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4月成人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4月成人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4月成人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现代美学中,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是A.克罗齐B.桑塔亚那C.杜威D.柏格森2.“爱屋及乌”现象属于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回忆联想3.把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归结为“共通感”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康德D.黑格尔4.表现说的主要不足在于A.忽视艺术的形式技巧B.无视主体的情感C.回避艺术与现实的联系D.没有突出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5.将艺术品分为符号和意义两个层次的学说是A.解构主义美学B.形式主义美学C.符号学美学D.表现主义美学6.意向与人们内在情感形式相联系便构成了审美心理的A.理想状态B.基础动力C.超验意境D.形式符号7.表现说兴起于A.18、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思潮B.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德国狂飙突进运动D.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8.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实用性9.“以美启真”指的是A.智育对美育起促进作用B.美育对智育起促进作用C.美育对智育起决定作用D.智育对美育起决定作用10.“习与性成”说明美育A.要注意因势利导B.是修身养性的过程C.是潜移默化的过程D.是率性而为的行为11.率先把西方美育思想引入中国的是A.王国维B.严复C.蔡元培D.陈独秀12.艺术接受的核心是A.意象的物化与传达B.意象的传达与构建C.意象的创造与表现D.意象的生成与重建13.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A.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B.说明艺术的本质C.阐述艺术的特征D.揭示艺术的规律14.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A.纯粹的自然禀赋B.纯粹的后天努力C.天助神功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15.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A.社会文化B.历史发展C.文学艺术D.社会实践16.审美形态是对审美对象的A.形象描述和感性认识B.逻辑归类和理性描述C.具体描述和抽象认识D.概括描述和复杂认识17.“小桥流水”使人产生A.现实感B.优美感C.崇高感D.壮美感18.悲剧的审美特征在于A.通过英雄的毁灭激发悲观的情绪B.通过恶人的毁灭激发恐惧的情绪C.通过肯定性体验展现否定性价值D.通过否定性体验展现肯定性价值19.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的德国美学家是A.鲍姆加登B.黑格尔C.费希纳D.康德20.美学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A.审美经验B.审美意识C.审美现象D.美学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有A.感知B.情感C.想象D.理解E.记忆22.下列学说中,从艺术本质角度界定艺术的有A.模仿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E.载道说23.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而生成的审美形态是A丑B.荒诞C.优美D.崇高E.悲剧24.对于鉴赏过程中“悟”的正确描述有A.接受者的初步感受和意象重建B.主体的意象终于升华为意境的感悟C.主体意识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D.艺术接受的阶段和理想境界E.主体克服了艺术品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25.审美是一种A.理性活动B.人生实践C.认识活动D.高级的人生境界E.精神享受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24年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鲍姆嘉通创立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B. 精神分析哲学C. 理性主义哲学D. 经验主义哲学2. 美学的研究方法是A. 单一的、抽象的B. 感知的、逻辑的C. 多样的、综合的D. 历史的、体验的3.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看重的是对象的A. 精神意义B. 实际用途C. 感性意义D. 实践意义4. 与一般的生活体验不同,审美体验A. 常常着眼于局部利益B. 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C. 总是分散的、零碎的D. 是种种人生经验的总和5. 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A. 社会属性B. 理性属性C. 实践属性D. 感性属性6. 最初与人类审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A. 游戏活动B. 巫术活动C. 使用工具的活动D. 制造生产工具的活动7. 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A. 审美情趣B. 人生境界C. 审美风格D. 天地境界8.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A. 积极的快乐B. 消极的快乐C. 游戏的快乐D. 想象的快乐9. 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 荒诞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 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 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A. 自然B. 含蓄C. 壮美D. 优美11.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A. 痛苦与绝望B. 怜悯与恐惧C. 尊严与自豪D. 悲伤与恐怖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审美形态来看这句诗属于A. 优美B. 意境C. 崇高D. 自然13.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A. 哲学B. 神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14.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的是A. 休谟B. 康德C. 席勒D. 黑格尔15.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A. 非情感性B. 非概念性C. 非直观性D. 非感知性16.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A. 情感B. 想象C. 理性D. 感知17.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A. 呈现阶段B. 构成阶段C. 评价阶段D. 鉴赏阶段18.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是A. 感知B. 想象C. 情感D. 理解19.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体现的艺术观是A. 游戏说B. 符号说C. 表现说D. 巫术说20.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 模仿说B. 游戏说C. 劳动说D. 集体无意识说21.“ar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A. 思想B. 情感C. 技艺D. 智慧22.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A.表现力B.理解力C.判断力D. 感悟力23.“期待视界”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A. 先在结构B. 心理结构C. 无意识结构D. 潜意识结构24.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A. 宣传B. 审美C. 教育D. 娱乐25.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A. 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B. 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D. 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26.审美教育的实践基础是A. 教育活动B. 道德活动C. 艺术活动D. 审美活动27.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A. 最高境界B. 现实途径C. 重要手段D. 根本目的28.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明确提及审美教育的美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毕达哥拉斯29.席勒认为,美育的独特目的是A. 促进健康B. 促进认识C. 促进道德D. 促进鉴赏力30.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最显著的特点是A. 诉诸感性B. 化性起伪C. 理性直观D. 陶养性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037全国自考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037全国自考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D )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 D.意象世界中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的是( D )A.歌德 B .席勒 C.康德D.黑格尔3.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 C )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C.现实的模仿 D.理念的模仿4.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 B )A.王维 B .严羽 C.刘勰D.司空图5.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C )A.诗歌批评 B .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6.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 D )A.庄周《庄子》 B .孔子《论语》C.刘勰《文心雕龙》 D.徐幹《中论·艺纪》7.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B) 1-17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8.美学应当划归于( C ) 1-13A.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9.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 C ) 1-2A.苏格拉底 B .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0.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 A )2-77A.澄明之境 B .道德至境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1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B )2-100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 B .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艺术的产生D.审美意识的确立12.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C ) 2-94A.人的精神追求 B .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13.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B ) 2-76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 B .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14.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 D ) 3-145A.丑陋不堪 B .纤细精致C.荒诞不经D.粗犷宏大15.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 B ) 3-120A.形式分类形态 B .逻辑分类形态C.内容分类形态D.抽象存在形态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D )4-208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 D ) 4-229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 B .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 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18.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B ) 5-278A.形式说 B.表现说 C.娱乐说D.符号说19.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 A ) 5-285A.英伽登 B.盖格尔 C.汉斯立克D.克罗齐20.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 D ) 5-291A.审美理想 B .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1)

