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性能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avvq评分标准

avvq评分标准

avvq评分标准
AVVQ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视觉质量的评分系统,常用于评估眼部疾病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以下是AVVQ评分标准的简要说明:
1. 视力:评估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通常使用标准视力表进行测试。

2. 对比敏感度:评估患者在不同亮度下的视觉对比度感知能力。

3. 眩光感知:评估患者对眩光的敏感程度,例如在阳光下阅读或开车时的眩光感。

4. 颜色感知:评估患者对颜色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包括色盲和色弱等。

5. 视物变形:评估患者看物体时是否有变形、扭曲或失真的感觉。

根据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AVVQ评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视觉质量评估方法,不同的评估方法可能适用于不同的眼部疾病和情况。

因此,在评估视觉质量时,医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和测量方法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和测量方法
RF端入
≤30 %
激励口(带非线性处理电路可免测)
6.2.7
阶梯调制的色度信号
黄、青、绿、品红、红、蓝6种信号
无此信号
AV端入
≤25 %
5
彩色同步稳定性(捕捉范围)
不劣于200 Hz
屏幕
6.2.9
单彩条色相位蓝
FSC可变±200Hz
可用彩条代替
6
SECAM制电视机的色度放大器和限幅器
企业标准
6.2.13
6
SECAM制亮度串色
不明显
屏幕
6.1.8
SECAM制彩条
无SECAM制
表3色度通道的基本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
序号
技术参数
参数要求
检测信号输出
测量方法GB/T17309
视频测试信号GB/T17309
对信号特殊要求
芝测TG92A2/CC904A
飞利浦4117/4119
1
微分增益
≤5 %
AV
6.2.3
彩色阶梯波
白平衡
Δx
不劣于±0.02
色度计
7.1.8
宽白窗口或PLUGE
宽白窗口10~100%幅度变化,可关断色同步
无此信号
Δy
不劣于±0.02
7
图像对角线有效尺寸
产品标准中规定
屏幕
8



RF


水平
有DDCF
中间
≥350线
屏幕
7.1.9
测试图或100%幅度的复合正弦波10MHz
无S端输出
边角
≥300线
无DDCF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和测量方法

音频电性能测试2230A说明书

音频电性能测试2230A说明书

音频电性能测试(2230A)操作说明书功能简介:一、GEN:信号发生器(设定需要的音频信号输出)1、按GEN键,再按左右上下键选到:UNIT:选择电平LEVEL单位,F1:dBV,F2:dBmGEN-F:设定输出音频频率(可直按按键输入或通过转动键设定)GEN-L:设定输出电平(注:常用的电平,-12DBV,为0.5V)2、OUTPUT(面板,右上角)输出开关,ON:灯亮,为输出OFF:灯灭,无输出3、CH:L、R通道输出开关,按CH键,看L、R端子的灯,灯亮为输出,灯灭为无输出二、AC-V:信号电平、电压测试三、DISTN:失真度测试(THD+N:总失真度,THD:谐波失真度,HD:谐波失真分析)四、S/N:信噪比测试注:二、三、四功能测试具体方法,参考以下说明一:音频电性能测试1:音频输出电平A:名词解释:音频输出电平:所谓音频输出电平是指设备重放时输出通道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所测得到的左右声道的电平值。

B:测试仪器与测试文件:1、KENWOOD V A-2230A音频分析仪;2、 0 dB、1KHz 左/右声道正弦波标准信号。

C:测试方法1、接好左/右声道测量线路,设定LEVEL:0dB、FRE.:1KHz 左/右声道正弦波标准测试信号;2、按下AC-V键,选择相应的设置:2.1:进入子菜单4-2(INPUT),按功能键F1选择100KΩ, F3选择UNBAL;2.2:进入子菜单5-2(UNIT),按F3选择单位V;读取屏幕上显示的左/右声道电平值,单位为V。

