 75°=sin(30°+45°)=sin 30°·cos 45°+cos 30°·sin 45°=,故②正确;③sin 2x=sin(x+x)=sin x·cos x+cos x·sin x=2sin x·cos x,故③正确;④sin(x-y)=sin x·cos(-y)+cos x·sin(-y)=sin x·cos y-cos x·sin y,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②③④.答案:②③④4.对x,y定义一种新运算T,规定:T(x,y)=(其中a,b均为非零常数),这里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四则运算,例如:T(0,1)==b.(1)已知T(1,-1)=-2,T(4,2)=1.①求a,b的值;②若关于m的不等式组恰好有3个整数解,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2)若T(x,y)=T(y,x)对任意实数x,y都成立(这里T(x,y)和T(y,x)均有意义),则a,b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解:(1)①根据T(1,-1)=-2,T(4,2)=1,得②由①知T(x,y)=,由题意,可得∴要使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恰好为3个,必须满足:解得-2≤p<-.(2)由T(x,y)=T(y,x),得,去分母,整理得ax2+2by2=2bx2+ay2.由于上式对实数x,y都成立,∴a=2b.故存在非零常数a,b,且满足a=2b.5.阅读材料:善于思考的小军在解方程组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解:将方程②变形,得4x+10y+y=5,即2(2x+5y)+y=5.③把方程①代入③,得2×3+y=5,∴y=-1.把y=-1代入①,得x=4.所以方程组的解为请你模仿小军的“整体代换”法解方程组解:将方程⑤变形,得3(3x-2y)+2y=19,⑥把方程④代入⑥,得3×5+2y=19,所以y=2.把y=2代入方程④,得x=3.故方程组的解为6.如果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1,则此二次函数可表示为y=x2+px+q,我们称[p,q]为此函数的特征数,如函数y=x2+2x+3的特征数是[2,3].(1)若一个二次函数的特征数为[-2,1],求此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2)探究下列问题:①若一个二次函数的特征数为[4,-1],将此函数的图象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求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的特征数.②若一个二次函数的特征数为[2,3],问此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才能使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的特征数为[3,4]?解:(1)由题意得y=x2-2x+1=(x-1)2,所以特征数为[-2,1]的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0).(2)①特征数为[4,-1]的函数为y=x2+4x-1,即y=(x+2)2-5.因为将函数y=x2+4x-1的图象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以y=(x+2-1)2-5+1,即y=x2+2x-3.所以该函数的特征数为[2,-3].②特征数为[2,3]的函数为y=x2+2x+3,即y=(x+1)2+2,特征数为[3,4]的函数为y=x2+3x+4,即y=,所以将函数y=x2+2x+3的图象先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函数y=x2+3x+4的图象.注:符合题意的其他平移,也正确.。
初中数学总复习专题(阅读理解)

初中数学总复习专题(阅读理解)泉州六中 初三数学备课组阅读理解试题类型:主要有三种:1、阅读解答型2、方法模拟型3、迁移发展型 (一)阅读解答型,即阅读材料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例1、(2010年广州)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有一种密码,将英文26个小写字母a ,b ,c ,…,z 依次对应0,1,2,3,…,25这26个自然数(见表格).当明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为β时,将β+10除以26后所得的余数作为密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例如明文s 对应密文c.按上述规定,将明文“maths”译成密文后是( ) A .wkdrc B .wkhtc C .epqjc D .eqhjc(二)方法模拟型,阅读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
例2、先阅读理解下面的例题,再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例题: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 2-9>0. 解答:∵x 2-9=(x +3)(x -3), ∴(x +3)(x -3)>0.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有 (1)⎩⎨⎧ x +3>0,x -3>0, (2)⎩⎨⎧x +3<0,x -3<0, 解不等式组(1),得x>3, 解不等式组(2),得x<-3,故(x +3)(x -3)>0的解集为x>3或x<-3,即一元二次不等式x 2-9>0的解集为x>3或x<-3.问题:求分式不等式5x +12x -3<0的解集.例3、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材料1:从3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2张排成一列,有6种不同的排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排列,排列数记为62323=⨯=A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 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mn A ,)1()2)(1(+-⋅⋅⋅--=m n n n n A m n )(n m ≤例:从5个不同元素中选3个元素排成一列的排列数为:6034535=⨯⨯=A .材料2:从3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2张,有3种不同的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组合,组合数记为 .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 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mn C ,12)1()1()1(⨯⋅⋅⋅-+-⋅⋅⋅-=m m m n n n C m n例:从6个不同元素中选3个元素的组合数为:2012345636=⨯⨯⨯⨯=C .问:(1)从某个学习小组8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7个人中选取4人排成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例4、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材料: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nn a a a a 记为个⋅.如23=8,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38log 8log 22=即.一般地,若()0,10>≠>=b a a b a n 且,则n 叫做以a 为底b 的对数,记为()813.log log 4==如即n b b a a ,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481log (81log 33=即.问题:(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 ===64log 16log 4log 222 .3122323=⨯⨯=C )(n m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64log 16log 4log 222、、 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0,0,10log log >>≠>=+N M a a N M aa 且(三)迁移发展,阅读新定义,运用新思想,解决新问题。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阅读理解题型专题测试题(含答案)

阅读理解题型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1、(9分)阅读下列题目的计算过程:)1)(1()1(2)1)(1(312132-+---+-=+---x x x x x x x x x ① =x-3-2(x-1)………………………② =x-3-2x+2…………………………③ =-x-1………………………………④(1)上述计算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