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1)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 B )7-366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 C )7-344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 C )6-315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 A )6-305A.存在论B.形式论C.行为论D.功能论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 B )6-316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 D )4-208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7.在西方美学史上,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是( B )4-209A.杜威B.桑塔亚那C.维特根斯坦D.柏格森8.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提出“集体无意识说”的美学家是( C )5-277A.洛克B.弗洛伊德C.荣格D.苏珊•朗格9.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 B )5-278A.始终肯定人的主体因素B.始终抓住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C.始终注重艺术的情感性因素D.始终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10.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 B )5-278A.神启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11.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实体和媒介是指( A )5-286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12.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主要是由于( D )3-135A.文化的认同B.社会的发展C.艺术的变迁D.实践的提升13.荒诞的表现形式是( C )3-188A.优雅B.壮丽C.怪诞D.喜剧14.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 D )1-20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础15.鲍姆加登用于命名自己著作的“Aesthetics”原意是( D )1-23A.艺术学B.自然学C.理性学D.感性学16.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当代中国美学家是( C )1-5A.朱光潜B.宗白华C.蒋孔阳D.李泽厚1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D )2-60A.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B.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C.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D.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18.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是( D )2-97A.列宁B.斯大林C.恩格斯D.普列汉诺夫19.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是( B )2-100A.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生活B.具有社会性要求的劳动C.人的精神属性的满足D.人的生物属性的满足20.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题的是( B )2-57A.马克思B.黑格尔C.康德D.列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关于美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BD )7-360A.形象直观的教育B.潜移默化的教育C.立竿见影的教育D.以情动人的教育E.以理服人的教育22.艺术想象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 )6-319A.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和感受B.融会和整合表象感受C.创造艺术的灵感D.主导和主宰艺术理想E.联系意象世界与认知能力23.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直观主义者的有(ABC )4-210A.叔本华B.柏格森C.克罗齐D.施莱尔马赫E.狄尔泰24.优美对象往往表现出的特征有(ABCDE )3-138A.秀丽B.柔媚C.纤巧D.幽静E.淡雅25.审美理想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ABD )2-52A.民族性B.时代性C.主体性D.阶级性E.客观性三、名词解释题26.以美育代宗教说7-346/369答:美育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所以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