D:性能要求: 2.0±0.3(V)注:此项针对DVD 音频输出2:音频幅频响应A:名词解释:音频幅频响应:所谓频率响应是指音响设备重放时的频率范围以及声波的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一般检测此项指标以1000Hz的频率幅度为参考,并用对数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频率的幅度。

音响系统的总体频率响应理论上要求为20~20000Hz。

avc测试标准

avc测试标准

AVC是一种视频压缩标准,用于在低码率下传输高质量视频。

AVC测试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压缩性能测试:测试AVC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压缩性能,包括压缩比、码率、延迟等指标。

2.视频质量测试:测试AVC编码后的视频质量,包括分辨率、色彩深度、锐度、失真等指标。

3.编码复杂度测试:测试AVC编码器的编码复杂度,包括编码延迟、编码复杂度、编码复杂度对编码速度的影响等指标。

4.解码复杂度测试:测试AVC解码器的解码复杂度,包括解码延迟、解码复杂度、解码复杂度对解码速度的影响等指标。

5.兼容性测试:测试AVC编码和解码器的兼容性,包括与不同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兼容性、与其他视频编码标准的兼容性等指标。

6.应用测试:测试AVC编码和解码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包括在不同场景下的视频传输质量、实时性、稳定性等指标。

AVC测试标准可以通过各种测试工具和软件进行测试,例如AVC Test Model (AVCTM)、AVC Codec Test Tool(ACTT)等。

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试应当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

项目AV工程验收记录

项目AV工程验收记录

项目AV工程验收记录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一、验收目的本次工程验收旨在确认AV系统已按照要求完成,满足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合同要求以及用户需求。

二、验收范围本次验收包括以下内容:1. 音频系统:包括音响设备、调音台、音箱及其布置等。

2. 视频系统:包括投影设备、显示屏、摄像头等。

3. 控制系统:包括遥控器、开关控制面板等。

4. 接线和布线:包括所有设备之间的电源线、音频线、视频线等连接线路。

三、验收标准1. 设计规范:验收依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规范以及设计方案的要求。

2. 技术标准:验收根据国家电器行业相关的标准进行检测,包括音频设备的频率响应、电源噪音等。

3. 合同要求:验收需要满足合同中约定的设备配置和性能指标。

4. 用户需求:验收需要满足用户对音视频效果的要求。

四、验收流程1. 设备检查:对所安装的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无损坏或缺陷。

2. 设备功能测试:逐一测试各个设备的功能,包括音频输出、视频画面显示、遥控器控制等。

3. 效果测试: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频和视频内容,评估音视频效果是否符合用户要求。

4. 系统操作测试:测试控制系统的操作是否灵活可靠。

5. 线缆检查:检查各种线缆和接头是否安全可靠,无短路、松动等问题。

6. 录像和记录:对整个验收过程进行录像和记录,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五、验收结果1. 设备状态:确认设备的完好情况,记录任何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2. 功能正常:所有设备的功能测试都应正常通过。

3. 效果满意:音视频效果符合用户的要求。

4. 线缆正常:线缆连接牢固,无任何故障。

5. 验收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形成最终的验收结论,并签署相应的文件。

六、验收结论根据本次验收的结果,确认AV工程已按照要求完成,并满足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合同要求以及用户需求。

即将施工单位完成的AV工程达到验收标准,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

如发现后续存在问题,施工单位需及时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整改报告。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AV4945B C无线电通信综合测试仪用户手册说明书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AV4945B C无线电通信综合测试仪用户手册说明书

AV4945B/C无线电通信综合测试仪用户手册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前言非常感谢您选择、使用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A V4945B/C无线电通信综合测试仪!本产品集高、精、尖于一体,在同类产品中有较高的性价比。

我们以最大限度满足您的需求为己任,为您提供高品质的测量仪器,同时带给您一流的售后服务。

我们的一贯宗旨是“质量优良,服务周到”,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对用户的承诺,我们竭诚欢迎您的垂询,联系方式:网 址 电子信箱***************地 址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香江路98号邮 编 266555本手册介绍了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A V4945B/C无线电通信综合测试仪的用途、性能特性、基本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您尽快熟悉和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要点。