(2)错误的原因: 。
(3)本题目正确的结论为: 。
2、(9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上的点, 且k k HDAHGC DG FC BF EB AE (====>0),阅读下段材料,然后回答后面问题:连结BD. ∵HD AHEB AE =, ∴EH ∥BD,∵GCDGFC BF =, ∴FG ∥BD ,∴FG ∥EH 。
(1)连结AC ,则EF 与GH 是否一定平行? 答: 。
(2)当k 值为 时,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3)在(2)的情形下,AC 与BD 只需满足 条件时,四边形EFGH 为矩形。
(4)在(2)的情形下,AC 与BD 只需满足 条件时,四边形EFGH 为菱形。
3、(9分)阅读下列内容: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它们都是有特殊条件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是邻边相等的特殊矩形,也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特殊菱形,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矩形、菱形的性质来确定正方形的有关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填入它们的包含关系图中(如图);(2)要证明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可以先证明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这个矩形的相等或者先证明四边形是菱形,再证明这个菱形有一个角是。
4、(9分)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解答问题。
一个批发与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1支以上(包括301支),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支以下(包括300支),只能按零售价付款。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专题复习阅读理解题-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共35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Hale Waihona Puke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总复习专题(阅读理解)
泉州六中 初三数学备课组
阅读理解试题类型:
主要有三种:1、阅读解答型2、方法模拟型3、迁移发展型 (一)阅读解答型,即阅读材料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例1、(2010年广州)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有一种密码,将英文26个小写字母a ,b ,c ,…,z 依次对应0,1,2,3,…,25这26个自然数(见表格).当明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为β时,将β+10除以26后所得的余数作为密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例如明文s 对应密文c.
按上述规定,将明文“maths”译成密文后是( ) A .wkdrc B .wkhtc C .epqjc D .eqhjc
(二)方法模拟型,阅读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
例2、先阅读理解下面的例题,再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例题: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 2-9>0. 解答:∵x 2-9=(x +3)(x -3), ∴(x +3)(x -3)>0.
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有 (1)⎩⎨⎧ x +3>0,x -3>0, (2)⎩⎨⎧
x +3<0,x -3<0, 解不等式组(1),得x>3, 解不等式组(2),得x<-3,
故(x +3)(x -3)>0的解集为x>3或x<-3,
即一元二次不等式x 2-9>0的解集为x>3或x<-3.
问题:求分式不等式5x +1
2x -3
<0的解集.
例3、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材料1:从3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2张排成一列,有6种不同的排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元素
中选取2个元素的排列,排列数记为6232
3=⨯=A .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 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m n A ,)1()2)(1(+-⋅⋅⋅--=m n n n n A m
n )(n m ≤ 例:从5个不同元素中选3个元素排成一列的排列数为:6034535=⨯⨯=A .
材料2:从3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2张,有3种不同的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
素的组合,组合数记为 . 31
2232
3
=⨯⨯=C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 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m
n C , 12)1()
1()1(⨯⋅⋅⋅-+-⋅⋅⋅-=
m m m n n n C m n
例:从6个不同元素中选3个元素的组合数为:201
234
5636
=⨯⨯⨯⨯=C .
问:(1)从某个学习小组8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7个人中选取4人排成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例4、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n
n a a a a 记为个
⋅.如23=8,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38log 8log 22=即.
一般地,若()0,10>≠>=b a a b a n 且,则n 叫做以a 为底b 的对数,记为()813.log log 4==如即n b b a a ,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481log (81log 33=即.
问题:(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 =
==64log 16log 4log 222 .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64log 16log 4log 222、、 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0,0,10log log >>≠>=
+N M a a N M a
a 且
(三)迁移发展,阅读新定义,运用新思想,解决新问题。
例5、(2011年宁德)定义:三边长和面积都是整数的三角形称为“整数三角形”.
数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从32根等长的火柴棒(每根长度记为1个单位)中取出若干根,首尾依次相
接组成三角形,进行探究活动.
小亮用12根火柴棒,摆成如图所示的“整数三角形”;
3
)
(n m ≤
小颖分别用24根和30根火柴棒摆出直角“整数三角形”;
小辉受到小亮、小颖的启发,分别摆出三个不同的等腰“整数三角形”.(1)、请你画出小颖和小辉摆出的“整数三角形”的示意图; (2)、你能否也从中取出若干根,按下列要求摆出“整数三角形”,如果能,请画出示意图;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① 摆出等边“整数三角形”;
②摆出一个非特殊(既非直角三角形,也非等腰三角形)“整数三角形”.
例6、(2012年泉州)在△ABC 中,P 是AB 上的动点(P 异于A 、B ),过点P 的直线截△ABC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我们不妨称这种直线为过点..P .的.△.ABC ...的相似线,.....
简记为P (x l ),(x 为自然数). (1)如图①,∠A =90°,∠B =∠C ,当BP =2PA 时,P (1l )、P (2l )都是..过点P 的△ABC 的相似线(其中1l ⊥BC ,2l ∥AC )
,此外还有_______条. (2)如图②,∠C =90°,∠B =30°,当
BA BP _______时,P (x l )截得的三角形面积为△ABC 面积的4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