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模拟

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模拟

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点击这里添加十八万中国自考人为QQ好友…全国4月自考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的(A)1-37A.体验B.诠释C.认识D.反思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个体内在性和( C )1-33A.外在性B.对象性C.生成性D.合成性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美”指的是(C)1-11A.自然美B.社会美C.科技美D.生活美4.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即(D)5-278A.形式B.符号C.模仿D.直觉5.在艺术作品的诸层次中,直接指示、负载着意象世界的是(B)5-287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境超验层D.意象世界层6.各种艺术功能的实现必须经过(B)5-303A.教育B.审美C.认识D.娱乐7.以下不.属于原始审美活动的是(D)2-109/111/116A.器物装饰B.纹身C.岩画D.戏剧8.审美活动应当排除(B)4-226A.情感因素B.直接功利性C.合目的性D.现实意义9.席勒认为人的游戏冲动产生于(A)2-93A.生命力的盈余B.性欲的升华C.心灵的净化D.想象的自由10.普列汉诺夫认为,审美得以在劳动基础上产生的中介性因素是(C)2-101A.劳动的价值B.生产的根本性C.功利性的观念D.生产的可塑性11.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的主要方式是(C)4-232A.感知B.推理C.象征D.比喻12.提出“反思判断力”这一概念的美学家是(A)4-268A.康德B.黑格尔C.海德格尔D.伽达默尔13.艺术存在论研究的是(A)6-325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的认识方式C.艺术的形态D.艺术的起源14.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B)6-310A.表示B.生成C.物化D.外化15.不.属于天才的艺术创造力的是(D)6-316A.艺术敏感B.艺术技巧C.灵感D.记忆力16.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是指(D)3-127A.感性与理性的统一B.逻辑与历史的统一C.变异性与稳定性的统一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17.作为一种审美范畴,优美表征着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B)3-140A.超越状态B.和谐状态C.体验状态D.享乐状态18.提出“游于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B)7-364A.庄子B.孔子C.老子D.墨子19.中国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C)5-293A.喻象B.仿象C.抽象D.兴象20.悲剧的美育效果主要在于(C)3-161A.恐惧B.震撼C.净化D.悲伤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全国20XX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自考美学往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往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往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B. 自然C. 社会D. 人类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关系是()。

A. 形式美决定内容美B. 内容美决定形式美C. 形式美与内容美相互独立D. 形式美与内容美相互依存答案:D4.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经验分析B. 逻辑推理C. 实证研究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A. 《睡莲》B. 《星夜》C. 《日出印象》D. 《蒙娜丽莎》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艺术哲学B. 审美心理学C. 艺术史D. 社会美学答案:C7. 康德在其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将美分为()。

A. 自然美和艺术美B. 形式美和内容美C. 感性美和理性美D. 绝对美和相对美答案:A8.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指的是()。

A. 对美的事物的感知B. 对美的事物的认识C. 对美的事物的情感反应D. 对美的事物的理性分析答案:C9.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表现主义流派?()B. 梵高C. 蒙克D. 达利答案:A10. 美学研究中,对艺术作品的分析通常包括()。

A. 形式分析B. 内容分析C. 社会背景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范畴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实用主义C. 表现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ABCD3. 美学研究中,审美价值的判断通常基于()。

A. 个人偏好B. 文化背景C. 社会环境D. 历史时期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审美体验?()A. 教育水平B. 个人经历C. 社会地位D. 情绪状态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案例分析C. 理论推导D. 实证调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全国美学试题

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全国美学试题

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全国美学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00037 (总题数:20,分数:20.00)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分数:1.00)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解析:[解析] 中国的儒、道、禅在美育思想上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化育”的方式。

可见,美育对于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如春风化雨般的逐渐沁入人的心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变,但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着精神生活。

孔子曾用风作比喻,说:“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风并不着意表现什么,却能让万物感受得到,春风一吹,百草偃伏,百花盛开,美育正是以这种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