为方便您熟练使用该仪器,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并正确按照手册指导操作。

由于时间紧迫和笔者水平有限,文字中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用户批评指正!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声明:本手册是《AV4945B/C无线电通信综合测试仪用户手册》第二版,版本号是A.2。

本手册中的内容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本手册内容及所用术语解释权属于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本手册版权属于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任何单位或个人非经本所授权,不得对本手册内容进行修改或篡改,并且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对本手册进行复制、传播,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保留对侵权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编者2015年12月04日目 录第一章概述 ------------------------------------------------------------------------- 1第一篇使用说明 --------------------------------------------------------------------- 5第二章仪器基本说明 ----------------------------------------------------------------- 6第一节初次加电说明 -----------------------------------------------------------------------------------------6第二节仪器外观和前面板说明 -----------------------------------------------------------------------------------6第三节后面板说明--------------------------------------------------------------------------------------------------8第三章按键菜单说明 ---------------------------------------------------------------- 11第一节数据输入键------------------------------------------------------------------------------------------------ 11第二节功能键------------------------------------------------------------------------------------------------------ 11第三节用户界面介绍--------------------------------------------------------------------------------------------- 12第四章操作指南 -------------------------------------------------------------------- 26第一节射频发射--------------------------------------------------------------------------------------------------- 26第二节射频接收--------------------------------------------------------------------------------------------------- 28第三节宽带功率测量--------------------------------------------------------------------------------------------- 30第四节扫频频谱--------------------------------------------------------------------------------------------------- 31第五节实时信号分析--------------------------------------------------------------------------------------------- 32第六节音频发生--------------------------------------------------------------------------------------------------- 33第七节音频分析--------------------------------------------------------------------------------------------------- 34第八节误码测量--------------------------------------------------------------------------------------------------- 34第九节示波器------------------------------------------------------------------------------------------------------ 35第十节自动测试--------------------------------------------------------------------------------------------------- 36第二篇技术说明 -------------------------------------------------------------------- 38第五章工作原理 -------------------------------------------------------------------- 39第一节整机工作原理--------------------------------------------------------------------------------------------- 39第二节射频变频模块工作原理 --------------------------------------------------------------------------------- 42第三节数字处理模块工作原理 --------------------------------------------------------------------------------- 43第六章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45第一节主要技术指标--------------------------------------------------------------------------------------------- 45第二节测试方法--------------------------------------------------------------------------------------------------- 50第三节指标测试结果对照表 ------------------------------------------------------------------------------------ 67第三篇维修说明 -------------------------------------------------------------------- 72第七章维护和维修 ------------------------------------------------------------------ 73第一节维护保养--------------------------------------------------------------------------------------------------- 73第二节一般维修--------------------------------------------------------------------------------------------------- 73附录 A --------------------------------------------------------------------------- 75第一章 概述欢迎您使用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A V4945B/C无线电通信综合测试仪。

RFC2544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

RFC2544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

RFC 2544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编写人:m0m0p‎2p2005-5前言RFC 2544下‎的测试主要‎包括:吞吐量,时延,丢包率,背靠背。

本文主要说‎明使用IX‎I A测试仪‎及I Xsc‎r iptm‎a te软件‎进行测试时‎,测试仪相关‎配置的调整‎以及防火墙‎部分端口和‎策略的设置‎。

RFC25‎44 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1.吞吐量测试‎网络中的数‎据是由一个‎个数据包组‎成,防火墙对每‎个数据包的‎处理要耗费‎资源。

吞吐量是指‎在没有帧丢‎失的情况下‎,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速‎率。

其测试方法‎是:在测试中以‎一定速率发‎送一定数量‎的帧,并计算待测‎设备传输的‎帧,如果发送的‎帧与接收的‎帧数量相等‎,那么就将发‎送速率提高‎并重新测试‎;如果接收帧‎少于发送帧‎则降低发送‎速率重新测‎试,直至得出最‎终结果。