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分数:1.00)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解析:[解析] 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00)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解析: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分数:1.00)A.存在论√B.形式论C.行为论D.功能论解析: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分数:1.00)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解析:[解析]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分数:1.00)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解析:[解析]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 B )7-366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 C )7-344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 C )6-315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 A )6-305A.存在论B.形式论C.行为论D.功能论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 B )6-316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 D )4-208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7.在西方美学史上,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是( B )4-209A.杜威B.桑塔亚那C.维特根斯坦D.柏格森8.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提出“集体无意识说”的美学家是( C )5-277A.洛克B.弗洛伊德C.荣格D.苏珊•朗格9.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 B )5-278A.始终肯定人的主体因素B.始终抓住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C.始终注重艺术的情感性因素D.始终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10.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 B )5-278A.神启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11.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实体和媒介是指( A )5-286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12.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主要是由于( D )3-135A.文化的认同B.社会的发展C.艺术的变迁D.实践的提升13.荒诞的表现形式是( C )3-188A.优雅B.壮丽C.怪诞D.喜剧14.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 D )1-20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础15.鲍姆加登用于命名自己著作的“Aesthetics”原意是( D )1-23A.艺术学B.自然学C.理性学D.感性学16.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当代中国美学家是( C )1-5A.朱光潜B.宗白华C.蒋孔阳D.李泽厚1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D )2-60A.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B.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C.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D.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18.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是( D )2-97A.列宁B.斯大林C.恩格斯D.普列汉诺夫19.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是( B )2-100A.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生活B.具有社会性要求的劳动C.人的精神属性的满足D.人的生物属性的满足20.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题的是( B )2-57A.马克思B.黑格尔C.康德D.列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关于美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BD )7-360A.形象直观的教育B.潜移默化的教育C.立竿见影的教育D.以情动人的教育E.以理服人的教育22.艺术想象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 )6-319A.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和感受B.融会和整合表象感受C.创造艺术的灵感D.主导和主宰艺术理想E.联系意象世界与认知能力23.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直观主义者的有(ABC )4-210A.叔本华B.柏格森C.克罗齐D.施莱尔马赫E.狄尔泰24.优美对象往往表现出的特征有(ABCDE )3-138A.秀丽B.柔媚C.纤巧D.幽静E.淡雅25.审美理想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ABD )2-52A.民族性B.时代性C.主体性D.阶级性E.客观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4分,28、2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26.以美育代宗教说7-346/369答:美育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所以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

他在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时候,他拿宗教与美育作比较:“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他还把美育看成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

宗教也是诉诸人的心灵,追求完满与解脱,但主要是减少人们现实的痛苦,鼓励他们对来世充满希望。

而美育则是受审美对象感发,拓展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个性,追寻真实现世的幸福,不是虚无飘渺的来生。

27.鉴赏过程中的“品”6-339答:“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

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

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丰富起来,完满起来。

28.生物本能说2-93答:生物本能说从人的自然天性来说明审美发生的,认为审美的发生导源于人的某种本能,人类的审美活动在其本源处就是一种本能的需要。

这种学说的缺点主要在于:第一,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

第二,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29.喻象5-293答:如果说兴象是把“主体”熔铸于世界中,满足于“世界”的“自相”,喻象便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

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极明显的人工痕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1-16答:(1)美学既然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那么它的研究方法自然也应当是多样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

(2)美学既然是研究具体的审美现象和现实的审美活动,就意味着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

(3)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美学研究的方法应当是多元的、多样的。

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不同方法,也可以同时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还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的组合研究。

(4)美学研究的多种方法还是有主次之分,核心与附属之分。

我们认为,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的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

31.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6-334答:艺术意象的重建不只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道程。

艺术接受是艺术接受者主体的意识活动。

(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

接受者不可能直接领悟到创造者的艺术意象,而是调动主体性因素对创造者提供的一个文本和形式符号进行意象的创造。

那么,它的意象重建就是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的重建。

而每个不同的接受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不同的。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任何接受者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都不可能完整地得到创造者的意象,同时不同接受者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接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都是由接受者的“期待视界”的不同决定的。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

接受者重建意象是主体不断对艺术品提供的总体框架进行填补空白、揭示意义、参与创作的动态过程。

这种主体参与创作的过程贯穿着欣赏的全过程。

(4)不但文学作品,一切艺术品皆然,其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艺术品只提供了一个较为模糊的、概括的总体形式架,接受者只有通过主体性的参与,填补图式结构中的空白,使其不确定的意象确定下来,才能重建起具体的意象体系。

32.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7-353答:(1)美育与人格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实上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

(2)美育是人格教育的规定虽然揭示出了审美教育的间接效应,但却显得过于宽泛。

审美基于个体的精神自由,道德基于群体的礼法伦常,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其结果必然是以礼法伦常窒息了个体的精神自由,美育事实上也就沦为以美为手段的德育,取消了自身的独立性。

33.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

5-285答:一、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开放系统,由此出发,将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作如下分析: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它是就艺术品首先作为物质实体,是由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

2、形式符号层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果说物质实在层是它的间接性物质存在,那么形式符号层则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形式符号层的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在艺术品的整体结构中,形式符号层指示、负载意象的功能远大于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3、意象世界层所谓意象世界层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4、意境超验层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

意境超验屡次又可有广义、狭义之分,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

二、艺术品层次结构的内在关系: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到意象世界层,再到意境超验层,艺术品一层层走向了纵深。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艺术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单个层次都毫无意义。

34.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2-63答:审美活动不仅有着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而且具有不同于其他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1)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

(2)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

他既是从生活世界中暂时的退出,又是向生活世界更深的突进。

(3)审美活动所追寻的又并非一种一般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5.举例论述悲剧审美形态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