吞吐量测试‎结果以比特‎/秒或字节/秒表示。

吞吐量是防‎火墙应用的‎主要指标,一般采用F‎D T(Full Duple‎x Throu‎g hput‎)来衡量,指数据包的‎全双工吞吐‎量,该指标既包‎括吞吐量指‎标也涵盖了‎报文转发率‎指标。

1.1 测试仪设置‎方法首先选中左‎侧T EST‎目录下面的‎A T SS-Throu‎g ht-xxx-Confi‎g项(如图1)。

如果没有这‎个选项,可以到下面‎的l ibr‎a ry目录‎中找到AT‎S S-Throu‎g hput‎右键点击-New Test,建立一个新‎的测试项目‎。

(如图2)图1 图2Syste‎m setup‎设置方法:Port setup‎设置方法:注意右侧的‎s e tti‎n gs里面‎的端口自动‎协商功能应‎该开启(Auto Negot‎i ate on)如果使用千‎兆端口测试‎百兆设备的‎时候注意要‎将端口的S‎P EED设‎置为cop‎p er10‎0Traff‎i c setup‎设置方法:Frame‎date选‎择I P,然后点击i‎p port names‎&VLAN IDs进行‎测试仪端口‎的I P地址‎设置,Map选择‎m a nua‎l,点击con‎f igur‎e,进行测试m‎a p的设置‎,双向测试一‎般采用交叉‎式的测试方‎式:如下图:(注意图右侧‎的C onf‎i gure‎maps)Test setup‎设置方法:测试采取每‎个帧的测试‎时间为1分‎钟,每个帧进行‎2次测试。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1)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试方法。

2.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分立元件放大电路模块。

3.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及要求,做必要的估计,预测待测量内容的变化趋势。

(2)判断实验电路图属于哪种类型的反馈放大电路,并写出此类型反馈放大电路的特征参数表达式,比如反馈系数、电压放大倍数等。

(3)若图4.4-2电路中晶体管β值l20,计算该放大电路的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4.实验原理放大电路中采用负反馈,在降低放大倍数的同时,可使放大电路的某些性能大大改善。

负反馈的类型有多种,本实验将以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放大电路为例,如图5.5.2所示。

C F、R F从第二级V2的集电极接至第一级V1的发射极构成负反馈。

下面列出负反馈放大器的有关公式,供同学们验证分析时参考。

(1)放大倍数和放大倍数稳定度。

负反馈放大器可以用图5.5.1来表示:图5.5.1 负反馈放大器框图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FA A A V VVF 1+=式中A V 称为开环放大倍数,反馈系数为Fe1e1R R R F +=反馈放大器反馈放大倍数稳定度与无反馈放大器反馈放大倍数稳定度有如下关系:FA A A A A V VVVfVf11ΔΔ+⋅=式中VfVfΔA A 称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稳定度,VVΔA A 称无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稳定度。

由上式可知,负反馈放大器比无反馈的放大器的稳定度提高了(1+A V F )倍。

(2)频率响应特性。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的上限频率f Hf 比无反馈时扩展(1+A V F )倍。

即:h V Hf f F A f )1(+= 而下限频率比无反馈时减小到)11(V FA +倍,即FA f f V LLf 1+=由此可见,负反馈放大器的频带变宽。

(3)非线性失真系数。

按定义:1V V D d=式中,V d --信号包含的谐波成分总和( +++=242322V V V V d ,其中V 2,V 3,……分别为二次、三次……谐波成分的有效值);V 1 --基波成分有效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V性能测试方法(复合视频部分)目录一测试准备工作……………………..………………………….3页二指标测试 ………………………………………………………4页1 复合视频输出电平………………………………………………………4页2 水平清晰度(TV线)…………………………………………………..4页3 亮度幅频响应(≥5.8MHz)…………………………………………4页4 亮度非线性失真…………………………………………………………. 5页5 亮度波形失真………………………………………………………………6页6 亮度信噪比………………………………………………………………….6页7 色度信噪比………………………………………………………………… 7页8 亮度和色度信号时延差………………………………………………..7页9 微分增益DG和微分相位DP ………………………………………..7页10 色度幅频响应(≥5.8MHz)…………………………………………8页一测试准备工作(一) 测试设备:监视器一台;Tektronix VM700T测试仪一台;Demo板一套,遥控器一只。

(二) Tektronix VM700T 测试仪的上电与系统初始化: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后,可以看到测试仪面板上的所有指示灯都会同时点亮几秒钟,然后系统进入初始化状态,待测试仪进入Measure 状态即可进入下一步。

(三) 测试信号的准备:1. 给DEMO板接通电源,将CVBS输出端接入监视器,放入三所DVD测试碟。

2. 切换视频输出信号为PAL制后,将CVBS输出端接入VM700T的输入端。

注意:VM700T有A、B、C三个输入端,在测试仪面板之SOURCE栏,我们必须选中与实际接线相对应的SOURCE通道。

3. 按一下Measure 按纽,即可进入测量菜单。

在菜单最下方选中VideoStandard,再切换到Picture,VM700T的显示屏就会显示PAL制视频图象。

注意:无论我们的输入信号为PAL制或是NTSC制,只要我们在Measure 菜单中选中Video Standard,VM700T便会自动将Picture图象改变为与输入相对应的制式。

如果一次操作后,显示屏依旧显示Lose Signal,那么我们可以重复以上操作。

(四) 测试信号的选择:复合视频测试一共有十项,除“色度幅频响应”必须在NTSC制下测量,以及“亮度信噪比”需要在两种制式下测量外,其余各项均只在PAL制下测量。

测量所用信号均在三所DVD测试碟PAL制的“常规测试”中选播。

二. 指标测试1. 复合视频输出:(技术要求:1.0±0.2V)1.1 测试方框图如图1所示:图1 视频输出电平测试方框图1.2 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视频输出电平”,播放“100%全白信号”,信号波形及测试点如图2所示:图2 视频测试信号1.3 测量步骤:进入Measure 菜单,选中Level Meter,按Menu键,调节Measure Position,将Pos.(a)和Pos.(b)分别调到图2所示位置。

读取并记录Level(b-a)值,即为所求。

2. 水平清晰度(TV线)(技术要求:≥500线)2.1 测试方框见图3:2.2 播放水平清晰度测试卡信号,直接在监视器上读出水平清晰度线数。

即为所求。

3. 亮度幅频响应(≥5.8MHz)(技术要求:-6dB)3.1 测试方框图如图1。

3.2 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亮度通道带宽”,播放“100%多波群”信号,信号波形及测试点如图4所示:图4 亮度通道带宽100%多波群信号3.3 测量步骤:a. 进入Measure菜单,选中Multiburst;b. 调节测试点:选择Menu,进入Acquire,选中Special Position,分别调节Flagstart和Flagwidth到如图4所示位置。

选中Packet #1,分别调节Center和Width到如图4所示位置。

c. 选中Packet #1,顺时针旋转测试仪面板右侧旋纽,将Packet #1调节至Packet #2,重复步骤b。

d. 依此类推,直至定位好Packet #6。

e. 再按Menu键,并选中Average,记录六个显示值中绝对值最大者即为所求。

4. 亮度非线性失真(技术要求:≤3%)4.1 测试方框图如图1所示。

4.2 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亮度非线性失真”,播放“亮度5阶梯”信号,信号波形及测试点如图5所示:4.3 测量步骤:a. 进入Measure菜单,选中Luminance Nonlinearity;b. 按Menu键,选择Acquire,再选择AutoScan,测试点自动调节至如图5所示,选择Exit退出。

c. 按Average键,记录pk-pk值即为所求。

图5 亮度非线性失真测试信号(5阶梯)5. 亮度波形失真(技术要求:≤5%)5.1 测试方框图如图1所示。

5.2 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亮度波形失真”,播放“2T脉冲和条”信号。

信号波形和测试点如图6所示:图6 亮度波形失真2T脉冲和条测试信号5.3 测量步骤:a. 进入measure菜单,选中K-Factor;b. 按Menu键,选择Acquire,再选择Special Position,分别调节BarTop、Ref Pos、Pulse Pos至图6所示位置。

按Exit退出。

c. 按Average键,记录K-2T显示值即为所求。

6. 亮度信噪比(不记权)(技术要求:≥52dB PAL ≥53dB NTSC)6.1 测试方框图如图1所示;6.2 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亮度信噪比”,播放“100%全白信号”;6.3 测量步骤:a. 进入Measure菜单,选中Noise Spectrum;b. 按Menu键,选择Filter Selection,选中100KHz高通和6MHz低通滤波器。

注意:本测试仪只提供了5MHz的低通滤波器,我们必须在用手指按住5MHz的同时,顺时针旋转面板右侧旋纽将其调节至6MHz。

c. 按Menu键退出,按Average键平均,读取Noise Level值即为所求。

6.4 测量NTSC制下亮度信噪比时,须将Demo样机输出信号切换至NTSC制,再按第三页“测试信号的准备”中所叙方法切换测试仪至对应显示制式,重复6.2和6.3步骤即可得。

7. 色度信噪比(技术要求:AM≥60dB, PM≥50dB)7.1测试方框图如图1所示;7.2 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色度信噪比”,播放“100%全红信号”。

7.3 测量步骤:a. 进入Measure菜单,选中Chrominance AMPM;b. 按Menu键,选择Acquire,选中Single Line/Field 1;c. 按Average键平均,读取AM、PM值即为所求。

8. 亮度和色度信号时延差(技术要求:≤30ns)8.1测试方框图如图1所示;8.2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亮色时延差”,播放“2T脉冲和条”信号。

图7 亮色时延差2T脉冲和条信号8.3 测量步骤:a. 进入Measure菜单,选中ChromLum GainDelay;b. 按Menu键,选择Acquire,选中Special Position,调节Pulse Pos至图7所示位置,按Exit退出。

c. 按Average键平均,读取Chroma Delay值即为所求。

9. 微分增益DG和微分相位DP(技术要求:DG≤5%, DP≤5%)9.1测试方框图如图1所示;9.2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播放“色度5阶梯”图8 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色度5阶梯信号9.3 测量步骤:a. 进入Measure菜单,选中DGDP;b. 按Menu键,选择Acquire,选中Special Position,选择AutoScan,测试点自动调节至如图8所示位置。

按Exit退出。

c. 按Average键平均,读取DG、DP 的pk-pk值即为所求。

10. 色度幅频响应(≥5.8MHz)(技术要求:-6dB)10.1 将Demo样机输出信号切换至NTSC制,再按第三页“测试信号的准备”中所叙方法切换测试仪至对应显示制式。

10.2测试方框图如图1所示;10.3在测试碟常规测试中选中“色度幅频响应”,播放“色度多波群”信号,信号波形及测试点如图9所示:图9 色度幅频响应色度多波群信号10.4 测量步骤:a. 进入Measure菜单,选中Chrominance FreqResp;b. 调节测试点:选择Menu,进入Acquire,选中Special Position,分别调节Flagstart和Flagwidth到如图9所示位置。

选中Packet #1,分别调节Center和Width 到如图9所示位置。

c. 选中Packet #1,顺时针旋转测试仪面板右侧旋纽,将Packet #1调节至Packet #2,重复步骤b。

d. 依此类推,直至定位好Packet #5。

按Exit退出。

e. 按Average键平均,读取绝对值最大者即为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